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秋雨蒙蒙访廊桥
刘爱成
看过《廊桥遗梦》电影或书的人都会对美国乡野的古桥留下深刻印象,在美国作家罗伯特·沃勒笔下,位于衣阿华州麦迪逊县境内的廊桥是男女主人翁坠入“爱河”的地方。
今秋的一个下午,笔者慕名来到麦迪逊县寻访廊桥。没想到不仅路途复杂,而且不止一座廊桥。当地人说,麦迪逊县过去共有19座廊桥,基本上都是19世纪80年代修建的。经过10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和时代变迁,目前剩下的只有6座,都已成了历史文物。据说当初农民们修桥时把桥两边和顶上封起来是为了使桥面不受腐蚀,桥顶坏了可以拆修,不影响桥面和交通。每座桥修好后都以其最近的一家农户姓氏为名。《廊桥》的故事主要发生在罗斯曼桥。我们踏着湿漉漉的乡村公路来到罗斯曼桥头,蒙蒙烟雨中它显得神秘而浪漫,河边深深的野草一派秋色,黄、白色的野花挂着晶莹的水珠。我仿佛看到摄影师金凯正在将一束野花献给农妇弗朗西斯卡……又好像看见弗朗西斯卡把一张约会的字条贴在桥上……
在从廊桥至衣州首府得梅因的路上有一座农舍,门口的牌子上写着:“弗朗西斯卡之家”。当我们正认真欣赏这座简朴的维多利亚式农舍时,陪同的当地农民突然告诉我们,这并不真是弗朗西斯卡的家。这所农舍是1870年由一位叫尼古拉斯·约翰逊的阿根廷船长所建。后来,这栋房子和1000英亩农田被农民米德买下。1994年6月,沃纳兄弟电影公司开拍这部电影时,在麦迪逊县找了150个农家,竟没有一个如意,最后在他们败兴而归的途中偶然发现了这座房子,这正是他们踏破铁鞋要找的“弗朗西斯卡家”。
摄影师和农妇的最后永别是在附近的麦迪逊县城——温特塞。它建于1849年,除了有一座用天然石灰石和胡桃木建造的县法院颇具特色之外,其它建筑普普通通。市区不大,居民总共只有4200人。但近几年来,蜂拥而至的外地游客却给这个平静的小城带来了新的活力。他们在街上指点评说,在“故事”发生地摄影留念,不少人还要亲自到摄影师当年去过的咖啡馆小坐,餐馆、旅馆生意兴隆。一家纪念品商店的职员说,《廊桥》一书在美国的畅销和电影的轰动,已使这里成了旅游胜地,许多外国人也专程来此。桥、弗朗西斯卡的家、温特塞组成了一个旅游网,当地的许多农民也搞起了旅游业。
不少游客说,对他们吸引力更大的还是故事情节,他们很想知道是否真有这么个故事。当地一位卖菜的农妇说,这个故事纯属虚构,不可思议。“也许是我们这里的农人比较保守,我们农家的夫妻是相依为命的伴侣,我不喜欢女主人这种中年浪漫,也不相信两个四五十岁的人仅在几天之内就能产生如此浓烈的恋情”。 但游客中的许多人并不因此而感到失望,他们说,即便这一切都是假的,他们仍为女主人的最后选择感到欣慰。
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士对我说,她是流着眼泪看完这部电影的。她的话使我想起在华盛顿的一家电影院看到的情景:电影结束了,多数中老年女士的眼圈是红的,也许她们每个人都有类似的故事和情“结”,只是结局不一样罢了。这位女士继续叹道:如果都能有像电影中的女主人选择的结局,就不会有那么多人离婚了。
确实,在美国离婚率不仅高,而且由此产生的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现象也非常严重。据统计,美国目前每年结婚的人有200多万对,而离婚的人每年则有100多万对。情杀、家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许多人因家庭破裂和另结新欢竟然杀害自己的孩子。如不久前苏珊·史密斯太太离婚后为了另求新欢,竟然把两个不懂事的孩子锁在车里,推到湖里活活淹死;又如俄亥俄州的一名叫里特奇的妇女,闹离婚与情夫私通,被自己4岁的女儿撞见,便将女儿活活打死。许多离婚家庭虽然没有发生杀害孩子事件,但同样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创伤,从而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对这种棘手的社会问题,似乎没有谁能拿出灵丹妙药。而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廊桥》才在美国如此畅销和轰动,即便纯属编造,似乎也给人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希望。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世纪末的淘金人
这不是美国西部片中的镜头。一场淘金热正出现在德国图林吉亚山区。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之石

  库里蒂巴的魅力
吴志华
今年10月,联合国“国际住房日”10周年的活动选在了巴西一座小城库里蒂巴。这座只有431平方公里的小城究竟是以什么魅力赢得了世界环境保护者的特别青睐呢?
