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编者的话
我们邀请一些部门主要领导同志座谈“第一把手要抓好第一生产力”的新闻于3月23日在本报一版刊出后,开始在社会上、特别是在领导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从今日起我们在本版开辟《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专栏,首先分两期刊登出席3月21日座谈会的领导同志的发言摘要,随后还将陆续登载一些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国有大型企业党政第一把手撰写的文章。
  第一把手要牢牢抓住第一生产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
人民日报举办“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座谈活动,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对于深入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重视和加强科技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抓经济建设的关键,即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抓经济建设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按照科技自身规律,建立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的新型体制。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抓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坚持在各项经济工作中,把科技进步作为首要因素,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突出问题,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抓住本地区本部门生产建设中的重大和关键课题,组织协调科技力量攻关;促进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支持技术开发研究机构与大型企业的联合;建立以科学技术为支柱,市场、科技、生产一体化的农业服务体系和农业生产体系。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人才培养,贯彻“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创造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就要经常倾听科技人员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当好科技工作的后勤部长。
第一把手抓好第一生产力,必将带动全党全社会重视科学技术,推动科技事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温家宝同志因事未能出席这次座谈会。以上是他亲笔写的书面发言。)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让中国航天工业走向二十一世纪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刘纪原
作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一经问世,我们就完完全全地、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下来。
在近半个世纪里,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人类实现了摆脱地球束缚的梦想,开辟了第四个活动领域。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等航天运载器的研制使用,把各种用途的人造地球卫星等航天器送入了不同的预定轨道。于是,人类开始站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一个新的观测平台来俯瞰地球,重新认识和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摇篮”。利用空间的高远位置和运用航天遥感技术,我们可以适时地监测地震、洪水、森林火灾的发展变化情况。有了通信广播卫星,邮电通信和广播技术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目前,全世界2/3的国际电话业务以及全部的洲际电视传播业务都是由卫星承担的。
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需求还带动了一大批新技术的开发和进步,产生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诱人的是,利用航天技术,可以采集其他星球上的资源来补充解决地球上不可再生资源问题。在月球上已经发现有氦-3元素,既没有放射性,又具有高能量,可以取代核燃料用以发电。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空间工业的形成将不再是遥远的事。太空具有的微重力、高真空、超纯净、强辐射等空间资源,将使许多新兴产业应运而生。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说:“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的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进入90年代以来,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上升为国际间竞争的主题,其中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焦点和关键。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航天技术的发展举世瞩目。尽管其需要高投入、风险高,但至今世界上已有70多个国家竞相发展航天技术,有150多个国家积极推广应用航天技术成果。全世界航天总投资已超过6000亿美元,航天器发射总数已超过4000个,并且形成了国际航天市场,其前景十分广阔,竞争尤其激烈。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出,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已经上升到首要和第一的地位,现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放大和倍增作用,是历史上几次工业革命所无法比拟的。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端于50年代后期,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尽早具备高可靠、高安全性和长寿命的空间活动能力。质量是航天的生命,是航天永恒的主题。对于走向21世纪的航天科技工业来说,努力促进航天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人员施展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是两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这方面我们已采取了一些措施,已有了初步的成效。我们坚信不断完善这些措施,会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本版照片均为本报记者王霞光摄)(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学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
人民日报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全社会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我们中科院的领导班子深深认识到,在当今的中国无论是经济腾飞还是社会进步,都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院是科学技术工作者集中的单位,怎么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是我们的一个主要职责。
