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十三年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2周年
吴志渊
     一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江西中央苏区粉碎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已经破灭,不久,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过程中,关于落脚地的问题,中央召开了八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变动了七次。过了雪山草地,在甘肃哈达堡,找到一张国民党报纸,发现陕北有红军,但尚不确实。行军到通渭县榜罗镇,司令部进驻一所高小学校,该校有几份报刊,完全证实陕北有红军,而且有根据地。随即召开连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决定到陕北去。由此到彼,约800多里,我们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主动打仗。经过千辛万苦,终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吴旗镇,进入了西北根据地。毛主席用湖南一句土语:“不是这块地方,我们下不了地”,来形容西北根据地的重大政治意义。这是西北根据地对党和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大贡献。
从此之后,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一连13个春秋。延安是总后方、是司令部。由于他们的英明领导,我党我军在各个主要方面,均取得迅速发展。到解放战争开始的1946年7月,有如下大的发展:
(一)从陕甘宁一个根据地,发展了18个,成为19个根据地。
(二)南方各个根据地的红军,相继陆续到达陕北,他们和西北红军共计也只是四五万人马的武装力量,发展到了120万小米加步枪式的人民军队。
(三)共产党员队伍,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危害,把白区党也搞光了。当时地方党员和红军党员,共计4万左右,到七大时,已经发展到121万。
(四)解放区的人口,由陕甘宁原有的150万人,发展到1亿人。
(五)解放区由原陕甘宁根据地仅有的13万平方公里,发展到100万平方公里。
以上五个数字,可以说明这是我们建党以来,凝聚起最大的基本力量,是中国革命最光荣最得力的时期。
因此,解放战争,从1946年7月开始,和国民党蒋介石打了一年多的时间,打破了他的全面进攻,被迫进行山东、陕北亦称东西两点进攻。毛主席作了3个月和8个月的总结,得出规律性的结论。于1947年10月10日,在陕北佳县神泉堡,由毛主席亲笔撰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亦称双十宣言。指出“整个敌我形势,和一年前比较,已经起了基本上的变化。”并发出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290页)这个伟大口号的提出,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胜券已经操在我手。
当年12月25—28日,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毛主席作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指出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从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又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打倒蒋介石的军事战略战术,业已全盘奠定。当然,从此之后,还打了一大段时间的大仗和恶仗。而三大战役和其他许多几个战役,那是打法问题和时间问题而已。结果,战争打了3年多,歼灭国民党军队800万、土匪200万,中国革命胜利了。这个伟大胜利的基础是在西北根据地的陕北奠定的。
其次,党中央机关和大批党政军民学人员的粮食,是陕北广大人民群众勒紧裤带供应的。有一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召集陕北各县县长开会,研究征粮工作(当时公粮不付钱),不料雷电把延川县代理县长打死了。消息传出之后,一位农民说:“雷公打死毛泽东”。公安系统要抓这个人,毛主席说你们抓他干什么?他说得对,表明公粮太重了,老百姓受不了。而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政策指导下,军队以及各个机关、学校,大搞生产运动,由之而出现了许多劳动英雄和南泥湾精神,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
陕北根据地的广大人民群众,对党政军民学等4万脱产人员(1939年的统计数字)的供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是有伟大贡献的,这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
    二
