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周末)
专栏:荧屏热点

  涕泗涟涟看《孽债》
 沪人悲欢系荧屏
黄子正
上海人已经许多年没有这么热情地为一部电视剧喝彩。一部实实在在地反映普通上海人生活的20集电视连续剧《孽债》在上海出现了争相观看的盛况,其热情绝不亚于昔日北京人之争看《渴望》。
由上海求索电视制作社拍摄的《孽债》,是根据上海作家叶辛的同名小说改编。《孽债》讲述了5个云南孩子到上海寻找亲生父母的故事,看上去这是个知青题材作品,事实上剧中由5个孩子引出的5个家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真实地折射出当今上海人的生存状态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导演黄蜀芹认为,以往不少影视作品在表现上海题材时,较多地展示那些豪华场景,其实,相当多的上海人生活还是平平凡凡,甚至是艰难窘迫的。《孽债》就试图真实地展现上海人的原生状态。
《孽债》第一次尝试用上海话同期录音拍摄,“上海味”特别浓,令众多上海人感到亲切、真实;《孽债》又全部选用上海籍演员,如赵有亮、严晓频、金鑫、吴冕、王华英、吴竞、李家耀等,由于他们对不同层次的上海人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演来十分到位。
《孽债》在上海试片时就曾出现激动人心的一幕。几十位长期观看影视片,并由此产生“免疫力”,难得激动的记者却都哭红了双眼。“老记”们一致认为,这是上海现实题材电视剧中拍得最棒的一部。而作品所蕴含的深厚社会内涵和复杂人生意味,足以拨动观众心弦。
《孽债》在上海电视台开播不久,即形成“收视热”,《孽债》中的人物及其命运已成为上海千家万户的热门话题。在上海的许多商店里,出现了顾客围看《孽债》,津津乐道说《孽债》的奇观;有些饭店把电视机搬到了大堂,用《孽债》招徕顾客;不少观众为急于了解结局,纷纷寻找小说原著,结果新华书店里《孽债》原著一下子变得抢手起来,3000册一销而空,1万册又紧急运到,求作家叶辛签名售书者络绎不绝。
评论界认为,冷落好久的上海电视剧因为一部《孽债》又热了起来,老百姓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加上一点不起眼的开心,构成了《孽债》真正的情结。(附图片)
右图为一组电视剧《孽债》剧照


第12版(周末)
专栏:

  大潮下的回声
——电视剧《洋行里的中国小姐》即将开播
易凯
经过近3个月时间的连续播出,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即将拉下帷幕。当观众依旧沉浸在那浩瀚的历史画卷和辉煌的战争景观时,从本月21日起,中央电视台将在黄金时间推出12集电视连续剧《洋行里的中国小姐》,镜头急遽地从1800多年前拉回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拉回到我们的身边。
“洋行”,即外资公司,它出现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不过只有十几年历史。“洋行里的中国小姐”,亦称office小姐,是指在洋行里工作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的眼里,她们永远是中国人。在普通人眼里,她们又是神秘的一族:成天出入高楼大厦,说洋文,拿高薪,替洋人办事。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造就的这批“边缘人”,正处在东西方文化“彗木冲撞”的前沿阵地,她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希望与痛苦共存,正面与负面交织,成功与失败叠合。然而,她们却在做着一件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业: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使中国人了解世界。她们在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兴旺抛洒着汗水。由上海文化发展总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电视剧《洋行里的中国小姐》表现的就是改革开放造就的这批“边缘人”的故事。
剧中有3位出身截然不同的office小姐——出身大家闺秀、原在某科研所工作的欧小苏和来自浦东棚户区原在某旅行社工作的宁杰。她们分别为德国卡贝尔公司和日本伊藤商社录用。加上一家美国公司的副代表出身高干家庭的叶萍,再加上德、日、美3个国情不同的外资公司,一场好戏终于开锣了。
《洋行里的中国小姐》的表层有一个好看的世俗故事,它的深层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内核。这个内核就通过探觅这些office小姐在独特生存环境中遇到的种种人生新课题,去表现人的尊严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揭示出这样一个真谛:世上从没有充满鲜花的生活道路,也没有别人恩赐的幸福,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艰苦奋斗,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洋行是战场也是课堂。
欧小苏在同“硬邦邦”的德国人打交道时,一方面学习到他们勤奋刻苦、一丝不苛的工作精神,同时也以东方女性的坚韧和柔美,克服了德国人的傲慢和偏见,赢得他们的充分信任,取代了德国老板小劳更的代表的职务。宁杰在同日本人打交道时,克服了自身的懦弱和文化低的缺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同时也赢得了真正的爱情。叶萍在得知美国老板的一次贸易骗局后,经过复杂的思想斗争,她终于站在维护祖国利益的立场上,揭发了美国老板谋私利的丑恶行径。叶萍虽然被美国公司除名了,她却以自己的智慧惩罚了美国老板并赢得出国深造提高的机会。三位office小姐的独特的生活轨迹和命运遭际交织成一幅幅多彩多姿的图画,将这部电视剧点缀得十分好看。
经过反复筛选,剧组选中了傅丽莉、杨昆、傅艺伟三位具有知名度的成熟的女演员分别饰叶萍、宁杰和欧小苏三位office小姐。傅丽莉因有过一段在深圳办公司的经历,演起叶萍这位“大姐大”较得心应手,特别是内心的戏演得比较充分自如。杨昆是性格化演员,她演的宁杰,具有棚户区女子特殊的个性,十分生动可爱,出彩的地方很多。傅艺伟饰演欧小苏也是基本胜任的。三位佳丽联袂出演为本剧增色不少。
上海文化发展总公司曾拍摄过《围城》、《结婚一年间》、《大潮汐》等名剧,具有较强的摄制力量。此次拍摄《洋行里的中国小姐》依旧保持了较高水准。
改革开放的大潮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改革开放的生活斑斓多姿,五颜六色。洋行里的生活和故事,虽然还不是这个大潮中的主流,但它毕竟是大潮下的回声。通过这个回声,人们能够感受到新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大概就是《洋行里的中国小姐》给我们带来的一点启迪吧。
(附图片)


