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3月11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大地书讯
△方平、李文俊主编的《英美桂冠诗人诗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冰心诗全编》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吴三元、季桂起著《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概观》由知识出版社出版。
△杨洪承著《文学史的沉思》由南海出版社出版。
△程贤章的长篇新作《彩云国》,最近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刘玉堂小说集《人走形势》、《你无法真实》近日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邹建军著《大中华诗学》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杜长胜著《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论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读与思

  诗化哲学与诗人气质
凌晨光
作为中国革命英雄史诗中最具超凡魅力的主角,毛泽东的出现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而他的诗词中蕴涵着的政治哲学、道德文化的内容,令世人瞩目。
张育仁所著《鲲鹏之梦——毛泽东诗化哲学评传》一书,把目光扩展到中国古代典籍和非典籍文化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中国近代思想变革所造就的精神氛围,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所生发的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力图从诗化哲学的高度对毛泽东诗词中蕴涵的政治、哲学、文化、道德等内容作全方位的立体化阐释。
全书在纵向连通、横向比较和自我互释等几个方面融为一体。纵向连通,即在将毛泽东诗词创作视为中国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精神现象的前提下,把它置于古代哲学思想、近代革命主题和西方社会新潮的宏阔背景之前,以显示毛泽东诗化哲学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特质。于是,读者便可在孟子“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平等观念,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以及俄国的民粹主义理想、马克思的人类自我解放主张与毛泽东“六亿神州尽舜尧”、“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之间感受到一股融通、承续、转化的思想脉络。作者认真去开掘毛泽东诗化哲学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其研究视野遍及古今、兼顾中外,既可视为对整个人类文明历程的勾勒,也可从中读出对毛泽东诗化哲学的独特定位。
横向比较,即将毛泽东诗词创作与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和精神层次的其他哲学诗人的作品加以对照,意在突出毛泽东诗化哲学卓然独立的精神品质。比如,作者在比较毛泽东与李大钊诗作之异同时指出,毛与李早期共同具有的民粹主义思想,决定两人在伦理化的哲学走向与审美奇趣志向上的一致,而两人志趣相异之处在于,李大钊深受燕赵豪侠之士的慷慨悲凉之气浸洇,而毛泽东则更近于独肩大任的荆楚雄魂,并对英雄圣贤寄予更多的诗情哲思。再如,“出世”和“入世”关乎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境界和人生态度之大义,作者在对毛泽东与瞿秋白之诗作的比较中,将毛泽东徜徉无碍、腾挪精妙的“出入之畅达”对照于瞿秋白流连滞涩、奔突苦索的“出入之窘厄”,从而使其诗作的独特品质愈加彰益。总之,通过与不同对象的比较,毛泽东诗化哲学的各个侧面经过不同角度的着意烘托、系统组合,而凸现出一个圆整立体的精神世界。
自我互释,即在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思想与诗词艺术实践之间予以贯通,使共存于一体的两者互相参照阐释。由此,毛泽东的诗歌艺术语言即成其政治哲学主张的审美化宣示。反之,毛泽东的政治哲学所践履的心路历程也为人们读解毛泽东诗词提供了一个解释学背景。哲学与诗在此以一种引人注目的融合而构筑起了毛泽东诗化哲学的骨架。如此作者便在“要将宇宙看秭米”与毛泽东雄强博大的宇宙意识之间,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与毛泽东秉物游心的自由极境之间,在“无限风光在险峰”与毛泽东超迈峻拔的审美追求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富有启发意义的对应。
毛泽东作为一个哲学诗人的形象在作者笔下渐次清晰起来,而其中最有力的笔触是对毛泽东诗化哲学精神的描摹刻画,这种刻画借助于那只诞生于中国古代神话,隐现于毛泽东诗词中的神奇巨鸟——鲲鹏而最终完成。正如作者所言,“鲲鹏”这一充满象征和隐喻意味的形象,道尽毛泽东诗化政治哲学的隐情和文化真相。“鲲鹏之梦”既幻化为毛泽东早期发扬踔厉、“挥斥方遒”的青春意气,又为他老年特立独行、“试看天地翻覆”的悲剧意味埋下了伏笔。这只内蕴着毛泽东理性与情感、审美理想与政治实践之间矛盾与张力的鲲鹏,便成为毛泽东这位哲学诗人的精神映像。
