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7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

  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胡振民
当前,各地各部门都在按照中央《通知》的精神,组织县处以上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纲要》,深入研读邓小平同志的原著。我们感到,在学习中,应该把正确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放在突出位置,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这是全面、系统地掌握邓小平同志的全部理论及其精神实质的重要一环。
在前段学习《邓小平文选》的过程中,曾经有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否已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的议论。之所以出现这种议论,究其原因,除了学习和思考上的浮光掠影和浅尝辄止外,实际上还涉及到什么叫科学体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真正的理论“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所谓理论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若干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所构成的理论整体。《纲要》第5条写道:“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这段话不仅明确指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且实际上蕴涵了构成完整科学体系的三个要素: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串于这个理论的各个方面;有一个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围绕中心问题或主题,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一个理论具有这样三个要素,就应该承认它构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不在于这个理论的表现形式是大部头的著作,还是讲话、报告、谈话、批示等。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举世公认的三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稍加分析我们便不难发现,它们也都充分具备上述三个要素:首先,它们都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贯串于全部理论的各个方面。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次,它们都有自己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例如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列宁主义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资本主义统治的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第一次提出并论证了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第三,它们都围绕自己着力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系统地回答了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例如马克思主义围绕解决“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中心问题或主题,系统地回答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领域里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列宁主义围绕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经济比较薄弱的资本主义俄国取得胜利”这个中心问题或主题,系统地回答了在资本主义发展成为帝国主义的时代条件下,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战争与和平、民族解放运动,无产阶级政党以及俄国革命的任务、性质、步骤、领导力量、同盟者等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围绕研究和解决“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或主题,系统回答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前途以及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党的建设等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它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贯串和渗透到全部理论的各个方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它研究和解决的中心问题或主题。围绕这个中心问题或主题,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相关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因此,我们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说,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在我们党的历史文件中,关于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曾经有过四次概括:第一次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列举了10个“主要点”;第二次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列举了12个“科学理论观点”;第三次是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概括了12条。第四次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从9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应该说,这些概括反映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完善和走向成熟的过程。十四大报告所作的9个方面的概括,是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更完整、更科学的表述。《纲要》以《邓小平文选》为依据,源于十四大报告的概括又展开十四大报告的概括,分16个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这对于推动全党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的各个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也要始终注意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去全面地正确地把握。”江泽民同志这一指示为我们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指明了方向。
首先,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一百几十年间,俄国十月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但是总的来说还需要很好地探索。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就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从宏观上、整体上和全局上去系统地把握这个理论的科学体系,而决不能像瞎子摸象,只知局部,不知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认识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创造性,充分认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它的伟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其次,邓小平同志的著作不是一般的理论教科书,他的许多论述和观点都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不同场合、针对具体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对同一问题也往往有多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和观点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互联系,综合起来构成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坚持从相互联系上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就要把每一个论述和观点,都放在理论体系的整体中去看待,全面、正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而决不能离开整体去孤立地看待某一论点,更不能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各种重大关系,才能有效地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切实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第三,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本身。”坚持从精神实质上把握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就要遵循邓小平同志一贯倡导的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紧密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联系当前的形势任务和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和自己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认真学习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革命胆略、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提高运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在这一方面,江泽民同志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该文就是全面正确地把握和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正确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关系的典范。
当然,真正做到从总体上、相互联系上和精神实质上全面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党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坚持不懈地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如果我们党有一大批同志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掌握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并且能够运用它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第9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读《中国经济“热点”追踪》
