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
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指国家经贸委召开的全国企业管理工作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企业管理,会议开得很好。相信通过这次会议,一定会推动全国企业管理工作迈上较大的台阶,开创企业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企业管理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明确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经贸系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在去年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三个问题,一是抑制通货膨胀问题,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三是深化以国有企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这三个问题都与加强和改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关系重大,加强企业管理工作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
现在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还是通货膨胀,而从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分析,与企业改革不到位有关,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有关,与企业效益不高有关。一些企业效益不高,没有能力消化价格改革增加的成本,而是在提高产品价格上动脑筋,推动了物价上涨;一些企业产品积压严重,占用大量资金,迫使货币供应量增加,形成倒逼机制;一些企业约束机制不健全,不是按国家规定的“两个低于”控制消费基金,而是滥发工资奖金,导致消费基金过快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一些企业乱铺摊子,重复建设,大而全,小而全,固定资产投资不讲效益,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更是直接推动了通货膨胀。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除企业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外,也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不能说通货膨胀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善毫无关系。
当前,我们多数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多数企业尚未根本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模式,这突出反映在:一是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能生产的难销售,有市场的难转产;二是劳动生产率低下;三是科技进步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四是物耗、能耗高。而所有这些,都与企业管理有关。企业管理落后,管理不严,是造成浪费、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提出,要提高我国经济的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营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没有科学的管理,也就不可能出现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营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也就不可能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转变。
企业管理不仅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而且也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四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管理科学。企业改革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既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又有区别,不可互相代替。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既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又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存在没有管理的机制,也不存在没有机制的管理。改革的成果要靠管理来加以规范和巩固,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是企业深入改革的必要条件。总之,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用市场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由政府要我抓管理转变为我要抓管理。改革为强化管理提供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企业加强和改进内部管理。落实《转机条例》规定的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求对过去的管理方式和制度,管理方法和技术,都需加以改革、改进、完善、提高,形成一整套新型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新的经营机制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作用。
对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中央领导同志是很重视的,不是一般的重视,而是从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摆脱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困境的高度,强调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就深化企业改革强调三个问题:一是政企分开,二是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企业管理,是他强调的三个问题之一。去年1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津时,又再次强调企业管理的问题,他说“加强科学管理是企业固本治本的大计”,“再困难的企业,只要改革管理也可挖出很多很多潜力来,向管理要效益”,并明确提出,“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技术设备管理、队伍管理等等,都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地搞好”。李鹏同志讲,“要大力加强企业管理。目前不少企业管理工作削弱甚至滑坡的情况必须引起高度注意。”李鹏同志去年在沈阳视察工作时强调,一个好的企业,科学的管理是重要的一条。总之,我们要把深化企业改革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有机结合,同步发展,以改革为动力,向管理要效益。国家经贸委去年在全国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活动之所以很好,就是从当前企业的实际出发,抓住了“转、抓、练、增”之间的内在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转机制”要与“抓管理”相结合。企业练内功,既要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又要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现在,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业,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忽视企业管理,在企业管理上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
一是在企业改革中,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产权、股份、公司化”问题上,而忽视企业管理问题。深化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现代企业制度包含“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央一再强调,要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不能以偏概全,或割裂开来理解。明晰产权,是企业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光凭“产权清晰”这一条还是不能把企业搞好,不能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是不会随着产权搞清晰了,自然而然上去的。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偏颇,也是导致管理滑坡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管理科学是一条基本的重要的特征,它包括一套完备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没有“管理科学”这一条,现代企业制度是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的。总之,现代企业制度这四句话16个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二是外部宏观上的问题往往掩盖了企业本身的管理问题。我们一再强调,国有大中型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不单纯是企业本身的问题,而是我国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就企业而言,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要配套改革。就外部环境而言,企业确实面临很大困难,例如江泽民同志在天津视察时就说到企业债务问题,他说,进入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负债率一般仅50%—60%,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上市公司的负债率仅40%,而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5%;过去国家拨给国有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最多时到70%,而现在国有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不到10%;再有就是人多,社会负担重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不能完全靠企业自身解决的问题。还有能源问题,运输问题,资金问题,税收问题,汇率变化问题,原材料价格问题,等等,也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努力工作,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都是毫无疑问的问题,也是努力朝这方面工作的。
