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边远人家

  吉迈,那个道班和那顶帐篷
张小平
从黄河源头的玛多县驱车东行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花石峡乡。这里地势宽阔,远处是绵延不断的石山,最初的黄河在离它不远的地方缓缓流过。1300多年前,花石峡是唐蕃古道上的一个古老驿站,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在进藏的路上都曾在这里驻足。如今,花石峡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管辖,是从西宁进入青海南部的门户。
汽车在离花石峡不远的吉迈道班停了下来,这里海拔4800米,是果洛州境内地势最高的一个道班。离道班不远,有一顶黑色的牛毛帐篷。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这顶帐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介绍我们与牧民相识的是道班班长赵成德,他是湟源县人,21岁来到道班,已经干了18年,据他介绍,每年夏季,这户牧民都要从冬季牧场转场来到这里。因此,大家都盼望夏天,盼望与久别的邻居聚首。他们相互关怀,相互帮助,彼此处得很好。
道班有三间房子,4名道班工人负责7公里道路的养护工作。这里远离尘世,远离现代生活,加之高寒缺氧,他们的艰苦生活可想而知。赵成德说:这里一年有10多个月下雪,最冷时气温达零下51摄氏度,现在是8月份,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最高温度在10摄氏度上下。
问起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赵成德说:“缺氧。内地铲两锹土,这里只能铲一锹土,因为氧气不够,喘不过气。”虽然如此,他们的心境却很平静,也说不出什么怨言。赵成德只是说:“困难,我们尽量克服,一定要把路养好,保证道路畅通,让来往车辆多拉快跑。”话很平淡,可我知道,他们付出的是太多太多了。遇到车辆在附近抛锚,他们都要鼎力相助,还要给他们做饭,腾地方睡觉。我们来道班时,只见有5个司机正捧着热汤面,蹲在地上,痛痛快快地吃着,笑着,说着。一打听,才知道,他们从西宁来,到班玛县拉木料,搞运输。再一问,他们是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其中还有一位土族司机,叫丹珠,他说,吉迈道班可好了。
正说着,远处那顶帐篷的主人过来了,他邀我们去帐篷看看。
走过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我们来到帐篷门前,几只牧羊犬跳跃着,迎接远方来客。
这是一个典型的牧民之家,主人名叫根德,全家9口人。走进长方形的帐篷,迎面飘动着一排印有藏文的经旗,用牦牛绳穿起,上面还挂着几根松枝,这在当地是极希罕、极少见的东西,也被奉为吉祥之物,因为这里不长树。陪我们一起来的道班班长说,这几串松枝是刚才那几辆车从班玛县的原始森林里给他们带来的,自然更显得珍贵。
相互致意之后,主人让我们在藏式卡垫上坐下,又送上了酥油茶。帐篷正中靠墙的牛皮箱上摆着一个不小的半导体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藏族歌曲。主人说,他们把波段固定在藏语广播的频道上,青海台、中央台的藏语广播都可以收得到,所以他们的消息很灵通,国内外的事情都知道。收音机旁是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上面有正做的活计,还有几支彩色的藏柜,看来是新买的,柜子上画着藏族牧民喜欢的吉祥图案。女主人坐在我们对面,正用手摇奶油分离器打制酥油。过去,这里的牧民世世代代用皮袋、木桶摇搅,效率很低,质量也欠佳。现在,用奶油分离器就大不一样了。女主人说,机器很好用,每天挤完牛羊奶后,略微加温即可倒入分离器中,连续不动地摇动手柄,牛奶便自然分离成酥油和“打拉”水,酥油浮在上面,捧出来后浸在冷水里做成方块或球状,外面用牛皮缝好即可收藏起来,慢慢使用。“打拉”水是酸的,加热熬制后就成了奶渣。女主人说,大约三天可以打出一盆酥油,10斤左右,算起来,一年就是100多斤,主要都是自家消费了。
