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

  弘扬“张家港精神”
苏萱
张家港的成功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在实践中培育和塑造“团结拚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并用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为改革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对“张家港精神”的理性分析与概括,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的理解和认识。
“张家港精神”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基础
张家港市的前身沙洲县,是1962年从邻近两个县划出部分地区组建而成的。原有基础薄弱,经济结构以单一农业为主,是苏南地区比较落后的县。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发表,党中央、国务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全面实施长江流域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战略,给这一地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今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张家港时,充分肯定了张家港干部群众取得的优异成绩,并欣然挥笔为张家港市委提出的“十六字”的“张家港精神”题词。
如何全面把握和理解“张家港精神”?
团结拚搏:即团结起来,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开创大业。团结是基础,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要团结广大人民群众首先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保证各级党组织有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团结起来干什么?创大业、干大事,为建设新港城,早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拚搏。
负重奋进:即肩负重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奋勇前进。张家港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都应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畏困难和艰险,坚信发展是硬道理,咬定青山不放松,奋勇前进不停步。
自加压力:即自立自强,自我加压,不留后路,务求必成。张家港人意识到,创业贵在“马不扬鞭自奋蹄”,最大限度地调动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压力寻找压力,有了压力变为动力,开拓进取,奋发向上。
敢于争先:即心想长远,永不满足,敢闯敢冒,敢争第一。张家港人认为敢争第一就是高标准,如果连争第一的勇气都没有,那么第二、第三也争不到。样样工作争第一,就是要在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上,瞄准先进水平,创一流,超一流。
这“十六字”的“张家港精神”,团结拚搏是基础,负重奋进是要求,自加压力是动力,敢于争先是目标。没有全市人民的团结拚搏,就创造不出一流的业绩;没有负重奋进的要求,就产生不出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没有自加压力的精神,就没有敢于争先的目标,也就没有团结拚搏、负重奋进的内在动力。归结起来看,“张家港精神”是一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勇创大业的精神;是一种敢于竞争、敢创一流、永不满足的精神;是一种雷厉风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精神;也是一种共产党人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对人民高度负责、严于律己、自觉奉献的精神。用这种精神来动员和组织群众,就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巨大潜力和创造才能,把各方面力量和各种积极因素凝聚到加快现代化建设上来。
“张家港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张家港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伟大创造。邓小平同志关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等一系列重要观点,成为“张家港精神”得以产生并不断升华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和“苏南模式”的成功,为张家港人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支柱,提供了强大的实践基础。“张家港精神”还是一种群体意识的反映,它既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肩负历史使命的高度责任感,又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因此,它具有深厚而广泛的群众基础。
“张家港精神”是优良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最好结合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不仅创造出举世公认的物质文明,也创造出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体现人的意志与精神创造力的优秀品质,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为振兴中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就必须充分汲取传统民族精神的营养,并把它融会到构建新的时代精神的整个过程之中。“张家港精神”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同志倡导的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的生动体现。它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又展示出全新的现代意识、现代观念和现代文明。
——艰苦奋斗传统与开拓创新精神的结合。不畏艰难险阻,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这是以勤劳、勇敢著称的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张家港精神”生动而具体地体现着我们民族的这一光荣传统。要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张家港干部群众面临的困难是不难想见的。他们知难而上,迎难而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强不息、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张家港人才得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出令人称道的成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张家港精神”中显现的优良传统又是同开拓创新的时代意识水乳交融般地聚合为一体的。张家港的干部群众上上下下都有这样的共识:要干出一番事业,没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一股子劲,是不可能成功的。“泥腿子”办工厂、县城里办大学,建国际化港口、办保税区、搞开发区,这些在传统思维定式下想也不敢想的事,但在处处“敢为天下先”的张家港人手中却一件件地变为现实。这些成绩无疑都是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但这里的艰苦奋斗不再限于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它被赋予开拓创新的时代内容。张家港人搞建设,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开拓意识,只要是看准了时机,就义无反顾,分秒必争地“抢”,有胆有识地“闯”,吃尽千辛万苦去“拚”。