1926年7月,蒋介石指挥的北伐战争开始,在苏联帮助和中共参与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在此关键时刻,他的反动本质暴露了,于1927年“四一二”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紧接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这是国民党蒋介石第一次叛变革命。从此之后,造成中国十年内战,削弱国力。日本法西斯乘机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民族矛盾已经上升到第一位。而蒋介石却不抗日,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继续剿共。
1935年10月,蒋氏任命张学良为西北剿总副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张背着“不抵抗将军”的骂名来到西北剿共,不料三战三败,感到:蒋介石消灭异己之心,昭然若揭。现在我若剿共,正中蒋某“以敌攻敌”之计。又感“如其剿共损失,不如抗日覆没。”毛主席于1935年12月25日,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了统一战线政策。随即相应成立了东北军工作委员会和西北抗日救国会,加大了对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他们做抗日救国的工作,张学良将军深受感动。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当日,张学良致电毛泽东、周恩来:“吾等为了中华民族抗日利益,不顾一切,今已将蒋等扣留,兄等有何高见,速复。”(《毛泽东年谱》上卷620页)
12月13日,毛主席在陕北保安县(今志丹县)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毛主席首先发言:“这次事变是革命的,是抗日反卖国贼的,它的行动,它的纲领,都有积极意义。”(同卷621页)随派周恩来等同志去西安,根据党中央的方针,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解决问题。由此,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对打倒日本法西斯,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桩大事。
    三
王明“左”倾路线的领导,除导致军事失败外,把白区的共产党也搞光了,它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1935年1月,党中央在贵州召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1942年开始毛主席在延安领导全党进行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的整风运动,从思想根源上澄清和纠正了党的历史上历次“左”倾以及右倾的错误。当然,时间最长的王明“左”倾路线,不在例外。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欣幸地指出:“我党经过了自己的各种成功和挫折,终于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第一次达到了现在这样高度的巩固和统一。”(《毛泽东选集》合订本972页)这是我党的党建和路线的关键问题。
    四
延安是培育革命干部的大熔炉。延安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大、女大、陕公、鲁艺、医大、民族学院、自然科学院……,培育了各行各业千千万万的干部。曾经有个新闻记者说:延安每个窑洞里都装着几颗炮弹,将来出去爆炸,是了不起的。爱国华侨陈嘉庚,曾到延安,经过考察,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结论。不错,曾经一个时代,中央的主席、总理、各省市主要领导干部、将军元帅以及各行各业许许多多同志,不少是从延安出去的。但是,当时的延安生活很苦,毛主席曾经风趣地对抗大学员们说: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时延安以及各根据地的人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为什么?由于他们有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精神,延安军民才能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粉碎了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包围,克服千难万险,坚持敌后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五
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13年,也是对西北根据地的人民和干部培养教育和锻炼的过程。没有毛主席的培育,西北根据地哪有这么多为革命事业而工作的干部?同时,也要怀念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对西北根据地初期创建的努力。我们西北根据地的人民和干部,应自尊自重自爱,自我提高素质,团结一致,发扬延安精神,为西北地区的发展和繁荣而奋斗!
(附图片)
1936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的合影。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毛泽东批注历史人物的我闻我见