交谈中我们知道,男主人根德还是个缝衣能手,缝纫机就是他用的,他正在做一个藏袍,是给未来的女婿的。我问他,你给别的牧民做藏袍吗?他说做,但都不收手工费,看来,这里的牧民还保持着安多藏区古老而纯朴的民风。
根德已经做了爷爷,儿媳卓嗄生了两个孩子,长得活泼可爱。根德的女儿西珠,今年21岁,正在准备结婚的嫁妆。她很少说话,但却非常专注地听大家交谈,有时也插上几句,我说,给你照张照片,她听了高兴得很,马上转过身去打扮起来,换上了崭新的藏袍。走到帐篷门口,西珠简直变成了另一个人,她穿着红绿相间的花衬衣,外着水獭皮领的藏袍,胸前佩带着用绿松石、珊瑚等做的装饰品,头上戴着一顶安多藏族姑娘喜欢的礼帽。刚刚梳洗过的头发细细地梳着16条发辫,很潇洒地披在肩上,真是光彩照人。我赶紧按下快门,连连给她照了好几张照片,让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
再走进帐篷,主人已经把一盆手抓羊肉端上来了,这是藏族牧区待客的最高礼遇。根德说,果洛草原上搞承包已经11年了,他家现在有300只羊,7头牦牛,6匹马,去年收入5000多元,过去,这里的牧民是“浑身上下一张皮,脱掉羊皮光身子”,现在大不一样了,每人都有好几套衣服,色彩也变得更加艳丽和丰富。饮食上也不同了,过去他们是“早上抓,晚上抓,中午不抓拌糌粑”,现在,他们冬天以牛羊肉和糌粑为主,夏天能经常吃到大米、白面,在自己的帐篷里就能做面条和大米饭,还能吃上炒菜。道班邻居和他们互通有无,夏日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
分手前,我们在帐篷门口照了一张“全家福”,根德全家9口人,加上道班班长和我们,一共13个人。脚下是草地,背后是青山,海拔4800米的吉迈,那个道班和那顶帐篷,永远 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在空中上班的人
——访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第一飞行总队长那宝恩
本报记者徐建中
那宝恩,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第一飞行总队长,他已在空中上班40年,安全飞行1.6万小时,是一位出色的飞行员。那宝恩是黑龙江明水县人,他体魄魁伟,一位典型的东北满族汉子。初冬的一天,记者专程访问了那宝恩。
    空中“接力棒”
那宝恩总队长布置完全总队的任务后向我们介绍:第一飞行总队是中国民航的一个先进集体,组建于1955年1月1日,发展到今天,除担负几十条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飞行任务外,还担负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专机任务。现拥有几十架大型喷气式客机和300多名“全天候”优秀飞行员,全总队已安全飞行40年……那总队长谦逊地说:我是第六任总队长,前五任都为集体安全飞行作出了贡献,我只是紧攥空中“接力棒”继续往前飞。我们总队有四个安全飞行的“法宝”:即严密的组织、严格的训练、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归纳成一句话为“严字上天,安全可靠”。
    总是头一回
北京飞广州和上海等地的国内航线,北京飞巴黎、旧金山、纽约和东京等地的国际航线,对那宝恩总队长来说,他已经不知飞了多少次了,就像走自己的家门一样熟悉,对机场的地标特点都了如指掌。但是,每次飞这些地方时,他都十分谨慎,每次飞行他都当成是头一回飞行。
去年7月29日,CA981航班由北京直飞美国纽约,那宝恩总队长亲自担任带队机长。起飞前他顺时针方向围绕波音—747飞机对每一个部件仔细检查。敏锐的洞察力加上高度的责任心使他发现:起落架尾部灭火瓶上红线固定标记有移动迹象,为什么?是红漆掉了吗?根据是什么呢?再一细检查原来是灭火瓶里没有东西了,不起作用的灭火瓶飞上天后那是很危险的。后来他又发现辅助动力装置也漏气。他果断地通知现场值班员:采取措施,立即更换。
航班起飞时间虽然延误了,但飞机故障及时在地面得到排除。那宝恩总队长在驾驶舱里通过话筒向乘客说明情况,表示歉意,飞机迅速腾空而起,旅客们心中踏实了,个个面带笑容,机长的一番热忱讲话使他们充分理解了“安全第一”的真正分量。
    我是中国机长
