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4月1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
专栏:

  线装书是否还有魅力?
线装书给人的印象,大概就是古老又古老,陈旧又陈旧了。其实,在出版技术非常先进的今天,线装书仍然有着独特的审美魅力。为什么现在还要出版线装书?本报记者走访了已经成立的线装书局总编辑谢云,请他就出版线装书的现实意义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最近得知你们确定出版线装本《邓小平文选》,并在国内外发行;用线装形式出版经典文献、肯定会引起文化出版界和读者的关注,你们是怎样设想和制定出版计划的?
答:《邓小平文选》是邓小平思想和理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经典文献。《邓小平文选》无疑是当代一部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著作。
我们书局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富于民族特色的典雅的线装书形式出版我国古今典籍为己任,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出版《邓小平文选》线装本,印刷精美的线装本将使这部作品的典籍文献价值更加突出。这部线装本也将以珍本书、善本书的形式满足藏书家、文化人、企业家、图书馆的收藏之需。线装本《邓小平文选》是我国第一次用线装书形式出版的当代经典文献,这又会对线装书事业及中华文化典籍的出版产生促进作用。
出版《邓小平文选》线装本,现已经新闻出版署和中央文献研究室批准,定于今年7月1日出版发行。线装本以人民出版社的《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其中第一、二卷为修订本)为版本,用繁体字竖排印刷,16开,一函(绢面装)共9册。第一版还将精印特藏本100套,以花梨木书套装编号发行,供收藏家和研究者之需。现书局全体人员正精心投入《邓小平文选》线装本的出版制作中。
记者:据说,你们制定了以线装书形式出版影印《毛批二十四史》。你们是怎么思考其出版意义的?
答:举世公认,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政治家。毛主席最爱读的书是史书,圈划批注最多的书是《二十四史》。从1952年到1976年,毛泽东同志以24载时光通读了这部卷帙浩繁的著述,其中许多史册和篇章曾读过多遍,写了大量批注;而毛主席的书法修养高深,正如他的诗词一样,达到了历史的高度。他起草文件,撰写书稿,批发指示,以及题词、赋诗、做读书笔记、写信等,都喜欢用毛笔,这样就为世人留下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墨迹。毛主席的批注,不仅仅具有书法艺术上的创造意义,而且批语的位置、大小,书法的舒缓弛疾,本身就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是批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都得要通过原件本身才能准确地掌握。《毛批二十四史》的出版,会给研究和掌握毛泽东思想提供珍贵的资料。《毛批二十四史》已经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文献研究室及国家档案馆批准出版,待与国家档案馆制订出版实施计划后制作出书。
记者:线装书局是新建立的一家线装书专业出版社,你们出书的宗旨是什么?线装书的形式在现代出版业里还受欢迎吗?
答:线装书局是为了满足海内外高层文化需求,继承并开发我国线装书出版业的优秀传统,以繁荣图书市场而建立的一家线装书专业出版,于1993年6月13日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建立,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管。
我们主要是以线装形式出版诗书画为主的中国古典文化要籍和当代学者(包括海外学者)的具有较高学术和艺术价值的著作,并收集、整理、考证、鉴别、修复、影印(或仿制)古籍雕版版本书。一年来,我们已确定一批古典要籍和当代学者的书目选题。
这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世界上最早用的白纸黑字印成的书,就是雕版印刷而成的。它大约发端于隋唐,推广于五代,至两宋而鼎盛,并以线装的装帧方式定型,使书籍的形式极为完美典雅,“线装书”因此也就成为中国古籍的别名。这是我们祖国在世界文化史和出版史上的一大贡献。我国传统的线装书形式在现代出版业仍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知道,用料、印刷、装帧是印刷物的三大要素,与印刷物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线装书一般用宣纸或毛边纸采用特殊方法印制,用这种传统的印刷装帧形式,能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印刷美的特色。随着人们审美追求的丰富和提高,也使当代人的某些著作以传统形式出版,表现文化的深厚和典雅,成为一种欣赏和保存需求。新闻出版署批准线装书局的成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我国源远流长的线装书出版业的光辉在现代再放异彩。我们热切希望得到出版界同仁和学者、专家、读者的支持。


第12版(周末)
专栏:

