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科学普及,是科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理解科学,就是理解智慧与理解幸福
公众与科学
张开逊
科学普及直接影响社会进步和民族兴衰。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是近代科学出现以前早就存在的事实。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被公众理解的程度。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成就,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学普及发挥作用的。人们喜欢用重大的科学发现——火的利用作为文明的开端,把工具、材料、能源和信息科学方面的进展作为时代的特征,依次产生和经济、文化密不可分的词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以及后来的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原子能时代和信息时代。
探索是科学的生命,而普及则是科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们喜爱科学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它能迅速成为一种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普及是科学的力量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切科学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智慧的科学思想,但其中很多都没有在文明的历程中留下印记。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它们不能普及或没有普及,它们不能被公众理解。公众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他们只参与和支持自己能够理解、并且认为重要的事情。
在科学的启蒙时期,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是自发和自然进行的。那时的科学活动非常贴近人们的生活,人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常识很容易判断它们的价值,接受它们,利用它们。17世纪以后,近代科学在欧洲出现,科学逐渐产生了自己的语言、符号和思维方式,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词汇和逻辑,同时也产生了自己的共同体,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然而,在那个时代的巨匠心中还是惦念着使科学不要脱离公众,使公众理解科学,他们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深刻的科学思想。
促进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是与人类的科学活动相伴而生的。在人们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的时候,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仍然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通过模仿先进的生产方式,通过商品的流通,通过旅行和交往,通过战争和贸易,科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它的发祥地逐渐传播到其他的地方,由学者的书斋、工匠的作坊扩散到广大的人群中去。但是这种自发进行的科学普及活动有很大的局限性,是一种缓慢而且极不完备的进程。
科学普及是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生命历程的3/4以上要从社会获得知识。科学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只能企盼来自社会的科学教育去实现自己的知识更新。
今天,科学普及问题尖锐地呈现在世界面前。因为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它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自身的幸福。然而它却远远离开了人们的常识,单凭经验和直觉,即使是想象力最丰富的人也难以准确理解今天的科学和它所引起的变化,人们难以从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背景中判断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功能和认识的相悖,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思考,把它看作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一种新的挑战。
社会的科普工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这种面向社会的科学教育会在人们身上产生最直接的社会效果。在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时候,不仅要看学校教育发展的程度,还要看公众理解科学活动进行的广度和深度。
当今,生产劳动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劳动者单靠体能和常识越来越难以胜任自己的工作。科学普及活动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影响着科学劳动社会化的程度,从而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科学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是使人进取的重要精神因素。科学还拥有如此惊人的特点:它从不提出道德的目的,但同时却导致道德。当人们真正科学地对待所处的自然环境,理智地思考面临的严峻现实,理性精神和规律意识容易把人们引向高尚的境界。
科学观念的普及,同时在很深的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会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受科学之美,欣赏自然的奥秘,体验创造的快乐。
时代向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科学家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思考科学事业,在进行科学探索的同时,保持对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热情。
一切重要的事物都需要一个逐渐被认识的过程,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也不例外。科学普及工作取得的成就,不像发现了一个金矿那样令人欢欣鼓舞,但它对人类的意义更为深远,给社会带来的利益远远超过这种有形的财富。由于忽视科学普及而造成的损失,也不像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那样令人触目惊心,但是它所产生的危害会远远超过这种有形的损失。它是一种需要全社会深情关注、协同努力的公益事业。
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困难有时也来自科学共同体内部。
一些科学家认为它和科学事业本身无关,对它缺乏热情,不愿意承担义务。实际上,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能够为科学事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有助于造就更多的优秀科学家。牛津格言中讲到:“所谓专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是面对越来越窄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在现代科学中,不同领域的交叉常常出现新学科的生长点,多学科互相渗透常常导致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视野狭小知识单一的专家会经常被拒之门外。科学探索是一种有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活动,但这种影响要成为现实,必须得到公众的充分理解和有效支持,科学家本人往往是公众理解科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
由于社会分工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公众不可能都成为科学家。但是公众可以理解科学的基本事实,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理解科学的求实与探索精神,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的潜力与局限。公众都成为作曲家是困难的,但可以欣赏和享受音乐,可以理解莫扎特和贝多芬;做一个科学家是不容易的,但公众同样可以充分地理解和享受科学。(附图片)
张开逊系机械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发明家协会副会长。他长期致力于传感器研究,发明了新型温度传感器、呼吸传感器、微震动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曾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大奖等8个国际发明奖,同时他还热忱从事科学普及工作。图为张开逊研究员正在做传感器实验。
杨武敏摄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科技探索

  从诺贝尔奖揭晓谈起
庆承瑞何祚庥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揭晓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由两位教授分得:斯坦福大学的M·帕尔教授,加州大学的F·瑞纳斯教授。M·帕尔教授是因1974—1977年间发现τ轻子的工作而获奖;F·瑞纳斯因和克·柯万教授(已故)在1953年—1958年间共同研究反β衰变,从而实现了对中微子的直接探测而获奖。这两项工作是早在20年前,甚至是在40年前所进行的工作,人们会问,为什么这两项工作会得奖?为什么这两项工作要在20年或40年后才得奖?
