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厄尔尼诺又重来
李江
刚刚过去的冬天让美国人感到有些异乎寻常:东北部居民经历了一个温和如春的暖冬——1月中旬,在纽约中央公园测到了61华氏度的高温,而在巴尔的摩,气温更高达71华氏度,超1972年创下的该城最高温度(66华氏度)。但不幸的是,与此同时,加利福尼亚州却大雨滂沱,江河泛溢。谁是这场恶作剧的肇始者?厄尔尼诺。美国气象学家警告说,厄尔尼诺现象已经来临并正在增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波塞冬卫星早在去年底就已测量到有一条数千英里长、比正常海平面高出4—8英寸的暖水舌正在伸向南美洲海滨。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赤道附近(约北纬4度至南纬4度,西经150度至90度之间)幅度数千公里的海水带的异常增温现象。
原来,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太平洋洋面并不是完全水平的。在南半球的太平洋上,由于强劲的东南信风向西北横扫,将海水也由东南向西北推动,结果是位于澳大利亚附近的洋面要比南美地区的洋面高出约50厘米。与此同时,南美沿岸大洋下部的冷水不停上翻,给这里的鱼类和水鸟等海洋生物输送大量养料。
令人不解的是,每隔数年,这种正常的良性环流便被打破:一向强劲的东南信风渐渐变弱甚至可能倒转为西风。而东太平洋沿岸的冷水上翻也会势头减弱或完全消失。于是太平洋上层的海水温度便迅速上升,并且向东回流。这股上升的厄尔尼诺洋流导致东太平洋海面比以往正常海平面升高二三十厘米,温度则升高2—5度。这种异常升温转而又给大气加热,暖水流与大气作用产生的湿热空气转向东太平洋,从而破坏了太平洋沿岸正常的大气环流,打乱了可以预报的天气格局,引起难以预测的气候反常。比如,它可能挟风驭雨,将本该落在印尼或澳大利亚的雨水,突然倾注在东太平洋沿岸某地,造成太平洋沿岸大面积的旱涝灾害,1982—1983年间厄尔尼诺就曾使南部非洲、印尼和澳大利亚遭受到空前未有的旱灾,同时带给秘鲁、厄瓜多尔和美国加州的则是暴雨、洪水和泥石流。那次厄尔尼诺效应造成了1500余人丧生和80亿美元的物质损失。
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迄今科学家们尚未找到准确的答案。有人认为,可能是太平洋底火山爆发或地壳断裂喷涌出来的熔岩的加热作用造成洋流变暖,进而导致信风转弱和逆转。另有人则推断说,也许是因为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不均造成的。他们说,每当地球自转的年际速度由加速变为减速之后,便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令人忧虑的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原来认为5年、7年乃至10年来临一次,后来又以3至7年为周期出现。但进入90年代以来似乎每两三年就降临一次。
尽管厄尔尼诺的成因尚未查清,但人类并未在它面前听天由命无所作为。198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观察所的凯恩和同事首次成功地提前一年预报了厄尔尼诺现象的来临,并马上通知给秘鲁。秘鲁政府又通报给了农民。农民们得到消息后,随即改变了播种计划,及时将棉田改种了耐涝的水稻,从而减轻了涝灾带来的损失。不久,美欧科学家即将启用每秒运行160亿次的“克雷”超级计算机探索温室效应与厄尔尼诺现象之间的可能联系。可以预言,人类终将能解开这一肆虐人类的大自然之谜,并找出办法,避免它的危害。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大江健三郎印象
张弛
大江健三郎先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曾去信祝贺。我绝非最早认识这位文坛巨擘的中国人,却可能是有幸最早采访过他的中国记者之一。出于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找出去年4月7日的访日手记,整理出这篇文字,以期读者对他有更多的了解。
从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官邸出来,年逾七旬的小西甚右卫门先生在车里高兴地说:“今天他(指中曾根先生)真是破例了。自从步入政界以后,他从来不在上午十点前会客。你要见的下一个人也是位大人物,不过……”他没有往下讲,倒让我心里打起鼓来。
