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

  “五个一工程”与精品生产
云德
精神文明建设的“五个一工程”,实施5年,评选四届,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讴歌人民创造历史、追求美好生活的奋发精神,弘扬时代主旋律,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好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日益广泛的影响。但是,与精神产品数量猛增的现实相比,真正可以视为精品的作品仍然不多。在近期召开的“五个一工程”颁奖会上,中宣部领导同志把多出精品、为人民贡献最好的精神食粮作为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提出来,并以此作为衡量“五个一工程”成效的重要标志,相信这对今后“五个一工程”的精神产品生产将会产生积极影响。
“多出精品,是时代赋予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光荣使命,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五个一工程”作为精神产品生产的龙头工程,在这方面更应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加大工作力度,取得精品生产的更大进展,目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首先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物质产品如此,精神产品也同样如此。质量的高低不仅决定着精神产品的优劣,而且还会影响到“五个一工程”的声誉。树立质量意识,关键在于增加作者的生活积累,提高作者队伍的思想艺术素质,不断深化作品的思想蕴涵,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题材的选择、内容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再好的题材都会表现得缺乏力度,正好像穿上漂亮外衣的塑料模特依然是毫无生机可言一样。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来源于作者对生活感受、体验的升华,来源于作者观察生活的真知灼见。当然,文艺的“深刻”不是理论的推导和逻辑的演绎,而是形象的概括和艺术的表现。创作者激情灌注,把对生活深切的感受与体验化作一个个生动、具体而又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艺术形象的鲜活、丰富与生活本质的真实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深刻独到的思想内涵与浑然一体的艺术表现方式融合起来,这样的作品才会产生生命力和感染力,艺术的质量才有了基本的保证,工程的质量才可能附丽于产品的质量而不断得以提高。
其次要始终坚持群众观点。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文艺发展史上一切进步的富有生命力的文艺作品无不与人民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主义文艺更是真正代表人民的文艺,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的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坚持群众观点,一方面要求把艺术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自觉地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将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源泉;另一方面,要求文艺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表现人民的情感、愿望和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同人民息息相关的内容与为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加上思想深刻与艺术精湛相统一,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民群众的喜爱,才能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赢得优势,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挑选和时代的检验。
第三要立足当前,规划长远,保证精神产品持续生产的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既要不断地推出精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又要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为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做出贡献。立足当前是要完成年度的工作目标,以求每年都能组织生产一批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规划长远是指各地根据创作队伍、生产能力、物质保障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和社会需求方向,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预测,对一定时期内精神产品创作和生产目标的一种整体设计。