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战事仍然激烈
卡拉季奇宣布塞军将发起反攻
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25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波黑穆、塞两族大规模冲突24日进入第5天,双方继续在图兹拉等地区激战。
据塞族军方24日宣布,塞族武装当日在图兹拉西北部的马耶维察开始地面反攻,并夺回了穆族20日攻占的两个村庄。维和部队方面说,到24日,至少已有150名穆斯林军人在这一地区被打死。
在波黑中部的弗拉希奇等地区,24日穆塞军队也爆发激烈冲突。
维和部队一位发言人24日在贝尔格莱德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仅在马耶维察山地区,冲突双方迄今就已发射了2561枚炮弹,他说,波黑严重的事态不仅破坏了停火协议,而且有可能导致波黑的全面冲突。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3月24日电波黑“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卡拉季奇今天宣布,塞族军队将在马耶维察地区对波黑穆斯林军队发动反击。
卡拉季奇是在马耶维察附近的乌格列维克说这番话的。
据外电报道,身着军装的卡拉季奇对记者说,“由于穆斯林发动进攻,塞军已取得了像在比哈奇那样发动反击的合法权利,不完全打败穆斯林,我们决不停战”。
卡拉季奇说,现在穆斯林得到了很好的武装,破坏了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国际社会应对此负责。
穆斯林军队是5天前对马耶维察地区的塞族军队发起进攻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会见戈尔
本报开罗3月25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昨天下午在杰里科会见了美国副总统戈尔。
双方讨论了推动巴以和谈及美继续向巴自治区提供援助等问题。戈尔是继克里斯托弗之后,第二个访问巴自治区的美国政府高级官员。他在会谈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必须采取措施维护和平进程。美国将立即向巴自治区提供7300万美元,用于市政供水和创造就业机会。克林顿总统还同意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公司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时可免除关税。
阿拉法特表示,巴自治领导机构决定对那些从事破坏和平进程的恐怖活动嫌疑犯进行刑事审讯,以保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于巴自治协议第二阶段谈判顺利进行。
在会见戈尔前,阿拉法特在市中心广场向数百名杰里科市民发表演说,再次强调耶路撒冷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他还批评以色列不信守巴以和平协议,至今未开放连结加沙和杰里科的安全通道,使杰里科不能成为巴自治政府总部。阿拉法特今天将首次在杰里科主持召开巴自治政府内阁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美开始第三轮核谈判
本报讯朝鲜和美国政府的代表25日在柏林开始就核问题举行第三轮专家级谈判。
根据朝美两国于去年10月签署的核框架协议,4月21日是决定向朝鲜提供何种轻水核反应堆的最后期限。朝鲜谈判代表团团长在抵达柏林后表示,此轮谈判能否取得进展将取决于美方是否同意不再要求平壤必须接受韩式反应堆。他强调,这是关系到核框架协议前途的大问题。
朝中社当天也发表评论警告说,如果美国继续逼迫朝鲜接受韩国制造的核反应堆,双方此次在柏林的谈判将一无所获。(罗俏)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将于上半年访乌
新华社莫斯科3月24日电(记者张铁钢)俄罗斯总统新任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24日在他首次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叶利钦总统对乌克兰的访问可能将于今年上半年成行。
梅德韦杰夫重申,克里米亚问题是乌克兰的内政。
由于俄乌在黑海舰队、双重国籍等一系列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两国关系的基本条约至今未能签署,叶利钦访乌的日期一再被推迟。
现年37岁的梅德韦杰夫本月14日被任命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此前他是“奥斯坦基诺”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评论员。他表示,他将定期在克里姆林宫举行新闻发布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说将对被扣美国人判刑
美国要求伊拉克立即放人
本报讯英国石油刊物《能源指南针》24日援引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话说,被伊拉克扣留的两名美国人违反了伊拉克法律,将被依法判刑。
