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朝《劳动新闻》撰文强调
朝拒绝在美压力下同韩对话
本报平壤2月17日电记者张友新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今天发表文章强调指出,“朝美框架协议的命运取决于美国方面”,并表示拒绝在美国压力下进行北南对话。
文章是针对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不久前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发表关于履行朝美框架协议的讲话而发表的。文章说,克里斯托弗称,如果朝鲜没有履行美朝框架协议中北南对话条款的意向,“美国就难以在框架协议履行中向进展方向再前进”。对此,文章认为,这是美国方面在履行框架协议中提出的人为的新条件,只能使问题复杂化。缔结朝美框架协议已近4个月,但朝美协议中关键性的向朝方提供轻水反应堆问题仍然没有取得进展,这是因为美国方面提出了朝鲜方面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的问题。
文章说,把北南对话和朝美框架协议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不论从协议内容上看,还是从韩国的行动上看,“都是很不合理的”。
文章强调,如果美国重视朝美框架协议,并切实履行,朝鲜表示欢迎,“一旦提供轻水反应堆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无疑也将得到解决”;反之,“如果美国方面放弃朝美框架协议而走别的路,朝鲜也将按照自己的路走下去”。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转机与难题
朱梦魁
一周来,巴以首脑接连会晤,商讨扩大巴勒斯坦自治区问题。继2月18日巴以外长在巴黎会晤后,以色列表示将逐步对巴勒斯坦人开放边界。此前,埃以约巴4国外长曾在华盛顿聚会,就推动中东和谈、地区安全、不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系统等问题达成共识。处于僵持状态的中东和平进程由此出现转机。另一方面,被占领土暴力事件频发,加之阿以间的核争议,又使中东和谈面临难题。
巴以谈判成果大小,是中东和谈是否取得进展的一个标志。自去年7月以来,巴以关于自治选举的谈判一直停滞不前。最近,经过有关各方的努力,巴以双方终于同意直接选举产生巴勒斯坦自治机构领导人。这个协议的达成是巴以恢复关于巴自治选举谈判的第一步,也是以色列方面作出的一个让步。然而,巴以间的艰巨谈判还在后面,诸如圣城耶路撒冷和包括约旦河西岸在内的巴勒斯坦被占领土的最终地位如何确定等,都是必须解决而又难度较大的问题。
中东和平进程的另一积极迹象,是美埃以约巴5国贸易和商业部长于本月上旬在埃及塔巴举行的会晤。这次会议除重申去年10月底中东北非卡萨布兰卡经济首脑会议的宗旨外,还同意逐步消除贸易壁垒,结束阿以间的经济抵制,以便加快地区一体化和开放市场。诚然,要实现中东一体化的目标,还必须逾越历史与未来的障碍,但这一经济构想对于中东和平进程毕竟是一个促进的因素。
令人担忧的是,近来被占领土的暴力事件不断,且有升级之势,极大地妨碍着巴以谈判。以色列以安全为由,不时对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实施封锁。巴方已就此表态,它将根据奥斯陆协议,共同营造和平与安全的环境,但同时指出,将巴勒斯坦人与以色列人隔离并非万全之策。事实证明,以色列强化军事镇压和拖延巴以自治谈判进程,只能使巴勒斯坦被占领土安全问题复杂多变,并给双方的激进势力提供更多的口实。
最近一个时期,围绕核不扩散问题,中东有关各方的争议趋向尖锐化。拥有核能力的以色列拒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引起埃及等阿拉伯国家的警惕。中东的核问题对该地区的前途至关重要,只有在中东消除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实现相互核实,和平才有保障。为此,埃及不顾美国软硬兼施的压力,强调中东的核不扩散应由有关各方共同承诺,而不能采取双重标准。
当前,在叙以、黎以谈判未有突破、巴以谈判遇到障碍的情势下,中东和平的大业需要各方作出紧迫努力,这样才不至于把一个潜伏着动荡与敌对的中东带入21世纪。


