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基层见闻

  洪水冲倒一堵“墙”
1994年5、6月,宁都县两次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倒塌房屋9934间,1053户村民无家可归,5万多群众被洪水围困,受灾农田21.1万亩,2055处水利设施被毁……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场灾难却成就了一页辉煌:
这里,大灾之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值达63957万元,比上年增长6%;粮食总产达2.7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1.3%;乡镇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元;冬季生产如火如荼,油菜种植面积达30万亩;农民交售爱国粮热情空前,到11月底便全部完成了国家定购任务,入库稻谷3100万公斤,比前两年总和还要多;一个个灾民新村拔地而起,灾民们泪别救灾棚,喜迁新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干部们感到,农村的工作比过去好做了;老表们则说,干部比过去辛苦了,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了;信访部门反映,信访工作轻松多了,举报的、上访的比往年少得多。
大灾之年何以会出现如此令人欣喜的变化?我们带着惊奇和疑惑,走访了一些干部和群众。
长胜镇是受灾最重的,受灾农户达5724户,共计28358人,仅中江村就倒塌房屋1079间。这个村,前些年曾发生群众跪拦省政府汽车告状事件。去年救灾期间,拦车事件再度发生。不过,这回不是告状,而是感谢政府。在访谈时,灾民们流着泪说:“田淹了,家没了,如果没有党和政府,没有村镇干部,我们根本活不下去。我们这次拦车是告诉上头领导,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报恩报德。”人心换人心,卓有成效的救灾工作,密切了群众与党员和干部之间的关系,也激发了群众爱党爱国家的热情。去年,全镇向国家交售粮食达300万公斤,居全县第一位,比上年翻了一番还多。
北部山区的黄陂镇,去年上半年计划生育工作被亮过“黄牌”。然而,下半年的工作却出人意料地主动,群众一呼百应,计划生育、果业开发成绩跃居全县第一。在接受采访时,群众像讲故事般叙述党员、干部带领他们抗洪救灾的情形:5、6月洪涝期间,洪水呼啦啦进了村,进了屋,漫过楼,一幢幢土坯房轰隆轰隆地倒塌,是乡村干部冒着生命危险把我们一个个救出来,几千名被洪水围困的男女老少,无一人伤亡,可不少干部却受了伤。洪水退后,党和政府又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帮助发展畜牧生产、稀土开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以往见着干部,绕道走,如今见到干部,心里热乎。你说说,干部们发了话,能不听么!
在同县委书记张声炜、县长甘盛增等领导同志的交谈中,他们感慨地说:遭洪灾是坏事,但坏事变成了好事。党和政府、各级干部领着群众抗灾救灾的忘我精神,重塑了党员、干部的形象,赢得了民心,赢得了群众,消除了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隔阂,可谓洪水冲倒一堵“墙”啊!
江西宁都县粮食局陈东兵
赣南日报宁都记者站李国生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拆“墙”建“桥”好!
江西宁都去年连遭两次特大洪水袭击,损失惨重。然而,洪水过后,那里不仅救灾工作进展迅速,生产建设很快恢复,而且连所谓天下第一难的工作——计划生育也变得不难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乡、村干部和受灾群众心齐力合。为了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他们心朝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正如来信中所说的洪水冲倒了隔在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那堵“墙”。干群关系密切了,人心顺了,自然会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再难的工作也就不难做了。万事异而理同,生产救灾如此,其它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
令人忧虑的是,近些年来,群众观念在一些党员干部的头脑里日渐淡薄了。有的干部考虑个人利益多了,想群众利益少了,甚至为牟取个人利益而损害群众利益;有的干部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看不起群众,成了凌驾于群众之上的“老爷”;有的干部不顾群众的切身利益,弄虚作假,谎报政绩;有的干部讲排场、比阔气,随意增加群众负担;有的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变成牟取私利的资本,拉关系,讲私情,甚至贪污受贿。如此种种,他们与群众之间就隔上了厚厚的一堵“墙”。群众对这样的干部表面敬而远之,背地里就骂娘,不买你的帐。
宁都县的经验告诉我们,干群关系的好坏,关键在干部。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为群众着想,做群众的贴心人,把党的各项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就能拆掉隔在干群之间的那堵“墙”,建起一座息息相通的连心“桥”。
愿我们的每一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从这封来信中得到一点启迪!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引导农民盖楼房
最近,我回河北故城、清河农村探亲,发现一些农民在建房时宁花10万元盖平房,也不愿花5万元建楼房。小院越建越宽敞,土地浪费越来越严重。一李姓农民讲:“如今在我们这里不是比吃穿,而是比谁家的房子盖得好,谁家的儿孙娶媳妇早。一般家里有几个男孩子就要盖几处房子,反正平原地区宅基地不值钱。”一位王姓农民告诉我:“城里人住楼房,又干净、又明亮,俺也想建座小楼住,又怕周围的邻居们大吵大闹。因为我们这里有种迷信说法,房高不能超过邻居的房子,否则,房子矮的人家不吉利”。另一张姓农民讲:“只要宅基地分给你,你想怎样盖就怎样盖,没人管。”
几位农民的意见基本反映了当前河北农村一些地方在建房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地政府应教育农民节约土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少盖平房,多建楼房。
河南洛阳市王凤兴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江湖游医须取缔
长期以来,“江湖游医”张贴于街头巷尾的“祖传秘方”“广告”有增无减。“游医”在“广告”中明明白白地写有地址,只要有关部门派人顺藤摸瓜,不愁抓不到。然而,这项工作却很少有人去做。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无证“游医”的打击力度。
吉林九台市审计局吕金忠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德兴铜矿屡遭哄抢
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是国有大型企业,国家已先后投资30多亿元。随着三期工程建设的收尾,将形成日处理9万吨的综合能力,产铜量占全国的1/4,成为亚洲第一大铜矿。
由于周边地区村民毁渠捞矿、偷电、盗抢、破坏生产设施,严重威胁矿山的正常生产。你报去年6月25日第五版“耳闻目睹”专栏虽以《铜矿之忧》为题披露过此事,引起了中央、省、地领导的高度重视。但由于基层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事态发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近期反而愈演愈烈。去年12月7日,由于村民捞矿,造成选矿厂停产30小时,仅停产一项直接损失就达500万元。         
  江西铜业公司德兴铜矿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荆门石膏矿被滥采
湖北荆门市的石膏矿储量大、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全市现有20多家乡镇小矿开采石膏。这些小矿多采取原始方式采矿,采矿率不到30%。荆门石膏80年代每吨售价三四十元,近几年来,由于乡镇小矿为争销路竞相杀价,每吨石膏仅卖20多元。估计全市每年损失近3000万元。荆门石膏矿是一个老牌国有企业,由于受乡镇小矿滥采石膏,低价竞销的影响,去年上半年仅生产石膏3万吨,拖欠职工工资近30万元。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外企驻鲁机构问题多
据统计,截至1994年9月底,山东省累计登记注册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1294户。其中,多数常驻代表机构能遵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按核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不按规定办理延期登记,擅自变更地址。在已登记注册的常驻代表机构中,登记证逾期仍从事业务活动的198户,擅自变更地址的301户,在登记注册地址查无下落的141户。究其原因,一是有的常驻代表机构不了解有关法规,对登记事项需依法变更认识不足。二是有的常驻代表机构为了减少费用,先在涉外宾馆临时租一个房间,办完登记注册手续后即搬到别处办公。三是有的涉外宾馆为了收取租房定金,提供假租房协议。青岛市某宾馆先后用同一个房间与4个常驻代表机构签订了协议,经检查全是假的。四是有的国内企业或人员为了享受免税进口汽车的优惠待遇,利用海外关系设立常驻代表机构,车一到手,机构便随之撤消。五是有的外国(地区)企业没有达到设立常驻代表机构的预期目的,未经注销登记就将人员召回。
私招乱聘雇员。全省常驻代表机构中,已办理雇员聘用手续的仅497人,大大低于实际雇佣人数。国内人员受聘为代表的,多为外国(地区)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在国内的亲友。他们中有些人不遵守登记管理法规,完全以个人获利为目的,超范围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者居多。有的代表虽然在登记注册时提交了停薪留职或辞职证明,实际上仍兼职。
直接从事经营活动。一些常驻代表机构直接从事货运代理、国内贸易、炒汇、倒卖免税进口汽车等经营活动。如,澳门某国际集团青岛办事处以代客户到国际金融市场买卖外汇为名,非法炒汇。马来西亚某公司东营办事处以招商引资为诱饵,骗取联络服务费近百万元,然后携款潜逃。
外企驻鲁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相应的管理措施正在制定之中。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孔德宏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答复反应