但是,我们也不容否认,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本身的工作,不能代替企业内部的管理。正如李鹏同志所说,“目前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管理工作差是重要原因”。据有关部门对1993年度2000多家亏损国有企业调查,其中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亏损占2/3以上。为什么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产品相同,技术设备相同,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亏损?关键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在于提高企业素质。随着财税、金融、外汇外贸、投资体制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和逐步完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一方面会使市场环境更加规范化,为企业深化改革,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创造比以往都好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也会使部分企业那种依赖政府“等、靠、要”的管理状况,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更为突出。靠政府的特殊政策,保护竞争性行业企业的手段正在逐步消失,国有企业正经历着改革的考验,优胜劣汰的考验。为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在积极为企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和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性,尽快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水平。
三是企业在重视外部开拓时,忽视内部管理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供产销都由国家定下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面向市场,强调企业家要走出工厂积极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该说增强市场观念,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大市场,仍是我们深化企业改革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薄弱环节。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确实有一些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忽视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外面看起来,企业火火红红,但内部管理十分混乱,产品经营不稳定,安全事故不断,资产流失严重,劳动纪律松弛。苦练内功,不仅包括经营也包括内部的管理。我们应该认识到,市场是靠竞争得来的,而企业竞争的武器,一是靠有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有用户信得过的质量,三是有竞争力的价格。而这些无一不同企业内部管理密切相关。忽视企业管理,就是一时热销的产品也火红不了多少时间,很快被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取代。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工作,厂长要在苦练内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
当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
关于加强企业管理,我想强调三个问题。
(一)企业要把面向市场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首要任务。企业能不能做到面向市场,最终体现在能不能顺利实现产品的销售上。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4年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5.48%,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27个省区市产销率都有不同程度下降。1994年12月份,全国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为1757.5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342.8亿元,上升24.2%,这些情况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积压严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一般工业消费品的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企业产品是否适销对路,有没有市场,将成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以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市场建设和流通领域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转机条例》颁布和实施后,企业经营权的落实程度和范围比过去有明显的提高和扩大。一大批企业抓住这个机遇,转换机制,面向市场,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在这次会议上交流的经验中,杭州钢铁集团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与行业中的大企业相比,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是一个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处于劣势的地方企业,但在去年全行业产品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这个厂靠市场导向,狠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主要产品销售率保持在100%,经营处于良性循环。这个例子说明,改革只能为企业面向市场创造外部条件。有了外部条件,企业自身的努力是关键,面向市场还要靠企业自身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来实现。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组织生产,加强市场预测和信息发布工作,运用信贷、能源、原材料、运力等调控手段,贯彻增产畅销产品,限制平销产品,停产滞销产品的原则,尤其要做好限产压库和没有市场的产品停产、转产工作。协调、组织好工交生产,是经贸委工作的传统项目,要把工交生产的组织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大力组织有市场、有效益产品的生产,抓好限产压库促销工作。
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新产品,这是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措施。春节前我走访了一些省市,有一个省对本省工业产品进行全面分析,其中20%产品是适销的,50%产品是平销的,30%产品是滞销的。所以,大力进行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紧迫任务。而对一个企业来说,就要花大力气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产品是市场的产品,兴衰存亡皆取决于市场。企业要不断推出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新产品开发费,使企业新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并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搞多元化经营,增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企业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要尽可能增加企业实际用于技术进步的费用,加快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企业技术改造要以市场和技术进步为导向,以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效益为中心,着力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向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倾斜,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
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营销管理,调动销售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的积极性。要大力加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注意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的调整和变化,研究宏观调控可能带来的机遇或影响,使企业的经营决策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决策、开发、营销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所包含的企业管理体系。
