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时代报告

  北京青年:现状与思考
田科武张越
青年是社会各阶层中最活跃、最敏感的一部分,青年中发生的变化,积极的或消极的,都是社会和时代在青年身上的投影。为了正确认识北京青年,在动态中把握北京青年不断变化的特点,北京市青年研究会不久前在全市青年中进行了题为《北京青年状况》的大型调查。调查结果分为6个专题——
北京青年看改革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实施预示了我国良好的发展前景,给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作为空间。热切关注改革、积极参与改革,已成为青年政治意识的重要特征。
调查显示,在北京青年经常收看的电视节目中,国内新闻排第一位,其次才是体育类节目和文艺类节目;在最喜欢读的书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及报告文学作品;在阅读报纸时,最关心的新闻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时事新闻、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
改革的成就雄辩地说明了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这是青年对政府及其重大改革举措持肯定的满意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也由此激发了青年投身改革和建设的积极性。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青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予以了较高的认可,大多数青年对市场经济的前景表示乐观。
调查结果还显示,在对改革具体措施的评价上,越是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改革措施,满意程度越低;越是涉及到整体改革而不直接关涉个人利益的改革措施,满意程度愈高。
职业观念渐趋成熟
职业态度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一般性的职业性观念,二是对现实职业的态度,三是对职业的期望,即职业理想。调查表明,北京青年的职业观念渐趋成熟,职业选择和流动中的合理性因素在增强。他们对职业的关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职业成为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第一因素。
在经常和别人谈论的话题中,“与职业有关的信息”排在社会问题之后居第二位。在“你最喜欢的书籍中”,专业书籍占第三位,排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及报告文学”和“生活知识类读物”之后。同时,在被问及“如有机会继续学习将学些什么”时,专业知识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在座谈中,多数人认为“自己工作很认真”,“希望提高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希望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以上这些都表明,对职业的关注以及希望提高职业素质并通过职业来实现自我价值已成为北京青年职业态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制约职业选择和流动的诸多因素中,北京青年最关注能力特长能否充分发挥和收入待遇的高低,这也是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的职业期望是:领导开明,单位有发展前景,工作能发挥特长,生活待遇好。
道德观依然“一身正气”
在经济和科技对社会道德的冲击日甚的情况下,北京青年的道德观依然是“一身正气”。但由于经济对社会道德的冲击太大,所以,青年在道德上的理想追求与整个社会的实际道德状况相去甚远。
多数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仍要坚持搞精神文明建设。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82%的人认为“没有过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很深,它构成青年道德观的一个重要侧面。在“你认为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一题时,健康、人品、知识、事业、家庭分别排在前五位,而金钱、权力、名声、财产、吃喝玩乐等都排在较后的位置。在所列10种不文明的行为中,不赡养父母、见死不救、“盗公”(即拿公家的东西)、不诚实欺骗人这4种行为分别排在前4位。
人才观:学有专长、德才兼备
人品正、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是北京青年衡量人才的三项基本标准。人才必须有才,但有才不一定是人才。德才兼备方能称得上人才,这是北京青年注重道德评判在人才评价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学有专长,在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是北京青年评判人才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什么叫业务素质高,他们表现出务实求是的态度。即不论学历高低,不论职称高低,不管是否接受过“洋”教育,有本事有能力就行。有本事有能力具体表现在:在本领域里学有专长,有较深造诣,能够成为本行业的骨干和带头人。这种不拘一格的人才观是北京青年所以能迅速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的内在动力。
此外,有科技专长、会经营、懂管理将成为北京青年的一个发展方向。
成才观: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设给青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知识和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都增进了青年成才的愿望和要求,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已成为北京青年的共识。既重个人奋斗又渴望外部支持是北京青年成才观的又一重要特征。在对成才的重要因素的认识上,“个人的努力和奋斗”和“准确把握机遇”、“领导关心和支持”一起排在前三位。在回答“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这一问题时,机遇、才干、人际关系分别排在前三位。由此可见,为青年创造条件,不仅要尊重知识和人才,为青年创造更多的机会,更要为青年扫清一些障碍,包括机遇上人为的不平等、人际关系的紧张等对青年的耗损。
前两年轰轰烈烈的“跳槽热”如今已有很大收敛,在北京青年中,57.9%的人表示安心或比较安心工作。这说明多数人不愿意抛掉自己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岗位而去谋求所谓的赚大钱的职业,工作基本安心,立足岗位成才、立足本职成才已成为当今北京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前几年轰轰烈烈的出国热潮近年内也有所降温,大多数青年把眼光放在了国内,而不是一味地要到国外谋求发展。当询问对出国的看法时,有62.9%的人表示“如有机会要出去,但将来要回来”。
虽然近年来我们在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但和青年强烈的成才要求相比差距仍很大,得到专业训练和继续深造仍然是北京青年的迫切要求。
科技素质亟待提高
青年的科技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生产力的前景。北京青年有很强的科技意识,但科技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他们已感受到科技时代的生生脉搏,但对科技介入现代生活的深度还缺乏深刻的认识。
当问及科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时,39.4%的人认为“了解科技可以跟上时代”,31.9%的人认为“科技和生活息息相关”,前者多于后者。在科技时代呼之欲出的今天,这种认识还有浅泛之感。
以首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要求衡量,北京青年的科技素质亟待提高。这首先是由于获得科技知识的途径的局限,大大限制了他们科技知识向科技技能的转化。问卷表明,除学校教育外,广播、电视和报纸是青年获得科技知识的主要途径,而这三者很难提供一种全面的科技知识和技能训练。其次,由于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动机中其他兴奋点的影响,又大大限制了科技知识的摄取量。问卷表明:在各类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中,科技类节目仅列9项选择中的第7位。在阅读报纸时,科技教育类信息的重要性也只排在了9项选择中的第6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现代文盲”有如下定义:第一,不识字的人,即传统意义的文盲;第二,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的人,包括文字符号、图表符号等;第三,不会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的人。可见,一些基本的、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素质,已演进为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所以北京青年科技素质的全面提高,不仅仅是科技进步的问题,也是社会全面进步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因而也是一个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今日星座