我们一要调动科技人员为国民经济服务,二要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越来越重要。我们现在能不能赶到世界的前列,关键在于我们掌握的知识产权在高新技术领域能占多少,再看我们能否将这些知识产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以形成和创造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长远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学研究机关,我们觉得这是它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要抓研究工作,特别是带有一定基础性、长期性的研究工作。如果中国不在研究成果上站到国际前列,那么就在经济上也不可能站在国际前列。在过去一段时间,特别是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在中央、全国的支持下,在同样的经济水平下,我们还是有一支比较杰出的科技队伍,做出了很多很好的成绩。但是应该看到,这几年转入市场经济后,因为这些工作必须有国家财政的支持,因为它不是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是产生知识,往往不被人重视,再由于物价的上涨,尽管经过国家财政部很大的努力,但现在仍处于比较困难的境地,特别是科学研究本身的部分。我们正在尽量地组织好我们的队伍,利用国家提供的支持,将他们组织到一些最重要、在国际前沿的项目中去。强调不要跟踪,而要创新,创造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觉得在当前为国民经济服务虽然很重要,但这个工作一点不能放松,要尽一切力量把我们国家的科学水平提上去,使得有更多的、将来对产业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技术的知识产权能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这是下个世纪中华民族是否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现在的确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我们存在很多困难。有些科技人员流失,有的流失到国外,有的流失到赚钱较多的行业,现在的科技人员生活得比较苦,但在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下,还有一些非常优秀的老中青科技人员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去奋斗。的确,现在的科技人员无论是工资还是工作条件,仅是国外的几十分之一的水平,而要做出同等或大体接近水平的科技工作,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借这个机会,希望新闻界的人士都来关心和支持这样一部分默默无闻地在那里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奋力工作的同志,特别是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老中青同志。
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还是人才。我们在1989年就商量从1990年开始将青年人才的成长作为科学院90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这是考虑到2000年时中国科技的一些重担要转交到80年代培养的青年手中去了,因为原来五六十年代培养起来的人才到那时已接近退休年龄。这些年来经过大家的努力,科学院已有3万名左右的80年代毕业生。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真正帮助他们,支持他们,使他们能更快地成熟和成长。因为对青年人来讲,光是年龄并不构成接班的充分条件,只是必要条件,他们必须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高尚的道德和学风,这样才能在中国比较艰苦的条件下团结成一个集体,到科学前沿上去奋斗。所以我们对青年要热情支持,另外还要严格要求。从中选拔出将来21世纪领导中国科学发展的新人,那么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跨世纪人才”要全面正确地认识,目前他们虽显露出成为跨世纪的人才的苗头,但到底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这要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证明他是这种人才。现在只不过证明他有这种条件,如果给他更多一点条件,其中有些人就成长起来了,有些人最后可能被淘汰了,另外也有一些现在还没被选出来的,但经过实践、经过努力,他也许成长得很好。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现在容易把它变成静态的概念,以为是指定谁是21世纪的将才或帅才,就会一成不变了。我希望这个理解能通过新闻宣传纠正过来,因为这样对这批青年也有好处,不然选上去的就会很骄傲,没选上去的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我想不能这样,事实上也不能这样。但是确实有一批青年显露出他们的才能,也有一些人有比较好的学风和道德,将来是有希望的。我相信他们经过实践、经过锻炼,最后才能为社会和科技团体所识别和挑选,成为中国将来科技事业的骨干。
我们领导班子还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现有的科技人员是一支宝贵的队伍,因为他们长年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为我们国家作了很多贡献,但是现在年龄已经偏大,在生活等各方面照顾得不尽如人意。我们要很好地调动这部分人的积极性。他们年龄虽然比较大,但他们是中国最有知识、最有经验的一批人才,还可以为社会继续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不要有很大的失落感。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需要他们的知识、经验,所以,将来不仅要搞世纪人才这种工程,还要搞离退休人员或科研人员的工程才行,只有这样把老年、中年和青年都配置到一个合适的地方,他们之间相互支持,那么这支队伍的成长就会非常顺利。
(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兴化势在必行
化学工业部部长顾秀莲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标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关键所在。当前,国际上经济科技竞争激烈,许多国家都在谋划抢占21世纪制高点。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可以说,今天落后一步,今后就要落后数年。因此,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树立抓科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化学工业既是基础产业,又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不仅表现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会渗透到化学工业中来,推动化学工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而且化学工业要为诸多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提供各种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和专用化学品。“八五”以来,化工行业全面实施“科技兴化”战略,“第一生产力”的意识明显增强。主要表现在: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01项,国家发明奖63项,化工科技进步奖1208项;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了一些传统产业,使一批老企业焕发了青春;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有87项成果列入国家级重点推广计划;为国防建设提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有机硅、有机氟等化工新型材料已经形成产业;引进和消化吸收了一批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了技术进步的起点,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使企业素质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指出:“究竟怎样跨入21世纪,怎样把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搞上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解决当前国有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经济效益不够理想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科技。从化学工业的实际情况看,当前要继续解决“转变观念、转化成果、转换机制”三个问题:
