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走向现代的民族思维
——读《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
朱卫东
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传统文化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目前理论研究工作中较为薄弱的一环。由浙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丁晓强等一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编写,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对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论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邓小平理论的创建中起着哪些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体现在哪些方面,邓小平理论在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等等。该书不仅一般地对邓小平理论进行归纳论述,而且着眼于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深远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是空前的,就其困难程度而言也是空前的,其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人们能否突破旧有框框,打破旧观念、旧有价值观念的束缚和影响,也即旧文化的束缚。
邓小平以当代马克思主义者的胆略和气魄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这场伟大实践,并且在这场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既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思维,也即传统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并走向现代化。因此,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人们从一个新视角、从一个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
研究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可着重从以下方面予以重视,即实事求是与传统知行观;生产力标准与传统价值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传统治国之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传统义利观;对外开放与传统社会发展观;市场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思想;“第一生产力”与传统科技观;三个面向与传统教育理论;“二为”方向与传统文艺思想;精神文明与传统伦理思想;民主法制与传统政治理论;“一国两制”与传统民族统一观;和平和发展与传统国际观。以上方面既是一脉相承难以割断又有本质的区别,反映了邓小平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邓小平理论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更主要的在于它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创新。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领域:其一,在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变革方面,从抽象的重实践、重思辨的特色,具体转化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中;辩证思维的传统,已被运用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求同存异等指导方针和策略思想中。其二,对传统伦理领域的变革,已被吸纳为既注重物质利益原则,又提倡奉献精神的政策措施之中;注重德育的传统已被制定在培养“四有”新人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其三,对传统政治理论的完善,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等治国的大政方针制度中。其四,对传统经济思想的飞跃方面,冲破了姓“资”、姓“社”的困扰,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和模式。其五,对民族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提出了“一国两制”,提倡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的气节与国格,以共同开放等解决经济争端。以上构成中国新文化内核的五个方面,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并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这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又与邓小平同志非凡的个性和风格分不开,特别是他能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他敢于继承传统精华,弃其糟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予以彻底的批判。具体体现在:彻底批判了封建专制性,强调要分清民主性精华与封建糟粕的界限,肃清个人崇拜,家长制作风,强调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批判了传统文化的封闭性,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开放的方针。批判了它的保守性,强调要积极吸收包括资本主义世界在内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学习别国的长处,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且产生了许多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今天这些适应社会进步趋势的新思想,已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日益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从而推动着我们的民族思维走向了现代。


