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增加有机肥料投入
刘成果
当前,我们面临着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和社会需求增长等多重压力,而农业是以生物性生产为基础的产业,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主要物质基础。保护基本农田的数量、质量,严防土壤退化和污染,无疑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一项极为重要的长期战略任务。
我国农民素有“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古谚。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增施有机肥料,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对农业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不仅可以缓解化肥氮磷钾比例失调及化肥总量不足的矛盾,还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污染,净化环境,保护生态,更是当前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技术对策。粗略估算,目前全国农田投入的养分,约35%的氮素、50%的磷素、90%的钾素和大部分微量元素依靠有机肥料提供。因此,有机肥料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农业资源,增施有机肥料是当前增加农业投入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8年国务院专门发出了“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这些年有机肥料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田有机肥料的投入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我国丰富的有机肥资源还未被充分利用,潜力很大。如人粪尿每人日产0.5公斤,按城市3亿人口计全年约5400万吨,目前利用不到1/3;全国有猪、牛、羊、马等牲畜7亿多头,家禽近40亿只,这些畜禽年产粪便10多亿吨。但利用并不很好。特别是一些大、中型畜禽场的,还未被充分利用起来。我国每年生产粮食4亿多吨,可产生5亿多吨秸秆,按所含养分折算,这些秸秆含有氮280多万吨、磷57万多吨、钾570多万吨,仅此,就相当于1993年进口化肥的总量。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农作物秸秆只有26%用于养畜过腹还田,15%用于直接还田,少部分用于造纸、建筑和编织等,相当部分在田间地头焚烧掉,既浪费了资源,又制造了空气污染。河泥利用也有较大的潜力,据江苏省估计就有泥肥50多亿吨,若开发利用不仅可增加肥源,而且还可疏浚河道。南方有3亿多亩水田,最少有1/3可以种植绿肥。70年代全国绿肥种植面积就曾达到1亿多亩。近年来绿肥面积逐年减少,许多地方板田过冬。南北方还有许多的旱地、荒山、荒坡、滩涂可以种植绿肥。有机肥资源较多,它的分布处处皆有,但目前受积造手段影响,利用不足,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有机肥料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社会性产业,增积、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不可缺少的做法,也是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力增加有机肥料投入,本身就是对宝贵耕地资源的根本性保护,利在当今,殷及子孙,造福后代。当前,要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的指示”,继续抓好有机肥料工作。
一是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有机肥料工作全面发展。北京昌平县每年从财政拿出资金支持专业积肥队,共组织了233个专业积肥队,完成了亩增1吨农家肥的指标。浙江、江苏两省根据当地河塘多,淤泥富含磷、钾等多种养分的特点,利用机动吸泥船喷施泥肥,大大提高罱泥效率。这些经验,为开拓有机肥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要认真总结并加以推广。二是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发展有机肥料的政策、法规。三是“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方针,搞好科学施肥工作。四是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积造和施用有机肥料的实用技术及机械化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五是切实加强组织和领导,将积肥养地的工作由过去的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
1995年是“八五”计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冬季农业开发是关键。为了夺取1995年夏季粮棉油丰收,并为全年生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农业部提出了“三冬”农业开发。“三冬”农业中的重要一项就是抓好冬季有机肥料的积造,要求每户增积三方肥,每亩增施一吨肥。当前正是农闲季节,各地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组织和指导农民群众搞好冬季农业开发工作。
(作者为农业部副部长)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万辆汽车闹陆川
刘鲜日
本报记者刘鲜日
广西云开大山从西南奔腾逶迤而来,被气势磅礴的九州江冲刷成一马平川,形成了土地肥沃、历史悠久的陆川县。
陆川曾有过辉煌的时期:1964年,该县的粮食亩产在广西首家跨了《纲要》;1969年,陆川又成为自治区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陆川猪”更是长期作为南方优质猪种之一销往东南亚市场。然而,“高产穷县”的包袱却一直压在陆川人的肩上,沉甸甸的。到1980年,这个县的农民人均收入仍然只有200元左右。
因地制宜抓运输
贫穷的根子在哪里?近些年来,陆川的历届领导人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起初,他们探索发展乡镇工业的路子,但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产品多了,往哪里销,怎么运出去,这些严峻的现实告诉陆川人:只有大办运输才有出路。
