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以真诚赢得信誉用信誉保证效益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拉开帷幕
中宣部内贸部组织30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发出倡议
本报综合新华社12月20日消息:中央宣传部、国内贸易部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已开始启动。北京市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等30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今天就此发出倡议,期望全国商业(服务)企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加“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倡议如下:全国商业(服务)企业:
中央宣传部、国内贸易部组织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打假工作会议有关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个活动,从不卖假货这个最基本的、也是群众反映非常强烈的问题入手,加强商业职业道德建设,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规范流通秩序,净化行业风气,树立商业(服务)企业的良好形象,带动社会风气不断好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这个活动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更大效果,我们30家大型商业零售企业热切地期望全国商业(服务)企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加“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我们的口号是:“以真诚赢得信誉,用信誉保证效益”。为此,我们倡议:
1.商业(服务)企业的领导和广大职工,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对待“打假扫劣”工作,充分认识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严重危害,自觉坚持“诚信、公平、情义、服务”的职业道德标准,坚决与干扰商品流通市场秩序,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制假售假行为作斗争。
2.认真执行《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建立和完善商品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质量保证体系。坚持做到售前把好采购关,售中把好仓库保管和柜台上货关,售后把好商品质量措施保证关。实行商品质量先行负责制,建立消费者权益基金,先行赔付消费者损失,使顾客购物无风险。认真处理消费者投诉,保证投诉完结率达到百分之一百。
3.重视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鼓励职工刻苦钻研,掌握精湛的业务技能,做到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减少由于业务素质不高、辨别不出真伪而使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市场的情况。
4.加强对联营柜台的登记、考核、整顿和管理,对商品质量差、经营作风不好的联营柜台一律予以清退。
5.实行营业员、服务人员挂牌上岗,设立评议台、意见箱,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要建立商品质量捉假有奖制度,对举报者予以奖励,对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进行处罚,做到打假不护短、不手软。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促进流通市场繁荣,是所有商业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决心动员全体职工从我做起,从本单位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严格要求,互促互比,争做先进,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为逐步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运作机制,保证商品流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市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西单商场集团
北京西单购物中心
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华联商厦
天津百货大楼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亚集团
上海豫园旅游商场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南方大厦
广州友谊公司
长春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长春国际贸易中心
中兴—沈阳商业大厦
大连天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第一百货商店
哈尔滨秋林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华鑫集团
太原五一百货大楼
内蒙古民族商场股份有限公司(集团)
南京中央商场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解放路百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百货大楼
济南人民商场
郑州亚细亚商场
武汉商场
长沙友谊(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人民商场
西安民生百货大楼
兰州民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12月20日)


第4版(要闻)
专栏:

  《爱国主义教育资料信息库》在京演示
刘华清等军委领导观看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马晓春)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张震、张万年、迟浩田和军委委员傅全有、于永波、王瑞林等领导同志,今天在京观看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料信息库》的演示。
为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搞好“四个教育”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中宣部和总政治部的指导下,由总参政治部和陆军参谋学院研制和创立了这个多媒体信息库。信息库以《纲要》为依据进行科学归纳分类,共计700余万字,2.5万个条目,1300余幅图片及大量声像动画资料。信息库按照贯彻《纲要》的实际需要,增设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针和原则”、“研究成果荟萃”、“知识竞赛题解汇编”、“国外爱国教育综述”等内容,既再现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孕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又涵盖了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情况。
军委领导同志对这项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个资料信息库内容丰富,手段先进,检索方便。它的研制成功和开发利用,对于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开展“四个教育”的重要指示,对广大官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都很有意义,要认真推广。
解放军三总部和军委办公厅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也一同观看了演示。


第4版(要闻)
专栏:

  电视剧《孔繁森》将播出
中组部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收看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记者易凯报道:首都文艺界、新闻界人士今天在京观看了新近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孔繁森》,称赞《孔繁森》是一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是一部生动形象地反映共产党人高风亮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教材。
电视剧《孔繁森》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共山东省委组织策划,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央电视台、西藏电视台联合摄制的。该剧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孔繁森同志两次进藏工作十几年,关心热爱藏族人民,为建设西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成功地塑造了党的好儿子、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的光辉形象。
电视剧《孔繁森》将从12月29日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间播出。中组部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张全景、翟泰丰、孙家正、热地、杨伟光、董凤基等观看了电视剧《孔繁森》。


