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书评)
专栏:

  共同创造中国文学的辉煌
赛福鼎·艾则孜
中华民族有着56个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各民族文学源远流长,在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各自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它们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同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学又相互交流,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中国文学的气派和风格。各民族人民以自己的才华,共同创造了中国文学的辉煌历史。
在我国各民族文学中,民间文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许多优秀作品,成为世界文库的名著;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更是浩如烟海,灿若明珠。为了使民间故事这宗世代口传的文化财富,通过妥善的整理和系统的选编,成为精粹的读物,以利于阅读、研究、应用和保存,上海文艺出版社规划编辑出版了《中华民族故事大系》。这套16卷本共计1000多万字的大系,精选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优秀的代表性的故事作品,蔚为大观。《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的出版,除了为人们提供了一份优秀文学读物外,还作为民族文化的积累,为整个中华民族提供了一份翔实丰富的有价值的文化史资料。
首先,故事大系为研究我国各民族的古代物质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综观大系所收数量可观的作品,描绘了许多少数民族先民早期的食物和赖以生存的谷物生产。藏族民间故事《茶和盐的故事》、蒙古族的民间故事《奶酪的由来》记述了他们的炊事传统和饮食习惯等等。人类的服饰,最初是为了御寒保暖,防止兽类的侵害,后来才发展到实用与装饰的相互结合。因此,人类服饰的产生和发展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故事大系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各地气候、地理自然环境、民族习俗观念的相异,不同民族的衣着也是样式多姿、绚丽多彩的。
其次,故事大系为研究各民族原始文化和原始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音乐和舞蹈在各民族民间故事中也有着充分的反映。许多作品不仅夹有声乐(有歌唱),而且有专门介绍民族乐器的传说。乐器的发明与狩猎生产有着直接的联系。出于狩猎的需要,人们创造了诱捕飞禽走兽的拟声工具,后来就发展成为各民族的乐器。如云南傣族的“鸡笛”,彝族的齿笛和巨尔,鄂伦春族的鹿笛,侗、瑶、壮族的芦笙和竹哨,哈萨克族的冬不拉,蒙古族的马头琴等等,都是民间故事中常常出现的乐器。许多民族作品中,还反映了他们在狩猎归来、农业丰收、婴儿降生、少年入社、血亲恩怨、婚姻喜庆和社交活动中常常用来表达其愿望和喜悦的娱乐形式——舞蹈。音乐和舞蹈在民间故事中的交叉出现,大大丰富了民间故事的生活内容,表现了各民族人民各自独特的文化生活情趣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意识。
此外,故事大系还为研究各民族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婚姻、民族历史和原始宗教信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作品中所描述的村社、家族的社会结构、部落部族法规,反映了各民族最初的社会形态。民族起源的传说、民族迁徙的传说以及反映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中重大事件的传说、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传说、地方风物传说、土特产传说、风俗习惯传说等等,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为千百年这些人民口耳相传的东西,不仅在某些方面补充或纠正历史记载的空缺和偏颇,而且大都直接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意志和观念,因而对研究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关系、风俗习惯,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中,蒙、藏、满、维的民间文学历史悠久,蕴藏量尤为丰富。以我们维吾尔族而言,公元11世纪马合德·喀什噶里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集维吾尔诗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大成,不仅是11世纪维吾尔人社会生活的大百科全书,而且也是11世纪较为完整的维吾尔文学资料唯一源泉。又如维吾尔古老的英雄库尔班故事和家喻户晓的阿凡提故事,也都生动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高度文明和智慧。
总之,《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是透视我国各民族的一个窗口。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我国各民族古代社会的一幅幅形象逼真、绚丽多彩的生活图画;这一幅幅生活图画生动地反映了他们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系作者为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华民族故事大系》撰写的序,本报略有删节)


第11版(书评)
专栏:

