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摘)
专栏:

  《工人日报》就“王海现象”展开讨论
防止假货进店保护消费者利益
编者按今年3月起,山东青年王海两次来京,在大中型商场知假购假,依法索赔。这一被称为“王海现象”的事件引起了首都新闻界的关注。《工人日报》特辟“王海现象专题讨论”专栏,对假冒商品的来源、销售途径、如何杜绝等问题作了深入报道。现摘登《工人日报》的几篇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利益,更有力地打击违法者。                 
《假货是怎样进店的》着重分析了假货进店的几个途径。假货流入商场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租赁柜台售假难防。安定门百货商场经理助理告诉记者:10月9日,王海在我们商场购得的7条假宾奴牌腰带是在上海一家皮具制造公司的租赁柜台上出售的。
二是内部管理不严,假货有空可钻。西单购物中心一位负责人说:王海在我们这里所购的假皮尔·卡丹皮夹是检查组例行检查时清理下来的十几个假货,当时检查人员顺手放在柜台底下,没有及时送到仓库处理。而柜台售货员在交接时又没有说清楚,认为是前班卖剩下的货,于是重新拿上柜台出售,假货就这样进入商场了。
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假货难辨。当王海拿着假货找到安定门百货商场业务科时,这里的工作人员还不认识“宾奴”牌的标识。提高商业人员业务素质已成打假的重要一环。
在《堵住出租柜台这一缺口》、《擦亮眼睛把好进销关口》、《重铸商德,构筑职业伦理防线》中,作者对如何防止假货进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国内贸易部1995年11月16日制定的《国有大中型零售商店引厂进店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国有大中型零售商店一律不得出租柜台,也不得借引厂进店之名变相出租柜台。对于这一规定,一些国有大中型商场显然并没有认真执行。
随着我国商业流通体制的改革,尤其是承包制的推行,商场内班组长、部门经理、业务员都有进货权,他们的素质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假货能否流入商场。在采访中,不少商场的售货员、业务员都谈到,应加强职工的业务水平的培训,多创造一些机会增强识别假货的能力。同时也应增加一些设备,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假货进店表面看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但往深追究,恐怕还是我们一些商家在金钱利诱面前失去了应有的商业道德。童叟无欺,这曾是个被我们商家敬奉了几千年的最起码的伦理准则,现在竟成了令方方面面头痛、人人愤恨不已的大难题。
(摘自《工人日报》)


第8版(文摘)
专栏:

  不能再漠视商标了
一场关于“商标抢注”问题的“官司”打得热闹非凡,这中间,涉及问题的双方均想在当地有关部门“讨个说法”、“论个公道”。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浙江商标事务所的有关负责人。
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长俞观山对记者说的第一句就是:“感谢新闻界对商标抢注事件作出报道和评说。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特别是企业负责人的商标意识,确是一次生动形象、别开生面的教育。”
俞观山说,从感情上讲,花费不少心血培育出来的商品商标已被他人申请注册在先,这就意味着通过艰辛努力、正在赢得市场的产品,不能再用“天治”、“天平”商标,原先的市场开拓将前功尽弃,企业的生产经营会蒙受重大损失,确实令人痛心和同情。但通过这件事,人们应该更多思考的是:企业负责人,不能再漠视商标了。
但目前仍有不少厂长经理对商标仍持一种漠视态度,认为产品靠货真价实,注册不注册无所谓。这就是“商标抢注”事件屡屡发生的主要原因。
对于“泰龙”公司抢注商标行为,浙江省商标事务所所长章善浚直抒己见。他说,国际上通行的商标注册有两大法系,一种是注册在先,另一种是使用在先。注册在先,就是所谓“先报户口后生孩子”。采用这一法系,对中国企业家克服商标意识普遍淡薄会起到一种强化监督作用,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根据这一法律规定,“泰龙”对“天治”、“天平”两只商标注册在先,是合法有效的,享有商标专用权。
有人说“泰龙”行为缺乏起码的商业道德。章善浚希望通过记者告诉更多的企业负责人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商标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商标注册应当成为企业在法律规范下的自主行为。但那些已在使用,而未申请注册的商标,商标管理部门无权强行要求企业注册;同样,商标管理部门也无权拒绝那些符合《商标法》规定的企业申请商标。
在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负责人只有自觉运用《商标法》,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更好地发挥名牌效应,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更大的份额。
                 