转变观念,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科技”观念;企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振兴靠人才的观念;企业自身的开发能力就是企业潜在生产力的观念。把化工科技工作的重点从以技术引进为主转到依靠国内技术开发为主的轨道上来;把化工科技工作的主攻方向从重视重大基础研究转到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上来。
转化成果,就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抓好科技进步政策与产业结构政策的结合。通过制定技术进步政策引导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鼓励企业运用现有的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达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的;二是抓好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的结合。围绕产品开发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改变过去那种低水平重复的状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三是抓好引进硬件与引进软件的结合。不但重视关键设备和装置的引进,更要重视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的引进,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出口的新机制;四是抓好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的结合。科研成果要直接与企业见面,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直接进入大中型企业,也可以合作建立中试基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等,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转换机制,就是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的要求,加速科研机制的转换,加快科技经济一体化步伐。继续进行人才分流、结构调整,在稳定科技队伍的同时,引导科技人员以各种形式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继续抓好科研机构内部的配套改革,具备条件的可推行“一院两制”,向企业化经营过渡。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形成,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又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在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上,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在科技决策的导向上,在科技立法及保护知识产权上等等,担负着组织、协调、引导、服务等重要职责。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为科技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机制。
(附图片)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企业发展
首都钢铁总公司总经理罗冰生
首钢是始建于1919年的老企业,到1978年钢的生产能力只有179万吨,钢材117万吨,技术装备落后,有“冶金博物馆”之称。但到了1994年,钢产量达到823.7万吨,实现利税达到66.82亿元,分别比改革前的1978年提高3.6倍和16.7倍,跻身于全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实力百强前列。我们厂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改革与发展中,紧紧抓住了依靠科技进步这把“金钥匙”。
技术进步是企业发展的立足点。1978年首钢改革初期,工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效率低,消耗大,生产能力不配套。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开始,就把企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技术进步上,明确首钢必须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生产能力,增加效益,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十几年来,我们结合大修,对钢铁生产的主体设备进行了全面技术改造,做到大修一个就改造一个,改造一个就提高一个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效率、效益。我们的高炉相继进行了两次彻底改造,技术装备换了三代,一次比一次先进。1991年二号高炉结合改造采用了23项国内外新技术,1992年四号高炉采用了32项,1993年三号高炉采用了29项,1994年一号高炉采用了32项。目前,首钢的高炉全面应用了无料钟炉顶、顶燃式热风炉、多环布料、皮带上料、矮胖炉型、喷吹煤粉、全面计算机控制、高炉冶炼专家人工智能系统、闭路循环冷却系统、圆型出铁场、液压开口机、鱼雷型铁水车等,总体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高炉系数1994年达到2.28。我们原来的烧结车间能耗高、质量差、产量低、污染大,1982年结合大修采用了机上冷却新工艺和完整的铺底料整粒系统,并采用了大型电除尘和全面计算机控制等技术、工艺,投产后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能耗大幅度下降,而且环境得到了彻底治理。
我们在依靠技术进步的时候,首先上那些投资少、周期短、效益高的项目。“六五”期间,首钢进行了58项重点技术改造,60%的项目是两年内收回投资的。“七五”期间,首钢完成了资金初始积累,开始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为了加速资金滚动增值,我们采取了分步改造、分步投产、边投入边产出的办法。如,炼钢的移地大修就是分三期建成的,建成一期就发挥一期的效益,收回一批投资,该项目建设期间就收回总投资8.2亿元的42%。1979年首钢改造项目平均每项投资只有17万元,“六五”期间平均为57.2万元,到“七五”上升到252.3万元。
立足于自己开发新技术,同时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首钢在技术改造中培养、建立了一支专业配套、有较强实力的科研和技术应用队伍,承担了首钢发展中的主要科研和技术课题。如我们对钢铁生产主体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每次都尽量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为目标,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近年来首钢高炉大型化后,原来自己开发的无料钟炉顶单环布料已不适用,1992年在四号高炉大修中,首钢设计院重新设计了多环布料的无料钟炉顶,在地面进行了一比一实体模拟试验,其中控制软件达到了国外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建立专群结合的科技管理体制。随着首钢科技开发整体实力增强,基层厂矿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组织管理体制,实现专群结合,加速科技向生产工艺、技术、产品的转化。1991年首钢建立了以二级公司为主体、以生产厂矿为基础,延伸到生产一线的上下结合、专群结合的科技管理和研究生产一线的上下结合、专群结合的科技管理和研究开发新体制。总公司设立技术部,二级公司设立专门技术研究机构和科研实体,基层厂矿设立专业研究所,车间成立群众性技术攻关小组。全公司科研机构从20个增加到72个,主要有首钢设计总院、冶金研究院、钢铁研究所、特殊钢研究所、微电子研究院等,形成了几千人的科研队伍。通过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运用科技的整体效应进一步增强,课题结构基本形成从短、平、快,到综合性高技术的梯度,每年组织科研技术攻关课题几百项。实行生产科研一体化以来,共组织开展科研项目1128项,取得科技成果208项,其中86项获部市级以上奖励,使生产上一批急、难、新科研项目得以迎刃而解。
(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