轿车在一座咖啡色大楼前嘎然停下,已经等候在门口的侍者疾步领我们乘电梯到达位于七层顶头的会客室。从春光明媚的户外乍进入房间,视线一时还觉模糊,只见转角沙发上已经坐着一位支颐沉思的中年人。他两鬓染霜,面目清癯,鼻梁上架着的那副黑框圆眼镜分外显眼。听到小西先生洪亮的招呼声,他才像触电似地从梦幻中走出,迎上前来文质彬彬地和我们握手问好,自我介绍:“我是大江健三郎,很对不住,忘记带名片了。”说完深深鞠了一躬。
落座后,他谦和地颔首凝视着黄色的茶几,两只手轻轻地抚摩着几棱,局促地不知从何谈起。为着不冷场,我便主动提问了。
大江先生静静地听完我提的关于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问题,莞尔一笑,然而,圆眼镜后略显浮肿的双目顿时明亮起来。他讲,我最怕评论家。有的称我是“日本战后文学旗手”,实在担当不起。其实,井上靖、安部公房、井伏鳟二才是真正的日本当代文学的骄傲,我只不过比他们年轻而且还活着。我出生在四国岛的爱媛县,那茂密森林环护的村庄是我青少年时代驰骋想象力的神话世界。我生性孤独,不善谈吐交往,经常一个人爬到柿树上看书和遐想。这个“小世界”后来就成为我写作的主要舞台。小说家如果不设定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让自己的人物定位,就无法作超越现实的想象。中国有句名言:文学即人学,作品的主角应是神化的人和现实的人,是有灵性、有精神的人。我试图建立的是以写人为核心的思想文学,着力创作的各种人物试图表现的就是日本战后青年的精神,表现他们在一个神幻世界里遇到的现实生活与理念之间的冲突,刻画他们的孤独、困扰和躁动。可以说,“村庄”和“人”是我创作的两个“原点”,这些都贯串于拙作《万延元年的足球比赛》、《同代人的游戏》、《个人体验》、《17岁》、《政治少年之死》等作品之中。
至于创作风格,贵国也有精辟的总结:文章无定式。我不凭经验写作,也不摹仿他人的样式,有的评论家说我“最不循规蹈矩”、是“文坛上的野孩子”,倒比较贴切。为什么一定要墨守风花雪月式的传统风格,为什么不能建立以写人为核心的文学流派?好的作家就像蜜蜂,广采百花而酿出甜蜜,总不能像蜘蛛那样抽尽肚里的丝便告终结。我酷爱日本文学,也喜爱外国文学。但丁、巴尔扎克、艾略特、马克·吐温、诺曼·梅勒、陀思妥耶夫斯基,尤其是萨特的著作,都对我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封我是“荒诞的现实主义”或者是“西方现代派”作家,我不介意,不过匆忙下定义不见得是种好的习惯。
我提的第二个问题是请他谈谈作家的社会责任。他沉吟片刻,一改娓娓道来的口吻,神情严峻地说:“我是一个战后民主主义者,憎恶战争、专制和道德沦丧。虽然自己潜心于文学创作,但不想也不能把自己关在书斋里。60年代那个动荡岁月,我被同胞们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反对美国侵略和日本当权者扩充军备的斗争所感染,不仅亲身参加到斗争的洪流中去,而且用手中的笔去战斗,这样才能尽到文学家应尽的社会责任。我写的《广岛札记》、《冲绳笔记》、《核时代的想象》都可以说是文学参与政治这一类罢。当代许多社会问题,需要每个人当然包括作家发表见解。我反对帝制这样的封建等级制度,我也反对日本重蹈覆辙,至今我还认为日本必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赎罪,特别是对亚洲而言。
时间已过正午,下午还有几个活动,不可能继续采访下去,只好起身道别。他瘦削的手紧紧握住我说:“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是一个令人钦羡的宝库。世界各国应当更多注意中国作家群的存在和发言。可惜译成外文的好书太少,而且据我看,有的译本并未完美地表达作家的意蕴和风格。我真想再去中国。”
临别时,我送给大江先生一尊仿古青铜佛像,还送给他患有严重脑残疾的孩子一套中国剪纸(这是小西先生特地嘱咐要送的礼物)。他异常欣喜,连连说:“非常感谢,这尊佛像我要亲自送给91岁的母亲,剪纸一定转交大江光。”接着,他从上衣兜里掏出一盘激光唱片交给我,一往情深地说:“这是儿子的第一盘音乐专辑,是他时时激发我的文学灵感,父亲是儿子的镜子,儿子也是父亲的镜子。”(附图片)
大江健三郎正在接受采访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球迷和暴力
杨汝生
对意大利球迷来说,若是星期天不去看踢球,真不知这天该如何打发。
