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文摘)
专栏: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出
要重视高校专利
据国家专利局对1994年和1995年1至9月份的同期比较,大专院校国内专利申请呈负增长的趋势,为-14%。有关人士在分析其原因时认为,除了与学校申报数量减少有关外,更与人们的专利意识淡漠、侵权严重、执法力度不够、经费困难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北京大学专利事务所的周政老师说,专利纠纷在高校时有发生,尽管国家法律比较健全,但因执法力度不够,加之面对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使得教师和专利工作者不愿耗费精力去进行马拉松般的诉讼,即使获胜,其所获得的赔偿也是微乎其微。
中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长助理王顺荣认为,政策导向是高校专利申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一项成果成为申请专利后,得到的奖金才数十元,专利实施后发明人按国家规定可得到0.5%—2%的税后收益,但目前普遍都不能兑现。
经费不足也同样困扰着高校的专利工作。清华大学专利事务所的廖元秋介绍说,高校专利申请量下滑,经费不足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已通过审查专利,因为经费问题,只好自动放弃。
据了解,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从事科研活动的有814所,建立专利事物所的却只有七八十所。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高校科技工作者重成果、轻专利的传统观念还未得到根本的转变。据有关部门的统计,1994年高校通过鉴定的项目有8800多项,申请专利的只有2200多件。
我国高校专利工作起步较早,基本上建立了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专利工作队伍,他们为推动高校专利事业的向前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由于专利申请量的下滑,有的专利事务所甚至张贴了复印、打字的广告。另按规定,专利事务代理人不能申请专利,使他们不得不在事业上作出牺牲,造成了留不住人,招不来人的局面,使专利工作后继乏人。(摘自《光明日报》朱振国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文物拍卖与文物保护
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由于文物拍卖活动允许私人提供藏品参拍,而且对超等级的文物可以实行定向拍卖,使一些久藏民间、秘而不宣的珍贵文物开始出现,也使国家有可能吸纳保护。如在1994年文物拍卖活动中,通过定向拍卖,将由私人提供的“孙中山手稿”等一级文物,由国营陈列室、博物馆所收藏,实现了珍贵文物从私有变为公有的转化;在1995年拍卖品征集中,又涌现出北宋“张先十詠图”等深藏民间的世间孤品、国家重宝,被故宫博物院买下珍藏。
通过拍卖即使有些珍贵文物被私人收藏家所购得,他们也会倍加珍惜花费巨金买下的“宝物”,精心加以保护。特别是一些珍贵文物通过定向拍卖,为今后建立民间珍贵文物登记制度并实施跟踪监督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
如果把文物这一特殊商品混同于一般商品,放在橱窗中定价待购,或放在旧货市场内任人取舍,都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文物的价值。而在拍卖会上,由众多珍视它的人来竞投,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在竞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拍卖活动中,中国精品字画的价格一路攀升,一些近代国画大师的作品成交价高达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不断创下世界拍卖市场的新纪录。中国文物在拍卖会上实现的价格,又对整个文物市场起着重要的引导和定位作用,并且使国营文物公司数以百万计的文物商品大幅增值,带动了门市销售和内部经营管理,改变了前一时期旧货市场活跃,国营文物商店萎缩的被动局面。
由于拍卖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中国文物的国内价位逐渐与国际价位接轨,有些超越了国际价位,出现中国文物按市场经济规律从海外向国内回流的可喜景象。许多台、港、澳、东南亚以及欧美地区的古董公司及个人,纷纷将收藏的中国文物珍品送回国内拍卖,其中大部分被国内博物馆、公司购得,从而改变了100多年来中国文物珍品不断外流的历史。
文物拍卖市场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消费和投资领域,延伸和扩大了文物商业的经营方式和活动空间。相当多的买主除欣赏文物的艺术性之外,还把它视为与股票、证券、房地产相同的投资方式。在文物拍卖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国内收藏者购买实力的崛起,每场拍卖活动中,国内买家都多于境外买家,国内买家所创下的成交额均高于境外买家,这一形势来源于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为国内文物拍卖市场奠定了基础。国内文物拍卖市场的成熟,打破了世界上数家海外拍卖行对中国文物拍卖业的垄断。
文物拍卖公司利润所得主要应用于文物保护事业,充实了国家文物保护资金。文物拍卖给民间合法收藏者开辟了一个以合理价格转让的公开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法倒卖活动。过去由于长时期国内没有正常的文物交易渠道,致使不少珍贵的文物通过走私等不正当手段流失海外,今天的文物拍卖活动把地下的引上地面,把私下的变为公开,有效地堵塞了非法交易的渠道。
(11月3日《中华工商时报》单霁翔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要重视农民的卫生保健
卫生保健是当代都市人十分关注的话题。然而,在一些山区农村,卫生保健之类的名词还鲜为人知。
四川平昌县农调队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在抽查的100户农家中,1993年全年仅消费了43支牙膏,1994年上升至65支,人均约0.14支。而城市人口现在牙膏消费量约为月人均1支。有人也许会把这种直接关系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消费归结为农民没钱买牙膏。但同时那100户农家的抽样调查表明:这100户人1993年消费香烟9000多盒,耗人民币近6000元。人均22盒,12.50元;1994年达11640盒,人均26盒,14.80元;而其它铺张性消费(如请客送礼)1993年支出10900元,人均24元,1994年为10237元,人均22.45元;愚昧性消费如赌博、封建迷信活动的费用户均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由此可看出,农民不刷牙并非因为没钱买牙膏。
