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剑桥游
王忠明
剑桥,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在那里,无论怎样转来转去,始终都没能离得开那大学气息的笼罩。剑河清流,涟漪微漾,荡开青春的无尽笑意。各种草坪是那样的绿、那样鲜活、那样蓬勃,充满终年不竭的旺盛,很难不使人想到莘莘学子们翻开的书页、课堂上的雄辩、勇于探索气概和求知风尚。而一进剑桥市,那座纪念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剑桥学生青铜像,更是情深依依,标志突出,把剑桥的学府特质自然而然地装点了出来。连那条古朴的商品街也恋恋不舍地紧挨着校区,且多为书店、文体用品商店以及大学生们常常聚首的小酒吧等,还有裁缝店,不少是专营大学生穿的黑袍的,街上行人中也十有八九是年轻的“书包族”,嬉笑欢语,轻灵活泼,看神情都像是领着剑桥“当然主人”的一代风骚。哦,剑桥,有人称作“英国唯一的大学城”,看来是不为过的吧!
我们游剑桥,自剑河西开始。剑桥大学的教学建筑多在剑河东岸,河西为各学院活动场所,以空旷的大片芳草地为主体,如天然织锦。河面平静极了,两岸垂柳与紫枫争艳,独立不倚。几十座石桥、铁桥和木桥横跨,小巧精致,极有韵味;弯弯的小桥旁又有青春倩丽靠坐,蜷起双膝,膝间摊着书本研读。岸上小道直通教学区,细沙平软,幽静,淡泊,乡野味很足,仿佛要让你吸够这清新、这馨香才可跨入那成片教学楼群中去似的。
剑桥大学由31所学院组成,其中包括3所女子学院、20所男女生混合学院和3所研究生院。大学初建于1209年,据说是由于当时牛津大学的学者与当地市民发生纠纷后有一部分忿忿然东迁剑桥所致。学院多以创建者的名字命名,有的则为纪念某一名人而建,如达尔文学院和邱吉尔学院。建于1546年的三一学院规模最大,其数学研究享誉全球,科学家牛顿当年曾求学于此,毕业后又在此任数学教授达30年。1871年建立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实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中就有20多人是在此成就功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是这里的学生。冈维尔和凯厄斯学院的院长就是浩浩长卷《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博士。数百年来,剑桥群星灿烂,科学大师辈出,素有“自然科学的摇篮”之称,它与作为“政治家的摇篮”的牛津大学交相辉映(英国人总爱将这两所大学相提并论,以致造出了“Oxbridge”即“牛桥”一词),对英国乃至世界科学事业和进步事业贡献巨大,影响深远。穿行在各院系大楼间,踩着那仿佛浆洗过一般清爽的鹅卵石小径,虽不闻琅琅书声,却蓦然涌起那桃李门墙济济多士的感觉……
大学是大得出奇,也静得出奇,一幢幢的学院楼紧凑相连。在极有限的时间里,我不可能阅尽春秋,只能择其要浏览一番,鲜明的印象是大楼全为各个时期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厚重,其中皇后学院的楼群最为瑰丽。院内有一树梨花,独立于楼前的绿茵地上,如冬日凝雪,莹洁透亮,白白的,衬着阳光,衬着古楼,衬着古楼上的尖塔,纯朴而清雅,一下子就弥漫出不少生气来。那建于1816年的菲茨威廉博物馆是校园中最“目空一切”的庞然大物,精细雕刻和纹章布满其门廊、拱壁和窗户,华饰斐然。馆内陈列有青铜器、陶瓷器、象牙雕等文物,其中包括中国的唐三彩、宋青瓷、明清的青花瓷等,其声誉仅次于大英博物馆。走近该馆,可见门窗里人影憧憧,却无多聒噪烦耳之声。庭院里也孤孤地长着一棵大树,叫不出树名,唯有劲枝,不见绿叶,风起不摇,欲动也静,斯斯文文地守着这古物古迹,看它“年岁”苍苍,倒也是很般配的。我徜徉在这些置于宁静至圣气氛里的古建筑间,想象着多少幸运学子在那里倾听一流教授、导师们弘博精深的讲课,或做着各种各样有可能改变人类生活和未来世界面貌的高精尖实验,对学问更产生出一种“永恒的向往”了。一流学府的深刻熏陶能使学生们在走出校园后,面对变化多端的功利社会,依然怀有一份对科学理想、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坚持。这就是剑桥的力量、教育的力量和文明的力量。