——集体经济优越性与劳动者个人积极性的结合。张家港作为“苏南模式”的缩影,在经济结构上是以坚持公有制和集体经济为主体,实行社区内广大劳动者共同致富为基本特征的。“张家港精神”中体现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基础之上,是和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相吻合的。“致力于集体、贡献在岗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张家港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把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同劳动者个人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张家港的集体经济,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充分运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劳动者的利益格局;在收入分配上不搞平均主义、大锅饭;在干部制度上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以实绩论英雄”的激励机制,始终坚持“弘扬创业者,保护改革者,鞭挞空谈者,惩治腐败者,大胆激励开拓者”;在思想领域,旗帜鲜明地倡导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注重提高劳动者的思想境界。有了这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机制,就使得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以保护和持久地发挥出来。
——现实目标与远大理想的结合。张家港人就是靠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一个目标接一个目标地干出了辉煌的业绩。在每一个具体发展阶段上,张家港从上到下都有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明确目标,各部门、各单位都清楚其在总体目标中的相应位置,并据此确定争创一流的时间表、明细帐,保证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共产党人从来都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论者,张家港发展思路的可贵之处也在于把各阶段的具体目标同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张家港的各级领导干事业,不仅有求实、务实的精神,更有宽广的胸怀和眼界,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们总是瞄准高标准给自己加压,在工业、农业、外贸、城建、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中,非但学先进,还要下决心超先进。当这些目标逐步变成现实以后,张家港人不是“见好就收”、“平安着陆”,而是心往更远大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他们决心到本世纪末,把张家港建成繁荣、文明、洁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港城。
——发展热情与科学态度的结合。张家港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把发展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他们善于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大势,善于把中央的决策、上级精神同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路子。张家港人认为有发展热情是可贵的,但发展必须以效益为前提,必须讲究发展质量。张家港搞基础设施,上大项目,都经过严格论证。1992年以来,没有出现一个“半拉子”工程。张家港的领导还意识到,发展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为子孙后代造福的战略眼光。发展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使张家港走出了快速、高效、持续、健康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
“张家港精神”已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
“张家港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不仅哺育了一代新人的成长,而且实实在在地使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推动生产力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现现代化是张家港市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在“张家港精神”推动下,经济建设步入了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实现了良性循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4年张家港市已从1992年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52.8亿元,人均1.86万元,在全省各县(市)中名列前茅。工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经济运行质量好。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中,张家港市占47家。去年全市企业亏损面是5%,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没有一家亏损。市里采取以工建农、以工补农的措施,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外向型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好势头,引进外资、出口贸易都为江苏省各县(市)之冠;保税区和开发区建设全面推进,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张家港敢于争先的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且在社会事业、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方面也敢争第一。他们重视投入、舍得投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近年来,张家港的文化、科技、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环保、绿化、民政等工作都先后获全国先进称号。张家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区环境卫生、街道整洁、秩序井然,城镇管理上水平、上档次,充满了现代化气息,大大加快了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切实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在张家港日新月异的历史性变化中,最本质最深刻的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张家港精神”促使张家港人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自主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和目标、效益意识不断增强,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由于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突出思想道德建设,张家港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骨干更加注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奉献意识,已经在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中确立起来。人们精神振奋、积极向上,社会安定,风气良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张家港人的精神生活日益充实,更加重视文明行为和规范的养成,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现代文明。城乡人民的都市意识、公民意识、环境意识、管理意识乃至法制意识都大大增强,原来意义上的农民痕迹逐步淡化,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正在健康成长。
“张家港精神”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显现的巨大威力向我们昭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纵观人类数千年文明史,任何一个国家的昌盛,任何一个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柱。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人民,要实施邓小平同志规划的“三步走”战略,要实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15年远景目标,把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带入21世纪,直到下世纪中叶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我们任重而道远。学习张家港,就是要学习和弘扬“张家港精神”,用这种精神团结人民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在我们伟大民族的振兴史上谱写更加光辉灿烂的新篇章!


