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总统首次会见朝人士
克林顿希望改善美朝关系
本报平壤2月7日电记者张友新报道:据朝中社消息,美国总统克林顿2月2日在华盛顿会见了正在美国访问的朝鲜宗教界和学者代表团团长、朝鲜天主教徒协会中央委员长张载哲。这是美国总统首次会见来自朝鲜的人士。
会见时,克林顿请张载哲转达他对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问候。并表示,希望朝美两国通过履行朝美框架协议,使两国关系得到改善。


第6版(国际)
专栏:

  因轻水反应堆问题意见不一
 美朝谈判不欢而散
新华社华盛顿2月7日电(记者周锡生)由于朝鲜坚决反对韩国参与并主导朝鲜的轻水反应堆建设工程,美朝上周在柏林举行的关于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的谈判不欢而散。
《华盛顿邮报》7日援引一位不透露姓名的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的话说,美国在柏林谈判中提出,朝鲜的两个轻水反应堆建设工程不仅要有韩国参与,还要由韩国发挥主导作用,理由是除韩国外别的国家尚未表示愿意为这两个工程提供达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但美国的上述建议遭到了朝鲜谈判代表的拒绝。朝鲜方面强调,美朝去年10月签署的核框架协议中只规定美国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而没有规定有关反应堆将由韩国参与并主导建设。
由于意见分歧,双方商定下个月继续谈判。克里斯托弗6日在会见来访的韩国外务部长官孔鲁明时表示:“美国的基本立场之一是(朝鲜的轻水)核反应堆必须是韩国的”。
克里斯托弗解释说,美国坚持要在协议中规定由韩国主导朝鲜的轻水反应堆建设工程有两个原因:一是韩国将为这项工程投入数十亿美元;二是为了促进朝鲜与韩国之间的直接对话。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拉法特会见美商务部长
希望美加快落实援巴承诺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7日电(记者怀成波、谢栋风)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今天在加沙会见美国商务部长布朗时表示,希望美国继续努力推动援助国加快落实它们对巴勒斯坦自治区重建所作出的援助承诺。
布朗向阿拉法特保证,美国愿意帮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在加沙兴建合资工业区。他说,美国正制定有关政策,以使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获得普惠制待遇。
布朗还说,美国政府还打算鼓励美国投资者帮助巴勒斯坦自治区发展工业,并将采取措施,使巴勒斯坦商人较为便利地向美国出售商品。
布朗6日还前往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同巴勒斯坦商界领导人举行了座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李肇星会见非洲七国外长时重申
中国支持非洲人民正义事业
新华社联合国2月7日电(记者李健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肇星7日重申,支持非洲国家和人民的正义事业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一贯立场。
李肇星7日在联合国总部会见了前来参加安理会关于安哥拉问题讨论的莱索托、南非、博茨瓦纳、赞比亚、纳米比亚、安哥拉、马拉维等非洲7国的外长。他在会见时说,“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发展中国家,中国对非洲国家争取独立、维护和平与持续发展经济的事业一贯给予坚决支持”。
7国代表团主席、马拉维外长布瓦纳利说,目前安哥拉的和平进程发展顺利,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在安哥拉和平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希望组建第三期联合国安哥拉核查团,以接替即将期满的第二期核查团的工作,避免和平进程出现新的波折。
李肇星说,中国代表团在安理会审议安哥拉问题时,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国在安哥拉的维和行动。他指出,“联合国应像重视其它地区问题一样重视非洲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巴孟印代表强调重视发展权
