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跨越红土地
——云南实施“18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赖仁琼任维东
以生物资源开发为特点的“18工程”,已在我国西南边疆云南悄然启动。它对该省的经济建设会发生什么影响,又将给全省660万尚未脱贫的农民带来什么变化呢?不久前,首都新闻界一行数人,赴滇进行专题采访。
被列为云南“九五”重点工程的“18工程”,是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它将使该省经济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并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印象中的云南遥远而又神秘。然而,当你踏上这片红土地,就会被它的美丽、神奇所吸引:山青,水绿,云白,天蓝。居住在红土高原上的26个民族,更是以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展示着3900多万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和智慧。
云南富饶却又贫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使它享有“植物王国”、“药材宝库”、“天然花园”等美誉。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但因基础差、底子薄,至今仍有660万人尚未脱贫。全省127个县市中,吃财政补贴的多达102个。
丰富的资源与经济落后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寝食难安。中央关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的战略,又使云南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紧迫。
副省长刘京介绍“18工程”策划经过时说,虽然云南的“两烟”已形成支柱产业,但看长远,烟草这一夕阳工业前景不容乐观。改革开放十几年,再重复靠政策、税收优惠已不可能,学苏南、珠江三角洲兴办乡镇企业,云南的条件又极为有限。决策者们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发展朝阳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跨世纪的重任则是如何帮助置身于大变革时期的这一大批农民顺利完成从农民到工人再到科技人员的转变。
当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业社会转换时,农民问题总是一大难题。西欧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日本用了100年才艰难地完成这一历史过程。本世纪8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1亿农民变成了工人,这是了不起的巨大贡献。但云南因起步太晚,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使乡镇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云南经济发展、腾飞的出路何在?省委、省政府领导深入农村、工厂调查研究,分析、参照国外及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结合省情,提出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并将18大类生物资源综合开发的工程确定为“18工程”。最近,又将它列为“九五”期间省重点工程。
今年7月,到云南现场办公的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参观花卉基地并了解有关“18工程”的情况后说,这是一篇大文章,“18工程”既符合国家对于加强农业开发的导向和要求,又属于高科技领域。一些赴滇考察的经济学家也对“18工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认为,“九五”期间我国改革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进行。“18工程”是云南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举措。同时,它还可以完成另外两个转变:一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二是经济单一优势转变为多元优势。因此,这是一项很有前途也很有意义的事业。
 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还能解决千万农民与市场对接,从而引导农民向市场经济过渡
离开春城昆明,汽车在青山丛林间穿行。我们先后在大理、迪庆、丽江、宁蒗、永仁等州县,参观了一些原料基地。花卉生产、螺旋藻养殖、牧场改良、生物饮品等已见成效的项目使我们既感新奇又心存疑惑:“18工程”启动刚半年,为何有的产品就已打入国际市场?“18办”主任海波笑着告诉我们,有的项目前几年就已经开发投产,今年与新项目一起入选“18工程”,以便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人们并不陌生,国外就有不少成功的范例。泰国正大集团实施这一战略,富了农民,壮大了自己,使其成为有名的跨国公司。在自然经济十分典型的云南,这一生产组织形式是否切实可行呢?其实,云南烟草工业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条路。遗憾的是过去未能总结推广。
10年前,云南玉溪卷烟厂为保证产品质量,每年向农村投入部分资金,在田间建立“第一车间”,向烟农提供良种、技术和生产资料,要求和培训烟农按标准种植烟叶。10年间,工厂共向农村投资13亿元,所创经济效益固然十分可观,但由此带动一方农民的富裕并提高了农民的素质,更是功不可没。
