1995年4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三条“渠道”流向经济“沃土”
湖南科技成果推广形成规模效应
本报讯被定为全国科技成果推广综合试点省之一的湖南省,在推广中开辟三条“渠道”,让科技成果尽快流向经济“沃土”,使成果推广形成规模效应。该省近5年来,已实施推广计划516项(其中国家项目158项),总投资13.4亿元。至今,项目实施新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新增利税23亿元,节创汇8820万美元。
科技主管部门与各厅局紧密配合,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的推广,是湖南省在成果推广中所开辟的一条主要“渠道”。近年来,省科委会同15个主管厅局,共同筛选出科技兴工成果和科技兴农成果各100项,集中财力物力予以重点推广,并将其纳入到各类计划中广泛实施,使之尽快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如工业方面的“机立窑水泥厂综合节能技术”,已在全省100余家水泥厂推广应用,年新增产值1.5亿元,新增利税4000万元以上。农业方面则侧重粮、棉、油新品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其中优质水稻新品种及综合技术的推广,5年来总面积达1800多万亩,新增产值10.7亿元。
建立一批“龙头”企业起示范作用,是该省为成果推广开辟的又一“渠道”。经反复论证,全省确定了30个企业作试点示范企业来进行重点扶持,以带动重点项目的快速转化和辐射。岳阳市水泥厂被定为试点企业后,先后实施3个国家推广项目,投资总额达1200万元,结果几年内使该厂由一个仅年产10万吨水泥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4大系列产品,5个经济实体的大型建材企业集团。
第三条“渠道”是抓好组合配套推广以增强科技成果推广的集成,并针对其在技术领域中的特点,组织成龙配套的成果组合输入。几年来,该省结合井冈山科技扶贫开发区的实际,在茶陵等县重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高效的科技成果,建立起黑山羊、优质茶、名特水果、竹木制品开发等区域性支柱产业基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和规模效益的形成,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扶贫工作的开展。(李奉保邓先觉)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飞刀雕得人栩栩
于新超
他只是一名普通编辑,然而他的书柜里却收藏着不少国内外知名人士寄来的信函及亲笔题字。他只是一名普通居民,然而常常有人把他称作“民间大使”。
今年38岁的李树彤,是辽宁省《税务》杂志社的美术编辑。他以自己独树一帜的金石肖像篆刻艺术,使人物肖像跃然于方寸石章之上,饮誉海内外。我国的李鹏总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人士,接到李树彤为他们刻的肖像印卡后都高兴地签名留念,有的还来信索取石印本身,以便随时使用。
观看李树彤的雕刻过程,是一种享受。李树彤端坐在工作台前,静息片刻,拿起刻刀,对准一寸见方的石头一刀刀刻下去,一幅人物肖像便渐渐出现在石头上,将这石刻蘸上印泥印在纸上,就成为一个别致的金石肖像印。当然观看这雕刻也需要耐心,有时需要几十分钟,有时需要几个小时。
有专家认为,李树彤的这种金石肖像篆刻艺术在中国的金石篆刻史上属于首创,因而称之为“绝活”。
我国的雕刻工艺源远流长,其雕工之精美绝伦一直为世人所赞叹。唐代就有诗曰“端州砚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称道雕琢青花紫石砚艺人的技艺。但是据介绍,中国的金石雕刻千百年来一直局限于篆刻人名和藏书章,至今未发现有关于金石人物肖像的记载。
李树彤自幼爱好美术,尤其喜爱篆刻。在篆刻方面,他初期也以刻制印章为主。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在继续中国金石篆刻图形章法的同时,逐渐萌生了把篆刻与绘画两种艺术结合起来,用石章来表现人物肖像的创作意念。经过8年的苦练,终于有所成就。
从1986年开始,李树彤先后在国内各报刊上发表了精心刻制的人物肖像几百方。他们中既有张学良、冰心、聂卫平,也有撒切尔夫人、黄金辉总统、海部俊树先生。从1990年起,李树彤又开始把所刻的部分肖像寄给这些人,从此开始了他与这些知名人士的交往。
李树彤的篆刻,主要以他手头的人物照片为主,同时也注意研究相关人士的文字材料,以便做到所刻人物的形神兼备。由于石料方寸所限,无法容纳人物的全貌,只能将笔锋集中于人物的面部五官,因而他的金石肖像篆刻绝非易事。
李树彤在篆刻中,注意有机地将历史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着意刻画人物神态,因此他的作品在布局上既挥洒自如,又不失绳墨,在表现形式上既粗犷奔放,又细腻流畅,具有很强的形象感和艺术美。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极科考队银湖忙点兵
本报伊利4月15日电记者孔晓宁报道;依然封冻的美国明尼苏达州伊利镇银湖,犹如镶嵌在崇山峻岭中的一面镜子。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3天前移师这里,继续开展滑雪及体能训练。
记者几天前与少数队员乘装载训练物资的卡车,由加拿大哈德孙湾向南行进,因此比乘飞机的队员晚抵伊利数日。今天上午,记者同队员滑向银湖,发现前不久只能踏着滑雪板在冰上蹒跚挪动的队员们,现在均可稳健地撑杆速滑。只消10多分钟,便抵达约600米外的对岸。
