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巡礼

  大别山花红艳艳
本报记者杨柏青
由于历史的和自然条件的种种原因,“老区”,向来是“贫困地区”的代名词。然而,日前记者到湖北省黄冈地区采访,心情为之一亮:这个著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不仅经济上拉开了腾飞的架式,精神、文化的鲜花更是别样红艳,馨香诱人。
一多家乡多才子
山多地少的浠水县,是一方并不富饶的土地。在农业学大寨的年月,这里出了一个堪与大寨媲美的十月公社十月大队。当年,湖北省的口号是“学大寨,比十月,超纲要”。但结果却是这里山水少了,梯田多了;绿色少了,黄色多了;甜蜜少了,苦涩多了。历史上,这里出过明代文学家、状元郎陈沆,明朝末年,还出过一位宰相姚明公,出过晚清进士、民国政治家汤化龙。最著名的,是出过现代著名学者、诗人、爱国民主人士闻一多。一多先生学贯中西,留下不朽的诗集《红烛》。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不朽的红烛精神。他为民主奔走的喊声,如今已化为浩荡的春风。
闻一多先生已远走了,闻一多热爱的文学事业,却在这方土地后继有人。该县县委宣传部长周清明向记者介绍,该县现有文学社团10余个。它们活跃在城乡,丰富了人们业余生活,提高了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质量。“乡风诗社”、“清泉诗社”、“年轻人文学社”、“一多文学社”、“浠河文学社”……一朵朵山花,散发着缕缕幽香。
在离开该县前的最后一个晚上,乡风诗社社长巴岸请记者为诗社社员讲课,记者望着台下那一张张稚嫩而聪俊的小脸,心里涌出一股难以言状的喜悦。陪同采访的地区文化局童建生科长介绍,黄冈地区全区的文学社团达108个。文学社团正成为作家、诗人的摇篮。
基层文化站,举着文化的火把
记者来到麻城市闵集乡文化站,看到的是一派祥和生动的景象。一排整洁的房舍矗立在原野,让人难以相信,这是在农村。“闵集乡文化站”几个大字赫然入目。
这个1991年特大洪灾过后建立起的文化站,融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电影放映、板报宣传于一体。它不仅是农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同时也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组织者。用市委宣传部长周新的话说,是每月有活动,每季有“新招”。文化站在引导乡亲科技致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位于大别山区腹地的英山县石头嘴镇文化站,是该县最早建立的文化站。这个山区文化站现有两院一场:影剧院、露天影院、露天游艺场;七室二厅:摄影室、科教室、图书室、文印室、游乐室、工艺美术品展览室、办公室、舞厅、录像放映厅;两队一厂:电影队、录像队、竹刻艺厂;两店一部:文化商店、水电器材商店、饮食服务部。可谓门类齐全,应有尽有。
该站的业余黄梅戏团在大别山更是享有盛誉。十几年来,这个戏团串县走乡,把文化和欢乐送进僻远山区的父老乡亲的生活,送进他们的期待和渴望。经费极度紧张,他们就“以文补文”,通过各种手段的创收,弥补活动经费的不足。
“大别山老区的穷困,主要的还是知识的穷困。人的因素是决定一切的因素。”黄冈地委委员、麻城市委书记陈定国的话令人思索。
据了解,黄冈地区现有乡镇文化站191个,文化站总面积达65148平方米,从业人员441人。文化站高举着文化的火把,照亮的是大别山区喜人的明天。
人文资源,也是一种精神资源
黄冈地区辖黄州、麻城、武穴、浠水、英山、蕲春、罗田、黄梅、红安等九个县市。贫困的物质,富饶的文化,是这个地区的独特景观。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大踏步前进,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记者所到之处,看到的是一种令人激动的“名人现象”。李时珍的故乡蕲春县,李四光的故乡黄州市,闻一多的故乡浠水县,毕升的故里英山县,董必武、李先念的故乡红安县……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一串串动人的传说,动人的骄傲和向往。
蕲春县紧紧抓住京九铁路建设的契机,抓住几条高速公路横穿境内的有利形势,利用李时珍故里的优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使“李时珍国际医药节”成为招商引资的窗口。
