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澳大利亚通讯

  澳大利亚被评为首富之后
本报记者李学江新华社记者刘东凯
虽不最富有 但却最幸运
当问到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最富有时,无人作出明确回答,但当说到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最幸运时,他们则异口同声地肯定。
总理基廷说,澳的幸运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为我们保留了这块无限富饶的大陆,这为我们提供了有所作为的机会”。
澳国立大学传媒部主任丽萨小姐滔滔不绝地列举了一大堆澳大利亚的好处——“非常好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制度”;“人们工作没有压力,不像日本人那么紧张玩命”;“假期很多,天气晴好,体育设施齐全,人们都爱从事体育运动,人际关系轻松和谐”。谈起教育,她说,每生一个孩子都有政府补贴;中小学是免费教育。但当问到是否每个有志青年都能上大学时,她回答说不。后来记者了解到,在全澳17—22岁的青年中,上大学的比率为30%多一点。
被采访的人们都到国外旅行过,他们大都认为澳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国库部官员H与皮奇福特教授都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感到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电器、服装等都比澳大利亚便宜得多,而食品蔬菜等则相差无几,这是因为澳的高关税造成的。但他们都指出,澳的贫富差距远没美国那么严重,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的目标是偏重于保护低收入阶层。失业者、残疾人、老年人,甚至单亲家庭都享受政府津贴,不会落到流落街头的地步。皮奇福特教授也认为,澳在财富的分配方面,多数人的收入差距不太大。因此澳大利亚人虽不能说是世界首富,但人们感到相对公平。
重视资源保护 造福子孙后代
无疑,澳大利亚是幸运的国度,澳大利亚人民是幸运的人民。但自然资源再丰富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好环境,着眼于长期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已成为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的共识。
总理基廷在读了世行报告后,就告诫国人说:“丰富的资源也可能促使我们大手大脚,从事破坏环境的滥肆开发。我们都清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国库部的官员H也强调,开发资源一定要有长期眼光,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搞一锤子买卖。皮奇福特教授也说,他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今年9月,澳政府公布了《延迟开发森林计划》草案,将15%的欧洲殖民者到来以前的原始森林列为禁伐区,从而扩大了森林保护面积。到本世纪末,澳将把造纸和木材业的原料基地转移到海外,从而建起对环境完全没有负作用的森林工业。
澳自然保护局副局长厄尔利说:“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虽然按人均土地和资源来计算名列前茅,但必须看到澳大部内陆地区是不宜耕种和居住的沙漠,无限制地扩展人口和土地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步进行,这是唯一的出路。”他说,这也是从错误中得到的教训。过去澳重视对陆地资源的保护,却忽视了保护海洋资源。后来才引起重视,发起了“拯救海洋2000工程”,健全了对海洋的研究、监督与保护。
澳大利亚人认为,世界银行的报告与其说是对现实财富的评估,不如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
(下)
(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计划发射彗星探测飞船
俄研制21世纪航天发动机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29日电(记者徐勇)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3年后发射一艘无人驾驶探测飞船,在距一颗彗星100公里处收集星际尘埃并且携回地面研究分析。
航天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计划建造的飞船名为“星尘”号,造价近2亿美元,它将成为继25年前“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第一艘采集星际物质样品并送返地面的飞船。
根据现有计划,“星尘”号升空的时间定为1999年2月15日,飞抵“荒野2”号彗星附近的时间将为2004年1月,返回并用降落伞向地面投下样品舱的时间是2006年1月。
据新华社莫斯科11月29日电 (记者崔少纯)俄罗斯正在研制用于21世纪的航天发动机。
这是俄克尔德什研究中心热科学研究所所长卡拉捷耶夫今天在这里透露的。
据卡拉捷耶夫介绍,目前使用的航天发动机有两大缺憾:一是费用过高,发动机的价格要占运载火箭价格的30%至50%;二是运载火箭发生的事故有一半由发动机造成。新的发动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发射费用降低一半。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年轻人感染艾滋病毒者日众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30日电(记者徐勇)美国医学专家认为,在27至39岁的美国年轻人中,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92名男性中估计就有1人已受到感染。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菲利普·罗森堡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指出,艾滋病从80年代首次发现至今,在年龄稍大的人中间已开始下降,但在年轻人中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形势十分令人担忧。
在美国年轻人中,受感染的白人男性平均每139人中有1人,黑人男性每33人中有1人,拉美裔男性中每60人中有1人。妇女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统计报告指出,1993年,年龄在25至44岁的美国人中,艾滋病是最大的死亡因素。艾滋病毒潜伏期长达10年,所以一些死亡者10多岁就受到了病毒感染。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类面临艾滋病挑战
武卫红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自从80年代初西方首次发现并报道艾滋病至今,人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美国艾滋病委员会的琼·奥斯鲍恩说:“这一流行病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但是人类的应付手段却远不如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如今艾滋病已蔓延到了208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目前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950万人,其中450万人已经发展为艾滋病人,100多万人已经死亡,目前艾滋病在全球仍以每天6000人受感染的速度扩大流行着。亚洲地区已经有35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亚洲将成为继非洲之后艾滋病的又一严重流行地区。与这一严重蔓延趋势相对照的,却是目前医疗手段的缺乏——医学界迄今还没有研制出能够治愈此病的药物或预防疫苗。
艾滋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巨大损失。以美国为例,第一批一万名艾滋病病人就消耗了1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而由于他们的早亡,国家也遭受了高达47亿美元的损失。据统计,在1981—1991年艾滋病蔓延的10年里,全世界为其付出的直接费用高达240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一年的总耗资将达5000亿美元。近十几年来,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艾滋病的蔓延,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可能被葬送掉,财力的巨大付出使得它们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临巨大挑战。
艾滋病还使得许多国家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在艾滋病流行较严重的乌干达,因为不少劳动力患艾滋病死亡,一些地方出现了咖啡丰收无人采摘、待耕土地无人耕种的景象,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亚洲某些地区也存在类似情景。
可见,艾滋病已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而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新挑战。因此,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共享权利,同担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活动中来,承担责任,献出爱心,人类的健康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第7版(国际)
专栏:

墨西哥城瓜达鲁佩大教堂前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23米、宽20米的巨型时钟。它集古代印第安阿兹台克太阳历、时钟、日晷、星盘和由电脑控制音乐铜钟为一体,成为墨城的一大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出生于艾冯河衅的斯特拉特福小镇。图为镇上的莎士比亚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第7版(国际)
专栏:名人访谈

  “中国南非之桥”
——访南非著名华人企业家苏华杰先生
本报记者黄泽全
在南非共和国,苏华杰先生算得上是一位知名的华人企业家。他创办并任总裁的南非祥发国际集团,是一家跨国公司,经营范围涉及投资、房地产、国际贸易、旅游、餐饮、娱乐、广告等众多领域,产业遍及十三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苏华杰先生频频回到中国,访问考察,投资办厂,捐资助学,促进中国和南非之间的民间经贸合作与文化教育交流,受到国内社会各界高度赞扬。日前,苏华杰先生应邀出席由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组织的学术讨论会,本报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您当年远涉重洋,到南非发展事业。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
苏华杰(以下简称苏):我祖籍河南,生在广东,长在曼谷,早年曾就读于曼谷工业学院。一九六七年,我在泰国注册裕华贸易公司,从事国际贸易。一九七五年,我到南非做生意,看到南非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劳动力充裕,市场潜力巨大,而且中国和南非的交往历史久远,当地百姓对华人比较友好。基于这些原因,我对南非产生好感,终于下决心在约翰内斯堡定居,并从事商贸活动至今。
记者:近三年来,您先后在西安、深圳、广州、北京等地投资办实业,并计划在天津、上海开点设厂,您是怎样考虑的?
苏:在南非,人们习惯称我约翰·苏,但我的中文名字叫苏华杰,家父当年赐给我这个名字,意在激励我努力进取,成为中华民族的杰出子孙,父辈的期望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两岁离开祖国,漂泊天涯已近半个世纪。海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我切身感到,只有中国真正强大富足了,海外华人才能扬眉吐气。多年来,我一直想回中国投资,为祖国办点实事,让强盛的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近年来,我不但自己回到大陆考察投资,还动员海外华人和港澳同胞中的朋友回国办实业。我也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懂得,身为“龙”的传人,长大后一定要报效祖国。
记者:听说您特别关注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给予了不少支持,请您谈谈这方面情况。
苏: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要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此言哲理深刻、意义重大。要使中国强大,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必要的,但根本措施是加强教育,重教才能强国。一九九二年底,我捐资在西北大学设立国际文化教育基金会,资助出版《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程——你问我答》等图书,并出钱在南非最大的两家报纸上刊登广告,为西北大学招聘留学生。一九九三年十一月,我资助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出版关于南非经济的第一部大型中文工具书《南非经济——贸易与投资指南》。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十多年来坚持研究非洲问题,客观介绍非洲情况,为促进中非友好交往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在这次学术讨论会上,当我得知研究会目前经费紧张,困难很多,便决定捐款成立中国非洲问题研究基金会,并出资出版介绍非洲情况的丛书一套六十本,于一九九七年底以前完成。我这样做,是希望为促进中非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的发展尽一点力量,为中华的腾飞干一番事业。


