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瓦文萨缘何落选
朱富贤
11月20日,波兰总统大选尘埃落定,41岁的波兰社民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以3个多百分点的微弱优势击败了52岁的现任总统瓦文萨。对此,有的西方国家舆论指出,像其他一些中东欧国家一样,在波兰出现了左派“回归”的现象:总统、众参两院议长和政府总理均出自波兰民主左派联盟或农民党。
5年前,瓦文萨在竞选中提出“清算过去”的口号,颇受支持和称道。在首轮投票中,他战胜了自己的盟友马佐维耶茨基,并在第二轮中以得票74.7%的绝对优势击败蒂明斯基,从而入主总统府。5年后的今天,波兰大多数选民在思索如何提高生活水平、解决失业、贫困和治安等难题,瓦文萨却依然喊那句“清算过去”的口号,结果得了个“和者寡”的结局。而年轻的挑战者克瓦希涅夫斯基顺应潮流,提出捐弃前嫌“向前看”,建设贫富共济的“共同波兰”构想,颇得人心。这是包括瓦文萨在内的许多波兰政界人物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波兰这次总统选举,表现了中东欧政坛气候变幻的某些共同特征。许多波兰人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政治漩涡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方位,导致政坛上党派林立,大大小小270多个左、中、右党派组织纷争,而且出现“左派”党的成员选举“右派”总统候选人和“右派”党成员选举“左派”总统候选人的“反常”现象。传统的左、右派概念已经模糊不清,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然而,对“过去”是否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则使波兰社会分成了“后共派”和“后团派”两大营垒。二者势均力敌,尖锐地对立着。不难看出,这次总统选举,实际上体现了波兰“后共”和“后团”两大阵营的一场“殊死斗争”。
这次选举还有一个特点,即相当多的波兰选民超脱党派偏见和宗教教义,比较客观地评价候选人。他们既看候选人的历史功过,更观察其工作业绩、知识才能、文化素质和个人品格。既“听其言”,更“观其行”。在与瓦文萨的电视辩论中,仪表堂堂的克瓦希涅夫斯基思路敏捷,知识渊博,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为他赢得了一些选票。
对波兰选民而言,这次选举不啻是一堂新的“民主课”。这次竞选一开始,就有30多人想问鼎总统宝座,上至在任总统,下到私人企业主,最后,获得10万人支持签名的17名候选人参与了角逐。如此众多的人参加总统竞选,实不多见。在竞选过程中,一些团结工会组织利用罢工向对手施加压力,进行干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不安。波兰选民从这次竞选中领悟到,民主不是一种随心所欲的个人行为,而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不是动辄上街,扔臭鸡蛋,而是积极参与和协商。
从瓦文萨落选,人们看到了中东欧各国正经历着领导层的“更迭和交替”。波兰总统大选结束,标志着波兰社会正在走向成熟。历史在曲折中发展,不会停滞在原有的水平上。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安理会改革仍多歧见
本报记者何洪泽
联大全体会议上周对安理会席位的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的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各国对这个问题都十分重视,发言极为踊跃。共有70多个国家的代表在会上发表了各自的看法,提出了各种建议。与此同时,成立已经两年的安理会改革工作小组也向大会提交了他们的工作报告。尽管各国对安理会必须进行改革这一点已有共识,但在如何改革的问题上分歧仍然很多,差距很大。
安理会的改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安理会成员的数目,包括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同时调整各地区和不同类型国家的席位比例,以达到安理会席位的公平分配。二是改进安理会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民主化。
几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在辩论发言中都首先强调,安理会成员的扩大必须遵循公平地域分配原则,优先考虑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名额。他们指出,联合国50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是成员国已从创立时的51个增加到185个,而且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但目前安理会成员国中发达国家和欧洲国家占了很大优势。据统计,有79个国家从来没有担任过安理会成员国,有43个国家只担任过一次。它们都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这是很不公平的。
不结盟国家代表更明确提出,不结盟国家运动不能接受排除不结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任何选择。许多发达国家也表示同意安理会应增加亚洲、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名额。少数发达国家没有公开反对上述意见,但他们以不能影响安理会的工作效率为由,主张只有限地增加安理会的成员国数目。到目前为止,各国提出的扩大后安理会的席位数目多寡不等,从17—18个到25个都有。