评判一座理想的居住城市,恐怕离不开两个条件——舒适的环境和方便的交通。库里蒂巴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创造了自己的奇迹。
库里蒂巴位于巴西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约140万,市内并不乏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但当你登高远眺时就会发现,成片的红瓦小屋被一簇簇墨绿色的树丛所环抱。走进市区,更是满眼翠绿,树影婆娑,相隔不远的一座街心花园里,喷泉丁冬,奇花斗艳。
库里蒂巴环境保护得好,与市政府大力保护城市绿地的努力分不开。60年代开始,库里蒂巴即抛弃了传统的大规模占地建筑,注意尽可能保护城市绿地。1973年,库里蒂巴制订了环境保护法,严禁随意砍伐树木,并以免交土地税等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和单位在建设中注意留足充分的绿化地带。
80年代后,全市把建设街心花园、生态公园,作为美化环境、保护生态的一个重要步骤。除了原有的大公园外,又利用市内的原始丛林和湖泊建设了几个占地面积达百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
占地820多万平方米的伊瓜苏公园,集湖泊、原始丛林、山岗以及各种娱乐设施为一体,是巴西目前最大的城市公园,它对改善气候、美化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库里蒂巴市长亲自将其办公室和市环境局安排在这个公园内的山岗上,以示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当我们应邀到这里做客时,只见公园内高大的南洋杉顶着那高高的伞状树冠亭亭而立。巴西特有的伊贝树开满了黄色、紫红色的小花,充满春意。野鸟和顽皮的猴子在丛林间自由自在地玩耍。
现在全市共建成16个公园、两个原始森林保留地以及173个街心花园,绿化总面积达2000万平方米。据统计,目前居民人均绿地52.12平方米。周末居民不必出城,便可享受湖光山色。
保持城市的清洁是库里蒂巴的又一特色。1989年开始,库里蒂巴市政府搞了个“垃圾并非是垃圾”的运动,除了像许多发达国家实行的垃圾分类装箱外,政府推行了“绿色交换”活动。每天,涂着绿色标志的垃圾车摇着铃到市内巡回收集垃圾。小学生如将垃圾袋送到车上,可以换到一本儿童书籍、一件玩具、一张电影票或者一袋食品。在一些垃圾车难以到达的地方,政府以“收购垃圾”方法来解决。一些失业者或是穷人,手推小车沿街收拾垃圾,然后卖给政府清洁部门。据统计,从1989年到1994年6月,库里蒂巴通过“绿色交换”活动回收的垃圾有5000多吨,“收购垃圾”约2.6万吨,回收再利用的垃圾有25万吨。库里蒂巴的环境保护成果,使它获得了1991年联合国授予的国际特别奖。
困扰着许多大城市的交通拥挤问题在库里蒂巴也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他们认为,交通是城市生活的命脉,也是城市发展中的社会问题。解决城市交通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一到库里蒂巴,我们便发现造形奇特的横卧玻璃圆桶式公共汽车站,出口入口分明,即使在乘车高峰时,仍能保持人流井然有序。据说它可有效地把上车的拥挤提前在站台上化解。由此不难看出库里蒂巴在解决公共交通上的别具匠心。为发展公共交通,他们首先在市区的几条主要干道上,开辟了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它类似我国的三块板路面,不同的是,中间是公共汽车行驶线,两边才是其它机动车的行驶线。公共汽车专线行驶,畅通无阻,其运营方式和地铁极为相似,所以库里蒂巴人把它称为“地面地铁”。
1992年,库里蒂巴开始运行一种新型汽车。它比我们国内的链式汽车更长,由三节车厢组成,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这种汽车提高了运载能力,有利于高峰时期乘客的快速疏导。
