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素妆的著名歌手毛阿敏,清纯朴素,别有韵味,图为她在文化部春节晚会上演唱《大地的呼唤》。
摄影:李延年孙志强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笛子演奏家曾昭斌(图左一)用玉石制作的玉笛演奏破译的“唐曲”《伊州》,是为华夏第一人。摄影:李延年孙志强


第8版(副刊)
专栏:

  百花争妍意境不俗
——文化部“’95春节晚会”观后
易凯
1995年文化部“春节晚会”于正月初一晚与观众见面了。应该说,经过连续3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这一台晚会在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结合上,在舞台艺术与电视手段的融会上,在独立的风格和样式的确立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得日趋成熟。
与前三年相比,今年的文化部晚会有一大特点,就是没有了小品、相声等“轻武器”。放弃了这些容易获取观众笑声的艺术手段,无疑是一种困难的选择。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晚会编导者扬长避短的决心和走自己的路、确立自己风格的勇气。
文化部系统是我国文化艺术战线上高雅艺术的集结部,是艺术门类最齐全、专业化程度最高、代表国家水平的主流文化部,是名家荟萃、人才济济的文化资源部。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文化部春节晚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他晚会不可企及或较少企及的。因此,认识文化部系统巨大的文化优势,调动起全系统的积极性,努力挖掘文化部系统的节目源和人才源,努力体现高品位、高水准的高雅艺术的魅力,是文化部春节晚会成败的关键所在。
本届春节晚会本着“荟萃名家与精品,奉献艺术与美好”的精神,坚持以舞台艺术为主体,以高雅艺术为主导,辅以巧妙灵活的电视艺术手段和技巧,使一大批舞台精品和尖子艺术家走上了荧屏。
整台晚会采用了篇章式结构,通过“迎春篇”、“星光篇”、“华彩篇”、“祝愿篇”四大板块和32个节目,将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风貌浓缩在镜头中。其中给人印象较深的是“星光篇”和“祝愿篇”。
“星光篇”集中展示了1994年我国艺术家在国际国内各类艺术比赛和评奖中取得的辉煌成就。有音乐奥林匹克之称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获得者袁晨野浑厚深情的歌唱,文华奖、梅花奖二度获得者越剧女小生茅威涛发自肺腑的心声,国际魔术大赛获奖者陈智玲扑朔迷离的牌技,国际杂技大赛捧杯者广州杂技团惊险绝伦的《对手转毯》,梅兰芳金奖获得者于魁智、孟广禄等声情并茂的京剧清唱等,汇成了后浪推前浪的一股股美的冲击波,不断地撞击着观众的心帘,造成了一种群星灿烂辉映屏幕的特殊的视听效果。通过这一篇章,不仅使观众了解到我国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准,而且还萌生爱国主义的激情。
“祝愿篇”是晚会的动情篇、感人篇。编导者精心组织了李默然的朗诵《鸣岐不让》和毛阿敏的独唱《大地的呼唤》,形成了彼此呼应,相互映照的一种强大的对公仆精神的呼唤,深刻反映出人们倡廉反腐的心愿。其中毛阿敏的演唱,一反往常浓妆盛装的传统,朴素清纯,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旅居海外的艺术家张建一、邓韵、田浩江从美国寄来了他们演唱《祖国,慈祥的母亲》的录像带,虽然没有庞大的乐队伴奏,没有耀目的灯光装饰,但他们一双双噙满泪珠的眼睛,饱含无限深情。
’95文化部春节晚会的舞美设计和灯光设计是历年来搞得最成功的一次。舞美设计简洁概括,以向两侧伸张的形似展翅腾飞的桥状阶梯和两侧取材自上海杨浦大桥悬索为主体形象,寓意着改革开放和中华腾飞。32台电脑灯(黄金灯)的设计和运用,使晚会的灯光不仅有了量的加大,而且还有了质的飞跃。舞台的氛围和意境焕然一新。
本届晚会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节目的质量仍需提高,特别是新创作的节目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多。编排仍不够流畅活泼,显得过于拘谨。这些都有待于今后改进提高。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新颖别致赏心悦目
——豫剧《红果红了》观后
于学文
曾因创作演出现代戏《朝阳沟》而闻名全国的河南省豫剧三团,前不久又推出了一部新颖别致、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红果红了》。
大幕一拉开,就让观众进入了诗情画意的情境之中,浓烈的时代气息、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给人一次美好的艺术享受。
《红》剧的艺术魅力何在?
艺术贵在创新。《红》剧在全方位出新上下了功夫。其一,剧本立意新。该剧以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为背景,通过红果镇农民办企业的艰苦历程和两代人的婚姻恋情的冲突蜕变,生动地表现了90年代中国农民在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崭新的精神风貌,讴歌了真诚、善良、无私的传统美德和现代农民的人生追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红》剧的又一突出特点就是导演手法新。该剧由卢昂、张平这两位青年导演执导,出手不凡。他们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进行艺术构思,将现代艺术语汇与传统戏曲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当代审美情趣与古典戏曲的美学精神相映生辉,创造出了一台具有现代美学品位的戏剧佳作。全剧整体风格和谐统一,载歌载舞,抒情优美;舞台节奏流畅,如行云流水;调度多层次、多角度,错落有致,处理得当。整体表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以情寓境,以境寓情,呈现出一种意境之美,意象之美。特别是最后一场“人腰挺直、树干伸直”高潮的处理,可谓神来之笔。
舞台面貌新是《红》剧的另一特点。以往河南戏与全国相比,舞台一般都显得简陋、陈旧,《红果红了》则一改旧颜,以其崭新的风貌展现在观众面前。舞美设计与全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内外景风格统一,舞台调度处理得新颖、色彩丰富,有鲜明的时代感、现代感。设计者用多层次立体空间的处理与灯光气氛渲染相融合,创造了时代与心灵、主观与客观世界的氛围和意境,富有诗情画意。《红》剧的音乐既重视创新、发展,又不失豫剧个性色彩;既创造了氛围,又塑造了人物。全剧旋律清新优美,听了如饮甘露,似醉美酒。
河南豫剧三团在现代戏的创作上,有着自己的优势和优良传统,他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即鲜明的时代性。从表现五六十年代人物风貌的《朝阳沟》到体现90年代改革开放的《红果红了》,他们都能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跨越了一个个艺术高峰。《红》剧是一颗开心果,它的演出成功,为现代戏创作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第8版(副刊)
专栏:

