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中东四方外长会议发表联合公报
一致表示巩固和平进程成果
巴以双方同意尽快重开谈判
本报华盛顿2月13日电记者刘爱成报道:以色列、埃及、约旦的外交部长和巴勒斯坦的代表昨天在华盛顿就中东和平问题举行会议(见图 新华社发),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主持会议,俄罗斯副外长维克托·波苏瓦柳克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时,克林顿总统到会讲话。他说,中东和平进程正处于关键时刻。他敦促有关各方在已经签署的以埃协议、以约协议、以巴协议基础上继续加快和平进程。他说,为了证实和平将给该地区带来经济利益,他建议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建立新的免税工业区,美国将对从那里进口的产品取消关税。
4方外长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表示,决心排除障碍,消除争端,巩固中东和平进程已经取得的突破,在中东国家之间发展相互尊重、宽容、合作、安全与和平的关系。公报还呼吁以色列与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不久也能达成和平协议,以实现中东地区的全面和平。
克里斯托弗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会议虽然讨论了有关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者对以色列的不断袭击和以色列封锁加沙和西岸边境问题,但并没有使问题得到解决。
克里斯托弗强调,在预备会谈中,他与以色列外长佩雷斯和巴勒斯坦代表沙阿斯举行的三方会议是具有建设性的。会上巴勒斯坦方面承诺要对恐怖主义给予坚决打击和采取预防措施。以色列承诺不再在约旦河西岸建立新的移民定居点或资助犹太人在那里定居。巴以双方都保证根据1993年9月签署的和平协议,就以在约旦河西岸重新部署军队和巴勒斯坦选举等问题尽快举行谈判。(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德美协调立场
对俄政策不变北约东扩放慢
本报记者刘爱成
2月9日,德国总理科尔对华盛顿进行了闪电式访问。科尔总理此行虽然只有一天,但双方讨论的问题却牵涉德美关系、北约扩大以及如何在新时期加强欧洲一体化等。
科尔这次访问的目的主要是和美国协调在对俄关系、欧洲安全等方面的立场。在对俄关系问题上,一个时期以来,由于莫斯科对车臣动武,造成大量平民伤亡,西方国家对莫斯科的指责越来越多,许多政治家要求政府改变对俄政策。在德国,政治家们要求科尔政府对俄采取强硬政策。迫于政治压力,科尔本月取消了对莫斯科的访问计划,德国国防部长拒绝让俄罗斯国防部长参加上周在慕尼黑举行的安全政策会议。在华盛顿,克林顿政府同样也受到政治压力,共和党控制的国会指责俄军在车臣“滥杀无辜”,并要减少对俄经济援助。
经过会谈和磋商,两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尽管车臣危机使人们对俄罗斯的民主制度及经济改革产生怀疑,美德及西方国家仍有必要继续支持叶利钦总统。其理由是,如果因车臣危机而把叶利钦逼到“角落”里,或是让极端民族主义者占上风,都有可能使俄罗斯再回到冷战时期的状态。此外,美德领导人继续支持叶利钦是希望他能继续履行过去达成的包括核裁军在内的所有协议,继续推行政治经济改革,“加速向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过渡”。美德首脑在表示援助俄罗斯的同时还附带了先决条件,即俄“必须继续推进民主和经济改革进程并尊重人权。”
美德领导人认为,要保证俄罗斯继续进行改革,必须使俄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为此,两国领导人再次呼吁莫斯科与车臣举行和平谈判,尽快结束流血战争。科尔说,俄的稳定比以往更为迫切。克林顿表示,为了解决车臣的难民问题和医治战争创伤,美国将向车臣提供20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北约扩大也牵涉到与俄罗斯的关系问题。为了欧洲的安全,美欧计划扩大北约组织,吸收中东欧国家参加。而俄罗斯则担心北约东扩会对它构成威胁,抱怨美欧试图把北约扩展到俄罗斯的大门口。克林顿和科尔这次专门讨论了如何扩大北约的问题,双方一致认为,北约东扩是“必然”的,但需逐步进行,在现阶段不制定具体的时间表和明确表示哪些国家可以被吸收为新成员。双方还强调其进程将是“公开的”,以避免北约和俄罗斯“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误解”。克林顿说他和科尔将继续向叶利钦作出保证,即北约的扩展不会对“民主俄罗斯”构成威胁。
在与克林顿会谈之后,科尔又访问了美国国会。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与克林顿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许多分歧。在国会,科尔同一些议员就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敦促他们支持克林顿和他本人在上述问题上的立场。科尔希望他们不要放弃对叶利钦总统的支持,并强调美国现在要单方面解除对波黑武器禁运“不是时候”。
