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世界见闻

  威廉斯堡散记
何洪泽
在美国不是很长的历史中,最古老最具有早期殖民时代特色的城市当数威廉斯堡。
威廉斯堡静静地坐落在弗吉尼亚州的东南角,宽阔的詹姆斯河从它的南面流过,四周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挡住了外面喧闹的世界,犹如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
游客来到这里,时光仿佛倒转了200多年。整个小城至今仍是18世纪的模样。这里曾是殖民时代弗吉尼亚州的首府,是“新大陆”最富裕最繁荣的城市。城中心最主要的格罗塞斯特公爵大街宽广笔直,横穿东西,两侧遍布着教堂、法院、邮局、商店、民宅,最尽头是昔日的弗吉尼亚州议会大楼。几条小路从公爵大街向南北延伸,其间散落着百余栋大小小不等,色彩、设计各异的房舍。这些建筑都完整地保留着原有的风格,只是经过粉刷装修,已整旧如新。
美国的文物保护观念似乎与中国有所不同,它不太强调保持旧貌,碰不得,动不得。游客似乎也不喜欢只看死东西,而更愿意亲身参与。于是威廉斯堡就复活了。大街两边的商店依然开张,卖着当年使用的炊具、杂货;路边广场上搭起帐篷,几个身穿18世纪拖地长裙的农家妇女摆起小摊,出售自己现做的点心;油漆得光彩夺目的马车,套几匹高头大马,在街上得意地来回行走,游人花上几元钱,便可串街走巷观光一番。
为便于游客观光,格罗塞斯特公爵大街已辟成步行街道。游客扶老携幼,熙熙攘攘,宛如逛当年的假日街市。这条街两边的房屋大多是作坊兼展室,各种艺人分别表演打铁、制鞋、印刷、制作木器和陶器等技艺。人们在游览之余也能增长不少知识。这种寓教育于旅游之中的做法对青少年特别有益。路边特色之一是现在还是私人住宅的小楼。这些房屋都整修得干干净净,各家的大门和窗台上都摆有鲜花和水果扎成的各类装饰,可谓自成一景,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威廉斯堡除了完整的古老街道和房屋外,还有同样古老的威廉—玛丽学院。这所以英王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王后命名的学院建于1693年,是美国国内历史仅次于哈佛大学的高等学府。学院内著名的韦恩大楼则是全美最古老、而且现在还在使用的教学大楼。楼内的教室和食堂依然保留着原有的风貌。威廉—玛丽学院引以为荣的是学校出了托马斯·杰斐逊等好几位美国总统;当过议员、州长及大法官的更在百人以上。当初,学院仅有6名教师,五六十名学生,现已发展成有7000多名学生的著名学校。
威廉斯堡最古老最有历史意义之处还不在城内,而是在城外詹姆斯河上的詹姆斯岛。1607年5月,3艘英国商船载着货物和104名男子从英国来到这里。他们卸下货物,砍倒树木,建起了自己的城堡。这是英国殖民者在美国的第一个定居点。他们比另一批英国殖民者在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港登陆还早13年。它后来扩展为詹姆斯城,并在整个17世纪成为英国在北美的第一块殖民地——弗吉尼亚的首府,直到这个首府于1699年迁到威廉斯堡为止。
如今,詹姆斯岛已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早年的城堡也已荒废败落,但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城堡的护城河、房屋的地基和残垣断壁仍清晰可见。遗址旁边有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馆内以模型和实物重现了当年殖民者的船只、城堡和他们的生活。据介绍,当年殖民者与土著印第安人曾发生过多次武装冲突。因此,这个殖民者定居点更像个兵营而不像个村落。它使人想到,早期的殖民史其实就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
威廉斯堡200多年来历经兴衰。在美国大革命时期,它是革命的中心之一。1781年,美国大革命决定胜利的一仗就是在离威廉斯堡不远的约克城结束的。但当弗吉尼亚首府于1780年迁移到中部的里士满后,它就衰落了,甚至变得默默无闻。威廉斯堡的复兴是在1926年,当时石油大王小约翰·洛克菲勒建议将这个历史小城按18世纪的原样重建,并设立了基金,用于重建工作。威廉斯堡由此变为一个旅游名城。笔者十多年前曾到过威廉斯堡。今天故地重游,岁月流逝,威廉斯堡仍然古色古香,充满魅力。只是在城外60号公路旁,新增加了不少旅馆和旅游购物中心。可以看出,小城在努力设法满足现代旅游观光购物的需要。


