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两会专页)
专栏: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小组发言摘编③
发展教育是百年大计
艾斯海提·艾山尼 (新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还须大力宣传,教育投入应继续增加,并将资金真正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和学校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不能让创收影响教学质量。新疆应加快教育改革进程,尽快改变目前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分散、重复的现状。
白珍(西藏):李鹏总理的报告中把教育问题提到了很重要位置。千秋大业,教育为本。西藏能否大发展,教育很关键。针对我区实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落实征收教育附加费问题,既可以减轻国家负担,又增加了教育投入。(2)切实普及九年义务教育。(3)加强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西藏几乎还是空白,要先搞好试点,再全面铺开,不仅在拉萨市要搞,在农村也要搞。(4)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切实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
王鸿举(四川):搞科学种养、实现农业产业化、兴办乡镇企业等,都需要有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人才能干成。所以,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长远之计。
郑金妹(广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措施要配套。城市有些学校活动场地都没有,乡村教师待遇低,但有的地方还搞贵族学校,脱离社会,是很危险的,应引起注意。 苏健基(广西):要加强师资培训。现在师范学校招生难,生源下降。师范院校学生的费用与其他学校没有多大差别,贫困地区学生负担不起每学期几百元的学费。 庄万、徐北文等 (山东):发展教育必须克服“一切向钱看”的现象。现在教育界以赚钱为目的的各种办班活动很多,各种收费名目繁多;评职称、鉴定学术成果弄虚作假,这些状况必须加以整顿。
程政宁(云南):发展教育,首先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要办好各类师范院校,搞好在职教师培训,改善教师待遇。
任卫东(青海):解决教师的安居工程问题,特别需要增加经费。要切实改善教师在生活、工作方面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吴葵光 (海南):要注意把现在的“应试教育”变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从小学抓起,把国民意识、环境意识、人口意识等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王秀君(山东):片面追求升学率不仅加重了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要从制度上、舆论导向上确定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标准,既要看学历,又要看能力,更要鼓励自学成才。
吴小仲(上海):李鹏总理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中小学生实行每周五天或五天半教学制后,如果教学大纲不作相应调整,难度不下降,教育内容不删减,很可能进一步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建议国家教委予以重视。
宋彭生(青海):近年来,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建议按照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密切的学科,特别重视培养研究生,扩大生源,合理布点。
岳世淑(青海):国家应把妇女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妇女扫盲和女童教育,重视幼儿教育,多培养男性幼儿教师。
   增加科技投入
陈国达 (湖南):科研实行“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有利于增加科技投入。但对不同性质的科研单位和学科要区别对待。在基础研究上适用这一方针有困难,因为有些科学理论难以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和商品。现在搞基础理论研究难度很大,学术著作出版费用很高而稿酬却低;国家对课题研究投入不多,大部分资金要自筹,加之课题开发的各种收费和开支负担不轻,最后真正用于科研的资金为数不多。
高成芝(广西):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特别是对有重大贡献的人员实行奖励,这有利于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但是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毕竟是少数,也要考虑如何全面稳定科技队伍,特别是基层科技队伍。
杨政中(广西):现在农业科技方面投入少。柳州农科所是解放前设立的较有名的单位,这几年经费很紧,科技人员的工资每月只发70%。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科研人员都愿意分流出来搞开发,但缺乏启动资金。
任继愈(山东):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我们还应再加深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我们对基础教育抓得不够,这是一种短期行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是推动经济腾飞的重要动力。
张嘉铭、黄葆同(吉林):现在,由于科研条件不好,大批科研人员出国外流,这是很严重的损失。建议国家通过立法来保证科研经费的投入。
王立平(吉林):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不仅要注重保护国外知识产权,而且要注重保护国内的知识产权。要建立健全与保护知识产权相适应的管理监督机构,加大投入。这是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所必需的。
郑斯林(江苏):在保持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核心问题是要加大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整顿医疗卫生秩序
赵克正(天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非常正确。常见病、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危害着人民的身体健康;性病的传播尚未得到控制,而是呈蔓延的趋势。对此国家应采取有力措施,以保障人民的健康。
严仁英 (北京):过去的“看病难”现在已变成了“看病贵”,主要是药品价格上涨过快,感冒冲剂改成口服液后价格就涨了4倍。从医院方面说,目前国家投入只占全部费用的5%至10%,医疗收费长期偏低,住院费每天仅7元,实际成本20元,医院不得不靠卖药收入来维持。医疗系统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去年北京市大约流失25岁至35岁的医疗骨干1000多名。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各方面待遇较低,社会地位也不高,去年北京市共发生了31起医务人员被殴打事件。国家对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连年下降的趋势要迅速改变。
赵生才、董秦军(山西):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一要严格执法,加强打击假医假药的力度;二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三要尽快制定药品专卖法,实行药品国家专卖,防止不法行为,以利国利民。