现在,库里蒂巴市有公共汽车1517辆,分为268条线路,每天运送乘客160万人次,平均每天行驶30万公里。全市85%的居民乘坐公共汽车。由于库里蒂巴市在发展公共交通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它1990年获得了联合国能源保护协会的国际特别奖。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五角大楼备战奥运
曹怀正白丽红周莉
位于亚特兰大市西南方的本宁堡,是美军1918年启用的大型陆军基地,驻有军人1.3万名、文职人员4600名,军校学员1.1万名。两年前,这里就开始了为’96奥运做准备的改建工程。
基地的亨利大厦兵营临时住所已改造成能容纳150名运动员、教练员的奥运村。届时,基地门前的“胜利”马路,将是女子垒球健将角逐的战场。在本宁堡,有一幢本世纪30年代建造的马蹄形3层大楼,其寓意是“从这里到永远”。1996年6月,这幢大楼也将专供奥运会人员使用。运动员进住时,本宁堡奥运村将建起一道安全围栏,军事警察将提供安全保卫。从奥运村的大楼到军事警察局只需步行4分钟,一旦需要,警察们将立刻赶到。奥运会的教练员和运动员将住在亨利大厦的单人房间,在大厦一楼的“跟我来餐厅”用餐。这个餐厅一直为军人所用,不费任何代价即可改成运动员训练馆。如果美国陆军部和国防部批准,将在奥运村增设一个银行、一个援助站、一个邮局和一个商店。据说,由军事基地改成奥运村,不必大兴土木,经济合算。本宁堡只是将向奥运会提供的18个军事基地之一。
五角大楼着手支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准备,从1992年即开始了。五角大楼为此专门成立了“特别事务办公室”,由国防部副部长帮办珍妮B·菲茨女士担任主任。五角大楼已从白宫申请到总额3540万美元的专项经费。美国奥委会估计,亚特兰大奥运会将给美国带来5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但军方表示决不从中渔利。
五角大楼不仅在基地和安全通信方面提供重要支援,还将在航空运输、应急反应和爆炸物探测等诸多方面也将提供重要支援。美军的意图是,在提供军事后勤支援过程中有效地锻炼部队,特别是在安全方面获得实战经验,这对于军队战备来说大有裨益。美军认为,在高度紧张的国际体育运动会期间执行任务,对于一个爆炸物探测和处理小队来说,是非常令人激动的。这就像他们为保持专业熟练程度而必须进行的训练一样,所不同的是这是在真实背景中进行的。国防部副部长帮办菲茨说:“我们为奥运会提供的每个人都在发挥重要军事职能,他们正在获得最宝贵的经验。他们通过接触军队以外的特殊人物而丰富自己的经验,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是我们锻炼部队、培养人才的一种办法。”
另外,美国各军种将为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美国体育代表团提供实力雄厚的运动健将。美军非常注重体育活动,培养了大批体育明星,他们在许多重大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取过金牌。目前,美军各个项目的参赛运动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战前训练,力图在亚特兰大摘取金牌。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今古人物

  卡布齐与他的“布料雕塑”
施晓慧
意大利著名的时装设计大师罗伯特·卡布齐先生本人,就像一本深奥的艺术著作。他在走过了40年高级时装设计师的成功之路后,没有去做时装工业的骄子,却最终在欧洲的艺术殿堂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的时装以其特有的美学价值,成为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贝特博物馆、威尼斯佛提内博物馆等诸多艺术殿堂的收藏品。由此,他成为把时装带入高级艺术殿堂的第一位意大利人。