  国际管乐艺术节将举行
由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与鑫海国际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国际管乐艺术节,将于四月十八日至二十五日在北京举行。
参加管乐节的国外乐团是:加拿大海军军乐团、以色列青年管乐团、巴基斯坦国家军乐团、罗马尼亚国家军乐团、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军乐团、英国苏格兰风笛乐团等;我国参加此次管乐节的团体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北京武警军乐团、总参女子军乐团、海军战士军乐团、清华大学管乐团等十个乐团。
管乐演奏及其队列表演素有“视觉音乐”之称,兼有视听双重艺术美感;它威武雄壮,格调高雅,最能显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面貌。本次管乐节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室内、体育馆及在世界公园行进表演等。


第12版(周末)
专栏:

  刘天华音乐会寄深情
为纪念音乐大师刘天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中央民族乐团四月一日和四月三日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两台音乐会。
在昨晚的“华风琴韵”——宋飞二胡独奏音乐会上,二胡演奏家宋飞演奏了十五首优秀的二胡传统曲目,乐曲大多是刘天华的作品,在曲目安排、伴奏的编配选择等方面都很有新意,体现着与天华先生一脉相承的发展民族音乐的创新精神。
四月三日晚中央民族乐团还将举办一台民族音乐会,用各种形式的民族器乐演奏刘天华创作的民族乐曲。音乐会由胡炳旭担任指挥。
(文一)


第12版(周末)
专栏:

  《旱鸭子下海》
一肚子酸甜苦辣
作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中心,北京日益成为影视界攫取素材,开掘市场,生产制作的重要基地。一些外地的影视制作单位为开拓全国的节目市场,纷纷进军北京,捕捉信息,网罗人材。
曾因《艰难的抉择》获“五个一工程”优秀电视剧奖并连续3年荣获“飞天奖”、“骏马奖”的兰州电视剧制作中心,先后3次派人进京考察,了解电视剧市场行情,最后与北京的影视节目策划单位合作,在北京拍摄20集的系列幽默喜剧《旱鸭子下海》。这部系列剧塑造了一个商品经济大潮中具有喜剧色彩的弃文从商的典型人物赵全有,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导演王凤奎曾执导过喜剧电影《高朋满座》、《嘿!哥们儿》等。(斌)
(附图片)
右图为二混(贾兆冀饰)以为赵全有(程玉饰)私吞了倒车的定金,正与全有纠缠不休。


第12版(周末)
专栏:

  《神曲插图集》包罗广阔
但丁是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也是世界的伟大诗人,他的不朽诗篇《神曲》,作为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为世人广泛流传。《神曲》问世600多年以来,人们从文学、宗教、哲学、伦理道德观念等多方面对这部著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600多年来,又有许多画家,包括世界美术大师为《神曲》作了精湛而各具风格的绘画,这些艺术品不仅丰富了世界绘画长廊,同时也构成了不朽诗篇《神曲》的整体的文化遗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神曲插图集》(啸声编),包容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思想创作出来的绘画艺术作品,它能引导读者向系统化方面深入研究和理解《神曲》。(袁文)


第12版(周末)
专栏:

  韩美林艺术上电视
由香港宣威集团与中国亚洲电视艺术中心联合摄制的电视艺术片《用血铸成的辉煌》(韩美林和他的艺术世界),是一部反映大画家韩美林人生经历和艺术成就的作品。总监制为浦江,总制片是靳树增,董俊龙任总策划,撰稿和导演均为潘路光。
韩美林的作品从1979年第一次展出至今,那充满爱意善良真挚的情感温暖了千万观众,那奋力崛起的铜牛、奔腾嘶鸣的烈马、展翅扶摇的雄鹰,感染着我们的心灵。相信人们在这部艺术片中将获得诸多启迪。(潘文)


第12版(周末)
专栏:

  双语儿童报问世
一张中英文对照的儿童报——星星火炬报画刊,日前在京问世。该画刊四开八版,每月4期,面向海内外发行。其所属的北京星星火炬报是一张拥有60万小读者,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的儿童报纸。此刊的创办旨在方便学生学习英语,并以报为媒与海外儿童多方交流。(罗宁)


第12版(周末)
专栏:

  开发幼儿智商的作品
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学前教育辅导丛书《动动快乐脑》和《幼儿汉英看图识字配对卡》。这套丛书和配对卡,是台湾女作家佳喻女士根据意大利蒙特梭利女士的儿童教育法,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经验编写而成。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现今在欧美行之有效的教育法。佳喻女士力求符合中国幼儿学习心理特征,形成自家的特点,它摒弃流行的看图识字和单纯加减法的死记硬背方式。在丛书中贯穿一个叫Hi乐的儿童卡通形象,诱导小朋友同他一块学习,让小朋友在各种有趣的生活小游戏中,学到汉字和简单数学知识。还让小朋友从每个阶段的测试中反复书写、计算。
中国教育台已决定将这套丛书拍成教学电视片。(陆毅)


第12版(周末)
专栏:

  黄阿原说:
观众是判官
“咱们的观众真是关心电视节目。觉得节目拍得好,他们发自内心地夸导演,夸主持人,可要是认为节目不好,他们就会写信骂你。有的还真骂得你心服口服。”“不管观众是夸是骂,都是出于对我们的关心。有了观众的关心,我们干这一行即使再累也不觉得。所以我说观众很可爱,应该感谢他们。”黄阿原谈起电视观众,还真有一番说法。
几年来,黄阿原一直没闲着,共拍了30多部电视剧、专题片。《樱花梦》、《两岸同根》、《阿原版纳行》、《十岁》等节目曾获过不同的奖。因而观众对他很熟悉。不过,最近的阿原却是出奇的忙,每天差不多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他出任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大型文艺娱乐节目《欢聚一堂》的总导演兼主持人,选题、拍摄、剪辑合成等各道工序都需把关,工作量确是不小。“每集50分钟的节目摄制结束后,我总要将片子带回家,反复地看。如果一天两天腻烦了,不用说那就得重来。三天四天就烦了,那得修改。要是一个星期看不够,片子才算通过。”通过卫星转播的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去年9月开始播出《欢聚一堂》,每月一集,一套二套节目也在不同时间播出。迄今为止,据说已收到观众的来信2万来封,其中海外来鸿占40%。节目还获去年中央电视台十大优秀节目二等奖。
“每个导演要是能把自己当成是观众,想观众之所想,那他就不会被条条框框限制,拍出来的作品就会得到大家的喜爱。如果只把自己当导演,那就很难拍好节目。”也许正是出于阿原的这种想法,《欢聚一堂》剧组组织过几次不寻常的活动。一次是去年8月,在首都体育馆外,剧组人员与上千名热心观众交谈,听取观众的意见,之后改变了原先的一些设想,对节目进行了调整。其中30%的内容变更便直接来自观众的建议。另一次是去年10月,在日本大阪,剧组专门邀集300多名留学生和当地华人,畅谈对节目的看法。此后“中国一绝”等栏目增加了一些内容,就该归功于海外观众的倡议。今年3月,新闻界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又应邀来到中央电视台,座谈《欢聚一堂》的成败得失,预计今后的节目又将有新的改观。
“节目贴近生活,才能吸引观众,才能使他们有亲切感。”阿原举了一例,3月初郎平从美国回来执教中国女排,到达北京的第二天即到中央电视台演播室,在阿原主持的“个人档案”上露面,阿原提问时抛开如何训练女排等老问题,而偏重于郎平的家庭,问她先生的近况,生意是否兴隆,女儿如何,是否很想念她。平平淡淡的几句家常既打动了明星的心,也解答了众多观众关心的事情。
阿原认为,“我们的节目虽有不足,但并不见得都比外面的差,至少可以说各有千秋。《欢聚一堂》作为直接对外播出的节目之一,成败如何事关中央电视台的形象。但只要观众支持我们,多提建议,我们就能不断改进节目,也就能赢得更多的观众。”
(附图片)
(下图为黄阿原正在说戏)