第10版(书评)
专栏:著译者言

  《新莎士比亚全集》:我的梦想
方平
1989年4月,英语诗歌翻译座谈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我的发言是《莎士比亚诗剧全集的召唤》。我们已有了莎士比亚全集的散文译本,为什么还要呼唤新的莎剧全集的诞生呢?这是因为莎剧的艺术生命就在于那有魔力的诗的语言。对于莎翁来说得心应手的素体诗是莎剧的主要体裁。既然莎剧是诗剧,理想的莎剧全集译本应该是诗体译本,而不是那在普及方面做出贡献的散文译本。
直到1993年5月,我去武昌参加武汉大学主办的国际莎学会议。在这次会议期间,出版家刘硕良先生和王亚民先生很有远见,愿意投入一笔资金,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更多地做出一份贡献;对出版莎翁的诗剧全集感到兴趣。我们签订了约稿合同。
朱生豪先生是我始终钦佩的前辈翻译家,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毅力、呕心沥血的工作热诚、非凡的才华,在短促的一生中译成了31个莎剧。1978年我国大陆上终于拥有了第一套莎士比亚全集,就是以他的散文译本为主体。前贤朱生豪功不可没,永远值得后人纪念。但他的毕生事业毕竟完成在半个世纪之前,时代的局限性,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英年早逝,限制了他取得更大的成就。当时的文学翻译,从总体说来,不够成熟,因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他自己的翻译主张:每逢原文与中国语法不合,便再四咀嚼,“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显露,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强调显豁,追求流畅,是针对时弊的纠偏。
时代在发展,语言跟着在发展,我们的翻译水平在解放后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文学翻译的性质和任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今天看来,朱译本为它的优点——通晓流畅,是付出了代价的。
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它的内涵,即形式和内容,血肉相连,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性越高,就更加是这样。理想的莎剧译本我想首先应该是以相应的诗体格律来移译原来的诗剧;对于语言的艺术形式应给予更多的注意。逢到充满激情、或者洋溢着诗情画意的段落,不满足于仅仅诉诸理性、停留于语言表层的意义上的转述,而是力求归宿语和始发语在口吻、情绪、意象等多方面的对应。
由我主持的这一套诗体全集译本我想称之为《新莎士比亚全集》。这“新”不仅用以标明这是采取另一种文学体裁(诗体裁)的新译,而是想着重表明在一种新的观念启发下,这一套新译本试图体现对于莎剧的一种新的认识。
欧美现当代莎学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有一部分来自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莎士比亚的戏剧,即强调莎剧和舞台演出之间的密切联系——当初这些戏剧原是为了剧团演出而写作的。在当代学者们的心目中,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形象取代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评论家们心目中的诗人兼哲人的莎士比亚的形象。
把莎剧作为案头的文学读物介绍过来,前贤朱生豪在译文上自有他苦心的追求:怎样做到既不离原意又流畅可读;至于戏剧的格式是现成的,不需要操心,照式照样搬过来就是了。现在,不再把莎剧视为案头剧,而是力图还原为舞台上的演出本,18世纪初以来一成不变的莎剧格式,虽说自成体系,但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这样,译文水平的高下,固然总是最为译者所关心,但不再是他唯一关心的事了。还需要他考虑怎样突破传统的格局,闯一条新路子。也许可以这么说吧,我可能是第一个把莎剧作为舞台之本,为戏剧格式的整体设计花那么多心思的莎剧译者。
文学翻译作为一种阐释性的艺术,期望一个理想的译者同时又是一位学者,把自己研究莎剧所得的新的理解渗透进自己的译文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就为译文创造了自己的特色。给未来的全集所树立的一个努力的目标,可说体现在以“新”为命名上——以更接近于原作风格的译文,以新的戏剧样式,结合着现代莎学研究成果的新的理解和阐释——争取做到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新”就是重新认识莎士比亚。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和浅陋的学识,不知道能不能最终做到这一点,但是我最大的抱负,都体现在这一个“新”字上了。
有一天,规划中的新的全集得以有幸问世,而且确有超越前贤的地方,那是完全应该做到的,丝毫不值得骄傲。我把前辈翻译家看作一位可尊敬的竞争对手,务必要在前人所取得的成就上再跨出一步。(否则又何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呢?)但是我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以朱译为主体的莎士比亚全集在普及莎剧上已做出很大的贡献,相信今后还会继续做出它的贡献。前辈的功绩将永远为后人所纪念。


第10版(书评)
专栏:序与跋

  颇有新意独具特色
刘云山
读了南京出版社出版的《可爱的南京》心里有一阵惊喜:丛书编得很好!无论选题、内容编排还是装帧设计等都颇有新意,独具特色。主编在丛书总序中提出的“文笔清新优美、生动活泼,装帧设计美观大方、图文并茂”,“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目标,我看是达到了。
南京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建城史、有着累计450年建都史的世界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神韵。丛书除了以“史话”的形式介绍南京的历史发展过程外,还专门介绍南京的文物、南京的建筑,并把古今诗人、各界名家吟诵、描写南京的佳作精品汇编成集,依我看,这样一种设计颇具匠心,抓住了南京这个“十朝故都”的特色。因为正如书中作者所说,文物是历史的载体,是直观的教科书;建筑是时代文明的象征,是城市的肌体和仪表;而“名家笔下的南京”和“诗人眼中的南京”则有着文学作品所特有的感染力。我想,通过这套丛书,将使更多的到过和没有到过南京的人了解、熟悉和热爱南京,而久居南京的人则会因此更加了解南京、热爱南京。
为了落实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全国许多地方都编写了介绍、宣传当地情况的乡土教材,在开展“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教育活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可是,像《可爱的南京》这样的丛书,购者踊跃,读者喜爱,成为书市畅销书,还是不多的。这说明它的的确确是“精品”,是精品,自然就会赢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由此我想到,以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主题的主旋律作品,如何做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又有可读性、趣味性,很值得我们下功夫研究。我觉得,首先是组织者和编撰者要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要有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其次,需要有很强的“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有些同志可能会认为,乡土教材一类书籍,是普及性的通俗读物,不容易搞成精品。其实,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小文章同样需要大手笔。我看,这套丛书的编撰者多是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而且工作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这就确保了丛书能够成为高质量的作品。
(《可爱的南京》丛书南京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学术书苑

