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郭化若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郭化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郭化若病重住院期间和逝世后,江泽民、李瑞环、朱镕基、刘华清、胡锦涛、黄菊、宋任穷、张震、张万年、迟浩田、陈慕华、钱正英等,先后以不同方式对郭化若同志表示慰问和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哀悼。
郭化若同志出生于福州市,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冬他赴莫斯科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冬回国,1929年参加红军。在红军中历任二纵队司令部参谋、参谋长、纵队长,第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红一军团指挥部参谋处处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代参谋长,总前敌委员会秘书长,中央军委第二局局长等职,参加了攻打漳平、上杭、长沙等战斗和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以及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中央军委一局局长,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编译处处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校长兼中央军委第四局局长,延安中央党校军事教育处处长,延安炮兵学校校长等职,积极开展军事理论研究,宣传和指导军民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鲁南军区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政治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等职,参与指挥解放峄县、枣庄战役,中原大破袭战,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上海防空司令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并兼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司令员和第八兵团政治委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公安军司令员等职。10年动乱期间,他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他在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期间,完成了修改《孙子今译》的任务。他领导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的工作,为军事科研事业作出了贡献。
郭化若同志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82年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郭化若同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我军的建设奋斗了70多个春秋。他还是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在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威望,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郭化若同志始终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革命情操。他识大体,顾大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为人正直,为政清廉,作风民主,团结干部。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附图片)
郭化若同志遗像


第2版(要闻)
专栏:社论

  让青春在跨世纪大业中闪光
——纪念“一二·九”运动六十周年
60年前的今天,为了挽救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抗议国民党当局对日投降妥协、对内加紧“剿共”的反动政策,北平上万名爱国学生冲破反动军警的层层封锁,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怒吼。爱国的青年学生以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伟大抗日战争的悲壮序曲。
“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爆发的一次伟大的爱国学生运动。这次运动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热情,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并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一二·九”运动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光辉一页,她所展现的中华儿女的英雄风貌和爱国热忱,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发扬光大。
“一二·九”运动的精神,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我们党大力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年,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正是秉承着这种精神,在国家民族危如累卵的时刻,毅然放弃了未竟的学业和个人前途,离开了亲人和家庭,投入了党所领导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洪流,其中一大批优秀分子,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成长为民族解放事业的骨干力量。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走上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革命道路,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
历史已经走过整整60年。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与尊严,而且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以其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久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振奋人心的跨世纪宏伟纲领,为当代青年报效祖国、大展宏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当代青年今天纪念伟大的“一二·九”运动,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首先就要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跨世纪历史重任,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要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学习和继承老一代革命者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地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历史表明,离开了国家的前途,就不会有知识青年个人的前途。只有国家强盛、民族兴旺,才能给个人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而任何个人,任何有作为的青年,只能在为国家、为人民的服务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肩负历史重任,需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本领。当年的青年学生们,之所以放弃学业,走向抗日的战场,是因为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下,难以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而今天,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要求我们必须珍惜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换来的和平环境,刻苦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朋友们,也要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技术素质,为祖国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世纪行将过去,新世纪即将到来,振兴中华的火炬已经历史地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我们一定要按照党和时代的要求,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成为能够承担跨世纪重任的全面发展的现代青年,用我们的智慧和劳动,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2版(要闻)
专栏:

  为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艰苦奋斗建功成才
——在首都青年纪念“一二·九”运动60周年、“一二·一”运动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995年12月8日)
胡锦涛