(二)当前,要强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去年来,企业普遍反映资金紧张,企业间的相互拖欠日趋严重,流动资金大量短缺,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据有关部门统计,到去年11月底,我国仅电力、煤炭、有色、冶金、化工五个行业中企业相互拖欠资金达2600多亿元。到去年末,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应收帐款6300多亿元,扣除合理的在途时间及企业占款,企业间债务是相当惊人的。有的省份,企业相互拖欠货款高达800多亿元,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关于三角债的现状及原因,朱镕基同志在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会议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已作了深入的分析,例如过量进口钢材和成品油,造成国内产品库存积压,占用大量资金;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自筹部分资金不到位;为解决冶金、煤炭行业三角债,节前注入22亿元资金等等。这些都是宏观上应努力解决的。我想强调的是,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另一种原因,是资金利用率低,有限的资金在一些企业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导致了资金运作效率低下;一些企业盲目追求产值、速度,产品结构不合理,产成品资金占用较大,资金循环受阻。据银行统计,就是在去年工业流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去年全国工业系统新增产品库存1000多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新增流动资金的总额,好不容易增加的工业流动资金,又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被压死了。再有一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摊子铺得过大,项目资金不足,挤占了原来就紧张的流动资金;一些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总量低,企业自补流动资金观念不强,没有抓住经营形势好的有利时机自补流动资金。由于这些原因,去年我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1.43次,低于1993年的1.71次和“七五”期间平均值1.83次的水平。资金不足加上利用率低,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资金利税率下降,资产负债率上升。
冶金部针对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情况,提出冶金系统“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方针。这个经验,对各地区、各行业和广大企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要把清理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作为近期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现在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流行拖欠有理、拖欠有利的说法和作法,这是十分错误的,是没出息的表现。企业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定要珍惜。厂长经理绝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观念和作法,给企业蒙上欠钱不还的不良形象,给企业脸上抹黑。企业领导要坚持以销定产的原则,加强货款回收工作。要加强结算管理,严格结算纪律,坚决制止拖欠行为。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共同配合,继续探索实施商业汇票结算办法,防止产生新的拖欠,加速资金周转。
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搞好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一方面。目前,我国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只有4.9%,能源利用率只有30%,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产品成本的70%以上,远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因此,在企业的生产运行中,强化成本管理,减少不合理消耗,杜绝浪费,提高投入产出水平,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企业的投资发展方面,要从抓资金筹措、使用、运转的管理入手,注意纠正那些盲目追求产值、速度、铺新摊子,扩大再生产外延化发展的倾向,多搞技术改造,走投入少、产出多、质量好、消耗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
把生产要素转化为资金,盘活资金,也是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北京一轻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盘活存量,把生产要素转化为发展资金。他们一是利用土地级差地租,转让土地获得资金2亿多美元;另一个是公司下属各类企业举办了一百多个中外合资项目,吸引外资2亿多美元。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广开资金筹措渠道,立足于盘活资金存量,注重生产要素与资金的转化。
当前,国有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不少困难,仅靠企业自身不能完全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要改变1991年以来信贷结构中固定资产贷款比重连年上升,流动资金贷款比重连年下降的局面。有关部门要协调信贷资金配置,重点支持有市场、有效益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根据财力可能,逐步建立向国有大中型企业注入资本金和企业增补自有资金机制。
(三)企业要把解决富余人员问题,作为加强经营管理的一项主要措施。富余人员过多是企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富余人员问题,这既是企业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企业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钢铁工业人均产钢20—40吨,最高不过是360吨,而发达国家是500—800吨;我国煤炭工业人均产原煤170吨,而美国人均产商品煤6700吨。要解决企业富余人员过多问题,根本出路是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
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那些生产任务不足的企业,那些效益好,生产任务足的企业一般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一般为1/3到1/2。如果把这一部分人员从现有的生产系统转移出来,并安置好,国有企业的许多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当然,解决企业冗员问题十分复杂,相当艰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到位,再就业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的条件下,是比较困难的工作,心急了不行,要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三者关系。但是,决不能因为难就放松了这方面的工作,尤其是新办企业和有条件解决富余人员的单位,以及生产不断发展、又依靠大城市的有条件的企业,要采取措施,把一线岗位和管理机构中的富余人员裁减下来,进行转岗培训。要解决劳动力布局方面的“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肿”的现象,要逐步分离企业中的后勤、服务单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兴办独立的经济实体,分流富余人员。少数有能力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指标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国际一流水平,裁减和分流企业富余人员的步伐可迈得大一些。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企业,为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创造外部条件。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施再就业工程等措施,广泛吸纳企业富余人员。
实践证明,企业兼并是分流企业富余人员、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有效措施。要重点抓好优化资本结构18城市的企业兼并、破产工作。要确定和发展500—1000家国有大型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资产纽带连结、带动一大批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使劣势企业的关、停、并、转有活动的空间。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角度讲,分流企业富余人员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密切相关。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主要是在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和18城市试点中进行探索,在企业具备条件和自愿的基础上,可将办社会部分分离出去。
改善和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办得好坏,关键在领导班子,核心是企业一把手。在大体相同的宏观条件下,企业是盈是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高低,领导班子是否同心协力,具有决定性作用。李鹏同志多次强调,搞好企业,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个好的产品和一个好的机制,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有组织地对大中型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察,不称职的要换,问题大、矛盾多的班子要调整”。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抓紧办好。
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替代不了企业家的作用。要提高对企业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们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基础,而在深化企业改革中,企业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懂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化的企业家队伍,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抓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搞好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企业家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特别是经营国有资产的企业家,肩负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着全厂职工的重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