张贻玖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历史知识渊博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他一生饱览史籍,在日理万机的政务党务工作之余,以惊人的刻苦和毅力,不仅通读过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历朝纪事本末》、《清史稿》等重要史书,对历朝各家的各种史著、史论,以及稗官野史、历史小说等,都怀有浓厚阅读兴趣。许多史书和其中的某些篇章,都有他多次阅读的印记。如在数册《晋书》的封面上,他分别写有“1975,8”,“1975,8再阅”,“1975,9月再阅”等读史记录,笔迹颤抖但却清晰。留下他在逝世前一年重病缠身、视力近于失明的健康状况下,仍在历史的书海中,孜孜求索,锲而不舍的生动形象。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不少史书中,他都圈点勾画,写有大量批注。这些批注是他读史时心有所思,思有所得,信笔写来,不准备公开发表的思想火花,在一定意义上更能反映他的感情历程和思路轨迹,资料弥足珍贵。
毛泽东读史爱读历史人物传记,他批注的历史人物,既有推动历史前进的农民起义领袖,又有封建社会有建树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既有著名人物,又有不甚为人所知的人物。毛泽东以他不同于一般专家学者的独特读史视角,注重史料,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成败得失,笔端都有精辟的评说。他注重汲取历史上对现实有用的宝贵遗产,古为今用,经常通过会议、谈话、批示、著作,把它推荐给各级干部阅读学习。如他高度评价梁武帝的名将韦睿,对韦睿善于调查研究、团结干部等记载,多次圈画,批注:“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读《后汉书·陈寔传》、《南史·孔琇之列传》,分别批注:要像陈寔教育小偷那样,肯定“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改造的”;不要像孔琇之那样,从偷了一捆稻子的10岁小孩,推断他长大必然为盗的形而上学,认为“此种推论,今犹有之”应予警惕。他还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读《三国志·魏书·郭嘉传》,要大家在工作方法上像郭嘉那样“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字上”。向罗瑞卿推荐读《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说:“吕蒙是行伍出身,没有文化”,后“勤学苦读,当了东吴的统帅”,我们“公安干警应成为有文有武的人”,等等,不胜枚举。但毛泽东最为倾心的,是历史先进人物身上构成古老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的那种性格、品德和气质。他在这方面的批注和言论充满感情色彩,希望人们予以重视和继承。
2000多年前,妄想将秦家王朝传至万世的始皇帝,施行苛刑暴政,人民不堪其苦,一介佃农陈胜,不信天命,不甘屈服,发出“帝王将相宁有种乎”的叛逆呐喊,揭竿而起,首次向封建统治者发起挑战,拉开了农民起义战争的序幕,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毛泽东在他的著作和《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的批注中,多次热情赞扬陈胜的历史功绩,作诗歌颂“陈王奋起挥黄钺”的不屈精神。在《史记·陈涉世家》中,毛泽东用红、黑两种颜色的笔迹,多次圈点。不胜惋惜地在陈涉功成忘本、脱离本阶级群众处,批注:“一误”;在任用坏人,偏听偏信,脱离了共过患难的干部处,批注:“二误”,引为教训。
中华民族从不屈服于外来的压力,历史上数次外族入侵,都遭到人民顽强的反抗。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元朝建立后仍然坚持武装反抗,被俘后坚贞不屈,严词拒绝元军多次的威胁、利诱、劝降。在被俘后写《过零丁洋》以明志,在元都狱中又写有《正气歌》,表达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从容就义、视死如归的顽强不屈精神。毛泽东崇敬这位历史人物,对其作品反复阅读,并用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教育和鼓励人们要有气节和正确的生死观。满清王朝统治中国200多年,对内实行高压政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对外卖国丧权,屈服于帝国主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摧垮了中国大地上这个最后的封建王朝,毛泽东赞扬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要人们永远纪念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气焰嚣张不可一世地占领了我国的大半壁河山,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作出难以估量的牺牲,最终夺取了民族独立解放的胜利。民主革命期间,教授、诗人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教授、文学家“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称赞他们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中华民族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多少古人在各个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而自己却一生坎坷,历尽磨难,忍辱负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将他不朽的史学巨著——《史记》,奉献给千秋万代,自己却忍受着极不人道、极为残酷的腐刑,是幸免一死的人。