第9版(理论)
专栏:坚定信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企业兼并大有可为
赵禄祥
企业兼并是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种重要手段。1992年以来,河北邯郸市滏阳化工厂先后兼并邯郸市树脂厂和邯郸市化工厂两个严重亏困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滏阳化工厂是国家大型化工企业,千万元利税大户,拥有固定资产5951万元,职工1800人,是全国化工企业500强之一。邯郸市树脂厂是一家集体化工企业,有职工1320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企业严重亏损,债务和亏损达8000多万元。1992年滏阳化工厂以承担债权债务的方式兼并了该厂,并对该厂进行了改组、改造、并轨等系列化重组,实行资产一体化管理。到1993年底,原邯郸市树脂厂便扭亏为盈,1994年实现利税780万元,由“包袱”变成了新的利税增长点。1995年4月,滏阳化工厂又以同样的方式兼并了亏损1400万元处于半停产状态的国有化工企业邯郸市化工厂。兼并后,仅一个月,原邯郸市化工厂就扭亏为盈,当月实现利税22万元,第二个月实现利税34万元。滏阳化工厂两次兼并,两次扩张,发展成为拥有职工4000人、固定资产1.52亿元,包括9个分厂、9个公司、生产20多个产品的国有大型化工企业,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自身优势进一步发挥,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5年1—7月全厂实现利税1920.2万元,其中利润1433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74.16%和650.65%。滏阳化工厂的成功实践给人们的启示是:
兼并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自求发展的机遇。每个精明的经营者都十分看重机遇。抓住了机遇,就抓住了市场的主动权。滏阳化工厂领导人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不但看到了亏困企业的沉重包袱,更看到了亏困企业的资产潜力。他们懂得,只要深化改革,科学管理,使亏困企业人尽其责,物尽其用,亏困企业就能走出困境;只要不断为企业捕捉新的发展机遇,企业就能充满活力,常盛不衰。
兼并实现了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搞活国有企业,加快发展,最重要、最现实的是充分发挥现有生产力的效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兼并为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闲置或低效运营的资产一旦与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相结合,就能释放出高于原来几倍、几十倍的能量。国有资产通过兼并重组,得到了保值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企业不可避免地要走入困境,甚至被淘汰。优势企业如能不失时机地把这些企业兼并过来,势必会以较少的投入,较小的风险,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这远比重新上项目,铺摊子、增规模省力、省事、划算得多。
兼并收到了压缩投资规模和扩大生产规模的双重效果。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要求看,必须压缩整个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从相当一部分优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际需要看,又迫切需要加大投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兼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滏阳化工厂通过兼并,资产存量增加了5300多万元,没增多少投资,没铺新的摊子,却达到了扩大生产规模的目的。
兼并为从整体上搞活国民经济提供了新思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低效运作的资产存量不可阻挡地要向优势企业流动。国有资产的这种分化、重组,将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效益的增长。
兼并消化了社会潜在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基本法则的驱动下,企业的倒闭、破产是不可避免的。倒闭、破产企业的职工要吃、要穿、要工作。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这些便成了一种潜在的社会矛盾。这一批人涌向社会,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压力,产生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滏阳化工厂通过兼并,使两个亏困企业的2000多名职工有活干、有饭吃,还能领到工资和奖金,使这一潜在的社会矛盾得到化解,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是搞好企业兼并的基础。搞好企业兼并首先要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优势企业有许多优势,经济上有许多辉煌,政治上也有许多荣耀,容易产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而企业兼并是先背包袱后得益,负重经营求发展,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需要勇于拚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需要敢冒风险,敢创新业的气魄。只有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才能迈出企业兼并的新步子。其次要更新传统的发展观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扩大再生产往往习惯于向上要投资、要项目、铺新摊子、扩大建设规模。而企业兼并则是企业以自身的优势盘活困难企业中难以发挥效用的资产存量并使之增值,救活别人、壮大自己。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实行企业兼并就必须更新发展观念。三要克服怕吃亏、怕丢面子的思想。实行企业兼并,优势企业的部分职工往往担心负担重,吃不了兜着走,死的活不了,活的被拖倒,跟着倒霉,对兼并积极性不高。劣势企业的职工也担心兼并后被人看不起,当“二等公民”,对兼并热情不大。这两种思想都不利于企业兼并的顺利进行。推进企业兼并,一定要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把兼并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兼并的方案和措施,发展的构思和前景给全体职工讲清楚,使每一个职工都能充分认识兼并的意义和内涵,对兼并充满信心,为兼并献计献策。
坚持自愿原则,不搞硬性撮合是搞好企业兼并的前提。企业兼并是一种企业行为,又是一项困难大、风险大的工程,必须坚持自觉自愿的原则,调动兼并双方的积极性,特别是兼并方的积极性。企业积极性高了,就能出智慧、出办法、出最佳方案,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取得兼并的成功。如果靠行政力量硬性撮合,搞拉郎配,或乱点鸳鸯谱,就会引起企业的反感,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弄巧成拙,事与愿违。
坚持资产一体化管理是搞好企业兼并的根本途径。企业兼并的目的是让优秀的厂长、经理经营国有资产,让优势企业组合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更快地增值,发挥更大的效益。企业兼并后就要进行一体化经营、一体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优势企业和亏困企业的优势互补、双向结合。
制定必要的扶持政策是搞好企业兼并的保证。企业兼并后,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兼并能否成功,方案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工作。但作为政府也应给予宽松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例如在减免原困难企业的贷款利息、对困难企业的贷款实行阶段性的挂帐停息、及时为企业注入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减免一部分税赋和“两金”、减免部分上缴利润、调整承包利润指标和工资总额与利税挂钩的基数等方面,政府都可以制定一些扶持政策,以促进企业兼并的顺利进行。对已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一定要保证落实,尽量为企业兼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9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风险经济学导论》出版