第6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新加坡:规矩与方圆
本报记者张勇
不到新加坡,不知道什么叫规矩大。
走出宽敞豪华的新加坡樟宜机场,乘上驶往市区的“小巴”。刚一落座,车前方高悬着的一块牌子闯入眼帘:“不准吸烟!不准乱丢废物!不准随地吐痰!”一块小小的牌子上写进这么多的“不准”和“!”,仿佛在告诫说:进入新加坡,请检点自己的行为。
第二天上街,遇到了更多的“不准”。一个小服装摊上挂着一件针织衫,通常也叫“文化衫”,上面印着许多小图案,每个图案下面一律都是“不准”字打头的简短文字,诸如“不准摘花,罚金60新元”,“不准停车,罚金100新元”之类,粗略地一数,竟有二十来个。新加坡“戒律”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新加坡,你似乎太声色俱厉了。难怪常有一些散漫成性的外来者在你这里犯规违例,也难怪有一些崇尚“自由”的人士颇有微词。那么,新加坡人自己如何看待他们国家法规的“严”呢?
“几十年了,都习惯了。”一位新加坡人说。本来,任何一种道德或者行为规范都主要是针对那些不守规范的人,循规蹈距已成生活要义的新加坡人兴许久而不知其“严”了,他们于是幽默地把这些戒条穿在身上。
新加坡的规矩之大,有时显得过于苛刻,局外人看去似乎不近情理。诸如口香糖因为难以清扫而禁止出售,可乐可能会使孩子发胖而禁止在学校门口出售之类。但是当这些规矩汇集成一种社会性行为的时候,人们就不能不承认它们有一定的合理性。访问期间,当地的报纸正在讨论“拥车证”制度。新加坡政府不鼓励私人拥有轿车,认为过多的私人轿车会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和污染。政府除对汽车征收很高的进口关税之外,私人买车还要先购买价格高达10万新元以上的“拥车证”。这样一来,大部分新加坡人就只好望车兴叹了。记得一本西方杂志在探讨交通问题时说过,政府干预私人买车,“在政治上是不明智的”。但是在新加坡,人们大多能够理解政府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由于“拥车证”的实行,新加坡城市公共交通高效、迅捷、方便,堵车现象确实少见。
城市国家新加坡美丽而精致。错落别致的楼群和一片片、一簇簇绿树和鲜花相拥相抱,分不清谁点缀映衬着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这样形容新加坡:“一流的交通设施、高质量的住房、一尘不染的街道、精心修葺的花草树木……代表了一种令许多城市羡慕的生活质量。”在这里“打的”,更是如坐春风。司机彬彬有礼,热情周到,一路自豪地介绍他们的国家,也免不了古道热肠地说一说新加坡的规矩。司机叮嘱我们系好安全带,说否则他和我们都要受到罚款,他还要被记录在案,再犯就要被吊销执照。我们问:新加坡的罚金是否过重?司机回答说:“不重不怕哦!”
然而,30年前刚独立时的新加坡和新加坡人可不是这样。在一本画册里,我们看到了新加坡在历史上的定格:“这是一个肮脏的城市。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出租车司机摇下车窗,吐出一口痰,并对迎面驰来的不同种族的司机抛出几句歧视性的咒骂。”如此深刻的沧桑变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离开了新加坡政府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强有力措施,这个城市国家会像今天这样井然有序吗?
来到新加坡,不能不想起半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鞭笞风波。一个美国青年在新加坡的大街上乱涂乱抹,结果被打了屁股。一时间,海内外关于新加坡的报道可谓多矣。西方一些人借题发挥,把新加坡社会所严格强调的纪律性和政府权威性诬称为“暴政”和“专制”。
不管怎么说,人们不得不承认,在新加坡,见不到那些困扰西方社会的众多问题。这里看不到性商店、脱衣舞夜总会,没有妓院,没有X级电影,没有赌场,没有崩克,没有吸毒,没有种族骚乱。高效廉洁的新加坡政府受到国民的拥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政府为人民提供了全员就业,使“居者有其屋”,使他们的妻女可以放心地夜间外出,使他们的孩子免受暴力和色情媒体的污染,这不也是一种极大的自由吗?而这个自由,在一些所谓的自由社会里却难觅踪影。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美朝轻水反应堆之争
新华社记者周锡生