有了一定的规划,就可以按照规划设定的阶段性数量、质量指标,从容地安排精神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就可以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发挥整体优化效益,找到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保持精神产品生产的连续性和持续发展的后劲。“五个一工程”实施五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提出的“抓实当年,准备明年,构想后年”和“推出一批,创作一批,规划一批”的工作思路,事实证明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把长期的计划与近期的安排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高质量、高品位的创作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第四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精品生产的良性机制。精神生产繁荣的绿洲不可能出现在文化的荒漠之上,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普遍的文化繁荣,多出精品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一般文化产品与精品通常呈金字塔状态,不拓宽底边,打好基础,就难于提高顶点,多出精品。整体推进是指精品的大量产生一定要伴随着普遍的文化繁荣。不做深入扎实的工作,不在精神产品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上下功夫,临阵磨枪、仓促应付,虽然偶尔也能对付一阵,甚至可能有点小成功,但绝不会得益长远。精品生产需要真招真式,来不得半点虚与委蛇。只有在精神产品生产整体质量普遍提高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多中选优,为精品的大量问世提供坚实的基础。重点突破是指在精神产品生产整体推进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优中选精。通过年度评选,将精品推向社会之后,处在基数中的优秀选题成为重点扶持对象,集中优势力量,精心策划、精心创作、精心表演、精心摄制,不断推敲、反复磨砺、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力争把优秀作品锤炼成精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辅相成,避免了精神产品生产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形成了滚动发展的精品生产机制,使精品生产逐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精品涌现的越多,精神产品生产越繁荣,“五个一工程”的作用越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就越显著。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繁荣长篇小说创作笔谈

  观感与期望
——也谈长篇小说创作现状
白烨
进入90年代以来,长篇小说创作日呈上升趋势,即就眼见所及,丛书、套书不下几十种,书店、书摊摆得琳琅满目,长篇小说大有在当代文坛独领风骚之势头。
新时期文学发展至今,已整整19个年头。开始是短篇小说一马当先,其后是中篇小说陡然崛起,如今长篇小说迎头赶了上来,也实属势所必然。作为“时代的史诗”(别林斯基语)的长篇小说,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在文学的兴盛繁荣中,缺少了长篇小说这重要一环,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但纵观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现状,情形却并不令人乐观。专业作家在写长篇,非专业作家也在写长篇,出版社在出长篇,二渠道也在出长篇,这种有兴者均可介入的情形,使长篇领域成了文坛熙熙攘攘的自由市场。因而在繁荣的背后,也包孕了不少的问题。最为显见的是,每年300多部长篇小说中,为文坛内外普遍看好的为数寥寥;同类题材的作品中,艺术质量参差不齐几近天壤之别。把造成此种景况的原因归结为商品大潮的冲击与影响,虽然不无道理却又失之简单。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文学界自身。
客观地看长篇小说现状,可以说充满了一种过渡性特征:从创作方面看,不少人普遍意识到长篇文体的重要,却还没能做到有力而独到的把握;创作中都力求打破传统范式,但走向哪里又游移未定;从出版方面看,国家出版机构依仗名号吸引作者,非官方出书渠道施用高酬抓取书稿;一个看作者重于看作品,一个求利润甚于求文学。这些都使得长篇小说成书容易,出书也容易,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长篇小说数量剧增而质量下降,繁荣之中的含金量并不很高。
长篇小说这一强力文学形式的切实振兴,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的健康发展,需要文学创作方面的渐次蓄势,因而经由一个适当的过渡时期在所难免。但经过包括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在内的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和积极调整,促进长篇小说缩短过渡期和走向成熟期,却是可能的。作为一个忠实的文学读者,我理解长篇小说的现状,更寄望于长篇小说的未来。愿就心目中的长篇小说略述己见。