于川、潘振锋著的《风险经济学导论》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
该书共十章,系统地论述了经济风险的基本概念,风险经济学中的数量方法,经济风险的辨识、估计和评价,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外汇风险,经营风险的基本理论和预防方法,经济风险同企业家、经济法律及科技进步的关系等问题。本书可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各领域的经济工作者业务学习读物,也可作为经济管理、外贸外经等专业教学参考书。(晓章)


第9版(理论)
专栏:

  选好用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刘泽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首要问题。农村稳定了,全国在整体上就会稳定。“九五”期间,我们必须完成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战略任务。这两大战略任务的完成,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重视农业、保护农业、强化农业,保持农村的稳定。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归根到底,要靠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来实现。没有农民高涨的积极性,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都很难做到。我们一定要在保护农民利益和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方面下功夫,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要做好这些工作,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支部书记真抓实干。
事实表明:一个村子,只要有一个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群众就能组织起来,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就有力,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就快,农民就会共同富裕,农村就会稳定。而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如果不称职,这个村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就无力,农民达小康就没有希望,农村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多。因此,我们必须切实选好、用好农村党支部书记。
首先,要坚持选用农村党支部书记的高标准。农村党支部书记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一是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廉洁奉公,不谋私利,不怕吃亏,有献身精神。三是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奔小康。四是群众拥护,深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其次,要尽力从现有人才中挖掘出合格的党支部书记。在农村,合格的人选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要去发现、起用。特别要注意选拔那些具有一定文化科技知识、懂得经营管理的在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科技示范人员、乡村企业骨干以及外出务工经商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对于年龄稍大一些,文化程度不很高,但是有能力、有政绩、群众拥护的党员干部,也要大胆使用;对于一时没有党支部书记合适人选的村,上级党组织可以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党支部书记。目前,党政机关人浮于事,选派机关干部到经济长期发展缓慢的后进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尽快改变贫困后进村面貌,是一条能够较快见到成效的措施。同时,经上级批准,双方志愿,后进村还可以就近同邻村联合建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由邻村(大村、富村)的党支部书记担任,形成班子帮带、经济扶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三,要对党支部书记和后备力量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目前,农村党支部书记在思想、知识、工作方法等方面都急需进行培养、教育、提高,而我们恰恰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致使现有的党支部书记感到不适应,后备干部没有培养起来。培训、教育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可选送有培养前途的党支部书记和后备干部到大专院校深造,为农村培养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重点对象,要按照定人联系、定时谈话、定岗锻炼、定期考察、集中培训的“四定一集中”培训方法,常抓不懈。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解决好党支部书记的待遇问题。对党支部书记实行报酬同工作实绩挂钩,并保证兑现;对称职的现任贫困村党支部书记要给予应有的补贴;对卸职的党支部书记,乡村应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适当照顾,以解决现任党支部书记的后顾之忧;对坚持原则、敢做敢为的党支部书记,要支持、爱护,及时查处打击、报复、诬陷党支部书记的案件,为他们撑腰作主。对特别优秀的农村干部,可以破格招用为国家干部,任乡、县级领导。
第五,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党支部书记的号召力。集体经济实力强,党支部的腰杆就硬,党支部书记就有号召力。凡是集体经济实力不强的村,党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就弱。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始终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了防止少数党支部书记侵吞集体资产,必须切实建立健全村级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主要领导干部离职审计制度,接受群众监督。
第六,县乡党委要建立管理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制。要摸清所辖范围内党支部书记的底数,作出选拔、培养党支部书记的规划,对症下药,一村一策,将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好。要建立县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的制度,深入农村,深入群众,经常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党支部书记身上出现的苗头性问题,指导、帮助他们纠正错误,防止出现今年整顿了,明年又反复的状况。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党支部书记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集中两年时间整治农村社会治安的正确决策,狠狠打击一批地痞村霸等流氓恶势力,教育一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促进农村党政基层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的建设,扭转部分乡村治安不好的状况,维护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较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农村稳定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为党支部书记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


第9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宣传学集论》出版
曹福田著的《宣传学集论》已由成都出版社出版。
作者是四川省较早地从事宣传学研究人员之一。该书是其有关研究论文的汇集,共分为四篇,即宣传学及其分支学科,宣传家与宣传史,宣传艺术与技巧,宣传自身改革及其特征。书中论述较为系统,既有一定的理论概括力,又注意实用,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赴填小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