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告

  20年来,当年的5位知青与两位房东老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最真挚的感情,风风雨雨,从未间断。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诠释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和真谛——
故事发生在孝敬乡
刘金忠张亭郜希贤
2月12日,星期天,农历正月十三。
初春的风已带有几分暖意,明媚的阳光下,路边绿茵茵的麦田上罩着一层淡淡的雾纱。一辆白色面包车从河南省焦作市区出发,行程30多公里,来到博爱县孝敬乡敬老院。
从车上下来的是已年近不惑的王海中、谢海成、王立新,谢海成还带来了自己11岁的儿子大亮。这一行人手提着水果、罐头,径直向刘振生、肖桂兰夫妇的房间走去。
刘振生大伯已87岁,肖桂兰大娘也已80岁了,这对耄耋老人对于王海中、谢海成、王立新来说,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20年岁月的流水可以将大伯大娘的鬓发染白,可以使当年十八九岁的知青变成肩挑生活重担的父亲,但永远无法截断两位老人与5个当年的知青之间用挚爱编织的情结。
真诚、淳朴、正直、善良……20年前,这些劳动人民最优秀的品质,通过大伯大娘的一言一行,于不知不觉间注入了5位知青的血脉。
距孝敬乡敬老院不远,有个留村。1975年,王海中、谢海成、王立新、张成钢、申铁钢5位知青从焦作市下乡到这个村,并被分到刘振生家吃住,由肖桂兰大娘每天给他们做饭。这5个毛头小伙子,有的出身于干部家庭,有的出身于工人家庭,是上山下乡的浪潮将他们凝集到了一起。
王海中说:“那时我们无忧无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心情很虔诚,干什么都很努力,虽然一个工只挣四毛钱,但我们毫无怨言。如今想起来,我们当时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刘振生大伯和肖桂兰大娘这样的好人,他们的勤劳与善良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刘振生和肖桂兰两位老人那时都60多岁,他们曾有过两个孩子,但先后夭折了。知青们来了后,两位老人对他们就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刘振生早年做过生意,又会制作二胡等乐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对知青们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肖桂兰则是一位通情达理、勤快善良的农村妇女,对知青们如同慈母一般。王海中告诉我们:“住在大娘家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没洗过被褥和衣服,每次都是大娘不声不响地拿去洗净晒干,又交给我们。”当时,许多知青的白面和食油都不够吃,住在大娘家的5个知青却从没发生过缺面少油的事,这期间不知大娘为他们贴补了多少。大娘家养的那几只鸡下了蛋差不多都拿给知青们吃了。每次下工回来,大娘都已把饭菜做好。王海中说:“有一次我得了重感冒,大娘又是买药,又是喂药,还做了好吃的饭菜端到床头,当时我的热泪真止不住了,亲生母亲也不过如此啊!”
住在大娘家的近3年,是5个知青最欢乐的日子。白天照常上工,晚上或雨天,坐在家里打扑克、下棋。后来,全体知青都集中到一起吃住,大娘很是难过了一阵子,还经常做些好吃的送到知青队里来,颇令其他知青“嫉妒”。而在这3年多时间里,5个知青包揽了大娘家的一切重体力活,拉粪、挑水……样样都干。大娘说:“我有福气啊,碰上了这几个懂事的好孩子!”