他在常人难以忍受的被污辱与被损害的处境下,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奋之所为作也”等古人不屈服于命运,奋发有为的事迹自勉自励,秉笔直书,殚精竭虑,倾毕生心血于史学事业,实现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的生死观。毛泽东十分崇敬司马迁的这种精神。1944年,为追悼年轻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因公牺牲时,他引用司马迁的话高度评价张思德,并激励全党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毛泽东还多次引用“文王拘而演《周易》;……”这句话,教育全党要正确对待逆境、挫折,要像司马迁那样在逆境、挫折面前奋发精神,有所作为。徐有功是武则天称帝时的执法大臣,他敢于义正辞严地在武则天面前纠正其亲信周兴、来俊臣制造的种种冤狱,数遭贬谪而不畏惧退缩。他在一次给武则天的奏折中写道:“臣闻鹿走山林而命系庖厨者,势固自然。陛下以法官用臣,臣守正行法,必坐此死矣。”毛泽东对徐有功以鹿自喻,预见到自己必然为守法护法而死于非命的悲剧命运,很为动情地批注:“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批注中列举的民族英雄、杰出政治家、著名学者、诗人、教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民族,为正义,为真理,为信仰而献身的。“以身殉志,不亦伟乎”是毛泽东对他们道德情操的深情礼赞。历史的前浪推后浪,从司马迁笔下的周文王、孔夫子,到毛泽东批注中的岳飞、文天祥,到现代的张思德、雷锋、蒋筑英、孔繁森……,我们民族这种一脉相承的奉献精神,不断地谱写着新的篇章。
中华民族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民族。我们祖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为世界文明作出过伟大贡献。毛泽东对历史上凡有创新精神和独到见解的发明、发现、著作等,无不给予热情赞扬。《水经注》是公元五世纪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名著,它详细记载了我国大小水道1000多条,一一寻根究源,对所经地区山陵、城镇、关隘的地理情况都有考察。毛泽东称赞此书作者北魏的郦道元“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不到处跑怎么能写得那么好?这不仅是科学作品,也是文学作品。”毛泽东评价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及其作品《徐霞客游记》说:“徐霞客那人没有官气,他跑了那么多路,找出金沙江是长江的发源。‘岷山导江’,这是经书上写的,他说这是错误的,他说是‘金沙江导江’。”徐霞客在300多年前对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石灰岩地貌进行的研究,比欧洲人要早一个多世纪。《徐霞客游记》中有关这方面的考察记载,不但在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详细的科学文献。毛泽东称赞郦道元、徐霞客两位古代地理学家,主要是他们经过实地考察,敢于否定原有的定论,提出自己的科学论断,有创新的精神。毛泽东一向支持新生事物,提倡首创精神,他批注评说古人,也以此激励今人。
综上所述,毛泽东对历史人物充分肯定,高度评价,极为赞赏的那种不屈、奉献、创新的精神,是先辈们数千年来锻铸的民族灵魂,是继往开来、战无不胜的精神武器,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这些批注、评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10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朱德同志在护国战争中
李希泌
护国战争(原称云南起义,又称护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辛亥革命的延伸,是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为了维护共和制度、反对袁世凯帝制而自发发动的一次正义战争。
朱德同志在云南参加重九武装起义后,一直在滇军工作。云南反袁起义前,朱德同志任滇军第十团团长,驻军蒙自。起义号角一吹响,他立即率队伍来到昆明,被编入护国军第一军,任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待命出发入川。
朱德同志在这次战争中虽然不是主将,但他披坚执锐,斩将搴旗,始终站在最前线,他先后率领的第六、第三支队在护国战争最关键的一仗——泸纳战役中,担负了重要战斗任务。敌军一看到头戴红边帽,高擎绣有“朱”字军旗的护国军,就望风披靡,他为纳溪战役的胜利,为推翻袁世凯的复辟称帝,立下了卓著的功勋。这正如吴玉章同志在1946年朱德同志60寿辰的祝辞中所指出的:“你是护国之役的先锋队。泸州兰田坝一战,使张敬尧落马,吴佩孚、曹锟手足失措,袁世凯胆战心惊,终将袁氏帝制倾覆,保存了中华民国之名。”