与雪深冰峭的哈德孙湾不同,银湖平展溜滑。记者今天一上冰,就因在劲风中站立不稳而摔倒,两手立刻在锐利的冰刃上划出一道道血口子。据介绍,前几天训练,不少队员也曾屡屡跌跤,可至今日,他们已极少再摔。
银湖四周山丘上生长着茂密的青松与白桦,狼、鹿等野兽出没于其间。这里的气温,比同纬度其他许多地方低,是一处天然的冰上运动训练场所。1990年,中国科学家秦大河横穿南极大陆之前,便曾在此接受过滑雪训练。
近日,春天的阳光正在消融着这里的冰雪,湖冰已显出有点薄脆。前天,身高1.86米的队长李拴科,踩碎一处薄冰落水,幸在大家救助下,及时爬起。今后几日,考察队将选择冰况较好的地方及时间,继续练习滑行。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天津着力科技兴农
水稻瘦肉增产显著
本报天津4月15日电记者肖荻报道:天津市实施的科技兴农工程,“50万亩水稻综合技术推广工程”和“50万头瘦肉型猪推广工程”取得显著效益。
为实施这两大工程,3年来天津主管副市长亲自挂帅,组织全市有关行政、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等部门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由5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将水稻旱育稀植和瘦型猪高床产仔、网上育成等一整套新技术,通过多种培训和示范活动推广到广大农户,三年来取得显著实效。比工程实施前,水稻亩增产109.8公斤,3年累计增产稻谷16494.4万公斤,为社会多提供瘦肉878.22万公斤,两项工程共为社会增加经济效益3.94亿元。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爱,使她重新站起来
——“外来妹”王茗京城获救记
张献怀申晨
再过几天,王茗就要出院了。
一个拖着残疾的身体,从安徽含山来京打工的“外来妹”,几乎被宣布为终身瘫痪之后,又要重新站起来了。
躺在解放军三○四医院骨科的病床上,小王茗噙着眼泪对我们说,出院后要干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感激那些给她勇气、给她温暖的叔叔阿姨们。
她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哭诉”了她来京的奇遇。
王茗出生在安徽含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3岁患脊柱结核,一年后成了个瘫儿。虽然做了手术,但却落下了残疾。
靠着一门裁缝手艺,1994年4月,她出来闯世界,在北京郊区一家私人开的服装加工厂,开始了打工妹的生活。过度地劳累,使她本来就病残的躯体日益变差。白天干活,腰一阵阵钻心的疼痛,走路必须要两手托着腰,晚上疼得睡不着觉。
王茗通过广播电台医疗咨询热线,辗转找到了解放军三○四医院骨科副主任姚长海。经过姚医生认真检查,确诊王茗患的是脊柱角状后突畸形。病情虽然不是不可治,但比较麻烦,要担风险,而且医疗费需要1万元左右。
1万元,对一个打工妹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1995年1月20日,离春节还有10天。
姚医生心里想,王茗的病已经十分严重,如果及时治疗还有一线希望,否则,过不了多久就会瘫痪。马上就是春节,一个残疾女孩,身处异地他乡,身边没有亲人,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出于一个医生的职业良心,他把自己的想法向院领导作了汇报。院领导当即指示:治疗要紧,先收下,钱以后再说。
3月1日早上8点,王茗被推进手术室。无影灯下众多有经验的医师为手术全神贯注,手术非常顺利,非常成功。
王茗是幸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她遇到的都是好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她被爱所拥抱。护士长谢燕宁带领全科护士,像亲姐妹一样对王茗精心护理。护士们常放弃休息,给王茗洗头、洗脚、喂饭、端屎端尿。协理员白宗林像慈父一样经常和王茗谈心,还从家里煮了香喷喷的鸡汤送到病房,让王茗补身子。
今年是司德林出院10周年。10年前,也是三○四医院的大夫们免费为这位长满褥疮的小儿麻痹症患者免费治愈了重病。3月4日,他和妻子邱静到三○四医院“探亲”。当他听到王茗的情况及三○四医院为王茗治疗的情况后,司德林说:“10年前三○四医院救了我,今天,我也应该为救治王茗出点力。”他从身上掏出500元钱,对妻子说,“我腿不方便,你去病房看看孩子。”
…………
面对这些无私的人们,王茗激动地说:“我不要钱,我要站起来!我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报答亲人对我的爱”。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时代呼唤中国卡通图书
海飞
中国,作为发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文明古国,今天,已经成为每年生产十万多种图书、名列世界出书总量榜首的出版大国;同时,也是每年出版四千多个品种、二亿多册少年儿童读物的少儿图书出版大国;然而,当历史行进到二十一世纪大门口时,时代在强烈呼唤着具有中国特色的卡通图书。