(《鲲鹏之梦——毛泽东诗化哲学评传》,辽宁人民出版社)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不敢问书价
叶于
但凡爱逛书摊的人,都无不感到书价如同菜价,在每见升涨。过去,每调一次书价是有时间段为限;而今天,书价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其涨势,如脱缰之马,令读者大众难以适应。
因常去书摊书店闲翻,偶尔看到几本想买的书,一翻版权页,真不敢相信那几行刺目的数字,一本五十万字的书,也就四五百个页码,高达五六十元,这还不是最高的。那些“乔装打扮”后的精装本、豪华本,套书、礼品书,只要有个硬精布纹,或者经过压膜烫塑什么包装过的,对不起,没有数十元或者百十元,拿不下来。
图书的定价是个综合的因素,有纸张、印刷、发行费用的涨价,有印数和稿费等原因的制约,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也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图书的商品属性决定了它面世后要考虑到成本、效益等等。可是现在的书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应有的规范,有的太离谱,不能说是对读者(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如果在相应的成本(包括图书的纸质、印制等)上定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想不会太困难。问题是,有的出版社把心思花在“包装”上,不必要的精装、豪华本,屡屡生产印行,还美其名曰,讲究出书质量,让人觉得这样做眼睛无非是盯住了读者的腰包。
比如少儿书籍,有若干种古典文学名著缩写本,有各种神话、科幻书,可是,一窝蜂式地搞些精品(仅仅是形式上的精装),卖价都不菲,利用现在独生子女的家长舍得文化投资心理,赚一笔钱。为什么不出版像“文革”前那样的连环画、小人书,像《中华活页文选》一样的价格便宜、内容丰富的活页书呢?
作为读书人少不了隔天去书店书市上去转转,而对那涨得没边的书价,真不敢问津。于是想给有关管理部门进一言:能不能对书价也来个检查?


第10版(书评)
专栏:

  永恒之光
吴官正
“文章合为时而作”。在盼望已久的’95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隆重召开的前夕,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母亲》一书,有着不寻常的意义。她的问世,对于宣传中国母亲的伟大品格,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激励中国妇女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真正实现“以行动谋求平等、发展与和平”的宗旨,都具有积极意义。
母亲,是人类社会一切称谓中最深情的称呼。母亲,像宇宙一样伟大,像大地一样慈蔼;母爱,比阳光还要温暖,比海洋还要深广。母亲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是无可比拟的。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浩瀚历史,自古就有孟母三迁、陶母训子、岳母刺字的美好传颂;到了近代和现代,英雄母亲的典范更是永世流芳。中国母亲以其襟怀博大、勤劳俭朴、追求真理、献身祖国的崇高精神与优良品德,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为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放射出夺目的永恒之光!现在,《中国母亲》的编著者精心选取母亲这一特别的角度,遴选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史上百名优秀母亲的光辉事迹,写出这部值得一读的书,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备受教育,格外高兴。
为了保证《中国母亲》的质量,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社会科学院、省妇联、江西日报社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编委会,由30多位作家、教授、研究人员承担全部写作任务,这种负责态度是可贵的。
黄河孕育祖国,母亲孕育希望!(《中国母亲》,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系该书序言)


第10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燃烧的诗心
欧阳忠
《曾卓文集》三卷出版了,作为曾卓先生的一位忠实读者,那自然是感到欣悦的。文集第一卷收入了作者的诗及几篇有关谈诗的文章。开卷之作《生活》发表于1936年,那时的曾卓还是一个14岁的热血少年,压卷之作《在学习写诗的道路上》写于1985年,这时的曾卓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暮年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曾卓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但无论怎样坎坷颠沛,诗人都有一颗燃烧的心,对事业的执著,对祖国人民的挚爱,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文中都能得到完美的体现。