周秋芳(山西):目前医疗卫生秩序比较混乱,医疗结构也不太合理,特别是农村医疗技术、医疗网络很薄弱,许多农民看病难。我国有9亿农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要继续坚持提高国民素质的正确方针,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中医事业的投入,深入挖掘中医中药的潜力,中西医并举,不断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健康素质。 胡亚美(北京):现在边远地区农村三级医疗网已几乎不存在了,村医的素质也很差,对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影响很大,应认真研究解决。对私人开业行医要加强管理,建议尽快出台医师法。
张广兴(河南):各级政府应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改善和巩固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建设,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报酬问题,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保护耕地造福子孙
张志坚、孔昭文等 (解放军):保护耕地,是加强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不抓紧解决,将殃及子孙,应把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国策来抓。
张燕(上海):我国不能走某些国家牺牲农业实现工业化的老路。对于有12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保护耕地是维护社会安定、政权稳定的大事,要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耕地锐减。
吴建生(安徽):现在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不少地方发展经济就是靠卖地。要想办法把损失的耕地面积补回来。
张汉青(广东):农业问题的突出矛盾是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广东每年增加相当于一个县的人口,却减少一个县的耕地面积。保护耕地,防止土地闲置是当前的突出课题。目前广东非农建设占用的土地已达34万亩,其中不少是良田。去年,省人大常委会专门通过了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决议,省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希望各级政府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对待这一工作。
冯容(天津):我们的房地产开发部门盖了那么多高档次的商品房,工人买得起吗?农业问题相当严峻,12亿人口的大国,如果歉收,谁能补得上?应该十分珍惜土地,一寸土地一寸金。目前乱占耕地、滥搞开发区的现象相当严重。
   促进农村各业发展
刘宗耀(河北):当前农业基础脆弱,抗灾能力较差。农业投入首先要加强水利建设。对水利一定要增加投入,一方面上新项目,另一方面维修好原有的水利工程设施。
刘德旺(江西):要形成对农田水利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多渠道吸引资金。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政策倾斜,今后应注重体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
王涛(山东):讲农业不能忽视林业,林业是农业的心脏。发展林业生产,保护林业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防止水土流失和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张宝孚(辽宁):现在,我们年年种树,而且都有一定指标,实际上成材多少谁也说不准。目前,有些地方松林成片地枯萎,有的地方松林受松干蚧侵害而大量死亡,主要原因是缺少防治病虫害的资金。建议国家在重视植树造林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巩固已取得的绿化成果,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开支。
王吉鹏(安徽):现在农村许多大面积的水面没有得到开发。发展农村经济,除发展粮食生产外,还要大力发展鱼虾蟹等养殖业,在大面积开发水面上下功夫,走综合性开发水产养殖的路子。这不仅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也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
吴玉贵(辽宁):农村畜牧业服务体系不配套、不健全,造成检疫、种畜、疫苗、医药管理混乱,应依法治理。中医兽医在农村比较适合,应予提倡、推广。前些年高等院校有中医兽医方面的专业,还招收研究生,近几年大都取消了。这些专业应当保留。
谢玉堂、尹忠显等 (山东):加大农业的投入,不能单靠财政的收入,要想尽办法发展乡镇企业,把发展乡镇企业获取的资金投入到农业上,形成良性循环,带动农工商贸一起发展。
    缩小收入差距
王敏玉等 (河北):现在两极分化问题严重,地区之间差距拉大,个人之间收入悬殊。这个问题不解决,不利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应大力提倡和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张福生、赛革 (内蒙古):现在,收入分配关系中的扭曲现象越来越严重。过去主要体现在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与工薪阶层之间,现在在工薪阶层内部行业之间也明显地体现出来;而且,高收入行业主要依靠垄断经营。这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造成某些行业职工队伍思想不稳定,更严重的是为腐败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逄先知、李学智等 (山东):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城市部分职工生活还相当困难,而一些地方搞那么多高标准住宅,还有一些豪华商店、高消费项目,工薪阶层根本不敢问津。政府应当通过加强税收搞好二次分配,着眼于工农群众,着眼于社会稳定。
熊奇生(湖南):从去年城乡人均收入情况看,二者差距还是很大的。缩小这种差别的重要途径,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我们常德市毗邻三峡,要抓住三峡工程建设这一机遇,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张仲礼(上海):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区域性开发热中乱铺摊子、低水平重复建设,已造成土地短缺、资源浪费、规划失控的严重后果。这也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不下来、通货膨胀抑制不了的重要原因。为此,建议组织专门力量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切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开发规划,并据此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协调中央与地方、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要用立法形式确保上述规划的实施。 李大潜(上海):现在地方上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很高,但一定要纳入国家宏观调控的轨道。建议制订国家整体建设规划,以利合理布局、分清轻重缓急搞建设,防止竞相上项目。例如,长江上到底要建几座大桥,先后次序如何安排,建设的规模多大等等,都要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认真规划。
马耀骥(北京):连年投资规模过大,是物价上涨过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应该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并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中技术改造的比重过低、偏重铺新摊子、轻视用现代技术装备改造老企业的问题。