  博识而热情的艺术向导
章柏青
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欣喜地看到福建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三卷本《世界电影鉴赏辞典》(郑雪来主编)。它向读者介绍、评析了在世界电影史上熠熠闪光的近600部影片,犹如一位博识而热情的艺术向导,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万花筒般的银色世界。
这套皇皇巨著最大的特点是雅俗共赏。对于电影专业工作者来说,该书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对于广大普通读者和普通观众而言,又是一部增添自己电影知识、增进自己电影文化修养的读物。100年来,全世界生产的故事影片浩若烟海,少说也在20万部以上。如何选目则代表了编者的水平。该书在选目上既考虑了电影史上的代表作,又考虑到当代电影中有过重要影响或有广泛争议的作品。国际影坛普遍承认的经典之作基本收集无遗。在电影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各艺术流派的创新工作择要加以介绍,同时,也适当关注了那些虽非世界名片,但在我国公映过并较受观众欢迎的作品。于是,在这套书中,我们既看到了像《党同伐异》、《战舰波将金号》这样的世界电影艺术的奠基之作,也认识了类似《温别尔托·D》这类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实验性作品,同时又和曾经轰动我国城乡的《魂断蓝桥》、《流浪者》、《冷酷的心》等影片会晤。编者的这一选目标准使选入该书的影片颇具代表意义,且又切合我国观众的欣赏实际。该书中对每部影片的评介,分为三部分:“片头介绍”、“剧情简介”与“鉴赏”。前两部分介绍了影片的创作人员、获奖情况及主要故事情节,这使本书颇有资料价值,同时有助于未看过影片的读者产生阅读兴趣。“鉴赏”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撰稿者都是我国电影界卓有成就的各国电影研究专家和中青年电影研究工作者。编者要求他们撰写前本人必须看过该片,而且对该片的历史文化背景有较深的了解。因此,这一部分便成了本书的精华。虽写法各异,观察角度不同,落笔各有侧重,但却大都既有学术内涵,又写得深入浅出。从具体影片出发,对于该片所属的思潮、流派、风格的评论以及电影史知识的阐述,对该片本身的独到意义的艺术赏析,对普通读者而言是一堂堂电影审美教育课,对电影界同行来说,也具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电影诞生100年来,全世界佳片迭出,这套辞典所评介的近600部影片虽还不足以反映整个世界电影的全貌,但大体上已勾勒出100年来世界电影发展的轮廓。值得一提的是,本辞典中还有代表性地选择了数十部中国电影,并把它们放在整个世界电影的发展流程中加以考察,给以恰当的地位,编者无论从选目还是具体论述的掌握,都是大体得当的。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话人语

  一点建议
叶于
目前,中央号召文化下乡、文化扶贫,有关部门搞“万村书库”,支持和扶助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工作。这是件具有战略眼光的世纪工程,其意义是深远重大的。
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的发展也是差异悬殊,城市和农村,通都大邑和穷乡僻壤,文化设施、文化投入都显出极大的差别。社会性的文化建设需要有关部门的组织,需要物力、财力和人力配合,其中有历史的原因,发展文化事业不是计日程功的事,不是轻易之举。可是也有一些灵活可行、见效快的办法。比如,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将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的个人和单位同文化落后的地区,结成对子,一帮一,组成“联系户”形式如何呢?
前年,我们单位的一位老同志将他几十年积藏的数千册图书,捐赠给贫困家乡的县图书馆,也是很有意义的“文化扶贫”。这使我想提一个具体的建议。在大城市里许多文化的单位,有不少闲置的图书(包括各类出版物),一些从事文化工作的人,有不少书籍都是重复购置或朋友赠送的。这些书放在那里尘封多年,给那些文化贫困的山乡、基层,可以武装图书室、文化站,也可以为求学的青少年提供应有的帮助。笔者今年到海防前线部队的哨所,看到连队文化室书籍寥寥,有的还是十多年前的文艺书籍。去年在内蒙古海拉尔中俄边境上的林业站文化室里,也看不到几本像样的图书,就想到,如果有固定的捐赠书籍活动,每年定一个时间,由某个单位负责,“文化扶贫”活动增加个人或单位捐书的内容,岂不更有些意义,见些实效?