人们把卡布齐的时装作品誉为“布料雕塑”。1995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马可波罗之行服装博览会”上,卡布齐先生的一组时装在中国公众面前第一次展开了一个梦幻般的崭新天地:没有对季节的刻意表现,没有追逐新潮的浮华,它以缤纷的色彩,巴洛克式的设计风格,古典雕塑般的沉凝和如音乐、如光般的流畅,传递一种出神入画的美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感受。一位意大利记者曾这样写道,当你站在卡布齐的服装作品前,就会发现假如想用那些时装报道中惯用的形容词,诸如浪漫、时髦、高雅、性感等来确定它们的特征,那么这一类的定义肯定是走调的。
今年11月,受吴文英部长的特别邀请,卡布齐先生再次来到北京,把他的创作思想带到了“高级时装创作”的讲座上。北京服装学院将第一枚“荣誉教授”的徽章授予卡布齐先生,以表示学院师生对他服装设计深厚造诣的钦佩。
第一眼见到卡布齐先生,看不出他与一般外交官的区别。但随着他的思想的展开,很快就会被他追求艺术的执著精神所感动。出生于罗马的卡布齐,1951年就在佛罗伦萨服装设计展示会上引起了轰动;1956年,他获得了威尼斯金质奖章,国际舆论誉其为意大利时装界的优秀设计师;1958年,他题为“盒子的线条”的设计作品赢得了时装奥斯卡奖。这项由波士顿费莱内创立的奖项第一次授予了意大利设计师。这一年他才28岁。1962年,卡布齐在巴黎开办了一家时装厂,1968年,在罗马设立了自己的时装中心。
这样一位颇具才华又出道很早的服装大师,跻身于世界时装界本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也许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佛罗伦萨浓重的艺术氛围给了他太多的灵感,他淡淡地回望了一眼前途无量的服装实业之后,便一头扎进时装艺术那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贪婪地吮吸着其中的营养。或许他是个不识时务的人,当许多著名时装师在实业界拓展发迹之时,卡布齐却对商业利益驱使下高级时装设计越来越急功近利,失去各国文化特色,趋于千篇一律的现象痛心疾首。他从1982年决然放弃了获利颇丰的定期时装表演,摒弃了那些使新闻界感兴趣的时装新潮。他离群独行,让创作的灵感无拘无束地徜徉于大自然神秘的美感之中。落日,绘画,音乐,瞬间的完美……像影子一样在他思维中穿过,他不停地在笔记本上画下每一瞬间的灵感。他曾这样解释他最美丽的杰作“九重葛”、“金天使”的创作来源:“是在卡布里岛时,在切多萨宫殿的白墙上开放的巨大的九重葛的紫绿色面前……”“是在圣彼得大教堂听卡拉扬指挥的一场音乐会时……”。
当他在我们面前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起另一杰作“红扇子”时,脸上泛起兴奋的红光:“那是在南非,我看到一只巨大的彩鸟从黄赭色的风景上起飞,直插蓝天,那瞬间的感觉美妙至极,于是我一直想把它表现在时装上,一天在玩一把折扇时,突然我发现了寄托那种感觉的形式,于是就有了“红扇子”的构思。当一位优雅的女性穿着它走动时,那裙褶就像水波纹一样荡漾开来。
他还以同样的心情讲到发明缀珠饰时装的经历:那天晚上,他偶然看到一群去教堂的妇女,在她们穿过路灯的一刹那,颈上的项链反射出迷人的光彩。于是他立即订购了一大批小念珠,创作了一个珠饰时装系列。它们在巴黎亮像时,T型舞台上的灯一下暗了,人们还以为出了停电事故,就在这一刻,身着卡布齐时装的妇女们出现了,她们美丽得像精灵、像天使,全场观众都被感动了。
任由艺术灵感驰骋的卡布齐,不仅在艺术构思上不允许有一丝商业气息的干扰,他还要把布料造型上的潜力发掘到极限,把色彩组合的可能性发掘到极限。因此,正像卡布齐自己说的,“高级时装所创造的不可多得的经验,使其成为任何时装设计,包括工业时装设计的摇篮。”