浠水县是有名的“记者县”。浠水籍的散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记者总数已逾百人。该县利用闻一多这面旗帜,把爱家乡、爱故土的记者们发动起来,请他们献计献策。
红安县是有名的“将军县”,从这里走出了数百名共和国将军。仅1955年授少将以上军衔的,就达263名。200个将军同一个故乡。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这是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他们请老同志讲传统,谈政策,牵线搭桥。
“人文资源,也是一种精神资源,而精神资源,是能够转化为物质资源的。”湖北省委宣传部李宏光副处长这样评论。记者了解到的事实是,大别山区丰厚的人文资源,正成为老区人民建设家园的一种巨大的凝聚力,成为他们奋发图强的强大动力。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五个一工程”获奖
作品选评征文启事
中宣部组织实施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今年已是第四届评选了。获奖的文艺作品以其思想性和艺术魅力感染着广大观众,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繁荣影视、儿童文艺、长篇小说“三大件”的重要指示,使广大群众更积极地关注和参与“五个一工程”,推动文艺创作不断繁荣,同时为了总结获奖作品的创作经验,使其更广泛、更持久地发挥社会效益,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由中宣部文艺局、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主办,举行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有奖征文活动。
⒈时间:1995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
⒉内容:对1994年度“五个一工程”获奖的优秀电影、电视剧(片)、戏剧和文学作品(名单见本报1995年10月16日第四版)进行综合评论,或对某一类题材、某一个侧面、某一地区的获奖作品进行评论。字数在2000字以内。
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观众,广大思想宣传、文化工作者,参加征文活动。我们欢迎文风生动、见解深刻、文字流畅的评论文章。在广泛征稿的基础上,择优在本报文艺版陆续刊出,由两家主办单位聘请有关方面专家组成评委会,从中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篇。获奖征文篇目在本报公布,并向作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来稿请寄:北京金台西路人民日报文艺部,邮编:100733;请在信封上注明“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选评征文字样。
中宣部文艺局
人民日报文艺部
1995年11月4日)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人物剪影

  走近那个生命传奇
——王洛宾与他的500年计划
杜冰冰
有些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厚重的存在。“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属于这类人。
他生于1913年,岁月透过他的身影从过去向我们走来。走近这位老人,你会感受到历史的丰富而沧桑的痕迹,感觉到时间流逝、生命与岁月搏击的过程。他像一首连结过去与现在的诗。他那浪漫而传奇的经历,坎坷而曲折的人生早已为人们所知了。
收起昨天的故事,他淡泊又充满热情地继续演绎今天的人生。笔者在一个诗人作品研讨会上见到了洛宾先生。因为一首诗“牵动”了他的“多、来、咪”,他即兴作曲并给大家演唱。他健康硬朗,思维敏捷,风趣幽默。
83岁的老人对生死看得很开,他说他不怕死,首先他自信地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今后人人都可以活到100岁;之后他告诉笔者目前他的最大愿望是完成500年艺术生命计划,即希望自己创作和改编的歌曲能流传500年。他愿用这种方式延长生命。