第12版(周末)
专栏:艺与人

  情在徽标
赵苏
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大建筑上,交通要道两侧的墙壁上,公共汽车的玻璃上,乃至一些报纸的报头上,有一枚设计新奇的徽标图案格外引人注目。这枚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徽标,几乎无人不晓,而知道这枚徽标设计者的人却不多。有谁会想到,这枚令美术专家称道的徽标,竟出自一个普通军人之手呢!
他叫张俊华,是河北省秦皇岛军分区政治部的宣传科长。1956年出生在渤海之滨的张俊华,从小就爱画画,沙滩上,雪地里,凡是能做画的地方,都有他用树枝、手指留下的童趣十足的图画。1972年入伍后,部队领导对他的志趣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使他的天赋得以充分发挥。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构图、造型、色彩、透视等美术知识,美术素养日渐提高。他以墙报、板报为园地,用绘画配合部队的工作,绘制了数百幅幻灯片、连环画、宣传画和刊头设计,其中不少作品被报刊选用,这使他对绘画艺术的追求更加执著。
在美术的百花园中,张俊华对徽标设计情有独钟。徽标,这种简洁鲜明的视觉符号,作为某种组织、机构及商品特定标记和荣誉的象征,可以不受国家、民族、语言的限制,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个完美的形象,能够起到一般美术作品起不到的作用。国外称之为CI的徽标50年代起源于欧美,我国80年代末开始在广州、深圳一带沿海城市使用。张俊华以敏锐的眼光看准了徽标艺术必将很快传遍全国。于是,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徽标设计的研究上,他收集了几千枚国内外的徽标图案,加以分析比较,从中吸取艺术营养,逐渐掌握了徽标设计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1989年4月,秦皇岛市企业信誉评级委员会在报上征集标志,张俊华试着设计了两枚图案应征,结果“首发命中”,这更增强了他的信心。
1990年6月,张俊华得知了在全军范围内征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徽标”的消息,心中异常激动。他入伍后就在炮兵部队服役,整天和大炮打交道,在他办过的上百期墙报、板报、战报上,每期都少不了画上一门威武的大炮,就连他的背心上、笔记本上也印着大炮。炮兵生活给了他创作炮兵徽标的激情和灵感,虽然离截稿时间仅有5天了,他还是决定应征。经过几个不眠之夜,他勾出了几十个草图,最后形成了以军徽、大炮、橄榄枝为元素的设计图案。一年之后,从北京传来佳音,张俊华设计的徽标方案,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徽标,从8月8日起正式启用。从此,张俊华的名字同他设计的炮兵徽标一起,载入我军炮兵的史册。
1991年春天,张俊华再创佳绩,他设计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徽标,在全国2676件应征作品中独占鳌头,一举中标。这枚徽标以太平洋保险公司的英文缩写“CPIC”为设计元素,外缘的“P”和内缘的“C”从不同方向对中心形成包围保护,突出了“太平洋”、“保险”的含义;徽标左侧的“I”,也是数字1,表示该公司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信誉和宗旨,可谓匠心独具。
十多年来,张俊华设计的徽标、封面、刊头多次在军内外获奖,名气也大起来。当各种赞誉飞来时,他总是淡淡一笑:“我不过是一名普通军人,徽标设计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第12版(周末)
专栏:海外艺苑

