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文化长廓

  戏剧文化的新风姿
——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剧目评介
黄维钧
第四届中国戏剧节暨第1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历时两周,最近在秋光明丽、花团锦簇的成都胜利闭幕。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12个剧种25台精彩剧目在这里争奇斗妍,一大批老中青表演艺术家各展风采。这届戏剧节无论数量、总体质量及拔尖剧目都胜过前三届,近两年来优秀剧目和杰出演艺人才得到了集中展示。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演出精良,以及为适应新时代需求而逐渐形成的戏剧文化的新风姿,构成了本届戏剧节的整体特色。
戏剧节上出现了一批紧跟时代,贴近民心,显示戏剧工作者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觉性,并在艺术质量上力达上乘的现代题材剧目。解放军总政话剧团演出的《最危险的时候》以其恢宏博大、气势磅礴谱写了在党领导下抗日军民反侵略的伟大史诗。上海沪剧院一团的创作人员切身感受了建设上海地铁的科技人员及广大工人报效祖国、实现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创演了富有强烈时代感,生活气息浓郁,内涵深蕴,剧种特色鲜明的沪剧现代戏《今日梦园》,抒发了平凡劳动者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中的崇高美。出自牡丹江评剧团的《毛泽东在1960》是出屡屡给人以惊喜、屡次获奖的评剧,表达了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敬意。武汉话剧院的《同船过渡》一年来已声名远播,众口皆碑,这次又以小剧场话剧中之精品姿态出现在戏剧节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也推出一台小剧场话剧《巴山情》。20年人世沧桑,当年插队于大巴山的知青而今成了夜总会的总经理,他当年爱情经历所铸成的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使他重返山乡,大巴山的宽容像清风吹去了蒙在良知上的尘埃,此剧以对真情真爱的召唤而使人欣慰。这些现代题材剧目传达了较大的时代信息量,都是对生活有感而发、情动于衷的结晶,在艺术上力达佳境,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既有思想意义的深刻性,又使观众喜闻乐见。
戏剧节上有10台历史剧或历史故事剧,极大多数都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审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并着意刻画艺术形象,营造艺术意境,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辛亥潮》,此番新改重排,令人刮目相看。该剧以记事体话剧的形式,浓缩了本世纪初四川人民反帝爱国奋发图强的保路运动,在历史怒潮中明晰有致地揭示重重矛盾,在壮阔宏博中突现人物,泼墨豪放而不乏细腻精致,成功借鉴戏曲写意手法用于记实载体之中,使之成为一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话剧。广州话剧团的《春秋魂》使我们在郭沫若抗战时期力作《屈原》40余年后看到了一个新的屈原的艺术形象的出现,前者是以“雷电颂”为其魂魄的屈原,后者乃是志在除旧布新、制宪立法终于成为政治改革牺牲品的“宪令”屈原。民族气节、爱故土、爱人民集于斯人一身。二度创作辉煌凝重,寓历史神韵于舞台形象之美,十分古拙又十分现代。与《春秋魂》在意蕴上有点相通的是贵阳市京剧团的《范仲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也是因实施新政而得罪权贵,几经贬斥,其志不改。此剧着重于范仲淹的人生追求,意境高远,文学性颇强,演出典雅流畅。《铸剑悲歌》是长沙艺术剧院湘剧团根据本省史实新编的历史故事剧,是一出清末洋务运动中创建炼铁高炉的志士仁人由于朝廷腐败、诸多社会矛盾交织而终遭失败的慷慨悲歌。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团的《哪嗬咿嗬嗨》题材处理新颖,富有浪漫情调,是戏剧节上别有一番情致的剧目。来自边远地区的两出历史故事剧在戏剧节上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博得好评,一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的歌舞剧《也兰公主》,一是云南曲靖地区滇剧团的《爨碑残梦》。《也》剧一扫宫廷婚变情结之类作品常有的猎奇和柔靡之气,情感的波涌和深邃博大的题旨构成浑然一体的交响。《爨》剧意在索隐钩沉,追溯历史的回音,从一个曾经治滇500年的宗族的兴衰使人回味深刻的历史教训。南京市京剧团的《醒醉记》、成都话剧院演出的《国魂》、绵阳市川剧团演出的《大禹魂》、重庆市京剧团演出的《神马赋》在戏剧节上也引起了关注。
戏剧节上两出由外国戏剧改编而成的戏曲获得一致好评。自贡市川剧团的《中国公主杜兰多》取材于意大利同名歌剧,故事框架大致与洋歌剧接轨,但人物性格多彩,主题多义,手法多姿;写意传神,亦庄亦谐;唱做念打舞并重,川剧中的昆、高、胡、弹、灯并用,文学性与戏剧性并行,可视与可思并举,成为戏剧节上奖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剧目之一。北京北方昆剧院的《夕鹤》根据日本同名话剧改编,整个演出恬淡悠远,富田园之幽美,有昆剧之雅趣,为近年昆剧新创剧目中之佼佼者。
戏剧节上有几出根据传统剧目改编而成的戏曲,不仅因其思想、艺术均达上乘而引起关注,还由此而引起人们对全面贯彻“三并举”以丰富舞台演出剧目的思考。《琵琶记》(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蝴蝶杯》(山西临汾蒲剧院)、《和亲记》(四川省川剧院)、《武松》(河北省裴艳玲梆子剧团)演出的成功和受到热烈欢迎,提醒剧人要重新认识和重视对有优秀传统的剧目的改编、整理工作。《琵琶记》是戏曲古典名著中整理、改编难度最大的一出,此番经过加工、整理,加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精彩演出,这出戏成了戏剧节上的热点剧目之一。《蝴蝶杯》经过合成、改编,去粗存菁,使这出流传很广的剧目重新获得舞台生命。此剧既保留原剧精彩场面又有新的发挥,是一出观赏性颇强的佳作。《武松》的本子和演出格式虽悉如以往,但裴艳玲令人拍案叫绝的演技,使剧场里观众如潮,掌声如雷,剧终连青年人都流连不忍离去,再次显示我国戏曲以表演为本的特色。
戏剧节所显示的两年来戏剧在艰难历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就给人以鼓舞、信心和力量。当本届戏剧节的两家主办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为此次活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四川省党委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文化企业及各界人士的代表将戏剧节会旗递交给下届戏剧节东道主广州市副市长的时候,也把新的希望、期待和要求传达给全国戏剧界。当1997年来临之际,相会于改革开放前沿重镇羊城,东方艺术的翘楚,我国的戏剧自当另有一番辉煌景象。(附图片)
