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倡导崇尚科学 追求环境美化
重庆街头耸立科技名人头像雕塑
20座古今中外科学家头像雕塑最近耸立在重庆街头,这是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市建委、科委、城雕办和规划局等单位互相配合,为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倡导市民追求知识、崇尚科学,为搞好城市环境美化而设计制作的。
古今科技名人雕像共20座,其中有李冰、张衡、祖冲之、李四光、华罗庚、牛顿、达尔文、哥白尼、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雕像连同基座高约3.5米。雕像的基座上镌刻着每个科学家的国籍、生卒年月及生平简介。(文丽)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从马街书会到曲艺节
禹本愚
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已于10月12日在河南平顶山市举行。此事引起了文艺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因为平顶山地区有一个村庄叫马街,被看做是很神奇的地方,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目。
中国曲艺艺术的源头在哪里?很难说得清楚。穿越历史的回音壁,我们倾听一下中华民族自己独有的来自民间的丝弦之音:四川的清音,苏州的评弹,广西的文场,广东的粤曲,福建的南音,京津的鼓书,东北的单出头,陕北的说书……几百种从自己家园中飘出的美妙的声音,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从很早很早的年代,流传至今。
在这之中,平顶山市的马街是一组最响亮的音符。
一年一度的马街书会,从元朝至今绵延了700多年了。有人赞誉它是举世罕见、旷古难寻。每逢农历正月十三,黄淮流域的说唱艺人就云集马街,说书亮艺,多达数千个棚班,而逛会观艺的每天有数万人。
让我们数一数马街书会上自己的家珍:河南坠子、数来宝、大调曲子、南阳鼓词、大鼓书、评书、单弦、道情……无不格外亲切呵!望着千万把二胡、坠胡、琵琶、八角鼓、简板在颤动,在熠熠闪光,耳听着世世代代与我们共鸣的乡音土曲,顿使人产生很多很多的回忆,顿使人热泪盈眶呵……
马街书会是怎么兴起的?一直众说不一,也无从考稽。
一说是马街有个大鼓书老艺人,收了很多弟子。他农历正月十三去世,弟子们给他送葬,就围成一圈演唱。过了一年,遇周年祭日,弟子又来纪念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后,年复一年,弟子又带弟子来,一代代形成了习俗。
二说是春冬之交,这一带干旱少雨,当地民众就到马街火神庙祈雨。因请不起大戏,就请来远近的说唱班。年年祈雨,年年热闹,马街书会因火神会而生。
三说是农历正月十三,系青黄不接之时。冬好过,春难捱,民间说唱艺人为了打饥荒,就聚而成会,让周围村庄请走演唱。至今马街书会仍保留着这个风俗。请演唱的称之谓“写书”,可以跟演唱者讲价钱。一经谈妥,就被写书人请走——到自己村庄里去。
不管怎么说,马街书会的沿革成了曲艺艺术发展史的部分篇章。掀开一页看来,辛酸、欢乐无不融入汗水和泪水的艺术之中。曲艺受此浇灌,才在我们的故土上茁壮生长,祖祖辈辈不致泯灭。
晨钟暮鼓,日月如梭,到了盛世乙亥年的春天,因为马街书会特别红火,中国曲艺家协会在平顶山市召开第二届中国曲艺节筹备会。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高瞻远瞩,以改革为动力,以开放带动为战略,决定承办第二届中国曲艺节。
这次金秋盛会,共有500多位全国著名曲艺演员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演员(包括各省市自治区、中直、解放军、曲艺学校等)组成十台节目,在平顶山市八个剧场轮番上演。规模恢宏,盛况空前。“檀板弦歌——相聚在十月!”这句热辣辣的话语在中国曲艺界震响!在天南地北曲艺艺术家们的口中传递,在心头回荡!
古老的马街书会绵延至今日,将变得更加辉煌!