该刊说,阿齐兹在23日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表示,处理犯人与联合国对伊拉克的制裁无关。他说,这两名美国人可能被判处5年至8年监禁。(汤民国)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4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24日要求伊拉克政府立即释放两名因从科威特非法进入伊拉克境内而遭扣押的美国人。
白宫发言人麦柯里是在伦敦一家杂志24日援引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话报道说,伊拉克将审判这两名美国人,并依法以非法入境罪判处他们5至8年监禁后发表上述讲话的。
麦柯里说,波兰驻伊拉克大使馆的两名外交官最近见到了被扣押的两名美国人,发现他们“身体情况良好”。
美国官员说,他们担心伊拉克是针对美国最近在联合国内外进行广泛游说,试图再次通过决议维持对伊拉克的制裁一事而采取这一行动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否认侵犯日领空
新华社莫斯科3月24日电俄罗斯防空军新闻处今天发表声明,否认俄军用飞机23日侵犯日本领空。
日本政府发言人称,一架俄“米格—31”战斗机23日两次侵入日本北海道岛北端以西50公里的日本领空。
俄防空军新闻处的声明说,23日莫斯科时间2时30分至4时30分,俄军用飞机进行了计划中的飞行,但未进入日本领空。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否认向伊朗出售武器
有关当局怀疑消息来源受美操纵
本报巴黎3月24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法国政府23日断然否认1994年曾向伊朗出售过军火。巴拉迪尔总理在接受电视二台采访时说,“法国的政策是十分明确的,它的原则一旦制定,就不会改变”。
然而,巴黎证实去年确曾向塞浦路斯提供6枚“飞鱼”空舰导弹,是根据1990年签订的一项协议供货的。塞政府承认收到这批武器,并担保未向伊朗转售。
3月22日出版的法国《快报》周刊披露,去年秋天,法国可能向伊朗出售了导弹,目的是在审理涉嫌暗杀伊朗前首相的3名伊朗人案件时避免来自德黑兰的报复行动。报道还说武器是由阿尔及利亚空军的飞机运到塞浦路斯转交的。法国内政部长帕卡经手,内政部顾问、省长马克希阿利具体实施了这一计划。此消息公布后,法国舆论哗然。帕卡昨天严厉谴责《快报》周刊的“不实报道”,并声称要追查《快报》的法律责任。
本报巴黎3月25日电记者杨汝生报道:据今天出版的《费加罗报》和《解放报》报道,法国内政部和国防部怀疑22日《快报》披露巴黎向伊朗出售导弹事与美国中央情报局有关。
《费加罗报》的文章中写道,法国的情报机构和反间谍组织经过分析认为,《快报》的消息可能来自中央情报局,并说法国是美国情报中心导演的“诽谤运动的受害者”。根据此种分析,在1个月前法国揭露美国间谍在法窃取经济情报后,中央情报局一直伺机进行报复。法美最近对中东武器市场的激烈争夺,使巴黎和华盛顿的关系进一步趋紧。法国上周挤掉美国,夺得向阿联酋出售2.5亿美元的军用“虎式”直升机的合同。法国内政部长帕卡在回答某家电台采访时说,“不实报道总是受人操纵的”。昨天,帕卡已向巴黎检察院起诉《快报》周刊。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将严密监视土军事行动
据新华社华盛顿3月24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24日表示,美国将“每天都严密监视”土耳其在伊拉克北部边境地区清剿库尔德工人党游击队的军事行动,并提醒土耳其政府记住它最初向美国所作的此次行动在“时间、规模和范围上将是有限的”承诺。
克里斯托弗说,他打算“过几天同土耳其外长进行接触”,以便“有机会每天对形势作出评价”。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首都发生暴力冲突
本报讯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24日再次发生大规模暴力冲突,激烈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彻整个城市,学校、商店及办事机构纷纷停课和停业。
据认为,这是布隆迪胡图族与图西族武装分子近5天来在首都地区爆发的最为激烈的一场冲突。目前,尚未有伤亡情况的报道。前4天的冲突已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于小青)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穆塞争夺要地
波黑再度告急
本报记者胡锡进
本月20日,波黑穆斯林武装在图兹拉地区发动猛烈攻势,自年初停火以来相对平静的波黑局势又趋紧张。连日来,东部、西部及萨拉热窝地区也纷纷告急。来之不易的停火是否就此完结,已成为现实的问题。与此同时,大国之间的磋商再趋频繁,法、俄各自提出和平新倡议。
此间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穆族的军事目标是从图兹拉向北推进,切断连接波黑东部和西部塞族控制区的唯一战略通道。这条通道北邻克罗地亚,所以也是克境内“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与母国南斯拉夫之间的“生命线”。塞族反击时使用了重炮,炸死炸伤穆族军人约200人,这种反击强度是罕见的。观察家认为,由于图兹拉地区的特殊位置,如果对目前的冲突不加制止,这一地区有可能演变为类似比哈奇、戈拉日代的新热点,并会危及刚刚出现缓和迹象的克罗地亚局势。
波黑的春天总是多事的。战争以来的这第四个春天会怎样,这取决于许多因素。