美国和朝鲜最近围绕究竟应由谁为朝鲜提供两座轻水反应堆问题发生激烈争执,给双方履行去年达成的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带来了困难。
这场争执始于两国今年1月底2月初在柏林举行的核会谈。在会谈中,美国代表提出要让韩国参与朝鲜两座轻水反应堆的建造工程,并要求朝方接受按韩国标准设计制造的轻水反应堆。美国的要求遭到了朝方代表的断然拒绝。朝鲜认为,核框架协议完全是朝美两国间的事,协议没有规定须由韩国来参与朝鲜轻水反应堆的建造。柏林会谈因双方意见分歧不欢而散。
这是美朝去年10月在日内瓦签署核协议以来,双方首次在协议的履行方面发生龃龉。在过去的3个多月里,美朝核协议的履行是比较顺利的。两国就朝鲜冻结现行的核计划、处理朝鲜核废燃料棒等问题达成了较广泛的一致。根据该协议,美国将在今后10年里每年为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并为朝鲜建造两座轻水反应堆,以补偿朝鲜因冻结和最终拆除现有核设施而造成的能源损失。今年1月初,由美国付款的第一批价值450万美元的5万吨重油已按期运抵朝鲜。与此同时,两国去年一度较为紧张的关系也出现了明显改善,克林顿总统于今年1月9日正式宣布部分解除美对朝实施了45年的经济制裁。接着,两国又开始磋商在对方首都互设联络处事宜。
柏林核会谈不欢而散后,韩国外务部长官孔鲁明也“恰巧”到美国访问,要求美国对朝鲜施压以接受韩的反应堆。
随后这段时间,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的头面人物都在讲话中一再要求朝鲜接受韩国的反应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对孔鲁明说,美国认为“朝鲜的反应堆就应该是韩国制造的”。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甚至威胁说,如果朝鲜不接受韩国型反应堆,“美国准备退出(美朝)核协议”。
对此,朝鲜方面于最近几天连续发表声明强调,朝不会在美的压力下接受韩国型轻水反应堆,朝对自己的反应堆有权作出选择。朝方还针对美要退出核协议的威胁明确指出,“如反应堆一事遭破坏,朝鲜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并将继续走自己的路”。
面对朝方表明的立场,美国务院发言人谢利的最新反应比较谨慎。她在17日对记者说,美虽仍然认为韩国型反应堆是朝鲜的“唯一可行选择”,但这一选择可以留待双方下月举行的专家谈判来商定。
由此看来,朝美下月举行的专家会谈将是双方解决轻水反应堆之争的一次重要机会。(新华社华盛顿2月18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以领导人会谈未获进展
阿拉法特说阿以和谈处微妙和危险阶段
本报讯正在巴黎参加地中海前途国际研讨会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与以色列外长佩雷斯18日晚就打破目前的阿以和谈僵局举行了近一小时的单独会晤,双方未能就扩大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自治权、以色列从巴勒斯坦居住区撤军,以便巴勒斯坦举行大选等关键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这次会晤是应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的要求,由法国总理巴拉迪尔安排的。佩雷斯外长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会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问题仍然存在。但以色列外长表示,以色列将逐步开放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以便巴勒斯坦人前往以色列工作。佩雷斯说,以色列将考虑阿拉法特提出的关于在被占领土建立工业区和权力移交的建议。阿拉法特没有对会谈进行任何评论。(黄良德)
本报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18日在巴黎表示,阿以和谈正处在“微妙和危险”阶段,但他同时表示,巴勒斯坦人民不会放弃和平的选择。
阿拉法特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关于中东和平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说时作这一表示的。研讨会将于21日结束。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黄良德)


