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提高企业素质是经济增长的跨世纪工程
于振水
目前,世界经济正进入一场大的变革,其实质在于高新技术的迅速产业化。围绕高新技术产业新的产业群体的不断崛起,生产力的社会化过程在国际范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这一变革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将从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过渡到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国际经济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我们要实现追赶目标,使未来经济迅速增长的后劲不断增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企业的素质。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必须早做准备,早动手。
整个90年代直至下个世纪,高技术都将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并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高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将加速企业间的技术迁移,将进一步加快全球范围的资本、技术转移,将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促进国际商品、劳务贸易的进一步扩大,从而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走向21世纪的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经济细胞组织将发生如下重大变化:
一是高技术化趋势。企业的生产手段和科技开发手段的高技术化,使未来的企业无论是在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方面,还是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活动中,都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高技术。如,在技术装备中技术含量将逐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活动将日益依赖于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技术开发的管理将日益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的高技术化趋势,使经营传统产品生产的企业将日渐减少,而经营高技术领域的企业将逐步增多。就是在“两栖”企业中,其传统产品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也将呈下降趋势,而高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将迅速上升。
二是综合化趋势。21世纪的社会生产中,各类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其从事的业务范围将大大扩大,那种专营某一产品生产的大公司将不复存在。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发展多样化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技术各分支领域日益增多的必然结果。循此发展,企业的职能将由主要是生产经营活动转变到科研开发和提供各种服务。企业将不仅开展售后服务,还将开展信息、劳务等多种服务,并将越来越多地进入社会,进入家庭。一些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的分界、企业与社会和市场的界限将渐趋模糊。在企业的中介作用下,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分野将逐步缩小,以致日趋融合。
三是全球化趋势。跨国公司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形式。跨国公司自19世纪后半期产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巨人。目前,全世界有跨国公司近3万家,子公司10万多家,国际生产总值达数万亿美元,某些跨国公司的生产额甚至超过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贸易中,跨国公司的出口额占资本主义世界出口额的一半以上,其内部贸易与局外贸易合计占世界贸易总额的80%左右。可以预测,未来的企业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其生产经营业务范围将超越国家地理疆界的限制,成为独立于国家关系之外的一种经济活动组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严峻的挑战。因为这意味着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要同时发展传统产业产品生产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一方面,作为当前经济基础的传统产业还不发达,还需要加快发展才能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跨世纪的主导产业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的高新技术产业又亟待建设,才能在日趋统一和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才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准备强劲的后续力量。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确认识这种发展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引导和鼓励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把握时机,努力运用高新技术,开发高新技术,超前进行企业技术素质的更新,推动大中型企业向高技术化、综合化、国际化的跨国公司发展,使之成为未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为了适应上述需要,企业必须把自己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手段,加强对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着眼于21世纪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企业的素质。当前,经济的发展主要为两大方面,一是生产,二是管理。企业技术发展的高技术化、综合化,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高效化、柔性化过程,是企业生产能力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但是,如果企业的管理落后,高技术化的作用就难以发挥出来。因此,必须把现代管理理论,如运筹学和系统论的方法以及行为科学等,与电子计算机手段结合起来,加强企业的科学决策和决策的有效实施。这就要求企业注意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深化企业的内部改革,建立高度灵活、运行有序的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以适应企业生产能力日益发展的规模、性质的要求,适应高度市场化经济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多元化的情况。二是掌握技术信息,及时对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与动向进行分析,对生产技术情况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三是掌握质量信息,及时收集用户对产品质量的反映,改进生产和产品。四是掌握市场信息,及时了解市场动向,使产品适销对路,避免盲目生产。五是掌握经济信息,及时了解分析经营情况,资金周转和材料、能源、劳动力消耗的情况,并相应制定和修正经营策略。六是掌握生产信息,及时分析生产活动情况,并实施正确的管理。这就要不断改进管理手段。在现代,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可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主要用于制定生产计划,进行财务、物资、劳动人事、资金等管理;高级阶段是企业着眼于21世纪要大力发展的,主要用于科研、实验、产品设计,企业综合经营管理系统,经济发展分析及预测,以及企业各项战略决策等。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企业管理,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先进国家的这类企业,一般均可提高劳动生产率3—5%。
鉴于未来企业中智力因素、科技人员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企业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将更加重要。目前,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十分重视企业内教育。例如,日本的企业内教育是由企业全体职工参加的“全员培训”,并贯穿职工整个在职期间,进行“终身教育”。这种方式,不仅包括岗位培训、轮训等,还包括由企业举办各种专门学校。通过这个途径,普遍提高了广大职工的文化素养和科技水平,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在科技人才的使用上,注意采用各种各样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美国通过“研究员薪金制”和“研究费申请制”,鼓励竞争,充分发挥高级人才的创造性。按“研究员薪金制”规定,研究员薪金原则不是正式工资,而是奖金。特约研究期为二三年,此间科研人员必须进行独创性研究并取得实质性成绩,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自己将来的正式职位。这种做法能使研究人员充分发挥其特长和创造性,有利于人尽其才。“研究费申请制”也是鼓励研究人员多出成果的一种方式,值得效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必须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加快企业人才的培育,鼓励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人尽其才,使每一个企业都建立起自己的一支人才队伍,一个能进行正确决策的决策领导层和高效率、强有力的企业管理领导班子。


