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耕耘不止 奋斗不息
——访俄罗斯著名影星斯米尔诺娃
许恒声
1995年2月16日,这一天对于坐落在莫斯科北京饭店一侧的“电影之家”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天晚上,“电影之家”3楼的大剧场里气氛热烈,不仅座无虚席,就连剧场过道也站满了热情的观众。但这并不是一场精彩演出,而是专门为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著名影星莉吉娅·尼古拉耶芙娜·斯米尔诺娃(见图)80寿辰而举办的庆祝晚会。
庆祝晚会的舞台上摆满了绚丽多彩的鲜花,在乐曲和灯光的烘托下,她,这颗俄罗斯影坛上璀璨夺目的明星,从影60年,拍过80多部影片的表演艺术家又在舞台上出现了。这时,全场起立,掌声雷动。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她那风姿和气度犹在,依然那么可亲可爱……在欢庆的气氛中,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老中青几代演员向她献上一束束鲜花,热情地拥抱她、亲吻她。而那些对她非常崇敬的影迷们则朝她跑过去,跪在她的跟前,向她表示祝福。主持人向斯米尔诺娃和全场观众宣读总统、议长和各界名流的贺电、贺信。中国驻俄罗斯使馆的文化官员也走上台去宣读了我国对外友协和中俄友协的贺电,还有斯米尔诺娃的老朋友、我国著名摄影大师徐肖冰先生的贺电……
人们用最美好的语句赞扬斯米尔诺娃,向她祝寿,是因为她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总是力求在演技上尽善尽美,对她所献身的事业孜孜以求。《我的爱》、《她在保卫祖国》、《他们有祖国》和《银灰色的粉末》……她在这些影片中所创造的许多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
一个雪后初晴的早晨,记者应邀来到了斯米尔诺娃在莫斯科河畔的住所。这是一套外观较为考究的公寓楼房。
斯米尔诺娃的丈夫、著名电影摄影师拉波波特拍摄过《青年近卫军》和《静静的顿河》,是中国影剧界的老朋友。50年代他曾参加过拍摄大型彩色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对中国十分热爱。他已去世近20年。他们没有孩子。斯米尔诺娃如今独自居住在这里,常年陪伴她的,有人们不断送来的鲜花,还有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赠送的各种各样的礼品和纪念品,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毛主席赠送给她丈夫的杭州风景画和一套漆器茶具。礼品中还有她珍藏多年的杭州都锦生丝织厂织造的毛主席像,以及小巧玲珑的中国屏风、景泰蓝和京剧脸谱……
斯米尔诺娃有两个独特的爱好,一是收藏世界各国穿着民族服装的小绢人,一是收集世界各地的大小香皂。陈列在玻璃柜里的400多块香皂中,有好几块是她先后3次去中国参观访问时收集的。
女主人热情好客,端来了点心和糖果,还按俄国方式沏了茶。在友好融洽的气氛中,她谈起了自己的身世。
斯米尔诺娃原是个孤儿,7岁来莫斯科求学,后来学的既不是戏剧,也不是电影,而是财经和飞机制造专业。然而,斯米尔诺娃所追求的却是电影艺术。最终,她放弃原先的专业,考上戏剧学校,走上银幕。她努力学习,刻苦勤奋,成了同龄人中品学兼优的佼佼者。几十年来,她与电影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功成名就,照理可以安度晚年了。然而,她却以极大的热情继续投入电影创作事业。斯米尔诺娃告诉我,前不久,她刚刚拍完一部反映“黄昏恋”的故事片,在该片中担任主角。
听说中国观众对她主演的许多影片都很喜爱,斯米尔诺娃感到无限欣慰。分手时她愉快地提笔为《人民日报》的读者,也是为广大的中国电影观众题词。
(附图片)
斯米尔诺娃为本报读者题词
衷心祝愿亲爱的《人民日报》的读者们身体健康,诸事顺利!愿你们如同我一样热爱电影艺术!
莉吉娅·斯米尔诺娃(签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犀牛姑娘”
温宪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劳森大街10号门口置着一尊原样大小的泥塑黑犀牛。它的脚下立着一块白色纸板,上面用醒目的红笔写着:“请帮助抢救犀牛——津巴布韦仅剩下不到300头犀牛了!”