首先,我期望那种由一定的典型冲突揭示出深广的时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关于长篇小说,别林斯基曾用“我们时代的史诗”称誉其分量,茅盾则以“描绘生活的长河”赏赞其容量。这些文学大家所表述的,实际上是人们对长篇小说约定俗成的基本看法。长篇区别于短篇、中篇的,不只是字数多、篇幅长,它应当而且必须提供更为深博的社会生活,更为典型的人物形象,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典型冲突的精心营构,经由作者自己所掌握的素材对人的诸种关系和整体世界进行深入的开掘和诗意的展示,由创作主体的“这一个”折射出时代的光辉和时代的精神,让读者读有所得,识有所见,心有所动,情有所感。而我们的一些长篇小说,与这样的要求相距甚远,尤其是近年来以家族历史、个人经历为内容的长篇,作者大都着眼于与家、与“我”有关的生活天地,较少注意它在生活容量上的承负能力,甚至懒得打通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诸种关联,使所写的内容相对封闭,近乎于一种孤影自怜、孤芳自赏。如此来写与更多的人没有干系又不感兴味的生活,真不知能赢得多少读者?我总以为,长篇创作中的这种题材上的家族化、个人化的倾向,不只是创作主体走向个人体验、自我表现的反映,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些作家生活积累贫弱而又感觉良好的一种表现。
其次,我期望那种在生动的生活画面上蕴含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思索的长篇小说。长篇小说是最能发挥作者的才情与性情的文学形式,因而它有理由更多、更好地表现创作主体的艺术造诣和人生思考。作家只有在描述生活的同时思考生活,面对现状的同时怀揣未来,他才可能做到立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更应该是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融合的结晶,如其中只有生活事象的流动而无精神内力的运行,即便生动也若无根的浮萍。就读到的一些现实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来看,欠缺思想的蒸腾似已成为普遍的问题。多数作品都是急切切、忙匆匆的生活热流的跟踪描述,很少触及到现实内里隐藏更深的复杂神经,热闹之中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近来也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形,即个别爱思考的作家,不断在作品中表现一种过于超前的厌世情绪,对正在行进的现代文明持一种消极排斥态度,以其非历史性的人生思索表现出明显的偏执性。看来在长篇创作中,思想内蕴不足的有一个如何加强精神贯注的问题,而那些精神走向上有所偏失的也有一个如何矫正自我的问题。
第三,我期望那种与描述对象相得益彰又有推陈出新的艺术表达的长篇小说。作为叙事艺术的长篇小说,写人、叙事是其固有的本分,但不同的操持者眼光有别、话语各异,因而又应在艺术表现上千差万别。长篇小说作为重要文学形式,给作者展现艺术个性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因而,切合自己所描述的对象,营造恰当的结构,展开独到的叙述,以一定的艺术“陌生化”方法,调动读者又抓取读者,给人以新异的艺术感受,应是长篇创作中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一方面,许多作者已有走出传统写法的努力,因而不少作品打破了故事结构的线性叙述,使得阅读这些作品需要费一些心思,花一些气力。但整体来看,艺术探索上卓有成效者并不很多。一些作者追求结构上的板块并列,作品缺少艺术的完整性;又有一些作者追求叙述的时空跳跃,作品缺少气韵的连贯性;也还有一些作者在艺术的表达上无欲无求,作品依然是似曾相识的老面孔,读起来枯燥无味。从艺术的角度看,长篇小说创作可算是戴着镣铐跳舞,怎样在不失其本色的基础上,使作品更具有个人风格和民族气派,仍是摆在众多长篇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艺术难题。
由此来看,长篇小说的切实振兴,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创作者、组织者和出版者,如何更好地遵循和把握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规律,摒弃情绪上的心浮气躁和心态上的急功近利。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作家作品

  人生高原
——读《毕淑敏作品精选》
刘治平
毕淑敏的名字越来越引人注目。她是以小说创作登上文坛后,又创作散文的。她新结集的《毕淑敏作品精选》一书选了中篇小说4篇,短篇小说6篇、散文34篇,读后,总的感觉是,她的作品很有个性,小说很有故事,散文很有思想。
毕淑敏出生在一个军人的家庭。如果说她的良好教养善良品格受之于她的父母,那么成就她的事业,奠定她人生价值的也该是中国西部的那座高原。
阿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一座蛮荒、寂寥、没有生命的莽原,一个气候险恶得难以生存的地方,一个曾经使她窒息甚至想到死的地方,一个给她心中留下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风景的地方,祖国最偏僻最辽远的地方。她从16岁花季开始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绚丽最多彩的年华。她的许多战友将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那冰川与雪岭之间。而又正是那座高原以其巍峨雄浑之势铸就了她的磅礴大气,使她领悟了真理与庄严、崇高与伟大、勇敢与坚强的内涵。毕淑敏在多篇作品中展示了这道风景,也展示了军队女孩那颗平常心。
