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不屈的乐章
肖勇
1941年7月,希特勒为了夺取列宁格勒,命令冯·莱布元帅指挥“北方”集团军群发动大规模进攻。9月8日,德军攻占施吕瑟尔堡,从而开始了对列宁格勒长达900天的围困。此际,有位作曲家仍留在城中,他曾两次谢绝随音乐学院疏散到中亚地区的安排,一方面积极参加民防组织的活动,另一方面加紧进行音乐创作。他就是肖斯塔科维奇。
9月17日,肖斯塔科维奇应邀去电台发表广播演讲,他充满激情地说:“一小时前,我完成了大型交响乐的第一二乐章,如果情况允许我把三四乐章也写完的话,这部作品就叫《第七交响乐》……我们的城市生活还要正常地进行下去!我们斗志昂扬地站着,我一点也不为生我养我的列宁格勒感到悲观失望,虽然局势是紧张的,但我的全部工作和生活是与列宁格勒共存亡。”
希特勒发誓要将列宁格勒从地图上抹掉,敌人的大炮和飞机每天向这座城市狂轰滥炸。城内的食品供应极为短缺,人们因饥饿而变得衰弱。但作曲家却顽强地坚持写作,他要用音符去表达人民对法西斯的愤怒和反抗精神。《第七交响乐》的开头,描绘了俄罗斯鲜花盛开的和平景象。接着,预示着不祥的小军鼓敲击声突然闯进明亮的音乐中,一个威胁性的异样动机很快膨胀起来,构成了那非人性的、庞大的、破坏性极强的形象。此刻,你听到的是:战争机器开动了,呼喊声和枪炮声交织在一起,两大阵营作殊死的搏斗。然而,光明必将代替黑暗,在历经磨难之后,和平的乐声终于再现。肖斯塔科维奇写作这部交响乐时,迎来了自己35岁生日,他与几位好朋友用一瓶伏特加酒和一些黑面包皮、土豆聚餐,表示庆贺。
1942年8月9日,一个宏亮的声音通过广播响彻列宁格勒上空:“今天是我们城市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日子。再过一会儿,你们将听到我们伟大的同胞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乐》。《第七交响乐》能在被围困的城市中演奏,是列宁格勒人百折不挠的精神、他们的勇气与胆量、他们的必胜信心、他们为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见证。”据说,当时列宁格勒广播乐团仅剩下15名团员,其他团员不是在战斗中牺牲,就是饿死、病死。为了举行首演,前线司令部命令部队中的音乐工作者迅速赶往指挥家伊利亚斯基那里报到。驻军将士还发起了一个特别攻势,在音乐会前把敌人的火炮打哑,以保证演出的顺利进行。美国和英国的广播电台转播了这一不寻常的乐事,在欧美广大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乐谱送往国外后,几家著名大乐团竞相演出,结果托斯卡尼尼执棒的美国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率先奏响。诗人卡尔·桑德堡写道:“我们听到了你——肖斯塔科维奇,夜以继日地坐在那里谱写一曲诉说这个故事的音乐。你的音乐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能歌善舞的民族是不会失败的,也不会被征服的。”
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在俄罗斯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代表性作品有《第二交响乐》(献给十月),《第三交响乐》(五一),《第十二交响乐》(1917年),《第十三交响乐》,歌剧《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清唱剧《森林之歌》,他还曾为《攻克柏林》、《伟大的公民》、《青年近卫军》、《牛虻》等电影配乐。肖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尊敬,50年以来,他先后获得瑞典皇家学院荣誉学位、英国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法国文艺骑士勋章、芬兰西贝柳斯大奖、墨西哥音乐学院教授、美国科学学会会员、奥地利莫扎特纪念奖等殊荣。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金城”维琴察
洪崇恩