克林顿总统去年7月访问德国时称,在对待中东欧和俄罗斯问题上,美德有“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这次科尔回访也强调要加强大西洋两岸关系和德美两国的“特殊关系”。此间舆论认为,美德两国这次在对俄关系、欧洲安全等问题上协调了立场,对其盟国和各自国内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报华盛顿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叙黎首脑会晤强调
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新华社大马士革2月12日电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总统今天在此间表示,两国必须加强合作与协调,在中东和平进程中采取一致立场。
两国首脑是在会谈中做出上述表示的。黎巴嫩总统赫拉维昨天抵达这里对叙利亚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后,今天下午已离开大马士革回国。
赫拉维率领包括议长贝里和总理哈里里在内的黎巴嫩高级代表团前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黎叙最高委员会会议,同阿萨德总统等叙利亚领导人就国际局势、地区形势,特别是中东和平进程最新发展情况交换意见,并就叙黎在同以色列谈判中的立场进行协调和磋商。
叙利亚官方发言人指出,尽管以色列的立场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叙黎两国一致同意继续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这位发言人强调,任何将黎以谈判同叙以谈判分割开来的企图都是幻想。
叙黎首脑会晤是在中东和平进程处在关键时刻进行的。最近,两国同中东和谈倡导国美国和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联系与磋商,并同欧洲联盟部长代表团举行了会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温妮放弃同曼德拉对抗
十一名非国大妇联干部辞职
本报讯南非总统曼德拉分居的妻子温妮13日发表声明,表示放弃她与曼德拉对抗的立场,并为最近她发表的攻击政府的讲话向曼德拉道歉。前不久,温妮在参加一个被白人警官杀害的黑人警官的葬礼上发表声明,指责政府醉心于民族和解,对种族主义罪行惩治不力,从而使南非人民对政府大失所望。为此,曼德拉总统已经委派副总统姆贝基与温妮会面,要求她收回上述说法。(彭丽)
本报哈拉雷2月13日电记者温宪报道:南非总统曼德拉12日紧急会见了11名原非国大妇女联盟全国委员会成员,以便解决这一组织内部由于她们辞职引起的危机。
11日,11名非国大妇女联盟全国委员会成员宣布辞职,其中包括妇女联盟总司库、非国大前全国主席坦博的遗孀阿德莱蒂·坦博和政府卫生部长恩科萨扎纳·祖马。她们表示,她们辞职的原因是因为妇女联盟内部“领导无方”、“作风不民主”和“不负责任”。妇女联盟现任主席是在政府中担任文艺和科技部副部长的温妮·曼德拉。在12日的会见开始前,曼德拉说:“这不是一个由我来说话的事情,我是来听取她们意见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拉迪尔发表竞选纲领
本报巴黎2月13日电记者张祝基报道:法国现任总理巴拉迪尔今天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以“信赖法兰西”为题,发表了自己竞选法国总统的纲领。
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巴拉迪尔首先总结了他入主马提翁大厦以来法国的形势,然后阐述了自己的政策纲领,提出了减少失业、维护社会保险、国家与公民和解、社会的人道化以及提高法国在国际事务和欧盟中的地位,使法国在国际上成为重要稳定因素等6个目标。
巴拉迪尔在竞选纲领中强调要改革税制,继续简化和减轻税收,仔细研究并取消那些引起纠纷和不公正的税收。在谈到同失业作斗争时,他主张通过控制公共开支赤字、保持法郎坚挺、鼓励中小企业出口、增加其自留资金、开拓国际市场、鼓励生产投资等手段,实现今后5年每年减少20万失业者的目标。
此外,巴拉迪尔还主张总统任期为7年,不得连任,并且如果他当选的话就从他开始实行。
在国际方面,巴拉迪尔说要继续发挥法德轴心在欧洲建设中的作用,要在1997年以前实现欧洲建设的第三个目标,即建成货币联盟。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摸底和提防
刘刚
据报道,最近美国从冷战期间的对手前苏联国家那里秘密购买了SA—10型导弹。这种导弹是战区反导弹武器,据说早在10年前就已在实战中使用,其声誉比美国的同类导弹好。
有报道说,美国将投资150亿美元,准备7年后拥有先进于俄罗斯的反导弹系统。另一方面,美国觉得,在发展自己同类导弹系统的同时,也不妨购买俄制导弹,为己所用。结果,美国成了在前苏联地区俄制武器的狂热购买者。而前苏联各国因经济困难,则在争先出售尖端武器换取钞票,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军火市场之一。
西方人士分析,美国购买老对手的武器,不仅仅是着眼于应用它,还别有目的。它想摸底:俄制雷达到底能否发现美国最新的“隐形”飞机F—117和B—2轰炸机。而在俄国方面,它当然不愿意让美国以新造的矛来试俄罗斯的盾,对此极为提防。
莫斯科政治领导人已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向外国出卖自己最好的武器系统。由此看来,美俄这对新“伙伴”相互之间的猜疑心理还不轻。