图为成都话剧院演出《国魂》 周鼎摄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影片交易会给制片业捎来信儿:
农村电影市场大有可为
西央
“开发培育农村电影市场”,“让农民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长影、北影、上影、中影公司、合拍公司等数十家制片单位的营销人员携带影片拷贝,和怀揣农村观众需求的各省、市、县直至农村放映队的数百名发行放映人员日前来到郑州,聚集在这振奋人心的巨幅标语下,举办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面对农村的16毫米影片交易会。
“解决农民看电影难”,多年来这已成了困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电影工作者不绝于耳的呼声。谁都知道,构成中国12亿人的80%在农村。但数以亿计的农民观众却没有构成中国最大的电影市场。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放映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补贴性的福利事业,发行部门和制片业都很难从中获利。因而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影体制改革中,本来就没有形成市场的农村电影市场,也就越发不景气。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地区的农民开始转变观念,出现了自愿包场、掏钱看片的局面。在河南、陕西、山西、吉林等农业省,已传来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一个县一年农村电影发行收入上百万元的喜讯,与此同时也对制片业发出了供农村流动放映用的16毫米影片节目晚、稀、少的抱怨。为了培育农村电影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困难,政府电影主管部门3年来4次召开农村电影工作会,并于近期颁布文件,放开16毫米影片的经营权,同时规定制片厂在新片出来4个月,就要制成16毫米影片供应农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近成立的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共同发起组织了这次开创性的农村影片交易会。
此次交易会共提供包括《被告山杠爷》、《七七事变》、《赤子威龙》新片在内的现货节目100多个,和《飞虎队》、《中俄列车大劫案》等期货节目200余个,调剂旧拷贝千余个,交易会还在3个放映场放映新片数十部供选购。交易会尚未开幕,性急的发行人员便拿着片目表,找到制片厂营销人员驻地购买节目。交易会开幕前一天就已成交拷贝数百个。交易会期间,河南省电影公司中原影视交易中心里各制片厂的展台前,人潮如涌,交易更是活跃。山东沂水县的发行人员上午开着卡车来到会场,下午便装着一卡车拷贝满载而归。上影厂营销人员带来的《绝境逢生》等4部影片200个拷贝,交易会第一天上午就已售罄,营销人员通知厂里赶快发货。次日,《绝境逢生》这部表现抗日题材的喜剧片新发来的拷贝刚到,又被一抢而光。
谈起参加交易会的感受,来自县级基层发行公司的发行人员用“新鲜、兴奋”来表述他们第一次直接从制片厂手上购买影片的心情。河南省安阳县是这几年农村放映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全县700个行政村,拥有16毫米放映机400台。代表这400个农村放映队前来购片的县发行公司经理认为,这种直销形式的交易会,减少中间环节,改变过去由省、地公司逐级发行逐级加价的作法,并且能够现场观看影片或录相带,购片时不再是“隔山买牛”,这些都很有利于农村市场的开发。
在这次交易会上,还另有一支怀有别样心情的购片队伍,他们是来自农村放映第一线的农民放映员。电影局新近出台的放开16毫米影片经营权的规定,第一次给了他们直接购片放映的权利。然而,他们来到了交易会上却不敢购片,有的甚至连姓名也不愿留下。因为他们所在地的发行公司和管理部门仍要维持垄断发行的格局,不愿看到有竞争者出现。交易会上,就有来自河南和河北的农村放映员找到笔者,告知他们那儿就已有农村放映队自己购买影片放映被没收机器和影片的事发生。
对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全国而言,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构成农村电影市场的农民观众要转变观念,谁看电影谁出钱。而政府管理部门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鼓励竞争局面的形成,这样才能在不增加农民看片负担的情况下,让广大农民看到更多更好的影片。
为期3天的交易会时间并不长,但它所形成的声势和成交的200多部影片的3000多个拷贝,对于激活农村电影市场无疑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同时它也表明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电影潜在的广阔市场。据悉,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将在全国分大区和经济区域举办交易会,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点,以方便各地尽早就近购买新片,让全国的农村电影市场活起来。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坛撷英

  让“女小生”有更丰富的内涵
傅谨
十一月中旬,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晋京,带来该团当家女小生吴凤花主演的两台大戏——《陆文龙》和《吴王悲歌》,展现了这位年方二十五岁的青年越剧演员颇具个人风格的表演才能。
从一九八三年入选绍兴越剧训练班,一九八六年绍兴小百花建团至今,吴凤花已经在《风尘英烈》、《宫墙柳》、《狸猫换太子》、《陆文龙》等十四台大戏和诸多折子戏里担任主要角色,获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她在这些戏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跨度很大,即便同是小生,性格经历也异常丰富多样,使吴凤花成为越剧界众多女小生中戏路比较宽广,适应性也较强的优秀演员之一。
戏路宽广的吴凤花通过她的舞台创造,使人们对越剧女小生的存在价值有了更多的认同和新的理解。在越剧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女小生一直是最具光彩和艺术魅力的行当,然而人们也一直认为,由青年女性演员来扮演须眉男儿具有某些无法逾越的生理困难,由此感到女小生在表现题材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以吴凤花等为代表的绍兴小百花却敢于另辟新途,利用坚实武功基础,大胆探索越剧表现新的可能性,《陆文龙》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新编剧目之一。
