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22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述评

  外国通货膨胀纵横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余永定
编者按: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的发生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抑制通货膨胀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当今世界经济已日益国际化,通货膨胀作为一个世界性经济问题更为各国所共同关注。尽管各国经济情势各异,但各国都普遍把保持低通胀下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自己首要的经济政策目标。它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一种世界财富,对各国不无借鉴意义。
                  
自60年代中期以来,通货膨胀逐渐变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越南战争,特别是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开始上涨。例如,1972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为3.4%,1974年跃升到12.3%,1978年为9.0%,1979年和1980年又分别上升到13.3%和12.5%。在从1979年到1982年,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都在10%左右。
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非产油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一般在5%到20%之间。在1973年石油危机后,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也开始大幅度上升。从1974年到1980年,发展中国家的年均通货膨胀率在30%以上。8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例如,1984年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率高达百分之四万。只是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国家的通胀形势才普遍开始好转。
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为“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起”两种类型。所谓需求拉动是指经济的总需求超过生产能力而造成的物价上涨。总需求是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政府开支等项需求构成的。对应于确定的生产能力(或总供给),一种需求的增加必然伴随其他需求的减少,否则就会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如果增加政府开支而不相应增加税收,就会造成财政赤字。如果政府财政赤字是通过向公众出售国家债券来弥补的,政府开支的增加意味着公众消费需求的减少。总需求没有增加,因而也就不会出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所谓成本推起是指直接因工资或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物价上涨。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通货膨胀是“成本推起”的典型事例。
“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起”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推动,螺旋攀升的。60年代发达国家通货膨胀主要是需求拉动造成的,70年代和80年代初,则主要是成本推起造成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则主要是需求拉动造成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对其通货膨胀的原因难于作简单概括。但一般来说,消费和投资过热是发展中国家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通货膨胀也是需求拉动式的。在改革初期,由于让利放权,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为了弥补财政赤字,中央银行开足马力印刷钞票,从而导致物价暴涨。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各国通常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或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双管齐下。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越来越注重抑制通货膨胀,即便为此付出高失业率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80年代末,当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率重新上升时,许多西方国家政府采取了力度很大的紧缩政策,特别是大大提高利率以抑制过热的消费与投资需求。只是当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趋势已确定无疑的时候,它们才开始把利率慢慢降下来。在1994年的经济复苏过程中,由于担心通货膨胀死灰复燃,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不惜减慢复苏速度而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息率。
过去30多年来,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的大敌,根治通货膨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下大气力。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专论