  《史记》研究的新视野
仙泉
继《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之后,陈桐生又出版了他的第二本《史记》研究专著:《史记与今古文经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读了这本书,深感作者继续发挥了从大处立论的特长。作者认为,《史记》有两大学术渊源:一是王官学六经,另一是诸子百家之学,此即《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作者著《史记与今古文经学》,也就是系统探讨《史记》“厥协六经异传”问题。作者指出,《史记》所述经学并非不分轻重,按影响程度划分,那么应该首推《春秋》,《易》次之,《书》又次之,《诗》又次之,《礼》最后。按这个顺序,作者系统地清理了《史记》中的今古文经说,比较深入地发掘了《史记》“厥协六经异传”的内涵。作者在这本新著中也继续发扬了他不依傍旧说,根据第一手材料立论的特点。例如前人曾认为《史记》义则取公羊,事则取《左传》,作者在书中列举《史记》述《左传》义26例,说明前人此说不可尽信。对于《史记》中的经说,作者也认真加以辨析。例如《史记·留侯世家》有这样两句话:“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司马贞《史记索隐》解释说:“物谓精怪及药物也。”本书作者则指出,司马迁此语本于《易·系辞》:“精气为物,游魄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由此而辨正了《史记索隐》的误注。像这样辨误探源,在书中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例子。这表明作者在《史记》以及相关的古籍方面确实下过一番深入的功夫。
此外,作者跳出前人的经学派别门户之见,比较客观地清理《史记》中的今古文经说。在继承前人治学方法的基础上,又注意今古文经学与《史记》之间的文化精神上的联系。对一些比较冷僻的材料,作者也尽可能予以发掘,例如书中对《谷梁传》以及《周礼》材料的辨析。这些都是该书一些显而易见的特点。
《史记》与今古文经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该书作为“《史记》与华夏文化丛书”中的一种,在篇幅上有一定的规定,很多问题仅仅点到,而论述未能展开,例如《史记》中的今古文《尚书》经说,该书的发掘就不够充分。作者在“后记”中说他愿意继续探讨这些问题,我们期待着他在这一领域再出新成果。


第10版(书评)
专栏:读与思

  热爱生活针砭时弊
欧阳忠
我怀着浓厚的兴趣读完了苏天生同志的杂文集《世风感应录》(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从新时期创作的600余篇杂文中遴选出150篇而结集成书的。
苏天生的杂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作者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针砭时弊的杂文《“公家”告状书》文章的开头就发人警醒:“本告状者,众人口里经常说道着的‘公家’也。‘公家’,‘公家’,虽然经常出现在众人口中,但不同的人对公家的心思和行为不一样。此状特告本‘公家’某些代理人和雇员思想行为之不端。”作者接着列出“告状书”之四告:一告对本公家名誉的损害。二告利用公家的招牌为非。三告对本公家钱物的挥霍侵吞。四告对本公家的辱待。这“四告”都有强烈的针对性及普遍性。作者是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来抨击这些饕餮之徒给国家给人民给党带来的危害与亵渎。读着这篇如匕首式的檄文,真是痛快淋漓,会激起人民群众的公愤,对这种不正之风给予痛责。
作者在“三告”中指出:“吃喝风屡禁不止,规格越来越高级,这真是:美酒佳肴斗豪奢,吃喝原是不费力;挥金如土怕嘛事,公家帐里报开支。又:礼仪邦里多君子,未办事情先送礼;反正公家来报销,不花自家一个子。余者如假借名目公费旅游、滥发钱物、分光吃光、顺手牵羊、化公为私等,都把公家的钱物当儿戏。更有甚者,有的人为贪得几件洋东西,让公家成千成万受损失也不惜。是可忍,孰不可忍。”作者的立场是何等坚定。作者的态度是何等鲜明。作者的文笔是何等犀利。总之,作者那仗义执言疾恶如仇的形象跃然纸上。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对那些“饕餮之徒”还给一个挽救的机会——作者又这样苦心相劝:“倘能反躬自省,幡然改正,仍不失为公家‘良民’。”作家的良心是何等地可爱,但愿那些饕餮之徒真正“敛嘴”吧。
杂文的特点就要敢于针砭时弊,抨击社会之不良现象,它应该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锐利武器。我觉得苏天生的杂文是起到了这个作用的。
杂文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性,苏天生的《世风感应录》中《王熙凤的“职称”问题》、《“门神”的变迁》、《灯笼往哪院挂?》、《“浩然巾”小考》,等等,这些杂文取材范围甚为广泛。举凡时事政策,学习工作,思想情趣,道德涵养,无所不包;天文地理,文史哲经,古往今来,尽在其中。读苏天生的杂文确实感到有一种知识享受的愉悦。