在60年的艺术生涯中,王洛宾整理、改编的作品有300多首,加上自己创作的歌曲,一共是700首左右。他认为自己在最艰苦的时候写的歌最好,比如在监狱中,而自己最优秀的作品还没写出来,还在后面。目前他对自己最满意的一件事是改编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些民歌并听到许多人在唱。他认为丝绸之路上的民歌很有特色,因为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是极特殊的跨国籍民歌。这些民歌称得上是最美的音乐加最美的文学,而当今的流行歌曲往往是音乐较美,却没有文学。
音乐伴随着王洛宾的人生。音乐是一面镜子,一面能照见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春天的爱情化作了秋天的信鸽,春风和秋风是无垠的旷野。在这面镜子里,语言不再存在,理解是唯一的手势。在这面镜子里,太阳和月亮是两只明亮的风筝,岁月和时间是永恒的系线。与音乐相伴,就是与青春相伴,与信心相伴。
作曲写歌是王洛宾最主要的生活内容。歌曲的翅膀托举的这位老人意气昂扬。他的目光,打在四周的景物上,都是一些清纯的音符。这些音符汇集到他的小本子上,又从小本子飞出,飞到千百个歌唱者的梦里。梦因而纯净甘美。
因为经常外出,有些作品就诞生在飞机上;有时开玩笑感谢一位朋友送的葡萄干也会谱首歌。大家都知基督教等有自己的宗教歌曲,佛教则没有,而前不久王洛宾给海外一个华人佛教协会写了首歌唱如来佛的歌叫《阿弥陀佛》,不知是否填了这项空白。
近年来,他已把音乐的触角深入到不少陌生的领域。他要让音乐照亮这些领域,让这些领域飘荡着音乐的芳香。
经历了太多的生生死死、人世沧桑,王洛宾的感慨是:好人很美,坏人很坏。但是人活着要有一颗能宽容、宽恕他人之心。
那么多的大波大折,艰难坎坷,洛宾先生竟能如此从过去走到今天,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对生活、对生命的挚爱,对美的执著追求和渴望大概是唯一的答案。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焦点观察

  愿新闻走近儿童
万毅
朋友,你的孩子爱看新闻吗?你周围的少年儿童爱看爱听新闻节目吗?他们能道出几条新闻事实?这本属此文的后话,在此请你先作一个简单的调查。
尽管现在的视听媒介为儿童辟出诸如“成语故事”、“猜猜看”、“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等诸多栏目,其内容对儿童启迪思维、扩大视野、陶冶情操、丰富知识、调节课余生活等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儿童对新闻了解的作用是其他节目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事实上,现在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至初二年级学生说不出几条完整的新闻事实,其中一些学生对当今大事如反腐倡廉、扫黄打非、市场、改革、中东等等不知所以,对国内外重大事件和动态新闻不知一二,甚而部分中考、高考生作文素材琐碎,反映事实空间狭窄。这种现象的出现,谁能断言这与他们从小不爱看、看不懂以至干脆不看新闻无关?谁能断言这与新闻媒介、学校、家庭对新闻走近儿童重视不够无关?
事实上,一些学校将读报课挪作他用是其一;儿童难看懂新闻,对新闻不感兴趣是其二;教师、家长对儿童从小缺乏了解新闻的引导是其三。况且,人们对儿童需要新闻的“儿童新闻意识”欠佳,不然,何以全国视、听及上万家新闻单位中有几家为儿童专开“新闻小灶”?长此以往,难免杞人忧“人”:儿童们长期了解新闻、国情甚少,今后能否做立志高远、心怀天下之栋梁?
据报载,日本广播协会NHK综合电视台,于1994年4月开设了面向儿童的新闻节目,每日8时30分播出,内容是把成人世界的新闻深入浅出地播送给孩子们。其新闻节目的制作尽管遇到不少难题,但一开播便赢得孩子们乃至不少老年观众的喜爱和赞扬。
倘若我们的新闻媒介也为儿童了解新闻着想,动脑动手把成人世界的新闻、要闻深入浅出地及时播送、刊送给孩子们,倘若我们的父母也正确引导、辅助、激发孩子们爱新闻、看懂听懂新闻,倘若我们的学校也让他们进一步关心生活空间,了解国家大事,熟知生存天地,我们的记者、编导、教师、家长们所花心血再大也值!