在那宝恩总队长的飞行生涯中,他飞过10种机型,他担任机长飞行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他的飞行技术都是出类拔萃的。在他看来,中国民航是直接为改革开放服务的,是设在万里蓝天中的“窗口”,因此,在世界各国航空运输竞争中要牢牢树立起“中国机长”的形象。
40年的飞行生活已使那宝恩总队长养成了一种习惯:服装整齐、动作敏捷、举止文雅、热情诚恳、刻苦学习、技术高超、认真负责、从不自满。
从伊尔—18型飞机改飞波音—707飞机和747飞机,那宝恩都是在美国的西雅图进行的,共同学习的还有一些其他国家的飞行员。在结业典礼时,美国教员高度评价说:中国机长都是好样的。他们遵守纪律、虚心好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飞行技术都是100分……
那宝恩总队长曾多次担任国家领导人的专机任务,无论飞到哪个国家,中国机长的形象和机长的飞行技术都受到当地同行的关注和赞扬。
去年夏季,那宝恩总队长为江泽民总书记驾驶专机出访欧洲国家。在万米高空平稳飞行中,江泽民总书记得知第一飞行总队是一个安全飞行40年的先进集体时,欣然挥笔题词。
此时此刻,作为第一飞行总队的总队长,那宝恩兴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牢牢地把握住驾驶盘,目视远方,暗暗地鼓励自己:继续努力,戒骄戒躁,我要当一名出色的中国机长。(附图片)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苍山脚下找金花
黄橙
云南大理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为四大景。生活在大理的白族人几乎家家院内是繁花。色彩艳丽的繁花开在雄奇峻拔的苍山,开在柔情万千的洱海旁,难怪“金花”成了美丽的白族姑娘的代名词,难怪有那么多白族姑娘叫金花。
参加“洱海一日游”活动,我们的导游小姐就叫金花,白色花边衬衣配上红色丝绒小褂,围腰上系着绣花飘带,使那窈窕的身材更添飘逸洒脱。在同一艘游轮上有好几位金花,她们每人负责十来位游客的导游事宜。当游轮在清丽平阔的洱海上缓缓开动时,金花们开始为游客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其间还为我们端来白族的三道茶。游轮经过岛形如漂浮海面织梭的金梭岛,然后在小普陀靠岸,上下船时金花们扶老携幼,极为尽心地为游客服务。在小岛上有游客要与之合影,她们总是含笑地应允。
终点站是迷人的蝴蝶泉,在岸边迎接我们的是数以百计穿着缤纷服饰的小金花、大金花、老金花们,她们手里举着玛瑙戒指、扎染布包、大理石工艺品等蝴蝶般蜂拥而至,夸耀手中产品的叫卖声混合成一曲节奏明快的交响乐,弄得游客无所适从,不知该买谁的。一直到了蝴蝶泉边,才见到沿路整齐排列的小商品街,游客可以从容地选购自己喜欢的物品。看金花们娴熟地招呼着客人,介绍着产品,以及她们穿戴的精美的服饰,就明白商品经济大潮已经给她们带来富裕和欢欣。
一首歌唱的是:“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如今的金花们不仅替自己梳妆,而且把美丽和欢乐传递给每个异乡人。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瑶山深处涌商潮
张新国乐黎明
风景秀丽的九嶷山,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逐渐热闹兴旺起来。昔日散居在这里的瑶寨,如今建成了一条飞檐翘角,既保持了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的民族商业街。成为九嶷山旅游区的又一景点。
这条民族商业街于1993年破土动工,是由村民自愿筹资,乡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管理兴建的。街长约500米,宽约20米,每户均按上住房下铺面的布局构建。门面店铺前,各种各样的招牌、广告牌目不暇接。每逢农历二五八,是九嶷山瑶族乡赶集的日子,民族商业街便成了人的海洋。昔日“足不出山门”的瑶家阿哥,从深山挑来了竹木制品;过去一见生人就脸红的瑶家阿妹,从竹楼背来了土特产品。清亮亮的嗓子此起彼伏,飘荡着瑶乡蜜意;一声声讨价还价,洋溢着商海欢歌。
村民陈如青开的饮食店,设在商业街的入口处。他做生意坚持大众化,面向农民,1元钱一碗的肉丝粉,1.5元一碗的饭和菜,深受瑶汉农民的喜爱,每天都是顾客盈门。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园那天,收入就达800多元。
