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消除酸雨不是梦
中国现有工业燃煤设备40万台,煤炭消耗量为世界第一。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1800万吨。大量的二氧化硫排放,导致了部分地区酸雨现象严重。及早解决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和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
中国环境保护公司作为中国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环保公司,长期致力于引进与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脱硫技术。他们引进美国阿兰柯环境资源公司的专利产品——荷电干式脱硫系统,并先后在国家环保局、电力部、机械部、冶金部等单位举办了技术讲座及技术推广会。由于该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目前已由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
荷电干式脱硫系统是通过在锅炉出口烟道内喷入干的吸收剂(通常用熟石灰),使吸收剂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产生颗粒物质,被后面的除尘设备除去,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这项技术不但适用于新建项目,而且能使现有的除尘设备增加脱硫功能。脱硫的主要原料是我国随处可见的熟石灰,因此,这项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王和文)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怎样使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不再互为代价,答案来自——
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战略
顾晓君
在我国,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把政策、科技、投入三种措施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强调中国特色,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先发展。首先是加速发展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水产业的部门生产。在进一步稳定种植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相对效益较高的养殖业及其加工业。其次是协调发展人口、耕地等自然、社会资源与产出总量,努力使三者朝着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提高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耕地产出率,使农产品商品率的传统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长效技术与短平快技术结合,等等。
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从持续为出发点考虑,必须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又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发展与保护不再互为代价。由此,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战略应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目前至2000年,以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主,适当兼顾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相矛盾时,开发利用是首要矛盾,大力增加投入,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并重,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战略,目前亟须着手建设的,是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
一、建设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农业的持续发展随着综合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会有所降低,取而代之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些超自然条件,如政策的波动、科技投入的不显著等。这就要通过加强农业法制建设实行,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政府对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农业综合生产力发展稳定、有序、规范,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建设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投入政策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投资不足状态,使农业在相对充裕的投入环境下发挥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三、建设有利于农业综合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技术政策体系,选择以较少的投入量去通过科技进步主动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政策上应优先保证先进适用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只有这样,农业的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对农村民营科技的几点思考
张建国
民营科技,是改革开放后涌现出来的新事物。这一事物是对国营科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有力补充,也是“第一生产力”直接参与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渠道。但是民营科技发源地是在人才相对密集、知识相对集中的大、中型城市,由于它的运作人员文化素质较高,使民营科技业发展很快,给大、中型城市的经济带来繁荣。
而我国县以下教育水平还不高,群众的科技意识相对淡薄,过去农民群众应用科学技术,只是简单方法的操作,如农民按药瓶上的说明使用农药,按科技站的规定种植农作物等。群众认为,“摆弄”科学技术历来是“官办”的事。这些现象说明,不解决民营科技的群众接受意识问题,农村的民营科技就发展不起来。山东省高密市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首先让群众知道民营科技是什么,搜集了一些有说服力的民营科技成果,对广大群众集中持续了一年时间的宣传;并选拔了一批党团员骨干先吃“螃蟹”,带头干民营科技项目,市里还拿出一定资金,为群众“保驾”。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实施后,群众对民营科技的接受意识来了一次大飞跃。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高密的科技开发项目雨后春笋般出现,民营科技机构达到一百多个,上新科技项目三百多项。
民营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不要国家拨款,自筹经费,自负盈亏。这就迫使民营科技业在经营中,要善于将新技术尽快转化成市场产品,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在农村发展民营科技,就要紧紧联系这个特点。这要求农民群众量力而行,以短期、中期目标为宜。据调查,在县以下区域发展的民营科技项目,如果超过五年不出效益,就难以办下去。