一位梨花大鼓的演员这样唱:“十月里/我们相逢/在鹰城/天南海北来/曲艺会宾朋/叙不尽新交旧友情/唱不尽中国改革世纪风……”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听自己的节目(漫画)冯春生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书法 余一石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书海扬帆

  宏伟的百年历史画卷
——读《图片中国百年史》
伊明
如果说,读书是愉悦地吸收知识、启迪心智和陶冶情操的过程的话,那么,在读《图片中国百年史》时,这种感受特别深。无论什么人,只要翻开这本书,都会读得津津有味——满头白发的学者会爱不释手,普通的汽车司机能捧读至午夜——以我的寡闻,这样的书不多见。
这是一部大型摄影画册,收入2700多幅照片,广泛、真实地再现了中国1894至1994年的历史变迁;每幅照片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每一历史阶段前冠一总述短文,并在书末附有百年“大事记”;正编前,选1840至1894年间照片数十幅,作为“引子”;台湾、香港、澳门1949年以后内容,收200余幅照片放在正编之后,作为附录。据说,山东画报出版社自策划至出书,共用了近两年时间,投资160万元。
这部书的最大特色,就是用照片反映历史,文字只起说明作用。这种图片历史书籍,目前还较少,像这样系统、详尽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用照片反映历史,突出的优点是真实形象,通俗易懂,感染力强。有时一幅照片所反映出的内涵、典型意义和象征意义,是文字无法企及的。比如本书中的“1860年的北京城郭”,那完整、威严、壮观的京城外貌,是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中华帝国的最后缩影。在这一年的10月,英法侵略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又如国民党特务枪杀共产党人的镜头,一些老同志看后深受触动,如同回到当年白色恐怖环境,重新感受了舍生忘死的情怀,认为有震撼人心的作用。再如蒋介石去世前不久,在金门岛军事掩体中遥望大陆的照片,蒋介石那紧皱的眉头沉重的外表,给人以许多联想。
照相术传入中国,不过100多年历史,这正是编辑出版《图片中国百年史》的客观条件。很显然,为了收集和选择恰当、精美的照片,编著者付出了艰苦劳动。据说,这些照片来自全国各地,选用的2700多幅照片中,有许多是从未发表过的。难得的是,出版社能够用好“米”做出好“饭”来:在整体编排、装帧设计、制版印刷方面亦一丝不苟,别具匠心,使整部书看上去精美清晰,赏心悦目,可谓充分发挥了图片的功能。
这部书的第二个特色,是恰当地运用了编年体编纂,而不是较为常见的以重要事件为线索编纂。书中内容基本按年代排列,一个页码上可能同时出现几个重要事件的照片;所有章节均以年代为题,不另立名目,这样就避免了“主题先行”,让事实说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自己组合、分析、形成概念,得出结论。当然,这不是说,编著者没有观点和主见。事实上,这100年,恰如汪家镠同志在序言中说的那样,“是中华民族屈辱和受难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抗争和崛起的历史”,只要编著者真实表现了这一历史,其深刻内涵便不言而喻了。据说,在首都召开的出版座谈会上,专家们称这部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传世之作”;前不久,本书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就是很好的证明。总之,客观和冷静,这种历史笔法,是这部书的编著者努力追求的,并形成了特色。
这部书的第三个特色,是再现历史的范围广阔,内容丰富,不但有重大的政治事件,而且侧重于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乃至社会风俗等方面内容。比如二三十年代一些民族工商金融界的实业家,过去较少出现在史书中,以至于一般人都不知其名,更不用说观其形象了。实际上这些人对中国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图片中国百年史》收入这方面内容,是有见地的。再如清末民初的时装、当铺、卦摊儿,清末派出的中国第一批公费留学生,30年代的电影明星,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这些内容无疑具有历史对照价值,使读者能够更立体地看到过去的中国,使历史的叙述更丰满,有血有肉,从而增加了阅读的兴味。当然,这些方面的内容还应更充实一些。据说山东画报出版社别出心裁地提出了“一本书主义”出版战略,少出书,出好书,无论是高精尖著作还是通俗读物,质量都要一流。好书总是长寿的。一本一本好书慢慢积累起来,步步为营,出版社才能在风云变幻的竞争中站住脚。《图片中国百年史》就是他们奉行“一本书主义”的结果吧。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金台随感