第9版(理论)
专栏:

  强化宏观调控须有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汪兴益
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十分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的两大支柱,其职能均需进一步强化。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价值调控,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影响和制约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流通、价值增值的两大外部因素。财政、货币政策手段各有分工,互相补充,互相协调,互相制约,并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两者是一种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用一种政策手段替代另一种政策手段,或单纯强化一种政策手段忽视另一种政策手段,都是片面和有害的。当前,有人主张应削弱财政职能和财政政策,这是不对的。实际上,财政政策手段是兼有计划、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性质的调控手段其调控范围涉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可以超脱局部利益冲动,从全局利益出发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财政政策手段在任何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只能加强不应削弱。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日本曾经有一段时间由于不重视财政政策,结果造成国内公益部门与私人部门间发展不平衡,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财政的债务依存度也比较高,以致不得不实行重建财政计划。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中应注意协调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促进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其各自运行必须与整个经济发展协调统一。为了实现经济目标,应实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并以此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财政政策涉及社会总产品价值分配全过程,它在配合货币政策实施总量调控的同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着重于运用投资补贴、投资贴息、税收杠杆等来引导社会投资结构。运用财政政策,可以调节不同地区、行业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关系,从而间接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对财政资金需求很大,扩大投资的势头较猛,财政困难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所以财政政策宜紧不宜松,即需紧缩开支,扩大收入,实行“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则应松紧适度,灵活调节,既要制止通货膨胀,也要避免经济出现萎缩和萧条。要赋予中央银行实施国家货币政策的相对自主权,中央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再向中央银行透支,并逐步减少行政管理办法。
大力推进国债改革和国债市场建设。国家财政通过适度发行国债,吸收引导社会上的部分消费资金和闲散资金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投资到国民经济重点建设方面,既能弥补财政收入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支持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又能避免赤字性的货币增发和由此加剧的通货膨胀。同时,合理利用国债手段,有利于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强化国家财政的预算约束,有助于国家财政发展经济和调控经济职能的实现。国债是一种信誉高、流通性强的金融商品,是货币金融市场上重要的信用工具,其增减调整和流向变化,对资金市场供需有重要影响,因而它还成为货币管理的重要市场工具,成为中央银行运用经济办法调控资本市场和货币供需的一个有效办法。因此,国债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运作的结合点,应充分发挥其联结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纽带作用。首先,要通过改革,逐步减少国债发行管理中的行政手段,改善国债品种结构和发行条件,增强国债发行对市场的适应性,建立富于活力和效率的国债发行机制,提高国债市场的筹资能力,为国家财政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筹集建设资金需要的长期稳定的手段,并借此加强对社会资金流向的引导与分流,促进社会资金融通,辅助国家财政强化预算约束,规范财政运行机制,健全货币供给机制。其次,要通过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国债流通市场,提高国债的流通性,促进国债信用工具职能的发挥,辅助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加强货币吞吐管理,提高货币管理效率和调控灵敏度,促进银行改善资产结构,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再次,要建立国债偿还基金,实现债务资金的良性循环。
积极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财政投融资是以有偿的方式运用财政性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和企业投资必定受利益机制的驱动,偏重于投资周期短、回报率高的加工工业,使得投资周期长、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投资不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日益严重。这就要求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实施有效的结构调整。而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就可以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资金保证,使之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相适应。建立财政投融资体系,在宏观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各级政府及财政、银行等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协同配合。在资金来源上,要拓宽渠道,不仅应包括国债及财政预算拨入的部分资金,而且还应当逐步把邮政储蓄存款、社会保险基金结余等纳进来。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强调宏观调控的政策,也应注意资金使用效益及资金回收。当前,一方面,要加速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进程,把其原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实现政策性目标。另一方面,要管好用好财政周转金。多年的实践证明,将一部分财政资金由无偿使用变为有偿使用,有利于缓解财政资金不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坚持保本微利、拾遗补缺的管理原则,通过建立健全财政周转金制度,落实责任,强化管理,使财政周转金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财政投融资体系应与财政预算体系和财政信贷体系相互协调,避免发生冲突,并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


第9版(理论)
专栏:

  《独联体东欧纵横》出版
曹廷清、沈道初两同志主编的《独联体东欧纵横》一书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独联体东欧概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有关国家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地理面貌等;中编《苏联与东欧的巨变》较全面地叙述了有关国家政治大变动的前因后果;下编《历史的沉思》以翔实、严谨的史料,从历史的高度总结和反思东欧与前苏联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揭示了其剧变和解体的内外原因。(木子)


第9版(理论)
专栏:

  《中国传统文化》出版
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书最近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本系统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性读物。绪论扼要论述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随后分十章介绍传统文化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哲学、宗教、史学、文物、书法、建筑等方面,从而展示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相互影响。最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历史遇到的挑战。在结束语中则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文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