《陆文龙》脱胎于京剧传统老戏,早在四十年代就曾被尹桂芳改编成越剧,新增了情爱的成分。然而由于多数越剧女小生都缺乏基础武功训练,又兼越剧对情爱主题的表现能力受到广大观众的倾心爱好,包括《陆文龙》在内的兼文武之所长的剧目都渐渐被淹没在“才子佳人”模式的文戏主流之中。四十年后绍兴小百花经改编重排该剧,意在借此展现该团女演员的武戏底子,同时也意在通过强化该剧中的感情与人性冲突,充分运用演员的武功基础来丰富人物表现的手段。在该剧中,吴凤花扮演的陆文龙所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接受的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巨大矛盾。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需要演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变化丰富多样的唱腔和动作,借此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像陆文龙猛然得知养育自己十六年之久的养父金兀朮竟然是自己的仇人,知道自己原本是宋将陆登的儿子,长期以来心目中一直坚认不变的亲人和仇人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段“轰然一声惊雷响”,在连续三十多句唱腔中,吴凤花运用了多种板式变化表现此时陆文龙震惊、惶惑、悲愤、惭愧的复杂心情。家仇国恨凝聚成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促使陆文龙毅然和与自己一起生活十六年、宠他爱他的金兀朮决裂。特别是那段一个长达十个节拍的高腔和紧接着的一段“一字板”,将角色的感情推向最高潮。经过层层铺叠,辅之以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的形体动作,戏曲特有的唱、做、念、打功夫在这一个唱段里被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吴凤花较好地利用了这段人物感情与立场发生巨变的核心唱段,将陆文龙此时此刻的特殊心境表演得淋漓尽致。这出戏和这个唱段意味着吴凤花的表演艺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绍兴小百花是一个建团不足十年的年轻女子越剧团,由于该团注重演员的基本功训练,练功与演出常抓不懈,使该团能创编上演一般女子越剧团无法创演的剧目,因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越剧艺术的表现力与题材空间。吴凤花更因为在嗓音和身架方面有较好的潜质,并接受过多种行当的训练,不仅能够扮演传统越剧中最常见的风度翩翩的书生,同时还能扮演像陆文龙和吴王夫差这样需要更全面的表演艺术修养的角色。通过这些新角色的扮演,吴凤花找到了一些既汲取传统越剧程式的优点,又不拘泥于程式的、更符合当代人审美欣赏趣味的手法,为越剧女小生这个行当增添了新的光彩和新的内涵。即使吴凤花和绍兴小百花在艺术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走向成熟,他们具有开创性的探索,也已经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附图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壮乡女儿的新追求
——评电视连续剧《边贸女人》
毕胜
从题旨上看,广西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边贸女人》(编剧孙步康、李云林,导演张建民),着眼于改革开放以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活动,着眼于壮乡年轻一代的女人们走出家庭、投身市场经济的海洋,不同于父辈们的选择,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寻找灿烂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应和着眼下文艺近距离地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要求的。
曾经作为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雷区”,中越边境小镇西龙镇,8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边贸活动拉开了序幕。壮家姑娘韦英不甘小镇的封闭、落后,带领小姐妹金娥、农燕、玉梅三人,率先冒险穿越雷区的“牛尾巴”小道,越境做起了以物易物的小生意,成为边贸经济活动的第一人。同时,中外合资的艾迪公司也来到西龙镇设立分公司开拓边贸业务。由此,韦英等人与艾迪公司展开了由小到大、愈演愈烈的贸易竞争。在一系列的竞争中,几个姐妹商海沉浮,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商场如同战场,市场经济是无情的,充满着诱惑,也有风险。韦英勇敢地成为壮乡新一代的佼佼者,为了筹集资金,她们以房子做抵押,拿出给家人治病的钱,在艰难的拚搏中迈出了第一步,走出了西龙镇。她们以真情和女人的机敏,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成立了南方贸易公司。然而,商场上的无情竞争,致使南方公司卷入一桩钢材生意中受骗,法院查封了公司的财产。但是,韦英带领姐妹们,并不气馁,在老镇长的帮助下,北赴上海,重新站立起来,联合几家企业成立南方集团。羽翼渐丰的韦英们,最后竞争“边贸新城”,为西龙镇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壮家儿女的一片赤忱。
韦英在商场上的搏击,“几经艰辛,几度坎坷”,作为女人,她付出的艰辛比常人更大。面对着旧的习俗,面对着跌倒后的风言风语,面对着姐妹们的急功近利的短见,更面对着商场上财大气粗者咄咄逼人的挤兑,她没有趴下,终于以自己的业绩抒写了壮家儿女的崭新历史。饰演韦英的演员普超英很有艺术潜质,把握人物性格分寸得当,在情与理、事业与感情的戏剧冲突中,演得弛张有致,活现了壮家一代新人的风采。
《边贸女人》是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中反映妇女生活,特别是商贸题材的一部有特色的作品。在那场边界纠纷成为过去的时候,那场血火记忆成为往事,由通商边贸又恢复了昔日的民间友谊,和平共处的共同繁荣,电视剧的思想题旨又超出了一般的商贸题材。当然,编导者的意图在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使韦英们发扬了民族善良淳朴的传统美德,乡谊亲情血浓于水,最主要的是,新一代壮乡儿女们在大时代的改革声中,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唱出了高亢嘹亮的人生壮歌。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抗战电影”等研讨会举行