τ轻子的发现为什么会得奖?主要是因为这一发现打破了轻子和强子只有两“代”的观念,揭示出粒子家族中还可能存在第三“代”的轻子和强子。关于反β衰变即意味着人们第一次检测到由中微子引起的粒子反应。
τ轻子的发现和中微子的发现,当然是第一流的科学工作,完全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我们也还要看到的是,在帕尔和瑞纳斯的前面,还有未能获奖的先驱者。
帕尔发现τ轻子的工作是在1974—1977年,但是早在1971年,就有理论工作者指出,有可能从一对正负电子对撞生成一对正负τ轻子的反应中找到τ轻子。在这方面工作做得最详细并最有成效的是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的蔡永赐教授。
瑞纳斯和柯万的工作也有先驱者。早在1941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就提出,利用电子被铍—7原子核所俘获,生成锂—7,放出一个中微子的核反应,并通过对反应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锂—7核的反冲的检测,就可以判断自然界有无中微子。1942年,J·阿莱教授根据王淦昌的建议,曾在云雾室里观测到锂—7的反冲,到了1952年,在R·戴维斯的实验中,就清晰地测到了由电子K俘获的核反应所引起的单色的核反冲。所以,人们完全有理由认为首先发现中微子的实验,还要提前,亦即要上溯到1941—1952年。
诺贝尔奖无疑是国际上十分重要的奖金,近来一些人提出我国应为争取诺贝尔奖而奋斗。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许多权威人士曾公正地指出,诺贝尔和平奖、文学奖,往往存有某些来自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同样,在比较“公平”的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奖里,也不是无可指责。譬如说,在今年获奖的两项工作中,至少先驱者的贡献并不比后继者的贡献为小,华人的贡献并不比非华人的贡献为小。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乃先驱者。又如,在60年代,美国的盖尔曼教授以他建立夸克模型等贡献而获诺贝尔奖,但在他之前,日本的坂田教授早就提出过一个近似于夸克模型的坂田模型。许多日本学者为坂田未能获奖引以为憾。再譬如说,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不仅在β衰变现象的研究中,屡屡开拓新方向,而且是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在实验上的首先验证者。如果τ轻子的发现要归功于实验家而不是理论家的话,为什么在宇称不守恒问题上遗漏了吴健雄;如果发现宇称不守恒规律的首功应归理论家的话,为什么在τ轻子问题的研究上,又忘记了蔡永赐。
诺贝尔奖是值得追求的,但不能说没获奖的科学家所做的工作就达不到获诺贝尔奖的水平,更不能认为诺贝尔奖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唯一标准。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教育与地图科学的结晶
陈述彭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育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全世界所关心的问题。《中国教育地图集》的出版,是非常重要的和及时的基础性科学工作。
《中国教育地图集》的编辑出版,是一项跨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图集》不仅描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而且反映了教育发展与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反映了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这对于帮助人们了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成就,对于制订面向下个世纪的教育发展战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常说对中国的资源搞不清,更多的还是注意物质资源;而这本教育地图集却详尽地反映了我国和各省人力资源的全貌,不仅是定量的,而且是定位的。这对于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教育的人士了解中国教育的国情有极大的帮助。
地图作为人类一种新的科学语言即图形语言,过去侧重于反映自然资源与环境,或者历史、经济、人口状况,但用于软科学、用于反映教育的发展这还是第一次。这是教育学家和地图学家成功合作的产物。这本教育地图集体现了中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政策,是经过教育科学工作者深加工后的地图。
看了这本地图集,比听教育专家做报告要生动、形象得多,又比看地图学家画统计地图又要深刻得多。它的编辑出版是教育与地图科学上的创举,不仅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地图的研究和应用开拓了又一个新的领域。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磁保健:从远古到今天
宗珮
地球是个巨大的磁团,所有的生物都生存在磁场中。
人类发现磁现象已是久远的事。除指南针的发明对世界科学技术所作的伟大贡献外,我国早在公元前200年,就已懂得水煎磁石治疗疾病。希腊人也有记载,公元二世纪就知磁石有通便和镇静作用。
