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5-02-09

1995-02-09新闻联播 文字版

长青的桂树记着他

第12版(副刊)<br/>专栏:心香一瓣<br/><br/>  长青的桂树记着他<br/> 张永权<br/> 边城芒市。<br/> 如霞的彩浪,如歌的笑语。现代而又古老的节奏,随傣女那如舞的步履满街荡起。一位武警上尉不带我逛大街,却把我引出人潮,向着那绿荫成片的小坡爬去。渐渐地,有一股沁脾的清香随风而至,令人心爽神怡。<br/> 他把我引到芒市宾馆里两棵高大的缅桂树前。上尉整理了一下衣冠,神情庄严,似在行注目礼。然后,他指着左边的一棵桂树说:“这就是敬爱的周总理栽的树。凡是来边城的客人,要我当导游,我都首先引他们来瞻仰这长青的缅桂。”言语间,溢出边防战士对周总理无限的崇敬。我望着巨大的树干和那翠绿的华盖,心中也泛起一股热潮:“呵,周总理栽的树!”对着它,深深地鞠了一躬。<br/> 此时,正是隆冬季节。在北方,大概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而这南国边城,仍沉浸在葱郁的春意之中。不知是南国的天气,使这棵桂树长得如此高大繁茂;还是这长青不凋的缅桂,给边城增添了几多春色。仔细看,缅桂的绿叶丛中,还时有些雪白的小朵儿在闪烁。上尉躬下腰去,轻轻捡起散落的花瓣,一面把它们埋在树根下,一面对我说着:“快40年了,这长青的缅桂树,扎根在边疆的土地上,生长在边城人的心中。它的每一匹绿叶,都记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每一片花瓣都开放出人们的深情;每一圈年轮,都记着他在德宏边疆动人的故事。”上尉是业余的警旅作家,形象和激情在他的心中融会,说着说着,眼里噙满了泪花,为我翻开了那一页金灿灿的历史。<br/> 1956年12月,周总理出访缅甸。15日陪缅甸贵宾吴巴瑞总理到我德宏访问。总理一行,经边境小镇畹町入境。那天,这个被称为“太阳当顶”的小城,太阳更加明亮,花儿格外艳丽。畹町河唱着深情欢快的歌儿,象脚鼓伴随孔雀舞,从早唱到晚。“周总理从缅甸回来了!”人们奔走相告,喜讯化作了灿烂的彩虹。<br/> “这是一个永远激动人心的故事。”上尉讲叙着:周总理踏上畹町桥,一眼就望见了飘扬在桥头的五星红旗。他老人家整理了一下衣帽,庄严地站在国旗面前,深深地行了一个鞠躬礼。接着,周总理走向正在哨位执勤的边防战士,把他的证件交给战士一一验证……<br/> 此时,边境大地一下沉寂下来。人们望着这一切,心潮翻滚着,泪花闪烁着,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敬爱的周总理,您是人民的领袖,也是祖国的儿子。祖国在您的心中,人民在您的心中。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畹町桥头的边防战士,换了几十批,但无论是谁,都会记起那个庄严的时刻,都愿意在这边关大地,为了亲爱的祖国,站成一尊永远的塑像!<br/> 那年12月16日,周总理陪吴巴瑞总理参加芒市的边民联欢会。那天,雪白的鸽子满天飞,“水水水”的祝福响彻大地。欢呼的声浪中,周总理和吴巴瑞总理,挥动银锄,在这儿栽下了两棵象征友谊、和平与幸福的缅桂树。<br/> 风风雨雨几十年,也曾有寒潮袭击过这片开花的国土。一些绿树冻死了,花儿凋谢了,但总理他们栽的缅桂树,却越长越高大,越长越青翠,年年开花,花开不谢,就是秋冬时节,也有缅桂飘扬……你们知道吗,这长青的缅桂,记着他的恩惠呢!

“打春”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打春”<br/> 于书恒<br/> 大自然做了个冰冷的梦,<br/> 忽然一阵温风,<br/> 吹开了惺忪的眼睛——<br/> 大雁要走了,<br/> 结束了艰难的旅行,<br/> “人”待它不薄,<br/> 特在天空留言回赠。<br/> 公路边的小白杨,<br/> 率先发表了绿色的诗行,<br/> 小鸟儿在枝头纷争,<br/> 说该有它的署名。<br/> 小鱼,<br/> 把小河咬出窟窿,<br/> 迎来一队鸭雏,<br/> 在练习划水的本领。<br/> 风筝群飞,<br/> 扯起蓝色的帆篷,<br/> 一切希望的脚步,<br/> 都从这儿启程……