同志们、同学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聚集一堂,隆重纪念“一二·九”运动60周年和“一二·一”运动50周年。我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所有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各族青年和青年学生表示亲切的问候!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青年学生运动。60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中国东北后,又向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继续对内镇压人民,实行白色恐怖,对外妥协退让,采取不抵抗政策。当此中华民族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向全国民众和各种政治力量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在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具有爱国光荣传统的北平青年学生,于当年的12月9日,率先行动起来,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响亮地喊出了我们党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政治口号。他们深入工厂农村,广泛发动群众,用强烈的爱国激情去唤起民众的觉悟。在广大青年学生爱国壮举的感召和带动下,抗日救亡的浪潮席卷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各阶层人民广泛参加的强大政治运动。“一二·九”运动深入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开辟了青年和青年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这一运动“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一二·九”运动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5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进步学生发扬“一二·九”运动的爱国光荣传统,在昆明发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学生运动,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响应,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青年运动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在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只有适应时代要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奋斗融汇到人民群众实现共同理想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去,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成长道路,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二·九”运动以来的60年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中华民族受奴役、受欺凌的屈辱历史,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了革命前辈们梦寐以求并为之浴血奋斗的理想。新中国成立46年来,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特别是改革开放17年来,党领导人民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描绘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求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既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又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青年一代的觉悟和奋斗。当代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认清当前形势,明确奋斗目标,把满腔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为我国的跨世纪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实现党的跨世纪宏伟目标作为自己的执著追求。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和广大青年的共同理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实现这一共同理想的科学指南。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要深入学习这一理论,自觉用这一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实现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爱国主义是团结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因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把爱国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激励我们实现共同理想的强大动力。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要以革命前辈为榜样,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在我们手中把祖国建设好的雄心壮志。在实现共同理想的前进道路上,尽管还有不少困难和压力,但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有爱国主义作为精神支柱,有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广大青年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青年和青年学生要矢志艰苦奋斗,积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在战争年代,革命前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同样需要这种献身精神。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发扬江泽民同志倡导的新时期创业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奋斗、去创造、去奉献。要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每一个劳动岗位上勤勉敬业,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一流成绩,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功立业。要自觉站在改革的前列,充分认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不断促进改革深入发展。要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扬青年“开风气之先”的传统,带头树立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时代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努力塑造与时代要求相一致的良好精神风貌。发展和改革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要珍惜这个好局面,巩固和发展这个好局面,继续在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勤奋学习知识,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硬本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国民素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青年时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现在青年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学习目的,与革命战争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青年学生要把学习当作第一位的任务,珍惜在校学习的宝贵时光,树立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决心和勇气,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广泛汲取营养,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自己,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广大青年要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发展的要求,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刻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掌握过硬本领。