剑桥培育人才勋业彪炳,那么,在教学上必有其独到吧!同游者中有知,屈指说来,倒也清晰:一是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都跟一位导师,每周会面一次,主要讨论学生所写的作业论文等,并布置下周学习内容。近年因学生人数增多,有的导师需同时辅导两三名学生。讲座和大课的比重也有所增加,但从不点名,学生来否全悉听尊便,是地地道道的“自学为主”;二是多收权贵豪富子弟,收费高,且能指望日后对母校慷慨解囊,这对不断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也不失是一种经济保障;三是校园生活丰富,各种团体和俱乐部很多,凡有兴趣爱好者,无论文娱交际、体育运动、吟诗作画、议论时政等,均可找到去处,由此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其作用非同小可。此外,剑桥虽侧重自然科学的教学和研究,其文科也同样有名,16世纪荷兰学者伊拉斯谟,英国思想家培根、政治家克伦威尔和大诗人密尔顿、华兹华斯、丁尼生、拜伦等就出于此,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20年代初也曾在此就读。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比翼双飞,互相促进,有助于各方奇才脱颖而出 。
走出校区,在剑桥的宽街窄巷漫步,抬眼看周围,依然能见到有许多学院楼墙峭直临街,有的爬满绿蔓翠叶;有的则倚着一壁灌木,不是春绿,却是秋黄。随处草坪像是天然长椅,为老少妇孺歇息之地。那上头稀稀地坐着各种人,有怀抱婴孩的少妇,有注目捧读的学生,还有携有背囊的游客以及过路人等,都像被什么东西勾留了似的,心甘情愿地定在那里,恬静地欣赏与思索剑桥这座大学城的特有韵致,凝眸于此,便难能不瞿然动容!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圣迪埃 国际地理节
郑园园
在法国,科学、文化、艺术节四季不断。群星争辉的戛纳电影节,纸鸢竞飞的迪埃普风筝节,以巍峨的教皇城为舞台的阿维尼翁戏剧节……如一簇簇美丽的浪花,跃动于我的脑海,其中,令我久久难忘的却是知名度还不很高的圣迪埃国际地理节。
圣迪埃是洛林地区的一座古城,只有2.5万人口,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孚日山的林海深处。圣迪埃拥有一份独特的文化遗产,使它享有“地理之都”、“美洲教母”的称号。
原来新大陆“亚美利加”的名字,就是这个远离大海的小城学者给起的。中世纪时,圣迪埃是法国东部人文荟萃之地,该城的“孚日学馆”是闻名遐迩的学术场所。当年许多优秀的哲学家、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天文与地理学家、画家、音乐家,在那里百家争鸣,交流观点,纵论天下事。1507年,即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5年之后,“孚日学馆”的创始人沃坦·吕德主持编写了《宇宙学导论》,指出哥伦布1492年跨上新大陆时,误以为到了西印度;而佛罗伦萨的航海家亚美利加·维斯普西却正确地指出“这是一块和亚洲分离的、被海洋包围的陆地”。为了纪念这位“富有洞察力”的航海家,该书最先将新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同年,“孚日学馆”的学者制成包括美洲在内的版刻世界地图及第一张世界时区图,并由圣迪埃的印刷厂印制发行。圣迪埃从此有了“美洲教母”、“地理之都”的美称。
拥有这片土地,守着这份遗产,就该做点有益的事。圣迪埃市政府举办国际地理节的设想,得到国际地理学会的赞赏,法国文化部、教育部、邮电通讯部、空间研究部均表支持,众多法国企业给予赞助,1989年圣迪埃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地理节。