1990年“罗伯特·卡布齐时装艺术——形状、色彩和技术”大型展示会先后在佛罗伦萨、摩那哥举行,他设计的服装引起了欧洲艺术界人士的特别关注。
1990年12月至1991年4月,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破天荒为卡布齐举办了展示会,并把他设计的170多套古今服装收为馆藏品。在一直把服装排斥在高等艺术之外的欧洲,时装能成为这家著名的博物馆的一部分,这还是第一次。
也许是上帝要故意考验一下卡布齐的意志,就在他的命运发生转折的1990年,他在经济上曾一度陷入困境,他承认那是非常难过的日子。但他没有向世俗妥协,终于带着他的时装经典一起步入了艺术殿堂。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阿曼第一学府卡布斯苏丹大学
刘之培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仅仅25年前,阿曼全国只有3所男生小学和909名学生。而如今,在阿曼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兴国利民首要任务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已建起各类学校上千所。而以国家元首名字命名的卡布斯苏丹大学,在阿曼人心目中无异于文化的圣殿。
坐落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以西的卡布斯苏丹大学,1986年落成,现包括工学、理学、医学、农学、教育、文学、贸易经济和伊斯兰学院等7所学院。在校学生4500多人,女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2%。建校不到10年,已为阿曼国家建设输送了4000多毕业生,为人才“阿曼化”战略作出了突出贡献。
别看卡布斯苏丹大学是在落后的教育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学校处处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目标。学校教育技术中心拥有相当先进的视听设备,其中部分机器达到90年代水平,学校的大图书馆藏书80多万册,有1700种专业期刊、6000余件视听资料。借书和查阅图书目录和资料全部由电脑控制。主人带我查看有关中国的资料目录时,电脑屏上立即显示出有关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书目,还有介绍中国穆斯林、清真寺、孔子学说等书籍和资料的目录。图书馆副主任说:“校图书馆与美、英、法、德等一些国家的图书馆保持着联系,可在短时间内得到任何一种科学辞典。”为适应当今国内外经贸发展的需求,学校1993年新建成贸易和经济学院,设会计、投资、经济、信息、生产管理、统计、销售和行政管理等专业,目的就是要培养阿曼自己的高水平经贸管理人才。
主人透露,学校下一步的发展设想是,在南方萨拉拉市建一所海洋学院,在北方苏哈尔市设一所美术学院。主人还表示,学校将大力加强同各国大学的合作,也愿同中国大学进行交流。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开一窍

  树枝笔联想
王志刚
在英国、南非等国市场上,能买到一种独特的树枝笔。笔杆原料是枯萎的树枝,无需加工,通入一根石墨条就成了具有原始风貌的树枝铅笔。虽然比不上传统铅笔细小灵巧,价格也略高一些,但投入市场后,却受到文化人的特别青睐。树枝笔的创意,来自生产厂家的美学追求与环保意识的结合,美学意义上的返朴归真和当代生活的主题之一——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同一旨趣。