1957年曾卓仍在厄运中,他写下的《我期待,我寻求》,表达了一个被遗弃的儿子对他母亲的亲切呼唤。请听曾卓的呼喊吧:“我期待,我寻求……/不要遗弃我呵,/神圣的集体,/伟大的事业。”经过20多年的期待与寻求,他终于回到了他那“神圣的集体”,又以奋力拚搏的精神在完成他的“伟大的事业”。这首诗节奏明快,情趣高雅,感情丰沛,又朗朗上口,读着令人感奋,读罢又令人深思回味。
曾卓的诗生动活泼,明白晓畅,节奏鲜明,好诵易记,因此就特别受到诗歌爱好者的赏识与青睐——尤其是青少年诗歌爱好者与创作者。像他的《我遥望》、《悬崖边的树》、《海的向往》、《海之梦》、《是的,我还爱着》、《凝望》及《老水手的歌》,等等,这些都是读者极钟爱的作品,这些诗也多次被选入各种版本的诗选中,也经常在电台中播诵着。他的诗集《老水手的歌》荣膺全国诗歌大奖。
文集第二卷收入了他的散文,第三卷收入了他的诗论、序跋、小说、剧本及纪实文学。我认为除了他的剧本外,其他形式的作品,都是可以当作散文看待。我爱曾卓的散文甚至有点超出对他诗歌的喜爱。曾卓的散文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情真意切,直抒胸臆,意蕴高远,毫无矫揉造作之感。例如,他于1979年定稿的《母亲》就是我很欣赏的佳构。这是一篇较长的散文,作者以朴实、真切而流畅的笔触,向我们描述了一位母亲的感人形象。作者对母亲的深挚的崇敬与怀念,母亲对儿子的抚育与厚望;儿子对母亲的不幸遭遇的同情,以及对她那坚韧不拔的性格的颂扬,写得缠绵悱恻,情笃意忱,母子之情,跃然纸上。
“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热望,对正义的执著……都不应仅仅是口头上的漂亮话。”这是《胜利者》中的一段话,它的确可以当作警句抄在日记本里。这篇文艺随笔,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敏锐的感受,委婉地向人们昭示了一个真理:“人应该达到时代所要求的高度。即使我们离开那高度还很远,也应该一步一步地攀登。”这篇散文充满了哲理与诗意。
抗美援朝已经过去40多年了。今天的青少年朋友可能对这段血与火的历史还不甚了解,那么,你就去读读《和最可爱的人相处的日子——赴朝日记》吧。这组日记体式的散文,是作者亲临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冒着敌人的炮火急就成章。尽管用的是白描手法,但记叙得异常生动。这组难得的散文诗篇,无疑将对我们的青少年朋友包括我们这些上了年岁的过来人,都同样是可以受到应有的教益与启示的。(《曾卓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人与书

  一个人与一本书
忽培元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值得大写一笔。这个人,他少年时期便积极探索真理,立志救国救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如火如荼的西北革命中壮烈牺牲。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暗夜里燃烧着自己,于短暂的时间里,创造了光辉的永恒。作为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军事领导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国革命中建立了特殊的功勋。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挥笔题词纪念他,并亲自为他撰写碑文。
这个人就是谢子长。
《谢子长》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书。它不是凭借辞藻的华丽和故事情节的离奇古怪,也不是依赖表现手法的颖异和结构方式的别致,它的征服读者的力量是来自朴素和真实。这在纪实文学写作“随意编造”、“苦心演义”、“大胆虚构”成风的情况下,显得十分可贵。作者的创造,首先在于怀着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历史研究,以学者特有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了解熟悉、消化感悟,然后才像选矿一样,精心选取那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矿石”,构筑起一座光彩照人的艺术丰碑。作者是把自己的创作激情与对谢子长烈士的崇敬和爱戴,化作对历史的尊重和忠诚。这就使得《谢子长》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同时具有较强的史学价值。
正因为《谢子长》的创作是基于对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透彻了解和深刻理解,作者才没有把谢子长写成个先知先觉、尽善尽美的英雄。烈士辉煌的一生,是勇往直前的。但前进的道路上却是荆棘丛生,充满了艰难险阻。革命者在黑暗中探索前进,难免有失败、挫折,也必然有迷惘、痛苦。作者没有回避这些,如实加以描述,反倒十分感人。烈士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但他的成长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风雨坎坷,比如,当一个个亲人倒在敌人的屠刀下面,当一次次兵运工作和武装暴动惨遭失败,当眼看着同志和战友在战场上倒下,当无端地受到党内错误路线的排斥,烈士的信念是坚定的,但思想情绪却是复杂的。书中对这些的描写都是细腻而真切的。特别是还真实地展现了谢子长如何由一个崇尚武术,喜好打抱不平,继而又立志“教育救国”的青年,最终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艰难过程。多侧面地刻画了谢子长的思想和个性。