应当说,现代科技为这些姐妹们提供了可靠的保健用品,但都市中那些层出不穷的高级卫生巾等用品要么在农村买不到,要么没有钱,要么不习惯。
农村有多少人患过或患有眼病?说不清楚。农村人所患眼病有多少种类?也说不清楚。红眼、火耙眼、风眼、沙眼、白仁眼(白内障)等等,不计其数。究其原因,一是因烧柴火而带来的长年累月的烟熏火燎;二是一年四季的风吹雨淋;三是医疗条件的制约和极为不良的卫生保健方式与习惯。
牙膏牙刷,卫生巾,一般眼病,这些在都市人看来不成问题的小事,成了影响山区农民生活劳动的大障碍。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并不复杂,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11月4日《消费时报》向以桦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上海重新认识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提供持续的全面的卫生保健服务的医学专科。发展全科医学已引起上海市卫生局的重视,其必要性在于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近几年来,由于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趋势,使国家、企业、个人难以承担。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全科医生进入社区和家庭,这就可以将一部分原来需要到二、三级医院治疗的病人吸引到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和全科医生身边,使医疗费用得到有效的控制。全科医学的发展,还有益于一级医院发挥应有的作用,缩短医生与患者的距离,使卫生资源得到均衡利用。
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城市,据预测,到2000年,上海市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12.28%。帮助老年人从社会角色向家庭角色的转变、选择科学合理的营养和膳食习惯以延缓衰老和增进健康,有利于降低老年人的患病率、就诊率、住院率。这些结合老年人特点的卫生保健服务,专科医生难以承担,必须通过全科医学的发展,才能适应老年化城市的需求。
上海有近百家街道医院和200所乡镇卫生院,这些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社区医疗保健机构为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上海还拥有多层次的医学教育机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按社会需要培养全科医生将促使全科医学的发展。
(10月30日《文汇报》蒋树芝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孩子看书难
这几年,少儿图书同其他商品一样,价格一涨再涨,书贵是家长们的普遍反映。为此,许多孩子读不到想读的书,造成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国孩子看书难。
买书是一个家庭一项不小的负担,有些父母为孩子选择了少儿图书馆。
北京朝阳区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雍和宫附近的市少儿图书馆办借书证,他说:“我要教会孩子看书,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利用图书馆。”但到图书馆后发现,偌大的一个北京市少儿图书馆却只有300平方米的面积,馆内除了借阅处外,连个看书的地方都没有。北京350万孩子,平均一人还不到1平方毫米。
全国70多家少儿图书馆,存在两种现象:有书的没地方搁,有地方的却没有书放。一些地方的少儿图书馆因财政拨款少,无力购书,孩子长大了,图书馆却“长”不大。有些少儿图书馆干脆腾出房子搞实体,办起卡拉OK厅。
有位少儿图书馆的老工作人员说:北京市少儿图书馆一年8万元购书费用,每个孩子平均不足3分钱,由于图书连年涨价,8万元就变得日益“缩小”。
前门儿童书店的陈经理说:“现在买书的不好买,卖书的不好卖。”而出书的面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砝码”,位置如何摆放?在市场竞争的刺激下求生存发展,出版社不得不在经济利益方面多做打算。一位图书管理工作者对笔者说:“社会发展不平衡,家庭收入也不均等,出版社出书务必结合我国国情的发展状况,为社会着想。
例如,同一类书可以拉开档次出多种版本,符合各层次的需要。豪华本精美的设计、装帧固然对孩子的美学教育有所启发,但简装本更适合大众的经济要求。”在采访过程中,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口味,所以少儿图书的收藏价值并不大,太好的封面装帧和印刷会增加图书的成本,益处并不大,反而造成了一种浪费。
(11月5日《中国青年报》杨杨子李真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马王堆汉墓里的“地下图书馆”
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始于本世纪70年代初。由于这三座汉墓出土3000多件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古尸而轰动了世界。
然而,有谁会想到,在马王堆3号汉墓里竟埋藏着一个“图书馆”呢?
据发掘者披露,在3号汉墓里有个黑色的漆盒子,打开之后,发现有卷潮湿的丝绸。当时,遵照国家文物局领导的指示,立即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揭裱。岂料,盒子里全是古代帛书。裱好后一统计,共有帛书20多种,12万余字。后经国家文物与古文献研究室、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全国十多个单位的古文字和考古专家花费了数年时间,才把这批帛书研注出来,并整理成书出版。计有《老子》、《五星占》、《战国纵横家书》、《医书》、《春秋事语》、《相马经》等数十册。其内容之丰、数量之众,实属罕见,难怪人们称之为“地下图书馆”了。
这批帛书埋藏地下2000余年,而今始见天日,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古代历史、哲学、医学、科技提供了重要文献。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帛书及古代文字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11月5日《羊城晚报》韩伯泉文)


第8版(文摘)
专栏:

上过当了(11月9日《经济日报》徐永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