树枝笔虽小,但它的思路对环境保护却颇有启发意义:其一是节省木材资源。森林面积缩小、森林的木材蓄积量减低,是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人类在木材的使用上却十分奢侈,通常一株树的商品价值只反映在树干部分,而即使树干,利用率也只百分之七十。树枝笔的用料则是人弃我取,不仅乔木的树枝可变废为宝,灌木达到一定长度的笔直枝条也可派上用场。其二是不用化工产品做装饰。树枝笔的天然去雕饰,可减少对化学工业的依赖。其三,它在被用过丢弃后,自然化解所用时间只是油漆过的铅笔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三十五,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它最主要的意义还是能强烈地唤起人们的环境意识。
树枝笔实在不起眼,但顺着它的思路,或许可做出不少“好文章”。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伏尔加河探源
王宪举
领略过伏尔加河风起云涌、烟波浩淼的宏伟气势,想象中它的源头也该有一番不凡的气派。8月下旬,当我们的车停在“伏尔加河上游村”的木牌旁时,眼前却意外地是一片静谧的小村庄。空气带着草木清香的湿润,农舍与苍翠的林壑相映成趣,站一会儿,顿觉心灵净化。
顺着一条下坡的小路,我们走到伏尔加河源头。
那里有一座由两个并列的柱子构成的木制牌楼,正中悬挂着圣母像,上面是东正教堂的圆顶和十字架。俄罗斯人把母亲河的源头作为最神圣的地方供奉。牌楼左侧的石碑上面刻着这样的话:“伏尔加河源头。从这个伏尔加河上游村的泉源,伟大的伏尔加河开始了它的第一条支流,往下流经弗谢卢格、佩诺和伏尔戈等大大小小的湖泊。伏尔加河全长3690公里。源头为国家所保护。”
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铁蹄践踏了这块神圣的土地,毁坏了牌楼,却无法消灭江河的源泉,也不能抵挡江河的奔流。现在的牌楼是战后修复的,虽然朴素无华,却令人肃然起敬。我们轻轻地走近牌楼,心中有一股庄严、神圣和崇敬的感受。
走过牌楼,是一潭池水。池的右侧水面上,有一条约10米长的窄木桥栈道,一直通向池水的尽头泉眼——这便是伏尔加河的源头了。人们在泉眼处搭起一座紫红色的漂亮木房(见题图),保护这圣洁的泉水。
潭不大,约20平方米,潭边浓荫蔽岸,如镜的潭面清晰地映出两岸的绿荫与天空的白云,一些枯叶漂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潭水略带红色。据说,很多人来到源头,都要用瓶子带回这微红的水,因为传说这水含有矿物质,可治疗眼疾。
我们努力想找到一股奔涌的泉水,好与那奔腾的伏尔加河相应。但这潭水的四周却不见细流。潭水或者漫流,或者渗漏到沼泽地中,直到几公里以外才形成一条小溪,旁边立着一块小木牌:“伏尔加河”。我们从没想到伏尔加河的源头竟从容得如此令人吃惊!
伟大的欧洲第一大河,俄罗斯的母亲河,正是来自于这样的源头。
伏尔加河源头海拔只有204米,河水缓缓流经广阔的平原。由于地势比较平坦,她没有长江那样的激流险滩,不像黄河那样汹涌澎湃,但是它一路上吞吐百湖,笑纳千川,其中最大的支流是卡马河与奥卡河,最后滔滔入里海。
伏尔加河的流域面积达138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平原的1/3强。在这个流域上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纳维河水系和白海——波罗的海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
源头对面的山坡,是这带丘陵的最高点。山坡上矗立着一座红砖砌成的修道院。太阳从云层中探出一小截身子,将半个天空照亮,半边林海森森墨绿,半边林海悠悠苍翠。云雾像轻柔的飘带不时透过绿色的森林蒸腾而起,景象变幻无穷,仿佛那静谧的森林中充满着勃勃生机,涌动着无穷的活力。有人说,是林海养育了大河,大河又滋润了森林。我想说,是古老的伏尔加河孕育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勤劳智慧的俄罗斯民族又改造了伏尔加河及其两岸的面貌,创造了灿烂的俄罗斯文化和艺术。(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