  付垅乡开办了邮电所
你报去年11月8日刊登的题为《希望尽快给我乡设个邮电所》的来信,经我省邮电管理局调查,反映付垅乡没有邮电所的情况属实。考虑到付垅乡基本符合设点条件,湖口县邮电局已决定暂借乡政府的房子开办邮政业务,以解决该乡群众用邮难的问题。
江西省委办公厅督查处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谁来查一查检查站
去年以来,212国道西充县义兴镇路段,增设了十来个检查站。除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设立的交通检查站外,还有县林业局设立的森林植物检疫站,县畜牧局设立的畜禽检查站,县农业局设立的植保检查站,县计委设立的矿产资源检查站,县生产资料公司设立的农资检查站,县棉麻公司设立的棉花检查站,县蚕桑局设立的蚕茧检查站,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设立的车辆占地费收取检查站等。这些检查站都持有其各自上级的“红头文件”;有些检查人员不经批准,擅自着公安制服,随心所欲拦截过往车辆,特别是外地车辆;有的检查站还雇佣了打手,如果哪辆车试图“闯关”,一声吆喝或一声口哨,打手们便会骑着摩托车蜂拥而上,将其围住,司机轻则挨顿骂,重则少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司机稍做辩解,马上就被罚“态度款”。因此,过往司机把此地视为畏途。
有关部门应查查这些为所欲为的检查站。
四川西充县公安局何天文
四川南充市公安局青海俊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呼吁

