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白菜碑
黎先耀
大白菜是北京人过冬的“当家菜”。麦收以后,冒雨抢种,接着施肥防病,菜农们就忙活开了。以往,立冬白菜丰收了,开始砍菜,运菜,卖菜,储存菜;从市长到街道老太太,上上下下都要为此紧张起来。运输工具:汽车、拖拉机、马车、平板三轮、手推车,甚至连婴儿车也一齐上阵,打一场全民白菜大战,好不热闹。
如今,政府抓了菜篮子工程,南方蔬菜也纷纷涌进首都市场,冬季蔬菜品种日见丰富多彩,大白菜已不再是“光杆司令”,主帅地位逐渐旁落。“老三样”(大白菜、萝卜、土豆)已退居二线,因为价低利薄,连个体菜摊也不大爱卖了。
虽说如此,“百菜不如白菜”,老少咸宜,贫富皆爱,就是吃遍了山珍海味的人,最后也不禁叹道:“还是白菜好吃!”冬日,我家最爱吃白菜:吃饺子少不了它,涮锅子缺不了它。渍酸菜,做芥末墩儿,也非它莫属。
昔时素食的人,总说味道清淡而鲜美的,还得推“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白菜凌冬不凋,有松之操,古名为“菘”。大白菜以山东所产为佳,故南方人称“胶菜”(本地产的称“黄芽菜”,质量不及鲁产)。我童年生活在杭州,常见“胶菜”同香蕉、菠萝等一起,用红绳悬挂在水果店里出售,当然身价颇高,对我们普通人家是看得到而吃不到的稀罕之物了。鲁迅先生在他早年文章中,也曾描写过上述情景。后来他迁居北京,白菜再出现在他的小说里,就被码成“品”字形,堆放在平民家中的屋角里度冬了。齐白石晚年画“岁末清供”,不是也常喜欢画上一棵大白菜吗?
白菜,价廉物美,便于储存,营养丰富,百吃不厌,则是早已有口皆碑的了。至于那块刻画着白菜的朴素形象,劝诫为官要清廉的石碑,恐怕是绝无仅有的吧!抗战爆发后,我从沦陷区流亡出来,曾负笈于江西铅山国立第十三中学分校,分布在城外鹅湖山下的几座祠堂,充作了临时校舍。那块断成两截的白菜古碑,就嵌立在我们班住的“詹氏宗祠”的墙里,高度约与少年学生等身。碑面中央用阴文镌刻着一棵铁线勾画的白菜(实际是不包心的青菜),笔法简练,梗挺叶舒,清雅有致。白菜旁书写着两行题词:
“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
此碑虽已残破,但刻画尚清晰。石色苍黑,似久经拓墨。
我们的国文老师胡傲秋是铅山本地人,怀着对乡梓崇敬的心情,给我们讲授蒋士铨的名篇《鸣机夜课图记》,勉励学生刻苦读书,勤奋有为。他在介绍与袁枚、赵翼并称为“江右三大家”的铅山戏剧家蒋士铨时,顺便也跟我们谈到了关于这块人称“白菜碑”的轶事。此碑所刻词书画的作者,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铅山知县笪继良。他是一位为政清廉,体恤黎民的地方官吏。秩满离任时,在县衙门前刻立了此碑,留作劝诫后继者为官要清正爱民的箴铭。继任者中有个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县官,将此碑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为快。但又怕暴露劣迹,触犯众怒,故趁雷雨之夜,暗中指使衙役将碑砸倒,并四处散布“白菜成精,遭天雷劈”的谣言惑众。当地百姓偷偷将碎碑运走,隐匿在郊野荒僻的祠堂里。树立在我们教室壁间的这块并接起来的断碑,就是当地百姓为感念笪公荫庇的恩德而修复的。我们知道,胡老师对当时“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国民党贪官污吏,极为鄙视;因此,他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流露出愤慨之情,给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年,我应邀重访赣东,见到曾任铅山县委书记的上饶市委书记,向他打听那块“白菜碑”的下落。欣慰的是,解放后铅山县的领导,已把这块几乎被人们遗忘的石碑,迁回到了城中通衢大道,并作为重点文物,建亭加以保护。三年困难时期,当时的县委书记,就曾以此碑的历史故事,向干部进行爱民教育,共产党总不能让老百姓挨饿,面带菜色呀!
上饶市委书记还高兴地告诉我,改革开放以后,他在铅山也运用这400年前关于“白菜碑”的乡土材料,结合在此战斗过的方志敏烈士的遗文《清贫》,向干部进行廉政教育,要求大家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保持革命者节俭的本色,并以此自勉。
“白菜豆腐保平安”,清淡的白菜,不但自古就是华夏大地上养人的美食,想不到吧,白菜刻诸碑石,还可作为今日防腐倡廉的箴戒呢?