第7版(国际)
专栏:

  金泳三:清除腐败才能发展
本报汉城11月30日电记者徐宝康报道:韩国总统金泳三今天在韩国第32届“贸易日”集会上强调说,只有彻底清除腐败,国家才能不断发展,并迈入先进国家的行列。
金泳三说,自韩国制定“出口立国”方针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今年10月出口额已达10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2位。到今年底,韩国的出口总额将超过120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00亿美元。
金泳三说,出口今后仍将是发展韩国经济,实现民族繁荣的火车头。为此,韩国将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技术水平和信息水平,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和生产率。
金泳三说,为实现韩国迈入先进国家行列的目标,确立“法制”和恢复道德,拥有尖端技术和高度信息水平是十分迫切的。他认为,权钱交易和腐败是无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韩国从现在起要彻底清除腐败和权钱交易。要改革过去错误的惯例,开创法制和正义的新时代。为彻底断绝“黑钱”的流动,要进一步落实“金融真名制”。


第7版(国际)
专栏:

  俄内务部高官贪赃受贿被解职
新华社莫斯科11月29日电(记者崔少纯)俄罗斯内务部长库利科夫29日宣布,俄内务部门一批高级官员因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中“贪赃受贿”而被解除职务。库利科夫说,被解职者中有4名将军,12名内务部官员,其中包括3名副部长。他们都将受到严厉处罚。
俄罗斯的犯罪问题十分严重。据俄司法部统计,今年前9个月共发生刑事案件207万起,其中70多万起至今没有破案。犯罪率如此之高,一是因为社会秩序混乱,二是护法部门工作不力。为此,俄总统叶利钦发布了总统令,要求同国家机关中贪污受贿现象作斗争,俄内务部也发动了同滥用职权者斗争的“净手”行动。


第7版(国际)
专栏:

  经济规律发挥调节作用
美国地区间差距缩小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29日电(记者郭锡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即使如此,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样存在。与其他许多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为改变这种不平衡而主动地采取大规模的干预行动,而是主要依靠经济规律起作用。
美国官方关于人均收入的统计表明,1929年最富裕的东北部地区的人均收入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最贫困的东南部地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到1994年,前者仍比平均水平高出20%,但后者已相当于平均水平的85%。
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上述趋同现象的产生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人均收入高的地区地产价格、房租、税率以及人工成本都比较高,从而使企业的利润受到影响。为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不少企业往往迁移到人均收入低的地区。此外,低收入地区的地方政府为发展经济,在土地的使用以及税收方面向迁入企业提供各种优惠也吸引了不少企业。芝加哥第一国民银行经理、经济学家斯旺克认为,在竞争日趋加剧的形势下,对企业来说费用较低的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吸引力。
经济咨询机构——地区金融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赞迪认为,由于现在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自由流动”,美国各地区之间人均收入的趋同正在加速。他提出了两点理由:一、现代企业对港口、重工业原料的依赖减轻,而过去这一切则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二、电信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家兴办企业的空间大为拓宽。美国国情普查局预测,在2015年以前,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东南部和西南部流动的趋势不会改变。企业流动和人口流动结合在一起将使美国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别进一步缩小。


第7版(国际)
专栏:

  哈政府通过深化改革纲要
本报阿拉木图11月29日电记者尹树广报道:在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主持下,哈萨克斯坦政府扩大会议昨天通过了关于深化1996—1998年改革的政府中期经济纲要。
纲要确定的主要任务是:在1998年将通货膨胀率降低到9—12%;在1997年初前确保经济形势稳定,继而达到经济增长;提高职工的平均工资;加强对低收入阶层居民的社会保护。
纲要同时强调要改革现行财政体系,进一步鼓励国外对具有竞争力的生产领域的直接投资,完善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机制,加强地方政府职能等。
会议同时还通过1996年国家预算草案,草案规定明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120亿坚戈,通胀率不超过26—28%,坚戈对美元的比价稳定在71∶1以内。


第7版(国际)
专栏:

  道—琼斯指数突破5100点
据新华社纽约11月29日电纽约股市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指数29日继续上扬,并突破5100点,创下新的最高纪录。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29日上升了27.46点,在市场收盘时达到5105.56点。在当天的交易中有3.98亿股易手,上升股与下降股的比例约为7比5。
在本周的头3个交易日中,道—琼斯指数节节上升,三破纪录。市场分析家们认为,最近公布的一系列经济指标表明美国的经济增长步伐已经放慢,因而联邦储备委员会有可能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第7版(国际)
专栏:澳大利亚通讯

  澳大利亚被评为首富之后
本报记者李学江新华社记者刘东凯
虽不最富有 但却最幸运
当问到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最富有时,无人作出明确回答,但当说到澳大利亚人是不是最幸运时,他们则异口同声地肯定。
总理基廷说,澳的幸运是因为“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为我们保留了这块无限富饶的大陆,这为我们提供了有所作为的机会”。
澳国立大学传媒部主任丽萨小姐滔滔不绝地列举了一大堆澳大利亚的好处——“非常好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制度”;“人们工作没有压力,不像日本人那么紧张玩命”;“假期很多,天气晴好,体育设施齐全,人们都爱从事体育运动,人际关系轻松和谐”。谈起教育,她说,每生一个孩子都有政府补贴;中小学是免费教育。但当问到是否每个有志青年都能上大学时,她回答说不。后来记者了解到,在全澳17—22岁的青年中,上大学的比率为30%多一点。
被采访的人们都到国外旅行过,他们大都认为澳的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国库部官员H与皮奇福特教授都在美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他们感到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如汽车、电器、服装等都比澳大利亚便宜得多,而食品蔬菜等则相差无几,这是因为澳的高关税造成的。但他们都指出,澳的贫富差距远没美国那么严重,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的目标是偏重于保护低收入阶层。失业者、残疾人、老年人,甚至单亲家庭都享受政府津贴,不会落到流落街头的地步。皮奇福特教授也认为,澳在财富的分配方面,多数人的收入差距不太大。因此澳大利亚人虽不能说是世界首富,但人们感到相对公平。
重视资源保护 造福子孙后代
无疑,澳大利亚是幸运的国度,澳大利亚人民是幸运的人民。但自然资源再丰富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保护好自然资源,保护好环境,着眼于长期发展,造福于子孙后代,已成为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的共识。
总理基廷在读了世行报告后,就告诫国人说:“丰富的资源也可能促使我们大手大脚,从事破坏环境的滥肆开发。我们都清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国库部的官员H也强调,开发资源一定要有长期眼光,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搞一锤子买卖。皮奇福特教授也说,他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将自然财富留给子孙后代。
今年9月,澳政府公布了《延迟开发森林计划》草案,将15%的欧洲殖民者到来以前的原始森林列为禁伐区,从而扩大了森林保护面积。到本世纪末,澳将把造纸和木材业的原料基地转移到海外,从而建起对环境完全没有负作用的森林工业。
澳自然保护局副局长厄尔利说:“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虽然按人均土地和资源来计算名列前茅,但必须看到澳大部内陆地区是不宜耕种和居住的沙漠,无限制地扩展人口和土地是不切实际的。因此,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步进行,这是唯一的出路。”他说,这也是从错误中得到的教训。过去澳重视对陆地资源的保护,却忽视了保护海洋资源。后来才引起重视,发起了“拯救海洋2000工程”,健全了对海洋的研究、监督与保护。
澳大利亚人认为,世界银行的报告与其说是对现实财富的评估,不如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
(下)
(本报堪培拉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计划发射彗星探测飞船
俄研制21世纪航天发动机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29日电(记者徐勇)美国航空航天局计划3年后发射一艘无人驾驶探测飞船,在距一颗彗星100公里处收集星际尘埃并且携回地面研究分析。
航天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宣布,计划建造的飞船名为“星尘”号,造价近2亿美元,它将成为继25年前“阿波罗”登月计划以来第一艘采集星际物质样品并送返地面的飞船。
根据现有计划,“星尘”号升空的时间定为1999年2月15日,飞抵“荒野2”号彗星附近的时间将为2004年1月,返回并用降落伞向地面投下样品舱的时间是2006年1月。
据新华社莫斯科11月29日电 (记者崔少纯)俄罗斯正在研制用于21世纪的航天发动机。
这是俄克尔德什研究中心热科学研究所所长卡拉捷耶夫今天在这里透露的。
据卡拉捷耶夫介绍,目前使用的航天发动机有两大缺憾:一是费用过高,发动机的价格要占运载火箭价格的30%至50%;二是运载火箭发生的事故有一半由发动机造成。新的发动机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发射费用降低一半。