建立企业家队伍的形成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以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探讨企业家的职业化和市场化的问题,鼓励企业家成为职业化的经营管理专家,把创立、发展企业作为毕生的事业和奋斗的目标。要积极探索在党管干部的原则基础上市场配置经营者、聘用企业家的途径,建立相应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各地要积极探索对企业厂长、经理培养和管理的办法,逐步建立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选聘和考核制度及办法,科学地衡量企业经营者的工作业绩。选聘企业家,既要考核他是否忠于党忠于人民,清正廉明,还要考核他的经营业绩、实际才能。企业家的收入要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使企业家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
尽快造就和培养一批政治思想强、敢于和善于经营管理、懂业务和技术的企业家队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批优秀企业家涌现之时,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旺发达之日。
关于企业家队伍建设,我就与企业管理有关的问题强调几点:
(一)要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思想。要树立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质量观念,人才观念。现在我们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企业经营者的观念如果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观念上,还是像过去一样,等、靠、要,眼睛向上,碰到问题找市长而不是找市场,困难企业就难于走出困境,好的企业也不能迅速增资壮大。因此,也可以这么说,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观念,先进的经营管理思想和观念,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是企业赢得竞争的重要软件。观念落后,认识低人一筹,怎么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的企业,开始亏损,后来能走出困境,发展壮大,人还是原来的人,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关键是人的观念特别是领导人的观念转变了,经营战略和产品结构适应了市场需求,这样的事例很多。推行管理现代化有五个方面重要内容,即现代化的管理思想,现代化的组织管理制度,现代化的人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这五个方面都重要,但管理思想现代化是最基本的,因为思想认识是行动的指南。不仅企业和企业家要转变观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加速观念转变,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协调、监督、指导。
(二)要严格管理,敢抓敢管。企业管理如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化,就必然产生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扯皮推诿、效率低下、质量低劣、浪费严重等现象。实现规范化,又必须严格管理。严格管理是企业管理最基本的要求,严格管理才能出效益。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要求企业对外经营要灵活,对内管理要严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在企业内部实行统一指挥,严格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灵活反应,及时调整,使整体协调动作,增强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管理不严,纪律松弛,这是当前一些企业的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企业有章不循,制度形同虚设,劳动纪律、工艺规程不能严格地遵守和执行,甚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有的企业现场管理“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比比皆是,生产经营运行秩序混乱,安全事故经常发生。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要严格纪律,强化责任制,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特别是企业的领导人,要率先垂范,从严依法治厂,使整个生产经营的运行规范有序。
(三)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市场竞争,从形式上反映是产品的竞争,但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强化企业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关键、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是靠人来完成的。对一个企业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企业兴旺发达。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是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企业建立统一的、强有力的、高效率的生产指挥和经营管理系统。但是,厂长(经理)一定要善于发挥企业领导班子、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使决策建立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
事业成败在于人,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带好队伍,是企业家的最重要职责。企业家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要积极探索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的新途径。要加强对职工的智力开发,舍得花钱培养人才,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根本。要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四)要抓紧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有些企业领导者观念落后,领导不力,决策水平低,经营管理不善,都与其知识不足密切相关。认真学习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小平同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艺术,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新形势对企业领导提出的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快建立全国性和地方性的企业家培训体系,在推进企业家培养的同时,企业家要自身努力,抓紧学习,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把自己塑造成政治思想强,经济管理知识丰富,懂业务和技术的政治、经济、技术有机结合的开拓型人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国内外经营和竞争的迫切需要。
不仅企业家有一个知识更新、加强学习的问题,而且,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也要努力学习,更新知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抄照搬,在进行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必然会涌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重要的是抓紧学习。如果我们对市场经济知之不多,对现代企业制度一知半解,是不能搞好企业改革和管理的。因此,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我国能在21世纪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我们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
(1995年2月22日在全国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本报有删节)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举行
本报讯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电力部、机械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九五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前不久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参展的有中外厂商八十多家,反映了各国核电发展成就和世界核电发展趋势。 (费伟伟)


第2版(经济)
专栏:

  广东兴建沿海高速公路
本报讯广东省台山市与香港国际德祥有限公司合作修建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并于日前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全线七个标段已同时鸣炮开工。高速公路东起珠海、西至湛江,全长七十七公里,计划一九九七年九月完工。 (沈洁)


第2版(经济)
专栏:

  大豆磨浆机有了分等标准
本报讯由河北省沧州市民用机械总厂与国家粮油加工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起草的“大豆磨浆机质量分等标准”,最近经国家技术监督局、机械部、农业部等部门的专家审定通过。 (扬思荣)


第2版(经济)
专栏:

  北京举行机械产品交易会
本报讯国家重点任务所需机械产品看样订货会和中国国际机械装备展览会,日前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八百余家生产、流通企业以及设备用户派员参加了展览和交易活动。日、韩、法、德、俄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厂商前来参展。 (和林)


第2版(经济)
专栏:

  华宝畜牧场二期工程开工
本报讯我国最大民营种猪场辽宁本溪华宝生态畜牧场二期工程日前开工。整个工程年内竣工。届时将形成年产种猪七万头,年出栏育肥猪五十万头的生产规模,可基本满足本溪市居民消费需要。(杨宝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