第12版(副刊)
专栏:

  庐山的杜鹃
(外一章)
柏铭久
四川的杜鹃与庐山的杜鹃有什么不同?
我故乡的杜鹃呵,开在寂寞的阡陌旁,开在幽暗的密林中,伴着牛铃声声,哼着古老的歌谣……
庐山的红杜鹃,一簇簇像摇曳的火焰,一片片像翔舞的翎羽,从山崖上,泉瀑边,向游人伸出热情的手臂。
我已飞出绿叶的守护;
我已飞离根和藤的缠绕。
请你为我心中隐藏的梦导游!
含鄱口
鄱阳湖,一面巨大的银镜。
你不能映出我欲言又止的深深祝福。
但你能映出山的那面,崎岖苔滑的小路,漫浸松林的雨雾,我挥汗如雨的跋涉……
你为我推出火红的日出,
我为你奉出灿烂的微笑!


第12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具有时代气势的散文
郭风
若干年以前,由于工作关系,曾经常浏览全国各地的报刊。就这样,我在西北一些报纸以至《人民文学》等期刊上读到赵学敏同志的部分作品,包括诗歌和散文。赵学敏同志在西北地区发表的作品,近日已以《戈壁深情》为书名由鹭江出版社出版。对于这部诗歌和散文合集,许怀中教授在《序》中以一段概括性很强的简洁语言作出中肯的艺术评价:“这些作品像是从沃土生长出来的饱满果实,从中散发出浓郁的时代和地方气息。”赵学敏同志由大西北调到地居东南沿海的福建工作以后,虽然政务可能更为繁重,但我仍然能在若干报刊上读到他的作品,不过看来主要是散文作品了。而这些作品则是在闽地这一沃土上结出的硕果,它们散发新的时代和乡土的芬芳。
文学作品(包括散文作品)之具有时代性和乡土性,在我看来,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是文学作品之得以成为名篇、成为精品,成为传世之作的契机和艺术特性。《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了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六世纪的社会现实,反映当年以黄河流域为主的中原地区的乡土和民风民俗,正以其浓厚的乡土、地域性以及强烈的时代性而千古流传。《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譬如他的《离骚》、《九歌》、《天问》等,极其强烈地抒发他的爱国心怀并揭示和批判了腐朽的统治。在另一方面,收入《楚辞》其他作者的作品,与《离骚》一样,所出现的古代神话传记、人物风土乃至方言声韵等均具有楚地的乡土色彩。从而使楚辞(重复说,主要指屈原)不仅成为我国最早具有爱国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而且在艺术形式的创造方面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至于近代,或者说新文学运动以后,鲁迅的《阿Q正传》以及《朝花夕拾》等亦以其强烈的时代性和浓重的乡土性而成为举世瞩目的不朽之作,这就不用多说了。我费了笔墨,随手写以上一点近于常识性的话题,旨在说明赵学敏同志作品之取得成就,正是他在创作实践中承继了我国古典文学以及新文学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双重优秀文学传统而获致的。
学敏同志的散文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所作往往密切涉及当前国计民生,譬如经济建设中刘家峡大坝(甘肃)、“316”国道(福建)等巨大工程的描绘,往往涉及在这类巨大工程的建设者的艰苦创业精神以及他们和大自然灾害抗争的英雄气概;也涉及诸如甘肃白龙江畔泄流坡山体移动所造成的自然灾害的惊天动地的险情和人民抢险斗争的伟大壮举;也涉及诸如闽北老区扶贫工作的深沉的思考和感情抒发。老实说,此等散文作品非大手笔、大胸襟无法驾驭。而学敏同志的笔墨却能令其所作气势恢宏,情感沉雄,基于以上认识,我以为诸如《激流凯歌》、刘家峡抗洪纪事系列以及在闽所作《还愿》、《踏勘“316”》等,尤为散文宏构。赵学敏同志所作给我的另一深刻印象,是亲民、爱民和视自己为人民公仆的高尚情操,这其实是作家的一种品质因而能自然而然地流动于字里行间。这种自然出现于作品中间的高尚情操,似乎又更为明显和更为平易地出现在来闽地工作之后的作品。显然,这固然是使作品得以感人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更是作家更加老练、成熟和作品取得新成就和新发展的一种标志。人民是文艺家的母亲,这句诤言可以从学敏同志的作品中得到印证吧。此外,在学敏同志的作品中,时或出现格言式的潜思的抒发,比如,“十年面壁,顽石点头——心诚则灵,热心可温暖寒冷,勤劳可医治贫困。”(《还愿》)平实而又亲切,朴素而又深刻,足以鼓舞人心。此等文字,当来自对于人民的亲近,来自对于生活的炼冶和潜思,非侥幸可得。而这一点,我以为也是学敏同志散文艺术的值得注目的特点和一种启示,尤为可贵。他的散文作品在思想和艺术上能够给予吾人以启示者不少,值得评论家加以深入的探讨。