我是应邀到圣迪埃去采访第4届国际地理节的。那一年,国际地理学界正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500周年,全世界40多个国家的50多名地理学家千里万里地赶到圣迪埃。到达圣迪埃时,只见地理节的海报、彩旗在湛蓝的晴空映衬下,鲜明夺目。使我略感诧异的是,小城十分宁静,既没有铺天盖地的赞助厂商的广告,也没有熙熙攘攘的赶节的商贩。到各个会场看一看,地理节各项活动平和地进行着,安详中透着高雅,甚少商业味。在市博物馆,有地理摄影展,是一位欧洲地理学家30年代在中国甘肃、青海、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拍摄的。影视馆内,正在放映介绍非洲原始部落的幻灯片。市府大厅里,地理节的评委会正公布“沃坦·吕德奖”评选结果,这个奖设奖金4万法郎。评委会主席对我说,地理学的涵盖面广,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然而诺贝尔奖却未设地理奖。为此,圣迪埃市设立了奖金4万法郎的“沃坦·吕德地理学奖”,并期望它的声望逐年上升,成为世界地理学家心目中的“诺贝尔奖”。
“亚美利加图书沙龙”是地理节的一个重要内容,那里展出的是世界各主要地理出版社的最新的地理学著作、杂志、地图以及地理探险小说,主旨是展示最新地理学研究成果,并通过评选最佳图书的活动,把它们推向世界。地理节的另一出重头戏是圆桌会议。这是学者之间、学者与决策者之间的讨论。讨论会在市府小剧场举行,地理节的参观者可自由进出充当听众,对话者则一字排开,坐在高高的讲台上高谈阔论,提问与解释,质疑与驳难,气氛很活跃。那天,我听到的是日内瓦大学的一位教授与法国环境部的一名官员就欧洲环境政策的对话。
圣迪埃地理节除了地理学的国际间交流和合作外,也围绕乡土、国情、地球现状三大主题,给当地青少年以爱国主义教育。孚日山区的自然风貌、资源分布、动植物志等,都通过图片和影视清晰地再现于中小学生面前。国情馆内,法国的领土整治情况、牧区、核电站、高速火车线等,都用图片或模型陈列着。地理节犹如是课堂的扩大和延伸,是形象生动的乡土和国情教育课。它像润物的春雨,使年轻人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滋润,并从关注乡土的命运到关注地球的命运。这是情感得到了陶冶和升华。
我赞赏圣迪埃的决策者,他们珍爱这块土地上的遗产,匠心独运,举办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节,使地理节保持着清新脱俗的格调,我更赞赏地理节所起的教育作用。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异国风情

  加拿大人礼多不怪
邹德浩
加拿大人注重礼仪,人际交往洋溢着友爱和情谊,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使初来加拿大的人感到这里的节日特别多,人们相互交往多,彼此赠送礼品也特别多。
加拿大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休息时间多,再加上国庆节、劳动节、圣诞节等九个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几乎占全年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各移民社会的传统节日或宗教节日也很多。
每个加拿大人都有三五知己。加拿大统计局曾对十三万五千名十五岁以上的人进行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百分之十六的加拿大人至少有两个老朋友,百分之三十三的人说他们有三至五个亲密朋友,还有百分之十七的人认为他们有六到九个好朋友,另有百分之二十六的人,其中多数为思想开放的年轻人认为,他们都有十个以上的朋友。
对于爱交朋友的加拿大人来说,近百分之五十的人每周至少见一次面,还有百分之二十的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老朋友见面时,多以喝咖啡和聊天为主,但在生日、升学、晋升、就业、结婚、节日等机会,相互间都会送些小礼品以示庆贺。
多伦多一家从事礼品生意的公司经理说,他们目前经营五百多种礼品,年营业额高达一百多万加元。加拿大人爱送的礼品除了鲜花和酒类之外,最常见的有笔、表、钟和木制纪念牌。由于购礼品人层次不同,礼品的档次也是丰俭由人,例如笔的种类就有一元至三十、四十加元的不等。