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朝夕相处,五个知青与大伯大娘亲如一家。真诚、淳朴、正直、善良、勤劳、坚强……这些劳动人民最优秀的品质,通过大伯大娘的一言一行,于不知不觉间注入了5个知青的血脉,使这些正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年轻人学到了许多在城里、在书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从而获得了难得的、受用终生的营养。
20年后,他们仍旧无法忘记在留村的日子,他们留下了真情的回报……
1978年年底,根据有关政策,5个知青先后返城进了工厂。尽管工作岗位不同,尽管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在留村的日子,没有忘记生命中那段宝贵的时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勤奋地工作,在生活中真诚地待人。今年已39岁的王海中是个很有抱负和勇于追求的人。他先后当过工人,搞过工艺设计、广告策划,平时还钻研文学、美术,发表过不少作品,最近还被录入《中国当代陶瓷美术家》辞书。去年,他曾自费参加了全国“长城杯”攀岩比赛,虽然没能获得好名次,但他在笔记中写道:“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其他几个人有的家庭发生过不幸,有的收入微薄、生活清贫,但经历过那段在留村的日子,他们抱定一个信念: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堂堂正正地做人,勤勤恳恳地工作。
1978年离开留村返城时,王海中就和谢海成、王立新、张成钢以及常来大娘家串门的另一个知青张友玉共同商量回城后如何照顾刘振生、肖桂兰两位老人的生活。最后,他们一致同意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两元钱,凑在一起送给两位老人,补贴他们的日常生活。在当时,人们收入普遍很低,他们宁可少吸几包烟,少吃几斤肉,每月按时把凑齐的钱派专人送给两位老人。每逢麦收等农忙季节,他们就一块回到留村帮助大伯干农活。每年春节,他们都要带上礼物骑自行车走几十里路,去看望两位老人。有时,他们还把自己的孩子也带来。时间长了,连他们的妻子都受到了感染,对他们的做法大力支持,甚至和丈夫一起把大娘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他们这几个知青结婚时都把大娘专程接去参加婚礼,其中王立新的爱人生小孩时,因他娘有病,肖桂兰大娘特地赶到他家帮助操持了半个多月。在这十几年的来往中,5个知青的父母有时也随儿子前去看望两位老人,于是就出现了这样有趣的情景:儿子朝刘振生、肖桂兰夫妇叫“大伯大娘”,他们的父母也称两位老人为“大伯大娘”,一声声是那样亲切、自然,是那样满含深情。
在留村知青们住的房子门外长着一棵茶杯粗的香椿树。谢海成爱吃香椿,每到春天,他就爬上树去摘香椿芽。他们回城后,每年香椿发芽时,大娘就腌好一坛香椿托人捎给谢海成。每年夏天,大娘家种的西瓜、甜瓜成熟时都特意挑出一堆好瓜留下,等着5个知青来时给他们吃。有一年夏天碰巧这5个人都忙,没能来留村,那一大堆好西瓜全都放烂了,大伯大娘也没舍得吃。后来据乡亲们说,那些日子里,大娘经常手扶着门外那棵已长成碗口粗的香椿树等啊,等,那期待的眼神就像在盼望远方游子,谁见了都心疼。
8年前,刘振生、肖桂兰夫妇因年老力衰,被安排到孝敬乡敬老院。于是,看望老人的地点就由留村移到了敬老院。王海中、谢海成、王立新、张友玉他们每年至少仍要去一两次,从未间断。
天色晚了,王海中、谢海成和王立新走了,他们还会再来这里,年年如此。因为,这里有大伯、大娘和那么多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因为他们曾经从这片土地上获得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公民与公民意识
杨继红
前一段到安徽采访时,我听到这样一个故事:集镇上有一个卖豆腐的人,他的豆腐做得细腻白嫩,爽滑可口,附近的人都爱吃,因此生意红火。可是有那么两个星期,爱吃豆腐的顾客总见不到他的影儿。后来,人们才知道他只是染了流感。他在家闲了十几天,就是为了不让顾客们因吃了他的豆腐而染病。
我不太想把人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都扯进公民意识中来,但是,这个豆腐倌儿的事,的确点化了我对公民意识的理解:他显然清楚自己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哪一个环节,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能起到的影响,同时也知道如何控制这种影响,使之有益于社会。我想,将这个“豆腐倌儿模型”放大,就该接近于我们所追求的公民意识了。
记得去年冬天,大雪过后,融雪又冻,路上难行。我骑车滑倒在地上,爬起来刚要上车,路边一位骑车人告诉我:“把后轮的气撒掉一些,就不会摔了。”撒了气再往前骑,果然。见一个女孩骑车摔倒在地上,我停车把刚学到的“经验”又告诉了她。这一路,心里暖融融的,因为刚刚被人关心过,也因为刚刚关心了别人,更因为我的这样一种想象:冰天雪地间,“把后轮的气撒掉一些就不会摔跤了”这句话,会像接力棒一样在千万人中传开,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温暖。