第11版(书评)
专栏:书人书事

  送书记
潘学清
十月的一天,阳光灿烂,澄天如洗,北京金秋普通的一天。上午9时,我们带着刚刚出版依然油墨飘香的《万里文选》、《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两书,如约前往万里同志住处,给万里同志送书。
车从中南海西门开进,经怀仁堂,沿着空气清冽、湖水荡漾、杨柳轻拂的中南海西岸,沿着窄窄的长廊,我们到了一个颇大的房间,房内只有几张普通的沙发和两台电视机,但墙上挂着幅鲜艳的红梅图和万里夫妇的合影,显得分外夺目,这大概就是万里的会客室和他退休后活动的地方了。室内很静,能听到窗外如语的风声和鸟鸣,我们把书整齐地放在桌上,还未放好,有门轻轻地响动,这时,满头银发、身材高大硬朗的万里从里屋走了出来。万里依然穿着那套任委员长时期常穿的已经显旧的蓝色西服,但很精神。
我们出版社的社长将《万里文选》和《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两本样书送给万里,说:这是我们人民出版社今年出版的两本重点书。万里很高兴,很认真地看起书。
良久,万里抬起头轻松地说:“许多事我都记不清了,但不管怎样写,一定要实事求是。”最后一句话,万里说得很重很慢,我们也都感到这句话的分量。编完《改革风云中的万里》,我们觉得: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是万里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而坚持实事求是是他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万里眼神很好,客厅不算亮,但他一直未戴眼镜,只是我们说话要大声点。
我们社长靠近万里说:“万老,您为中国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永远感激您”。万里面露宽慰的笑容说:“我是跟着小平改革。”
万里手里一直拿着《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他翻开第一页,指着上面的照片连连说:“对,放得对!”那是一张万里与邓小平握手的合影。
谈话的气氛很活跃,万里越说越多,屋内时常爆发出笑声。
万里很关心他的书。他前两天刚从九省市考察回来,他特地去了安徽滁县——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当年他率先推行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他还为京九线中段通车剪了彩。京九线,一直是这位老部长的蓝图与梦想。沿途许多人向这位老省委书记、老部长要书。他问:怎么下面还买不到这些书,社长说:10月1日我们已发往全国主要新华书店,从这些省市书店再往基层书店发;万里问印了多少,我们说:《万里文选》印了3万册,《改革风云中的万里》印了5万册,样书刚出,就被订购了2万余册。
万里停了停肯定地说:“还要再印的。”
社长说:“市场经济,群众欢迎您的书。群众需要多少,我们就印多少。”万里赞许地点了点头。
这时,秘书悄悄地跟我们说:“老人家今天很高兴”。我们问能否请万老为我们签个名,秘书说赶紧请他签。很少为人签字题词的万里拿起笔,一连为我们签了四本,字迹潇洒有力。我们喜出望外。
我们起身告辞,万里指着桌上的书说:怎么带了这么多书。我们说这是给您的样书。万里很幽默地说:“您们带回去卖钱,我不帮您们发书。”社长拿着《万里文选》说,“这是您的著作,按规定我们给您要送20本样书”。万里未再推辞。或许《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不是他个人著作,万里说:“这本书给我一本,其余的您们带回去卖钱吧。”我抱起书同万里握手告别,万里的手温暖如春。想不到刚到门口,万里在我们身后说:“再给我一本吧!”那神态非常诚恳,于是我老老实实又给了他一本。
万里把我们送出门口,大家都很高兴。我作为《改革风云中的万里》责任编辑,本来是送书的,现在却又抱着书回去,心里总有点不解。还是社长深解其意,说:“老人家廉洁!”
车很快驶出了中南海,此时已日照当头,空气热了许多,街道上车水马龙,也更加繁华喧闹了。