  忧患生,安乐死
邱曙东
一个地处上海市黄金地段的名为酒家实为地下卖淫黑店,最近被上海警方捣毁。该店的法人代表、部分嫖客及卖淫女纷纷落网。案件涉及三十余人,耐人寻味的是有厂长、经理身份的占了百分之八十,其中的一半是乡镇企业的老板。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一句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自古功业不是唾手可得,非经一番忧患的洗礼和磨练不可。患难催人奋进,淬砺人的意志,助人走向成功。历代功成名就者无不如此。今天时代,凡有政绩、业绩的干部和厂长、经理也都一样。曾几何时,他们在改革的浪潮中“跌爬滚打”,栉风沐雨,为企业的兴旺发达忧虑操劳……毋容置疑,一个地方的经济繁荣和发展,一个企业的起死回生,都凝聚着干群的智慧和汗水。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生于忧患”吧。
然而,也不容忽视:一个地方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总有些“头儿”却不知怎的“倒下”了!有人戏谑为:富了一方,栽倒一个。是的,在最困难的时日,许多人都能挺住脊梁,而到了“安乐”之日,却总有人不攻自败,正所谓“英雄难过安乐关”。比如,近年一些犯错误乃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省、厅级干部,其中有的就曾在革命战争年代出枪林入弹雨,战胜许多吃苦流汗的困苦,却终究没能经受住改革开放与和平生活的考验。看来,“忧患”和“苦难”并不可怕,因为它能使你直面人生,鼓舞斗志;可怕的倒是“舒适”和“安乐”,因为它容易使人放松警惕,麻痹意志,蜕化变质,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死于安乐”。
先哲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讲的是一个人取得成功之前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验和磨练。是不是“担当大任”后就不接受考验呢?一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的良言警语就足以说明问题。
改革开放的洪流,大浪淘沙。许多人在“潮头浪尖”站了起来,“手把红旗旗不湿”,孔繁森、李润五就是这样的人。尽管他们的身躯已去,却精神长存。相反,改革的浪潮中也有人很不容易地站起来却又很轻松地倒了下去,他们的行为印证了“忧患生、安乐死”的古训,同时,也告诫我们对待“安乐”应取的态度。所以,“生于忧患”无足称道,最要紧的还是居安思危、安乐不死、守节永生!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

  运行的星座
吴瑞骋
他总在追求,就像那运行的星座,一刻也不停歇。
对于许景南来说,追求意味着艰难跋涉,从苦难的浅滩,如船的拉纤,一步步、一程程,终于能放棹,能扬帆,能远航……

1974年许景南刚高中毕业,尽管他在校成绩优良,也只得回乡当知青。动乱年代进一步求学无望,七口之家全靠当职员的父亲微薄的工资度日,生活十分艰难。无所作为的日子令人难熬,一帮哥们常拉他饮酒解闷,有时竟烂醉如泥。那日子实在如池面漂浮的落叶……
父亲严训,如重捶震鼓:“生活不能没有目标,没有追求,在弟妹之中你是老大,你那样消沉还行?人要活得有志气!”
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寻找追求的目标。他毅然下新桥溪捞“沙蛤”,然后上市场去卖钱,开始学会积攒。
追求的初级目标是一辆卖苦力拉重载的板车。一分一分的镍币加日复一日的时光,于是目标日渐靠近。当新板车买到之时,他轻轻抚摸着拉柄,把弄着车轮,拍了拍车斗,似乎在对新伙伴致意,从此他将拉起它,去追逐新的目标。
当同辈们正熟眠三更,南仔已和他的板车在工厂的煤场中打拼。他犹如淘金工人一样把废渣分解开来,煤渣送去做黑砖,煤核送去做煤球。有时去给人家扒烟囱,一下子变成了“黑人”。不管世俗人如何笑他,他胸中总在沸腾着一句老话:能吃大苦的人,才能干得大事业!