陆川位于桂东南,是广西通往广东、海南的最主要通道。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四通八达的公路。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的影响,这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1983年,大桥镇的肖国雁等一批懂驾驶技术,手里又有积攒的农民大着胆子筹款买旧汽车跑运输,把陆川的生猪、水果等农副产品一车一车运到县外。一年下来,收回了本钱,一台车还净赚上万元的利润。这种放开胆子的“火力侦察”,为更多的农民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不久,一向沉闷的陆川便打破了往日的宁静,兴起了农民竞相购车跑运输的热潮。
农民的大胆实践,坚定了陆川县委、县政府走“运输兴县”之路的信心。1985年,县里出台了鼓励支持私人购买汽车搞运营的文件,实行“低收费,促发展”的优惠政策,从开业条件、营运执照、经营行为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建立起开放的规范化运输管理服务体系。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纷纷走出家门,贷款借款买车。第二年,这个县的个体货运车便达到600多辆。
组织起来跑全国
个体运输车辆迅速增多,车主们开始争抢货源。另一方面,单个的运输户势孤力薄,无法承揽大宗批量货物运输。精明的车主便开始自发酝酿联合闯市场的思路。温泉镇的东风牌汽车车主准备成立东风联合车队,陆城镇的一些车主则准备联合成立交通车队。县里领导及时摸清情况,觉得运输业走“自愿联合,组织起来,集中管理,单车核算,自负盈亏”的路子,是适应运输业市场竞争的好办法。于是,县工商局、交通局联起手来,帮助待建的车队完善各种规章,核发执照。到1987年,这个县还只有12个车队,1990年达20个,1992年发展到27个。现在这个县已拥有各类运输车9000多辆,95%以上都加入了全县的80多个车队之中。规模最大的大发车队拥有130多辆运输车。
通过努力,他们在全国28个省市的80多个主要城市设立了货网点和停车场,在广东、海南、湖南、上海、江苏等省市开辟了60多个以香蕉、苹果、北运菜、建材和工业品为主的货源基地,并与全国各地1万多个客户单位和经纪机构建立了业务和合作关系。现在,挂着陆川招牌的数千辆汽车走山东、跑新疆、闯东北、进四川,在祖国9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来往穿梭。往返有货运,车车有钱赚,年运货量达800多万吨,创收4亿多元,同时还为县里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
办好运输促农业
十年的发展,陆川的运输已闻名全国,他们运出产品,运走贫穷;也运进了信息、运进了资源,运进了靠市场信息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运输业的兴旺,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如修理业、加油站、零配件业及餐饮和商业的发展。此外,与汽车相关的非运输从业人员也达2万多人,年可增收5000万元以上。
陆川大力发展运输业,不但没有削弱农业,反而给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原先县里丰富的农副产品受制于运力,增产不增收。现在是运力拉动了农业的发展。车主、司机们走南闯北的同时,为后方的农业提供了结构调整的后盾和依据,农民已经开始按市场信息来安排自己的种养计划。
为此,陆川县委、县政府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产高效的经济作物。县里还专门推出了农业开发“9839工程”,按照市场需求抓好水果、桑蚕、瘦肉型猪等九大农副产品基地的建设。近两年,该县粮食总产连续保持30万吨的水平。他们还扩种水果3万多亩,使全县果树总数达到95万株,年产水果达1.4万吨;抓畜牧水产,年存栏猪达70万余头,家禽近9000万羽,水产品产量3000多吨,均比前几年有大幅度增长。
大量的农副产品收获后,通过全县近万辆货运汽车运到全国各地销售,农民收入也因此稳步提高,由1990年的不到600元,提高到1994年的1200元,4年间增长了一倍。
县委书记李海峰在谈到县域经济应如何发展时,深有感触地说:“找准突破口是关键的一步;其次,有关政策要落到实处;第三,还要创造性地工作。”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变无序为有序
——广东省加强外来劳动力管理的调查
李文学王德春
1989年以来,广东省针对外省劳动力流入引发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为组织和引导好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广东省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解决劳动力输入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今年初,省政府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协调领导小组,省政府领导挂帅,公安、劳动、民政、计生、卫生、工商等部门领导参加,并下设了办公室。
近几年,广东省人大、省政府及有关部门,注意用法规和政策规范劳动力流动的市场行为,先后颁发了《关于整顿劳务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力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和地方性文件。与此同时,深圳、珠海等劳动力输入量大的城市,依据省里的规定,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宏观调控有序流动
一是对使用外省劳动力实行总量和结构控制。每年根据各市具体情况,由省下达招用劳动力计划,各市在计划内组织招用。因上新企业和扩大生产规模原招工计划指标不够用的,可以申请追加。
二是实行外来人员就业证制度。外省劳动力到广东,凭户口所在地县以上劳动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到输入地劳动部门办理就业证。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各市、县,都成立了劳动监察大队,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协作,每年对企业的劳动管理进行大检查,查处违反规定招工和侵犯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是做好“三无”(无暂住证、无职业、无固定住所)人员的劝返和遣送工作。深圳和珠海等市以公安干警为主,组织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定期地清理“三无”人员。珠海市投资200多万元,在全国城市中率先实行了暂住人口计算机管理。
省际协作合理配置
从1991年开始,广东省同入粤劳动力较多的四川、湖南、广西三省(区)建立了劳务协作关系,以后又将协作规范扩大到贵州、江西、安徽、湖北、河南五省。
——成立省际劳务协作协调中心,由各协作省(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负责同志组成理事会,每年开一次例会,协商解决劳务协作中的问题。