目前较为流行的礼品是木制纪念牌,由人工或机器刻制。现在采用先进的激光技术,制作精美的木制纪念牌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因此很受人们欢迎。
每年的九月到十二月,是礼品业务最繁忙的季节,大小商店里都摆满了花花绿绿的礼品。除了人们互相赠送礼品以外,许多大公司也都会送礼品给员工,还有的公司借送礼品大作广告。
加拿大人爱送礼,但并不看重礼品的价值,只要该送的送到,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卡片,对方也会感到很高兴。但在一般情况下,外出办事或公干则不送礼。相反,如果你给政府官员送礼,他们反而会不高兴,如被人看到或查出,事关廉政大事,闹不好就会声誉扫地甚至丢官。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海平面上涨与人类生活
夏之秋
全世界50亿人口中,有1/3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60公里范围内,其中多数集中在亚洲。由于海水逐年上涨,他们在下个世纪内将受到海水的侵犯。
据报道,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表面温度增加了0.3—0.6摄氏度。科学家们指出,温室效应在过去的一万年里,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从-18摄氏度上升到15摄氏度,而人类的活动,正在加剧二氧化碳的排放,使温室效应变本加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席穆斯塔法·托尔巴表示,科学家公认温室效应可能在未来30—40年内,使平均气温上升1.4—3摄氏度。因为气温上升,使海洋遇热膨胀,到2050年海平面将上涨达1米之多。
我国专家预测,届时珠江三角洲海平面将上涨40—60厘米,上海及天津地区还可能要更多些。有关资料表明,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平面,正以每年平均1.5毫米的速度上涨,且有加速的趋势。
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工业国家,将有3亿人会直接受到影响。联合国政府间关于气候变化研究委员会(IPCC)的研究报告说,太平洋、印度洋一些地势低洼的珊瑚礁岛,将被淹没,或者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成为“环境难民”。
亚洲沿海最受影响的地区有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缅甸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越南南部和柬埔寨的湄公河三角洲、泰国的湄南河三角洲以及中国的黄河三角洲;另外还有印尼爪哇和苏门答腊北岸一带和菲律宾的马尼拉湾周围地区,也会遭受危害。报告显示,这些是世界上最密集的稻米产区,而且还有人口密集的城市,如曼谷、雅加达、马尼拉、达卡等,居住了约4700万人口;像孟加拉国这样的环境,将有4000万人口到8000万人口会受到侵袭。
不过,美国科学家认为,IPCC有关海平面上涨的速度,估计得过快了些,因为上涨速度是根据二氧化碳含量增长一倍时,所需要的时间来预测的。而这项工作不是孤立的,世界各国都在为防止二氧化碳迅速增加而做出努力;首先是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多采用替代能源,同时减少木材砍伐,大力植树,扩大林区,树木可吸去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只要各国采取有效措施,也许海平面上涨趋势有可能逐步加以控制。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揭示法老木乃伊的奥秘
刘水明
埃及国家博物馆第二层的56号展室,是一个关闭14年后于去年3月1日重新开放的特殊陈列室。游客购票后,要走过一段玻璃通道方能入内,那里光线幽暗,气氛肃穆,给人以深沉的沧桑感。在11副与法老墓自然环境类似的水晶棺材中,安然静卧着11具木乃伊,他们的皮肤和毛发清晰如故,容貌也与常人无多大差别,却都是数千年前曾显赫一时的法老和王后。其中最著名的,是公元前13世纪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