据新华社日内瓦2月7日电(记者班玮)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代表7日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时强调实现发展权的重要意义,并呼吁国际社会为此加强合作。
中国代表刘振民在发言时说,发展权作为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已获得国际社会的一致承认。他说,尽管实现发展权的目标是为了使每个人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均有权参与、促进并享受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发展,但当前最基本和最迫切的目标是促进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巴基斯坦代表在发言中说,发展权是基本人权的一个组成部分。198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发展权宣言》后,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全面和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发展权的重要性。
孟加拉国代表在发言中强调了国际合作对促进发展权的必要性。他呼吁国际社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的财政援助、投资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以及避免在提供援助时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
印度代表在发言中则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大开放市场,并呼吁防止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第6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密特朗建议引起阿政府强烈反应
——法阿爆发外交危机
本报记者杨汝生
2月3日,法国总统密特朗提出召开一次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的欧盟会议的建议,在法阿之间造成一场“外交危机”。阿尔及尔断然拒绝这一建议,说阿不会接受对其内部事务的“任何干涉”。阿驻法大使已被召回国,阿外交部还于当天紧急约见法国大使,要求对密特朗总统的讲话作出解释。阿政府控制的新闻媒介激烈指责密特朗,说他对阿尔及利亚“满怀仇恨”,并且重提旧事,说他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就曾“采取殖民主义立场”,企图阻止阿尔及利亚“独立”。
事实上,阿尔及利亚对密特朗的讲话如此恼火,主要不是因为他建议召开一次讨论阿尔及利亚问题的欧盟会议,而是他还提出了可根据上月在罗马召开的阿尔及利亚在野党主要派别达成的协议,找到“解决阿尔及利亚危机的办法”。
1月13日,罗马教廷召开了由阿尔及利亚各主要反对派和被取缔的阿伊斯兰拯救阵线参加的罗马会议,会上通过的决议得到了美、法的支持。其主要内容有:呼吁政府举行谈判,停止敌对行动,以免爆发内战;召开全国会议,确定过渡时期的结构、方式及时间,尽快实现自由及多元化的选举;谈判的先决条件有立即释放伊斯兰拯救阵线领导人和被关押的政治犯,停止酷刑和审判等。会议还要求取消1992年作出的取缔伊斯兰拯救阵线的决定、取消已实行3年的紧急状态法、废止非常时期管制条例等。这些构想遭到阿政府的坚决抵制。阿政府强烈谴责这次会议“干涉了阿尔及利亚内政”,它强调,阿尔及利亚危机只能在“阿尔及利亚人之间得到解决”。
法国认为,罗马会议提出的这些设想,可作为解决阿尔及利亚危机的基础。密特朗总统关于召开阿尔及利亚问题欧盟会议的建议也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密特朗的讲话传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即巴黎正在重新设计它的阿尔及利亚政策。
据报道,法国的这一转变是从去年圣诞节劫机事件发生后开始的。当时巴黎就对阿尔及尔未能在这一事件中给予真正的合作颇有意见。现在,法国的这一政策变得日益明朗,那就是它既不再盲目支持阿尔及利亚现政府,又不支持伊斯兰武装集团。同时,法国亦不愿看到阿尔及利亚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崩溃,若是出现这种情况,法国将是第一个受害国。所以,法国要谨慎地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经济上仍援助现政府,使之继续执行改革计划;政治上鼓励政府同所有放弃暴力和恐怖活动的派别对话,从而找到一条和平解决阿内部冲突的路子。