首先,自去年11月比哈奇危机以来,波黑穆、塞双方都得到休整。穆族得到新的装备,并在图兹拉地区集结了大量军队和重武器。现在春天来临,再战的可能不小。但另一方面,塞族军事上仍占优势,即使其局部战线被突破,仍有进行战略反攻的实力。据认为,只要维和部队在,双方不大可能进行“决战”。不过,一旦停火遭到全面破坏,也不能完全排除会演变成全面战争的可能性。
去年的几次重大危机基本上都是穆、塞族局部冲突进入后期、穆族败局已定时,北约对塞族阵地实施“空中打击”,从而导致冲突升级。如果目前波黑的战事发展下去,将对北约形成新的考验。一些观察家指出,穆斯林发起进攻的目的之一,正是促使北约再次卷入。
实际上,波黑和平进程几个月来毫无进展,乃是冲突再起的根本原因。鉴于塞族拒绝5国和平计划的强硬态度,国际社会放弃了促使穆、塞族直接政治谈判的努力,加之克罗地亚问题一度突出成为前南危机中最紧迫的问题,因此对波黑危机的政治调解转为延长停火协议。
日前,法国和俄国几乎同时提出和平新倡议。从来自各方的消息看,法、俄方案都是针对整个前南局势的,基本点是国际社会与贝尔格莱德展开对话。目前的问题是:一、国际联络小组能否统一立场;二、一旦统一了立场,能否为前南冲突各方接受;三、能否通过新的和平倡议促成波黑穆、塞族之间的政治谈判。
总之,波黑局势正在滑入新的危险期。至于它是否会演变成去年那样大规模的危机,这要视目前战场形势的发展和有关大国下一步采取什么对策。
                  (本报贝尔格莱德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小西甚右卫门
继承高崎的遗志
继承高崎的遗志、学习运用高崎发展日中友好的思想是支撑我终身事业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也是一个日本人对于中国人民做出的一种赔偿。1989年,我以赠送科技图书的形式,在中山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等5所中国大学设立了“高崎文库”,以此颂扬在周恩来总理倡导下签订并开拓今天的日中友好基础的高崎达之助、廖承志备忘录(LT贸易)的丰功伟绩。
高崎达之助先生1960年应邀访华参观时的珍贵记录至今仍保存在我的手中,在“访华记”的序文中他热情讴歌了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所创立的丰功伟绩,坚信勤劳的中华民族必定能够将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强之国。我认为他思想中所蕴含的“人民性”和“中国观”,恰恰是他那开拓精神的源泉所在,同时也是日中友好事业的核心所在。
中国是哲学之国,又是语言、文学之邦,自古以来作为优秀民族在思想、哲学方面在亚洲起着主导作用。日本人自古以来就向中国学习,许多古典成语至今仍被大家所尊崇。它们最终化作推动日本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革新的原动力,进而在战后获得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经济上高度发达的国家。
我作为一个企业家在实施“医学LT”事业的同时,还编辑和发行了《中国民族音乐》唱片和激光盘,并单独承担了对名古屋广播电台的节目赞助,将该台制作的以《11亿人口的挑战》为题的电视纪录片介绍到中国。我通过支援中国艺术家成立展览馆、向中国各地赠送樱花树苗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表达了日本人民对中国文化的尊崇,另一方面也使这种精神融合渗透于日中经济交流之中。
高崎主张的“人民性”使我在开展民间交流活动中大受裨益。我亲身感受到来自中国社会各阶层友好人士的深切共鸣和积极配合,一幕幕友好图景再现眼前,廖承志先生曾在病榻上深情地为《素志兰》杂志和“中日血液学免疫学研究中心”题字,对我所主持的“医学LT”事业给予了极大的精神支援。邓颖超女士也从内心赞同这一事业,她将周恩来总理生前影集送给我,并且为了永远纪念缔结LT贸易的廖承志、高崎达之助先生的功绩,亲笔挥就“高崎文库”四个大字;中国卫生部钱信忠、崔月犁、陈敏章三届部长热情邀我来华访问;许多专家学者为我提供十分有价值的交流题目、力保交流项目的上马实施;江泽民主席、已故王震副主席和现任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以及王光英等中国领导人,都给予我鼓励和赞扬。通过这些交流活动,我亲身感受到了日中友好事业的共同性和两国人民的良好愿望。
   以史为镜发展友好
不断反思战争曾给两国人民带来的不幸,坚信维护和平是持续永恒友好关系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9月,江泽民主席于公务繁忙中在中南海会见了我,并引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指出对于过去的教训不能忘记。
1991年5月31日,为了汇报我与廖承志先生约定的开展医学LT事业十周年的成果,我再度访问了中国。在北京我被邀请到周恩来总理生前生活工作过的中南海西花厅作客,邓颖超女士与我进行了亲切交谈。
自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时光已逝20多个春秋,人生已历几多风霜。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引进市场经济机制。我在衷心预祝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同时,衷心祈祷周恩来总理、邓颖超女士、廖承志先生、王震副主席以及其他载入史册的先驱者们的在天英灵得以安息。(全文完)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克里米亚起风波