埃及国家博物馆珍藏有27具法老和王后的木乃伊。木乃伊是悠悠历史的无言见证人。但过去人们对古埃及史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象形文字或纸草纸文件的记载进行推断。在确认法老木乃伊的身份及其相互关系时,也只能凭古代祭司们写下的名字为依据。而现在,科研人员已从古埃及普通木乃伊中提取到DNA(脱氧核糖核酸),并对其作出分析,有了非常重要的发现。这预示人们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充分揭示法老木乃伊的奥秘,将为期不远了。
地球上仅有几个地方的气候和土壤成分结合起来,能够起到天然防腐剂的作用。如埃及、智利北部、美国的佛罗里达、欧洲的某些泥炭沼地带。这些地方都有可能发现皮肤仍有弹性的古人尸体。DNA能够存在于古人尸体中已得到证实,而分析这些DNA也是可能的,因为DNA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的生物学教授艾伦·威尔逊,在80年代末就发明了从古人尸体中提取和放大线粒体的技术。由于线粒体只通过母系遗传,这就为进行家族关系和血统研究创造了条件。1990年,美国杨伯翰大学的考古学家在埃及法尤姆的一个公墓里挖掘出几百具古代干尸,此后美国和埃及的科研人员便开始了对这些古尸的遗传学研究。从这些干尸上取下的微型标本被仔细地作了分析,结果是惊人的。埃及文物组织现已同意科研人员对法老木乃伊进行DNA分析。
不久前,考古学家在埃及艾克米姆附近的哈基尔萨又发现了一些埃及古王朝时的木乃伊。在其中一个坟墓中,人们发现了6具木乃伊。从他们的裹尸布和棺材上的铭文看,他们是一个家族的三代人,似乎是祖父、儿子和儿媳,还有3个孙子。通过对这些木乃伊的分析,科研人员的DNA分析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曾发现两具木乃伊的面具和铭文,都说其主人是同一性别,但DNA分析结果却证明,这两具木乃伊互为异性。目前的DNA分析水平,已能够毫无疑问地鉴定每一具木乃伊的性别。
在研究中,科研人员最担心的是:现代人的DNA与古代木乃伊的DNA相混。因此,在把用香料和亚麻布层层包裹的木乃伊从地下挖掘出来、搬到供检查和研究的场所时,所有的人都要穿长袖衣服,戴面具、发套和乳胶手套。标本的提取要用消过毒的一次性刀片、镊子和试管。为尽可能地减少木乃伊被侵染,每具木乃伊一般只由一个人处理,参与的人最多不超过4个。
对于无名木乃伊来说,标本可直接从尸体里取出。通常是在木乃伊某个隐蔽的、可修复的部位切一个1厘米长的口子,最好的取材之处是牙齿,因为牙齿不像软组织那样容易受到其他生物侵染。从牙齿牙髓里提取的粉末可以找到DNA,然后将其放大,经过特殊程序处理,就可以制造出亿万个相同的复制品,它们足够用于详细的遗传学分析。
而对于法老木乃伊,科研人员不能随便动他们的牙或骨头。在这种情况下,标本的获取只能靠把木乃伊移出棺材,看有没有尸体碎屑掉在棺材里。这样就可以不动刀切取人体组织,而用这些碎屑做标本。科研人员得到的标本都是些刚能用肉眼分辨的白色小碎片,所有的分析实验至少重复3次,以证实这些标本不是从现代人身上掉下来的。科研人员所要做的是,按DNA的类型确定木乃伊的血统,最终目的是绘制一份包括古埃及所有法老在内的遗传学图谱。
在今后10年内,对木乃伊的DNA研究也许会取得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科研人员不仅希望疏理清楚法老们的相互关系,而且希望能找出他们的死因,以及他们的后裔,真正做到揭示法老木乃伊的奥秘。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界大城市上班族午餐趣谈
▲伦敦约占1/3的伦敦上班族是以三明治作为“典型工作午餐”的,但在管理阶层中,去各餐馆吃顿丰美工作午餐开始大行其道。其中,最热门的为意大利新潮餐、美国套餐和俄罗斯小鹅肝等等。
▲巴黎一般来说,巴黎上班族比伦敦上班族阔气得多。尽管由于经济萧条和追求苗条等因素的影响,仍有相当比例的巴黎人边走边食加上奶酪的法式面包并手里拿着一瓶佐餐酸奶,大多数上班族在午餐上消耗的金钱为英国伦敦上班族的1.5倍。