第7版(国际)
专栏:今古人物

  次长助理阿迈勒
徐平
“欢迎欢迎!欢迎中国记者到我家做客。”
站在别墅门口迎接我们的,是位不到40岁的职业女士,烫着短发,上身穿一件浅咖啡色毛衣,下着深色西裤。站在一旁的显然是她丈夫,套一件灰色条纹的阿拉伯大袍,帮着引导我们步入客厅。看这架势我明白,今天招待我们的主人是位女士。
我们是应科威特新闻部的邀请飞往海湾的。可是不巧,飞机抵达科威特城的第二天就是伊斯兰的主麻日,所以访问日程表上那天也只能安排我们“休息”。也许是怕有“怠慢”的误解,外联和礼宾司的接待人员当晚分手时特意告诉我们,新闻部次长助理明天休息日将在自己家里设便宴为我们接风。不过坦白地说,在我们进入这座美丽的别墅之前,谁也没有料到,科威特新闻部负责对外联络的次长助理阿迈勒居然是位女士。
在伊斯兰国家,职业妇女本不太多,身居高层领导岗位的就更少,我不由得对这位次长助理格外关注起来。引见、寒暄、让座、倒茶……一应家庭主妇待客的礼仪阿迈勒女士都做得很周到。然而我发现,她很快就进入了新闻部次长助理的角色:询问我们各家报刊的发行量,要我们多看看解放近4年的科威特,希望宣传和支持科威特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她告诉我们,科威特的新闻记者每周二晚上在记协有个聚会,想来我们很愿意去会会同行;现在正值科威特议会开会期间,中国记者应去旁听一下,体会这个酋长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伊拉克已经正式承认科威特和联合国划定的伊科边界了,但那场入侵中在科威特失踪的625个人如今依然音讯全无,她将安排我们去采访科威特全国战俘和失踪者事务委员会。
在切身感受到了这位科威特女政府官员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后,我对她的身世产生了兴趣:“您在新闻部工作多久了?”
“13年。”
“您是怎么进的新闻部呢?”
“我出身在一个外交官的家庭。自小就随当大使的父亲到过多个国家。也许算见多识广吧,阅历当然就深些。中学毕业后,我到开罗留学,从那里的美国大学毕业回国后就进了新闻部。”
阿迈勒女士动作洒脱,说话干脆,处处透着一种职业女性特有的精明强干。所以我由衷地说:“你可以算是科威特的女强人了吧!”
“也不尽然。科威特虽是个穆斯林国家,担任要职的妇女却不少。”谈到科威特妇女的社会地位,阿迈勒女士如数家珍的话语充满了自豪感:“科威特大学的校长是女的,这在中东地区是独一无二的。高教部次长拉莎·哈姆德教授也是位女士,她1995年9月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还有我国驻津巴布韦大使兼驻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代表,也出自我们半边天。”
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妇,阿迈勒女士身上的担子委实不轻。她有3个均已入学入托的孩子,大女儿不过9岁,最小的才5岁。此外,还有分开住的公公和年已65岁的母亲需要照料。在领略了她职业女性的本领后,我又对她的“主妇”一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餐桌上,阿迈勒女士家庭女主人的身份显现得相当出色。“这是烧牛排,传统的阿拉伯菜,请尝尝。”她一边介绍各色菜点,一边往我们的盘子里布菜。就在招待客人的同时,她也不忘给坐在长条餐桌两头的丈夫和母亲的盘里分菜。也许因为有陌生的外国客人在座,小女儿害羞地在母亲耳边悄悄地说了句什么。“遵命,宝贝。”阿迈勒女士笑着站起身,端起鱼盘往小女儿的食盘里夹了两块鱼。
阿迈勒女士告诉我们,她和丈夫曾经访问过中国,到过上海、苏州和杭州。她坦言十分迷恋有“天堂”之称的江南,但更热衷于在中国购物,中国商品的物美令她赞叹不绝。为此,她准备找机会带着儿女再到中国旅游,专门来购“天堂”之物。
“您既参加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很辛苦吧?”我问。
“没问题。”她补充说:“我还经常下厨呢。我们家请有一个保姆,但只做些家务杂碎事,主要的事情还是由我自己来做。”
“那您的时间怎么安排呢?”
“我和先生的上班时间刚好错开一小时。这样,上班前由我送孩子们去上学,午间通常是我先生接他们回来。下午下班后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辅导孩子的学业上。晚上通常都接待访客;没有来客我们一家就共享天伦之乐了。”
阿迈勒女士的先生名叫优素福,是科威特最大的旅游工程公司的行政主管。我特意趁女士不在场的时候问他:“您妻子当次长助理,她的工作是否影响你们正常的家庭生活?”
“我没有任何不便之感。”优素福先生是个实在人:“当然,我们的家庭生活节奏显得有点紧张。比如我生病的父亲和我们分开住,这样每到星期五的休息日,我们夫妻俩总要一起坐车去探望他,帮助他料理安排一周的生活。但我们的家庭生活确实过得很充实,很美满。”
望着这一家人的融融亲情,我确信阿迈勒不仅是个称职的政府次长助理,还绝对是家里的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和好女儿。(附图片)
阿迈勒女士和她的丈夫、小女儿