儿童呼唤新闻,新闻也需要走近儿童,这是无可置疑的。
我们的新闻输送对象既然是面向人类,就不应仅仅面向成人。我们不是常说新闻要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么?然而,儿童是今后社会的主体,是民族的未来,我们理应担起重任,花心血去弥补新闻覆盖对象的不足,让新闻走近儿童。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神州采风

  山里娃儿学电脑
胡天堂刘矛
十月,是收获的季节,金风送爽,艳阳普照。我们来到大别山腹地的湖北英山县,听说红山镇白铺村李家湾的农民李秀芳给女儿买了“小霸王”电脑学习机,我们对穷山沟里娃儿用电脑感到很稀奇,便去探个究竟。
李秀芳家里有八九个十来岁左右的娃儿,静静地围在“小霸王”旁,眼睛瞪得大大的,听一位“眼镜”姑娘讲解。
我们环顾李家,发现除正派上用场的彩色电视机外,还有电扇、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好客的主人李秀芳明白我们的来意后,边沏茶边拉开了话匣子:“前些年,在信用社贷了款,种茶养蚕,而今债还了,日子好些了,心里想的头一件事就是给娃儿买电脑。我们这个出了名的穷湾,十四户人家有六户给娃儿买了电脑。”
“眼镜”姑娘名叫王芹,是村小学数学教师,没等李秀芳话音落地,她连忙接过话头:“现在农民手头活络了,舍得搞智力投资了,他们给娃儿买电脑,这说明富了的农民思维变了。”她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说:“我想,他们一是有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意识;二是他们明白电脑是未来趋势,有前途。”
“是呀,是呀,”李秀芳连连说道:“我就吃了不少没读书的苦头,只希望娃儿学门科学,有个出息。”
听了这位普通农妇的肺腑之言,我们笑了。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他山之石

  世界著名乐团人事录用管窥
肖勇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奥地利人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首都有一条街道就被命名为“爱乐乐团大街”,公众以能与乐团团员交友为荣并借此显示本人的社会身份。“维爱”是最恪守传统的乐团,力求在各方面都保持150年前的风貌,它不公开招考团员,也不录用女性,所有成员均来源于国家歌剧院乐团。歌剧院乐团组织庞大,因每晚剧目不同,需要完善的递补制度,新乐手通常被安排在后排实习。古老的“学徒制”仍起着作用,老团员将前人传下来的弓法、指法、吹奏法及对作品的诠释、表演风格教给新乐手,后者经过数年舞台实践才有资格申请加入“维爱”。由于“维爱”使用的乐器规格与众不同,故外国人很难打入该团。在这个音乐大家庭,父子同台的例子并不鲜见,但“走后门”是不行的。一位叫黑尔的老团员回忆道,我的孩子不到5岁就说将来要当乐团的首席。后来果真成了第二提琴声部的头。有人问,父亲是否帮了忙?我回答:这种事,世界上任何一个父亲也帮不了忙!跻身乐团唯一的办法是参加隔幕考试。
隔幕考试,就是用帷幕将评委与应考者隔开,评委试听时,只知幕后演奏者的号码却不知姓甚名谁,以保证考试的公正性。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招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步骤。有一次,一名小号手出缺,竟有150人报名竞争这个职位。隔幕初试,编成六个组,每组25人,应试者登场由人事主任引领,如果其穿高跟鞋,则会被要求脱下来光脚上台,因为鞋跟发出的声响,也是一种“性别信号”。当每个人依次吹奏完规定曲目后,他们中得分较高的前12名可进入复试。复试由乐团总监主持,面对面逐个考核。他一般先请报考者再把某支乐曲吹奏一遍,同时提几个问题要对方回答。待12人全部面试完毕,试听委员会便举行三轮投票,第一轮遴选范围缩小到四人,第二轮遴选范围缩小到两人,第三轮选出一人提交总监决断。正常情况下,总监是会赞同委员会的意见的,但如果他不同意,那么整个考试就得推倒重来。
德国有100多家交响乐团,分A、B、C、D四个等级,而柏林爱乐乐团是公认的超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早期规定只招收日耳曼人,认为日耳曼人生性平稳务实,易于合作。后来这条规定取消了,但至今仍保持着全团集体挑新团员的传统方式。这个乐团每年举行若干次试听会,每次试听会所有的团员都参加且有表决权,应试者只有得到多数人的通过,方可成为新团员,试用期一年。