我想,这不该只是想象。这样一个“模型”表现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一种良性循环关系。意识到这样一种关系,就算有了公民意识。公民意识,说简单了就是一种清醒、理智的自我意识——意识到我与国家、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环境、我与他人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这些关系中分担的责任和分配的权利。
说到这里,我想起北京一位14岁的中学生,她叫晓洁,放学骑车时不慎撞伤了一位老人。当时并没有旁人,她却自觉地把老人送进了医院。检查诊断后,需要交3万元的手术费,这位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女孩没有悄悄溜走,而是勇敢地站了出来,承担了全部责任。她四出奔走求助,得到了3万元贷款,由她工作后分期如数还清。就这样,她在尝试着自觉承担责任的过程中成熟了。尽管只有14岁,她已经能够被称为一位好公民。
公民意识内涵丰富,而且会随着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假如有一天,当“礼让座位”、“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些闪光的美好的行为,都能成为公民的习惯,成为自然;新闻媒介也不再对此“惊惊咋咋”、“大呼小唤”;等到某一天,公民意识从自愿进化到自觉,从意识沉淀到潜意识,可能就不会再有人提笔来谈公民意识了。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年志愿者在行动

  爱心箱
邱洁玲
去年初,广西梧州市卫校护27班的同学从团中央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中受到启发,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爱心社”,并在班主任的支持下,做了一个“爱心箱”,希望同学们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积攒起来,用于开展“爱心”系列活动。
她们把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及孤儿做好事,参加“希望工程”助学活动,上街为民服务,创建文明卫生城义务劳动等等,都列入爱心社的活动范围。“爱心社”成立一年多以来,每个星期都有活动,“爱心箱”的积累也从未间断过。她们有专人负责开箱,有专人负责管钱,并用一个笔记本记录开支情况。全班同学都参加了“爱心社”,分成8个小组,每周分组活动。
1994年3月,梧州市开展“国际家庭年”助孤行动,“爱心社”马上参与,用同学们平日点滴积累起来的“爱心”钱购买礼品,慰问福利院的孤儿。在福利院,她们看到有些尚在襁褓中的孤儿,由于先天不足、护理不周而引起了各种炎症,有的孤儿因为缺乏家庭温暖而变得孤独、忧郁。从福利院回来后,她们对“爱心社”有了更深的认识,觉得“爱心”活动不仅要用钱,更要用心。于是,她们决定每隔一周就去一次福利院看望儿童。她们给孤儿们洗脸、洗衣服、喂食,还为每一个孤儿建立体检卡,认真地担负起孤儿们的健康护理工作。
“爱心社”活动的蓬勃开展,使护27班也成为一个充满友爱的集体。近郊的李照霞同学家中缺劳动力,同学们就利用星期天去她家里干活;平时不管谁有病,总有人自动地陪着去医院;不管谁有困难,总有同学伸出友谊的双手。护27班的同学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境并不富裕,但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她们筹集了近千元的资金用于“爱心”系列活动。
她们的帐本上有这样的记载,1994年4月23日,购买16.5元礼品探望孤儿;1994年5月23日,潘健云同学半夜生病用急诊费13.5元;1994年7月19日捐款100元及一批衣物;1994年7月29日,卢露生病,“爱心社”成员之一班主任杨群亲自送她去医院,并为卢露捐助了22元的医药费……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哈铁十七万青工岗位练兵身手不凡
本报讯“人人练绝活、班班有高手”。在全路工务、车辆、电务等系统的大比武中,哈尔滨铁路局青工屡屡夺魁。身手不凡的青工队伍正成为企业安全生产的“顶梁柱”。
岗位学技术在哈尔滨铁路局由来已久。由于处地偏远,冬季奇寒,加之设备陈旧落后,没有硬功绝活,很难保证安全正点。
为使青工尽快成材,该局团委在全局“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中,与各业务处室联手设计练功台、演示场,提供学练场地。同时,分工种设台摆擂,凡属运输生产中急、难、险、重业务,均是比试内容。车务、客运系统参赛青工达100%。各级行政组织则把比武成绩作为青工入党、提干、评先进等主要考核指标,并积极推荐优秀选手入学深造,使一批业务尖子脱颖而出。1994年有5名青工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对大赛中比试不过关的人员,坚决停发上岗证,派专人包保限期过关,从而保证了整体素质上水平。