第10版(书评)
专栏:品书录

  穿越时间的隧道
李兆忠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和文化热的高涨,有关文物和名胜古迹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般纷涌而出,豪华本画册竞相出版,使人目不暇接。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却能看到某种不谐和:一些印刷精美、记录着古老悠久文化遗产的画册,本身似乎并无多少“文化”的味道可言,却散发着恶俗的商业气息;而另外一些画册虽然具有较高的学术资料价值,但在编排策划上缺乏整体的艺术构思,仍然沿袭以前那一套粗糙简单的编排方式,使人感到同当今时代和读者欣赏趣味的严重脱节。真正既有很高艺术品位,又具很强可读性的画册并不多见。
最近读到了朝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遗迹》,欣喜之情油然而生。我认为,这是我所见到的同类画册中较好的一本。
画册以生动独特的方式介绍了自远古至近代上下七千年、布散在中华大地上的文化遗迹共126处,包含面之广为同类画册少有。它不仅展现了那些人们早已熟悉的著名古迹,如半坡、兵马俑坑等,也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文化遗迹,如将军崖原始岩画、须弥山石窟等等。通过这本画册,人们可以对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迹有一个更完整的了解。
难能可贵的是,该画册在编撰过程中下了一番大功夫,在版面的设计上,打破了以往编画册文字和图版各自为阵,或者文字仅仅是说明、点缀的老套子,将两者纳入画册的整体构思中来处理,根据每一处文化遗址的内容来决定图版的尺寸大小、位置经营以及文图之间的穿插搭配,使版面产生了造型效果,有力地渲染了遗址的神秘和庄严,吸引着人们去阅读和探求。
画册由王鲁湘撰文,严钟义、薛玉尧摄影,无论是撰文还是摄影,都是经得起挑剔的,真正称得上“图文并茂”。尤其是王的文字,以其深邃的眼光和笔力,穿透于漫长的时间隧道,将历史这个古老而巨大的身影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领略到了中华文化所具有的绵延不绝的生命力,由此亦不难看到作者本人胸中难以化解的文化情结。文章每篇虽然仅为短短的两三千字,却能将历史、地理、考古、军事、宗教、哲学、美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熔于一炉,并以充满诗情的叙述,告诉我们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故事。读这些文章,确是一种莫大的精神享受。


第10版(书评)
专栏:书人书事

  多彩的商旅散文
傅活
最近,我接连读了田樱先生惠赠的他于近年出版的五本散文集(《榴莲情》、《峇厘情》、《樱花情》、《吴哥情》和《草屋情》),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钦佩之情。
田樱是大连市人。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现任大连某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曾以田樱、田海、田连等笔名发表大量散文,曾在“五彩城”散文大赛和辽宁省诗文大赛中获奖。
阅读田樱这几本散文集的时候,首先令我惊异的是他作为一个商贸事务繁忙的大企业负责人,一个非专业的作者,竟能在不长的时间里,接连写成和出版这么多的散文作品。五本书大概有八九十万字,最近又将出版第六本,叫《木槿情》,加起来,字数就超过百万了。作品数量如此之多,内容涉及面如此之广,跨时空,跨行业,即使对于一个专业作家来说,也非易事。
读着这些散文,我们仿佛在周游世界,饱览各国名胜古迹,领略异域风土人情,结识环球商界巨擘,会见海外赤子,倾听中外商贸佳话……总之,这些作品,短小精悍、简练传神。它们像一朵朵芬芳的鲜花,令人心旷神怡。这些作品放在一起,又像一部很有价值的国际贸易史话。
 田樱散文的题材是有独特之处的。它没有或很少生活琐事的闲聊,也没有或很少风花雪月的咏叹,大多是商贸题材,而且是国际商贸题材,包括商贸往来、商贸人物、商贸经验、商贸情谊和商贸趣话等等。可以说,大写商贸生活,是田樱散文的第一个特色。例如,《吴哥情》中的《马黛茶飘香》和《榴莲、留连、留恋》等篇,是那样地有趣、感人。
田樱散文具有较深广的文化历史内涵。由于作者是个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家,足迹遍及五洲四海,并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他身到笔到意到,写出了一篇篇趣味盎然的文史游记。古今人类文明史上的很多英杰和大事都被他涉及到了,而且史料是那样丰富和翔实,叙写得那样条理分明。在一个人的散文著作里,涉及到这么大的时空,这么多的人物,我们从中见出,作家的学养、毅力和情怀的确非同一般。


第10版(书评)
专栏:大地书讯

  大地书讯
刘凤楼的诗集《乡情依旧》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长篇报告文学《大地的回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石坚的《石坚诗稿》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
毛竹散文集《迷失在西部》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周伟民、唐玲玲著《日月的双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陈鸣树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典》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黄修己著《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顾国柱著《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陈燮君等主编的《世界著名演说文库》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钱乘贝等著《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崔向华等著《中国女将军》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10版(书评)
专栏:

鬼话连篇(漫画) 吴之如


第10版(书评)
专栏: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封面设计:陈亦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