第12版(周末)
专栏:乐海泛舟

  熊卿材一片豪情在歌中
晓琳王平晓燕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当身着戎装的男中音歌唱家熊卿材走上舞台,满怀激情地唱起这首气势恢宏的《长江之歌》时,台下掌声四起,这是去年底总政歌舞团在南京演出的一幕。面对热情澎湃的观众,46岁的熊卿材表示:我要继续努力,唱更多、更好的歌!
熊卿材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0年,总政歌舞团到上海招兵,正在上海工人业余合唱团的熊卿材被推荐到歌舞团。
在新的位置上,熊卿材立志要干出名堂来。进入总政歌舞团后,团领导“慧眼识英才”,发现他有内在的发展潜力。于是,把他作为独唱演员来培养。在方应暄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凭着自己良好的悟性和刻苦钻研的毅力,熊卿材终于开启了声乐艺术的殿堂。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充实自己演唱艺术的不足,他常常去观看老艺术家的演出,虚心向别人求教。他音域宽厚明亮,音色圆润优美,富有抒情性,用他自己的话说:“每一首歌都是用心唱出来的。”正因为如此,70年代由他首唱的奔放抒情的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才传唱起来,熊卿材的名字也因此被人们所知。
20多年来,熊卿材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经常深入到部队的边防哨所,海岛基地,为战士们演出。每到一地,他都尽量多地给官兵演唱一首又一首优美的歌曲。熊卿材曾经说过:“我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文艺战士,熟悉战士,他们无私奉献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我理解他们,我要永远为他们歌唱。”
1993年,他两次奔赴西藏边防,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哨所上,他竭尽全力,稳稳地站在战士面前,高声演唱了战士们喜爱的歌曲《三峡情》等。
80年代以来,熊卿材在国内外举行的各种声乐比赛中连连获奖。他演唱的歌曲《三峡情》、《军民团结向前进》、《长江之歌》等,感情奔放、跳跃明快,唱出了歌中内在的力量。在平壤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他获得联欢节演唱金奖。