——各协作省(区)在粤设立劳务办事机构,与当地劳动部门和用工单位密切配合,组织劳动力的有序流动,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沟通劳动力供求信息。广东省劳务市场服务中心,分别与协作省(区)的140多个地、市、县劳动部门建立了信息交流制度,用工量大的珠江三角洲各市、县举办劳务集市,都邀请协作省(区)劳动部门的同志参加,在集市设点,直接与广东用人单位洽谈劳务。
建立机构拓宽领域
深圳市宝安区有常住人口23万人,而从外地流入的务工经商者就达91万,是本地常住人口的近四倍。在珠江三角洲的大多数乡镇,一个乡镇所管理的劳动力比过去一个县劳动局管的还要多出许多。目前,全省95%以上的乡镇建立了劳动管理和就业服务机构,承担着乡镇区域内各类企业的劳动力招收、安全生产管理、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劳动监察等职能,并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为外来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技术培训等就业服务。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依托大厂加快区街经济发展
彭战果
随着市场机制发育的不断成熟,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逐步深化,其经济效益呈回升之势。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增强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区属企业的活力,实现快速发展,就成为各地尤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去年,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情提出了依托大厂、搞好服务、促进区街经济快速发展的工作思路。经过几年逐步摸索和实践我们感到,这确实是一条发展区街经济的有效途径。
转换观念是依托大厂的基础
区属企业大多是由过去街道“摊点”发展起来的,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发展规模企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招商引资,既缺乏大企业雄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综合实力,又缺乏大企业优良的产品对外商的吸引力。因此,必须确立一种新的思路,充分发挥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结合区情,依托大厂,搞好服务,实现全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作为区政府要达到依托大厂、发展经济的目的,首要的是要适应形势,转换观念。一是要放下政府架子,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驻区企业服务的观念;二是要坚持互惠互利,牢固地树立共同发展的观念;三是要狠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歪风,牢固地树立为驻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排扰解难的观念。经过几年的努力,区干部对“依托大厂、搞好服务、积极合作、快速发展”形成了共识。近年,我区先后与驻区20多个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协作关系,已陆续开发新产品90余种,完成技术改造项目127项,联合办厂14个,仅1994年以来,与驻区大厂联办的玻璃厂、制氧厂、北方染厂等企业就可创利税近千万元。
摆正关系是依托大厂的重要环节
要依托大中型企业,实现区街经济发展,除在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以外,在实际工作中还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摆正区政府与驻区企业的关系。一方面区政府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驻区企业经济发展鸣锣开道、保驾护航、排忧解难;另一方面驻区企业也应支持政府的工作,充分发挥大企业基础厚、实力强、人才多的优势,强化“一家人”意识,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要正确处理依托大厂和搞好服务的关系。依托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依托和服务统一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之中;三是要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关键是在实践中,选准结合点,才能取得成效。因此,要坚持“重实际、求实效”的原则,要特别注意克服那种只图虚名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对合作项目要认真论证,结合区情多上一些投资少、销路广、效益高的“短、平、快”项目,同时,积极培植有潜力、有规模、有前景的重点项目,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区属企业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
搞好服务是依托大厂的关键
在依托大厂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依托和服务并举,寓依托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之中搞好依托,使其齐头并进,实现共同发展。我们长安区驻有国家、省、市属企业500多家,其中千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40多家。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依托大厂的关键,是要真心实意地搞好服务。对此,一是要以“拾遗补缺、甘当配角”的精神来抓经济;二是要对驻区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家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我们特别要求执法部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驻区大中型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做到为其发展撑腰壮胆,保驾护航。我们还明文规定:对驻区大中型企业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千方百计为驻区大中型企业加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区政府领导也多次带领有关人员到驻区大中型企业征求意见,从而激发了政府各部门“转换职能、上门服务”的积极性。有一家驻区企业,从外地迁入我区,职工需要落户,人生地不熟,职工找厂里,厂领导急得团团转,长安公安分局闻讯后,局长、政委亲自带队,抽调六名户籍警和十余名干警,赶到企业现场办公,仅用两天就为200多户居民办理了落户手续,使该厂领导倍受感动。