读毕淑敏的作品,你绝不会无动于衷。一件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生活小事,由她娓娓道来,立刻会蒙上一层美丽的光环,或神圣、或高洁、或瑰丽多姿。她善于讲故事。她不是简单地叙述过程,或追求情节的离奇。普通日常生活中的人物,经过她的刻意勾勒,精心描写,提炼升华,就有了一个个浓厚的强烈的悲剧氛围。她的深刻在于表现个体生命的社会性,表现历史对人的作用力。
毕淑敏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昆仑殇》。在一系列描写西域雪原的小说中,她描绘出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昆仑殇》和《阿里》都是发生在特定年代里的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都是对那个特定年代的批判与控诉。她的批判不是概念化的,控诉不是空洞的,而是用有血有肉的生灵的命运乃至鲜血与生命揭示了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的内涵。
毕淑敏在《阿里》中讲述的不是一般的关于爱情的悲欢离合,更带有一种壮烈的色彩。那个聪明、美丽、玉洁冰清的女战士,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昭示着一个民族的悲剧。《昆仑殇》揭示了70年代人民解放军某部的一次荒诞的军事行动,其后果却是烈士陵园里“漫山遍野”的花圈,那些在天之灵,用他们那难以闭上的双眼透视着事件制造者们被扭曲的灵魂。
毕淑敏初踏文坛正是80年代中后期,她不同于有些作家描写普通人生活的拥挤、紧张、琐碎、烦恼的生存现状,多写小人物们在生存的重压逼迫下不得已地认同了现实。毕淑敏以她自己对生命的独特体验以及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与把握,寻找着自己独特的关注点。毕淑敏以自己善良的天性去发现着“小人物”身上的亮色,她不避其丑陋但挖掘其美好。《女人之约》是发生在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是最普通的女工郁容秋,一个是郁容秋见过的人里活得最高贵的女人——女厂长。郁容秋聪明、漂亮,极具女人的魅力,但名声很坏,外号“大篷车”,为了讨回自己的尊严,郁容秋毅然揭下厂长的“黄榜”,自告奋勇去为已被三角债淹得“两眼翻白”的厂子讨债,条件只有一个,郁容秋说:我不要钱,为了大伙的利益,我也豁出去了,当然也包括施美人计,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倘若我把钱讨回来了,我想让您代表全厂给我鞠一个躬。被债务搞得五内俱焚的女厂长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于是郁容秋开始转战南北,使尽浑身解数,还真的为厂里索回了大量欠款,职工可以拿到奖金了,对郁容秋的态度也从鄙视变得客气起来。然而这时她的身体却因过度疲劳又大量饮酒而得了肝癌乃至突然晕倒在索债现场。生命垂危之际,她躺在病床上每天都用仅有的力气,把自己化妆得很美丽,望眼欲穿地等待着女厂长的到来。然而女厂长为了自己的尊严,终于没有来,她怕向这个卑贱女人鞠躬会被演绎成骇人听闻的故事,而丧失厂长的权威。郁容秋这个可怜的女人一定是带着深深的绝望和怨恨离开这个世界的。但毕淑敏并不想让读者们怨恨女厂长的失信于人,简单地评价两个女人间的是与非,她只是想告诉人们,尊严对于任何人(包括小人物)都有其庄严的意义。她把郁容秋这个人物放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就使得她的死蒙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也更具深刻的社会意义。垂危的郁容秋说,我想做个出类拔萃的女人,没想到清理三角债给了我一个扬眉吐气的好机遇。……别说喝的是酒,就说喝的是毒药,我也眼睛不眨地咽下去……这是我自个换回来的面子。在毕淑敏的笔下,无论是人人都看不起的“放荡女人”郁容秋,还是《一厘钱》中坐车不买票的食堂女炊事员陶影,那人性美好的一面,总是被作者敏锐的观察所关注,不遗余力地张扬着这些“小人物”身上的亮色,张扬着她们内心寻求尊严的强烈渴望,这绝不是作者在刻意追求,而是表达了她自己对人生的审美理想与独到的价值取向。无疑,生活需要亮色,文学需要力量。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一瞥

  《跨越苍茫》(报告文学)
作者:咏慷载《昆仑》1995年4期
总后勤部某部上校军官陈宝琪,在十年动乱中因困惑、迷惘而开始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进而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20余年矢志不移,终于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出版了洋洋数十万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专著《公共价值论》,富于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价值规律”的学说,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跨越苍茫》这篇5万余字的报告文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记述了陈宝琪的成长经历和“公共价值论”学说的诞生历程。
