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你的良知在哪里?
本报记者安洋
这本是一件小事,却由于意外地派生出良知、道德与愚昧、私欲的抗衡,一时成为山西太原市民关注和议论的热点。
    王丁丁:善举遭厄运
1月14日晚7时左右,太原闹市柳巷的路边,一位老太太在痛苦地呻吟着,她是被人不幸撞倒的。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没有人理会这位痛苦中的老人。不一会儿,一对青年男女走近老人,问清事由后将老人扶起,并拦住一辆出租车,将老人送往医院。男青年叫王丁丁,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山西分公司的干部,女士是他的未婚妻。被救的老太太王氏,84岁。
在南城区骨科医院,医生确诊老人是手腕骨折。大夫宋玉莲和王丁丁问老人是怎么摔倒的,老人说“记不清了,只看到这小孩(王丁丁)把我扶上车送到了这里”,老人还说“我一人住在二营盘,太原没有亲人”。
王丁丁对老人的境遇十分同情,一边掏出仅有的钱为老人治疗,一边打电话将情况告诉母亲。小王的母亲叫张淑仙,是太原师范附小的副校长,从事德育教学,她对儿子的举动非常支持,并与儿子一起把老人转到条件较好的山大一医院拍了X光片。因床位紧张住不进医院,母子俩把老人接回自家陪侍。
母子俩的真诚,使老人深受感动,老人情不自禁地聊起家常,并说自己有个女儿在太原,还告诉了住址和电话。
次日晨,老人的女儿接到电话后,先派儿子到了王丁丁家,王丁丁把救助老人的经过讲给对方,对方则毫无表示,只声称回去找车接老人。
6个小时后,老人的外孙等4人开车到王丁丁家,准备将老人送到驻军264医院,并要求王丁丁的母亲张淑仙老师同去,张老师想到老人昨夜与她谈话中流露出的顾虑,便随同去了医院。没想到,在交住院押金时,来接老人的外孙却没有准备钱,没有任何戒备的张老师又把刚补发的工资(准备当天储蓄的)2000元垫付了押金。随后,对方又提出:“我们都还得上班,今天实在没时间,你再帮帮忙陪一会儿吧。”善良的张老师觉得自己正值假期,就欣然同意了。整整半天一夜,老人都是在王丁丁和女友、妹妹、张淑仙的精心陪侍下度过的,老人一直重复着一句话“你们全家都是好人”。
16日上午,老人的女儿才出现在病房,劈头盖脑一口咬定:“就是你家撞的,肯定跑不了。”理由是“要不怎能贴上功夫、又贴钱?”而那位84岁的老人也一反常态,顺着女儿的话,坚持说是王丁丁撞的。
王丁丁一家人如坠深渊,目瞪口呆,有理难辩。张淑仙气得发抖,“做人不讲良心,总得有点良知吧?”而她的话,犹如对牛弹琴。
随后,老人的亲属竟找到王丁丁的办公室大闹,抓住小王的头往墙上撞,威胁王丁丁再交1000元。
19日,亲属将老人接出医院,并以谎言取走王丁丁家垫付的押金结余1854元。
    长城台:电波寻公道
王丁丁一家难以平静,他们找到深受当地公众欢迎和信赖的长城广播电台诉说委屈。
1月17日8点15分,长城台在听众热线栏目播出了这件事,主持人恳切呼吁“目击者出来做证,肇事者勇敢露面,以洗清助人者的不白之冤”。
当日,目击者王健刚站了出来,这位在事发地附近的永明电器公司经理发出正义之言:“当时见这位老人无人管,正准备前去询问,只见途中已有一男一女把老人扶起送上车。”他言辞恳切地证明“王丁丁是高尚和清白的”。
此后,又有4位围观者与电台联系,称“救人者不是肇事者”。
那么,肇事者呢?长城台一次又一次地呼唤肇事者站出来。
其间,数以百计的听众参加了长城台对此事的讨论,一部分听众在“热线”中认为,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是王丁丁撞的,王丁丁和家人的行为也已无可非议,不应该再受到指责和非礼。
更多的听众则一致称道王丁丁的助人行为,谴责不明事理的被救者及家属,并对这种亵渎良知、良心和道德的行为深感痛心和不平。
正在参加山西省人大、政协会议的代表和委员也参加了讨论,同声呼唤“真善美”。
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王云龙也加入了“热线”讨论,他认为,“王丁丁的遭遇提出了严肃的话题,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怎样扬善弃恶?怎么样提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这是一件发人深省、而又需要付诸行动的事情。”
强烈的社会舆论,使肇事者再也无法沉默。2月14日,他以“一个受良心谴责的青年”为名,给长城台写来一封忏悔信,并寄了250元钱,请转交受伤老人。信中说:“走后自己心里一直不安,特别是长城台连续对此事的讨论,更使我无地自容。别人为了救助伤者而遭诬陷,自己却在闯祸之后,心安理得地溜之大吉。与救助伤者的王丁丁崇高思想相比是多么渺小,灵魂是多么的丑陋!”