卡通——这个由英文Cartoon直译而来的外来词,近年来大踏步地闯进了中国的影视界、美术界、出版界,闯进了中国的家庭、学校、市场,闯进了中国亿万少年儿童的生活天地。我们曾经作过读者调查,在城市小读者群中,回答“你最喜欢的影视节目”是卡通节目的占百分之九十五点五;回答“你最喜欢的卡通影视形象”是“宇宙英雄奥特曼”、“机器猫”、“米老鼠”、“唐老鸭”等外来形象的占百分之九十五点八;回答“喜欢卡通图书”的占百分之九十八点二;回答“愿意用自己的零花钱买卡通图书”的占百分之八十五点三。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全国十万多个图书发行网点上,无论是新华书店系统,还是供销或国营商业系统;无论是集体书店,还是个体书店或个体书摊,几乎没有一处不售卡通读物,没有一处不吃“卡通饭”。特别是个体书摊地摊,更是外来卡通读物铺天盖地覆盖的发行载体,有的摊主公开表示:“我就是靠外来卡通图书来挣小孩子口袋里的钱。”有的小学校长说,几乎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装有外来卡通图书。
卡通影视和卡通图书,以其充满新奇的创意、充满幻想的故事和充满动感的画面,充分满足了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参与意识,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青睐和喜爱,“卡通文化”的涌入和流行,“卡通文化”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以及现代色彩,大大扩大了人们的文化视野和科学视野,无疑具有很大的正面影响。但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卡通文化”的涌入和流行,是不加选择的,因而也具有令人忧虑的负面作用。更严重的是,我们没有适时地培育发展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卡通文化”。
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孩子是一张纯净的白纸。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和十二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可以而且也应该让下一代从小就汲取世界各族人民创造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但却不应让外来的“卡通文化”成为熏陶未来一代成长的启蒙文化和主体文化。
时代,强烈地呼唤着中国卡通图书。我们应该学习外来卡通的大胆创意和艺术风格,兼收并蓄,让中国卡通图书与外来卡通图书自然接轨,同时,要注重培养一支热爱少年儿童事业的特别能创造的卡通图书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
目前,我国已经有一支三千多人的少年儿童读物作者队伍和两千多人的编辑队伍。我国的卡通作者人才济济,据了解,当今流行在我国的外来卡通影视和外来卡通图书的作者,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发展中国的卡通图书,创造中国自己的卡通文化。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十年辉煌创业路 十万精品满神州
联想第10万台电脑赠与教育
本报北京4月16日讯今天第10万台联想电脑带着2500名联想员工的喜悦和自豪走下了生产线。联想集团将这台蕴含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电脑赠给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以表达对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深深敬意。
作为中国民族计算机工业的杰出代表,联想集团自1990年起开始生产自己品牌的微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步一个脚印,铸成今天的10万台。联想决定将这有纪念意义的电脑奉献给社会,并向读者发出“联想向上帝请教,第10万台联想电脑去往何处?”的求教信,此后,短短半个月时间里,收到了2万余封来信和上千个电话,不少人建议将这台电脑赠给教育,寓意为用我们民族工业的成果扶植我们的教育,联想集团慨然采纳。今天,联想集团还以第二个10万台的第一台的名义,将“联想1+1”电脑送给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以表示对科学的敬重和支持。(乔健)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报迷”赵金城
董金权
今年3月21日,是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居民赵金城老人76岁生日。这天赵家屋子里、院子里除几十位亲朋好友,还有当地邮电局、投递员和《本溪日报》记者。一位普通老人的生日为什么引来邮电和新闻部门?原来,这一天同时也是赵金城老人自费订报47年的纪念日。
赵金城是本溪榨油机械厂退休工人。年轻时做过邮递员,送报也喜欢读报,与报纸结下了不解之缘,简直到着迷的程度。老人有句掷地有声的话:“报纸里的知识比金子贵重。”他每年都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钱用来订阅报纸,从1948年本溪解放起的《工人报》到现在的《本溪日报》,从原《东北日报》到现在的《辽宁日报》。
赵金城老人一生淡泊,不以金钱为重,唯独珍惜报纸。他的报纸谁要是借去阅读,必须按时归还;否则,他就会登门去要。他对读过的报纸的保管也极其精心,按年、月、日的顺序完整、妥善地保存在一个个纸箱内,封闭得严严实实,几十年的旧报,竟然一点也没有发黄。
老人看报读以致用。他不但从报纸中了解天下大事,还从中学到不少生产科技知识,然后用所学到的本领为乡亲们服务,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现在他虽然年逾古稀,可身板硬朗、精神矍铄,人缘极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