刘刚
3月17日,乌克兰议会通过法令,废除了克里米亚现行宪法和总统制。次日,克里米亚议会议长采科夫声称,克总统是人民选举的,因此是合法的。克议会还请求俄罗斯在克利益未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不要与乌缔结友好合作条约。同日凌晨,乌克兰安全机关解除了克里米亚总统卫队的武装,切断了总统办公室的电话,并在办公室附近设岗监护。据报道,被废黜的梅什科夫总统不承认乌中央政府的法令有效,仍留在总统府。这种局势使僵持已久的乌克关系又紧张起来,同时,也牵动了乌克兰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一个自治共和国,250万人口中68%为俄罗斯人,25%为乌克兰人。克里米亚的战略位置重要,素有黑海“钥匙”之称,是乌克兰通向世界的大门,又是各国经黑海进入东欧和亚洲的良港。克里米亚是在俄土战争后于1783年归入俄罗斯版图的。1954年,为纪念俄乌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苏联解体后,多数居民为俄罗斯族的克里米亚,一直在谋求独立和并入俄罗斯。
1992年5月6日,克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宣布成立主权国家——克里米亚共和国,宣称将“在条约和协定的基础上同乌克兰确定关系”,克居民有权拥有双重国籍。乌克兰中央政府对此坚决反对,克议会遂被迫取消了宪法中的上述内容。去年,主张与俄罗斯合并的梅什科夫当选总统后,克里米亚的独立呼声再次高涨。同年5月20日,克议会决定恢复1992年宪法,并要求乌议会“准许克里米亚人自己决定归属问题”。此举导致乌中央政府增派部队到克里米亚,险些造成武装冲突。此后,乌议会多次要求克议会将其法律与乌克兰国家法律一致起来,但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克议会一直未采取任何修宪行动。前不久,克总统梅什科夫重申克应成为主权国家,并进而与俄罗斯合并。克当局作出了实行克里米亚国籍、组建军队等一系列决定,克议会还要求俄在克开设领事馆,以处理克居民获得俄罗斯国籍的问题。乌克兰总统库奇马指出,克领导人的“分离主义”倾向已占上风,所以必须尽一切努力,避免在克里米亚重演在俄罗斯发生的车臣危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乌议会作出了废除克宪法和总统制的决定。
对于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之间出现的紧张关系,俄杜马第一副主席米秋科夫在接见乌驻俄大使时说,克里米亚问题是乌的内部事务,俄现在和将来都尊重乌克兰的领土完整。此前俄第一副总理索斯科韦茨在基辅作过类似的表态。俄外交部新闻局局长卡拉辛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对克归属乌不持异议,但必须尊重克里米亚半岛的民意。另一方面,俄国家杜马却发表声明说,乌克兰政府的决定“可能使该地区的局势失去稳定”,它还对俄罗斯—乌克兰关系的前景“深表忧虑”。
目前克里米亚议会坚持强硬态度,表示准备就克里米亚地位问题举行全民公决。但此举肯定将遭到乌克兰中央政府的反对。克里米亚问题十分复杂,牵扯到诸多因素,俄罗斯的态度对此也有着重要影响。不过从根本上看,克里米亚局势的稳定才是符合乌克兰和俄罗斯双方的利益的。


第6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特别“葬礼”
本报记者管彦忠
3月22日上午9时,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北部圣马丁市公墓。
一辆装甲车在13辆警察巡逻车和其他6部汽车的护卫下,浩浩荡荡抵达公墓。可这不是普通的送葬队伍,装甲车里载的是1030千克毒品可卡因。
11时30分。公墓的焚尸炉火光熊熊,周围警卫森严。几名专家先将一包包可卡因过秤,用化学试剂进行检验。然后,一名警察拉开炉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省长杜阿尔德将一包约一千克重的可卡因扔到炉里。白色固体状的可卡因,在800摄氏度的高温之下,霎时间化为灰烬和烟雾。其他的997包毒品,在10个小时内陆续被投进焚尸炉,付之一炬。
这是至今阿根廷历史上焚毁可卡因最多的一次。这批毒品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警察和情报人员经过两年多跟踪侦查,于半个月之前在西北部的卡塔马卡查获的。在这次被称为“白色咖啡”的行动中,警方在卡塔马卡和科尔多瓦等地抓获了10名哥伦比亚贩毒分子和一名阿根廷人。他们是哥伦比亚加利贩毒集团的成员,用飞机将可卡因运入阿根廷,“转口”销往欧洲。本地一些同伙尚未被捉拿归案。
焚毁成吨的可卡因之前,在圣马丁市的一家剧场里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侦破本案有功的22名警官得到了奖章和奖状。
           (本报布宜诺斯艾利斯3月2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图片新闻

英军停止在北爱首府的例行巡逻
英国政府二十四日宣布,它将停止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例行军队巡逻,这在二十五年来还是第一次。
本报电视照片


第6版(国际)
专栏:

土耳其军队继续清剿库尔德游击队
图为土耳其炮兵正在装炮弹,准备向库尔德游击队军营发动进攻。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