农村科技骨干人才在接受技术信息、观察市场信号、检索科技产品等方面,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往往存在着很大局限性。解决这个问题,就目前县级区域的情况看,只有政府伸出“一只强力调控之手”,才能避免走弯路。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与科学家对话

  罗沛霖院士谈
文化领域的电子信息化
罗沛霖:电子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13年生,193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3年后在党组织资助下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直修博士学位,以22个月时间修毕全学程。1950年回国,曾主持筹建我国最大规模的多门类电子元件制造联合厂;在电子及电机方面有若干创造性贡献。
问:您对文化领域的电子文化信息问题早就提出过许多独特的见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此很关心,但又不大了解,请您就其含义和内容作一介绍。
答:电子与光电子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信息技术的伟大奇迹。如果我们从精神文明和文化生产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会认识到在这场信息化产业革命中,文化产业的革命占有巨大的分量,是信息化产业革命深层次的内核。
文化领域以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为立足点的新产业革命将形成一个先进文化信息技术系统。当这个系统实现时,人类将能享受到难于想象的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人们在家里甚至在行动中(步行、乘车等)、在几乎任何时间,都可以通过综合视听终端获得各种优越的服务。综合视听终端可以是固定的、移动的、便携的或袖珍的、掌上的甚至隐形的。
我们可以列举几个人们通过这个终端所能获得的各种服务项目:
——电子教育与远程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业余”的,而且还能代替相当部分的正规学校教育。远程电视教育将是交互式的,即学生提问、老师回答的师生对话讨论形式。课程种类繁多,有不同的教材和教师,学生可以任选。
——电视会见: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会亲友、研讨交流、开会等,不需亲到而几乎与亲到无别。逼真度、色彩、实时性都远比现在的可视电话好得多。
——电子印刷出版和发行:初级的电子排版印刷已经实现,已不用手捡铅字。还要进一步实现手稿、声音的自动识别输入以及计算机翻译和辅助翻译。发行方式,可以印成书籍或制成光盘等分发,也可以直接发给订户终端或进入远程电子图书馆供用户调用。光盘书籍、期刊和新闻报纸也将十分普及。
这样的系统建设成功以后,人们办公、办事就可以足不出户,据说美国的职员已有一定百分数过上了这样的生活。
问:您对先进文化信息技术系统的综合视听终端及服务项目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令人向往。要实现上述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在技术上应如何构造?
答:首先,这个完整的系统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音像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超大规模数据库)和当前正在兴起的只读光盘书籍发行技术相互高度融合的产物。上面提到的终端也一定会从这些技术中产生出来。现在的先进通信用户终端已经纳入了数据通信设施,可视电话也在试用。其次,为了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必须要有制作各种音像材料的场所。第三,要有许许多多的信息库,这些信息库往往就是经过改造提高的超大、极大规模数据库,把各种服务所需材料储存在里面,供随时调用。另外,要有一整套的传输子系统和调度分配子系统(交换机),规模十分庞大。要把所有用户和系统连起来,并能在其间按需要传输复杂多样的音像、数据、文字材料等等。
问:请您谈谈文化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或者说传播信息的途径在技术上经历了哪些阶段,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
答:在技术上,从广播无线电开始,在80多年中,我们已经历了两个阶段,正在向实现第三个阶段(完成阶段)做最后冲刺。
第一个阶段从广播、电视发展到录音、录像,其发展已经相当充分。第二阶段以计算机的发展与第一阶段交叉,计算机、电子邮政、传真等正在进入每个家庭,光纤通信、卫星传播也在开始进入家庭。电子编辑、电子写作和电子排印已经成熟推广,并提高效率许多倍。激光唱片和录像盘已占领市场。
另外,图、像、声终端的高度弥散,不但进入家庭而且来到每人身边,例如,磁带、激光唱片和收音“随身听”,掌上计算机“随身算”,个人通信机“随身拨”号,袖珍电视“随身看”,文字处理“随身写”,电子词典“随身查”等。
在第二阶段中出现了向第三阶段的突破。有代表性的是已有不少电子书刊发行、上市——用激光盘或磁盘代替纸,用编码代文字,用显像管——计算机终端显示、阅续。仅是现在的激光唱盘已可记录几千页的文字或成百幅的高质量彩图,标准大盘可以储存几小时的彩色电视图像。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孙伟林曹乐嘉陈辉
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这样的一枚“硬币”,就代表了文化。——李政道
                
金色的十月,火红的秋叶,映衬着北京湛蓝的天空。
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内,科学与艺术研讨展示会正在举行。
科学界人士来了。他们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朱丽兰,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玉台,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怀国模,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德昭、何祚庥、冼鼎昌,中国工程院院士叶铭汉,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李竞、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龚镇雄……
艺术界人士来了。有国画大师吴冠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中央工艺美院院长常沙娜、著名艺术家及艺术评论家柳冠中、杜大恺、刘巨德、李延声、广军、张立辰、邵大箴、鲁晓波……
这个名人荟萃的盛会是科技日报为庆祝创刊十周年而举办的。科学家与艺术家在这里“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科学之光与艺术之光在这里交相辉映。
  科学需要抽象思维和严谨的逻辑,艺术则充满浪漫和诗意,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科学家和艺术家怎样理解和认识对方的领域?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科学与艺术的浪涛互相推动,共同缔造着人类文明。但曾几何时,科学与艺术却分道而行。随着时代的进步,二者的日益融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进一步加强科学界与艺术界的互相了解、交流,促进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科学界与艺术界的共同呼唤,也是这次研讨展示会的主题。
科学和艺术,它们何处相同?何处有异?
