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预备会议上宣布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今日开幕
大会主席团举行第一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乔石委员长宣布:会议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3月5日举行大会开幕式。
2642名代表出席了预备会议。会议由乔石委员长主持。他说,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乔石指出,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决定性步伐,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明显进步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开好这次会议,对于继续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加强协调,扎实工作,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的预备会议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的规定,选举产生了大会主席团和秘书长。主席团由164人组成,田纪云为秘书长。
预备会上,代表们还表决通过了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程。议程共九项(另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李沛瑶、吴阶平,秘书长曹志,出席了预备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会议。
会议在乔石委员长主持下,推选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为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通过了这次大会的日程,会期预定14天。
会议经过逐项表决,先后通过了各次全体会议的执行主席名单;决定了大会副秘书长人选和会议表决议案办法;并通过了关于确认全国人大常委会接受许嘉璐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草案,这个草案将印发各代表团审议,提请大会表决。许嘉璐现担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他是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中关于常委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的规定,提出辞去常委会委员职务的。
会议还决定,这次大会期间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日期是3月11日下午6时。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
1995年3月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定
乔石田纪云王汉斌倪志福陈慕华(女)费孝通孙起孟雷洁琼(女)秦基伟李锡铭王丙乾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卢嘉锡 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李沛瑶吴阶平曹志


第1版(要闻)
专栏: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议程
1995年3月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1995年3月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预备会议通过
一、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鹏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议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关于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199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听取和审议财政部部长刘仲藜关于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95年中央及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审查和批准199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1995年中央预算
四、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草案)》
五、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草案)》
六、听取和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七、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
八、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思卿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九、其他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李瑞环参加政协民盟民建组讨论时希望
履行职责献计献策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袁建达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下午来到国际会议中心,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并来到民盟、民建组,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对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意见、建议。
江泽民在讲话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过去在战争年代是我们夺取革命胜利的一大法宝,今天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这个法宝运用好。
昨天开幕的全国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今天进行分组讨论,审议叶选平副主席代表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参加民盟、民建组的委员们围绕人民政协一年来的工作和今后的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
江泽民、李瑞环等同志先后来到民盟、民建组的会议室,听取了江景波、吴修平、刘诗白、陶建华、王洪昌、余振中、姜笑琴、辜胜阻、肖国金、王峻岩等委员的发言。他们用“年年有变化,年年有新气象”,形容八届二次会议以来政协的工作。他们提出,政协要围绕国家的中心任务参政议政,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一步搞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多做实事。江泽民认真听取委员们的意见,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发言要点。
听了大家发言后,江泽民说,政协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多做团结群众的工作,多调动社会的积极因素,多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
江泽民在谈到当前形势时强调,当前国际国内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伟大的,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维护和加强全党的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坚定不移地集中精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我们就能胜利地迈向二十一世纪,就能够经受住任何风险和困难的考验。
李瑞环在讲话中指出,中共中央对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工作十分重视,如果说我们的工作有所进步,那是在中共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的。今后我们大家要互相学习、团结奋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把政协的各项工作搞得更好。
全国政协副主席吴学谦、王兆国、钱伟长、苏步青、万国权,秘书长朱训等,也参加了民盟、民建组的讨论。(附图片)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等来到国际会议中心,参加民盟、民建委员小组讨论。
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第1版(要闻)
专栏:社论

  总揽全局团结奋进
——祝贺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
今天,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亿万人民满怀信心奔向新世纪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下一心,团结奋斗,展开了一场改革的攻坚战。我们在财税、金融、外汇、价格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去年是我国改革措施出台比较集中的一年,改革力度强,涉及面广,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周密部署、精心指导,各地方各部门通力配合,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参与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来之不易。实践证明,党中央确定的“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工作大局和指导方针是完全正确,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的,不仅是当前而且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都必须坚持的。
过去的一年间,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加强立法工作、努力构筑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方面,在改进监督工作、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方面,在开展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加强法制教育方面,在办理代表议案和建议、密切同代表联系方面,在开展外事工作、增进同世界各国的交往和友谊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深厚的现实根基和长久的生命力。它不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推动国家的改革和建设事业中也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今年,改革和建设任务十分艰巨。距离实现党和国家确定的本世纪末的宏伟目标只有5年时间,时间紧迫,形势催人。我们的目标和任务是明确的,政策和步骤也是明确的。如期达到既定目标的关键,是要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狠抓落实。我们要集中精力解决好关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些难点问题,在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加快农业发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方面,有所作为。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按照党中央提出的指导思想和方针,统一思想,总揽全局,加强协调,扎实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饱满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把各项工作做好。要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善于区分轻重缓急。要求真务实,防止不切实际的空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一件事落实。
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人民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共议发展,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大会将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对今年的各项工作作出部署。全国人民关注着这次大会,代表们担负着人民的重托。我们深信,代表们一定会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权力,畅所欲言,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开成一个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的大会。
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述评