青年和青年学生要踊跃投身实践,努力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健康成长。社会实践始终是青年一代锻炼成长的大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始终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一二·九”和“一二·一”时期的优秀青年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就是因为他们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正确道路。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大批优秀人才,也都是在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在努力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深入实践,了解国情,认识社会,陶冶品质,增长才干。要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改革和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一代能否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和关心对青年的培养,为青年的进步和发展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青年和青年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务必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热情爱护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进一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青年一代在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中的生力军作用。共青团和青联、学联组织要更好地担负起团结、教育和服务青年和青年学生的职责。全社会都要满腔热忱地关心、帮助青年,共同为青年一代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青年朋友们、同学们!“一二·九”运动以来的一代又一代优秀青年,为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伟大实践为当代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任重而道远。党和人民殷切希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我们相信,当代青年一定会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光荣传统,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跨世纪宏伟目标艰苦奋斗、建功成才,做出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第2版(要闻)
专栏:

  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隆重举行
国务院代表李铁映主持庆典颁授金册宣读册文颁授金印
本报日喀则十二月八日电新华社记者、本报记者报道: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今天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庄严而隆重地举行。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李铁映和特派专员、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江村罗布,特派专员、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负责主持和督察坐床典礼。
连日来,历世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寺沉浸在喜庆的节日气氛中。这座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庙,经堂佛殿装饰一新,吉祥彩带在晨风中飘扬,喜气洋洋的扎寺僧众拎着香炉,打着幡幛,吹奏佛乐,列队欢迎第十一世班禅首次莅临他的主寺。
坐床活动在扎什伦布寺最早的建筑之一“拉让”举行。上午八时,在“拉让”的益格曲增殿举行了坐床仪式。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李铁映宣读了《国务院对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举行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坐床典礼的请示〉的批复》。在李铁映的照护下,在扎寺僧人高诵《坐床经》声中,继任为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六岁灵童坚赞诺布安稳地坐上了极为殊胜的檀香木根本法床。
参加坐床仪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以及扎寺民管会名誉主任生钦·洛桑坚赞、第十一世班禅的经师波米·强巴洛珠和十一世班禅的父母分坐两侧。
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代表向坐在法床上的第十一世班禅行礼,敬献哈达。随后,在“拉让”的日光殿举行了第十一世班禅的坐床典礼。李铁映和第十一世班禅并排而坐,大殿内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在典礼上,李铁映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一世班禅颁授金册,宣读册文(册文见第一版);向第十一世班禅颁授金印,金印上镌刻着汉、藏“班禅额尔德尼之印”两种文字。
接着,李铁映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题赠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驻锡地扎寺的金字匾的匾文:“护国利民——江泽民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八日。”扎寺民管会名誉主任生钦、主任喇嘛·次仁恭敬地接过匾文,并把金印、金册捧至法座前的供桌上。殿内掌声一片,鼓号齐鸣。
李铁映说:“值此第十一世班禅坐床之际,我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藏传佛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在掌声和鼓乐声中,李铁映与第十一世班禅互献哈达。帕巴拉·格列朗杰、阿嘉、策墨林等活佛高僧向李铁映和第十一世班禅敬献哈达。
在坐床典礼上,还由叶小文宣布了国务院向第十一世班禅赠送礼品的礼单,扎什伦布寺代表第十一世班禅向国务院回赠了礼品。六名僧人健步抬上的一幅巨大的挂毯,织有扎什伦布寺全景。李铁映饶有兴趣地注目观瞻,对藏民族精湛的民族手工艺连声称赞。
最后,李铁映勉励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和扎什伦布寺继续发扬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为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推动西藏的繁荣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第十一世班禅向李铁映说:“感谢中央,感谢江主席、李鹏总理,感谢国务院代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爱国爱教。”
坐床典礼于上午十时半结束后,一千二百多名僧俗群众在扎寺“多佳”讲经大院举行了庆贺大会。国务院、西藏自治区政府、日喀则地区行署向扎什伦布寺全体僧众布施斋茶斋饭。
新华社日喀则十二月八日电 专程前来主持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坐床典礼的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李铁映,于十二月六日抵达西藏,受到日喀则市四万余各族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李铁映乘坐专机到达拉萨贡嘎机场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帕巴拉·格列朗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奎元、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江村罗布等,以及扎什伦布寺民管会负责人前往迎接。
当李铁映乘坐汽车驶进日喀则市区时,聚集在大街两侧的僧俗群众挥舞鲜花,高呼口号,热烈欢迎国务院代表的到来。扎什伦布寺的喇嘛身披崭新袈裟,吹着长筒法号,以隆重的宗教礼仪迎接国务院代表。李铁映走到欢迎群众中,人们不停地向他献哈达。
六日下午,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由他的经师、父母及扎什伦布寺民管会负责人陪同,前往李铁映的住地拜望了他。李铁映与十一世班禅亲切握手,互敬哈达。李铁映代表江泽民主席、李鹏总理和国务院祝贺坚赞诺布被认定为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和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李铁映希望十一世班禅继承和弘扬十世班禅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为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西藏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希望他潜心学修,成为既博学现代化科学文化,又深悟藏传佛教真谛的大师,成为深受广大信教群众拥护的爱国宗教领袖。李铁映最后祝愿十一世班禅“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祝在座的各位高僧大德“扎西德勒”。
七日下午,李铁映会见了藏传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代表,希望他们同心同德,爱国爱教,为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新的贡献。藏传佛教界高僧大德嘉木样活佛、阿嘉活佛、策墨林活佛、拉仓活佛等参加了会见。会见后,李铁映同各位高僧互献了哈达。
李铁映六日上午离开北京时,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有关方面负责人胡光宝、何椿霖、李树文、李德洙、刘镇、王巨禄、李纪周等前往西郊机场送行。
(附图片)
12月8日,在第十一世班禅坐床典礼上,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李铁映向十一世班禅颁授金册、金印。新华社记者樊如均摄(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