田成平(青海):一个国家的指标体系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发展指标,一类是控制指标。相比而言,1993年、1994年我国的发展性指标完成得好,甚至超过了原先的预测,但控制性指标完成得不太好,表明宏观调控能力不强、机制不完善。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杨弼亮(云南):李鹏总理的报告提出,在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提高投资比重,这是非常正确的。这几年云南的公路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远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扩大开放的需要。
张同生(山东):今年铁路的运输量的计划同去年相同,没有增长,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增长8%至9%的需要。铁路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成克杰(广西):要加速发展广西的经济,必须加快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区的龙滩水电站,1993年即立项为预备开工工程,前期工程已投入了2亿多元,世界银行将于1997年给13亿美元的贷款。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1994年龙滩工程被压下了,希望国家在今年继续把该工程列为预备开工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工程计划。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何捷智(辽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们金城造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百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坚持改组、改制、改造相结合,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实践证明,将改组、改制、改造、强化管理及解决目前企业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就能摆脱困境,就能生存、搞活、发展。
冯永明(黑龙江):国有企业应以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为导线,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纽带,进行企业重组、产权重组和债务重组,通过三个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企业集团。
张兴让(河北):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可分三步走:第一步要让其休养生息,适当注入资金,扩大内涵;第二步做好改制、改组和改造的大文章。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从实际出发,搞好试点;第三步社会办企业,增强企业活力。要逐步实行退休养老保险社会化、待业保险企业化。
   不可忽视环境保护
秦仲达(山东):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去环境保护欠帐太多。今后应做到新上项目不欠帐,老的欠帐补上。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增加“适当增加对环境保护的投入”的内容。
杜碧兰(海南):我们要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教训,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这方面我国做得是不错的。但目前对环保的投入仍较低,需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环保水平。
王安生(台湾):目前经济发展了,环保工作不能适时跟上,这首先是公民环保意识不高;再就是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资金投入才30多亿元。据统计,治理污染需要3000多亿元,投入与需求差距太大。建议将环保与税收挂钩,从税收中拿出0.5%至1%用于环保。
李双良(山西):李鹏总理在报告中提到了我的名字,使我非常激动,这是对我最大的鼓舞和鞭策。十多年来我在治理太钢渣山中,为全国冶金企业改善环境、治理污染、综合利用、提高效益摸索出了一条新路。现我已年过七旬,但我要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为改革和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加快流通体制改革
李辰(台湾):农副产品价格虽然很高,但从事生产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而是中间流通环节获利太多,甚至有一些菜霸、肉霸等任意提高价格,对此应该坚决处理。
浦洁修(北京):现在是“两头苦中间笑”,农民和消费者苦,好处叫中间流通环节拿去了大部分。当前主要应减少流通环节,搞产销直挂,并多建立一些基地。还要注意发挥农村供销社平抑物价的作用。
彭茂吾 (湖南):要加强对流通领域的整顿,打击投机倒把、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差率,实行产销直接见面,提高企业效益,并且使人民群众也真正得到实惠。
王遂舟 (河南):商业是联结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要加快流通体制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国有和合作流通企业在平抑物价、抵制假冒伪劣产品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目前,政府要特别重视连锁店的发展,一是对连锁店要给予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二是对连锁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纳税;三是抓好试点,在适当的时候全面铺开;四是给大型连锁店进出口权。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林丽韫(台湾):江泽民总书记在新春茶话会上的讲话,根据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提出务实的、前瞻性的主张,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但台湾岛内一些同胞还有疑虑,我们应加强对台湾岛内的宣传力度。希望国务院台办给予指导,使台胞来内地投资符合产业政策,同时对台商的合法权益要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加以保护。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制定了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建议国务院早日出台实施细则。
范增胜 (台湾):江总书记的讲话真诚、务实、善意,既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对于促使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我希望两岸领导人尽早会面商谈。要想做好岛内、海外台胞工作,先应做好已在内地台胞、台商的工作,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还应简化台商进出境手续,重视对在内地的中青年台胞的培养教育。
蔡子民(台湾):今年是《马关条约》签订100周年,是台湾光复50周年,也是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我们不能忘记台湾人民遭受的殖民统治和反抗斗争的历史,要弘扬台胞的爱国爱乡精神。
贾庆林(福建):在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福建地位特殊、作用突出、优势明显、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江总书记关于台湾问题的重要讲话和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申明的主张,按照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抓住难得机遇,主动做好工作。一是扩大闽台双向交流特别是经贸合作,为直接“三通”创造条件,争取实现更大的突破;二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建设海峡两岸繁荣地带,以实际行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