陈宝琪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自小立下了追求真理、富国利民的志向。在动乱的年代中,在参军入伍来到东北边防中苏冲突的前沿阵地上,在军校学习的日子里,陈宝琪孜孜不倦地攻读马列原著,先后写下了近百万字的学习笔记,发表了上百篇的学习心得和理论研究文章。他始终密切关注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联系实际数十遍地刻苦钻研了革命导师的政治经济学经典论述,发现并提出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的五个“模糊地区”,即: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并承受着种种压力和磨难进而大胆地提出了相对于“剩余价值规律”的“公共价值规律”。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下,陈宝琪还勇敢地提出了“研究经济学的赚不来钱,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会搞经济建设、不会搞企业管理的经济学家,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的口号,三次接受上级指派到实业第一线去工作,应用“公共价值”理论指导生产和经营,均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并进而完善发展了自己的经济理论学说。目前,《公共价值论》已在我国经济学界不胫而走,被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誉为富于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已经自成体系的重要论著。
作者咏慷曾长时间对陈宝琪进行跟踪采访,并对“公共价值论”进行深入研究,故而能够在作品中透过生活现象而深入挖掘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突出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和“立志做大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发大财”的精神追求,读来能给今天的人们以较深的触动和诸多启示。(临一)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新作短评

  充满诗情画意的《太阳树》
苏策
白族作家张长的长篇小说《太阳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受到好评。张长有边疆地区的丰富的生活积累,整个作品不仅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还充满了诗情画意,写人物、写情节、写森林、写爱情都有独到之处……可以说,这部长篇小说是云南文坛近几年来的一大收获。
小说写了三代人。军人陈志在抗日战争中,奉命去云南边疆的原始森林中炸毁日寇的秘密军火库,经过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完成了任务。但是没有想到,这个行动却造成了大森林的毁灭和依赖森林生活的边地民族失去家园的悲惨情景,陈志心灵受到莫大的震撼。极度的愧疚感,促使他放弃了升迁的机会,离开军队,来到边疆小镇安家,在被烧毁的荒山野岭上,用汗水耕耘出一片葱郁的柚木林,使裸露的山岭重新穿上了沁人的绿衣。也正是因为这片绿荫,使他在半生的日子里,受尽了陷害、打击以至锒铛入狱……最后不得不逃出境外。而这片树林也就遭到野蛮砍伐,重新消失了。
陈志的第二代,在新中国红旗下长大的女儿陈思梅及其丈夫景颇族干部雷兴邦,为了实现父辈的绿色理想,在那片山野重新造林。正在他们为造福乡里勤恳奋斗时,“文革”的骤雨恶风袭来,在那是非颠倒的“史无前例”的岁月中,夫妻双双被打成“三反分子”,但他们没有前辈那种开阔的视野,那种“虽九死而不悔”的自信,质朴、纯真的性格,又使他们不怀疑在那极左的历史时期被坏人加在自己身上的种种“罪行”……竟然双双自尽了。他们的冤死及作品中人妖颠倒的历史真实的艺术再现,使小说具有了一股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第三代的李荷,是雷兴邦、陈思梅的遗孤,她被寄养在陈志老友李德福的家中。李德福为防不测,直至李荷成年都未透露她家史的真情,但她却继承了家族的正直、坚毅的性格,又适逢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自由舒展的环境,又使她具备了泼辣、敢于抗争、藐视权贵的品质。她同样为那片绿色奋斗,却与父辈有很大的不同,没有瞻前顾后、委屈顺从的传统道德的束缚,在捍卫自身尊严、事业、交友、爱情等方面,都具有当今时代的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曲折经历,繁茂的绿色终于覆盖了那一望无际的山野。认真地讲,它应当是红色的,是几十年来人们用鲜血染成的。
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在陈志一家三代人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作者还刻画出以身殉国的傣族老人恩帅三,正直的地下党员张春茂,善良的马锅头李德福,剽悍的景颇汉子孔勒弄,爱憎分明的勒干爷,行踪飘忽的傣族圣僧等和作为对立面的若干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由于作者生活积累深厚,许多引人入胜的情节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吸引力。比如:西南丝绸之路上两队马帮的相对“闯帮”,稀世珍宝的出世及其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命运,神僧的预言及其实践,林中老者的诡秘行踪,以及几代人的不同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这些浓郁而独特的边地民风、民俗的描绘,使作品焕发着诱人的魅力。