中国40年代“抗战电影”与“进步电影”研讨会和史东山电影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发生于40年代的中国“抗战电影”和“进步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两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出现了《松花江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一批思想内容丰厚、艺术形态独特的优秀之作。史东山(1902—1955)是一位从默片时期便产生很大影响的杰出艺术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誉的导演。他一生共创作了31部电影作品,其中《王氏四侠》、《人之初》、《保卫我们的土地》、《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史的各个阶段均名重一时。举办这次研讨活动,旨在总结和继承前辈影人的优秀创作经验,助益当今影人的现实思考,并借此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影史的学术研究。两个研讨会是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孤儿院的故事走上荧屏
四川省达川市个体户邹朝碧靠卖凉粉攒下一百万元,她用这笔钱办了一所孤儿院,专门收养没爹没妈的孤儿,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并由此掀起了一股领养孤儿的热潮,邹朝碧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日前,一部根据邹朝碧事迹创作的电视剧,在达川市开机拍摄。这部表现孤儿院生活的电视剧,将以纪实性风格,展示出孤儿不孤的社会新风。
(丁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釜阳春老调剧团进京演出《梁红玉》
河北保定釜阳春老调剧团日前在京演出《梁红玉》,该剧在前不久举行的省戏剧节上获一等奖。该剧目排演时获釜阳春酿酒总公司的大力支持。(纪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戏曲电视剧《天地缘》问世
由中国评剧院华夏艺术团与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天地缘》日前关机。该剧主演为著名评剧演员戴月琴。(晓雅)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进入决赛
“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经过预赛角逐出三十九名选手后,已从十一月二十日起进入决赛。入围选手正陆续在屏幕上亮相,将由专家和观众联合评选出金、银、铜奖。(文一)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呼唤崇高
——话剧《这里一片绿色》观后郭启宏

譬如登山,从山脚下起步,那份矫捷,那份神勇,叫人喝彩,到了海拔五六千米以上,一切都变了,空气稀薄,时有风暴和雪崩,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珠穆朗玛峰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可攀,又似乎永难达到。一个成熟的剧作家每一部新作都有类似的体验。我看著名剧作家孙德民的话剧《这里一片绿色》,也间接体验到此中况味。自然,观众是不理会编剧的艰辛的,观众漠视过程而注目于结果。评论与观众同步,只看成品。《绿色》一剧,我读过前后三稿,又观看过三次演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好戏。好在哪儿!好在作家写出一种崇高。

主人公高树春,一个极其普通的林业公安局长(实为科级)。他有文化(大学毕业),有能力,完全可以获取更高的职位,也可以去商海弄潮,但他情愿在林区“蹲露水坑”。他甘心受穷吗?不!他有着比弄潮儿更远大的抱负——把林区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在绿色中富裕起来,他觉得亲手改变家乡面貌比去深圳捞钱更具人生价值。他是“傻骆驼”吗?不!他有敏锐的眼光,更有铮铮铁骨,他扛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也不为上面的“温情”所动。他是一条汉子,偏又极富人情味,他居然冒着撤职的风险,去释放战友那上当受骗的儿子。然而,高树春不是“高大全”!作家笔触给予人物的个人感情世界,高树春的私生活是如此不简单,有温润也有苦涩。漂亮能干的妻子扔下他走了,发财后偏又回心转意,难得他像个智者正视着人生观上的歧异,又像个护花人探索着对方的心境;当充满幻想的女孩子抛来彩球的时候,难道他不会冷静的思考,却又十分珍惜这份感情……高树春诚然是新时代的新人,他继承着传统的美德,又努力挣脱传统的羁绊。这是一个崇高的真实的形象。

孙德民的《绿色》在选材上颇具匠心。他不但选取了一个人们不大关注的森林保护的题材,而且聪明地选取了一个新鲜的切入角度——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勃发了生机,与此同时,又如一头怪兽同人们的道德观念较量着。社会上有不少人只看到金钱带来的繁荣,不曾认识到道德的沦丧正在扭曲经济的走向。《绿色》无意耳提面命,高树春的形象却分明提醒着我们,在今天,崇高不仅具有理想色彩,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我看剧中中秋高树春的苦中作乐那场戏,深深为之感动,一曲《我想有个家》更催人泪下——没有人为的煽情,而是为人物的崇高而落泪。

崇高这个词并非人人解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崇高被一些人神化而复僵化,变成“工具”。任由某些人挥舞,成了愚弄他人的“王牌”。在这一段时间,崇高又被另一些人调侃或嘲讽。所谓“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旨归在后半句话,于是崇高应该缓行;我们的报纸上登载了诸如少女落水无人救命、流氓作恶有人围观之类的丑闻。也许有感于这一切,有艺术良心的剧作家在《绿色》里大声疾呼:我们的社会需要崇高!”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建成超大银幕影院
我国第一座超大银幕数字立体声多功能高科技电影院——澳华国际影院,前不久在北京“电影科技大厦”内落成。这座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北京澳华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影院,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放映技术,相当于6层楼高的超大银幕高18米、宽26米,可放映70毫米和35毫米等六种不同规格的影片。目前在澳华国际影院放映的美国风光片《大峡谷》,是专为超大银幕制作的影片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影片逼真地展现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壮丽的景观,使观众如临其境。据悉,从11月24日起,澳华国际影院将放映美国影片《绝地战警》的原版拷贝。影院新安装的杜比立体声SR系统和SDDS动态数码还音系统,将使观众在观赏动人心魄的画面的同时,领略音响的逼真与神奇,充分显示了电影高科技的魅力。(赵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剧照说明:广东话剧院实验剧团前不久创作演出了话剧《火红木棉花》(编剧:柏崇新、陈晓彤,导演王佳纳)。该剧是根据新近披露的日本波字第8604部队1939年至1945年在我国华南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的历史事实改编的。一段湮没了半个多世纪的罪恶被艺术地大白于天下,引起了人们极大地震动。(晓纪)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文化长廓