最令人瞩目的增加常任理事国席位问题分歧最大。一些会员国,如日本、德国、印度、巴西、尼日利亚,已明确表示,他们希望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美国公开支持德国和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并威胁将抵制任何不包括这两国的方案。但许多国家认为,安理会的改革不仅仅是意味着增加两个或更多的发达国家。他们指出,安理会不是一个按所持股份决定投票权的公司董事会。
增加哪些国家为常任理事国,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常任理事国的标准。在这一点上分歧尤其严重。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不结盟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占联合国会员国的大多数。为了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公平、适当地代表这些国家的要求和利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应增加发展中国家。而另一些国家则认为,地域代表权原则虽然重要,但不应成为决定新常任理事国资格的唯一标准。其他客观标准如经济、人口、地域和对联合国的贡献也同样重要。鉴于意见对立,有的国家提出,设立一种新的半常任理事国或由某一地区、某类国家轮流担任的常任理事国。而有的国家干脆建议,如果在增加常任理事国问题上无法达成协议,就先只增加非常任理事国。
对新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也是两种意见尖锐对立。一种意见认为,所有常任理事国必须不仅负同等责任,而且享同等特权。反对者则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给予任何国家否决权,无论是叫作常任或半常任理事国。现在冷战已经结束,否决权不再有任何借口或理由。这两种意见对立,明显地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利益和观念。
关于改革安理会的工作方法,各国代表在发言中也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大多数国家强调,必须使安理会的决策更民主、更透明,并与联合国其他机构的权力保持平衡。安理会在作出决定之前,应听取其他会员国的意见,并同有关国家对话协商。他们认为,应当把安理会向联大负责的原则从空话变成现实。只有在联合国所有会员国都能平等参与决策时,联合国才能有效地处理世界的问题。但也有人坚持,在决策方面,不能让透明度喧宾夺主。安理会必须保持为其决策过程的唯一主宰。
经过讨论,各国对安理会改革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为进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但进入下一阶段工作,即实际谈判,将会更艰苦、更复杂、更需要时间。
(本报联合国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和谈达成协议
北约维和部队就绪美国会提派兵条件
本报华盛顿11月21日电记者黄晴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今天中午宣布,前南三方首脑11月1日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开始的波黑和谈于21日上午达成了和平协议。
克林顿宣布,这份长达65页的和平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各方承认波黑是一个统一主权国家,萨拉热窝是波黑统一的首都。波黑的统一政府通过自由直接选举产生。被指控犯有战争罪的人不得担任公职,并将受到审判。交战各方将释放战俘并遣返各族难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将向波黑提供援助,帮助难民重建家园。
克林顿称赞参加和谈的前南三方首脑为达成和平协议而作的努力。
克林顿还就美国对波黑的立场和出兵维和的理由进行了陈述。他表示,将尽快争取美国国会支持美军出兵计划。
据报道,21日下午将举行协议草签仪式。另据来自萨拉热窝市的消息,萨市市民获悉和平协议达成,欣喜若狂。
据新华社华盛顿11月20日电(记者周锡生)美国国防部官员20日透露,北约向波黑派遣地面维和部队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如果波黑冲突各方达成全面和平协议,维和部队将能迅速到位。
此间新闻媒介援引五角大楼官员的话说,北约准备派往波黑的6万名维和军人将来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0多个国家,其中美国派遣的人数最多,约有2万多人。其次为英国,约1.3万人。
据报道,北约维和部队计划在波黑各方正式签署和平协议的一周内,分别经意大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等国开赴波黑。这支部队将由美国四星上将、现任北约盟军驻欧洲总司令朱尔万指挥。
又讯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多尔19日晚向克林顿政府提出警告说,除非国会提出的几项具体要求得到满足,否则由共和党人控制的参众两院决不会赞同政府向波黑派遣地面部队的计划。
据国会人士20日透露,多尔提出的主要要求是:在波黑冲突各方达成全面和平协议后美国政府必须立即单方面宣布取消对波黑穆斯林政府的武器禁运,使穆斯林拥有与波黑塞族武装抗衡的能力;促使国际社会和国际战犯法庭早日将波黑塞族领导人卡拉季奇和姆拉迪奇等人作为“战争罪犯”审判;制订出保证美国地面部队从波黑安全撤出的“战略计划”。 (下图均为本报电视照片)(附图片)
和谈各方达成协议
萨市居民举杯庆贺