  (本报巴黎2月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秘拒厄建议 边界又开战
据新华社基多2月7日电厄瓜多尔副外长费尔南德斯7日在巴西利亚向巴西副外长多雷戈递交了一份有关在秘鲁与厄瓜多尔边界地区实行停火的新建议。
厄瓜多尔总统杜兰—巴连说,厄瓜多尔的新建议只对里约议定书保证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美国不久前提出的停火协议做了两处小的改动,但他没有透露这些改动的内容。
本报讯 秘鲁7日拒绝了厄瓜多尔提出的停火新建议。
另据报道,秘鲁和厄瓜多尔军队7日在两国边境塞内帕河上游和圣地亚哥河南段展开争夺战。秘鲁空军轰炸了厄瓜多尔阵地,厄瓜多尔军队则发射了地对地导弹。
双方目前对伤亡人数说法不一。非官方消息说,边境冲突12天来,双方至少有200多士兵死亡、受伤和失踪。(岳家声李英杰)


第6版(国际)
专栏:资料

  秘厄边界冲突
1月26日,秘鲁和厄瓜多尔两国军队在秘厄塞内帕河口地区发生交火事件。至今双方已有数十人死亡。秘厄边界冲突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秘鲁和厄瓜多尔接壤地段长达1600公里,两国长期存在边界争端。19世纪初两国独立后并未正式划定边界,这为此后长期的边界纠纷埋下了隐患。在亚马孙流域上游一些地区的归属问题上,两国对疆界的划定互有争议,曾导致1941年发生大规模流血战争。翌年,经阿根廷、巴西、智利和美国的调停,两国签署了“里约热内卢议定书”。但此后厄瓜多尔以议定书是被迫签署、地理有错误、“无法执行”为由不予承认,于1960年宣布废除,并宣布对文件规定划归秘鲁的土地仍享有主权。这样,两国的争端一直延续下来。
80年代初,在两国争议地区发现大片油田,双方都加紧在边界地区勘探和开采,领土纠纷又告激化。1981年1、2月间在两国边界地区终于又爆发了一场自1941年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武装冲突。后经美洲国家组织和里约议定书4个保证国的斡旋,两国达成了保持边界和平的协议。90年代初,秘鲁和厄瓜多尔政府又在亚马孙地区两国边界附近建立“共同安全区”,以避免发生边界冲突。但此后边界摩擦依然时有发生,直至最近又发生了边界武装冲突。(谷集)
(附图片)
秘厄边界冲突示意图孙伟绘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新闻界一瞥
——罗匈见闻之三
人民日报代表团
据《真理报》总编辑丁努介绍,90年代初,罗马尼亚出现了“报刊大爆炸”,报刊曾达5000多种。原罗共中央机关报《火花报》变成了民营报纸《真理报》,发行量曾达200多万份(罗马尼亚共2200多万人)。但是持续时间不长,报刊种类和发行数量锐减。全国性的报刊已减到13种。《真理报》发行量位居全国第二,降到13万份。《真理报》的股份是由总编辑丁努和他的同事们买下的,报社95%的收入来自广告和卖报收入,5%来自自办的商店、餐馆。由于经营管理比较好,报社工作人员的数量少了,素质高了,所以个人收入情况较好,总编辑的月收入和总统差不多。
据丁努介绍,现在罗马尼亚的报刊、广播和电视什么都登,什么都播,没有法律约束。有些报刊为了吸引读者,主要登些关于犯罪、性、名人隐私之类的东西,追求轰动效应。《真理报》则努力保持自己的格调,经常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等重大事务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政府及其下属部门的政策、工作予以评论,揭露和抨击政府某些官员的腐败行为。《真理报》每天都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一篇有关这些问题的署名评论。丁努说,从总统到政府的部长们,都非常重视《真理报》的意见,外交部在发表对国际新闻事件的意见时,常参照《真理报》的提法。
对于报刊常常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官员们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锡比乌市市长索林·谢尔布说:“有的报纸在一版刊出消息《市长被解职》,标题字号很大,市民争相购买,但实际上并没有这么回事,消息是捏造的。过了几天,这家报纸只在末版一个很不显眼的位置登了一个小小的更正。这样做太不对了。如果为此向法院起诉,花很多时间不说,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成天去应付这些事,只好随它去。”