第6版(国际)
专栏:

  北约拟与俄签订新条约
德英法美均表支持
本报波恩电记者刘华新报道:德国国防部长吕厄15日对德国联邦议会国防委员会说,北约东扩应与北约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并行。
吕厄说,俄罗斯不愿面对北约东扩的既成事实,因此东扩不应使其“感到突然”;而北约也无法接受俄罗斯在一些问题上行使“否决权”,因此双方应加强合作,合作的方式是签署一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条约”。这是德国高级官员第一次就这一问题表态。此前,英、法、美3国已表示支持签署这样一项条约。
去年北约秋季会议上,俄罗斯拒绝签署《和平伙伴关系》文件以及“拓宽和加深政治对话”协议后,西方继续谋求与俄罗斯在安全政策上进行协调。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1月底与俄外长科济列夫会谈时表示,计划以美俄两国总统定期写信的方式加强合作。美国国防部长佩里2月5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安全政策大会上又指出,有必要澄清双方长期伙伴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拓宽和加深政治对话”协议的范围,为此可制订新的条约,并建立一个处理双边关系的“常设咨询委员会”。


第6版(国际)
专栏:

  地中海研讨会在巴黎开幕
据新华社巴黎2月19日电(记者杨京德)由法国和埃及新闻机构组织的地中海前途国际研讨会18日晚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
法国总理巴拉迪尔主持了开幕式。他在开幕词中呼吁欧洲联盟与地中海国家结成新的联盟,重振地中海地区发展潜力。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向研讨会发表了电视讲话,呼吁中东地区成为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区,并呼吁该地区所有国家无一例外地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他认为在扩充军力、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同时,无真正和平可言。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逮捕哈马斯要员
新华社耶路撒冷2月19日电(记者怀成波、谢栋风)据以色列电台今天广播,巴勒斯坦保安人员在加沙逮捕了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组织领导人亚希尔·侯赛因和他的两名助手。
侯赛因被捕时随身携带一支冲锋枪和一支手枪。但电台没有说他们是何时被捕的。
伊斯兰圣战者组织1月22日制造贝特利德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色列强烈要求巴解组织严厉打击伊斯兰激进组织。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最近下令搜捕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者组织成员,并成立了安全法庭,准备对他们进行审判。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盟批评以色列核立场
新华社开罗2月18日电阿拉伯联盟秘书长马吉德18日在这里说,阿盟反对以色列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立场,并要求以色列在该条约上签字。
马吉德是在结束对叙利亚和黎巴嫩6天的访问返回开罗后说这番话的。他还对以色列拖延实施它与阿拉伯各方达成的协议表示遗憾。
另据报道,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秘书长苏拜赫18日也批评以色列在阿以和谈问题上设置障碍。埃及中东通讯社援引苏拜赫的话说,以色列攻击埃及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问题的立场是它为阿以和谈设置障碍的最明显的证据。
他说,以色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履行它与巴方达成的巴勒斯坦自治协议的义务和掩盖拉宾政府在处理国内事务上的无能。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结束转移古非法移民
新华社巴拿马城2月18日电在巴拿马的最后200名古巴非法移民18日被转移到关塔那摩美军基地。至此,美国转移7500多名古巴非法移民的工作已全面结束。
古巴非法移民的转移工作始于2月1日。为确保这些非法移民的安全转移,美国当局派出3500多名美国士兵参与执行这一任务。
美国把古巴非法移民运回关塔那摩美军基地是根据巴拿马和美国达成的协议进行的。该协议规定,今年3月6日为古巴非法移民在巴拿马停留6个月的最后期限。去年12月,古巴非法移民曾和美国军队发生冲突,造成249人受伤。为此巴拿马政府多次强调这些古巴人在巴停留时间不得延长。
据美军南方司令部发言人说,从1994年9月开始,美国将9000名古巴非法移民陆续转送到巴拿马。他们之中约有1400人被允许进入美国或西班牙。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克勒克拒组反曼德拉联盟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2月18日电南非第二副总统德克勒克今天拒绝同一些党派组成反对南非总统曼德拉及其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的联盟。
德克勒克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明这一立场的。他说,他与国民党其他领导人在举行核心小组会议后决定拒绝国民党成员、议员福里关于组建反曼德拉联盟的建议。
福里本周早些时候写信给一家报社,建议国民党与由祖鲁人组成的因卡塔自由党和白人右翼组织自由阵线组成反曼德拉联盟。但德克勒克表示,他领导的国民党不考虑与任何人结盟。