进入房内,只见墙上贴满了各种招贴画、照片和呼吁书,呼唤人们注意保护环境。这里就是津巴布韦家喻户晓的“环境2000年”组织所在地。“嗨,是你呀!”随着一声热情的招呼,飘然走来了查莉和朱莉。这是我时隔两年后与她们的再次相逢。一头金发的查莉仍是那样快人快语、充满热情;显得有些文弱的朱莉默默地听着,不时露出会意的笑靥。她们正是“环境2000年”组织的创始人,而且还共有一个称号:“犀牛姑娘”。
说起这个称号,还有着一段传奇般壮举。
犀牛是目前在非洲受到灭绝威胁最大的大型哺乳类野生动物。19世纪时,非洲犀牛多达100万头以上;1970年的统计数字为7万头左右;到1988年降至不足4000头!疯狂的偷猎者偷猎犀牛的事件屡禁不止。自1986年以来,在津巴布韦死于偷猎者刀枪之下的犀牛数约1200头。这一状况令查莉和朱莉心急如焚。这两位从小在津巴布韦乡间农场长大的白人姑娘对大自然及其野生动物有着一种特殊感情,“一些人有意破坏的恰恰是使人类得以生存的大自然,”她们说,“每当想到人类生存环境的未来时,我们的心中便火燎般焦虑。我们真的应该做点什么。”最后,这两位同样喜爱体育运动的姑娘决心为抢救犀牛做一次从欧洲到非洲的自行车远征募捐活动。她们辞掉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走向了她们人生中一段用炽烈和坚韧铸就的辉煌。
那是1987年的事。当时查莉24岁,朱莉比她年轻一岁。她们首先搭乘一架货机飞往伦敦。当货机飞越撒哈拉大沙漠上空时,她们也曾产生过退缩的念头,“望着下面这片我们将骑车穿过的无边无际、干旱贫瘠的撒哈拉大沙漠,我们的脑子里闪现过为什么要到这里来的疑惑。”但她们最终还是坚定地开始了自行车轮上的远征。那年9月8日,她们从英国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出发,途经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埃及、苏丹、肯尼亚、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最后于1988年9月6日回到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在这漫长的22000公里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路程是从苏丹的瓦迪哈勒法开始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姑娘们在进入大沙漠后第一天的日记中写道:“我们曾设想过进入沙漠后的艰辛,但是只有真正面对这一望无际的沙海时,我们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一方面惊恐得目瞪口呆,另一方面又充满了好奇。我们感受到一种奇特的自由。今天我们甚至裸露着上身在沙漠中骑车,因为这里不会有任何偷窥的眼睛。只有女人才会理解这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奇怪的是,我们不再排汗了,这是因为在这种高温下完全没有湿度的原因。”在第三天的日记中她们写道:“每过一天,身体就更为疲乏,但精神却恰恰相反。我们知道我们将会征服沙漠,但我们不仅要穿越它,还要努力打破骑自行车穿越大沙漠的世界纪录。朱莉自行车的轮胎爆了,但这个小麻烦与我们的整个目标相比真是微不足道。我们自己修好了车,就连我们的双手也似乎有了一种神奇的魔力。”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查莉和朱莉为拯救犀牛募集了约22万英镑,“犀牛姑娘”的美名就此传扬开了。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在伦敦唐宁街10号会见了这两位坚毅过人的姑娘,并称赞她们的壮举说:“犀牛姑娘的努力提醒我们,保护人类共有的野生动物是我们的共同责任,这是一种不分国界的共同责任。”
查莉和朱莉不仅着眼于保护犀牛。1990年10月,她们和另外两个津巴布韦年轻人一起创建了“环境2000年”组织。几年来,这一群充满热情的青年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四处奔波;他们在乌祖巴地区筹建了非洲第一个犀牛禁猎区;他们在全国各地组织了“打扫津巴布韦”的大规模环卫清洁活动;他们还在各地学校中建立“环境2000年”俱乐部,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他们在全国各地进行废物回收和建立废物处理中心;为了促进企业更加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他们开展了“环境保护标识活动”。凡是达到环境保护标准的企业,他们的产品上都将印有“环境2000年”组织的标识,鼓励消费者们购买这些被证明“与环境友好”的产品;两位“犀牛姑娘”多次受邀到有关国际会议上演讲,美国、英国、荷兰等国的一些志愿者纷纷来到津巴布韦同她们一道为环境保护奔走操劳。