  戏剧文化的新风姿
——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剧目评介
黄维钧
第四届中国戏剧节暨第1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活动历时两周,最近在秋光明丽、花团锦簇的成都胜利闭幕。来自12个省、市、自治区的12个剧种25台精彩剧目在这里争奇斗妍,一大批老中青表演艺术家各展风采。这届戏剧节无论数量、总体质量及拔尖剧目都胜过前三届,近两年来优秀剧目和杰出演艺人才得到了集中展示。
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演出精良,以及为适应新时代需求而逐渐形成的戏剧文化的新风姿,构成了本届戏剧节的整体特色。
戏剧节上出现了一批紧跟时代,贴近民心,显示戏剧工作者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觉性,并在艺术质量上力达上乘的现代题材剧目。解放军总政话剧团演出的《最危险的时候》以其恢宏博大、气势磅礴谱写了在党领导下抗日军民反侵略的伟大史诗。上海沪剧院一团的创作人员切身感受了建设上海地铁的科技人员及广大工人报效祖国、实现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创演了富有强烈时代感,生活气息浓郁,内涵深蕴,剧种特色鲜明的沪剧现代戏《今日梦园》,抒发了平凡劳动者精神世界与情感世界中的崇高美。出自牡丹江评剧团的《毛泽东在1960》是出屡屡给人以惊喜、屡次获奖的评剧,表达了对伟大领袖的怀念和敬意。武汉话剧院的《同船过渡》一年来已声名远播,众口皆碑,这次又以小剧场话剧中之精品姿态出现在戏剧节上。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也推出一台小剧场话剧《巴山情》。20年人世沧桑,当年插队于大巴山的知青而今成了夜总会的总经理,他当年爱情经历所铸成的催人泪下的悲剧故事使他重返山乡,大巴山的宽容像清风吹去了蒙在良知上的尘埃,此剧以对真情真爱的召唤而使人欣慰。这些现代题材剧目传达了较大的时代信息量,都是对生活有感而发、情动于衷的结晶,在艺术上力达佳境,做到了思想性、艺术性与观赏性的统一,既有思想意义的深刻性,又使观众喜闻乐见。
戏剧节上有10台历史剧或历史故事剧,极大多数都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审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并着意刻画艺术形象,营造艺术意境,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风貌和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辛亥潮》,此番新改重排,令人刮目相看。该剧以记事体话剧的形式,浓缩了本世纪初四川人民反帝爱国奋发图强的保路运动,在历史怒潮中明晰有致地揭示重重矛盾,在壮阔宏博中突现人物,泼墨豪放而不乏细腻精致,成功借鉴戏曲写意手法用于记实载体之中,使之成为一出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话剧。广州话剧团的《春秋魂》使我们在郭沫若抗战时期力作《屈原》40余年后看到了一个新的屈原的艺术形象的出现,前者是以“雷电颂”为其魂魄的屈原,后者乃是志在除旧布新、制宪立法终于成为政治改革牺牲品的“宪令”屈原。民族气节、爱故土、爱人民集于斯人一身。二度创作辉煌凝重,寓历史神韵于舞台形象之美,十分古拙又十分现代。与《春秋魂》在意蕴上有点相通的是贵阳市京剧团的《范仲淹》。这位伟大历史人物也是因实施新政而得罪权贵,几经贬斥,其志不改。此剧着重于范仲淹的人生追求,意境高远,文学性颇强,演出典雅流畅。《铸剑悲歌》是长沙艺术剧院湘剧团根据本省史实新编的历史故事剧,是一出清末洋务运动中创建炼铁高炉的志士仁人由于朝廷腐败、诸多社会矛盾交织而终遭失败的慷慨悲歌。广西壮族自治区彩调剧团的《哪嗬咿嗬嗨》题材处理新颖,富有浪漫情调,是戏剧节上别有一番情致的剧目。来自边远地区的两出历史故事剧在戏剧节上引起了广泛兴趣和博得好评,一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民间歌舞剧团的歌舞剧《也兰公主》,一是云南曲靖地区滇剧团的《爨碑残梦》。《也》剧一扫宫廷婚变情结之类作品常有的猎奇和柔靡之气,情感的波涌和深邃博大的题旨构成浑然一体的交响。《爨》剧意在索隐钩沉,追溯历史的回音,从一个曾经治滇500年的宗族的兴衰使人回味深刻的历史教训。南京市京剧团的《醒醉记》、成都话剧院演出的《国魂》、绵阳市川剧团演出的《大禹魂》、重庆市京剧团演出的《神马赋》在戏剧节上也引起了关注。
戏剧节上两出由外国戏剧改编而成的戏曲获得一致好评。自贡市川剧团的《中国公主杜兰多》取材于意大利同名歌剧,故事框架大致与洋歌剧接轨,但人物性格多彩,主题多义,手法多姿;写意传神,亦庄亦谐;唱做念打舞并重,川剧中的昆、高、胡、弹、灯并用,文学性与戏剧性并行,可视与可思并举,成为戏剧节上奖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剧目之一。北京北方昆剧院的《夕鹤》根据日本同名话剧改编,整个演出恬淡悠远,富田园之幽美,有昆剧之雅趣,为近年昆剧新创剧目中之佼佼者。
戏剧节上有几出根据传统剧目改编而成的戏曲,不仅因其思想、艺术均达上乘而引起关注,还由此而引起人们对全面贯彻“三并举”以丰富舞台演出剧目的思考。《琵琶记》(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蝴蝶杯》(山西临汾蒲剧院)、《和亲记》(四川省川剧院)、《武松》(河北省裴艳玲梆子剧团)演出的成功和受到热烈欢迎,提醒剧人要重新认识和重视对有优秀传统的剧目的改编、整理工作。《琵琶记》是戏曲古典名著中整理、改编难度最大的一出,此番经过加工、整理,加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精彩演出,这出戏成了戏剧节上的热点剧目之一。《蝴蝶杯》经过合成、改编,去粗存菁,使这出流传很广的剧目重新获得舞台生命。此剧既保留原剧精彩场面又有新的发挥,是一出观赏性颇强的佳作。《武松》的本子和演出格式虽悉如以往,但裴艳玲令人拍案叫绝的演技,使剧场里观众如潮,掌声如雷,剧终连青年人都流连不忍离去,再次显示我国戏曲以表演为本的特色。