技术大练兵使青年中“能人”辈出。全局有14名青工先后获得铁道部授予的“技术状元”称号,近400余人成为局、省技术能手。靠硬功绝活,该局青工在1993年和1994年两个冬运期间,抢修机车1800多台,防止各类事故5000余起,避免经济损失几十万元。
(袁英)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来自丹顶鹤故乡的姑娘
——记阜新市十大女杰梁冰
程凤岐何平
在辽宁西部,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盘锦。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
1981年9月,19岁的梁冰从盘锦考入了阜新矿业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大学4年,她的考试科目成绩全部都是优秀,在整个年级中排在第一名,获得了优秀大学毕业生称号,并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当时她面临着研究专业和方向的选择:采矿专业很艰苦,从60年代以后,我国就没再招收女学生。梁冰便去找她的硕士导师章梦涛教授,章教授很严肃地对她说:“采矿工程中有许多力学问题,复杂而且很难解决,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科。但女同志要从事这一行,那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听了老教授的话,梁冰非但没有被吓倒,反倒更加坚定决心。就这样,她报考了章梦涛教授的硕士生,开始了采矿力学的研究生涯。
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她先后发表了10多篇颇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她的论文《阜新矿务局五龙矿东风井位移反分析》,在国际第六届岩土力学数值方法学术会议上被接受确定在分组讨论会上宣读,并收入大会论文集。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参加了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采空区瓦斯抽放技术的研究”。该项目在1990年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获阜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这个项目中,梁冰所完成的工作受到了国内专家的好评,被认为是国内首创,达到了国际水平。
近年来,她参加了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煤炭基金项目、煤炭部资助项目及现场的横向项目。为了完成这些科研任务,她常常深入到煤矿井下,弄得浑身是汗,满脸是黑,但她从不在乎。有时上机调试程序进行计算,需要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10点钟。上机时不能离开人,不能回家吃饭,她就用面包充饥。梁冰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凭的是丹顶鹤般的灵性,但更重要的是凭着自己超于常人的勤奋。
为了向更高的目标攀登,梁冰28岁那年又考入了东北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接踵而来的重重压力和困难又摆在了她的面前。梁冰是在职学习,在本校必须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还有一些科研项目等待着她去完成,家庭和孩子她也必须去照顾。为了事业、工作和家庭,梁冰牺牲了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不去看电视,不去逛街,不去走亲访友,每天像机器人一样按程序工作,干家务活的时候就是她休息的时候。
经过3年的努力,梁冰终于完成了博士研究生的论文。3年间,她进行数学计算和写论文的稿纸堆在地上差不多已和她一样高了。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煤和瓦斯突出固流耦合失稳理论的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在她的博士论文评议书上写到:“煤和瓦斯突出是危及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和煤炭生产的重大灾害,能够准确预报,甚至杜绝这种灾害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论文作者愿意贡献力量谋求解决危及广大矿工生命的突出预报问题,令人感动!此篇论文是我目前所见到的最优秀的论文。论文中可见作者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放飞
王继雨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宁夏回族自治区医院护士赵凤梅(左三)、张建珍(右一)把儿童福利院的孤儿接回自己宿舍度周末。
刘海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