维琴察位于意大利北部,是一个静卧在阿尔卑斯山南麓的古老的城市。
这个城市的中心城只有12万人,缀连着附近十多个翡翠似的镇,也不过72万人口。但它在世界上却颇有名声,原因就在于它有一个十分“叫座”的支柱产业——黄金首饰加工业。
今年1月15日至22日,规模空前的世界金银钻石饰品展览会——“维琴察黄金1”在这里隆重举行。
小小的维琴察市,开设了一千来家制造金银饰品的工厂,雇佣着一万多名设计师、工艺师和工匠,还有数倍的人从事为之服务的相关行业。意大利一年进口的黄金中有40%就消耗在维琴察。这里去年生产的各类首饰珍宝不下200吨,价值超过30亿美元,其中的80%出口,销往全世界,从而为自己赢得了“GOLDCITY”(金城)的美称。
维琴察首饰业的出名不只是由于它的规模之大,更是因它的产品的内在质量高与造型艺术美。越来越多的首饰设计专家希望由维琴察的能工巧匠来实现自己构想的作品,这便又推动了维琴察的加工技艺,使这儿的产品被视为折射世界首饰新潮流新概念的镜子与象征。
以庞大的加工规模和精湛的工艺水平为依托,维琴察逐步形成了一个大型黄金珠宝首饰市场。从50年代开始,这里每年都举行黄金首饰展览会,定期展示当地及附近各地的新产品,近年来更发展成一年三次的国际展览会。“维琴察黄金1”在每年1月中下旬举行,重在展示一年的新工艺、新款式;年中举行的“维琴察黄金2”,除展览首饰产品外,还展出大量的贵金属制品加工设备和机械;第三次通常也称为“维琴察黄金宝石展”,在9月上旬举行,展览内容有首饰、钻石、手表,主旨是为各国零售商赶圣诞节销售旺季作准备。
三次展览中,最隆重的自然还是首次。今年的“维琴察黄金1”,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金银珠宝首饰器皿展示会。面积总计超过4.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的展览馆中,荟集了意大利各珠宝产地及法国、德国、奥地利、西班牙、比利时、瑞士、以色列、印度、泰国、香港、美国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0家珠宝首饰厂商。展览台累计长度超过1.2万米。前来观摩、购买的商人与旅游者则不下20万人次,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
展览会期间,维琴察及附近各大小城市的旅馆人满为患。维琴察展览馆主馆及三个分馆四周华旗共彩帷齐飞,车流与人潮交汇,所有的停车场和七八条次要道路,都被大大小小的车辆排得密密集集,气象蔚为壮观。
展馆内,更见冠盖叠叠,仕女如云。各式展台、橱窗,或刻意铺陈、精雕细琢,或效法天然、随手拈来,或富丽堂皇,或散淡雅朴,古貌新潮,欧态亚风,争奇斗艳,创意无穷。
这次展览会的参展厂商,主要来自维琴察及阿莱佐、瓦伦萨、特莱德格莱科四大首饰产地。展品按门类又大体可分为单纯的金饰品、镶宝石(如钻石、翡翠、玛瑙、琥珀、绿松石等)的金饰品、嵌其它贵重材料(如珍珠、珊瑚)的金银首饰、贝壳浮雕饰品、纯银器、带银饰的玻璃器皿、嵌珠宝或镀金银的手表,及首饰加工器械、首饰加工原料、包装用品等十大类。林林总总,充分展现了当今世界珠宝首饰加工工艺的精华绝妙。
维琴察市属于维那托大区。这是欧洲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伽利略也曾在这里的古老学府主持数学教学。帕拉蒂奥等杰出的中世纪文化艺术巨匠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其中包括精湛的金银钻石加工工艺。当代维琴察人又充分发挥了创造天赋,使历史遗产发扬光大,变成了宝贵财富。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法美间谍案与贸易战
郭天禄
早春的巴黎云低雾重,寒气袭人,但沸沸扬扬的间谍案却使巴黎平添几多热闹气氛。现在,随着法美最高当局的低调处理,间谍战似乎已烟消云散,然而它留给人们的却是严肃深刻的思考。
