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喜看沼气池产三宝
杨纪珂
农村的沼气池设备,其貌不扬。可是有位外国专家却把它看成高新技术。在一次于常州召开的有联合国和多国学者参加的农村能源国际研讨会中,有一位联合国环境署的污水处理专家,每天清晨要译员伴着他到老街去。他不是去闲逛,而是去看家家户户把粪便集中在粪车里送到沼气池去的情况。他对此事大加赞赏。他说,你们中国所提倡的通过沼气池把粪便和水浮莲等有机质化为燃料和肥料的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生物质资源。
他又介绍了日本京都的情况。在京都新市区,市政府拨巨款建了污水处理厂;在旧城区,仍用旧法把从家家户户收集的粪便送到农村去作肥料。新市区的做法不但建污水处理厂投资巨大,还因处理过的水中仍含有富营养物质,排入河流中破坏了生态平衡,致使藻类徒生,鱼虾绝迹;而种有机食品的农民却把旧城区的粪肥看成肥料珍品。中国发明沼气池不但把粪便化成为优质肥料,而且使碳、氢元素转化成为沼气作为能源使用,比直接把粪便用作肥料进了一步,比建污水处理厂更进一步。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更高明、更新颖的技术呢?
各种生物有机质在沼气池中经过嫌氧发酵后,产品有三:一是沼气,二是沼液,三是沼渣。沼气是优质无污染燃料,沼液是优质饲料添加剂,沼渣是优质有机质肥料。这样,农产品中所含生物质,都因化作三料而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沼气和沼渣的用途,已为众所周知。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沼液却值得一提。安徽省阜南县沈桥农村小学教师沈朝军在自己宅旁的塑料薄膜温室内建了个沼气池。以之为中心,烧饭、点灯、育秧、肥田、种菜、植保、储藏、喂猪都有了凭借,家庭也随着富裕起来。他用沼液作为添加剂养猪的发明,已激发了好几个省许多县农民养猪和建池的热情。这种科学方法使猪不生病,节省很多饲料,缩短好几个月存栏时间,增加母猪泌乳量和小猪的断奶窝重。现在到处出现农民争用沼液养猪的局面。农民虽然并不知道生物质在沼池中经嫌氧发酵后产生了多种维生素B和多种在一般饲料中所缺乏但为生长所必需的氨基酸,并且杀死了所有的病菌和虫卵,但猪不但长得快而且不生病却是有目共睹。如果把猪圈和厕所、沼气池结合起来营造,苍蝇少了,人的疾病也大为减少。再跟农村打井和改水相结合,农民的环境卫生就能得到基本改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跨世纪的沙区开发工程
——刘恕谈发展沙产业
本报记者谢联辉
“最近,有位杂志社的负责同志问我,什么是沙产业?怎样翻译成英文?虽然我从事沙漠治理工作几十年,但真的要用明快的语言讲述沙产业的概念,却犹豫起来了。钱学森同志把沙产业翻译成Deserticul-ture,并从沙漠科学化管理和高科技开发方面作了解释。”我国沙漠治理专家、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谈起钱老对沙产业概念的严格、规范的表述。
开创沙产业是人类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沙漠特殊环境自然资源的一种探索
刘恕说,有异于其他地域自然环境的沙漠区,自然本底十分复杂。比如中亚荒漠,太阳辐射高出温带一倍以上,地表昼夜温差高达50摄氏度,每年一般有100—150天持续无雨,蒸发量大于降水10—12倍。在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下,生命体都得改变自己的生物特性,以适应沙漠地区特别严酷的环境。据科学测算,荒漠中每克植物每小时蒸腾量为0.04—5.18克水,而在潮湿的热带只有0.002—0.01克水,差异千百倍。同是荞麦,在温带种植每平方厘米叶面上有82个气孔,而在沙漠区气孔却增至341个。
人们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沙产业。刘恕认为,钱老倡导的沙产业,不仅有方向性,而且有可操作性。从国际上看,以色列是个榜样;从国内来看,甘肃张掖地区先行了一步。
她给记者介绍起访问以色列的情况。国土面积仅2万多平方公里的以色列,60%以上的土地为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的荒漠,具有典型的沙漠农业特色,可他们每年生产的出口产品达六七亿美元。
有位以色列学者在分析他们沙漠农业发展过程时说,以色列人在严酷的沙漠农业环境实践中,逐步认识到起主导、决定的因素是人的管理,是人的素质,其次是资金、技术,最后才是自然资源。
以温室、滴灌两项关键技术为平台,运用生物工程高效转化太阳能,是发展沙区经济的成功之道
大棚温室开始于60年代,是为了克服沙区利用植物固定和转化太阳能效率不高及土壤盐渍化而研究出来的一种技术,当时在美国的阿利佐那被称为“环境控制农业”。后来大棚温室在前苏联、日本、德国、荷兰等国家得到不断完善,但都没有像以色列人那样大面积推广运用。
以色列根据缺水的国情,在移植国外大棚技术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推广和优化滴灌技术。开始用一般的塑料管道定时为作物和树木的根系生长部位供水;第二代滴灌设备引用了高压湍急水流;到第三代、第四代则根据土壤吸水能力、作物特性、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等条件,运用计算机技术严格控制供水量;第五代设备将附加一个过滤器,用来调整水压,并将污水洁净。到2000年,污水利用率将达到80%。有统计表明:以色列水资源利用率超过85%。每立方米水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利润,1950年为0.46美元,1990年上升为2.04美元。
现在,以色列运用遗传工程培育出甜味番茄、耐贮存的生菜等,他们的蔬菜、水果可以一年四季供应世界五大洲食品店,已有“欧洲冬季厨房”的美称。