按国家《商标法》规定,“注册在先”者拥有商标权。杭州天治保健品有限公司在研制、开发、营销其拳头产品“天平”营养液上花费了几百万元,而被别的公司抢先申请注册了这两个商标。这件事再次提醒厂长经理们:不能再漠视商标了。
                  ——编者
(摘自《经济日报》蔡文良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丛书出版是喜?是忧?
1995年丛书、套书的出版已成风风火火之势,这个势头明年还会持续吗?这种现象是喜还是忧呢?
“某些出版者的学术眼光亟待提高。”新闻出版署图书司二处处长寇晓伟这样说。“丛书、套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是出版者的眼光良莠不齐,有的只单纯地讲求经济效益。”他指出,出版物形成套书、丛书从本质上讲是件好事,逐渐从单一品种走向系统化,反映了出版者对学术的一种把握,同时也能从出版的角度把近年的学术成果系统化地表现出来。
寇晓伟举了几个具体实例。如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较之普通的文学史单本读物,它体现了一种编者对现代文学的总体把握,这种生动、全面的出书形式更易让人接受。
物质因素,也是能否出好丛书、套书的一个基本条件。它不仅包括经济实力,也包括出版单位在选题方面多年来积累的实力。商务印书馆在80年代初将其“文革”前出版的多种汉译社科读物筛选归类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这套书出版后反响很好,是因为它适时地满足了读者对学术越来越细腻的品味需求,迎合了学术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能够做到这一点,得益于商务是个老牌出版社。
几位经验丰富的书摊摊主总结得头头是道,他们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题材撞车,这个老话题在套书中的表现尤以短篇为最;其次是古典名著太滥。
买丛书套书者的心态也多种多样。其中之一是求全。
如有位读者明知“红罂粟”中的某篇在家中所藏某套丛书中已有,可就是22本缺一本都不痛快,索性都买下。
但并不是每位买书人都具备这样的经济实力。有不少读者就因囊中羞涩,只能放弃丛书、套书。
明年又要有几家实力雄厚的大出版社即将分几年时间陆续推出每套近百本的“名家随笔”、“散文大系”……其反响怎样?目前还不得而知。
(摘自《中华读书周报》红娟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堪忧
笔者近来走访了几十所农村中小学,以问卷形式调查了上千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调查中发现,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应引起社会的关注。
被调查的农村中小学中95%以上的学校没有图书室或图书柜,其他学校即使有,也大多是一个摆设。
笔者曾采访一个条件较好的全日制农村中学,该校教师上百,学生超千。三年前好不容易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备有几千册图书,可除了在迎接省、市、县农村合格中学验收时亮了一下相,三年中没有向师生开放过一天。几千册崭新的图书在屋子里面落满灰尘,甚至发霉。
据调查,该校初中学生中只有2%读过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70%的同学没有读过其中的任何一部;另有97%的同学没有读过一本外国文学名著;94.7%的同学没有读过《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科普读物。在回答问卷中“你最爱读的书”的问题时,大部分同学填的是“卡通连环画”、“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之类。问及这些书的来源,不外乎别处借阅、书摊租看。
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在一些农村中小学愈演愈烈;
二是对课外阅读的作用认识不足;
三是教师正面引导不够。
课外阅读少,导致了学生视野狭小,知识贫乏,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少同学埋头书本,知识面小得可怜,对各国风俗缺乏基本的了解。
今年举世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不少农村中学生不知“二战”的三元凶是谁。至于新技术革命、信息高速公路、遥感、超导等技术,在许多中学生脑中尚属天方夜谭。
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总数在两亿左右,几年后,他们将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登上21世纪中国的舞台。因此,人才素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2月6日《中国青年报》雷海鹭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广播音乐生机勃勃
曾有人认为,50年代是广播的全盛时期,而今面对各种传媒日趋激烈的竞争,尤其是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广播似乎已走到了尽头。然而,来自世界各国的信息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广播、尤其是音乐广播仍然显示出其独有的勃勃生机。
英国广播公司世界节目中国部主任朗娜·波女士说,英国广播事业近几年飞速发展,仅以较有影响的BBC为例,就拥有5个国家级广播频道、39个地方电台和全球范围的广播和电视,其广播收听率在全国占50%,而音乐节目约占广播节目的15%,而且是受到听众欢迎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加坡已有46年历史的“丽的呼声”电台每星期播出166个小时的中文节目,其中音乐歌曲等节目占了60%,听众收听兴趣极高。
当今听众对广播音乐的需求和审美取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来自俄罗斯的信息是:74%的俄罗斯人更喜欢听传统的广播音乐,古典音乐已成为“舞会上的女王”,电台所有广播中有50%以上的时间用来播送古典音乐。来自英国和波兰的情况也表明,世界各地对西方古典音乐的兴趣越来越浓。
行家们认为,文字对音乐的表述只能是形容和比喻,电视中的音乐只能成为图像的陪衬和背景,而只有广播才能完成对音乐完美的传递过程,因而广播音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摘自《文汇报》傅庆萱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也说图书收藏
精印本是指精装印刷本或特殊印刷本。如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首次印刷的4.6万册中,就有3400册是精装印刷本。
签名本如1991年4月巴金先生签名的《随想录》编号特精本,在上海卖价1.3万元,创下大陆40年来的拍卖书价历史新纪录。
初版本初版之书大都是由作者亲自监督而印刷和校对,历来被版本学家看重。如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第一本散文集《乱莠集》,陈寅格弟子刘开荣的《唐代小说研究》等,都已成为收藏界的觅品。
未裁本所谓未裁本是指书的边缘不曾为装订者的工具裁剪的书籍,又称毛装本或毛边本。如1931年上海联合书店初版的《青春散记》作者是邹枋,仅印1500册。
错本有的某部书因印刷或装订错误得以问世。如1933年初版的《现代小品文选》。
孤本如黄裳先生的《锦帆集外》一书,当时只装两册,有孤本之称。
古籍版本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年代越久的图书越具收藏价值,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
(摘自《经济晚报》李长乐文赵云生摘)


第8版(文摘)
专栏:

  实在是高(12月5日《中国青年报》李跃华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