基础研究发现,磁场对血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能改善微循环方面。用4片磁感强度为1200高斯的磁片,分别固定于受试者的内、外关穴,NS极对置连贴10天后测指甲皱微循环,结果血管扩张者占80%,血流速度加快者达88%。同时,还发现已经扩张的血管在血流淤滞时,磁场可以使这些血管收缩,使淤滞血流加快,达到活血化淤的目的。
磁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虽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但一些学者已通过磁场直接作用于肿瘤、使用磁性抗癌药和使用磁流体等方式,看到了磁抑制肿瘤的可喜前景。在美国和日本已用于临床的,是将磁流体注入动脉血管后用磁场吸引,使供给肿瘤血液的动脉入口形成血栓,以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最后枯死脱离而达到治愈。
愈来愈多的试验研究证实,作为本来生活在阳光、空气和磁场协调包围中的人类,由于工业科技的高度发达,特别是城市里高楼林立、各类相互干扰的电磁波充斥空间,逐渐使人处于不协调的磁场包围中。一般表现为体质虚弱、疲劳、内分泌失调、抵抗力下降、神经衰弱及肌肉酸痛等等。
医生们主张若能适时、恰当和正确地使用一些磁性生活用具,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因此,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结合人体工程学和高科技新材料的发展,研究开发健康磁性生活用具,在一些发达国家成为时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日本JAPAN LIFE公司1975年开发的磁性寝具和利用人在行走、着装、坐立等自然状态下获得磁保护的系列生活用品。20年来,这一已在欧美20个国家取得专利保护的高科技发明,已形成跨国产业,其中也包括1993年该公司与我国深圳市宝恒集团合作建立的深圳日宝来福磁性健康用品有限公司。我国许多民众也正在接受“在睡眠这种最自然的状态下达到净化血质、改善循环、正导筋骨、增强免疫力”的磁保健。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奇妙的石墨
贾西平
自然界里有些物质是十分奇妙的,石墨就是一种。平日里,黑乎乎的石墨,轻轻一抹,就沾一手灰,确实不易让人产生好感,然而它确有奇妙之处。
玻璃刀上只需米粒大一块金刚石,就能将坚硬的玻璃一分为二;首饰上镶嵌几粒金刚石,顿时就光芒四射,价值倍增,而这些金刚石大多是由石墨变来的。
原来,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构成,区别仅在于二者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石墨中的碳原子是六方层状结构,原子间结合力非常弱,因此手一摸就脱落。金刚石中碳原子以立方结构排列,碳原子间是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很难拉断,反映在性能上就特别坚硬。把石墨变成金刚石只要改变石墨中原子排列的形式即可,这只要在高温(1200℃以上)、高压(数千兆帕)及催化剂的帮助下就可以实现。
石墨不仅能制成无坚不摧的金刚石,还可以分散在柔情似水的润滑剂里。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磨和抗压性能,所以自60年代以来,就有人试图将石墨加入润滑油中使用。但长期以来困扰工程界的难题是,石墨比油重,颗粒粗,一加入油中就下沉,易造成发动机堵塞。这个难题的重大突破发生在三年前。
我国青岛飞驰化工有限公司的专家,采用超音速气流粉碎、恒温烘干脱水、热工膨化减重等一系列独创技术,成功地使石墨在油中均匀分散,持久悬浮,制造成功具有国际水平的高性能润滑油。
能屈能伸是人的美德,但比起石墨硬则成金刚石,软则为润滑油,可能还相差甚远。黑乎乎的石墨,真不可貌相啊。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我SPR手术治脑瘫获成功
SPR手术即“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是著名骨科专家徐林博士率先在我国开展的具有先进水平的治疗技术。到今年9月底,我国采用SPR已为100名脑瘫患儿进行手术,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率达86%以上。
作为我国治疗痉挛性脑瘫基地的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在院长高晓群带领下,同徐林博士协手攻关,针对痉挛性脑瘫的病根,将起不良作用的脊神经后根切断,使肢体痉挛解除,肌张力降低,达到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时仲省)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雪域建起新电站
国家计委、电力部的“八五”项目——西藏双湖、措勤两座光伏电站日前通过中国节能投资公司、电力部和西藏自治区共同组织的竣工验收,其中由中科院电工所承建的双湖电站是我国目前容量最大,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即太阳能电站。中科院电工所和电子部六所科技人员在海拔5000米的藏北高原,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建成两座技术领先的光伏电站,为我国光伏发电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图为电子部六所专家验收建在措勤县的电站。(刘茂胜摄影报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