然而,二月五日那天,意大利人还是过了个没有球赛的星期天。只因前几天发生球场人命案,意大利足球协会和奥委会作出决定,将这天定为“反对球场暴力事件日”,并宣布取消或推迟原定这天举行的所有比赛,千百万球迷不得不“另谋乐趣”。
暂停比赛是一月二十九日在热那亚马拉西体育场外的球迷殴斗事件引起的。那天下午,在热那亚队和AC米兰队比赛前,一个名叫斯帕尼奥洛的二十五岁的热那亚队球迷被AC米兰队球迷用刀刺伤胸部后死去。消息传到场内,球场秩序大乱,热那亚队的球迷怒不可遏,遂向赛场扔去石块、玻璃瓶等,并与警察发生严重冲突,数十人受伤,裁判不得不宣布比赛停止。
意大利是世界有名的体育之邦,奉足球为“国球”,在注册的三百五十万名运动员中,足球运动员有九十五万,占三分之一强。每个周末平均有六百万意大利人到球场观战。令人头疼的是,近年球场暴力屡屡发生,成为危及社会安定的公害。意大利每年不得不动用三千名警察和宪兵维持球场秩序。尽管如此,暴力活动仍屡禁不止。自全国足球甲级联赛新的赛季开始以来,已有四十名球迷因在球场肆意滋事被捕,四千名球迷受到警告,二百六十多人受伤。
球迷闹事并非是意大利独有的社会现象,在欧洲其他国家也不断出现。一九八五年发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海泽尔体育场的惨剧人们还记忆犹新。五月二十九日那一天,英国利物浦队与意大利尤文图斯队在该体育场进行欧洲足球协会俱乐部冠军杯决赛。赛前,英国和意大利球迷在街头酗酒对骂,互扔酒瓶和罐头,在场内相邻的两个看台上,英国球迷用大号爆竹和栅栏上的木条袭击意大利球迷。混乱和拥挤使年久失修的看台砖墙倒塌,造成三十八人死亡、二百零七人受伤。一九八九年四月十五日,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在英国谢菲尔德市希尔斯堡体育场举行英国足球杯半决赛。开赛仅六分钟,由于看台发生混乱,观众拥挤不堪,九十五人在挤踩中丧生,二百多人受伤。
早在几年前,国际足联执委会就发出防止球场骚乱、确保比赛安全的号召。欧洲各国也都采取了许多措施,英国还制定了“反体育暴力法”。意大利的措施更为严厉,体育场内外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体育场上空有直升机盘旋,球迷入场时要被搜身检查,凡有暴力犯罪记录和种族主义表现的小流氓在一至二年内禁止看球,在其支持的球队比赛期间要到所在的警察局报到,不许乱说乱动。法国内政部、社会部和青体部以及足协最近也连续召开会议,研究防止足球暴力的具体办法。
尽管各国都采取了许许多多措施,绿茵场上的悲剧仍不断发生,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认真思考。可悲的是,专门从事暴力活动的团伙都是由一些未成年的青年人组成,他们蔑视警方和法律,横行无忌,许多事件都是事先策划好的。法国一足球俱乐部主席说:“并非足球导致暴力,它也可以发生在音乐厅和电影院,其根源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可谓一语中的。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挥霍公款 蒙辱丢官
李文政
现年53岁的英国皇家空军上将桑迪·威尔逊爵士,近日,由于花费巨额公款装修官邸的内幕被曝光,被迫辞职。据国防部的内部消息说,日前,国防大臣里夫金德向威尔逊发出最后通牒:他或者提前退休,或者在今后18个月内停职接受审查,二者必选其一。威尔逊选择了前者。他说,他身体欠佳,恐怕忍受不了长达18个月之久的审查之苦。这样,威尔逊将于今年7月正式退休。
威尔逊在提交给国防大臣的辞职书中没有提及最后通牒一事,但信中透露了他感受到的压力。他在信中写道:“本人在皇家空军服务已长达35年之久。当我向空军参谋长表达我提前退休愿望之时,心情十分沉重。我这样做的唯一希望是减少对军队和我的家庭的压力。”里夫金德照例客气一番,称其为国家做出过“宝贵的贡献”。至此,英国国防部以威尔逊已自动请辞为由,了却这桩公案。
英国空军的一些高级军官认为,对威尔逊的处理是公正的,他“历来不是节俭之辈”。英国军队给高级指挥官共备有78所高级住宅,每所住宅价值30万英镑左右。威尔逊的官邸在英格兰中部的格洛斯特郡,是一幢两层的乡间别墅,周围是花园和绿地。在过去4年里,威尔逊共动用38万英镑公款进行装修,其中仅地毯和窗帘就开销6万英镑。威尔逊雇用的装修师曾专门乘空军飞机去当时还在德国的威尔逊司令部,征求室内装修的意见。英国军方人士说,在军费开支紧缩的今天,威尔逊如此铺张,“显然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据说,威尔逊1993年离开他的驻德国的英国空军司令职务时,他曾开销近4万英镑装修他在德国的官邸,然后转卖给私人。此次,是英国国防部的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后,把消息捅给报界的结果。