  德意志联邦银行以稳定货币为己任
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研究员景学成
编者按:通货膨胀是货币流通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的发生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抑制通货膨胀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当今世界经济已日益国际化,通货膨胀作为一个世界性经济问题更为各国所共同关注。尽管各国经济情势各异,但各国都普遍把保持低通胀下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作为自己首要的经济政策目标。它们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一种世界财富,对各国不无借鉴意义。
德国马克是当今世界上最稳定的货币之一,德意志联邦银行的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控制通货膨胀方面是颇负盛名的。除70年代石油危机期间外,其他年份德国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3%以下,1994年通货膨胀率仅为2.5%。
德意志联邦银行控制通胀一条重要经验是它保持着较高的独立性,正确处理了货币政策目标与一般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德国的《银行法》赋予德国的中央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职责和最终目标。联邦银行的决策独立于政府指令,也不受财政预算政策的影响。这并不意味着货币的稳定能够脱离经济发展,因为货币政策还有调节货币流通和经济资金融通的作用。同时,在德国《银行法》中也包含着联邦银行必须支持政府一般经济政策(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等)的义务。但法律明确规定,这种支持应在与稳定通货的目标不发生严重冲突的范围内进行。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发生政府认为某一时期应当提高或降低利率以减缓或促进经济增长,而联邦银行依然未为所动的原因。
以稳定币值为己任还反映了德意志联邦银行关于现代中央银行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最新认识:传统的中央银行是负责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和作为银行最后贷款人,中央银行是发行货币的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而现代中央银行应当负责的是货币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只有货币稳定才能提供经济增长的良好环境,才是最好的宏观经济态势,也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实质增长。德国《银行法》为了保证联邦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上的独立性,还规定了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决策程序。联邦银行的货币信贷政策决策机构是中央银行理事会,该委员会系由联邦银行行长、副行长、执行理事会其他成员及全德国9个地区中央银行行长组成。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审议经济金融进展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货币决策,交由中央银行执行理事会去贯彻执行。各州中央银行也有一个相似的管理委员会。中央银行理事会中的行长、副行长及6名中央银行执行理事会其他成员系由联邦政府提名,总统任命。而地区中央银行行长(中央银行理事会成员)则由联邦议会提名,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成员可以参加两周一次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并可就重大问题提出动议,但无表决权,必要时可将理事会决议推迟两周执行(事实上从未发生过)。原来法律曾规定财政部可从中央银行借款,限额为60亿马克,1992年后这一条也取消了。这样就从组织机构上保证了联邦银行决策和执行的独立性。
德意志联邦银行在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中采用了一套科学的调控方法。它每年都要根据未来经济增长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物价上涨率及货币流通速度,公布年度货币供应量M3的增长幅度,给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以明确的信号,其方向是追求中长期的物价稳定。它还运用“三大政策”如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和最低存款准备金政策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德意志联邦银行坚定地实施保持马克币值稳定,防止任何可能冲击国内物价上涨的政策。一般情况下,马克坚挺,进口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这对稳定德国国内物价是很有好处的,但有时也遇到欧美各国要求德国银行降低利率,以利其他国家经济稳定的情况。此时,联邦银行往往据理力争,不肯轻易降低其指导利率——贴现率。例如,欧洲货币汇率机制(ERM)近几年多次发生动荡,欧洲12国财长于1993年8月紧急磋商,要求德国再次降低指导汇率,德意志中央银行认为若降低贴现率就意味着放松国内银根,加剧通胀的压力,故只作出将欧洲各国货币在原中心汇率上下浮动2.25%及6%的基础上扩大为15%的决定。尽管其他欧洲国家很不满意,但德国为维护马克的稳定仍未屈服别国的压力。
当然,德意志联邦银行的体制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操作,脱离不了德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特别是德国1967年生效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就业法》,赋予联邦和州政府以稳定经济增长的职责,并规定当宏观经济失衡时,中央政府、工会及企业联合会应采取协调行动。这些都为中央银行充分独立发挥稳定货币的作用创造了条件。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马来西亚高增长低通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杜方利
自1988年以来,马来西亚是东亚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通货膨胀率也是该地区最低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曾指出,保持低通胀条件下的高增长,是马来西亚政府的主要政策目标。
为了实现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高经济增长,马来西亚政府从长期宏观调控和短期应急两个方面采取了相应的政策。
长期措施主要包括:让利率保持在适当的高水平上;保持财政预算收支的相对平衡;鼓励国内外私人投资的积极性,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政府多次修订国外投资法,在税收、信贷、持股比例、利润汇回、扩大投资领域等方面给予外商以优惠,从而使外商的投资额日益增长;保持国际收支的相对平衡。政府多方采取措施,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使出口额不断增加;值得指出的是,在提高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方面,马来西亚政府一般不采用使本国货币贬值的作法,而是一方面引进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以及加强对劳动者的正规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来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由于马来西亚经济发展长期较热,投资需求较旺,利率水平较高,往往成为国际游资从事投机活动的场所。随着工资的增加,居民倾向于高消费,此外,一些不法商人为牟取暴利,从事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的垄断活动。因此,马来西亚政府成立反通货膨胀委员会,还出台了一系列控制通货膨胀的应急性措施:
●适时调高银行法定储备金比率。
●控制外国投资者存入本地金融机构的来帐户头利息,严禁将外国资金纳入银行法定储备金,并限制向外国人出售超过一年期以上的长期货币票据,以减少因国际游资的投机活动而造成的货币市场的波动。
●制定行政法规,禁止商家乱涨价行为。如颁布明码标价法,并严格实行。
●将基本日用品价格通过新闻传媒公布,必要时把某些商品列为统购统销商品(称统制品),规定商家提价须事前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违者给予吊销执照的处罚。
●当国内出现供应短缺时,适当降低进口商品的关税,以鼓励进口,缓解供应紧张状况。
●适当调高汇率,使进口机器、中间产品价格相对便宜,有利于国内厂家降低生产成本。
●号召全民勤俭节约,踊跃储蓄,与政府的反通货膨胀措施合作,等等。
马来西亚通过长期调控和短期应急两方面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保持了经济的较稳定发展。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巴西通讯