  安徒生,遥望着中国
成幼殊
今年4月2日是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琴·安徒生(1805—1875)诞辰190周年。他为中国人所熟悉,我也是这样的中国人之一。我于1984—1987年在丹麦工作和生活过,安徒生对于我就更为亲切了。
虽然安徒生没有到过当时对他来说是非常遥远的中国,但从他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他是常常想望着中国的。在童话《天国的花园》里,安徒生让“东风”穿上一套中国人的衣服,自报:“我现在是从中国来的。”在另一篇童话《新世纪的女神》中,安徒生在说到中国的时候更企盼着“欧洲的火车”伸进亚洲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将要汇合起来!可能这条瀑布要发出震动天地的回响……”。他还想望在那时,各个时代和种族的缩影“被包在文字的胶囊里,像莲花似的浮在永恒的河流上”。
安徒生以他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同情创作了许多优美而寓意深远的童话。但是,我发现丹麦人更喜欢对他以诗人相称。不论是在童话中还是在其它形式的作品里,安徒生的笔触总洋溢着诗意。他的诗句:“我出生在丹麦,这里有我的家/这里有我的根,我的世界从这里开始”,被他的同胞们赞赏为立足本土而面向世界。
我拜访过满头银丝的哥本哈根大学丹麦文学史教授比利斯柯弗·杨森,承他热情接待。他认为,安徒生在四种形式的文学创作上都达到了高峰。其中第一个高峰是小说,不仅在丹麦而且在欧洲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于1835年出版,不久就被译成德、英等好几种文字。而被杨森称为第四个高峰的是日记,是近期才被打开的文学宝库,从1971年起陆续出版了12集之多。日记吐露作者的心曲,而且里面提到的人据统计有4000以上。的确,不论安徒生走到哪里,他总以诗人的情怀关心着人。
杨森所列举的第二和第三个高峰就是童话和游记了。虽然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话集也早在1835年出版,但他以童话闻名于世却是在1847年《皇帝的新衣》和《小人鱼》等发表之后。他在童话里创造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已成为文学典故。至于安徒生作为游记作家,则是直到本世纪才得到应有的重视的。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眼光,足迹遍及欧洲许多国家并及小亚细亚和非洲。当我读着安徒生于1842年发表的《一个诗人的市场》,他那关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风貌的生动描绘,使我仿佛和他一起倚窗眺望并为之心醉。令人尤感亲切的是,当我去到丹麦的一些地方,常常都能发现安徒生曾留下踪迹和吟咏。好比说,在日德兰半岛北端,那波罗的海和北海交汇处的岸边,甚至在那附近一座被飞沙掩埋掉半截的红顶白墙小教堂前,安徒生都早已伫立并在1859年的游记中描述过。我只有怀着一个中国人的倾慕写下这一笔。
安徒生的一些童话被搬上舞台。我曾在哥本哈根观赏由丹麦少男少女们穿着运动服演出的现代《豌豆上的公主》。他们抬着一张张运动垫作为床褥压住一粒豌豆,让那位出身高贵就“必然”娇嫩敏感的公主躺在上面。当《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演出时,为人物设计舞台服装的是丹麦当今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她是考古学家兼艺术家。我们中国人当然不会忘记,在那一双主人公的背后还有一尊瓷做的会点头的中国老爷爷。
安徒生多才多艺,他信手所作的剪纸也富有诗意。他所剪的一幅人面太阳,形方而光芒四射,已覆盖在他家乡欧登塞的安徒生博物馆的整个大门上。这张大门的启闭是上下挪动的,每天开馆就升起,温暖着来自世界各地仰慕者的心。这里保留着安徒生幼年住过的小屋,它已成为这所现代化博物馆极其珍贵的一部分。馆长尼耳斯·欧克森瓦向我们介绍安徒生的一生,如数家珍。最后的展室陈列着安徒生著作的各种译本,其中我国作家叶君健所译《安徒生童话全集》等书也整齐地排列着。这里还有各国译本的精美插图。前苏联的绮丽插图排满了一条长廊,给人留下尤为深刻的印象。
自从《新青年》杂志1919年1月号刊载了周作人所译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以来,安徒生已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特别是年轻人。我想起在丹麦时,一些到过中国的朋友多么高兴地叙说,他们甚至能在中国小乡镇的书店里发现安徒生童话。是的,任凭岁月流逝,安徒生至今仍在升华人们的心灵,并加深我们和外界的相互了解和情谊。对于中国每每在安徒生诞辰时作一些纪念安排,丹麦人也是甚为感动并乐于称道的。


第12版(周末)
专栏:音像天地

  “八只眼”新翻杨柳枝
由中央乐团四位歌唱家组成的“八只眼”重唱组最新配器和演唱的首张激光唱盘——《中国民歌专辑(Ⅰ)》近日正式出版。
“八只眼”是歌唱家耿国际、张世嵘、王中华、松鹿先生的联合艺名,意在“眼观八方,吸取营养,开拓发展”。他们独树一帜,借助美声的表现技巧、民族化的演唱风格、当代流行的快节奏,推出了全新的“三组合”式的“中国民歌专辑”,让人耳目一新。这张专辑由高大林编曲配器,选有《嘎达梅林》、《彩云追日》、《茉莉花》等10首脍炙人口的乡土民歌。
资助这张激光唱盘的是北京银兴经贸发展公司。音乐家胡德风、刘炽、郭淑珍等在这张唱盘的欣赏会上,对“八只眼”的表演和高大林的编曲评价很高,认为有创造性。(国安)


第12版(周末)
专栏:

北京新世纪饭店员工组织了一个艺术团,自编自演各种节目。图为他们的朝鲜舞。徐烨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