戏剧节所显示的两年来戏剧在艰难历程中通过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就给人以鼓舞、信心和力量。当本届戏剧节的两家主办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为此次活动作出巨大贡献的四川省党委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文化企业及各界人士的代表将戏剧节会旗递交给下届戏剧节东道主广州市副市长的时候,也把新的希望、期待和要求传达给全国戏剧界。当1997年来临之际,相会于改革开放前沿重镇羊城,东方艺术的翘楚,我国的戏剧自当另有一番辉煌景象。(附图片)
图为成都话剧院演出《国魂》 周鼎摄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影片交易会给制片业捎来信儿:
农村电影市场大有可为
西央
“开发培育农村电影市场”,“让农民看到更多更好的电影”。长影、北影、上影、中影公司、合拍公司等数十家制片单位的营销人员携带影片拷贝,和怀揣农村观众需求的各省、市、县直至农村放映队的数百名发行放映人员日前来到郑州,聚集在这振奋人心的巨幅标语下,举办了一次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面对农村的16毫米影片交易会。
“解决农民看电影难”,多年来这已成了困扰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电影工作者不绝于耳的呼声。谁都知道,构成中国12亿人的80%在农村。但数以亿计的农民观众却没有构成中国最大的电影市场。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放映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补贴性的福利事业,发行部门和制片业都很难从中获利。因而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影体制改革中,本来就没有形成市场的农村电影市场,也就越发不景气。这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地区的农民开始转变观念,出现了自愿包场、掏钱看片的局面。在河南、陕西、山西、吉林等农业省,已传来在市场经济新体制下一个县一年农村电影发行收入上百万元的喜讯,与此同时也对制片业发出了供农村流动放映用的16毫米影片节目晚、稀、少的抱怨。为了培育农村电影市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困难,政府电影主管部门3年来4次召开农村电影工作会,并于近期颁布文件,放开16毫米影片的经营权,同时规定制片厂在新片出来4个月,就要制成16毫米影片供应农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近成立的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共同发起组织了这次开创性的农村影片交易会。
此次交易会共提供包括《被告山杠爷》、《七七事变》、《赤子威龙》新片在内的现货节目100多个,和《飞虎队》、《中俄列车大劫案》等期货节目200余个,调剂旧拷贝千余个,交易会还在3个放映场放映新片数十部供选购。交易会尚未开幕,性急的发行人员便拿着片目表,找到制片厂营销人员驻地购买节目。交易会开幕前一天就已成交拷贝数百个。交易会期间,河南省电影公司中原影视交易中心里各制片厂的展台前,人潮如涌,交易更是活跃。山东沂水县的发行人员上午开着卡车来到会场,下午便装着一卡车拷贝满载而归。上影厂营销人员带来的《绝境逢生》等4部影片200个拷贝,交易会第一天上午就已售罄,营销人员通知厂里赶快发货。次日,《绝境逢生》这部表现抗日题材的喜剧片新发来的拷贝刚到,又被一抢而光。
谈起参加交易会的感受,来自县级基层发行公司的发行人员用“新鲜、兴奋”来表述他们第一次直接从制片厂手上购买影片的心情。河南省安阳县是这几年农村放映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全县700个行政村,拥有16毫米放映机400台。代表这400个农村放映队前来购片的县发行公司经理认为,这种直销形式的交易会,减少中间环节,改变过去由省、地公司逐级发行逐级加价的作法,并且能够现场观看影片或录相带,购片时不再是“隔山买牛”,这些都很有利于农村市场的开发。
在这次交易会上,还另有一支怀有别样心情的购片队伍,他们是来自农村放映第一线的农民放映员。电影局新近出台的放开16毫米影片经营权的规定,第一次给了他们直接购片放映的权利。然而,他们来到了交易会上却不敢购片,有的甚至连姓名也不愿留下。因为他们所在地的发行公司和管理部门仍要维持垄断发行的格局,不愿看到有竞争者出现。交易会上,就有来自河南和河北的农村放映员找到笔者,告知他们那儿就已有农村放映队自己购买影片放映被没收机器和影片的事发生。
对此,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有关负责人指出,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是一个系统工程。就全国而言,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构成农村电影市场的农民观众要转变观念,谁看电影谁出钱。而政府管理部门应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鼓励竞争局面的形成,这样才能在不增加农民看片负担的情况下,让广大农民看到更多更好的影片。
为期3天的交易会时间并不长,但它所形成的声势和成交的200多部影片的3000多个拷贝,对于激活农村电影市场无疑将产生重大的作用,同时它也表明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电影潜在的广阔市场。据悉,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将在全国分大区和经济区域举办交易会,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点,以方便各地尽早就近购买新片,让全国的农村电影市场活起来。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艺坛撷英

  让“女小生”有更丰富的内涵
傅谨
十一月中旬,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晋京,带来该团当家女小生吴凤花主演的两台大戏——《陆文龙》和《吴王悲歌》,展现了这位年方二十五岁的青年越剧演员颇具个人风格的表演才能。
从一九八三年入选绍兴越剧训练班,一九八六年绍兴小百花建团至今,吴凤花已经在《风尘英烈》、《宫墙柳》、《狸猫换太子》、《陆文龙》等十四台大戏和诸多折子戏里担任主要角色,获得专家与观众的好评。她在这些戏中所扮演的人物角色跨度很大,即便同是小生,性格经历也异常丰富多样,使吴凤花成为越剧界众多女小生中戏路比较宽广,适应性也较强的优秀演员之一。
戏路宽广的吴凤花通过她的舞台创造,使人们对越剧女小生的存在价值有了更多的认同和新的理解。在越剧近百年的发展史上,女小生一直是最具光彩和艺术魅力的行当,然而人们也一直认为,由青年女性演员来扮演须眉男儿具有某些无法逾越的生理困难,由此感到女小生在表现题材上具有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以吴凤花等为代表的绍兴小百花却敢于另辟新途,利用坚实武功基础,大胆探索越剧表现新的可能性,《陆文龙》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新编剧目之一。