据悉,事发之前,威尔逊仕途看好,很可能成为空军最高司令官——下一任空军参谋长。他现任英国空军主管人事和训练事务的司令,曾于1991年—1993年任英国驻德空军司令;在海湾战争期间,为英国海湾作战部队司令。英军方一些人士表示不平,称威尔逊的官邸和那些歌星、影星和百万富翁的豪华住宅比起来,实在算不得什么。也有人称:威尔逊不过是一个“替罪羊”,在过去4年里,英国军队装修房屋的不当开支不下于130万英镑。
近来,英国一些政要的腐败丑闻接连曝光,已造成两名政府成员辞职,梅杰首相内阁压力加大。威尔逊滥用公款的事情早有传闻,已成纸包之火,难以隐匿。再加之英国国防开支在冷战之后的今天仍然高达300亿美元以上,今后两年没有明显下降。相反,教育和医疗预算却很难满足社会需要,以至招致英国社会严重不满。英国政府为避免威尔逊上将给政府、给英国国防部本身带来难堪,也只好把屈辱留给他本人,任其提前退休了事。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计算机大盗落网记
黄晴
最近,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上红灯频闪,其许多用户的计算机受到入侵,其资料和通讯被窃取或窃听,其机密文件被复制或销毁,其专有程序被人提取,信息高速公路一时间似乎盗匪横行。这一情况使美国有关部门紧急行动起来,其中包括美国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终于在2月中旬将一名计算机方面的“独行大盗”米特尼克罗入法网。
米特尼克现年仅30岁,但在计算机领域已作案多起。在被捕的前一周,他正试图侵入一个名为“韦尔”的小计算机网络,韦尔网络有11000名用户。2月15日,在米特尼克被捕的前几个小时,他还在计算机前向韦尔网络发动电子袭击,几乎摧毁了韦尔网络。
据调查人员说,几周前,米特尼克就摸索打开了通往韦尔网络主计算机的通道,并利用韦尔的户头做掩护,向全球网络Internet发动远程进攻。
米特尼克的进攻是1月28日被发现的。据韦尔网络的主管人员说,米特尼克长驱直入,毫无顾忌,因此调查人员可以对其活动进行秘密监测。
2月15日,当联邦调查局人员正向米特尼克的住所进发时,米特尼克还在计算机前大干特干。
对韦尔网络来说,当时是一个命运攸关的时刻,他们必须做出决定。为了继续调查监视,他们的网络和不知情的用户的秘密将暴露在入侵者面前。如果采取保护措施,立即关掉网络系统,这就可能提醒米特尼克,他正受到监视。但如不关机,万一出一起毁掉记录文件的事故,韦尔网络可能将不得不关张大吉。当时,韦尔网络已无法和主管此事的联邦调查局小组联系,这个小组当时正准备逮捕米特尼克,为了不惊动米特尼克,他们关掉了自己的移动电话。
韦尔网络的主管卡兹说,“当时我们觉得他已溜掉了。我们对下一步的作法进行了颇长时间的讨论。”他们暂时关掉了网络系统,卡兹及其同事进行了两个小时的讨论,最后决定,根据不成文的计算机行业规范,他们没有退缩。
韦尔网络技术主管陈华北说:“我知道,我们的网络如不开机,18天来监视米特尼克的工作就都白费了”。在联邦调查局人员敲响米特尼克公寓大门前不久,韦尔网络又打开了计算机。
美国最近发生的计算机入侵事件日益增多,给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社会的前景带来困扰。据美国计算机紧急反应小组的报告,在连接数百万计算机的Internet网络上,1994年发生了2241起安全事故,比1993年约翻了一番。米特尼克事件说明,一个人的破坏活动可能毁掉一个庞大网络的私秘性和安全性。
信息网络现正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它需要给用户提供自由的信息流,扩大信息共享的水平,这样才能广招用户,提高信息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设置安全铁幕以防止入侵、破坏和盗窃,降低信息流的自由度。当然,采取通过密码保护计算机信息的软件技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这方面也免不了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现象。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巴黎凯旋门前无名烈士墓护花人。
林昶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