2月23日,这位青年又寄来第二封信和55元钱。这位18岁的孤儿详细述说了自己的窘境:“我如找到了活干,还会寄钱给她老人家,并再一次请求得到他们一家的谅解,再一次向救助老人的好人致以我诚恳的谢意。”
肇事者虽然姗姗来迟,但尚存的良知得到了社会的谅解,也洗清了王丁丁及家人所蒙受的不白之冤。
3月12日,长城台举行了“筑起精神文明长城”的座谈会(见插图),专题讨论“王丁丁现象”。出席会议的省委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法律界人士发言踊跃。
3月16日,王丁丁被太原市委、市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分子”称号,终使好人得到承认。
    真善美:坎坷挡不住
3月7日,王氏的亲属在太原晚报发表声明,“声明”说:“一、对曾给予老人关心和救护的人,我们全家表示感谢。二、希望知情人提供有关情况,我们愿意在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与有关各方面协商解决此事。”同时还声称,保护名誉和隐私权不受侵犯。她认为,尽管肇事者已经出现,但还未能直接面对他们,所以还不能算“弄清事实真相”。
公众对此议论纷纷,认为肇事者应该直面受伤者,那位18岁的孤儿,受伤者及家人应以宽容、大度去对待他,而不应以对王丁丁及家人的野蛮态度那样对待他。还有的提出,受伤者亲属,起码应该对助人为乐的王丁丁及家人有所表示。
但令人遗憾的是,王丁丁及家人至今未能得到被救者的半句好话,所垫付的2000元押金仍如石沉大海。
沉甸甸的良知,在有些人的心中竟变得如此苍白无力。
在我们这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度里,良知、良心、道德是促进和完善社会文明的基因,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这个社会既有一批一批的“雷锋”、“青年志愿者”、“见义勇为者”,同时也存在着“英雄流血又流泪”、好人遭讹诈、行善遭厄运的现象;尽管如此,仍有一批又一批的人们用“真善美”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被事实教育着,社会文明的促进,良好风尚的形成,人格和品德的完善,不仅需要付出善举、义行和爱心,还得不可避免地承受暂时的屈辱、泪水、误解甚至鲜血和生命。这说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要有一个过程。
王丁丁对记者讲:“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还会挺身而出的,因为某些私心而退却,我会对不起我的良知和良心”。
张淑仙,这位从教多年的老师,虽满含泪水,却深明大义,“这件事所引起的讨论,更加使我的学生们明白了做人的好多道理,给他们纯洁无瑕的心灵上加些沉重,可以增加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文明前进的路程必然伴着坎坷,包括良知、良心、道德的失衡。但社会文明的风气也必然日益完善,包括良知、良心和道德。
正基于此,王丁丁和母亲、妹妹、女友众口一词:“终生不悔”。
(附图片)
在长城台举行的座谈会上,王丁丁(左二)受到与会者的赞扬。郑芳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心中要有一杆秤
——长春市南关区委书记张德富一席谈
本报记者张玉来
张德富毕业于吉林农大,50岁。1983年任长春市南关区委副书记,1990年当选为区长,前年改任区委书记。谈起在城区为官的感受,他颇有感触地说:
我在南关区工作已经12个年头了。这些年,无论是主持政府工作,还是在区当“班长”,区里有什么重大举措要出台,我总是把握这样一条原则:老百姓会怎么看?事先总要听听普通百姓的想法,再组织一班人讨论后才拍板。我的体会是,领导干部心中没底的事,一定要听听百姓的意见,心里才会踏实。公仆心中必须有杆秤。有了这杆秤,才会心系百姓的安危冷暖,才不会偏离党和政府工作的立足点与着眼点。
南关区幸福乡富裕村是全市有名的涝洼塘,大涝大灾,小涝小灾,是区属最落后的一个村。有一年,富裕村又遭水灾。我到村里察看灾情,亲眼看到受灾村民在没腰深的洪水中,用头顶着电视机,嘴里叼着存款折往高处逃。此情此景,我的心像针扎一样痛。一些老人对我说:“老百姓受这么大罪,区里什么时候能管一管呀!”我听后真是羞愧难当。
这些年全靠党的富民政策,老百姓才过上了好日子。但对于洪涝这样大的灾害,单靠老百姓的力量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理应由政府去排忧解难。主持政府工作后,我把富裕村的治涝问题作为全区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区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资103万元,清出土方17万立方米,修筑了一条长10公里的排涝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富裕村的内涝灾害。上排涝工程的同时,还投资60万元,修建了一条12公里的标准沙石路。当时围绕要不要修渠,也曾有过争议。有的同志认为,如果这样一大笔资金投入工业项目,将会收到很大效益,用来修渠得不偿失。我不这样看。老百姓在那里遭罪,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竭尽全力,把这件老百姓期待已久的事情办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富裕村现在已有100多户成为运输专业户,到市内搞基建的农民有100多人,村里还成为养鸡专业村。去年不仅战胜了多年未有的洪涝灾害,人均收入也超过2000元,高于全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由远近闻名的贫穷村跨入先进村的行列。
从这件事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领导干部,心里要有一杆秤,才能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党和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如果丢掉这杆秤,有了权利不为人民谋利益,或者把为人民谋利益和对上级领导机关负责对立起来,那就颠倒了主人和公仆的关系,不够当人民公仆的资格。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