第12版(周末)
专栏:经典唱片

  值得玩味的《四季》版本
周游
维瓦尔地的《四季》大概是巴罗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在今天流传得最广的一首,仅常见的唱片录音版本就不下几十种,大有令人眼花缭乱之感。这部作品是维瓦尔地的第五套小提琴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的前四部,标题分别为《春》、《夏》、《秋》、《冬》,合称《四季》。乐曲不仅是最早的标题音乐作品,也算得上是最早的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之一,每一首都用十四行诗作为曲中内容的文字描述和提示,表现了一年之中四个季节更迭交替所带来的景致变化,乐曲生动而富于活力。多年以来,许多演奏家都把此曲列入了自己的节目单,而乐曲的通俗性也使其更为流行。
最近,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引进的一组由著名的英国皇家爱乐乐团录制的激光唱片中,也出现了这部作品(编号:SCD—090),听后给人印象颇深。由著名指挥家比彻姆爵士于1946年创建的皇家爱乐乐团在当今国际音乐界享有相当高的声誉,历任首席指挥中包括了肯普、韦勒、普列文等人,现任音乐指导是阿什肯纳吉。这个乐团在演奏上继承了英国传统的乐队合奏特点,强调整体效果,合作默契,技术精湛,风格严谨而独特。现在,这个乐团与伦敦交响乐团等并列为“伦敦五大乐团”。
这张《四季》的唱片由乐团的首席小提琴约翰森·卡尼任指挥和小提琴独奏,乐队中虽然仅包括了乐团的部分弦乐演奏家及通奏低音,但仍然体现出乐团固有的风格特征,合奏上突出了室内乐的性质。大概是由于乐团的演奏家有长期合作的经验的缘故,在演奏此曲时,乐团所表现出的精致的配合令人耳目一新。乐团的音乐清净明亮,有一种明快的感觉,在《四季》的几个性格迥然有别的段落中,音乐的变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似有一条鲜明的线索贯穿其中。在录音上,独奏小提琴显得格外突出,卓然飘浮于乐团之上,而其它声部则围绕着独奏者展开。卡尼的独奏虽然在快速度的部分使人略感不适,但慢板乐章中缠绵和隽永仍然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同一张唱片上,还有17世纪德国作曲家帕赫贝尔的《卡农》和巴赫著名的《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首。乐团精巧的对位演奏体现了对于复调音乐风格的娴熟掌握,音乐织体复杂而清晰,绝无纷乱之感。


第12版(周末)
专栏:邮苑

  绿色宝库鼎湖山
孟春
二月十八日,我国邮电部将发行《鼎湖山》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十八公里,海拔约一千米,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地球上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带大部分为沙漠或稀树草原,而鼎湖山却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林木葱茏,瀑布飞悬,生物资源丰富,成为北回归线上的一颗灿烂明珠。尤其是鼎湖山的季风常绿阔叶林,古木参天,郁郁葱葱,为南亚地带的典型地带性植物。据统计,鼎湖山分布着一千八百多种野生高等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二级保护植物格木等。由于鼎湖山在研究南亚热带植物的发生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有重要价值,因而成为令中外科学家瞩目的科研基地。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入“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此外,鼎湖山还以其优美的风光和巍峨的古刹吸引着四方游客,是岭南四大名山之一。
《鼎湖山》邮票以绿色为基调,着重从自然保护的角度表现鼎湖山珍贵的植物资源和美丽迷人的南亚热带风光。第一枚“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主图是鼎湖山的航拍图,完整地勾勒出鼎湖山的地貌特征。满铺的黄底色把鼎湖山这块绿洲衬托得格外引人注目。邮票下部是北回归线地带图,用绿色块标出了鼎湖山所处的位置。第二枚“沟谷雨林”,描绘了处于阴湿温暖的沟谷地带的热带雨林景观:溪流和瀑布,两岸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绿色植物绵延伸展,前景的桫椤、鱼尾葵、扁藤,点染出沟谷雨林的特色。第三枚“季风常绿阔叶林”,除在近景表现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格木、禾雀花等特有植物,还利用中景、远景描绘了鼎湖山的秀丽山貌,层次分明。山麓为岭南著名古刹庆云寺。第四枚“白鹇”,表现绿林中的一对雌雄白鹇。白鹇属鸟纲雉科,其上体、两翼和中央尾羽均为白色,数量稀少,是我国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并被广东省定为省鸟。在鼎湖山,白鹇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种群数量在不断扩大。(附图片)
《鼎湖山》邮票(4-1)