第12版(副刊)
专栏:

  秋天的底色
姚昌忠
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颜色。
春天是花的季节,是红色的。它深深浅浅浓浓淡淡,有粉红色的,水红色的,以及鲜红、艳红、亮红、绛红、紫红、暗红……数也数不清,不像冬天那样只有单调的白色。夏天当然是绿的世界。不用出门,我家阳台上的一排十几盆朝天椒就可作证,冷绿的枝叶丛中捧出一支支青翠尖椒,就这阵薄薄的绿意就把我罩在清凉里,更不用说楼前浓密得难见天日的柿子树了。到了秋天呀,到秋天绿老时,就都成黄色的了。城里人到这个季节忙着去公园看菊展,流汗挤汽车掏钱买门票去看。乡里人也有花看。我在内地农村住了十几年、二十几年,见过秋天田野里开放的金黄色的大花,长在杨树干上,两个小伙子张开胳膊也抱不拢!怎么这样大呢?原来它是农民用稻草秸编结出来的。这种金黄的颜色成了秋收后农村秋天的底色,从秋到冬都迎风傲雪开放着,直到小黄雀唱出它的第一支歌,春天才又转了一圈回来。
因此我说秋天的底色是金黄,虽然从古到今都这么说,但我总觉得我的见解与众人略有不同,因为我心目中秋天的湛蓝湛蓝的天幕下,有一支硕大无比的编结在光秃秃杨树腰干上的金黄色的大花——稻草花!


第12版(副刊)
专栏:

  蚕之新咏
姚欣则
你曾被嘲讽为作茧自缚
默默在炼狱中超度
把日月化为彩色经纶
装点古老的黄土
绵绵情丝从心底抽出
系上马背伴随商贾
西出长安穿越塔克拉玛干
铺出了神奇的丝绸之路
千年风沙撕不断
漫漫岁月难湮没
一条辉煌的古文化之河
流淌在历史深处
如今依然用苍凉的记忆
编织二十世纪神话
当生命融入新的传说
你便成为神圣的嫘祖


第12版(副刊)
专栏:

人寿年丰(书法)张中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