(作者为石家庄市长安区区长)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银行资产风险成因及对策
冯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新旧体制转换的过程中,银行如何建立风险机制,尽可能增大金融资产的安全系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专业银行面临较高的资产风险:资金结构不合理,超负荷负债经营,流动资金比例过小,自有资金普遍不符合“巴塞尔协议”关于占全部经营资金8%的要求,抗风险能力十分脆弱;负债结构单一化,仅靠储蓄、企业存款支撑门面,风险过于集中;资产质量不高,逾期、呆滞等不良资产比重较大,资产流失和损毁情况严重。
银行资产风险的发生,无疑是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有:
(一)银行自身的原因。首先,风险意识淡漠。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影响下,吃国家“大锅饭”屡见不鲜,资产发生风险银行无直接责任,造成经济损失也很少触动个人利益,职工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其次,金融法规不健全,操作程序不规范,管理手段不适应。近年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拓宽,但金融法规建设滞后,银行缺少一整套规范完善的操作规程,金融现代管理手段落后于形势。再次,职工队伍素质不高。银行随着业务发展,人员急剧增多,教育和培训工作难以满足需要,总体政治业务素质呈下降趋势,致使业务差错率、恶性案件有增无减。
(二)借贷企业方面的原因。一是企业负债过重。据有关资料显示,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负债额平均占其总资产的70%以上,商业企业平均占90%左右,其生产经营完全靠银行贷款维持,一旦经济形势变化,银行资金就会“石沉大海”。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目前银行信贷资金80%左右投向国有企业,而大部分国有企业正在改革的阵痛中步履艰难,其经营风险极易转化为银行资产风险。二是部分企业习惯于享受“一大二公”,视银行信贷资金为“财政补贴”或“救济款”,不思多创利税,心安理得地占用贷款,遇到索款退避三舍。三是个别企业无视金融政策法规,创效益后只顾满足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甚至不惜大肆挥霍,拒不偿还贷款,使银行资产风险“雪上加霜”。三是企业信用情况难以确定,债权债务关系错综复杂,有的面临破产或被兼并,同时又断绝了减免税和财政补贴,促成银行资产面临高风险。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第一,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在体制改革与转换中,政府部门、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不顺,职责不清,有些本应由企业承担的经济责任转移到银行或政府头上,而一部分属于银行的职能却被行政职能所取代,经济活动中的一些矛盾又因责任不清而发生磨擦,问题成堆无人问津,结果风险往往由银行承担。第二,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当前银行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银行业务活动不时受到行政干预的影响,常常接受“指令”贷款。在资金紧张时期,各家银行充当企业“保姆”角色,被召集去“分配”贷款任务。“受益”的企业,多数是经济效益差、无还贷能力的单位,严重影响了银行的资产质量。第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重大经济政策调整,经济出现“低谷”等,均会给银行资产带来风险。
当前专业银行的资产风险居高不下,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否则,不仅影响银行的生存,而且阻碍其向商业银行的过渡。因此,应积极寻找对策,想方设法增加银行资产的安全系数。
(一)名符其实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依据盈利性、流动性、风险性原则,切实将预防风险摆到应有的位置,特别要从根本上增强风险意识,驱动全员以全副精力关注银行资产的安全性,使银行步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以防范风险为重点的运行轨道。
(二)建立资产风险预警、监测系统,对一切可能发生的风险严加监控。贷前严密调查评估,科学论证,择优选项;贷后实施跟踪监督管理,形成经济活动分析、预测制度,确保信贷资金如期归还;完善风险挽救手段,一旦收到“遇险警报”,迅即通过有力措施减少或挽回资产损失。
(三)健全信贷约束机制。运用资产比例约束放款行为,协调权利与责任、利益与风险、动力与压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保证投放资金的安全性;形成科学的信贷管理工作程序,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信贷管理责任制,实行贷款评估、发放、监管与归还“一条龙”管理,达到职能、任务、责任清楚明确;强化信贷、财会、审计部门的相互监督制约,对资产质量进行定期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保证金融资产的高质量。
(四)形成风险分散与补偿机制。改善负债结构,逐步实现负债结构多样化、证券化,广开筹资渠道,获得较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缓冲存款债务的直接压力,提高负债管理水平以及调节弹性;建立风险基金制度,根据信贷资产不同的风险程度,分别建立相应的风险准备金,银行定期提取,对高风险信贷资金提取坏帐核销准备金;明晰产权制度,实行股份制经营,达到股权结构多元化;同时可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变为产权;还可试行贷款保险,既可使企业解除后顾之忧,又能增加银行资产安全系数。总之,要千方百计达到经济效益最佳,银行资产风险最低。
(作者单位:辽宁抚顺市建设银行)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承担我国特区第一座高架站房——广州东站高架站房施工任务的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三处广大职工,以高质量、高速度完成第一阶段的施工任务。
林元刚董立巍摄


第6版(经济专页)
专栏:

江苏省宿迁市大力扶持农民利用自然沟、塘、河、湖发展水产养殖。
王爱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