推板车的阿南一双赤脚长年累月和沙砾地废渣场打交道,脚板磨破皮,不知起了多少血泡,而最多只能穿上一双人字拖鞋。他盼望有一双鞋,也盼望能有钱把板车换成拖拉机……
当他穿上一双解放鞋坐在拖拉机驾驶座上开始发出吼声时,生活就如同翻越了贫瘠的山梁见到平地的绿茵,生活节奏也如同流泉过了多石的浅滩,一下子汇成了奔腾翻滚的激流。
在轰隆隆的马达声中,虽有了飞奔的速度,却仍然有苦作的艰难。那餐风沐雨的黑泥之路,照样令年轻的小伙子蓬头垢面。
生活有艰辛的磨砺,却也有彩霞的温存。女拖拉机手吴提高在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他对生活的追求,被渗进了人类最生动最永恒最动人心魄的内容。不是红叶题诗,不是琴声瑟语的和鸣,也不是花前月下的盟约,在辙印深深的泥地上,来来回回,在马达声声的相互召唤中,圆满了爱的追求。
爱情和事业一旦统一,前奔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他们的积攒速度如同涓滴汇而成流。他们经营拖拉机运输队,在车轮飞转中发展成汽车运输队,而办煤厂和机砖厂,正是从拉板车捡煤渣的历程中生发而来的。
许景南发了,一幢三层楼房盖起来了,事业也闹得红红火火,是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了。该惬意了吧?该满足了吧?不,“人心节节高”,砖厂和煤场只不过是应时的小打小闹,离他想象的办大业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常常想着转产转业。常为此忧心忡忡。如同无声润物的春雨,妻子常在他烦躁时抚慰他:机遇随时会有,宽心等着吧。
许景南终于遇到了一个圆梦的机会。圆什么梦?童年的梦!从童年到二十大几的青年,他难得有双鞋穿。他好盼望能有双舒适的鞋穿。有一次他梦里得到一双白色鞋,如云般轻,如雪般白,如棉般软,好舒适、好漂亮。当他满怀欢愉去绿茵场上奔跑时,突然发现背后泛起一阵白色的浪潮,千百个脚穿白鞋的健儿在他后面追逐,他跑着跑着忽然觉得这绿茵荡漾起来,竟成了碧绿的大海,白色的浪一排排向前冲,而他架着如鞋状的船在那浪潮中冲浪而起,他兴奋得大声叫起来,却原来是个梦,美丽的梦。从此,他有个追求的目标,将来可能的话就干制鞋业。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遇,使他和一家外商结识,并合资创办起丰登制鞋有限公司,开始逐步把美梦化为现实。
追求,在一个事业兴起之时,往往引导到一个高层次。来料加工做外国的名牌鞋,靠外国人指令生产过日子,那样毕竟窝囊。许景南既要干就想要创中国自己的名牌。他的这个追求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代表一种民族自强的意志。于是创名牌鞋的追求,成了他新的启动器。
追求的目标越高,产生的动力越大,开启的智慧越多。“中国匹克”这响亮的牌号,便在这种虔诚的追求中产生。
“匹克”是山的顶峰的意思,中国最高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同时也是世界的最高峰。“中国匹克”也企望成为世界名牌。他们硬是以国际先进指标来塑造自己名牌的形象。

追求,在一个事业中已不只是个人的思维,而高明的领导者善于把自己的追求,变为一班人的共同目标。
刘玄德三顾茅庐请诸葛,已成为中国流传的一段佳话。许景南重复这段古老的佳话,请的却是一名退休赋闲的老行家蔡文仲。本来许景南想把总经理的位置让给这位制鞋行家,蔡文仲却把头摇得如转动的拨浪鼓,坚持只愿当副手,和他一起去完成那顶峰的追求。
蔡文仲如同一棵根须飘然的古榕,制鞋经验丰富,根底深。他严峻得如山岳,一丝不苟,认真得如同嵌在岩壁的榕根。他要的是一流的鞋材,一流的工艺,下死力培训一流的技术人才。他在公司使出浑身解数,着力组织大生产,把紧制鞋的质量关,成了许景南推动企业之舟的得力臂助。
追求,胶合着深深的友情,和合着友情的奉献。许景南的同窗好友林金章,大专学历,曾当过中学教员,为人师表。可是为了好友,他毅然投入,不计报酬,埋头苦干,他能写会说,是独当一面的干才。他赞成许景南的追求,并把他的追求当成自己的追求。
追求,会开启智慧。林金章很快使自己从不懂行到熟行,从经营新手到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他曾和许景南一起多次研究经营策略:内销从大城市大商场突破,扩展全国形成网络;外销办好商标注册,占领国际市场。结果都行之有效,使匹克内外销两旺。
如今,“匹克”集团的人才济济,四个副总如四根台柱,与许景南一起支撑着巍巍“匹克大厦”。
一个人的追求,转化成一班人的追求,所产生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这有如竞渡的龙舟,集体使力就能使舟速如飞。