朴素与真实就像一座长桥,把读者引向历史,引向过去年代的峥嵘岁月。当我读着这本书,我想起了童年时代。仿佛是坐在陕北土窑洞的热炕头,听一位老红军讲述“闹红”故事。朴素深沉的语言,像连绵的山峦沟壑,像醇厚的油馍米酒,透溢出雄美和甜香。没有过多的渲染、夸张,没有故作高深的空泛议论,没有人为地拔高人物。然而,一个巨人却站立在读者面前,像陕北的黄土山峦一样朴素而真实。
(《谢子长》,刘风梅、王子厚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人民战争的颂歌
姜思毅
陈勇进的长篇纪实小说《黄河风涛》,以恢弘的气势、翔实的材料、生动的情节和朴实而又流畅的文字,将1946年至1947年间,冀鲁豫地区广大军民在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领导下,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军事、政治斗争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刘邓大军在黄河两岸进行九次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的序幕,其战略意义和对中国革命的功绩都是极为重大的。本书以艺术的目光再现了这一光辉夺目的历史画卷。
我觉得,《黄河风涛》有三好:
一、冀鲁豫边区是一个大战场。本书写黄河两岸解放战争的九次战役。着重写的是大场面,有大气派,正是“出手不凡”。
二、本书有血有肉地写了刘、邓首长,以及晋冀鲁豫部队和党政领导人;既写了军队干部,又写了地方干部;既写了班长、战士,又写了农民群众;既写了我党我军人员,又写了国民党将领和士兵。各方面的典型人物交错地写在一起。
三、本书生动地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人民军队的治军方法、政治工作、政策纪律、群众工作、党的作风等等,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好教材。这些历史传统并没有过时。通过九次战役的事实和描写,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活的体现。
        (《黄河风涛》,陈勇进著,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战士的“床头书”
王宗仁
去年年底,参加全军一个创作会议时,我听到总政一位领导向与会的作家呼吁:多给战士们写些“床头书”。这确实是值得我们作家深思的事情,现在到底有多少书能让读者爱不释手,阅读不厌?有良知有责任心的作家要不要给渴盼读好书的读者写点“床头书”?我最近很有兴趣地读了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八册“绿色年华丛书”,这是8位军旅作家专门为年轻军人写的思想道德修养随笔,沉甸甸的,可以使人长精神、长知识、长方法。
“绿色年华丛书”——这是多么生动而又形象且带着鲜丽色彩的书名。绿色,是军队的象征,是青春的本色。丛书的8位作家就像读者的知心朋友,和大家谈理想志向、人生榜样、社会交往、学习成材、遵纪守法、婚姻恋爱、审美情趣以及如何对待金钱,等等。这些问题每一个青年军人在军旅生活中随时都会碰到,有时会困扰得你满腹烦恼甚至日食无味夜寝不安,“丛书”给了你启开这些烦恼的一把钥匙。自然,它不会、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仙丹妙药,但它确确实实能伴你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上远行,将你从狭窄引向宽阔,从泥泞引向坦途,送你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梯。
我很欣赏8位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出的那些醒目的、形象的、带色彩的标题,以及作者独到的,又是深入浅出的从精神意义上进行的评说。诸如:《把自己砌进长城》、《别拿青春赌明天》、《送你一支爱的桨板》、《失败是投资》、《何必“冷眼看世界”》、《扬帆先看阴晴》,等等。“丛书”中过目不忘的、烙入心扉的论断比比皆是。什么是潇洒呢?“丛书”揭示的内涵是深刻而新颖的:“真正的潇洒,当是一种坦诚的胸怀,一种奔放的性格。想哭决不吝惜自己的眼泪!想成功决不放弃今日的努力!真正的潇洒,往往来源于高尚理想的追求,渊博精深的知识。人类如果没有知识这一理性光芒的照耀,那将永远停滞在原始部落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再比如,“丛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又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从不完美中超越”。世界充满了完美,同样,世界也充满了缺陷。作者写道:“完美,这个概念很动人,但它不适用于人,也不适应于人生的奋斗和事业。相反,正因为人没有熊的力量的‘完美’,我们有了推土机和起重机;没有鱼在水中的‘完美’,我们有了潜艇和轮船;没有鸟在空中的‘完美’,我们有了降落伞和飞机……认识世界的不完美,勇敢地承认它,然后,我们就可以从这种不完美中享受到超越它的喜悦。”
我在下部队深入生活时,目睹了指战员们如饥渴似的喜读“丛书”的情景。这套“丛书”已经成了指战员们喜爱的“床头书”。
(《绿色年华丛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新文学现代品格的阐述