《陆文龙》脱胎于京剧传统老戏,早在四十年代就曾被尹桂芳改编成越剧,新增了情爱的成分。然而由于多数越剧女小生都缺乏基础武功训练,又兼越剧对情爱主题的表现能力受到广大观众的倾心爱好,包括《陆文龙》在内的兼文武之所长的剧目都渐渐被淹没在“才子佳人”模式的文戏主流之中。四十年后绍兴小百花经改编重排该剧,意在借此展现该团女演员的武戏底子,同时也意在通过强化该剧中的感情与人性冲突,充分运用演员的武功基础来丰富人物表现的手段。在该剧中,吴凤花扮演的陆文龙所面临的是常人难以接受的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巨大矛盾。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需要演员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外化为变化丰富多样的唱腔和动作,借此打动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像陆文龙猛然得知养育自己十六年之久的养父金兀朮竟然是自己的仇人,知道自己原本是宋将陆登的儿子,长期以来心目中一直坚认不变的亲人和仇人突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一段“轰然一声惊雷响”,在连续三十多句唱腔中,吴凤花运用了多种板式变化表现此时陆文龙震惊、惶惑、悲愤、惭愧的复杂心情。家仇国恨凝聚成一股强大的道德力量,促使陆文龙毅然和与自己一起生活十六年、宠他爱他的金兀朮决裂。特别是那段一个长达十个节拍的高腔和紧接着的一段“一字板”,将角色的感情推向最高潮。经过层层铺叠,辅之以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的形体动作,戏曲特有的唱、做、念、打功夫在这一个唱段里被融为一个有机整体。吴凤花较好地利用了这段人物感情与立场发生巨变的核心唱段,将陆文龙此时此刻的特殊心境表演得淋漓尽致。这出戏和这个唱段意味着吴凤花的表演艺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绍兴小百花是一个建团不足十年的年轻女子越剧团,由于该团注重演员的基本功训练,练功与演出常抓不懈,使该团能创编上演一般女子越剧团无法创演的剧目,因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越剧艺术的表现力与题材空间。吴凤花更因为在嗓音和身架方面有较好的潜质,并接受过多种行当的训练,不仅能够扮演传统越剧中最常见的风度翩翩的书生,同时还能扮演像陆文龙和吴王夫差这样需要更全面的表演艺术修养的角色。通过这些新角色的扮演,吴凤花找到了一些既汲取传统越剧程式的优点,又不拘泥于程式的、更符合当代人审美欣赏趣味的手法,为越剧女小生这个行当增添了新的光彩和新的内涵。即使吴凤花和绍兴小百花在艺术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走向成熟,他们具有开创性的探索,也已经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附图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壮乡女儿的新追求
——评电视连续剧《边贸女人》
毕胜
从题旨上看,广西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连续剧《边贸女人》(编剧孙步康、李云林,导演张建民),着眼于改革开放以后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商品经济活动,着眼于壮乡年轻一代的女人们走出家庭、投身市场经济的海洋,不同于父辈们的选择,追求一种全新的生活,寻找灿烂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应和着眼下文艺近距离地反映时代、反映生活的要求的。
曾经作为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雷区”,中越边境小镇西龙镇,80年代末,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边贸活动拉开了序幕。壮家姑娘韦英不甘小镇的封闭、落后,带领小姐妹金娥、农燕、玉梅三人,率先冒险穿越雷区的“牛尾巴”小道,越境做起了以物易物的小生意,成为边贸经济活动的第一人。同时,中外合资的艾迪公司也来到西龙镇设立分公司开拓边贸业务。由此,韦英等人与艾迪公司展开了由小到大、愈演愈烈的贸易竞争。在一系列的竞争中,几个姐妹商海沉浮,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商场如同战场,市场经济是无情的,充满着诱惑,也有风险。韦英勇敢地成为壮乡新一代的佼佼者,为了筹集资金,她们以房子做抵押,拿出给家人治病的钱,在艰难的拚搏中迈出了第一步,走出了西龙镇。她们以真情和女人的机敏,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成立了南方贸易公司。然而,商场上的无情竞争,致使南方公司卷入一桩钢材生意中受骗,法院查封了公司的财产。但是,韦英带领姐妹们,并不气馁,在老镇长的帮助下,北赴上海,重新站立起来,联合几家企业成立南方集团。羽翼渐丰的韦英们,最后竞争“边贸新城”,为西龙镇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出壮家儿女的一片赤忱。
韦英在商场上的搏击,“几经艰辛,几度坎坷”,作为女人,她付出的艰辛比常人更大。面对着旧的习俗,面对着跌倒后的风言风语,面对着姐妹们的急功近利的短见,更面对着商场上财大气粗者咄咄逼人的挤兑,她没有趴下,终于以自己的业绩抒写了壮家儿女的崭新历史。饰演韦英的演员普超英很有艺术潜质,把握人物性格分寸得当,在情与理、事业与感情的戏剧冲突中,演得弛张有致,活现了壮家一代新人的风采。
《边贸女人》是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中反映妇女生活,特别是商贸题材的一部有特色的作品。在那场边界纠纷成为过去的时候,那场血火记忆成为往事,由通商边贸又恢复了昔日的民间友谊,和平共处的共同繁荣,电视剧的思想题旨又超出了一般的商贸题材。当然,编导者的意图在于,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使韦英们发扬了民族善良淳朴的传统美德,乡谊亲情血浓于水,最主要的是,新一代壮乡儿女们在大时代的改革声中,在市场经济的搏击中,唱出了高亢嘹亮的人生壮歌。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抗战电影”等研讨会举行
中国40年代“抗战电影”与“进步电影”研讨会和史东山电影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
发生于40年代的中国“抗战电影”和“进步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两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出现了《松花江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一批思想内容丰厚、艺术形态独特的优秀之作。史东山(1902—1955)是一位从默片时期便产生很大影响的杰出艺术家,也是我国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获得荣誉的导演。他一生共创作了31部电影作品,其中《王氏四侠》、《人之初》、《保卫我们的土地》、《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影片,在中国电影史的各个阶段均名重一时。举办这次研讨活动,旨在总结和继承前辈影人的优秀创作经验,助益当今影人的现实思考,并借此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影史的学术研究。两个研讨会是由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基金会、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影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孤儿院的故事走上荧屏