许景南的追求,如同吸铁磁场,吸引的何止一班人!它吸引了一整个集团,“匹克人”都觉得匹克事业的发展,有自己的一份荣光。“匹克”每年召开职工大会,评优奖勤。这时候企业凝聚力体现得尤其明显,职工们齐刷刷一色厂服,掌声阵阵为那些在岗位拚搏的有功之人喝彩。一种真正团结、求实、拚搏、创新的企业精神表明了这种团体性的追求。
丰登制鞋有限公司从100多名员工发展至今达800多名,而从丰登公司到匹克集团,从一个公司到七家企业的联合体,职工已达1000多名。而“匹克精神”的形成是在他们创世界名牌的追求中点滴汇聚的。是许景南的总体思维一次又一次切入职工心目中,一年复一年成为多数老职工自觉行动的荣衰与共、喜忧同怀的追求。
正是因为这种追求的力量才使当企业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客户盈门求货时,生产车间工人能主动连续三个月不歇星期日加班加点生产,直到在厂里待货的客户满意而归,工人不须再加班时,才舒开一口气欢呼起来。
许景南从板车起步,艰难跋涉,从个人奋斗到集团追求,已走过了20个春秋。而今天所遇的难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远逾早年单纯的苦作。他无法安逸,比谁都累,有时烦躁起来还会粗话骂娘。但他不敢放松整体的追求,他爱领着大家唱那支“爱拚才会赢”的歌。如今,他把追求的目标定得更远,他的跋涉更艰辛,但他深信:星座运行的光迹,会从无尽中生发出无穷的力量!


第7版(文化广角)
专栏:“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

  用激情拥抱生活
——一九九四年度五个一工程农村题材获奖电视剧观感
崔进
我们的具体国情告诉世人,直至目前,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因此,作为文艺百花园中的新兴的电视剧艺术,责无旁贷要为农民服务,把精美的电视艺术品献给辛勤耕耘的农民。用电视艺术形式去讴歌他们的创造、赞美他们的勤劳、抒发他们的情怀、表现他们的理想……这已成为许多电视艺术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像一颗颗闪光的珍珠镶嵌在90年代中叶我国艺术创作的长廊里。这些剧作不仅思想性艺术性俱佳而且颇有特色,表现出高品位的美学价值。这些优秀作品的产生,无不是电视艺术工作者将自身融入丰富多采的农村现实生活中,用激情拥抱生活、反映生活的结晶。
《沟里人》、《农民的儿子》、《走出黄土地》、《河湾湾路弯弯》、《乡里故事》、《秦川牛》和《无声的歌》,这些优秀电视剧的编导者从不同角度刻画了新时期处在改革大潮中农民的心态:他们穷则思变、战天斗地、奋发愚公移山志;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忠贞不二,不但埋头苦干而且敢于坚持真理;他们不惧风险不畏艰辛矢志改革棒打不回;他们为彻底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历尽心灵的多重捶击;……《沟里人》的导演张绍林说:“拍到了锡崖沟,那一条从天上修出来的‘之’字形的路,使你看到了奇迹,置身在那样的环境中,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非把表现锡崖沟人修路的片子拍好不可。”张绍林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宛如沟里人在“喊山”!我们在这些精美的电视艺术品中看到了那数以千万计的《农民的儿子》为使乡亲们不再重演《乡里故事》,正用《秦川牛》般的犟劲,《走出黄土地》,他们再不是心里吟唱《无声的歌》,尽管前进奋斗的道路还会《河湾湾路弯弯》,他们会用理想的犁耙耕出希望的乐章,让欢乐充满田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进行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实践,亟待我们的作家、艺术家用浓墨重彩去描绘、去抒写。文艺创作题材丰富,大有可为。我们热切希望,一切有抱负、有志向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都应当把自己的视线投向这一广阔天地,把自己的才华、追求融入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洪流,创作出更多主题鲜明、题材多样、风格新颖、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电视艺委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