悠悠交通入梦来——一个市长的素描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悠悠交通入梦来<br/> ——一个市长的素描<br/> 李辉<br/> 去年的10月11日,也许是广东湛江市的地方志值得记载一笔的日子。在这一天,湛江市的三项重大工程——广湛高速公路石门大桥、火车站改建、机场扩建同时开工。我没有赶上开工典礼的壮观场面,但市长庄礼祥的描述,仍让我能感受到开工的那一时刻他心中的激动与兴奋。<br/> 我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他。有一次我到惠州参加一个诗会时,他是那里的副市长,负责交通、基建方面的工作,曾向我们一行人介绍过惠州市交通建设的状况。谈到港口、高速公路和铁路,他显得格外地兴奋。会议室的墙上,张挂着惠州市地图,他的手便在上面指点着,富有感染力地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美妙的前景。那次见面之后,他的健谈,思路的清晰和敏捷,我一直留有很深的印象。这次在湛江,未料想与他不期而遇,不同的是,他已经担任市长,相同的是,交通建设仍然是他最为关注的事情。<br/> 其实,“交通”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60年代他便做着美丽的交通梦,走出潮汕的一个农家小院,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从那时起,他就注定与交通结下不解之缘。他学的专业是自动控制,也许做一个工程师是他的初衷。然而,“文革”中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他被分配到广东北部山区,在弯曲的东江上,做机动船队中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船员。<br/> 江水悠悠,岁月悠悠。每日漂泊江上,往日所有的浪漫和梦想一日日消融于流水之中。然而,80年代他意外地得到一展身手的机会,幸运地从生活底层一步步走上了领导岗位。一旦拥有了这样的机会和可能,他便重新拾起流逝的梦想,把发展一个地区的交通,始终放在自己首先考虑的位置。他不再可能成为一个工程师了,但更大范围的交通建设,给予他新的用武之地,在他的心中,现在充满着同样的豪情。他希望看到在自己的努力下,城市和农村都能装上交通的轮子奔驰于现代化道路上。看来,生活对于他有特别的恩惠,因为不是所有人梦想的流逝都能够有别的方式予以补偿,更不是所有人都会有他这样的机遇。<br/> 湛江又一次给他提供了用武之地,更艰巨,但也更宽阔,更恢宏。<br/> 位于粤西雷州半岛的湛江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有世界上少有的深水良港。它濒临南海,背靠大西南,居粤桂沿海地区中心,是海南岛陆路通往大陆的必经之地,也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欧洲各国航程最短的口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作为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湛江市前些年经济发展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相对落后。进入90年代后,广东已把湛江视为发展粤西经济的龙头,计划把广东支柱产业最重要的项目如钢铁工业、汽车工业等部署在这里,充分发挥这里港口、铁路等交通优势。<br/> 人们向我讲述他初到湛江时高歌一曲的故事。为了宣传发展交通的重要性和向社会募集资金,庄礼祥登上集资大会的舞台,唱上一曲流行歌曲《把根留住》,表明自己立志湛江建设的决心。然后,又大步走在全市万人大游行队伍的前列,穿行于整个市区。我想象那一定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br/> 机场在扩建,公路在拓展,港口在竣工。在湛江,一种恢宏的建设气势,感染着来访者。基础建设的大投入,为未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准备。湛江市已获批准建设一个线材厂,一个6.5万吨造纸厂也已立项。另外,国家批准的MPV(多用途乘载车)汽车生产线,交由湛江三星集团公司和海南汽车制造厂联合建设,该项目总投资达70亿。现在三星集团公司投资1亿多元修建的车间已经完工,为该项目的上马作好了准备。曾经一度滞后的湛江,正在成为广东新的建设热点地区,仿佛转瞬之间重又获得世人青睐。<br/> 庄礼祥谈到正在进行的工程,仍如过去那样健谈,那样兴奋。他难忘正在上学的小学生给他写来的信。他们为他参加集资大游行的举止而感动,特地寄来了积攒的几百元压岁钱,愿意以微薄之力,汇入到交通梦的实现之中。<br/> 说到这些,庄礼祥停顿下来,很感动地看着我。那一时刻,我好像更理解了他。我猜想,他的思绪是否又流向了当年的船队,流向了当年一个农家少年的梦。

大地书讯

第12版(副刊)<br/>专栏:大地书讯<br/><br/>  大地书讯<br/> △著名作家曾卓的四卷本文集《曾卓文集》,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br/> △张绪田的杂文集《难得超然》,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br/> △何信峰的诗集《在东海之湄》由南京出版社出版。

九龙壁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九龙壁<br/> 陈广斌<br/> 崇拜与信仰<br/> 凝固在这面石壁上<br/> 栉风沐雨<br/> 耸立成一座丰碑<br/> 叙述着昔日的骄傲与辉煌<br/> 云游蛟龙<br/> 击起沧海巨浪<br/> 震撼华夏的龙吟虎啸<br/> 仿佛还在耳边回响<br/> 碧水丹霞<br/> 簇拥起旭日秋月<br/> 雕墙影壁<br/> 是一面历史的镜子<br/> 辐射出炫目的文明之光<br/> 更朝迭代<br/> 几度沧桑<br/> 石壁上的玉砌彩雕<br/> 被岁月的风雨冲刷涤荡<br/> 琉璃瓦上<br/> 落几层轻尘几层冷霜<br/> 昔年苍茫<br/> 云遮雾障<br/> 囚禁在影壁上的九条图腾<br/> 空有凌云之志<br/> 总也飞不出这堵厚厚的石墙<br/> 今天<br/> 时代的浩瀚大潮<br/> 冲击着龙的故乡<br/> 九条巨龙破壁而出<br/> 跃入万里苍穹<br/> 扶摇直上

福寿年丰(图片)

第12版(副刊)<br/>专栏:<br/><br/> 福寿年丰(中国画)王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