▲纽约相比之下,纽约上班族的工作午餐简单得多——有的只要一份沙拉、一杯矿泉水即可,吃三道菜再加马提尼酒者寥若晨星。
▲罗马罗马人除了享用面包香肠的午餐之外,在大餐馆大吃特吃昂贵海鲜者也大有人在,有的大亨、政客竟然不顾媒介可能曝光,随意带着情妇共享美肴。
▲东京东京上班族的“午餐节奏”最快——常常可以看见身着西装革履的“老总”站在街边小摊旁,匆匆“吸”着面条,并不时举腕看表。
▲柏林柏林人最为守时——12点整,上班族纷纷走出办公室;而到1点时,个个又像机器人似地准时坐回办公桌旁。至于被问到午餐吃了些什么,则十有八九不愿予以披露。(秋曼编译)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美哉桑塔露西亚
杨叙
从少年时就喜欢桑塔露西亚这首优美动人的歌曲。去年岁末在丹麦有幸参加了瑞典使馆举行的桑塔露西亚节纪念活动,才知道这首传遍全球的曲调蕴藏着美丽的传说。
十二月十四日傍晚,我们应邀来到瑞典驻丹麦使馆,大厅里已经挤满来自各国使馆的嘉宾,四处烛光闪闪,平添了一种温馨与神秘的气氛。
我们首先和波兰武官攀谈起来,他指着我们杯中暗红色的饮料,说这叫“格洛哥”,用红酒、白酒和果仁调制,是北欧桑塔露西亚节和圣诞节期间的专用饮料。我喝了一口,果然甜中微辣,味道极好。这时丹麦朋友瓦尔先生走过来,向我们讲起桑塔露西亚节的风俗。他说,桑塔露西亚节起源于瑞典,目前北欧各国也欢庆这个节日。按照北欧的旧历,十二月十三日是冬季最长的一天,瑞典人习惯于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送走漫长的冬夜,迎接曙光的来临,他们点起熊熊的篝火,驱走邪恶,期盼着阳光、夏季和好运气。说到此,我们十分理解地频频点头,的确,来北欧一年多,已深感冬季的难熬,从十月到来年三月,这里的天气多半阴阴沉沉,下午三点后天就黑了,早上近九点太阳才姗姗而出,所以北欧人对冬季总是满腹牢骚,而对夏季情有独钟。瓦尔接着介绍说,相传桑塔露西亚是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年轻姑娘,她为了拯救受难的基督徒无私地献出了自己明亮的双眼,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瑞典人民十分尊敬和怀念她,把纪念她的活动和古老的风俗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桑塔露西亚节。每年十二月十三日这一天的清晨,瑞典家庭中的女孩常常打扮成桑塔露西亚,头戴燃着蜡烛的花环,唱着歌唤醒家人。瑞典各地从十二月十三日到十五日连续举行欢庆活动,可见他们对桑塔露西亚节的重视。
听了这些介绍,我们更加急切地盼望着桑塔露西亚的出现。傍晚六点整,喧闹的大厅里突然安静下来,人们把眼光投向走廊侧面的小门。这时,在一片静谧之中,响起了那熟悉的歌声:“看夜空多明亮,星星在闪烁,海面上微风吹,碧波在荡漾,桑塔露西亚,桑塔露西亚。”随着歌声,一群天使一般的孩子缓缓步入厅内,他们和着音乐的节拍,一步一顿,手中捧着的蜡烛熠熠发光,照耀着他们庄严的小脸。走到大厅中央,他们站成一排,一共八个孩子,每人一身洁白的睡衣,脚上只穿一双白色线袜,头上和腰间系着银色的丝带,其中唯一的那个男孩只有七八岁光景,戴一顶高高的尖帽,样子十分可爱。毋庸说,正中那位最漂亮的姑娘就是桑塔露西亚,只有她没有捧蜡烛,双手虔诚地合十在胸前,头上戴了一个金色的花冠,五支蜡烛在花冠上放射着柔和的光芒。
在静穆之中,她们唱起歌,一会儿是男孩子领唱,女孩子齐声伴唱,一会儿是分成高低音两部合唱,唱低音的那个女孩子声音特别深沉委婉,甜美动人,她们的歌声仿佛来自上天某个不可测知的神秘地方,带着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注入听者的心里,人们沉浸在一派祥和安宁的气氛中。
终于,她们像来时一样,又迈着轻悄悄的步伐退出大厅,然而烛光依然摇曳不定,“桑塔露西亚”的歌声仍在耳边萦绕。纪念活动结束了,大家都带着愉悦的神情向主人告别。我们走出瑞典使馆,但见星光明媚,仍觉寒气袭人,可是心里却充满温暖,因为桑塔露西亚已经告诉大家,北欧的漫长冬夜即将过去,充满阳光的日子正在来临。桑塔露西亚,一个多么美丽的节日啊!


第4版(国际副刊)
专栏:

送冬迎春王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