李政道教授的主题发言首先精辟地阐述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响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观察和抽象,这种抽象的总结就是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所以,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它们事实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样的一枚“硬币”,就代表了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以一个艺术家的眼光描绘了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轨迹:“科学与艺术有密切的关系,但在每个时代、每个时期所反映的形态不一样。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科学与艺术本为一体,在近代才分开。进入20世纪后,科学和艺术又逐渐在汇合,这个汇合是个漫长的过程,有赖于社会、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我们今天要做的工作,就是促进科学与艺术的互相吸引、互相繁荣。”
中国科学院院士冼鼎昌认为:“中国有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传统,古代就有既是大科学家又是大艺术家的学者。例如屈原,他在《天问》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四个问题,都是现代科学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宇宙的起源、天体的形成、日月的运行、物质的结构。屈原还是音乐家,他的《国殇》,音韵之铿锵、节奏之深沉,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艺术家从他的诗歌中得到灵感。”
爱因斯坦曾对他的相对论有一个评价,说他发现相对性是因为它具有审美的合理性。他深信,美是探求理论物理学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那么,科学家理解的审美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
李政道教授说:“自然界盈盈实实,复杂极了,但基础的自然定律却很简单。若能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得到阐述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自然定律,那就是科学上的大发现。科学与艺术虽然研究方法不一样,但都是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也可以说就是追求美。”
  越是大科学家,越深深地热爱着艺术,从艺术宝库中吸取的养分也越多。艺术是科学创造的亲密伙伴,她会将科学引向高处,引向深处,引向远处。
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介绍了已故中国科学院院长、大文学家郭沫若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方面的不懈努力。青年时代的郭沫若,就在自然科学的文艺化方面进行了富有特色的探索和实践,在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29年中,一直重视和倡导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和交叉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钱学敏的发言,使人们更了解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情趣。在钱学森的心目中,不仅拥有一个广阔无垠的科学世界,而且拥有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在艺术世界里,他对文艺理论、音乐、诗歌、戏剧、绘画、书法等等,都用心体味过,深深地热爱着,并有独到的见解。钱学森大力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和交叉学科的创建,他说艺术将把我们引向高处,引向深处,引向远处……
酷爱音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德昭在会上热情洋溢地谈了音乐艺术在他科学生涯中的重要影响。他说:“有一次,我为从理论上求出低层大气中每立方厘米每秒应当产生10对正负离子,查遍了各种物理手册。焦急中,我无意中哼起了贝多芬第五交响曲。那旋律竟像是在说:‘要努力!要努力!’——我感到了一种强大的激励。我顿时想到了离子来源于天然放射体和宇宙线,何不查查居里夫人的巨著《放射学》?果然,在居里夫人的这部巨著中查到了天然离子是9—11对。我兴奋极了。遗憾的是,我无法感谢贝多芬!”