匈牙利《人民自由报》的前身是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中央的机关报,1989年剧变后,变成了一家以报业为主的民营股份公司。公司60%的股份被德国著名的电信公司威斯特曼德公司买去。德国老板除了要求报社赢利之外,对报社宣传什么、怎么宣传并不干涉。剧变前报社的正、副总编辑仍然留任。1994年秋天,报社上届领导任期届满,社内进行民主选举,原任正、副总编连选连任,保持了报社领导的连续性、稳定性。总编辑奥特沃什兼任公司的总经理,主要抓全公司的工作,报纸的具体业务工作由三位副总编负责。报纸的报道坚持政治品位,不像那些“地铁报”,净登些迎合低级趣味的“浪漫故事”。为了表示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报纸的前4版新闻版,坚持不刊登广告。由此在读者中赢得了声 誉,发行量达到30多万份,为全国第一大报。从赢利情况看,在全国诸公司中,利润位居前5位,德国公司投资的钱,两年就收回了。
当然,像《人民自由报》这样的报刊在匈牙利很少。许多报刊都亏损,或难以为继,或破产拍卖。一些外国老板对报社的宣传也控制颇严。有家报社的总编辑因不听外国老板的话,批评了前政府,就被炒了鱿鱼。
 (全文完)
(附图片)
布达佩斯著名的马车饭店地下餐厅小乐队为就餐者奏乐助兴本报记者于宁摄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
  格市南郊继续激战
俄军伤亡逾四千人
本报莫斯科2月8日电记者许恒声报道:据车臣军方提供的消息,格罗兹尼南郊今天上午继续进行阵地战,格罗兹尼市内的一些地区仍然被杜达耶夫的武装所控制。
车臣“总统新闻处”说,“以杜达耶夫为首的车臣政府”仍然准备同俄领导人进行“相应级别的谈判”,如果不开始进行这种谈判,“北高加索的游击战将不可避免”。据俄军方初步统计,至2月7日,俄军在车臣已死亡907人,3400多人受伤,150多人失踪。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加蓬遣返移民风波
本报记者顾玉清
1月初,加蓬政府宣布凡没有合法居住证的外籍移民,须于1995年1月31日之前离开加蓬。逾期不仅当事人将被驱逐出境,而且对有关的雇主、房东和代理人也将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规定颁布后,已有4万名外籍移民被迫离开加蓬,取道空中、水上和陆路,返回他们各自的家园。
由于语言相通,西非各国移民混居现象比较普遍。目前居住在加蓬的外籍移民大多数来自扎伊尔、马里、几内亚、塞内加尔、尼日利亚、赤道几内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周边国家。移民问题说到底是一种经济现象。在西非和几内亚湾地区,加蓬历来是移民的向往之地。只有130万人口的加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左右,在中、西非算是首富。因此,加蓬被周围国家视为“淘金”的一个好去处。过去由于政策较为宽松,因此,居住在加蓬的相当一部分移民没有合法的手续和居住证。
加蓬政府曾于去年9月作出遣返非法移民和“偷渡者”的决定,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社会治安问题;二是更主要的经济问题。为对付经济不景气,解决失业率不断上升的矛盾。据加蓬统计,加蓬的外籍移民约有40万左右,他们或经商,或做工,特别是那些重体力的工作,差不多都是由外籍移民承担的。应当说,他们对加蓬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自遣返外籍移民的决定发布以来,由于许多人陆续离去,已给首都利伯维尔市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近日来,西非沿海各港口,到处都有装载移民的船只靠岸。1月24日,一艘只有32个床位的渔轮,却装载着347位来自加蓬的移民。他们在海上漂泊了三天三夜之后,才抵达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在他们中间,还有马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贝宁和喀麦隆等国的侨民。这些人差不多都拖家带口,当他们经过可怕的海上历险登岸之后,许多人悲喜交加,抱头痛哭。
加蓬宣布遣返外籍移民一事,在西非地区引起较大反响。首先,人们对加蓬当局办理非洲人的居住证高收费,而对法国人办理同样证件却只收5万非郎的做法,感到很“恼火”。据说,希望继续留在加蓬的非洲移民,办一张一年期的居住证,所交费用几乎与回程机票价相当。如马里、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人的交费额分别为61万、65万和80万非洲法郎。此间舆论认为,这对“兄弟间”的感情是一种严重伤害。其次,人们提出了“非洲今后向何处去”的问题,对推进西非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怀疑。认为这样做有悖于逐步开放边界,实现人员、货物自由流通的构想。此外,人们担心在国籍“模糊”的西非地区,“遣返问题”如引起连锁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加蓬遣返移民的事件仍在发展变化中,将会出现的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尚难预料。但公众希望有关当局能本着“非洲需要团结,而不是相互排斥”的共识,来妥善解决这一新出现的地区性问题。 (本报阿比让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阿拉法特有条件接受巴以分离