尽管有“正大”、“玉烟”的模式可做参照,但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拥有大规模、多项目的“18工程”在实施中面临的情况又有很大的不同。为此,云南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并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的意见,最后形成决定。在省政府批转“18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对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做了详尽的说明。
为使“18工程”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统一,“18办”选定开发资源的地区目前都相对贫困,以利工程与脱贫同步进行。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云南施普瑞有限公司、天成实业有限公司、滇龙畜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成为几个项目的龙头。
满山遍野的橄榄树在秋风中摇曳,累累果实挂满枝头;高大的厂房,洁净的车间,酸角汁、滇橄榄等各种生物饮品源源不断地“流”出传送带;争奇斗妍的蝴蝶兰、郁金香、百合、马蹄莲或走俏京、沪大都市,或空运日本供不应求……沿途所见所闻令我们欣喜、振奋。自今年4月工程实施以来,已启动的10个项目都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并且科技含量高,带动面广,形成规模后项目及带动的相关产品销售可达数亿元。
兴滇富民的“18工程”发展前景十分诱人,但实施过程却极其艰辛。全省上下齐努力,必将完成这一跨世纪工程
兴滇富民的“18工程”有着诱人的前景。今年7月,省政府向中央有关部委汇报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些领导同志表示,“18工程”的发展思路很好,农业的产业化问题是中央正在研究的问题。“18工程”要解决的也就是农业的产业化问题。一些专家也认为,云南结合省情,以市场为要素配置的向导,企业为运行主体,政府从战略上加以推动,为优势生产要素的有机配置创造条件,是在为经济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然而,“18工程”的实施过程却极其艰辛。谈及困难,刘京不无忧虑地说,省里信贷规模偏小,已不适应云南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起步晚,国家原有的优惠政策、特殊照顾已经取消,使运作增加了难度;人才缺乏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既缺精明的企业家、又缺科技人才。此外,交通不便,民众受教育程度低下等都是工程实施中不容忽视的困难。“我们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刘京说,“如果搞不好,真无法向百姓交代。”
尽管刘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中央有关部委和全省上下对“18工程”的关注和热情又使大家增添了信心。今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云南视察工作、听取汇报后,对生物资源开发、发展旅游等给予了肯定。省委书记高严到任后不久便去天成饮料公司、肉牛养殖场、花卉基地了解情况,并多次在有关会议上为“18工程”撑腰打气。省委、省政府各部门、各州县领导、科技人员以至农民群众,对“18工程”的支持、参与都令人欣喜。因为这一跨世纪的工程既关系到全省的经济发展,也与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关系紧密。不少人表示,这一富有历史意义的事业需要全省上下咬定目标,百折不挠地持续努力,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阻碍,决不放弃目标。
愿跨越红土地的人们走出一条独特的经济发展之路。
(附图片)
题图:迪庆高原牧场。
左图:工厂化培育的蝴蝶兰。
右图:洱海湖畔鱼米乡。
任维东摄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摸准农民的脉搏
——山东陵县县委书记魏学平一席谈
本报记者钱志新
魏学平,1949年生,大学毕业,曾任科长、乡党委书记、市委常委、农工部长、副市长、夏津县县长,1992年10月任中共陵县县委书记。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上大学是学农的,参加工作后又始终没有离开过农业。2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要做好工作,一定要懂得农民,熟悉农民,实事求是地做好上级精神与群众意愿结合的文章。
摸准农民想什么、盼什么,并不容易。只有真心实意地放下架子,和农民交知心朋友,他们才会把心里话掏出来。记得我刚来陵县时,下乡调查棉花生产连年滑坡的原因,在一个村头找农民交谈。他们见我是坐着小车来的,便东拉西扯,怎么也扯不到正题上来。后来,我连续几次去这个村,坐在农民的炕头上拉家常,老老实实向他们请教,说话就投机了。“魏书记,一亩地一年种两季,一季麦子,一季棒子,值1400元,种一亩棉花才卖1200元,还费工费力,光买农药就得花去几十元,虫子又治不住,实在不上算。你们县领导光叫我们种棉花,可为我们想过没有?”
老农问得我无言以对。是啊,如今谁还愿意干赔本的买卖?然而,国家要粮又要棉,而农民要钱又要权(种植自由权)。棉花不种不行,光行政干预也不是办法。这件事使我这个全县的当家人处在了两难的境地。但问题还得解决啊。我组织县几大班子成员深入到田头农户向农民问计,我认定群众中一定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果然,义渡乡大付家村部分农户的种植模式吸引了我。他们在拔了棉柴的白茬地里种上越冬圆葱,来年4月套种上棉花,6月初每亩地收圆葱七八千斤,卖2500多元,棉花收获500斤,卖1000多元,总共每亩地收入3500元以上。圆葱分泌的辣味使棉花虫害减轻,又省下买农药的钱,土地利用率和亩效益大大提高。在深入调查中,还发现了棉花、大蒜等其他套种模式。我如释重负,庆幸找到了两全其美的法子。马上在全县推广这种棉花和蔬菜套种方式,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94年全县增加棉田8万亩,增收皮棉16.9万担,农民增收2.6亿元。那个讲牢骚话的农民再见到我时,激动地说:“魏书记,你这一手抓得真合俺们的心意!”我笑着说:“我这一手是从你们那里学来的,哪能不合你的意呢!”