黄曼君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产生于中国社会由古代向现代转型期间。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古今文化的承接、转换,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交汇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和现代品格。黎山峣的《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正是在对这种现代品格的阐释中提出了自己饶有新意的观点。例如,关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现代人文精神的总体特征,论著以人的发现为纲,认为中国新文学是以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旗帜,以民主和科学为重心,在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体的,既是文化的,又是精神的人的生命整体存在的追求中,以实现人性解放和个性解放的价值要求。他强调个体解放固然是人的解放,社会解放与民族解放也是人的解放。这样,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各种文学思潮在整体性质上都应为人的解放思潮的各种生动的显现,从而避免了将新文学运动内部各方绝对化地对立起来的片面性和极端性。关于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审美特征的整体审视问题,黎著也不同于有的研究者将“焦灼”视为核心总体审美特征的观点,而是将崇高精神作为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的审美总体特征。他还认为审美精神的崇高是以各种方式渗透于各种审美形态之中的。
关于创作思想和艺术方法的现代性发展和创造,是关涉到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基本特征和现代品格的又一重要问题。黎著在论述贯穿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三大创作方法时,其特点是能从现代人文精神和艺术哲学观照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审视和剖析。
还有,黎著从整体上把握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现代品格的又一重要构思和内容,是在传统和现代关系上关于新文学现代化与民族化双向选择问题的探讨。他不同意中国新文学以一种缩影的方式走过了西方文学几百年历程的流行观点,把扎根自己民族生活(当然是处于世界整体格局中的民族生活)的深度和艺术地满足现实需要的程度看作是决定新文学现代品格特质的关键。他认为只有立足当前的民族生活和艺术实践,才能实现中外文化、文学的互相交流和交融,而回溯民族传统也才可能是一种有着新的生命创造的、深入到内质的民族化。
从方法上看,黎著将历史主义与当代阐释结合起来,重视把握理论与创作实践两端,注重研究视角和撰述方法的独特多样。这些方法的运用,使该著作既探本寻源,展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貌,又显示出在马克思主义观照下的现代多种人文理论的审视方位和时代特点。
(《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味斋

  读书漫语
孙小宁
读书乃人生一大乐事,从古迄今,盖为人所共识。“读书有用”,千钟粟、黄金屋、马如簇等等,古人陈腐迂见虽不尽确当,却也昭示图书典籍于人类生存,人生发展的关联。敬惜字纸、耕读传家、“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历来是百姓人家的向往和追求。
“读书滋味长”。书是人类文化的传承,是文明的记录。“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广识博学得益于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学无以立言。书中滋味其实是哺育人类的文化养分。书籍之不朽,如日月经天,乾坤轮转。只要有书籍存世,就必然有阅读。因此,读书会伴随人类一代代流传。
读书要有好心境。古人读书讲求情调和氛围。“雪夜闭门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淋漓尽致地传达了读书的快意。
不过,拥有了现代文明所创造的各种物质条件诸如电视、电脑、电话和录音机之后,雪夜闭门是否读书、能否读书就得打折扣了。科技发达、物质手段丰富,书籍的阅读功能越来越遭到排拒和肢解。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和汲取知识营养,被滔滔涌来的声、色、光、电技术制作,以种种形象、画面和声气的方式逼进,特别是大量典籍史实被影视文化复制的时候,人们的阅读中“美丽的过程”被舍弃了。这是现代人的幸事,还是缺憾?
其实,我们在接受那种直观的喧闹的影视文化的同时,最容易忽略和最不该忽视的是阅读者澹定从容的心态。阅读是一个优雅美丽的过程,阅读也需要一个过程。雪夜围炉、品茗温酒,与哲人智者对话,不亦乐乎。循序渐进、环环相连,你才会有如同海水渐退方见石、浓雾散去方见山的发现,而只有这种发现,才领略到知识的无限风光,才能坚定地渗透于你的思想血液,催开你智慧的花朵。
读书最要平常心,切忌功利急躁。一个实利盛行的社会读书风气难得持久,同样,一个满脑名缰利索的实利者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痴。


第10版(书评)
专栏:

《家书—巴金萧珊书信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封面设计梁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