  未雨绸缪
——巴西抑制消费过热控制通货膨胀
本报记者李志明
在国家统计局宣布1994年经济增长5.67%(8年来最高)、今年1月份通胀率为0.99%(10年来最低)的同一天,巴西政府公布了一系列抑制消费的措施。这两件事不是巧合,而是准确地反映了巴西政府的喜中之忧:通胀下降、生产上升带来的需求扩张(表现为消费热),有可能抵消稳定经济计划已取得的成绩。
去年7月,当治理严重通货膨胀的雷亚尔计划出台时,巴西政府对可能出现的消费热有所预见,采取了压缩信贷基金(提高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预防性措施。果然,当通胀急剧下降、货币信誉基本恢复之后,居民被压抑多年的消费欲望爆发出来,消费上升速度超过了预计水平,使政府不得不在10月份采取了一些抑制消费的措施,但未能奏效。
一般来说,在圣诞和新年的消费高潮过后,年初是销售淡季。然而今年1月商业销售额继续上升,2月份又比去年同期增加15%,耐用品销售增加20%。这是消费过热的明显信号。由于需求扩张,目前巴西工业设备平均利用率已达到80%,有些部门接近饱和。政府预计今年工业品供应可增长6%,但需求增长的趋势大大超过这个数字。汽车行业供求失调最明显,1994年巴西国内生产了150万辆汽车,创历史最高纪录,同时还进口了50万辆汽车以满足需求。消费过热还推动货币供应量增加。自去年7月以来,银行提款超过存款。今年1月存款减少6.3亿雷亚尔,2月又减少了8.2亿雷亚尔。虽然利率很高,但银行对消费者的直接贷款仍在继续增加,1994年信用卡支付增加了58%。在此情况下,巴西政府原先确定的货币发行指标(限额)已被大大突破。信用销售在巴西十分普遍,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分期付款、租赁、标会、预开日期支票(等于延期付款)等。由于通胀率下降,经济趋于稳定,这些信用销售方式又盛行起来,对消费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来,用增加进口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是防止供求失衡的一条路子。但是巴西已经连续3个月出现外贸逆差,鉴于墨西哥的教训,现在需要严格限制进口。事实上,巴西已经把汽车进口税从20%提高到32%。在通常情况下,提高利率和增税不失为抑制消费的一种手段,而巴西目前的利率已经3倍于通胀指数,不能再提高了,否则会引发经济衰退;在税制改革以前,增税也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这一次公布的措施主要是针对信用销售:暂停汽车租赁,购买汽车的标会付款期数从12个月减到6个月,禁止商店自组融资公司为销售提供信贷,不准票据公司为商店收进的预开日期支票贴现,禁止国有企业预售产品和服务(提前收款),等等。
对于政府抑制消费的措施,巴西企业界和经济学界有不同意见。企业界认为,消费已经在较高水平上稳定,不存在过热的危险,抑制消费的措施会影响企业投资的决心。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些措施只对某些部门产生影响,作用不大。政府也指出,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国内生产能力,但目前保持经济稳定是当务之急,不能让刚刚取得的物价稳定冒风险,这些措施是预防性的,弹性很大,随时可以修正。         
        (本报巴西利亚电)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发达国家怎样
控制通货膨胀
采风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了缓解长期困扰他们的通货膨胀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这几年的情况看,这些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矛盾时,一般还是把货币政策放在优先地位,必要时紧缩银根,征收增值税,防止企业把不合理的高利润摊入成本,从而制约产品价格;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部分重要经济领域的价格实行必要的调控,防止价格波动过大;采取反垄断措施,防止形成行业垄断价格并带动通胀;建立通胀预警系统,跟踪分析价格态势,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苗头。
此外,西方各国都非常注意防止经济过热导致社会货币流通量过大,从而引发通货膨胀。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伴随了高通货膨胀率。现在,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已从总量增长型向效益和质量型转变。(附图片)
美德英日四国通货膨胀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中德国一九九一年以前数字为前联邦德国。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协调时朱根华绘


第7版(国际专版)
专栏:

风浪日朱根华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