第6版(国际)
专栏:

  是否延长美军使用冲绳基地
知事严词拒绝首相意欲代签
本报东京11月21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执政三党领导人今天上午举行党首会议时,村山首相正式表示,在冲绳县知事拒绝签字的情况下,将根据“法律程序”“代行签字”,强行延长冲绳美军基地的使用权。这个决定得到了其他两党的赞同。
从明年3月到1997年5月,驻冲绳美军基地将有35处土地的使用契约到期。由于今年9月驻冲绳美军士兵强暴日本少女事件的发生,愤怒的当地居民纷纷要求不再续签使用合同。根据法律,可由当地行政首长代签。但是,冲绳县知事大田昌秀表示决不代签。本月以来,执政三党代表团亲赴冲绳游说。4日,村山又亲自与大田知事会谈,但都未使大田昌秀改变初衷。
村山首相今天作出上述决定后说,向驻日美军提供基地是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中承担的义务。
日本内阁决定,作为代行签字的第一步,明天将向大田知事发出正式“劝告”。如果无效,则发出“履行职权的命令”;如果继续无效,则提起诉讼。内阁胜诉后,由首相代签。
大田知事在得知内阁的决定后表示,还要继续向内阁反映县民的意见。他还对内阁在这个问题上唯美国马首是瞻表示不满。
据新华社东京11月21日电据《每日新闻》今天报道,日美两国商定,争取在一年之内拿出解决冲绳美军基地问题的方案。这是“日美特别行动委员会”20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决定的。
今年9月驻冲绳美兵强奸女小学生事件后,慑于日本国民尤其是冲绳县人民的强烈要求,日美双方同意成立“日美特别行动委员会”,讨论解决冲绳美军基地问题。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当选总统发表电视讲话
强调继续推进改革争取加入欧盟北约
本报华沙11月20日电记者朱富贤报道:波兰当选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今晚向全国发表了首次电视讲话。
在讲话中,他强调了波兰不会“偏离”改革的轨道,不会放弃与欧洲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他说,总统应该是波兰社会“合作和对话”的对象,应该以解决千百万失业者和贫困阶层的问题为己任,应该为波兰青年、波兰农村做些“有益”的工作。他将把这些作为“重要的”任务来对待。
在谈到对外关系时,克瓦希涅夫斯基说,加入欧盟和北约是波兰“面临的任务”。波兰将遵循“民主原则”,考虑到“共同愿望和双边利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合作关系,为世界的“安全、和谐和协调”作出自己的努力。
克瓦希涅夫斯基今年41岁。1984年至1985年任《青年旗帜报》主编。从1985年起,任波兰部长会议成员,主管青年事务,曾是波兰统一工人党党员。1990年1月,前波兰统一工人党解散后,在其基础上成立了波兰社会民主党,克瓦希涅夫斯基任该党主席。此后他出任波兰民主左派联盟议员团主席。该联盟在1993年议会选举中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胜利,并与农民党联合组成了政府。(附图片)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札记