《金字塔报》7日报道,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日前在加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巴自治政府准备同意“巴以彻底分开”的建议,条件是这种分离不是“安全性”的,而是“政治性”的,即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吉议会选举初步揭晓
5日举行的吉尔吉斯斯坦议会选举初步揭晓。立法会议(上院)35个议席中仅产生两个,而人民代表会议(下院)的70个议席产生了13个。全国总共195万选民中的72.8%参加了投票。两院剩余席位将在19日举行的第二轮投票中以简单多数票制选举产生。(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叶利钦被邀参加七国峰会
加拿大外长安德烈·韦莱7日向新闻界宣布,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已被邀请参加将于今年6月中旬举行的西方7国首脑会议。韦莱说,加拿大、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领导人将于6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东部城市哈利法克斯举行首脑会议。他说,“我们已邀请叶利钦总统”参加第三天的会议。这将是叶利钦总统第二次参加西方7国首脑会议。去年7月上旬他出席了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7国首脑会议中的部分会晤。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泰国确定新外长人选
泰国正义力量党在7日晚举行的会议上一致决定,由现任内阁大学部部长甲社·差纳翁接替将于2月11日辞职的他信·西那瓦外长的职务。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叙以将在华盛顿恢复和谈
据大马士革外交人士7日透露,叙利亚和以色列将于本周在华盛顿恢复和平谈判。据悉,叙以和谈将在美国中东和谈协调员罗斯主持下进行。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独联体国家将举行首脑会议
独联体国家首脑10日将聚会阿拉木图,商讨维护独联体和平与稳定、加强成员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个领域合作的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爱尔兰议会取消紧急状态法
为继续推进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爱尔兰议会7日晚通过政府提出的一项议案,宣布取消持续56年的紧急状态法。(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众院议长出任政府总理
本报华沙2月7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今晚,波兰左派执政联盟两党(帕夫拉克领导的农民党和克瓦希涅夫斯基领导的民主左派联盟)领导人经过协商讨论后就总理人选问题达成共识。
为走出目前政治危机的困境,农民党领导人提出了建议:波兰社会民主党(民主左派联盟的核心)领导人增补到帕夫拉克政府内阁中,克瓦希涅夫斯基可担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现议长约瑟夫·奥列克西(民主左派联盟)取代帕夫拉克担任总理,现副议长约瑟夫·齐赫(农民党)取代奥列克西担任议长,帕夫拉克和克瓦希涅夫斯基都不在政府里担任职务。
民主左派联盟领导人同意约瑟夫议长出任总理。


第6版(国际)
专栏:

  希腊称击落一土耳其战机
本报讯希腊国防部的一位发言人8日在雅典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希腊空军当天上午在希腊的罗得岛击落了一架入侵希腊领空的土耳其飞机。
这位发言人说,驾驶F—16战斗机的一名中尉飞行员弹出机舱掉进大海后被希腊空军的一架直升机打捞出来并送进了罗得岛的一家医院接受检查。
但土耳其方面否认了该飞机因入侵被击落的说法。土耳其国防部的一位发言人说,这架飞机既没有侵犯希腊领空的行为,也不是被希腊空军击落的。他说,该机是在训练时因机械故障而在希腊的罗得岛坠毁的。驾驶这架飞机的是一位名叫耶尔德勒姆的空军中尉。(黄良德罗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