今年是护国战争80周年,明年将是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谨撰此文,以资纪念。
民初,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了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妄图帝制自为,当共和国危难之际,唐继尧、蔡锷等于1915年12月在云南宣布起义,树起了反袁护国的旗帜,组成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当时,护国军编为三个军;第一军出四川,为护国军的主力,担任主攻任务,总司令为蔡锷;第二军出广西,转战湘、粤,牵制袁军入川,总司令为李烈钧;第三军留守云南,总司令由唐继尧兼任。第一军分兵三路北出四川。左翼刘云峰率第一梯团于1916年1月21日进占叙府;右翼戴戡取道遵义,北出松坎,向綦江前进;中路由赵又新的第二梯团和顾品珍的第三梯团组成,归蔡锷亲自统率,是第一军的主力,目标直取泸州。此路由第二梯团董鸿勋所率的第三支队为先锋,朱德同志所率的第六支队殿后作预备队。当护国军由昆明出发时,绅商各界和青年学生两千余人集中在状元楼热烈欢送。许多女学生还送毛巾给出征官兵。在行军途中,群众纷纷向部队送茶水。群众的热烈支持,给部队很大鼓舞,士气高昂。
中路董鸿勋支队于3月5日会同在纳溪起义的川军进攻泸州。与袁世凯的北洋军战于泸州东岸的兰田坝。北军战败,渡江而逃。董鸿勋乘胜渡江追击,迂回泸州之背,眼看快要攻下泸州,突然得到情报,敌军偷渡过江,兰田坝川军守将陈礼门战败自戕,兰田坝、月亮岩等阵地全部丢失,董支队腹背受敌,只好由原路渡江,向双合场方向撤退。
敌军占领兰田坝后,继续向纳溪城进击,第二梯团的第四支队由后方赶到,第三、第四两支队在纳溪城东棉花坡一带高地阻击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战事吃紧,蔡锷命第三梯团赶来增援。于是,朱德同志便率领第六支队急行军在2月18日赶到纳溪前线,连饭都来不及吃便投入了战斗。
由于第五、六两支队投入战斗,使战局稳定下来。2月25日蔡锷赶到纳溪前线,视察阵地,了解了战况,重新作了部署。调第一梯团的金汉鼎支队由叙府赶到棉花坡增援,撤去董鸿勋第三支队长职务,改由朱德同志担任。朱德同志第六支队长职务由第二梯团参谋长王秉钧担任。2月28日蔡锷又组织了一次反攻。朱德同志带领两个营参加了这次反攻。正如朱德同志在《辛亥革命回忆》一文中所说:“第一军人数不过6000人,与北洋军阀曹锟的十几万‘征滇军’相持于叙府、泸州之间,护国军凭着人民的拥护,巧妙地利用山地战,结果以少胜多,打了许多胜仗。”在这次战斗里,朱德率领的支队以善打夜战和白刃战出了名。曾见他作战的人说,他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就够了,似乎有无穷的精力。他的士兵知道他同大家一样,也是农民,拿他们当人看待,绝不许任何军官打骂他们。士兵热爱他,即使受了伤,也要继续作战。但因敌军占据险要地形,并筑有坚固工事,以逸待劳,而护国军后勤供应不足,补给困难,有被胶着拖垮的危险。到了3月2日叙府方面由于抽调主力到纳溪前线,兵力空虚,被北军攻占,纳溪前线的护国军处于腹背受敌局面,被迫作战略转移,在3月4日退至纳溪县属龙头铺、白节滩一带高地,占据有利地形,诱敌深入。朱德同志率领的第三支队经双合场、渠坝驿撤到上马场固守。
护国军虽然暂时失利,但是由于前一阶段的英勇作战,震动了全国,各地进步势力起来反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帝制自为。袁世凯的北洋军由于受到护国军的多次打击,伤亡惨重,士气低落,军心动摇,不敢主动向前进攻。护国军利用有利时机,进行休整,重新部署,准备反攻。
先是右翼方面的护国军在綦江前线反攻得手,敌军被迫从纳溪前线抽调兵力支援。纳溪前线敌军兵力更显得分散单薄。3月15日蔡锷制定反攻计划,令朱德率所部第三支队在16日晨开赴白节滩,与第一梯团的金支队、新编义勇军第一张支队,第二廖支队组成右翼部队,准备在18日迂回纳溪,进击兰田坝方面之敌军。左翼则以何海青支队相机攻击敌之侧背。
反击的战斗在3月17日打响了,朱德率所部两个营自白节滩出发,经过激烈战斗,当进击女儿井,背猪坳之敌时,发现敌军之主力全在此线,工事又坚,地形困难,运动不易。朱德同志命炮兵向背猪坳之敌猛烈射击,同时,步兵发动猛烈进攻。经过持续一昼夜的激战,朱德同志指挥的第三支队获得反击第一仗的胜利。
在朱德同志率领第三支队奋勇反击取得胜利同时,右翼方面其他支队亦获得重大胜利,打乱了北洋军的阵脚。20日晚上,顾品珍率领两个支队夜袭成功,追奔逐北,杀死杀伤敌军5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粮饷。
护国军的反击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袁世凯的精锐部队张敬尧师被打败了,护国军一举占领江安、南川、纳溪、彭水、綦江等县,张敬尧逃回泸州。22日北洋军要求护国军停战议和。
议和的消息传到北京,震动了全国,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他的军事独裁统治已面临总崩溃。不久,独夫民贼袁世凯于6月6日在全国声讨声中,忿懑死去,护国战争告一段落。曾几何时,又出现南北对峙的局面,国家未能统一,人民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朱德同志怀着忧国忧民之心,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1922年他毅然拒绝四川军阀杨森留他担任师长的邀请,远渡重洋,去到马克思故乡——德国寻求真理。在柏林,经周恩来同志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朱德同志便从一个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