钱老提出沙产业理论已10年了,专家学者在探究,沙区人们在实践,开始出现一些沙产业典型。这位从1983年起曾担任过5年甘肃省副省长的女专家高兴地告诉记者,她青年、中年时期奋斗过的甘肃省,出现了我国沙产业的曙光。干旱地区的河西走廊张掖地区,充分利用大棚和节水技术,发挥沙漠地区阳光优势,克服水分短缺困难,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西菜东运基地,开辟了“戈壁鲜菜外运”的新篇章。这里近几年建起1.7万多亩蔬菜大棚、900多亩高效节能温室,建成年生产能力为3000吨的番茄酱厂和总设计能力达2400吨的14个蔬菜脱水加工厂。现在这里的蔬菜已经流向国内100多个城市,并开始部分销往日本等地。
沙产业真正价值只有在生产中得以体现,才能正确估算其真实意义,群众才能为之奋斗、献身
刘恕认为,我国要加速发展沙产业,当务之急是抓典型,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样板教育群众,宣传群众,让大家从典型、实例中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同时希望政府有关部门、沙区各级政府重视科技成果的筛选、加紧筹措资金,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扶助滴灌设备、温室技术、藻类产业等沙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
在记者问到沙产业的概念和内涵时,刘恕用四句话对钱老倡导的沙产业作了概括:提高植物对太阳能的固定转化效率,是沙产业发展的谋略定势;充分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是沙产业的内核;逐步形成市场经济引导下的管理机制,是沙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开发之中,是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保障。刘恕认为,这是沙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综合开发的崭新思路。
实践已经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掠夺性开发方式和落后传统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原则背道而驰。世界上几乎所有沙区农牧民都发出同样的呼声:“开垦的地多了,粮却生产少了”、“地下水用得多了,地上牧草少了”、“羊养多了,产肉少了,皮质差了”。无节制、耗竭性地滥用沙区贫乏资源,正在加速沙区植物光合作用物质基础的丧失,沙区经济发展的潜能在遭受破坏,生存的挑战迫使大家去谋求新的思维抉择。
刘恕最后说,沙产业是对沙漠、戈壁天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构想。科学,意味着对未来的开拓。有所发现,有所预见,有所前进,才称得上科学。因为科学的本质是对未知的认识。而未知的被认识,被掌握,需要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优化的过程。在沙产业的创建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努力克服可能出现的挫折和失误,就会迎来沙产业宏伟事业的蓬勃发展。
(附图片)
大棚温室技术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逐步推广。图为温室大棚育苗。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学家钱学森谈沙区开发
建立新机制 发展沙产业
编者的话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倡导的沙产业,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表现出一个很有竞争力的新型产业。这个有活力的新型产业,既是治沙、防沙、固沙、制止沙漠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对这些已有基础事业的开拓。因为它将目光转向沙漠区的自然资源充分利用,把增加太阳能固定转化效率作为一种开发方向。这就需要运用全部的现代技术,建立起知识密集性的农业型沙产业。
就在这个新兴产业依托现代科技平台悄然崛起之时,国家针对人口不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这三方面的强大压力,以及我国到2000年粮食产量需要0.5万亿公斤的国情,提出了发展农业综合实力的口号,同时也向沙区提出了要粮、棉、油,肉、蛋、奶的要求。
前不久,中国科协和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林业部全国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基地和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先后召开专家学者研讨会,共同探讨了怎样凭借现代高新技术加速建立沙产业、实现中央提出的要求。
今天,本报发表钱学森同志建设沙产业的一些最新设想,同时刊登本报记者专访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沙漠治理专家刘恕同志的一篇报道。我们希望这些能给战斗在沙产业第一线的科技人员一点启发。               
奋斗一百年建立沙产业
我在10年前提出创立沙产业,不过是冒叫一声。我不是学农学的,也没有搞过沙产业。同沙漠、戈壁接触,仅仅是让我在技术方面管导弹发射试验的那一段时间。导弹发射基地建在沙漠、戈壁上。我利用执行任务的间隙,到处跑跑、看看,发现我这个脑子里的沙漠、戈壁概念不对。沙漠、戈壁里不是没有生物,而是生物多得很。从这里我得到了一点启发:对于生长在沙漠、戈壁这类特殊环境的生物资源,要珍惜,要用科学技术来经营。出于这种认识,1984年我在一定的场合从大农业思想出发,提出了建立农业、林业以外的沙业、草业、海业的设想。