四川省达川市个体户邹朝碧靠卖凉粉攒下一百万元,她用这笔钱办了一所孤儿院,专门收养没爹没妈的孤儿,此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并由此掀起了一股领养孤儿的热潮,邹朝碧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日前,一部根据邹朝碧事迹创作的电视剧,在达川市开机拍摄。这部表现孤儿院生活的电视剧,将以纪实性风格,展示出孤儿不孤的社会新风。
(丁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釜阳春老调剧团进京演出《梁红玉》
河北保定釜阳春老调剧团日前在京演出《梁红玉》,该剧在前不久举行的省戏剧节上获一等奖。该剧目排演时获釜阳春酿酒总公司的大力支持。(纪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戏曲电视剧《天地缘》问世
由中国评剧院华夏艺术团与北京城乡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四集电视戏曲连续剧《天地缘》日前关机。该剧主演为著名评剧演员戴月琴。(晓雅)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进入决赛
“金士明杯”全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经过预赛角逐出三十九名选手后,已从十一月二十日起进入决赛。入围选手正陆续在屏幕上亮相,将由专家和观众联合评选出金、银、铜奖。(文一)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呼唤崇高
——话剧《这里一片绿色》观后郭启宏

譬如登山,从山脚下起步,那份矫捷,那份神勇,叫人喝彩,到了海拔五六千米以上,一切都变了,空气稀薄,时有风暴和雪崩,每行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珠穆朗玛峰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可攀,又似乎永难达到。一个成熟的剧作家每一部新作都有类似的体验。我看著名剧作家孙德民的话剧《这里一片绿色》,也间接体验到此中况味。自然,观众是不理会编剧的艰辛的,观众漠视过程而注目于结果。评论与观众同步,只看成品。《绿色》一剧,我读过前后三稿,又观看过三次演出,我一直认为这是一部好戏。好在哪儿!好在作家写出一种崇高。

主人公高树春,一个极其普通的林业公安局长(实为科级)。他有文化(大学毕业),有能力,完全可以获取更高的职位,也可以去商海弄潮,但他情愿在林区“蹲露水坑”。他甘心受穷吗?不!他有着比弄潮儿更远大的抱负——把林区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在绿色中富裕起来,他觉得亲手改变家乡面貌比去深圳捞钱更具人生价值。他是“傻骆驼”吗?不!他有敏锐的眼光,更有铮铮铁骨,他扛得住来自上面的压力,也不为上面的“温情”所动。他是一条汉子,偏又极富人情味,他居然冒着撤职的风险,去释放战友那上当受骗的儿子。然而,高树春不是“高大全”!作家笔触给予人物的个人感情世界,高树春的私生活是如此不简单,有温润也有苦涩。漂亮能干的妻子扔下他走了,发财后偏又回心转意,难得他像个智者正视着人生观上的歧异,又像个护花人探索着对方的心境;当充满幻想的女孩子抛来彩球的时候,难道他不会冷静的思考,却又十分珍惜这份感情……高树春诚然是新时代的新人,他继承着传统的美德,又努力挣脱传统的羁绊。这是一个崇高的真实的形象。

孙德民的《绿色》在选材上颇具匠心。他不但选取了一个人们不大关注的森林保护的题材,而且聪明地选取了一个新鲜的切入角度——市场经济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勃发了生机,与此同时,又如一头怪兽同人们的道德观念较量着。社会上有不少人只看到金钱带来的繁荣,不曾认识到道德的沦丧正在扭曲经济的走向。《绿色》无意耳提面命,高树春的形象却分明提醒着我们,在今天,崇高不仅具有理想色彩,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我看剧中中秋高树春的苦中作乐那场戏,深深为之感动,一曲《我想有个家》更催人泪下——没有人为的煽情,而是为人物的崇高而落泪。

崇高这个词并非人人解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崇高被一些人神化而复僵化,变成“工具”。任由某些人挥舞,成了愚弄他人的“王牌”。在这一段时间,崇高又被另一些人调侃或嘲讽。所谓“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旨归在后半句话,于是崇高应该缓行;我们的报纸上登载了诸如少女落水无人救命、流氓作恶有人围观之类的丑闻。也许有感于这一切,有艺术良心的剧作家在《绿色》里大声疾呼:我们的社会需要崇高!”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北京建成超大银幕影院
我国第一座超大银幕数字立体声多功能高科技电影院——澳华国际影院,前不久在北京“电影科技大厦”内落成。这座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与北京澳华国际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合作建成的影院,采用了国内外先进的放映技术,相当于6层楼高的超大银幕高18米、宽26米,可放映70毫米和35毫米等六种不同规格的影片。目前在澳华国际影院放映的美国风光片《大峡谷》,是专为超大银幕制作的影片中最为著名的一部,影片逼真地展现了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壮丽的景观,使观众如临其境。据悉,从11月24日起,澳华国际影院将放映美国影片《绝地战警》的原版拷贝。影院新安装的杜比立体声SR系统和SDDS动态数码还音系统,将使观众在观赏动人心魄的画面的同时,领略音响的逼真与神奇,充分显示了电影高科技的魅力。(赵文)


第6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剧照说明:广东话剧院实验剧团前不久创作演出了话剧《火红木棉花》(编剧:柏崇新、陈晓彤,导演王佳纳)。该剧是根据新近披露的日本波字第8604部队1939年至1945年在我国华南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的历史事实改编的。一段湮没了半个多世纪的罪恶被艺术地大白于天下,引起了人们极大地震动。(晓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