第6版(国际)
专栏:

  斯和平代表团考察猛虎控制区
本报讯一个由15名成员组成的斯里兰卡和平代表团18日从科伦坡进入反政府武装控制的贾夫纳半岛进行考察。这是斯政府和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之间自今年1月8日实施停火以来,第一个进入被猛虎组织控制地区的和平考察团。
据报道,由两名国会议员和13名宗教及社会人士组成的代表团18日在贾夫纳市召开了群众集会,并向猛虎组织发言人巴库辛格曼递交了一份备忘录,敦促尽快同政府举行政治性谈判以结束民族冲突。贾夫纳市民向代表团递交的备忘录则要求斯政府采取紧急行动,解决北部地区人民当前面临的困难。
据悉,猛虎组织领导人普拉巴卡兰派人转达了他对和平代表团的欢迎和问候。
自今年1月14日斯政府和猛虎组织之间举行第三轮谈判之后,斯和平进程没有明显进展。斯总统库马拉通加指责猛虎组织不断提出新的谈判条件,为和平进程设置障碍。猛虎组织领导人普拉巴卡兰则指责斯政府采取强硬立场,拒绝立即解决泰米尔人面临的日趋严重的困难。


第6版(国际)
专栏:

  索两方同意联合接管港口机场
新华社内罗毕2月18日电摩加迪沙消息:索马里全国联盟领导人艾迪德和索临时总统迈赫迪16日同意成立联合委员会,以便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撤离索马里后接管首都摩加迪沙的海港与机场。
据悉,艾迪德和迈赫迪已各自提名6人参加该联合委员会。语言学教授西亚德将担任联合委员会全国联盟方面的首席代表,迈赫迪方面的首席代表则由前摩加迪沙市长阿卜杜拉担任。
据报道,联合国驻索马里维和部队将在3月6日以前全部撤出索马里,这比安理会规定的3月31日的最后撤军期限提前了3星期。目前仍有6000多名维和人员留在索马里。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俄社会民主党宣告成立
俄罗斯社会民主党十八日在莫斯科宣告成立。来自俄六十五个地区的近三百名代表参加了社会民主党成立大会。前苏共中央书记、现“奥斯坦基诺”国家广播电视公司负责人雅可夫列夫当选为该党主席。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非洲难民问题会议闭幕
为期三天的非洲难民问题会议十七日晚在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闭幕。这次会议是由非洲统一组织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召开的。会议通过了一项便于难民回国的行动计划。原定于十八日在布琼布拉举行的中部非洲难民首脑会议已被取消。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厄军队开始在边境排雷
厄瓜多尔军方十八日宣布,为确保监督停火的国际观察员活动安全,厄军已开始在边境地区排雷。厄瓜多尔军队是在秘厄两国十七日签署和平声明后采取上述行动的。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巴反对党领导人被捕
巴基斯坦反对党领导人埃贾兹·哈克因非法拥有武器于十八日被警方逮捕。埃贾兹·哈克是反对派穆斯林联盟副主席。


第6版(国际)
专栏:短讯

  土治安部队清剿恐怖分子
土耳其迪亚尔巴克尔省治安当局十八日发表的声明说,土耳其治安部队与恐怖主义分子发生冲突,打死恐怖主义分子三十八人。声明说,治安部队是在对该地区恐怖分子进行的清剿行动中与恐怖分子发生冲突的。(本报专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轰炸黎南部地区
新华社贝鲁特2月19日电黎巴嫩警方人士今天在这里宣布,以色列战斗机今天上午轰炸了黎巴嫩南部的图法赫高地。警方人士说,以色列战斗机向该高地发射了8枚火箭,人员伤亡情况目前尚无统计。据悉,图法赫高地有反对以色列的真主党基地。该组织最近经常对以色列哨所发动袭击。警方人士说,驻扎在图法赫的黎政府军用高射炮对以色列战斗机进行了还击。警方人士还说,以色列军队今天上午对黎南部的一些村镇也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至少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色列19日重新开放加沙地区入境口岸,当日有近900名巴勒斯坦人被允许进入以色列打工。 (本报电视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