“肯定有人会问你们这一切都值得吗?你们到底怎样看待你们的工作?”我问查莉和朱莉。“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查莉郑重地答道,“我热爱我的国家,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之一,我们必须保护她。”抬眼望去,墙上有一块不大的风景装饰板画,那上面印着这样一句话:“明日所有的鲜花都蕴育在今天的种子里”,下面有人用钢笔手写补言:“所以要播撒这些种子,我将所有的爱献给‘环境2000年’组织全体成员”。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老习俗——嗅鼻烟
敖其尔
在蒙古,无论是在草原上还是在蒙古包里,见到互不相识的人,首先要互敬鼻烟壶。敬鼻烟壶就像中国人一见面握手,西方人拥抱一样,是蒙古常见的一种礼节。
每当宾客临门时,主人都将准备好的鼻烟壶,从年长者开始,依次递给每一位客人。客人在接过鼻烟壶时,也把自己随身带来的鼻烟壶用右手同时递到主人手里。相互打开对方的鼻烟壶盖,将里面的鼻烟取出少许,用鼻闻一闻,然后把鼻烟壶物归原主。归还鼻烟壶时需注意,不能拧紧壶盖,要轻轻盖上,尚留一点缝隙。如果盖紧了,就意味着不尊重对方,有“再不见面之意”。
当然,在敬鼻烟壶的礼节上也有不少讲究。在蒙古牧区,由于鼻烟壶小巧玲珑,精致美观,携带方便,因此,家家户户都用鼻烟壶。倘若客人与主人年龄相仿,只是相互交换鼻烟壶后,嗅一嗅鼻烟,即将鼻烟壶归还对方。如果客方是长者,则让长者先就座,年少的就地立着躬身用双手将鼻烟壶献上,请长者嗅鼻烟,年少的则是接过对方的鼻烟壶不嗅,只将鼻烟壶举过头顶,然后双手恭敬地捧还对方,并接回自己的鼻烟壶。
在蒙古,妇女不嗅鼻烟。
蒙古鼻烟壶一般由壶体、壶肩、壶颈、壶盖等组成。其造型以扁的较多,有细瓷的,玛瑙的,琥珀的、玉髓的、水晶的,外部图饰,精雕细刻。蒙古人通常把鼻烟壶装在鼻烟壶袋子里,袋子则用绸缎制成,上有用丝线刺绣的表示吉祥的五色图案。鼻烟是一种烟草制品,它以香料、烟叶和贵重药材混合磨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经过一定时间陈化后,才能使用。人们以手指粘上少许烟末送到鼻孔,轻轻吸入,便会顿感清爽、舒适。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拾零

  重塑王宫古迹风貌
徐宝康
3月1日是朝鲜半岛反对日本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三·一”运动纪念日。每逢此日,汉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挂起国旗,举办各种纪念活动。而这期间,有关景福宫内那栋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建造的“总督府”(现为国立中央博物馆),拆与不拆的问题便成了当地人们与传媒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今年3月1日在景福宫内举行的宣告拆除旧“总督府”的“告由祭”活动,终于为这个议论多年的话题画了个句号。韩国政府宣布,为保护民族文化历史遗产,恢复景福宫的原貌,将于今年8月15日,也就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开始拆除“旧总督府”。这一决定令韩国公众感到“鲠在喉中之刺指日可拔”,很是兴奋。
景福宫坐落在汉城市中心以北,背靠青翠的北汉山、仁旺山,闹中取静,风景秀丽。这座王宫,占地面积约41.5万多平方米,宫内建有“勤政殿”、“思政殿”、“行阁”、“庆会楼”、“慈庆殿”等大小300多栋建筑物(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因遭大量破坏,目前仅存50余栋)。景福宫建于1395年,1592年被大火烧毁,1863年重建。综观景福宫的建筑,布局精巧,殿堂楼台、雕梁画栋处处体现了古朝鲜特有的民族韵味。如今,韩国的总统府青瓦台就设在景福宫的后面,与景福宫只有一路之隔,而韩国的政府大厦也建在景福宫南面,与之遥相呼应。