  曲苑杂坛春节特别节目
九五正月正晚会
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的节目中,独具特色的有一台“九五正月正晚会”。这台晚会是目前中央台走红栏目《曲苑杂坛》的春节特别节目,观众对它的兴趣自然会有增无减。
曲苑杂坛一向以“新、特、奇”著称。全国各地的绝技绝活都蜂拥而至,也让观众大开眼界。《奇特乐队》顾名思义,这个组建不到三天的乐队,成员包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各行各业的特长演员,只是不用正规乐器,清一色的用嘴、碗、瓶子等演奏高难度的器乐曲。
《曲苑杂坛》出新作品,尤其出新人,是被观众称道重要原因之一。侯耀文、崔金泉、笑林、李国盛等相声名家表演的都是最新的相声段子。除此而外,从本晚会开始,《曲苑杂坛》又推出一个系列节目——《聪明的剧务》,反映和表现了演艺圈内的趣闻轶事。表演者身手不凡,多才多艺,以后每期节目都会有连续表演。
主持人汪文华,大方、热情、端庄、自然,成为时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佼佼者。她将以自己的的风格,在晚会中穿针引线。二月二日农历年初三晚上推出的这台晚会,短小精悍,观众勿错过机会。(纪文)


第8版(副刊)
专栏:欢度春节

  北京人艺推出《天之骄子》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新排的大型历史剧《天之骄子》,向新春献上一份厚礼。《天之骄子》是剧作家郭启宏继话剧《李白》之后又一部力作。该戏通过曹操选立太子的过程,揭示了曹氏家族各种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性格。导演苏民在这出戏中,着力追求一种凝重、古朴、华贵、冷峻的风格。郭启宏、苏民都具有深厚古典文学功力与深厚诗人气质,他们的再次合作,显得异常默契。
该戏演员阵容强大,濮存昕饰演曹植,谭宗尧饰演曹丕,郑天玮饰演甄氏、阿鸾二角,顾威饰演曹操,吕中饰演卞后。著名昆曲、古典音乐专家傅雪漪应邀为该戏作曲。(孙安堂)


第8版(副刊)
专栏:欢度春节

  首都舞台奏响“春节序曲”
春节期间,北京市属剧团将在首都舞台上奏响“春节序曲”,总共演出近30台剧(节)目,300余场。北京青年京剧团公演以希望工程为题材的现代京剧《黄荆树》,中国评剧院二团、青年团奔赴顺义、昌平等远郊区县,献上评剧《甜嫂》以及评剧优秀传统剧目;北京京剧院一、二、三团和北方昆曲剧院将演出深受新老戏迷喜爱的折子戏和传统戏。由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演出《天鹅湖》、《梁祝》等名曲。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为首都300万少年儿童赶排了《小懒猪遇险记》、《冰房子》等20多出木偶戏,将作为节日礼物献给他们。
北京歌舞团在凯莱宫演出的《逍遥游》,再现历代宫廷乐舞的精粹;中国杂技团隆重推出的“花的彩虹民族风情杂技晚会”、“老北京天桥民俗风情杂技晚会”,“中国古典神话杂技晚会”,把艺术、技巧、惊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北京市曲艺团的“曲艺相声新春晚会”和北京时代艺术团的“笑与歌综合文艺晚会”将给广大观众带去欢声笑语……
另外,市文化局将组织10台剧(节)目深入基层慰问演出。(晓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