  他从风浪中走来
——记海军工程设计研究院青年工程师徐晓伟
关泠
今年31岁的徐晓伟对大海有一种特殊的眷恋。8年前,徐晓伟入伍来到海军工程设计研究院的时候,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学生兵”。这位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委实没有想到,走入军营不久,他就被派往南沙,与其他同志一起负责某工程的主体设计工作,从此与那里的风浪结下了不解之缘。
徐晓伟他们初进南沙是4月份,那正是当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甲板上的温度高达60摄氏度以上。到南沙的第一天,徐晓伟的脸、肩和颈背的皮肤就被紫外线“灼”掉了一层皮。
一个傍晚,他们执行完任务准备返航时遇到了意外,船搁浅了,几个人被困在礁盘上等待援救。没有通讯和照明工具,火柴也被泡湿了,半夜一起风,他们一个个冻得直发抖,只好相互依偎着半蹲在水里,轮流讲故事,以忘却饥饿、干渴和寒冷。午夜时分,礁盘上突然“哗啦”一声水响,一条2米多长的鲨鱼冲他们游了过来,是他们的腿脚被礁石划破后的血腥味把它引来的。大家急忙奋力轰赶。鲨鱼被赶走了,可他们也不敢往水里蹲了。等救援人员赶到时,他们已有十五六个小时滴水未进、粒米未沾。工地上正等待着徐晓伟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他换掉早已被礁石划成碎片的工作服,简单包扎一下被珊瑚礁刺破的伤口,又乘着小船上工地了。
对徐晓伟来说,工程上的事比任何事都重要。有一段时间海上风浪很大,他们的船在海面上像片树叶被抛来抛去,摇摆的角度达40多度。徐晓伟晕船晕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一连几天只能喝下一点水,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可是想到工地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作为设计单位的代表,他必须及时更正核算各种数据,并将结果一一通知下去,他便咬咬牙,让人用背包带把他绑在床上,强迫自己集中精力思考工地上的事。
在3年多的时间里,徐晓伟八下南沙,踏遍了那里所有驻防的礁堡,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37块伤疤。由于工作出色,他两次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有了那些令人终生难忘的风里来浪里去的日子,徐晓伟更加成熟了,他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走出南沙,他潜心于计算机网架设计工作,仅1994年就完成10多项国家和军队重点工程的网架设计任务。去年11月,他应邀参加了“全国空间结构学术会议”,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高度评价。同时,他编制的《网架计算机辅助前处理程序》完善了原设计系统,达到国内领先地位。
如果在地方,凭借自己的才能,徐晓伟或许会有高出现在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收入,也的确有单位和个人以优厚的待遇动员他转业,可他说:“是国家培养了我,我没有理由只顾自己,不顾国家。”徐晓伟依旧穿着这身“海防蓝”,在蓝色的国土上挥洒着自己的青春热血。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青春絮语