曾吉普和妻子陈满姣,熟悉黄柏、杜仲、厚朴等中药材的习性及加工技术,夫妻俩在商业街办起了药材加工厂。收购旺季,夫妻俩在瑶寨走村串户,把药材收进来,加工后再销到广东市场。这样不仅自家的钱袋鼓了起来,还给村民们找到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开照相馆的钱少世夫妻,热心为到九嶷山旅游的中外旅客服务,既当义务导游,又当照相老板。一天到晚忙于“咔嚓”、“咔嚓”。小小照相馆生意红火得很哩!谈及照相收入,他的妻子小田伸出两个手指,一串银铃似的笑声过后,“一个月两千块哩”,言语中充满自豪。
在商潮涌动的九嶷山,贫困落后的瑶寨正在走向富裕和进步。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风姿妖娆泸沽湖
本报记者任维东摄影报道
闻名中外的泸沽湖,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宁蒗彝族自治县北端,与四川省接壤,距昆明约800公里,海拔2690米,面积50多平方公里,湖水碧蓝,平均水深45米,透明度高达11米,湖中如翠玉般地点缀着几座小岛。整个景区由摩梭人居住的洛水村、狮子山、里务比岛、媳娃俄岛、里格岛、永宁喇嘛寺等组成。由于远离城市和工业,人烟稀少,周围有繁茂的森林,未受污染,还保持着原始的洁净,风景十分优美。
更为吸引人的是沿湖而居、拥有独特文化和生活习俗的摩梭人。他们至今还保留着原始母系家庭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姻风俗,被国内外人类学者喻为研究“人类婚姻家庭的活化石”。
由于宁蒗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县”,还缺乏足够的财力发展这里的经济,泸沽湖实际还处于未开发状态,这里目前只通了简易公路,还不通电,也没有电话,旅馆只是家庭式的小旅店,风景区的管理也很简单,基础设施远远落后于需要。1992年11月,宁蒗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国人开放县后,各国游客纷至沓来,仅1993年5月就接待各国旅游者6290多人,每到旅游旺季,游客连住处都找不到,从目前来看前来旅游的人将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整个风景区和摩梭人文化的保护问题。如果不从一开始就注意对这里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加以保护,泸沽湖和为数甚少的摩梭人将会受到严重损害,以往这方面我们已有过太多太多的教训。
可喜的是,1994年10月,云南省政府召开了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决定把泸沽湖列为省级旅游开发区,以旅游促进这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还要求在发展中注意保护自然生态问题。
(附图片)
1.如画的里务比岛
2.泛舟
3.在屋顶上晒玉米的摩梭少女,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千卷东巴古籍翻译完毕
近千卷东巴古籍约4000万字的翻译文稿,装满了整整3个两米高的大型保险柜。这是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学者和东巴老先生13年辛勤努力的重大成果。
东巴古籍是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的先民们用象形文字写成的经书,目前在国内外尚存有两万来卷。由于通晓东巴象形文字的东巴老先生健在的已经不多,以翻译为主的抢救工作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东巴文化研究所组建后,立即请来东巴老先生协助所内的研究人员,首先从现存的东巴经书中整理出能涵盖东巴文化全貌的近千卷互不雷同的重要典籍,然后逐句逐卷将东巴象形文字的读音注上国际音标、汉语对译,并用汉语逐段将内容翻译出来,形成“四对照”的翻译文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