  制止抬价抢购棉花
1994年9月,我市新棉上市时,市政府批准白庙原种场可以收购一定数量的良种棉选种。然而,该场在取得收棉资格后,却不按规定行事,收混级花、高水分花,致使附近乡镇的棉花收购站不能依质论价收购棉花。
我市物价局、纤检站依据有关规定对白庙原种场进行罚款处理,可没过几天,该场又故伎重演,大量抢购棉花。市郊的几家村级棉纺厂也与棉花贩子勾结,为棉花抢购大战推波助澜。国有棉花部门为了完成国家收购计划被迫参与抢购,抢购的棉花水分太大,翻晒费用超过100万元,市中转站的棉垛上竟长出了蘑菇。
目前,一些棉花贩子还在公开串乡抢购,一些地下轧花厂也撕掉封条,开机轧花。
盼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平息棉花抢购大战。
湖北洪湖市棉花公司郑道分公司棉多兵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答复反应

  靖边县整顿土炼油厂
你报去年九月二十日第五版刊登题为《靖边县土炼油厂亟须治理》的读者来信后,我署立即责成地区石油天然气管理委员会派人到靖边县督促清理整顿土炼油厂的工作。据调查,截至去年七月,靖边县共有土炼油厂三百零八家。由于生产技术不过关,出油率仅为百分之五十,油品质量较差,达不到国家标准,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去年,靖边县发生三起土炼油厂爆炸事故,炸死五人,炸伤三人,直接经济损失十二万元。
在行署的督促下,到去年十一月底,靖边县已整顿土炼油厂三十八家,责令停炉、停产一百八十家。现在,这项工作仍在进行。
陕西榆林地区行政公署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凡人足迹

  永恒的平凡
——记辽宁省劳动模范郭德福
辽宁凌海市城建局自来水公司维修班班长郭德福,常年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挎着一个退了色的工具包,身穿一套沾满油渍的工作服。从1985年到现在他连年都是局、公司的优秀共产党员或先进个人,1992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
郭德福所在的维修班,只有6名工人,除担负凌海市城区520个单位、16900多户居民用水管道的维修工作外,还负责150多条公共管道、25万米大型管道的维修任务,劳动强度可想而知。他们常常是上班干不完,下班接着干,有时用户晚间还要找上门来。为了方便用户,早在1988年郭德福就在自己家门口挂了块牌子,写上自己的名字。不论风天雨天雪天,只要有人来找,他带上工具就走。
维修工干的是苦、脏、累的活,可是郭德福偏偏看重这份工作。他说,自来水连着千家万户,哪个单位哪个人也离不开。他的拚搏精神是令人钦敬的,每年全城区管道“大漏”300多个,他得修250多个,小维修1500多次,次次少不了他。哪里最艰苦最危险最急迫,他准第一个上。钻地沟,由于地下空气稀薄随时可能被窒息,他总是爬在前面。班里的工人佩服他,社会用户更信任他,有时来人到公司直接点名请郭师傅去维修。
去年4月,在市交通局维修管道时,由于路面塌方,郭德福被石头砸伤了右手,缝了9针。单位领导劝他住院治疗,他却说:“我这点伤缝几针就好了,算啥事呀!”硬是没有住院。组织上考虑郭德福多年的贡献,又患有大腿静脉曲张等职业病,曾安排他到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疗养,他怕公家花钱,总是以维修活太多离不开为由推掉了。
郭德福有一手好技术,“捞外快”只是举手之劳,可他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他参加工作15年,至今还住平房,看黑白电视,种小园田。
郭德福家的墙上挂了不少锦旗、镜框,他说这都是单位或居民送的,已写上他的名字,不收不好。像赠送的毛毯、毛巾被、床单之类的物品,咋拿来咋给送回去。
  辽宁凌海市委宣传部金绍勤张静杨树玺


第9版(读者来信)
专栏:“通达杯”耳闻目睹图片比赛

楼前挖煤——危险!
有一个财迷心窍的农民,不顾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擅自在距离我矿家属住宅楼仅几米远的地方打井挖煤,弄得楼内居民日夜提心吊胆。在住宅楼前挖煤太不安全,希望有关方面尽快加以制止。
江西丰城矿务局尚庄煤矿 王国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