第4版(要闻)
专栏:

  孔繁森事迹展观众逾二十万
本报北京12月20日讯新华社记者陈雁、本报记者郑宏范报道:历时41天的“孔繁森同志事迹展览”今天在北京结束,20多万人次参观了展览。
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直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主办的这个展览,自11月10日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开展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一直络绎不绝。11月29日是孔繁森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日,这天清晨尚未开馆,就已有不少人冒着严寒等候在门前。
一位来自青岛名叫王连祥的观众,从下午一时看到四时,连续参观两遍,边参观边落泪,临走时留言:要像孔繁森那样为党、为国、为民。据主办单位介绍,像王连祥这样的观众每天数以百计,特别是11月29日以后,参观者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竟突破一万人次。一些不能来京参观的外地群众也纷纷写信或打来电话,表达对英雄的崇敬,希望展览能到当地展出。河南一位70岁的老人寄来自己作的一首悼念孔繁森同志的词,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代他抄在展厅里的“向孔繁森同志学习”百米长卷上,“以表达一个老人对英雄的崇敬与哀思。”
据介绍,明年初“孔繁森同志事迹展览”将应各地邀请作巡回展出。


第4版(要闻)
专栏:现场短新闻

  热泪为成功而流
本报记者刘亮明
12月7日上午,呼和浩特市郊,大青山怀抱中的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厂区充满欢乐的气氛,人们汇集在公司简朴的大礼堂,举行“亚星二号”发射成功庆祝大会。
10时许,公司党委书记蔡千兢、总经理李德然、总工程师邵爱民开始介绍“亚星二号”成功发射的情况,并回顾了5000多位河西职工30年艰苦创业为国争光的事迹。台上台下潮水般的掌声一再响起。
河西公司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和第一颗卫星的回收,都有着河西人的心血。80年代后,河西人开始大力发展民品,生产出卫星地面接收站、多功能水泵、化工塔等数十种高质量的高技术产品,创造了新的业绩。
但有一件事仍然刺痛着河西人的心:自我国对外发射卫星后,所使用的近地点变轨发动机却一直是外国人的专利。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河西人开始攻关研制,并于1993年初与亚星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两年多里,河西人攻克了数不清的难关,终于如期研制出了一流的近地点变轨发动机。
11月28日,当亚星发射升空的消息传来,翘首以盼的河西人欢呼着冲出厂区,点响一挂挂鞭炮。接着,亚星公司传来了对河西公司的祝贺:卫星运行一切正常,发射非常成功。河西职工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专家会议达成共识
中方将参与香港排污计划工程
本报香港12月20日电中方将参与港府提出的跨越1997年并涉及内地海洋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工程。这是今天上午在这里召开的中英联合联络小组香港排污计划问题专家组第四次会议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中方代表陈佐洱在出席了今天的专家组会议后说,会议气氛融洽、务实。双方回顾了1994年7月专家组第一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听取了今年3月在专家组下成立的中英排污技术小组的工作汇报。会议充分肯定了排污技术小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通过了他们提交的《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大纲》等附件。
陈佐洱说,专家们认为,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对内地管辖水域可能产生影响,环境影响评估所涵盖的区域接近或在内地管辖水域内。因此,需要中方参与香港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整体环境影响的评估,这项工作即将正式展开。
陈佐洱说,中英双方均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尽快完成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整体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以便为确定策略性污水排放计划整体最佳方案和各阶段工程的顺利衔接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科学依据,使这项跨世纪的大型工程成为造福于香港和毗邻地区人民的环保工程。
中英联合联络小组英方代表邝汉生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他对会议取得的进展也表示满意。


第4版(要闻)
专栏:

  南斯拉夫总统访问上海
新华社上海12月20日电(记者周解蓉)上海市市长徐匡迪今天在这里会见了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总统佐兰·利利奇,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徐匡迪市长代表1300万上海人民欢迎利利奇总统访问上海。他说,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一直得到了南斯拉夫的支持和理解。今天,两国又都在实行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利奇说,南斯拉夫和中国应该从双方利益出发,在各个领域进行合作。他说,浦东新区的建立和发展证实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
利利奇总统是今天上午在中国政府陪同团团长、建设部副部长叶如棠陪同下,由北京抵达上海访问的。
南斯拉夫贵宾抵达上海后,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和浦东新区,听取了浦东经济建设、吸引外资及有关今后发展规划等情况的介绍。


第4版(要闻)
专栏:

  凌津滩水电站发电机组合同签字
本报讯湖南凌津滩水电站发电机组合同签字仪式近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湖南省电力局、日本伊滕忠商事株式会社等八家单位在合同上签字。
湖南凌津滩水电站是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常规水电工程的第一个贷款项目,以国际招标方式采购发电机组和电站辅助设备。
由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承担国际招标业务的这项低水头水轮发电机组,价值八千多万美元。经过激烈的投标竞争,最后由日本伊滕忠商事株式会社、日本日立制作所和哈尔滨电机厂组成的联营体中标。
(谢国明)


第4版(要闻)
专栏:

  大桥情结
——记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施工指挥长陈明宪
唐宜波余锦洲
在同类型大桥中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安徽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今年10月1日全桥贯通。大桥432米主跨工程、深水基础施工、梁板结构、前支点挂篮等4项技术均在世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中处领先地位。担任大桥施工指挥部指挥长兼总工程师的,是湖南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陈明宪。
1990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兴建国家“八五”重点工程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1991年8月,湖南省公路桥梁建设总公司在竞争中一举中标,陈明宪便率领1800名“湘军”,饮马长江,在铜陵市羊山矶旁安营扎寨。
陈明宪1976年毕业于湖南长沙交通学院,今年44岁,是一位工作严谨、勇于拚搏的桥梁高级工程师。在铜陵大桥建设中,他不分寒冬酷暑,日夜奋战在工地,春节不回家,父亲去世,他也没能看上最后一眼。他为大桥建设解决了许多难题,完成了多项科研实验,受到交通部和桥梁专家的高度评价。
在大桥施工中,需要采用4米大直径的钻孔钻到水下负80米的地壳表层,将直径31米、高50米、自重1300吨的巨型钢围堰浇注混凝土,进行桥梁深水基础施工。这是一项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复杂工程。陈明宪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结合十几年建桥经验,制作了几百张图纸,终于创造出钢围堰“立式预制拼装”新工艺,不仅保证了施工质量,提高了速度,还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劳动强度,使我国桥梁深水基础施工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陈明宪勤于研究学习。他写的《大型深水基础的设计与施工》论文,参加了1992年第10次中日公路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与人合写的论文《铜陵长江大桥新工艺》、《铜陵长江大桥试桩工程与桩壁摩阻力取值》,被评为199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如今,铜陵长江大桥已有15项科技成果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附图片)
压题照片:陈明宪(中)在大桥上现场指挥。


第4版(要闻)
专栏:

  卢绪章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原对外贸易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部长卢绪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8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卢绪章同志生于浙江省鄞县,于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卢绪章同志担任广大华行上海分行经理,后任该行总经理,为解决党的地下组织的经费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1949年开始,卢绪章同志先后担任华东贸易部副部长、中国进出口公司经理、外贸部副部长、华侨旅行社社长、国家旅游总局局长、外贸部常务副部长、对外经济贸易部顾问等职,是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卢绪章同志是我国外经贸事业的老一辈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为开创和推进我国外经贸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就任华侨旅行社社长和国家旅游总局局长期间,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卢绪章同志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处理问题果断,讲究工作方法,坚持原则,发扬民主,思想作风正派,为人正直,谦虚谨慎,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襟怀坦白。
卢绪章同志逝世后,江泽民、李鹏、朱镕基、胡锦涛、荣毅仁、田纪云、李岚清、杨尚昆、万里、薄一波、陈慕华、王光英、吴学谦、刘靖基等同志表示哀悼,向其家属表示慰问。
(附图片)


第4版(要闻)
专栏:

12月20日是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推出学济南交警,树首都形象改革措施的第一天。图为一名交警帮助过路者扶起一辆翻倒的三轮车。
 张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