第7版(国际)
专栏:

  小镇花节
郭天禄
走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花市花节,留下的印象不外乎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但去年夏天在罗马郊区的一座小镇上看到的花节却令人难以忘怀。
小镇距罗马驱车不到1小时的路程,依丘陵、傍碧水,风光秀美,景色迷人。镇上仅千余人,几条不长的街道相互交错。镇子虽小但名气却大,这主要得益于一年一度的花节。
花节确实独特。别处的花节多是主人将盆花、散花或捆扎的花束置于门前,或摆成图案吸引游人,或置于台板上便于销售。小镇的花节别开生面,用花朵和花瓣摆成的图案沿着一条坡度平缓的街面伸展开去。图案内容有两类,一是传统的宗教题材,一是纪念罗马解放50周年。花的图画各有绿叶围衬,但又相互衔接,组成一条宽8米、长约400米的巨画,很像一幅打开的长长画卷。馥郁的花香溢出画面,随风散飘小镇街巷,沁人心脾。
摆图是件十分精细的工作。简单的图案,一般先用粉笔在地上勾出轮廓,再洒上一层杂有木屑的沙土,最后铺上五颜六色的花瓣。为防花瓣枯萎,要不时地洒水。花朵产自当地,一幅花图要用几大筐花瓣。因此,多数花图由社团或几家联手创作。也有一家独自制作的,现场可看到一人指挥全家动手的繁忙景象,甚至几岁幼童也专心地用绿草或树叶摆设花边。花瓣采摘自富花植物,如串红、绣球类,花瓣不大,但鲜艳夺目。
花节持续两天。开幕式在第一天晚上,有露天演出和焰火助兴。第二天晚上的重头戏是踏花。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自上而下从花图上奔跑而过,他们的身后花瓣四散,随风飘舞,花图便不复存在。
当地花节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早期为宗教节日的组成部分,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每逢花节,罗马市和周围居民便蜂拥而至,小镇热闹异常。邻近花街有一座望湖酒楼,也是小镇上唯一的中国餐馆。老板姓尹,浙江温州人,前几年落脚小镇。据他介绍,意大利全国有1550万园艺爱好者,1992年仅妇女购花木的花费就高达7.5万亿里拉。