  “善弈者谋势”
——在实践中深化对“20字方针”的认识
本报记者李仁臣皮树义李维平
“两会”,总是带着春天的感觉走来;春天的话题,总是当代中国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从去年的“两会”到今年的“两会”,一个重大的概念在一年的实践中进一步确立和不断深化,这就是“20字方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
走过不平凡的1994年,当肩负重托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再次聚首北京时,我们通过最初的接触,感受到他们对用“20字方针”总揽全局的认识,更深刻,更成熟,更独到;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改革到位,发展健康,稳定落实,构成1994年鲜明的特色。“20字方针”深入人心,贯彻方针卓有成效。
1994年是提出“20字方针”的第一年,也是贯彻“20字方针”卓有成效的一年。
作为改革的攻坚之年,1994年推出了财税、外汇外贸、金融、价格、流通等多项重大改革,这些改革措施顺利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回首攻坚路,更觉到位难。一下子推出这么多重大改革,风险之大,操作之难,中国15年改革史上前所未有,世界经济史上也属罕见。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说:这些改革的风险大,操作难,但因事关全局,不推进改革就要影响发展、稳定,就要延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机。改革是发展的新思路。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
攻坚需要勇气胆略,到位重在不失时机。正是党中央、国务院抓住时机,果敢决策,精心组织,才奏响了改革攻坚战的一路凯歌。
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带来了四面八方经济发展的喜讯。1994年,国民经济发展不仅继续保持较快速度,而且呈现健康势头。过高的通货膨胀得到遏制,产业结构有所改善,质量、效益得到重视。面对并不宽松的条件和通货膨胀压力,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既避免了大起大落,又使经济发展健康。
四川代表、重庆市委书记孙同川认为,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然而,发展不仅要快,更要方向正确。不健康的快速发展,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通货膨胀严重,造成经济的不稳定,甚至危害社会稳定。
两手抓,两手硬,上上下下的共同努力,使1994年稳定的任务落到了实处,全社会保持了稳定。
辽宁代表、省委书记顾金池提出,一把手要成为保持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北京代表、市委书记陈希同提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稳定。贵州代表、贵阳市代市长刘长贵则认为,用更大的精力研究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事,这样才能保持稳定。从给困难职工送温暖到解决亏损企业难题,从打击暴利到加强社会治安,从抓“菜篮子”到建设康居工程,各地围绕为群众办实事,缓解矛盾,促进稳定。
改革到位,不失时机;发展健康,加强调控;稳定落实,抓紧抓细。1994年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中形成的三大特色,是用“20字方针”总揽全局的丰硕成果,也是贯彻“20字方针”的宝贵经验。
“20字方针”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关键是:抓住重点,配套协调。
同是谈论“20字方针”,去年此时,人们对改革、发展、稳定,何者为先,还要讨论,还需求索。如今,人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这就是:抓住重点,配套协调。
正确处理三者关系不是平分秋色。不同时期,影响全局的关键性因素不尽相同,对三者的把握就要审时度势,抓住重点。不同地方,情况千差万别,对处理三者关系的着力点也会各有侧重。
沈阳是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多。辽宁代表、省委副书记兼沈阳市委书记张国光认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是发展的难点,也是改革的难点。大中型企业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了旧体制的弊端。不深化改革,大中型企业就搞不活,沈阳的经济也上不去。
广东代表、省长朱森林说:广东担负着力争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任务,要追赶亚洲“四小龙”,我们的发展速度必须快一些。这是客观形势的需要,又是可能的。
欠发达地区的代表对此也有同感。山东代表、聊城地区行署专员王曙光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只有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广西代表、区党委书记赵富林用去年救灾的实践证明发展的紧迫。去年,广西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但群众生活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一个原因就是广西这几年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增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比过去强了。过去政府送救灾粮又要送钱,现在群众手里有钱了,许多人都是自己花钱买救灾粮。没有这几年的发展,这么大的灾害,群众非得挨饿不可。
陈希同则认为: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尤其是首都的稳定,对全国有重大影响,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维护稳定始终是首都第一位的工作。
抓住重点,并不是孤军深入。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抓重点不能忘了配套协调,相互衔接。
朱森林认为,广东的发展不能离开全国的大局。从根本上来说,改革和稳定都是为了发展。
陈希同提出,加大改革力度,在其他环节上不能有丝毫懈怠。
新疆代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阿木冬·尼牙孜说:改革、发展、稳定,谁都不能偏废。对新疆来说,稳定固然重要,但必须要改革来配套,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
实事求是,是“20字方针”的灵魂。抓住重点,配套协调,是处理三者关系的辩证法。掌握了这个辩证法,就能做到用“20字方针”总揽全局。
一个目标,三个支点。改革、发展、稳定犹如三足鼎立,支撑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长期奋斗过程中,“20字方针”始终是我们开拓前进的法宝。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回首过去的一年,深感“20字方针”完全正确;展望未来,更觉“20字方针”非权宜之计。
“20字方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把握“20字方针”就掌握了正确处理三者关系的思想方法和领导艺术。
“20字方针”是一个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改革、发展、稳定都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协委员、国家外汇管理局总经济师温崇真认为,正确处理三者关系,说到底是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给人民带来实惠。贯彻这个方针,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辽宁代表、省长闻世震把“20字方针”看作是振奋精神的武器。他说,辽宁当前困难不少。在困难较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具体的矛盾中,就事论事,被动应付,忽视长远发展,甚至自暴自弃。我们要用“20字方针”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在困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战胜困难。
四川代表、省委书记谢世杰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势者,大局也。势,就是客观形势及其变化的趋势。“20字方针”给我们提供了谋势的善道和方法。
管用不在言多。五句话,20个字,可谓言简意赅。人民代表、政协委员重视它,议论它,肯定它,正说明它是全国上下共同意志的体现。它不是只管一年两年,而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工作的大局和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特写

  “有些会可以到中西部地区去开”
本报记者袁建达
3月4日下午,江泽民、李瑞环等中央领导同志到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参加政协民盟民建组讨论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发言时说:现在一些部门、单位到沿海发达地区开会的太多,那里同志感到负担太重。话音一落,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江泽民、李瑞环相视而笑,王兆国赶紧用笔记下这条建议。李瑞环说:“这个意见好,记者们要注意,这是一条好新闻!”
江泽民接过话茬说,赞成吴修平委员提出的建议。在沿海地区开那么多会,使那里的同志有苦难言。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现在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我看有些会可以到中西部地区去开,帮助中西部地区出主意、想办法。这有利于加快那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还提出,开会要节俭,不要大吃大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