第6版(国际)
专栏:

  秘鲁击落两架厄飞机
新华社利马2月12日电(记者王权富)秘鲁总统藤森12日在电视讲话中证实,厄瓜多尔两架以色列制造的战斗轰炸机当日在试图袭击秘鲁“塔约洞”哨所时,被秘鲁防空火力击中。
这是自秘、厄发生边境冲突以来秘鲁方面首次宣布击落厄瓜多尔飞机。
藤森还透露,秘鲁军队目前已攻占蒂温特萨据点周围较高的山峰,该哨所已在步枪射程之内。藤森说,秘鲁要达到的目标是:立即驱逐厄瓜多尔军队出境;让里约热内卢边界议定书生效,在两国边界未立界碑的地段立碑。


第6版(国际)
专栏:

  墨农民武装领导人出逃
 危地马拉采取戒备措施
新华社墨西哥城2月12日电(记者喻广生)墨西哥《新闻报》12日报道,在墨政府军加强对恰帕斯州农民武装围攻的情况下,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已逃往邻国危地马拉。
在墨西哥总统塞迪略9日下令逮捕萨帕塔民族解放军领导人之后,政府军连日来加紧对恰州拉坎多纳山区农民武装据点进行围剿。但没有遭到农民武装的大规模抵抗。
《新闻报》援引恰帕斯州地方政府人士的话说,在政府军进攻的压力下,10名农民武装领导人于11日下午越过墨南部边境进入危地马拉领土。
另据来自危地马拉城的消息,应塞迪略总统要求,危地马拉总统德莱昂已下令危军从11日晚起进入紧急状态,以配合墨政府军行动。有消息说,为阻止墨公民非法进入危地马拉,危政府已增派1万名军人以加强危墨边境巡逻。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平息恰帕斯动乱墨政府决定用兵
本报记者张金江
墨西哥总统塞迪略9日下午向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下令追捕萨帕塔民族解放军头目,并宣布对放下武器的萨军成员实行大赦。舆论认为,这是塞迪略总统对久拖不决的恰帕斯州武装冲突采取的以武力求和平的新策略。
去年1月1日,自称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农民武装突然占领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一些城镇,对政府军宣战。当时的萨利纳斯政府曾出动军队试图一举歼灭萨军,但萨军退到与危地马拉接壤的拉坎多纳山林地带据守,政府军虽拥有现代化重武器,无奈山高林密,无法施展。政府方面遂与萨军谈判,但没能达成协议。
塞迪略总统上任后,一直呼吁同萨军谈判解决争端。今年1月双方曾就重开谈判问题有过一次接触。这之后,政府方面又多次要求萨军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但萨军方面没有做出回应。
自去年1月1日萨军发动武装暴动以来,墨西哥政局动荡,社会治安恶化。政局动荡引起国内外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前景的担心,纷纷转移和撤走资金,加上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终于引发了一场震动西半球的金融危机。新任总统塞迪略不得不被迫实行应急经济计划。但是,人们普遍认为,没有政治的稳定,恢复经济的努力就要受阻,尽快解决拖延近14个月之久的恰帕斯武装冲突,实现政局稳定,成为墨西哥政府的当务之急。
墨西哥警方本月8日在墨西哥城和韦腊克鲁斯州查获据信是属于萨军的两个秘密武器库,并逮捕8名萨军成员。塞迪略总统以此为契机,断然下令对萨帕塔民族解放军采取强硬措施。塞迪略在9日向全国发表的讲话中指责萨军是一个企图以武力夺取政权的游击队组织。他说,虽然政府坚持对话和谈判的立场,但该组织却在策划新的更大的暴力行动。他指出恰州冲突威胁着安宁与和平,破坏了那里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政府不能再对此无动于衷。
据宣布,政府军已从9日开始在恰帕斯州展开行动,在各地进行巡逻,并收复过去由萨军控制的一些城镇。政府军目前正逼近萨军据守的拉坎多纳地区,对萨军形成合围之势。应墨西哥的请求,危地马拉政府已调动万余兵力封锁了同墨西哥接壤的边界地区,切断了萨军可能的退路。据报道,到11日,墨警方已抓获3名据称是萨军的领导人和一批萨军成员及嫌疑分子。
塞迪略总统的决定得到国内普遍支持。9日和10日,塞迪略分别参加了墨西哥军队的两个纪念日活动。国防部长塞万提斯和空军司令卢塞罗都表示忠于塞迪略总统,遵守国家宪法。执政的革命制度党和反对党国家行动党也都表示支持总统的决定。企业界认为,政府的决定对于重建国家政治稳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将恢复投资者对墨西哥经济前景的信心,有利于克服当前的金融危机和实现应急经济计划的目标。
墨西哥外长古里亚和墨西哥驻美国大使分别向美国方面通报了塞迪略总统的决定和恰帕斯州目前局势。在墨西哥有重要政治经济利益的美国表示支持塞迪略的决定。有报道说,平息恰州冲突是美国向墨西哥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帮助墨西哥克服金融危机的条件之一。
此间有的报纸认为,平息恰帕斯冲突必须速战速决,否则会进一步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加剧国内政局的震荡。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也相当不易。一是塞迪略总统的决定在国内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墨西哥第三大反对党民主革命党指责政府的决定是破坏和谈,只能引起更严重的冲突。另外,萨军决不会轻易放下武器。他们在获悉联邦政府下达的逮捕令后,立即进行收缩,进入全面戒备状态,并在通往拉坎多纳山林地区的各个通道布雷。如果政府军发起进攻,萨军势将凭借拉坎多纳地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的有利地理条件进行抵抗。
(本报墨西哥城2月12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富汗出现新武装派别
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攻势凌厉
本报讯阿富汗伊斯兰学生运动武装在10日攻占首都喀布尔西南重镇迈丹后,11日已推进到阿总理希克马蒂亚尔领导的伊斯兰党总部恰拉希亚外围10公里地区,对其形成包围之势。
据伊斯兰学生运动一位发言人当天在白沙瓦说,该组织领导人今后几天将在加兹尼省聚会,商讨下一步攻打恰拉希亚和首都喀布尔的计划。他表示,该组织不反对联合国的和平计划,但拒绝同阿内战的任何一派结盟。
阿富汗总统拉巴尼11日在喀布尔表示,希望阿伊斯兰学生运动站在他这边。
同一天,联合国和平使团发言人在伊斯兰堡发表谈话说,阿富汗权力移交可望于本月20日至22日开始进行,但他没有说明拉巴尼是否愿最后交权。(李凌)