一接触到自然风光,作者的笔触就显现出他诗人的本色。随便翻开书页,都可以很容易看见那对森林、对河流、对山野、对花草的动人的描绘。作者对它们的深情,常迫使读者在诗境中留连忘返。
这部36万字的长篇小说,我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的。我觉得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云南边疆史诗的气质。
自然,《太阳树》中也有些不足之处,特别是写到那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总使人有隔膜之感。“文革”题材太难处理了,虽然写云南边疆编年史又不能置之于不顾。


第10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大会近日在镇江市召开。研究会聘请杜平同志担任总顾问,匡亚明同志任名誉会长。“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成立,是全国省级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第一家。必将对毛泽东诗词研究事业的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王屋山散文笔会在济源举行 由中共济源市委和河南省作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王屋山散文笔会”日前在济源市举行。笔会期间,与会作家围绕近年国内散文创作的走势以及“女性散文”、“散文热”若干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书屋》杂志创刊 由湖南省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书屋》杂志最近在长沙创刊。这本色香味俱浓的读书性杂志以拓读书大天地,立人文真精神为办刊宗旨,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湘文)
晓雪作品研讨会举行 白族诗人、诗歌评论家晓雪作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晓雪五十年代以写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研究艾青的诗论专著《生活的牧歌》而饮誉全国。四十多年来,他创作了大量诗歌、评论和散文作品,出版了十七种诗集、评论集和散文集。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构思,形成一种朴素、清新、明丽而又含蓄多样的风格。与会同志称赞他是“文学领域的多面手”,对他在诗歌散文创作和文学评论特别是诗歌美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热情肯定和评价。研讨会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华文学基金会主办。                         (文一)
严丽霞作品研讨会举行 由中国作协、中国铁路文联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严丽霞作品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严丽霞是江西作家,创作了《桃源春梦》、《秋月残梦》等多部长篇小说。与会者认为,严丽霞的小说构筑的是一个新型的、独特的女性世界,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生,深刻展现当代女性坚韧追求的同时,揭示出女性日趋广博的生活理想和日趋驳杂的精神世界。  (木子)
长篇小说《龙凤旗》研讨会召开 山东枣庄市专业作家倪景翔的新作《龙凤旗》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而推出的。小说以鲁南五县游击司令孔昭同的抗战事迹为素材,以台儿庄战役的“滕县保卫战”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感人泪下的抗日民族英雄人物形象,反映了中国各界各阶层人民抵御外侮不怕牺牲的精神。会议日前在济南举行。 (边)
《当代》杂志“汇通杯”文学奖揭晓 《当代》杂志与海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联合举办“汇通杯”文学奖日前揭晓。从一九九四年度发表的征文作品中,评出十三篇获奖作品。其中有报告文学《沉重的崇高》、《中国之约》、《中国山村教师》,中篇小说《生命通道》等。   
          (松子)
长篇小说《穿越死亡》研讨会召开 海军作家朱秀海的长篇小说《穿越死亡》近日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小说塑造了江涛、刘宗魁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的人物,刻画了当代军人在战争环境中锻造英雄品格的过程。日前在海军政治部文化部与工人出版社联合召开的讨论会上,与会者对小说深入反映战争,探索人物灵魂,表现英雄精神与生命意识等进行了研讨。              (龚)
长篇小说《故渎》研讨会召开 日前,中国青年出版社与德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刘金忠的长篇小说《故渎》研讨会。来自北京和山东的评论家及新闻界人士对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故渎》真实地记叙了抗战初期,发生在古运河两岸的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切入抗战题材,具有深厚的历史内蕴。
                         (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