  将官“失言”
王南
据报道,美国驻太平洋部队总司令、海军上将理查德·麦基,因在驻日美军3名士兵强暴日本冲绳女学生一案问题上的“失言”而被迫辞职。
事情是这样的:麦基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认为他们是再傻不过的。我说过几次,他们(为作案)花在租汽车的钱足够找一名妓女。”此言一出,旋即掀起轩然大波。日本外相河野洋平马上发表谈话,对此深表遗憾,认为麦基所言与其身份十分不符。美方有关人士亦为之汗颜、尴尬和恼怒,美国防部长佩里担心这会进一步激发日本冲绳人民的反美情绪,因此要求麦基辞职。
美国驻日本大使蒙代尔慌忙给日方打电话解释,麦基的话并不反映美国政府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希望日本方面予以理解,并称麦基实际上是被解职的。
3名美国大兵对一位他国女孩施暴,这本是件触犯刑律的案件,但在麦基这位美国海军上将看来,似乎只是“再傻不过”才酿成大错。且不说麦基应对此事负有的“领导责任”,其言论本身就是对女性的莫大污辱。何况,问题不仅仅在于麦基的“失言”,关键在于一位督统数十万将士的美军高官,竟会在如此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缺乏最基本的认识。
身为太平洋美军司令的“是非观”尚且如此,足见漠视他国法律和人权的意识在美国官兵中已泛滥到何种程度,无怪乎驻外美军作奸犯科、为祸无辜的案例屡见不鲜。
麦基丢官固然起于“失言”,但更因言不逢时。近来,美日两国龃龉不少,如贸易纠葛、强奸案和间谍案等等。尤其是那桩强奸案,已激起日本国民强烈反对美兵驻扎的情绪。克林顿本欲借大阪会议之机亲往慰抚,不意“庭院起火”,难以分身,日本舆论对此也已颇有微词。如何修补紧张的美日关系,已令美国政要挠头。麦基此时出言不逊,无异于火上浇油。美方罢黜麦基,貌似匡扶公允,实则是从美日关系的所谓“大局”着眼。麦基丢官,与其说是“失言”,不如说是鸟撞在枪口上。


第6版(国际)
专栏:

  车臣总理车队遭袭击
据新华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日电(记者黄慧珠)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理扎夫加耶夫的车队二十日晨在格罗兹尼遭恐怖分子袭击。总理幸免于难,六名警卫人员受伤。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扎夫加耶夫的车队今晨在去格市政府大厦的路上遭遥控炸弹袭击,然后一伙恐怖分子在附近一座楼顶上向车队扫射。
目前,车臣局势十分复杂。车臣最高苏维埃本月十八日决定将于今年十二月十七日同时举行联邦国家杜马和车臣共和国元首选举。车臣反政府领导人杜达耶夫坚决反对在俄军撤出前举行选举,并扬言要“惩罚选举组织者”。据俄联邦驻车臣联合部队新闻处二十日宣布,在十九日至二十日的一昼夜内俄联邦部队遭六十三次袭击,四名俄军人被打死,十五名受伤。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拿马城学生示威 抗议重谈运河主权
据新华社巴拿马城11月20日电巴拿马2000多名学生20日在连接首都巴拿马城和运河区的烈士大道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巴美两国政府重新讨论在2000年后美国是否在运河区继续保留部分驻军问题。
据报道,巴美两国领导人将于11月30日和12月1日举行会谈,讨论2000年巴拿马当局全部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后,美方是否继续在运河区驻扎军队的问题。对此,巴拿马各界意见纷纭。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不少巴拿马人主张继续保留美军基地,但学生们则普遍认为,这是丧权辱国之举。
学生领袖海梅·卡斯蒂略在接受当地电台采访时表示,在今后几个星期,他们将继续举行各种各样的抗议活动。由于学生的抗议活动,巴拿马教育部当日已宣布关闭一所大学。


第6版(国际)
专栏:

  穆巴拉克强调继续中东和平进程
新华社开罗11月20日电据中东社今天报道,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强调中东和平进程必须继续下去,不能停滞不前。
穆巴拉克是在接受德国一家杂志的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警告说,中止和平进程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穆巴拉克说:“本地区绝大多数人民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中生活。但非常遗憾的是一些欧洲国家向(本地区的)宗教极端分子提供政治避难,尽管事实证明他们是恐怖活动的幕后策划者。”
他说,欧洲国家如果认识不到它们这样做的后果,就将要为此付出代价,因为恐怖主义者已经开始在它们那里策划暴力事件。
在谈到叙以和谈时,穆巴拉克说,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希望和平,以色列代总理佩雷斯也表示将致力与叙利亚达成和平协议。
他强调,埃及不会改变其立场,以色列必须撤出它1967年来占领的领土,包括属于约旦河西岸的东耶路撒冷。


第6版(国际)
专栏:

  俄称完成削减常规武器义务
据新华社莫斯科11月20日电(记者黄慧珠)俄罗斯国防部新闻局20日宣布,俄已履行在欧洲常规裁军条约中所承担的有关削减常规武器的义务。
新闻局说,截至11月16日,即上述条约规定的削减常规武器的最后期限,俄已削减了3188辆坦克,5419辆装甲车,660门大炮装置,1029架战斗机和99架攻击型直升机。
据俄通社—塔斯社报道,在今后的120天里,欧洲常规裁军条约成员国将派70个观察组来俄检查常规武器水平。
欧洲常规裁军条约是1990年6月签署的。俄方虽然履行了该条约有关削减常规武器的义务,但俄与西方在条约关于俄在圣彼得堡和北高加索等地区的军备限额等问题上存在分歧。俄近年来多次提出修改这一文件,要求增加在北高加索地区的常规力量。莫斯科认为,如果俄继续执行这一在原苏联时期签署的条约,欧洲的力量平衡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威胁到俄的国家安全。


第6版(国际)
专栏:

  曼德拉和苏亚雷斯相互授勋
南非总统曼德拉二十日在比勒陀利亚会见了来访的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并授予他南非最高级国民勋章“好望角勋章”。曼德拉同时还接受了苏亚雷斯授予他的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勋章”。曼德拉在授勋词中说,授予苏亚雷斯勋章是为了表彰他对南非民主进程的支持和他对葡萄牙企业家在南非投资所给予的鼓励。


第6版(国际)
专栏:

  克南签署有关战争失踪者协议
据克罗地亚新闻媒介报道,克罗地亚和南斯拉夫十九日签署了一项关于战争失踪者的协议。这项协议是两国外长在美国的俄亥俄州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签署的。这项协议要求两国尽快释放被囚禁的俘虏,但被起诉的或被判战争罪者除外。协议还要求交换有关失踪者的资料和情报。


第6版(国际)
专栏:

  日美举行联合实战训练
据《日本经济新闻》二十一日报道,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九师团和美国第三海军陆战师,从十一月二十日起在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的一个演习场举行为期十天的联合实战训练。参加这次训练的美军来自夏威夷驻地,共八百人。这是驻冲绳美军士兵于今年九月四日强奸日本少女事件后日美第一次举行联合实战训练。


第6版(国际)
专栏:

  德阿签署两项军事合作协定
德国和阿尔巴尼亚二十日在波恩签署了两项军事合作协定。据德新社报道,这两项协定涉及双方的军事合作,但具体内容未作透露。协定签署时,阿尔巴尼亚国防部长萨费特·茹拉利正在波恩进行访问。他与德国国防部长福尔克尔·吕厄进行了会晤。他还将于二十一日和二十二日参观德国的军事设施。


第6版(国际)
专栏:

  巴西总统任命新空军部长
巴西总统卡多佐二十日任命退役空军上将莱利奥·维亚纳·洛博为新的空军部长。卡多佐已于十九日接受了前空军部长毛罗·若泽·格兰达的辞呈。格兰达是卡多佐政府今年一月一日执政以来首位辞职的内阁成员。他因涉嫌参与协助一家美国公司在巴西亚马孙监测系统国际招标中中标而辞职。(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哈马斯宣布不参加选举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19日电伊斯兰抵抗组织(哈马斯)今天宣布将不参加明年1月20日举行的巴勒斯坦选举。
哈马斯在加沙地区散发传单,呼吁其他伊斯兰运动组织和所有巴勒斯坦人抵制这次选举。哈马斯说,选举应当体现“我们人民的意愿”,而不应基于“不公正的奥斯陆和塔巴协议”。
根据巴以双方达成的协议,生活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包括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将于1996年1月20日投票选举由82人组成的巴勒斯坦委员会和该委员会的主席,未来选出的具有立法权力的委员会将取代现在的巴勒斯坦自治领导机构。


第6版(国际)
专栏:

  塞政府军夺回10城镇
新华社弗里敦11月20日电塞拉利昂国防部发言人布里马·凯比今天说,塞拉利昂政府军上周在该国南部地区夺回了由反政府武装控制的10座中等城镇和村庄。
凯比说,“这是一场决死的战斗,但是我们最终赢得了胜利”。他说,这10座城镇和村庄都在莫扬巴地区内,其中的卡尼亚、拉瓦纳和科布图特是采矿重镇。
塞拉利昂自1991年以来战乱不断,当时,桑科领导的革命统一阵线向前总统莫莫政权宣战。1992年4月,斯特拉瑟发动政变推翻莫莫政权之后,桑科一直拒绝同斯特拉瑟领导的新政府合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