  谈情趣
吉世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正当、有益、适度的兴趣和爱好,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进健康。有人说:“兴趣是攀登成功之巅的向导,爱好是打开智慧宫门的钥匙。”此话颇有哲理。
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的。有了兴趣,才能逐步发展到情趣。情趣是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再创造。情趣是同事业、学习相联系而互为补益的。从高尚的情趣中,可以汲取有益于事业的精神养料。
革命导师列宁喜欢远足,毛泽东同志爱好游泳,朱德喜欢种兰花,陈毅好作诗文。他们从这些爱好中陶冶情操,从而使自己精神焕发,反应敏捷。
情趣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倘若生活中没有情趣,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也会给人带来消极、恶劣的心理环境。青年人总是充满朝气的,但他们的情绪又是极不稳定的,喜怒哀乐往往不加节制,任意宣泄,常在不知不觉之中伤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尤其在事业与生活遇到矛盾和挫折时,那种沮丧、空虚的感觉更是无法化解。这时候,如果有一些情趣,诸如打球、听音乐、练书法、学插花,或是读上一篇好诗文——郁闷的心情很快就会改变。静下来再去分析问题的根结和解决方法,自然更行之有效。所以说,多一点情趣,有利于人们调节情绪、改善心情,并用一种健康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
一个人的情趣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一个人的格调和情操。很难设想,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或精神颓废者会表现出情趣来。那些吹牛拍马、钻营名利之徒,绝对谈不到有什么健康的情趣。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江汉油田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活动
本报讯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江汉石油管理局在全局32000多名青工中,广泛开展了以岗位技能、岗位文明、岗位效益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能手活动,收到了很好的人才效益和经济效益。
他们成立了以党政领导挂帅,团委起主导作用,企管、劳资等部门参加的活动领导小组,在121个主要岗位工种制定了1400多条考核标准,出台了《共青示范岗位条例》等一系列政策。3年来全局涌现出青年岗位能手3200多人,青年示范岗2400多个,优秀青年突击队540多个,创五小成果3700多项,其中国家、省级成果78项,有53名青年被评为高级职称。全局青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原油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1994年12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计划要求,实现工业总产值41.1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李迎丰刘江宁方前进)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深山“科技郎”引来“金凤凰”
罗志平董扣新
江苏省溧阳市周城镇四百多名青年民兵,立足山区,依靠科技治穷,改变了贫困落后的山乡面貌,也更新了过去“有女不嫁穷山窝”的婚俗。如今山外的姑娘如翩翩凤凰飞进深山,栖落在“科技郎”喜栽的“梧桐树”上,并在科技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比翼齐飞。
周城镇地处苏皖交界的深山峻岭,是个出了名的穷山窝。多少年来,因山窝穷,山外的姑娘不愿进山来,就连山里的姑娘也一个接一个往外“飞”。久而久之,婚姻大事成了当地青年的一件难事。
“要想富,须走科技路”。一九八九年,镇人武部在青年民兵中喊响“当有志青年,做科技民兵”的口号,发动民兵重新审视自己脚下这片土地,走科技致富道路。为把科技引进山,乡人武部一方面选送一批民兵骨干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类科技知识培训班,另一方面开办科技夜校,请来市林业局专家和大专院校的教授,为青年民兵上实用技术课。通过培训、辅导,一批科技民兵在当地发挥了作用,他们不仅把学到的科技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成为“致富能手”,而且带动周围的青年民兵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共同走上了富裕道路。近年来,由青年民兵开垦种植的十三个林场、茶场、果园,民兵集资创办的采石矿、养殖场、竹木加工厂等六个劳武实体,每年创收达二百多万元,年均人收入超过八千元。不仅如此,民兵们制造的茶叶被江苏省评为优质名茶,生产的食用菌和饲养的牛蛙还走向国际市场。
科技如春风化雨,绿了山乡,富了山里人家,也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姑娘前来周城山乡安家落户。姑娘们说:“周城的小伙子有志气,嫁这样的‘科技郎’没错!”如今在周城镇,姑娘选婿看技术,小伙竞相学科技成为一种时尚。民兵马国强因家庭贫困,屡次失恋,亲友为他在报纸刊登征婚启事也没相上亲。一九九一年,他参加乡里组织的民兵科技培训班,很快掌握了栽桑养蚕新技术,并承包了村里八亩桑地,年产鲜茧一千多公斤,纯收入一万五千元,成了远近有名的“养蚕专业户”。他的事迹被市广播电台宣传后,他收到十几封求爱信。马国强从中选择了邻村女青年小王作为终生伴侣,今年春节前夕,他俩已喜结良缘。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在漫长的冬季,如何使自己在瑟瑟的寒风中风采依旧,成为现代职业女性普遍关注的问题。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为此开办了化妆文化节。一时间,宽敞的商场成了硕大的美容厅,商家义务为顾客服务、现场演示,形成了一片浓浓的文化氛围。 本报记者 李舸摄


第11版(当代青年)
专栏:

近日,青年女作家张海迪来到济南火车站与青年职工们亲切交谈。她向青年朋友们介绍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人生经历。图为张海迪(左二)在她所著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扉页上为大家赠言。 李九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