第6版(国际)
专栏:

  外籍移民继续撤离加蓬
本报阿比让2月13日电记者顾玉清报道:自1月底,加蓬政府将遣返移民的最后通牒期限从1月13日推迟到2月15日以来,西非各国旅居加蓬的移民继续大批撤离。到目前为止,已有好几批西非国家的移民从海上乘船抵达科特迪瓦的阿比让港。上星期六,466名布基纳法索移民在海上经过5天的漂泊之后,到达阿比让港,并转乘火车返回瓦加杜古。在此之前,科特迪瓦租船接回了295名本国人。277名马里人也同船返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长期旅居加蓬,有的已在那里生活了20多年。加蓬政府遣返外国移民主要是为了加强社会治安和对付不断上升的失业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安盟全国大会支持和平协议
安哥拉政府表示欢迎
本报哈拉雷2月13日电记者温宪报道:在经过近一周的激烈辩论后,安盟全国代表大会于12日通过决议,对去年11月安哥拉对立双方达成的和平协议表示赞成,并欢迎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在安哥拉部署由7000人组成的维持和平部队的决议。
安盟全国代表大会在会议结束后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说:“大会同意在安哥拉实现和平的所有计划;同意实现民族和解的所有步骤”。大会支持萨文比在适当的时候与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举行最高级会谈。安哥拉政府电台在一项评论中对安盟的上述决议表示欢迎。


第6版(国际)
专栏:

  伊要求联合国部队撤离土耳其
据新华社安卡拉2月11日电伊拉克外长萨哈夫今天说,自海湾危机以来为保护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而部署在土耳其的联合国部队应当撤出土耳其。萨哈夫是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说,伊拉克库尔德人问题是伊拉克的“内部问题”,伊拉克决不容忍任何外来势力干涉伊内政。


第6版(国际)
专栏:

  卡塔尔反对孤立两伊
据新华社阿布扎比2月13日电据此间今天收到的消息,卡塔尔外交大臣哈马德·本·贾西姆表示,卡反对旨在孤立伊拉克和伊朗的政策。他同时呼吁伊拉克重返阿拉伯大家庭。
贾西姆说:“我们不同意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并且遵守联合国制裁伊拉克的决议;但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我们不能接受使伊拉克人民生活急剧恶化的做法。”
据报道,卡塔尔上周决定向伊拉克运送食糖,以缓解伊拉克人民所面临的生活困境。


第6版(国际)
专栏:

2月12日,墨西哥政府军继续向东南部恰帕斯州萨帕塔民族解放军游击区进军,并占领了该组织的一个据点瓜达卢佩特佩亚科。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