沙产业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有了可喜的展开,甘草、沙棘等沙生植物的种植面积在扩大。但是,我始终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国家有那么大面积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大。最近国家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同志都谈到:中国农业用地越来越少,要开展大范围的调水工作以解决沙漠、戈壁等干旱地区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向沙漠要粮、棉、油,肉、蛋、奶的设想。
这种设想有没有可能?当然有可能。但是工作量很大,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中国所有的陆上水量加到一起,平均分布到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上,年降水量只有200多毫米,属于缺水区。所以向沙漠调水是必要的,很可能还要长距离、大范围地调。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中间过程,100年吧。在这一过程里,沙漠还要用,还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这就得靠沙产业。
关于充分利用沙区阳光的问题,我想起一件事。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向毛主席汇报时,提到他考察青海的情况。他说青海阳光比较充足,而且到夜里气温要下降,所以植物的养分可以保留,不至于耗散掉。这里种春小麦好,而且可以密植,产量非常高。当时在我脑子里留下了青海阳光充足的印象。
沙漠、戈壁有它的优势。这就促使我想到了田裕钊同志研究的微藻,只要阳光充足,哪怕像西藏那样的地区都可以干。还有盐藻这类东西,在盐湖地区大有希望。这方面的资源我国极其丰富。
要有适合市场机制的组织
发展沙产业的工作,我们做了很多。恐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这个问题就是组织问题。因为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市场经济,已经不是计划经济那一套东西了。在这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么搞?恐怕是个问题。我国农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适应市场机制快,步子迈得大,成功了;有的地方还在彷徨。
比如北京市的顺义县,真正在那里种田、管田的劳动力不多。一个人管三百亩,收割的时候跟种的时候都用机械化。所以顺义县的农民说,我们不是一年365天,而是一年375天。怎么多了10天?就是利用机械化生产,收非常快,收完了马上就种,在种跟收、收跟种过程中,他们抢回了10天时间。有人告诉我,这个时候非常紧张,冬小麦晚下种一天就要少收好多。
同时,顺义县还重视科学技术咨询。生产出来的东西,要进入市场,这个种田的人用不着管,有公司在管。市场信息由公司提供,由公司在那里经营。科学技术方面,他们也有专门的队伍在管,比如要施肥有施肥队伍负责,机械耕种有机械化队伍去管。结果种地的就变成看地的,很简单。有一个村管地的只有6个女同志,她们就是去检查检查,有什么问题,打个电话报告,然后由专业队伍来处理。
顺义农民到美国去看,他们说我们并不比美国先进的农场差。顺义农民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做到这个地步需要什么样的组织呢?就是公司化的组织,企业化的组织。公司管信息、经营这套,种地这个劳动变得很简单,因为其他的有专业化队伍、机械化队伍、科技队伍去管。这是我国种地最先进的组织。
沙产业要发展,恐怕也得走这一条路。因为我们国家已经走到市场经营体制里头来了,老一套是不行的,要有适合于市场机制的组织。沙产业发展要激发群众的积极性,要有先进的组织形式,否则会把资源破坏,沙漠戈壁上如何管理,大家一定要研究这个问题,不要去乱挖乱弄,要做一些试验,然后立法,对环境要保护。
沙区是新食品原料的开拓地
最近我在想一个问题。多少年来大家都是在家里做饭、做菜吃。这个是不是可以变?
家庭做饭,是一个大项目。这个要解放,怎么解放?我觉得现在有苗头了,这就是快餐业。这个快餐业是什么呢?我看了一些材料,他们的经营方法和操作,实际上是把家庭烹饪用工业生产方式来处理。这跟手工劳动变为工厂劳动一样,烹饪工厂化后,就把烹饪产品简单化了,人们拿回去热一热就可以吃,或者不要热也可以吃。这样,家庭厨房劳动强度就大大减轻了,这是个趋向。
人们从家庭厨房里解放出来,我看下个世纪就要实现。这个实现以后,食品的原料要大大科学化。比如说微藻生产的蛋白质,就可以调在食品里头,又好吃,又有营养。
我国人口在不断增加,老一套的食品结构不行,食品原料的种类要开发,时代要求我们实现烹饪工业化。现在人们正在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把人们从家庭厨房里解放出来。这就使我联系到一个问题,沙漠地区有许多好东西可能进入人们的食谱。再过几十年,人吃的东西恐怕要变。这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还有医学科学、营养学来发展。沙漠、戈壁地区的生物资源,是开发新食品的一个重要来源。
我们要找新的路子。许多食品可以到沙漠、戈壁地区去开拓。从前以为不能吃的东西,其实不是不能吃,可以吃。解放思想,发展沙产业大有作为。沙产业工作,国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是个系统工程,了不起,值得大家为此奋斗。
(附图片)
图为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刘恕向钱学森同志汇报内蒙古沙产业的产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