第11版(书评)
专栏:

  探寻民族审美文化之根
吴文科
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历史悠久。全面地研究我国各民族原始艺术的历史内涵和审美形态,本质地把握各少数民族的审美传统及其文化精髓,在今天不只是一个关于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牵涉到如何继承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课题。向云驹所著并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一书,对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这是一部有着自身特出品格的文化研究专著,由“绪论”及“艺术审美的原始内涵”、“艺术审美的原始形态”上、下两编构成。这表明全书的研究视角,是从各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化习俗和相关艺术因素及其成因的关系着眼,通过对各少数民族原始艺术由内容到形式的描述、归纳、透析和阐释,让读者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去感受各少数民族鲜活的审美文化传统;从而于史料的浸染与思想的启迪之间,探寻、认识并把握各少数民族原始艺术的精魂和审美文化的根本。这就与从一般的理论意义上解析美学和艺术的某些历史文化之谜的做法迥然不同。对研究对象之相关资料的详尽占有,作者大量田野考察之第一手材料的首次公布,再加上直观形象的古代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艺术创造的生动描述,使得其史论著述不仅能让人知晓各民族原始艺术的表现形态,更使人看到了隐藏在各民族原始艺术其后的历史文化渊源。
正因为该书把对原始艺术的考察纳入了历史文化的大背景和大视野中去观照,又把充分占有资料和从资料的实际出发升华观点作为自身的学术追求,因而,体现在著述中的另一可贵之处,就是力图使那些杂糅和湮没在社会现象中的原始艺术材料甄别出来,同时考辨其原始性。所以,在对材料的筛选取舍上,注重原始性,同时强调其民族性。从而在对各少数民族原始艺术资料的爬梳整理并使之系统化方面,具有了值得肯定的意义。
对中国少数民族原始艺术的研究,在当代学术史上是比较贫弱的,资料的匮乏和时空的阻断,固然是客观的因由,而鲜有人去走这布满荆棘的畏途,也是客观事实。该书作者向云驹看到了这一点,并倾力做了这件自谓为“拾遗补阙”的工作,他生动地描述各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巫术宗教、婚俗葬仪、节日筵饮、包括生产劳动中的艺术因素与审美特点,同时从竹木文化、岩画留存、形体艺术的表演与展示、包括东巴文图画象形文字的文化人类学考察中,尽行述录其现象,描述其形态等等做法,便也成了方便读者又戒绝空疏的良苦努力。


第11版(书评)
专栏:

  追寻文明之源
阿葳
《文明之源》(程世平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是一位并不从事文化研究的作者撰写的一部著作。这部专著的副题是“论广泛意义上的宗教”。
走出褊狭的思维视野,是研究一切文化的前提。宗教研究尤其如此。作者正是把宗教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在社会学和哲学的层面上加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见地的。作者对自己为这部专著定的副题作了这样的阐释,所谓广泛意义上的宗教,即蕴含在各种具体宗教形态之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的本质。“宗教在本质上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对生命与自然的认识体系”。
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自己的生存体验,试图为宗教在文化发展的谱系中定位。作者以大量的考证,分析了商周宗教神学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礼崩乐坏而夭折,中国的宗教又退回到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的复杂现象,他认为,哲学的突破与宗教的退化在某种意义上是历史事件中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
作者在自序中写道:这是一本关于宗教研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文化研究的书。宗教在这里是作为文明源头的不同文明的内在联系来看待的,而不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范畴。因此,作者对宗教之合理之处的肯定,更多地是从哲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上出发的,而不是宗教的本身。当作者用思辨的方法对中国的文化及宗教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今天的民俗与商周宗教神学体系的内在联系之后,也就为我们今天理解与认识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新径。
作者在指出原始宗教文化断层客观存在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作了积极的探讨;但我个人认为这部书在获得宏观研究视野的同时,是否应该强化一些历史意识,从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更沉实呢?