韩国民众将日本侵略者建造的“总督府”视为笼罩在头上的阴影,不除之不足以解心头恨。1910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吞并。日本统治者为显示自己的淫威,加强殖民统治,决定在汉城景福宫内建造所谓的“总督府”。于是,景福宫遭殃,不少王宫古建筑被拆除、破坏。1926年,日本“总督府”建成。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由花岗岩、钢筋水泥建成的西洋式建筑,改变了景福宫威严的历史风貌。
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这座“总督府”大楼被韩国改为政府大楼。60年代末,韩国政府在景福宫以南不远处兴建了新的政府大厦。政府机构搬迁后,该建筑成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自从政府机构迁入新址后,景福宫内这栋“总督府”建筑是否应该拆除的问题逐渐为韩国民众普遍关注,争论几起几伏。主张不必拆除的一方认为这栋楼恰是日本侵略的铁证,可作为生动的反面教材让后辈子孙永记亡国之耻。而要求拆除的一方认为,景福宫仅有一座,不除去“总督府”便难以恢复它原有的历史风貌。
景福宫管理事务所所长对记者说:“在王宫里矗立着日本人建的‘总督府’,这是韩国大众感情上不能容忍的。当年侵略者耀武扬威企图用‘总督府’断我们民族的正气和‘脉络’,如今不拆除不足以发扬正气。”事实上持这种观点的在韩国相当广泛。
有关“总督府”拆除工作,韩国文化体育部于去年4月便已制定了拆除方案并决定把拆除的部分墙面和立柱运到国立博物馆保存,将作为历史物证展出。同时,为恢复景福宫的古迹原貌,当局作出了“景福宫复原计划”。这项计划,到2009年将投资1789亿元韩币(约合2800多万美元)用以恢复古迹原貌。
另外,还将在景福宫正门前修建一个文化广场。届时,景福宫将以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旧核潜艇新用途
史克栋
今年夏天,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美国“核试验—一号”核潜艇将在地中海执行一项史无前例的新使命:在一千米以下的海底进行考古发掘。
“核试验—一号”是美国海军配备较早的一艘核潜艇,艇长四十六米,艇上装有两个活动的机械臂以及传感器、摄像镜头、二十七个探照灯,此外还配有在海底进行活动的轮子,可下潜一千米。自一九六九年以来,这艘核潜艇曾为美国海军核动力战舰的发展做过多种试验,并完成过不少特殊任务,如一九八六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空中爆炸后坠入大西洋,就是“核试验—一号”在大西洋底找到它的。随着冷战的结束,“核试验—一号”逐步失去了其军事作用,不再是美国五角大楼秘密珍藏的宝贝。
为了不使它成为一个“特殊的失业者”,人们想到利用它进行海底考古研究。负责这项任务的是著名的海底考古学家罗伯特·巴拉德。巴拉德曾在一九八五年找到了沉睡在海底几十年的豪华游轮“蒂坦尼克”。之后他又发现了一九四一年沉没的纳粹战舰“比斯马克”。
这次,巴拉德将在古罗马时期海上运输繁忙的地中海底进行搜索。在古代,古罗马与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贸易往来非常密切。当时南来北往的船队穿梭于地中海,特别是位于南岸的迦太基,曾成为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人们预料,巴拉德借助核潜艇,在从未探寻过的地中海底定会有新的考古发现。
据称艇上将有十一名工作人员和两名考古学家。由于潜艇是在一千米深的海底工作,一小时只能行进六公里,而且还要对所发现的目标进行长时间考察,加之潜艇每五天就要露出水面一次,以便更换空气和水,因此,这次地中海海底考古活动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图片世界

摩泽情思(德国)
摩泽河,全长545公里,是莱茵河最重要的支流。它将法国的格林工业区与德国的萨尔工业区、鲁尔工业区连在一起。摩泽河两岸,是德国重要的葡萄酒产区,当地酿造的“雷司令”葡萄酒,酒味醇香,名扬内外。河两岸青山蜿蜒起伏,森林茂盛,别具一格的德国古建筑,更有一番诗情画意,也像那葡萄酒一样令人心醉。 姜大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