刘东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国力大大加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发展,怎样正确地分析形势,客观地看待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直是为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各方人士所注目的焦点。不少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经济“热点”追踪》(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就是青年经济学家邱晓华对中国经济热点、难点追踪分析研究的成果。
该书是作者的自选集,收录了邱晓华近些年在各种报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方方面面的重点文章。该书的显著特点是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观点具有鲜明的个性。作者无论是对经济形势的评析,还是对一些经济“热点”问题的阐述,都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大量第一手材料和统计数字,摆事实、讲道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作者不仅对许多具体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诸如企业改革、市场物价、效益与结构、农业问题、分配与消费、资金市场等等,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的办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研究和思索,从宏观整体上去把握中国经济的命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大胆的观点。邱晓华认为:宏观改革不能只靠试点、靠协商解决问题,而是要靠精心设计、综合配套,通过法律手段自上而下强制实行,快步推进;微观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宏观改革不同,它不可能只是一个模式,而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性,走由下而上的改革路子;政府关键是制定好必要的规范。
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是该书的又一特色。经济问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如何使普通百姓对这一问题了解得透彻、深刻,是本书作者的愿望。正如作者所言:“对经济问题的研究,不在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在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普通百姓能够看得懂,听得明白。”正是基于这点,作者的每篇文章都是用浅显的道理去说明复杂的问题,生动形象。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抓大放小”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正确战略
李春亭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对一般小型国有企业进一步放开放活”。这是国有企业改革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进一步搞好国有经济指明了方向。联系山东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实践,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更加感到中央搞好国有企业的战略是十分正确的。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和全国一样,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经济总量迅速增加,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较普遍地存在机制不活、包袱沉重、效益低下等问题,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怎么办?省委认为,下大力气搞好国有企业,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但在工作中,对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能一个方子吃药,而应当区别情况,采取不同对策。根据这一思路,前几年,山东一些市地(如烟台、诸城、阳信、济宁等)针对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活的问题,积极探索“抓大放小”的路子,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近几年,山东国有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生产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今年前8个月,全省国有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8.31%和8.68%,亏损面下降了2.38个百分点,产销率达到97.48%,提高1.57个百分点。
必须集中力量抓好大型国有企业
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包袱沉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宽松。这些问题不解决,是难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为此,这几年我们围绕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升地位、卸包袱和壮实力等三个方面下了些功夫。
升地位,就是在经济工作中突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把搞好大中型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主导力量,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我们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我们联系山东实际,学习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深切体会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革、发展和稳定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首先,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大厦的根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只有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扎扎实实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1994年,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1197户,虽然在数量上仅占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的5%,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净值却占55.4%,创造的增加值占43%,提供的利税占45.5%。国有大中型企业绝大多数处于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重要生产、生活资料生产领域。在这些领域中,它们所占的比重均在80%以上。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直接左右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计民生。只有把这些企业搞好了,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也才能带动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其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稳定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这不仅表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和生产经营搞好了,可以促进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大军,这支队伍稳定了,整个社会稳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总之,无论是实现“两个转变”,还是保持社会稳定,国有大中型企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改革、发展、稳定,如果不集中精力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是不得要领,就没有抓住关键,也就难以推进整个改革、发展和稳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这几年,我们无论是在改革、发展比较顺利时,还是在遇到较大困难时,都坚持不懈地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卸包袱,就是尽最大努力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减轻负担,积极为其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国有大中型企业包袱沉重。据对全省51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统计,1994年总资产284.33亿元,总负债209.9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3.84%,不少企业的负债率超过百分之百。特别是汇率变化造成企业还贷负担加重。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汇率调整增加外汇贷款负担20多亿元。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中办社会部分占20%左右,办社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企业富余人员一般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左右,有的高达30%以上,离退休职工最多的企业已超过在职职工人数。为了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认真贯彻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全面进行清仓查库、清产核资,帮助企业处理损失和潜亏。青岛市在优化资本结构试点中,为企业处理损失和潜亏达10.71亿元。二是结合实施“两则”,帮助企业处理历年积累的亏损和挂帐。1993和1994两年,全省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共处理历史包袱30多亿元。为了鼓励企业用足、用好“两则”,省里规定对因实施“两则”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利润减少部分,不影响对厂长的政绩考核,不影响工效挂钩。三是指导和帮助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1994年春,省政府在莱芜钢铁总厂专门召开全省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莱钢总厂、省电力局等单位搞好“两分”的经验,并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了鼓励企业实行“两分”的政策措施。兖州矿务局学习先进企业的经验,充分运用出台的政策,坚持煤与非煤并重原则,在“两分”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三产收入达到了主业收入的1/3左右。