经过两年的推广,全县的棉菜等种植模式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肯定和鼓励,我也很高兴。但有一次下乡征求农民意见时,一个村民对我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他说:“去年县里让我们搞的菠菜越冬种植不行,这东西收获集中,不耐贮运,我在运输中损失了1000多斤,收入比种圆葱、大蒜、甘蓝都低得多,不能再推广啦!”我同县里其他同志商量后,决定在大面积推广的几个品种中,压缩了蔬菜的种植面积。这事,同样也很合农民心意。
(附图片)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女老板田文华
本报记者何伟
实在难以相信,产量质量销量雄居全国乳制品行业榜首的石家庄乳业公司的“老总”,竟是一位中年女性。个头不高,言语平平,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她,何以创造出这番不同寻常的业绩?
还得从1987年说起。石家庄乳业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受挫,两任“老总”败走麦城,全厂人心浮动,谁能妙手回春?
“田文华行!”主管上级和企业职工竟是异口同声。其时,有家政府部门正要“挖走”这位民选厂长,“是职工们一双双诚挚的眼睛留住了我。”田文华事后说。
不想当厂长的田文华偏偏坐上了厂长的位子,居然干得还不错。人事改革、目标管理、科技战略……田文华像一位老练的船长,巧妙地绕过市场经济的险滩暗礁,把企业引向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乳品大型企业的航线。
“我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田文华这样摆放自己与群众的关系,为的是把职工真正看作企业的主人翁。这恰恰是不显山露水的田文华过人之处和成功奥秘所在。“厂长的心贴近职工,职工的心才能贴近企业。”基于这一“原则”,企业技改、扩建,资金再紧张,田文华也要保障职工的福利。食堂、澡堂、医院、宿舍,甚至存放自行车的车棚,都有周到的考虑。
提高全员文化技能,是田文华的另一种关心。为此,投资300万元,建立职工培训基地,从英国、荷兰聘请“洋专家”来厂传授技术,开阔职工视野。如今,全厂职工技术水平比1987年提高3级。
田文华心贴职工,多半因为她是从职工中走来的。大学毕业的田文华怀着一颗火热之心来到石家庄牛奶厂(乳业公司的前身)时,心凉了大半截。这原是18家个体户、45名社员集资入股的合作社。500头奶牛和沿街叫卖的现实没能彻底挫伤农家出身的田文华。她干起兽医,为牛治病、助产、灌药,血尿粪一身。她与身强体壮的男同事摽着劲干,毫不逊色,直到政府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给田文华增加一级工资时,大伙才瞪着眼睛喊道:闹了半天,你还是个大学生!
田文华当过会计,做过出纳,干过工会主席,还管过食堂,搞政工,抓计划生育也是行家里手。20多年的摸爬滚打,田文华走上“老板”岗位后,依然保持质朴而又诚挚的本色。“一线工人比我辛苦得多,荣誉却归在我个人头上,我常感到有愧。”
职工有这样的贴心“老总”,还愁企业没活力!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为大地添一抹新绿
本报记者肖荻
大地需要绿。绿是美,绿是希望,绿是生命之源。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开国元勋”、现年73岁的老同志王福明至今仍兴致勃勃地为绿化大地而忙碌不息。
那是1962年,他从丰宁县调到塞罕坝来经营这块处女地。在冰天雪地里用几根棍子搭“马架子”住,常常是就盐水、嚼麦粒就算美餐一顿了。他担任负责生产、财务的副场长,为人又耿直好强,经常骑着马跑分场抓育林,在那茫茫荒野中深一脚浅一脚陷到雪窝子里。如今塞罕坝漫山遍野的5万多公顷落叶松、樟子松、白桦、山杨人工林,都是他与战友们用生命和汗水浇灌起来的。
野火,更是尖锐的挑战。拖拉机跑过火,有人用火熏法捉獾子失过火。老王心疼如绞,和领导班子拟定严密防火措施,迄今再没发生大火,成为全国林区防火先进单位。他曾昼夜挂在心里,反复宣传着:家庭倒炭灰小心复燃;坐车骑马的不能扔烟头;牛羊倌烤干粮小心火星子;上坟的烧纸更要绝对扑灭火烬。为这一切,王福明呕心沥血。
如今,塞罕坝在9.4万公顷经营面积里森林漫山遍野,覆盖面近70%,绿茵、蓝天、青山、白云,再加上那数不尽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和古战场,一个以绿为基调、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夏天成为魅力诱人、又野性十足的去处。这里冬天来的早,雪地的狩猎更别有一番野趣。