“自我管理”是伦敦交响乐团(LSO)的一大特色,乐团即公司,团员是股东,经选举产生董事会。接收新团员也就是增加新股东,不需要签约,也不确定工资标准,大家一律按演出场次计酬。每场音乐会的曲目不同,乐队的编制也不同,至于哪些人出场,哪些人轮空,完全由各声部自行排班,轮空者可到外面“赚外快”。“人人都是老板”加之宽松的政策,反倒增强了团员们的凝聚力。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受雇于人,从而更加敬业。这种利益共同体的经营模式,保证乐团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中国文联“宝中宝”文化艺术促进委员会在京成立
由中国文联和“宝中宝”集团公司联合组成的“中国文联‘宝中宝’文化艺术促进委员会”,10月9日在北京举行了成立仪式。这个“委员会”由中国文联领导,以互惠互利、双向服务的方式开展业务活动。“宝中宝”集团公司将投入1000万元人民币支持“委员会”开展活动。万国权、高占祥、尹瘦石、吴祖强、张君秋以及文艺界一些知名人士出席了会议。(曲志红战吉)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少儿“五自”教育系列短剧获专家好评
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生动直观的独立意识教育?一部精心制作的少儿“五自”教育系列短剧《我能行》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部系列剧是为了配合国家教委、全国妇联、团中央、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保护明天——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而摄制的,旨在凭借电视传媒进一步推动在全国小学生中开展的“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活动。(高峰)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文学遗产》迎来40华诞
作为古典文学研究界一份深孚众望的专业刊物,《文学遗产》已经步入了“不惑”之年。前不久,百余位古典文学专家、研究者和爱好者,云集北京,为伴随他们成长和进步的老朋友40华诞深深祝福。《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由郑振铎、何其芳、冯雪峰、聂绀弩等人倡议并创办,是新中国一个有影响的学术园地。汝信、钟敬文、许嘉璐等知名专家到会祝贺。(李舫)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电视剧《别了,莫斯科》开机
由人民日报华闻影视中心与深圳柏雅股份有限公司投拍的20集电视连续剧《别了,莫斯科》近日开机。在日前召开的开机仪式上,该剧导演、著名电影演员周里京向来宾介绍了剧组组成情况,回答了来宾提出的各种问题。据悉,该剧剧组人员将于近日赴俄罗斯进行实地拍摄。
(李俐)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清子诗集《涅槃》出版
清子,是诗歌界近年来比较活跃的一位。她的诗,清新典雅,充满情韵。华夏出版社近日推出了其作品专集《涅槃》。该集收录了她最新的“心耕”轨迹,受到诗歌界和诗歌爱好者的关注。著名诗评家骆寒超教授为其作序,给予高度肯定。(远航)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简讯

  画家何水法作品在上海受好评
浙江花鸟画家何水法日前携百余幅画作与上海市书画界同仁进行艺术交流并展出受好评。何水法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他勤于绘事几十年,在他笔下,一花一草皆根植于生活,取法于自然,深得造化之妙。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被海内外艺术团体及博物馆收藏,广获好评。上海市市委副书记陈至立与著名画家程十发等人观看画展并参加艺术交流。(文玉)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文化之旅

  李时珍陵园散记
伊育群
万里长江流经中华腹地,穿过武汉三镇,浩浩荡荡东去约150公里,江北一条蕲水汇入长江。蕲水入汇之畔,便是我国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李时珍陵园,位于古城蕲州东门外雨湖之滨的蟹子地,与李时珍的诞生地瓦硝坝隔湖相望。由于雨湖的曲折,蟹子地实为山水环绕、三面临湖的半岛,常年薄雾霏霏,似雨非雨,湖、岛融为一体,宛如画廊。远在元代,“雨湖渔舫”就是“蕲阳八景”之一,而备受人们青睐。1982年,国务院将李时珍墓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们又精心地进行了修葺、装点,使李时珍陵园形成了一个亭台错落有致,药园碑廊交相辉映的仿明建筑群。远山、城郭,加上陵园的楼台亭阁,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之中,更加令人赏心悦目!