第7版(国际)
专栏:

  美年轻人感染艾滋病毒者日众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30日电(记者徐勇)美国医学专家认为,在27至39岁的美国年轻人中,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92名男性中估计就有1人已受到感染。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菲利普·罗森堡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指出,艾滋病从80年代首次发现至今,在年龄稍大的人中间已开始下降,但在年轻人中却变得越来越严重,形势十分令人担忧。
在美国年轻人中,受感染的白人男性平均每139人中有1人,黑人男性每33人中有1人,拉美裔男性中每60人中有1人。妇女的感染率相对较低。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表统计报告指出,1993年,年龄在25至44岁的美国人中,艾滋病是最大的死亡因素。艾滋病毒潜伏期长达10年,所以一些死亡者10多岁就受到了病毒感染。


第7版(国际)
专栏:

  人类面临艾滋病挑战
武卫红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
自从80年代初西方首次发现并报道艾滋病至今,人类在艾滋病的阴影下已经走过了14个春秋。美国艾滋病委员会的琼·奥斯鲍恩说:“这一流行病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但是人类的应付手段却远不如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如今艾滋病已蔓延到了208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目前全球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950万人,其中450万人已经发展为艾滋病人,100多万人已经死亡,目前艾滋病在全球仍以每天6000人受感染的速度扩大流行着。亚洲地区已经有35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世界卫生组织预测,亚洲将成为继非洲之后艾滋病的又一严重流行地区。与这一严重蔓延趋势相对照的,却是目前医疗手段的缺乏——医学界迄今还没有研制出能够治愈此病的药物或预防疫苗。
艾滋病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沉重负担和巨大损失。以美国为例,第一批一万名艾滋病病人就消耗了15亿美元的医疗费用,而由于他们的早亡,国家也遭受了高达47亿美元的损失。据统计,在1981—1991年艾滋病蔓延的10年里,全世界为其付出的直接费用高达2400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一年的总耗资将达5000亿美元。近十几年来,一些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由于艾滋病的蔓延,近几十年来在社会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有可能被葬送掉,财力的巨大付出使得它们失去了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面临巨大挑战。
艾滋病还使得许多国家开始出现劳动力短缺。在艾滋病流行较严重的乌干达,因为不少劳动力患艾滋病死亡,一些地方出现了咖啡丰收无人采摘、待耕土地无人耕种的景象,国民生产总值急剧下降。亚洲某些地区也存在类似情景。
可见,艾滋病已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而且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是人类面临的又一个新挑战。因此,艾滋病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提出,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共享权利,同担责任”。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活动中来,承担责任,献出爱心,人类的健康才有可能得到保障。


第7版(国际)
专栏:

墨西哥城瓜达鲁佩大教堂前广场上耸立着一座高23米、宽20米的巨型时钟。它集古代印第安阿兹台克太阳历、时钟、日晷、星盘和由电脑控制音乐铜钟为一体,成为墨城的一大景观。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摄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出生于艾冯河衅的斯特拉特福小镇。图为镇上的莎士比亚纪念碑。 新华社记者赵迎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