天文学家李竞把探索宇宙和音乐艺术称为他的两个“莫逆知己”,两者都使他胸襟开阔,崇尚真善美。他相信,和谐的宇宙与和谐的音乐相通相融,探测星空和爱好音乐也能和谐共存。
科学家对艺术的迷恋和炽热情感,如白云萦绕,如彩霞火红。人们又谈到玻尔、普朗克、郎之万……,谈到他们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越是科学的,就越是美的,也就越是艺术的。对称美?不对称美?还是对称中含有不对称美?这是科学课题,又是艺术课题。
李政道教授在研讨会上提出了“对称与不对称”的议题,他敏捷、跳跃的思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天地。
自然界对称的美,曾使无数人为之惊奇,赞叹不已。李政道和杨振宁却从基本粒子在弱相互作用的条件下有左右不对称的现象中,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对称与不对称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中,李政道教授又进而揭示了其中的美学原则和普遍意义。
对于这样一个高深莫测的自然定律,李政道教授却用“右”字在汉代竹简中的写法,与今天我们写出的“左”相对称这个简单又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宇称状态中“镜向对称”、“镜向反演”的道理,同时论述了科学艺术结合在古代文字中的体现。
吴冠中教授一连列举了几个例子:民宅门上的门神,两个是对称,但又不能一模一样,才有美感。寺庙门上的哼哈二将,形态各异,其中都蕴含着对称与不对称的关系。
常沙娜教授说:“对称中的不对称,我们叫均衡。对称、呼应、均衡,在绘画艺术中处处体现。”
何祚庥教授从科学论及艺术:“宇宙间规律大体守恒,又有所不守恒,大体对称又有所不对称,才称为美。这是很重要的美学原则。很多艺术家的创作都体现了这一美学原则,应用了这一规律。”
对话和交流,加强了科学界与艺术界的相互了解。彼此都从一个新的高度意识到:艺术需要科学,科学需要艺术。
(附图片)
朱光亚(左)和李政道(中)正与艺术家畅谈。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伟大变革呼唤科普
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中国正面临伟大的变革,中国的伟大变革呼唤着科学技术,更呼唤着科学技术的普及。
科学是现代技术的发源地,现代科学是推动高技术产生的基础。发展科学事业是科学家的职责。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界的规律,推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同样,科技普及工作也是科学家的职责。因为有了在科学成果基础上产生的高新技术,还要有众多的能够掌握这些高新技术的人,才能使之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切实地开展科学技术的宣传与普及,以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又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科技普及工作已是当务之急。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的同时,广泛普及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用科学战胜愚昧,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是历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伟大变革呼唤着科学技术的普及。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科教兴国”的目标,也是“科教兴国”的前提。在搞好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应该、也能够做好科普宣传工作。而且,像对待科学研究工作一样,应该把科普宣传工作作为科学事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部分工作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每取得一项新的成果,每有一项新的发现或突破,都应当把它写成一篇科普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向人民群众进行介绍。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国际科技界有了新的发现和突破性进展,也要将其介绍到国内来。如果我们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都这样认真去做,再加上全国的传媒和宣传部门一道努力工作,我们的科学技术宣传与普及就会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进行科普宣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需要较好的写作水平。但是,科普宣传首先要注重的是它的科学性,唯此才能真正达到普及科技知识、普及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的目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参与是保证科普宣传工作的科学性的根本保证,让我们在这伟大的变革时代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11版(科技园地)
专栏:

  世纪之交,科技传播在中国
杨健
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抵达中国,第一次把欧几里德的几何学带到了遥远的东方。4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另一位西方人李约瑟因为撰写《中国科技史》,总结概括了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和赞誉。令人深思的是,他们对人类进步的贡献都不是自己的科学发现,而是在科技传播领域中的显赫功勋。
再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组数据:1970年以前,日本的国民总产值每增加1%,能源消耗量就要增加0.6%;而到1980年,日本因为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能耗反而减少了0.94%。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科技传播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令人折服的哲学家培根的另一个论断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那便是:“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前些时候,以“世纪之交的中国科技传播”为主题的首届科技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园拉开帷幕。我国第一个科技传播学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一门新的边缘学科——科技传播学在我国的诞生。
在我国,科技传播对于整个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科技文献信息量的逐年增加,人们面对数量大、增长快、交叉多、保密性强的信息之海,往往难于快、准、全地检索到所需的最新信息,许多科技工作者一生所做的全部工作只不过是追踪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或是重复他人的发现。
据调查,我国主要部门间交流的信息量只占其拥有信息量的11%左右,科技信息的交流比例与此大致相当,许多科研单位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全国现有的7万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传播推广的仅占30%,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就更少。
在农村科技传播中,有的传播者不顾农民的接受能力和文化水平,在传播活动中不讲实效,不讲究方法和技巧,收效甚小;有的则过分迁就农民的能力,只“摆事实”,不“讲道理”,忽视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然而瑕不掩瑜。近十几年来,我国科技传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使大众传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兴盛,高技术化正成为科技传播最明显的特征,教育的普及正使科技传播成为一项社会化事业,科技信息和咨询服务异军突起,各种信息中心层出不穷,而国际科技交流已成为家常便饭……科技传播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中国的面貌,并将把中国带向一个光明的新世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