第7版(国际)
专栏:内幕曝光

  效果寥寥的对利制裁
高世军
在当今的国际社会中,“制裁”似乎特别受到一些人的青睐。有的国家在处理一些国际问题和纠纷时,动辄以“制裁”相威胁,好像它是其推行强权政治的“法宝”。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以联合国名义实施的制裁,还是有的西方大国单独采用的制裁,除了给双方都带来一定损失外,似乎还没有一个纯因通过制裁而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事例。
令制裁者感到失望的例子倒有不少,对利比亚国际制裁3年效果寥寥即是一例。
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在苏格兰的洛克比上空突然爆炸,造成近300人死亡的大空难事件,国际舆论反响强烈。美国后来指控利比亚两名情报人员策划了这起灾难,进而联合英、法两国在安理会通过制裁利比亚的决议,要求国际社会禁止与的黎波里的商业飞行,断绝与利比亚的国际贸易,包括不向它供应飞机备件和高精技术的石油生产设备等。然而经济制裁自1992年初实施至今已近3年了,据美国新闻媒介最近公布的调查,作为利比亚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的石油生产,1993年每天达到137万桶,全年出口收入达到了85亿美元。此外,它还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投资数十亿美元。这种大大出乎意料之外的制裁结果迫使许多美国人相信,经济制裁根本不可能令卡扎菲屈服。
对利制裁作用不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在美国本身。尽管白宫就制裁利比亚问题作出了严格规定,但是据美国舆论透露,美国一些大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出于各自的经济利益,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和的黎波里做生意。达拉斯的哈利伯顿公司在德国有个分公司,它就在为利比亚油田提供服务。这家公司设在休斯顿的布朗鲁特工程公司,在英国有个子公司,现在为利比亚管理着撒哈拉沙漠一个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灌溉工程。美国另一家大公司德里斯尔兰德公司设在英国的一个分公司,也曾向利比亚出售了石油生产用的压缩机。
美国财政部的海外资产管理处,是美国制裁利比亚、伊朗、伊拉克和朝鲜等国的主要监督执行机构。在过去的3年中,它虽然因违反禁运条例对履带拖拉机工业公司和安霍伊泽—布施公司等处以罚款,但是它对上述大公司的海外分公司却无法下手。因为它们公然宣布自己的商务活动是完全合法的。原来按照美国公司海外分公司必须独立开展商务活动的规定,白宫无法明令它们断绝与的黎波里的一切交易。休斯顿海岸公司最近3年里一直受到海外资产管理处的调查。原因是这家公司的某海外分公司在德国购买了一家炼油厂1/3的股票,而这个炼油厂另外的2/3股票均属于利比亚的某国家公司。但是海外资产管理处除了对直接在这家炼油厂工作的美国员工提出控告外,对海岸公司的高级职员却无法下手。据美国舆论报道,出于各自的利益,迄今还有1000多名美国人在利比亚的各油田工作;而美国海关总署前不久还破获了一起向利比亚走私价值350万美元石油技术设备的案子。
美国的西方盟国对这一制裁采取马马虎虎的态度,是对利经济制裁效果不大的又一原因。据报道,英、法等国一直默许其与利比亚有联系的银行和商务公司在境外继续这种业务往来。
利比亚原油含硫量低,价格较廉。许多欧洲国家对之有极大的依赖。据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提供的数据,1994年第一季度从的黎波里进口原油的欧洲国家依次为:意大利占42%份额,每天约51万桶;德国占19%,每天约23万桶;西班牙11%,每天约13万桶;法国7%,约8.4万桶;希腊5%,约6.3万桶;英国4%,约5.2万桶;其他欧洲国家进口占12%的份额,每天约14.5万桶。在联合国对利实施经济制裁近3年后的今天,据说的黎波里的原油产量和石油收入事实上仅比制裁前略有降低而已。显然,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西方盟友似乎更看重各自的经济利益,其中包括当年和美国一起向安理会提出对利制裁的英、法两国。
利比亚的石油实际上成为它与一些欧洲国家之间难以割断的纽带。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欧洲国家的公司在利比亚勘探石油,其中干得最起劲的是比利时的石油金融公司和意大利的阿吉普公司。阿吉普公司的发言人甚至公开宣称,在本世纪末以前这家公司计划投资80亿—100亿美元用于利比亚的石油开发。另据塞浦路斯发行的《中东经济调查》杂志报道,法国的托特公司——其部分资产为法国政府所有——最近与利比亚签订了一项投资10亿美元的协议,将用于沙漠地区的石油勘探。
据说自对利制裁实施以来,美国已对其欧洲盟国的违反制裁行为提出了45次抗议。以致一位美国官员无可奈何地大声疾呼:“我们希望这些盟友不只在文字上,而主要是在行动上实行对利比亚制裁。”
经济制裁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无疑会使制裁与被制裁两方都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期望被制裁国不采取什么措施就“束手待毙”是完全不现实的。那么美国本身在这场制裁中受到多大损失呢?美国的舆论尚未有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