被称为国家森林公园的塞罕坝,是王福明看着“长大”的。如今,他已离开林场,回到围场县城居住。但他从1986年离休以来仍念念不忘绿化、美化这个世界。他自费买来许多树苗、花籽、葡萄苗,不仅把自己的庭院点染得郁郁葱葱,还大量赠送亲友,廉价普及乡里。这样,在围场县城又增添了许多姹紫嫣红。这正是这位老同志的人生追求: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神州一绝

  “无花果王”身价涨
本报记者祝谦
新疆和田县拉依哈乡政府后院的果园里,有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无花果树,是1507年由维吾尔族农民艾则木·阿洪栽种的,至今约500年,越长越生机勃勃,成为和田地区乃至整个新疆的一大奇观。这棵树占地约一亩,每年结果2万余个,人称“无花果王”。前往观赏的人,络绎不绝。
无花果树,是一种小乔木,花藏在花托里,看不见,人称“神秘之果”。9月初,记者来到无花果王前,只见100余根碗口粗的木桩,撑起旁伸的枝桠。陪同前往的地委书记李建中说,因结果太多,斜伸的枝杆无力承受累累果实,每年开春,得同时上100多个劳力,把这些枝杆一一撑起。
维吾尔族非常好客,尤其是当人们仰慕数百年果王,以求“仙果”之时,热情的主人总是摘下鲜果,供人品尝。这种习惯一直沿袭下来,果王不仅没给主人带来“福祉”,还要赔工、赔肥、赔接待。后来,无花果王只得由乡政府出面管理,广招天下来客。
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人们的观念静悄悄地发生着变化。90年代初的某一天,果园门口的木栅栏上,突然挂出一块木牌,标出参观和尝果的价格。当初,看一次、品尝一个无花果,也就1元钱左右。这次,李建中告诉记者,无花果王所结之果,内宾买一个5元,外宾买一个5美元。记者粗略估算,无花果王一朝身价“涨”到十几万元,堪称名符其实的果中之“王”了。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大忙人的业余生活

  武俊瑶的“闲情”
本报记者贺广华
如今,厂长、经理们怕是最忙碌的一类人了。武俊瑶身为湖南零陵卷烟厂厂长兼党委书记,能不忙吗?
武俊瑶却说:“人,总得有点闲情。如被繁杂的事务所淹没,而不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时间与天地、爱好与遐思,将何以承受生命之轻?!”
武俊瑶的那份“闲情”,说来只有两个字:读与写。
他常道:“读书是我一生中最倾心的事情,几十年的生命历程中,对我而言没有什么事比读书更为重要。”
我看过老武的藏书室,倘若附庸风雅,没必要经年累月购置上万册图书。
“书读多了,便有所思;思之多了,便想一吐为快。”从少年时代起老武就有了每天写日记的习惯,30多年来几乎没有间断。
武俊瑶发表的散文,总计在30万字以上,作家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海韵》集。他说:“美丽而神秘的艺术女神,于我有着永恒的魅力,强烈地吸引我撞入她的王国。每当夜阑人静,孤灯独坐,便蘸着真情、心血,纵笔一番。”
他的作品,是一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歌。
坐海船,夜晚的航标灯给他以心灵的启迪:“船走过了,但那些灯,却无怨无艾地一直耸立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都可以是一座灯塔么?”
在都江堰,老武面对李冰父子的塑像,坦陈“崇拜实干兴邦的人”。
山水自然乃老武之所好。“有了山,人类才有了攀登的目标”;水则“美在有一颗晶莹透亮的心”;他说:“山,忠诚于集体,才有大地;水,忠诚于团队,才有海洋。”
“我不是专业作家,而是厂长,我最主要的精力都花在企业管理上了。散文创作仅是我的业余爱好,它就像那篱外蔷薇,如能带给路人一缕淡淡的清香,减轻一点旅途的劳顿,已是最大的奢望了。”
老武《祭父》一文曾获《人民文学》1990—1994年度优秀散文奖;199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人各有志。老武说:“茶余饭后,我从不介入玩扑克搓麻将侃大山泡舞池,更不搞那攀亲附友和趋炎附势的小动作,一心沉湎于书房,乐在其中。”
熟悉他的人们告诉我,老武只要不出差不处理公务,下班后准在家里。他不许人家上家里找他办事,有事都在办公室谈。
不仅如此,客人来厂,他一般也是不陪吃喝的。
其实,武俊瑶也不仅是在家时挑灯读书,心不外骛,出差在外亦善于捕捉灵感。他告诉我,《海韵》集的大半部分催生于旅途。
提起这些,老武非常感慨:“小时候,父亲天未亮就在床前喊:‘快起来,外头落金子了!’这是劝告我要珍惜光阴。人们常常错过拾取黄金的机会,其实只是因为懒惰罢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想,他如果不这样,就不会有那份“闲情”,更没那份意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