壮实力,就是择优扶强,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我们认为,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终应体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实力的发展壮大上。因而,我们按照产品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管理扎实,领导班子强的原则,大中选优,排出了重点支持的企业名单,采取了若干扶持措施。一是优先安排生产要素供应。每年的新增电力负荷,优先安排这些企业使用;超发电量,优先供给这些企业超计划用电;对这些企业,未经批准不准拉路限电。今年初,全省列出179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对所需生产资金给予优先供应,支持其满负荷生产。铁路部门还确定了15家大进大出企业,给予重点保证,优先安排运输。二是支持这些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从1993年开始,赋予这些企业市地一级的技术改造立项权,增强其技术改造对市场的适应性。省里收拢拳头,集中力量,排选出7大支柱产业中的16种拳头产品,每年安排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在资金上优先安排,并实行资金供应、项目进度责任制。前两年列入省百项重点的技改项目,资金到位率都在95%以上,有力地保证了重点项目的进度。在今年确定的99个重点技改项目中,属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91个,占92%;总投资51.3亿元,其中,国有大中型企业49.7亿元,占97%。三是坚持企业自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支持这些企业进行兼并联合。对企业自愿进行兼并联合的,政府各有关部门主动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对有兼并愿望,但没有明确的兼并对象的,积极牵线搭桥,当好红娘。1994年,全省优势企业共兼并微利和亏损企业291户。通过企业兼并,使11.5亿元的资产存量由“死”变活,进一步增强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实力。四是对出口数额较大的企业,优先申报进出口自营权,使他们直接置身于国际大市场。目前全省已有200多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五是对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优先申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交易,帮助他们进行社会融资,提高其加快改造、实现膨胀的能力。全省股份制改造的121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共募集资金72.54亿元。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更重要的是将企业的工作着力点引向了“三改一管”,从而对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放开放活小型国有企业
国有小企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从山东情况看,担负初级产品、配套生产任务的国有小企业占90%以上。这些企业在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和安排城镇人口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大中型企业所无法替代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小企业同大中型企业一样,被统得过死,应当具有的灵活性优势发挥不出来,造成效益低下,有的甚至资不抵债。但小企业包袱相对较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浅,产品结构调整的难度较小,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有条件先行一步进入市场。最为关键的是能不能让他们放开手脚,真正按市场需求自主经营。
放开小企业的最大难题是统一思想认识。1993年初到1994年上半年,我们在放开小企业之初,各方面的认识并不一致,有的认为放开小企业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甚至指责出售国有资产是搞私有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省委、省政府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并以诸城、阳信等市县放开小企业前后发生的巨变为教材,教育和启发大家,统一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同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提出了衡量小企业是否搞活的五条标准。一是看国有资产是增值还是流失了;二是看企业机制转换了没有,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更高了还是降低了;三是看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内部管理是加强了还是削弱了;四是看生产和经济效益是发展提高了还是倒退降低了;五是看企业对国家的贡献和职工收入是增长了还是降低了。通过组织学习和实际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了,对放开放活小企业标准的认识一致了,工作的思路也拓宽了。
怎样才能使放开小企业的工作健康发展?我们认为,放开小企业,不能一概全放,只放不管,而应有放有不放,放中有管。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三放两不放”。三放:一是放开生产经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政府及其部门不加任何干预,只是给予指导和服务。二是放开改制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出售等,适合哪种形式,就用哪种形式,由企业自主选择,不搞一刀切、一个模式。目前,全省国有小企业改制的主要形式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嫁接改造、租赁、出售、兼并、破产等七种。各地又有各地的特色。诸城市以产权出售为主,周村区以股份合作制为主,阳信县以租赁和拍卖为主,效果都很好。三是下放企业领导干部管理权限。对改制后成为混合经济成分的企业,一律按《公司法》规定,法人代表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选举确定;对国有独资企业,按照管人与管事相统一的原则,法人代表的任免管理权由组织部门转到企业主管部门或经济综合部门,强化了对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监督和管理。两不放:一是不放松对国有资产的监管。不论以什么形式改制,都必须搞好清产核资,切实摸清家底。资产评估必须经国家认可的、具有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实施,评估结果要经相应一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对留在企业中使用的国有、集体资产,按照同股同利原则,由政府有关部门收取国有股红利或资产占用费,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不放松对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监督管理。企业改制后,无论是国家控股的、参股的还是转为民有民营的,都必须做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不能搞弄虚作假,更不准偷税漏税。在这些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监督和管理措施。
目前,全省放开搞活小企业的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占全省县乡企业总数的58%以上的县乡小企业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制,收到了一举四得的效果。第一,明晰了产权。国家以出资者的身份进入企业,按照出资额行使有限权力,负有限责任。企业有了实实在在的法人财产权,职工变为企业实实在在的主人。第二,促进了企业的内部改革。改制后,国家、集体与企业职工的利益融为一体,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搞三项制度改革有了内在动力,各项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企业内部的竞争机制初步形成。第三,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小企业出售后,国有资产由实物形态变为价值形态,不仅所有权没变,资产总量没少,而且实现了增值。阳信县1993年底国有资产净权益3000多万元,到今年上半年,总资产达到7亿元,净权益达到5700多万元,分别增长了30%和51%。第四,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企业改制后的经济效益与改制前及未改制企业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今年上半年,诸城市乡及乡以上企业完成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实现利税2.31亿元,增长47%;完成出口交货值10.2亿元,增长79.4%;国家和地方两级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37%。
几点体会
在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要搞好国有企业,不能就国有企业抓国有企业,而应立足整个国民经济,着眼搞好国有经济,坚持国有、集体一起抓,重点抓国有;坚持大的小的一起抓,重点抓大的;坚持优的劣的一起抓,重点扶优的。国有企业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在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今天,他们与其它经济成分企业密切相联,抓国有企业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去定位,去采取措施。对国有企业,抓大的也好,放小的也好,不是要把所有国有企业都搞活,这既不可能又不符合优胜劣汰规律。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有一些无法搞好搞活的。对这些企业不能明知救不活,硬是去保,而应当坚持优胜劣汰、择优扶强的原则,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壮大,迫使难以救活的企业通过被兼并收买、实施破产等办法,使这些企业的资产向优势企业聚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大企业强,小企业活,差的企业淘汰”,最终达到搞好整个国有经济的目的。同时,必须在工作指导上加大力度,否则,搞不好就会出现抓大变为抓死、放小变为放乱。因而,这几年我们注意研究和改进宏观调控,逐步形成了“两引”方法,即搞好政策引导,坚持典型引路,目的是将企业的注意力引向内部,将工作着力点引向推进“三改一管”,使“抓大放小”工作沿着健康方向推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