对于法国公开美国间谍在法活动一事,多数评论认为与法国即将临近的大选有关,有的则说是对两年前美国破获法国间谍的报复。议论纷纷,不无道理。然而从深层分析,此次法国撕破脸皮,不顾盟友之间敏感问题协商解决的惯例,确实由国家经济利益受损所致。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据权威人士估计,法国每年因泄密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100—400亿法郎。去年春天法国总理巴拉迪尔访问沙特阿拉伯期间,沙特方面打算购买价值60亿美元的包括军舰、导弹、后勤保障在内的武器装备和空中客车民航飞机。然而,在双方即将签署协议的前夕,沙特方面突然变卦且未做任何解释。这笔法国梦寐以求的生意事后被美国的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抢了过去。几乎同一时期,美国根据中央情报局的消息以法国一家电讯公司贿赂巴西官员为由,再次打碎了法国人的美梦,为本国公司赢得了14亿美元的购货合同。到手的鸭子飞到别人碗里,这对于失业严重、经济增长缓慢的法国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法国人只能是打掉牙齿和血吞,苦楚自明。
“美国人太过分了,我们多少还是盟友,不是附庸关系。”激动的法国人如是说。美国商业部长倒快人快语、直言不讳:“我们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外交从属于商业利益。现在的世界已不同于数年前,我国经济愈来愈依赖出口。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方程式:出口=就业。”《新闻周刊》写得更是简洁露骨:山姆大叔就是商业代表,美国的外交就是商务。美国人不仅这样说也这样干,上自总统下到各驻外机构无不为争取外贸合同、扩大出口四处活动。沙特购货协议的成功签署就是总统干预、使馆斡旋和情报局提供准确信息相结合的杰作。
确实,冷战后的世界笼罩着浓厚的商战气氛。在这个没有硝烟、看不清对手的战场上,商业间谍神出鬼没、无孔不入。获得一个商业情报可使国家争取到数亿美元的合同,增加成千上万人的就业机会,泄露一点消息则可能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甚至引起人心浮动、政局动荡。法国反间谍部门掌握到的情况表明,在法国的外国间谍60%—80%的活动目标集中在经济、科研和技术三个方面。据有关方面透露,日本间谍网的工作重心就是窃取商业和技术情报。即使面临经济困难的俄国也正在大力恢复和加强科技和经济情报网的活动。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把工作重点从安全和国防领域转向收集经济情况方面。情报人员则以揭露外国公司的不公平竞争、为本国公司赢取合同作为任务之一。现在,40%的美国用户将自己的要求委托给中央情报局去落实。一个包括情报局人员在内的协调机构每月召集一次与出口有关的19个政府部门长官出席的例会,研究情况、寻求对策,主持会议的是商务次官。协调机构的宗旨就是一旦获悉美国某家企业或公司正在争取外部市场则全力予以支持。没有硝烟的战场谍影憧憧,盟友之情荡然无存。
间谍风波震惊了法国朝野,气愤之余的法国人正在研究亡羊补牢的措施。舆论界普遍认为法国的反间谍法律内容空泛模糊,既不适应变化中的国际形势,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例如如何区分工业间谍、正常收集经济情报和闲谈泄密之间的关系,如何对待掌握对手一定情况的人员的“跳槽”现象,如何对待同一行业内部从国有企业转到具有竞争力的私营企业方面的人员流动(有的国家明令禁止这种人员流动),如何限定研究人员扩散个人的发明成果,如何规范自然科学成果在国内范围内的转让等等。对经济间谍而言,钻法律空子易如反掌,利用法律的模糊为自己辩护亦大有余地。因此,法律对间谍罪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另外,对间谍案要开庭审理,以引起公众的注意。
法美间谍风波虽然暂时画上休止符,但可以预料平息之后将是新一轮更加激烈的争斗。就情报战而言,没有信任、没有友谊、没有调和,有的只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条金科玉律。尤其在世界各国经济趋向相互依存而信息手段又快速便捷的情况下,经济安全已成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窃取国家经济秘密与反窃密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下去,这就是法美间谍案风波给人们的重要启示。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泰坦尼克”沉没新探