第11版(书评)
专栏:

  金戈铁马听鼓声
祁星
在深圳特区建立15周年前夕,我读到了卢绍武同志的杂文集《特区的心鼓》。作者一方面为特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声疾呼,颂扬开拓精神,呼唤尊重人才,提倡团结奋斗,鼓励观念更新,如高亢的号角与战鼓;另一方面,作者针砭时弊,激浊扬清,抨击邪恶,反腐倡廉,似犀利的匕首和投枪。
杂文写作,首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作者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平凡中去发现不平凡,探寻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从南头检查站干警将捡到的两万元巨款送还失主,反映出特区人比金钱更珍贵的精神风貌;从给老岳父买精致的生日蛋糕,联想到知识分子生活水平的提高;从一位普通邮递员勇挑重担、创建“标准邮路”的事迹,联想到对工作一丝不苟的责任感;从坪地镇改进更新小学校舍,谈到“咬紧牙关办教育”的重要性……这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体现出的内涵和意义却是重要而深刻的。它反映出在特区建设过程中的艰辛和奋斗,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无数普通劳动者所创造的奇迹与辉煌。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平常的事可以看出特区人的精神风貌。写杂文,贵在有发现的才能。作者以记者特有的敏感去深入生活,在生活的浪涛中去披沙淘金,挖掘出光灿灿的晶体,引人瞩目。
鲁迅有两句诗:“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写杂文,不需要浮泛的赞歌,不需要空洞的议论,需要的是对现实生活实事求是的分析,对社会弊病入木三分的针砭。在《特区的心鼓》中,有不少鞭挞邪恶、切中时弊的篇章。作者在《大炮、豆腐及其他》一文中,通过引进低热、低脂的日本保健豆腐,尖锐地批评了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陈腐观念,引申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道理。在《新城与陋习》、《斑马线上的忧虑》等篇章中,则对社会上的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横穿马路、“夜半歌声”等不文明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批评。在《立身须重廉操》、《慎勿为财累身》等文中,作者针对深圳某些贪污腐化分子受到严惩的事例,大声疾呼反腐倡廉,抓好党风建设培养一支“拒腐蚀,永不沾”的特区干警队伍。这些文章,既尖锐泼辣,又语重心长,很耐人寻味。
卢绍武的杂文,有丰富的知识,有广阔的视野。他谈天说地,纵横古今,引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中外逸事,语言文字生动精炼,内涵丰富。当然,美中不足的是朴实平易有余,幽默风趣不足,有些文章开掘得还不够深入,缺少新意。在写作方法上还需进一步多样化。
《特区的心鼓》中的作品写作时间长达十年之久,真实地记录了特区的昨天和今天,使我们听到了特区前进的脚步声。