进入陵园,抬头前瞻,首先跃入眼帘的是“李时珍纪念馆”,这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邓小平同志为陵园亲笔题写的。若目光下行,那百余件刻工精细的古石雕,又令人惊叹不已:一对对石狮,或蹲或立,欲行欲奔;一座座石象,长鼻垂地,神态自若;造型精巧的石龟引颈而行;生动别致的麒麟踏云而奔;神气十足的龙、凤腾空欲飞。据李时珍陵园文物管理处的同志介绍,这些石雕均是李时珍同时代的产物,且不少还与李时珍有着关联。它们或来自李时珍读过书、为人诊过病的玄妙观,或来自李时珍著书立说、写下鸿篇巨制的过所馆。由于历经兵火,这些石雕散佚民间,是蕲州人民把它们捐了出来,与长眠于斯的医圣作伴。
再往前行,便是本草药物碑廊、药物馆、李时珍纪念馆、百草药园和李时珍墓园,它们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那碑廊全长144米,碑上镌刻着李时珍像和他的生平事迹介绍,《本草纲目·序》和书中收录的128种中草药图、配诗蕲阳八景等,古朴典雅。仿明建筑的药物馆,有动物、植物、矿物标本300多种,通过医史文献、药物标本、成品药样、制药器械、医疗器具以及图片资料的展示,反映了我国医药学光辉灿烂的历史。李时珍纪念馆内,陈列着历史文物、古籍善本、字画,近现代名人书画、雕塑等,集中展示了李时珍平凡、伟大的一生,卓越的贡献,深远的影响及医圣一生历尽艰辛,勇于实践,不断求索的精神。而其背面的约50平方米的壁画《李时珍武当采药图》,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后面的百草药园,百余种中草药花鲜草翠,药香扑鼻……
在那古樟参天、松柏青翠的园林深处,便是李时珍墓园。郭沫若1956年题写的“医中之圣”四个大字镶于牌坊之上,根据中央美院教授、美术家蒋兆和先生绘画雕刻的李时珍半身塑像巍然矗立,李时珍与发妻吴氏合葬墓,其父李月池与母张氏合葬墓历经400余年,仍保存完好,墓碑上碑文清晰可见。旁边六角花亭可供前来瞻仰者小憩。这里常常发生一些有趣的故事,譬如: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婆,虔诚地在李时珍墓前默祷一阵后,扯上坟头的一两株野草带走了。问她,则说:“在李时珍面前讨棵草,放在病人的床头上,康复快得多哩。”
李时珍出自世医之家,自幼随父学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30余年之艰辛,广罗博采,考古证今,辨疑订误,著成了流芳千古的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造福人类。该书在李时珍辞世三年后的1596年问世,以后,除在中国翻刻30余次外,还被译成拉丁文、朝文、日文、英文、俄文、德文、法文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世界医学科学界的重要文献。李时珍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尊敬,每年来陵园参观、瞻仰的中外游客都在15万人左右。
进入20世纪90年代,历史又赋予了李时珍陵园以新的内涵。近五年来,蕲春县投资近亿元,在距离李时珍陵园1公里处,建成了一条长2500米的仿明建筑“李时珍中药一条街”,全国数百家药商在这里从事药材加工、生产、销售,日成交额在150万元左右,这里一年一度的药物交易会,两年一届的湖北省李时珍医药节,吸引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贸易、瞻仰。随着“京九”铁路贯通,蕲春,已成为全国中药材集散地。


第7版(文化时空)
专栏:

蛙塘一角高冠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