王若愚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的消息震惊了大西洋两岸所有的人。轮船的建造者曾宣称,该轮船体由众多各自独立的隔水舱组成,这样轮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沉没。于是人们就骄傲满足,没有为乘客准备足够的救生设备,因此巨轮撞到山之后,有1500多人在大西洋北部的冰水中遇难。
几十年来,这艘当时最先进的轮船为何会沉没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人们为此著书、拍电影。美国轮船设计师加尔·兹克、桑迪·福德和工程师彼得·徐说,他们已经找到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真正原因。
加尔·兹克认为,由于建造“泰坦尼克”号巨轮的钢材中硫磺和磷的成分很高,这就使钢材质地变脆,当轮船撞上冰山之后,脆弱的钢筋船体破裂导致巨轮沉没。加尔·兹克解释说,当船体下沉时,船尾当时的弯曲应力为15吨/平方英尺,已经超过大梁和船撬板的承受能力。当冰冷的海水接触到超负荷的船体时,脆弱的船体发生破裂,而船体上层也已经散架。
“泰坦尼克”号巨轮沉没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轮船行驶于冰山区的速度,当时为21海里/小时,远远超过现在的轮船在冰山区航行的速度。
其实“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已经得到有关大西洋海底冰山的警告,这是因为天气变暖,北极地区有一些冰山分离后逐渐向南漂移。不过,史密斯船长并没有放慢航行速度,而实际上在大西洋航行的船长们一般都不减速,轮船必须严格按里程表航行,这是因为码头和搬运工都是提前预订好的,无论轮船是否准时到达,都必须付钱给码头和搬运工人。
这几位科学家认为,人们应当从这起沉船事件中吸取两个教训:其一,建造者必须了解所使用材料之性能;其二,不能把商业利益看得比安全还重要。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堕胎医生穿防弹背心
陈东
美国是很难实行计划生育的国家之一。从事为孕妇堕胎或人工流产手术的外科医生往往要冒生命危险,因为他们经常受到反堕胎团体或个人的武力威胁。佛罗里达州已有两名医生被枪杀。
科罗拉多州的华伦·赫恩医生说他每天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做手术时也要穿上夹有四层玻璃钢的防弹背心并佩带自卫手枪。他的诊所门外还安装了铁栅栏。
简恩医生在北达科塔州法戈市开设了一个计划生育诊所。她总是遇到对她怒目而视的人,使她也不得不在衣服里套上防弹背心。在公路上她还看到一幅大标语,写着:“简恩是杀婴者”。某次她到银行存款,反堕胎者跟踪而至,在外面举着标语牌,上面写着:“这家银行接受血淋淋的钱”。
反堕胎者的恐怖活动已使全美国从事堕胎的医生减少到只剩下二千三百八十名(一九九二年统计)在胆战心惊地工作。农业地区的育龄妇女人数相当高,但很难找到堕胎医生。
由于堕胎服务已成为一种危险性的行业,已有三分之一的妇科医学院取消了有关堕胎的课程,医院也越来越难于聘到掌握堕胎技术的医生,因而目前绝大部分这类医生的年龄都超过五十岁,已呈现后继无人之忧。
鉴于无计划生育(尤其是早龄未婚女郎怀孕)造成了严重社会问题,美国医学协会今年二月已决定将堕胎外科手术定为妇科医学院的必修课,并鼓励堕胎医院和私人诊所培训新生力量。
已退休的军医查尔斯就参加了这种短期培训班。他说在二次大战中他幸免一死,但愿意在国内堕胎战场上再拚一次老命。现在他每月有八天在南卡罗来纳州和科罗拉多州农业区驾驶汽车进行巡回堕胎手术。当然,他也穿着防弹背心。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秀丽的泰国攀牙湾海滨风光
刘福明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曼德勒摩诃牟尼佛塔缅甸速写高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