第11版(书评)
专栏:辞书评介

  心有灵犀一点通
荒侣
王成纲主编的《华夏吟友》一书,从征稿到成书,历时二载余,已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共收2498位作者的诗词15700首。《全唐诗》连补、续编的作者也只2300余人,全部作品50000多首,而《华夏吟友》的收编只限当代在世的作者及其作品,时限除少量是旧作外,大多数都是近十多年来的吟咏,比起《全唐诗》是唐朝开国到南唐(五代)共357年的积累来,本书确属洋洋大观,阐明了当代汉诗的磅礴势态。未收录的作者还将有若干?须待明年初开始征稿收件后的第二卷的编纂来证实。此书编委对作者极为尊重,对来稿的更动采取函商,编委不作主动增删,而由作者自己推敲,编委最后拍板。此书给人感到的特点:第一是就入编海内外作者的汹涌澎湃的创作热忱来看,的的确确地从世界各个角落凝聚并爆迸出一团光彩夺目、垂世不熄的火球,汉诗——汉学的一部分同样是有其永生的意义和无边的魅力的。对入编作者持书均分别编号印发藏书证;各作者简历中附有通讯地址,便于互通情谊,缘结天涯海角。第二是追溯前贤,可与《昭明文选》、《全唐诗》、《全宋词》等相比美。第三是吟咏题材广泛,内容充实。除格律诗词外,兼收了少量古风歌行,这是不因篇幅而废弃佳构的明智之举。兴、观、群、怨是传统诗歌内容性质的区分,也是六义的创作手法的变称,或创作基本要素。本书中的颂扬、抒情、写景、状物、叙事,无一不出自爱祖国、爱人民或爱人及物,领悟在人,而诗无定诂,全在读者领会摭取。其中反映现实社会中为人们忽略的问题,深深表达“忧愁还从物外知”的诗人敏锐触角之作。
当代汉诗的编选,多收格律诗词,长篇所取者甚少,甚至为篇幅关系而不收。《华夏吟友》能够芹采兼收古风,不能不使人联想到汉魏六朝乐府诗里的《孔雀东南飞》、《木兰辞》,乃至于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清代吴梅村的《圆圆曲》等成功的、垂世不朽的长诗,其所以成功,即在于富于传奇性、现实性、警世性,读来扣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广传世代不泯。《华夏吟友》承续了这一传统,十分难得。


第11版(书评)
专栏:

  史裁·史料·史识
俞汝捷
文言小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几乎与四言诗、古典散文一般悠久;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它作为“九流”之外的一家,一直备受冷落。“五四”以后,小说地位提高,而研究的重点,却在白话领域。直到80年代,才有关于它的史著、史论陆续问世。
一切文学史著都面临构架、资料、观点三大课题。如果三方面皆无所突破,则必为平庸之作无疑。
吴志达的《中国文言小说史》中有一篇绪论,简明地阐述文言小说的源流、特征、发展历程及研究其历史的意义、目的、方法,读罢遂有鸟瞰全局的快感。绪论之下,分为四编,实含五个时期:前小说时期(先秦至西汉);雏形时期(东汉至南北朝);由成熟到鼎盛的黄金时期(隋唐五代);渐趋萧条的时期(宋元);由复苏而推向新艺术高峰的时期(明清)。这样的分期,不惟清晰,而且科学。程千帆先生为该书作序,便很称赏这种构架,称赏作者不将文学史等同于文体史,而能“溯源穷流,上起先秦,下逮清世”,特别是在白话小说兴起后,犹能洞察文言小说的继续发展变化。程先生认为对于治史者来说,“此所启示,钤键攸关矣。”
资料是治史的基础,脱离资料的研究,无异于空中楼阁。而文言小说的资料,常涉及考据、界定、分类等问题。吴著对于作者及作品产生时代的考证,态度十分审慎,能断言的则断言,不能断言的宁可存疑。在界定(即将何种作品视为小说)、分类等方面,尽管著者谦称可能“挂一漏万”、“遗珠失玉”,实际上但凡较具小说特征的作品,几乎都未逃出他的视野。该书的最见功力之处,是在例证的精当与宏博,而这种功夫倘不熟悉原书是根本做不出来的。
如果称构架为史裁,资料为史料,那么,观点则可称为史识。文学史不等于文学史料的汇编,在资料大体相同的情况下,观点(和方法)将决定史著的优劣高下(构架其实也是观点的一种反映)。吴著以社会学批评与艺术学批评相结合,史的规律性探索与文的审美性研究相结合,观点大都实事求是,令人信服。而评析具体作品时,笔端常带感情,更使文字具有诗化的色彩、动人的力量。不仅如此,该书还有一些提法是我乐于引为同调的。譬如本人一向认为文言小说富于主体表现的特征,其审美追求与讲究抒情写意的传统诗画十分相近,吴著全书虽未围绕这样的立论来展开,但于绪论中也指出了文言小说是一种表现艺术。这在目前无疑是一种新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