第12版(周末)
专栏:画与人

  王德水的水墨风情画
陈鹏举
中年画家王德水,是以真性情对待人世的。今年春天,他故乡绍兴为他筹建了王德水艺术馆。
王德水在上海开始他的水墨生涯。他求遍他所能求到的画坛名师,还孜孜问道于学界前辈,涌动在他胸中的是水波墨韵,流在纸上的是古典诗意画。他以为,古典诗意画,捭阖时空,最足以写尽心中的豪气和逸情。古典诗意画表现山水、人物、花鸟于咫尺之间,又可往来于古今,自由地回翔于一种亘古常新的中国人的人生境界。他所作的《唐贾岛·松下问童子》和《古诗意·风吹声中听琴音》,将人生的得失悲欢,幻化在一片淡泊之中。
王德水创作了《松下问童子》后,去日本留学,他是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的。他用他的水墨画出了梦一般的樱花,诗一般的富士山和北海道。他还游历南美,三个月间,画出了100帧水墨风情画。1990年4月,王德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他的画被日本收藏家收藏。
由上海对外文协主办的王德水画展也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王德水说,他将画展奉献给所有帮助教导过他的前辈、恩师及许许多多的中国亲朋好友和日本国真挚朋友,以感激他们的热情帮助。(附图片)
作里馆王德水作
(唐)王维诗


第12版(周末)
专栏:天南地北

  园林中的运动场
张忠民
高尔夫是阳光、草坪、新鲜空气组合成的运动。
80年代初期,高尔夫走进中国,那时为了迎战一支外国球队,我方只能临时拼凑一些运动员紧急培训后匆忙上阵。当然输赢是不值记录的,值得记录的是这项活动现在已在中国扎下根,长出叶,开出花。
从1986年开始,中国举办了多次高尔夫公开赛,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年轻的选手们获得了男、女团体第4名的好成绩。1994年在香港高尔夫公开赛上,中国的年轻选手程军在业余组勇夺季军,同年4月份中国高尔夫协会主持资格考试,产生了五男一女中国第一代职业高尔夫选手,这都说明中国高尔夫已经进入了亚洲的中上水平,标志着在中国,高尔夫正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今高尔夫运动正在全国数十个城市内发展起来。然而,在这股“高尔夫旋风”中,人们根据国情、民情和经济发展的实情不免忧虑重重,特别是土地的占用和高额消费引起了各界的争议。
其实,高尔夫运动已是国际公认的健身项目,而且球场的如茵绿草,周遭的浓荫名卉,本身就是美化环境。能否接受、推广高尔夫,关键在于中国的高尔夫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要符合国情。
最近,以西湖的秀美而闻名于世的杭州也建成了一家高尔夫俱乐部,球场设在杭州植物园内,由新西湖游乐股份有限公司、新华社浙江分社和杭州植物园共同筹建。他们请教了各方面的专家,特别是澳籍专家罗伯特·邦迪先生的重新设计和布局,将现球场改建成国际流行的迷你型九穴园林式高尔夫球场,不仅没有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而且由于改良草坪,整治水塘,也使这一带景观较前更优美。这一带过去比较冷僻,资源效益不高,通过开发高尔夫球场,可以大大增加资源利用率和环境效益。球场占地仅为40余亩,是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的1/40,主要功能在于推广和练习高尔夫球运动。
高尔夫俱乐部和植物园的结合使这个风景怡人的植物大观园更具风采,而充满绿草树林的植物园又使高尔夫球场融入空气清新的自然境界中。
杭州高尔夫俱乐部的经营方针是面向全社会消费者,为各个不同层面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国际流行的俱乐部会员制方法,但在其余的日子,球场面向社会,消费价格比一般娱乐如卡拉OK、保龄球、射击活动都要低。


第12版(周末)
专栏:

  “飞驰杯”校园民谣大赛
为陶冶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活跃校园文化娱乐生活,国家教委艺术委员会、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青年》杂志社、海口飞驰实业有限公司决定从今年1月到9月,在全国各大专院校学生中举办“首届中国校园民谣‘飞驰杯’大赛”活动。校园民谣是在90年代大学生中悄然兴起的一股清新质朴的歌曲新潮,反映了90年代大学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这次“飞驰杯”大赛征集的作品,经由音乐界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艺术评审委员会从中评选出优秀之作,并于今年9月份在北京举行隆重的“获奖作品演唱会暨颁奖大会”。
(玉)


第12版(周末)
专栏:

  “天下纵横”征文揭晓
由江西省《记者写天下》杂志社举办的“健力宝杯《天下纵横》纪实征文”最近揭晓。《年年岁岁民工潮》、《三十功名尘与土》等12篇作品获奖。这些作品大都反映了我们这个变革时代的新人物、新事物以及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李峰)


第12版(周末)
专栏:音像天地

  白明出新歌
被誉为儿歌王子的青年歌手白明,6年来,在《中国幼儿园歌曲大全》等系列儿歌专辑中,成功地塑造了父亲、男教师、大哥哥等不同音色的声音形象。作为文化部幼儿园的艺术总监,他培养和推出了两位童星宫傲和赵朋,组建了幼儿男子和女子的“好小子”、“好妞子”演唱组,为中央电视台七巧板和北京电视台七色光提供了不少节目。近期,白明又成功录制了他的新歌曲《想要一个孩子,想有一个家》,已经受到好评。


第12版(周末)
专栏:音像天地

  毛阿敏新歌盘发行
知名歌手毛阿敏已经4年没灌制新的唱片专辑。最近,华星唱片公司与东台影音公司联合发行了一盘她的专辑,歌新、词新、形象新,制作技术也很新,由海内外一批乐坛高手精心推出。内中收有《丢手绢》、《梦中抓住你的心》、《长思念》、《远方伴着你》等9首作品。大鹏


第12版(周末)
专栏:

  托起梦幻之光
牟爱华
在第三十六届东京国际吉他比赛上,中国十二岁的小学生王雅梦,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战胜了来自欧美亚十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五十二名成人职业选手,荣获第一名。这是中国选手在重大的国际吉他比赛中取得的第一个冠军,并创造了国际吉他比赛史上最年轻冠军的纪录。这荣誉包含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同时也包含着孩子的父母王钧崔秀华夫妇的辛勤培养和教育。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日,雅梦来到了这个世界。或许是女儿心有灵犀,或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抑或是父亲的遗传基因,还在咿呀学话的雅梦就喜欢上吉他了。父亲弹奏的帕格尼尼的浪漫曲调能使她露出甜甜的微笑,巴利奥斯的忧郁乐曲能使欢笑中的雅梦沉静下来。雅梦长到五岁时,父亲为她买了把小吉他,并为她请了青岛车辆段职工张大卫做启蒙老师。
在老师的严格训练下,雅梦弹吉他的技艺长进很大。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岁的雅梦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不分年龄组的“吉他之友”全国会员比赛,荣获二等奖。有关专家建议雅梦从高师继续深造。一九九二年三月,王钧夫妇带雅梦踏上北去的列车,拜访了中国广播吉他乐团团长、著名吉他艺术家、教育家陈志先生,恳请他收雅梦为徒,面授琴艺。
为了尽量减少母女俩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陈老师决定让她们回青岛,定期到北京学琴。母女俩告别了长达半年之久的“驻课”生活,又开始了“马拉松”式的“跑课”生涯。一年、两年,崔秀华以她伟大的母爱、坚韧不拔的毅力,换来了雅梦吃苦耐劳的品德、持之以恒的精神和突飞猛进的琴艺。
于是,陈老师毅然决定让雅梦参加一九九三年七月至十二月间的第三十六届东京国际吉他比赛。此时的雅梦,虽然能以她娴熟的指法弹拨那些技巧难度高、节奏速度快、和弦变化大、音色对比多的乐曲,但要参加职业高手云集的国际大赛,还需下一番常人难以承受的苦功。雅梦的父母坚定地支持了陈老师的计划,又从“跑课”阶段转入了“寄宿”冲刺阶段:雅梦住进了陈老师家。
在北京,雅梦除了吃饭睡觉外,全部时间都一丝不苟地按照陈老师制订的为期七个月的强化训练计划刻苦练习。指甲磨平了,人消瘦了,十一岁的雅梦硬是把七个规定和自选的高难度的新曲目弹得令行家惊叹不已。
苦心人,天不负。当雅梦流着热泪,把自己获得冠军的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王钧手握话筒,激动得哽咽了。多少艰辛、多少汗水、多少投入、多少企盼,终于化成了甜美的现实。


第12版(周末)
专栏:音像天地

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开始征稿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日前开始向海内外征稿。本届展览设奖牌102枚,4名金牌奖的奖牌将由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颁发。此次展览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摄影艺术与国际接轨。
亚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