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光彩事业在草原
——访中共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白音
本报记者潘跃
 暮秋的北京,碧空白云,枫红柏绿。全国光彩事业工作会议在此召开。边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光彩事业一年多来,取得了可喜成效,在大会上作了介绍。作为报道光彩事业的记者,我特地采访了参加会议的呼市市委书记白音。
这位蒙古族干部热情而爽朗。他说,开展光彩事业,是实现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的一条重要途径。光彩事业坚持自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呼市组织开展光彩事业,既有利于合理开发资源,又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他们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光彩事业的工作机构。去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主任、市长等领导为副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民营企业家为成员的“光彩事业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了专职人员。全市所辖的七个旗县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从上到下形成了工作网络,为推动全市光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1994年9月2日,呼市光彩事业第一个项目——大南街光彩市场奠基,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关注。为在全市顺利实施光彩事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他们从本地实际出发,在筛选好项目的基础上,及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是明确了光彩事业项目一律执行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其次,根据各个项目的不同情况,实行一项一策。
白音说,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识到,组织实施光彩事业,既不是单纯的扶贫,也不是单纯招商引资,而是从共同富裕出发的一项互惠互利、共同开发资源、共同获得利益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请进来广交朋友,也要走出去,跟踪回访。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邀请企业家来呼市参观访问,洽谈项目。仅接待港澳地区人士,就先后有10批87人次。为了进一步推动光彩事业的发展,今年5月邀请全国9个城市50余位民营企业家来呼市考察,与呼市签订合作意向项目11项;8月中旬,全国光彩事业考察团70余名客商来呼市考察,签订了22个项目,投资总额5.25亿元,引进资金3.92亿元。呼市领导还亲自走出去,对港澳地区及沿海发达地区访问考察,寻找实施光彩事业的合作伙伴。在市委、市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呼市的私营企业家李胜利、郭占春、高优、富子荣等分别赴波兰、美国、瑞典、德国、韩国等国和我国沿海地区考察学习,交朋结友,请国内外企业家来呼市,与他们共同投资开发资源,收到良好效果。全市光彩事业呈现了全社会动员、政府民间携手推进的良好势头。
认真抓好项目的落实工作,是呼市光彩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白音说,我们对每个光彩事业项目明确一个责任人,重大项目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我们在组织实施光彩事业过程中,十分注意做好项目引进的前期工作,进行项目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对光彩事业项目,市委、市政府工作讲效率,办事快,及时拍板决策,给投资合作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了二环路、明胶生产、安居工程等四个项目领导小组,一批重点项目已开始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光彩市场——呼市大南街光彩平价市场已落成开业。
他们还积极引导全市民营企业家投身光彩事业。呼市民营企业家简贵来、沙汝拉、秦学敏等与全区22位民营企业家共同向全区广大民营企业家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光彩事业中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帮助下,私营企业家任培文、沙汝拉于1994年12月建成4000平方米的呼市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内蒙古奈伦(集团)公司在土左旗购买荒地6000亩,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种草养牛,计划总投资7000万元,年产值达1亿元,项目成功后,将有力地支持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公司还与瑞典莱克白有限公司合资,在和林格尔县(国家级贫困县)投资4000万元人民币,兴建了年产1万吨的变性淀粉厂,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华北汽车配件总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在伊克昭盟乌审旗河南乡建设一个相当规模的炼油厂和甲醇厂,现已投资1000多万元搞基础设施;西郊农副产品加工厂在托克托县(国家级贫困县)永圣域乡办起一个4万只规模的养鸭厂,带动当地农民致富;金凤摩托车有限公司在西郊正筹建一个占地1120平方米的光彩仓储市场。市委、市政府还组织召开了呼市光彩事业扶贫项目洽谈会,召集15个贫困乡镇、16家民营企业,建立联系,洽谈项目,共同达成合作意向25项。这些丰富多彩的投资活动,为全面、深入推动呼市光彩事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谈及呼市光彩事业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白音说,随着国家经济开发重点的逐步西移,中西部地区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力资源等优势,已开始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呼和浩特市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是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转移的结合部,又是呼—包—伊“金三角”资源中心地带,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国家北部重要的工业基地。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呼市还有不少贫困乡镇和十几万贫困人口,如何脱贫致富,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光彩事业为我们开辟了又一条充满希望的发展道路。
呼市光彩事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互惠互利,以政策措施为保障,大力推动光彩事业,促进对外开放,加快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九五”期间,要为全市贫困地区培训800名人才,兴办80个项目,开发8种资源,推动光彩事业健康发展。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从民居看今日西藏
新华社记者吴宇多穷
在以“西藏粮仓”闻名的年楚河平原上,一幢幢房顶插五彩经幡、门上摆牦牛角的二层藏式小楼,在青稞和油菜花的映衬下,漂亮得如同座座别墅。
“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庄稼人才跟城里人一样过上了富足的日子。村里60多户人家都盖起了新房。”江孜县紫金乡邦优村57岁的藏族老农措赤,坐在二楼客厅铺着羊毛卡垫的木床上,一边与记者对饮青稞酒,一边兴奋地说。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100万人口中,95%以上是农奴,他们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住房。在江孜广阔肥沃的土地上,最显眼的建筑只有官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这三大领主的庄园。
“我父母给西藏最大的寺院哲蚌寺在江孜的洛萨林庄园种了一辈子地,可一年到头全家只能吃野菜和青稞粉熬成的糊糊。一间土石垒起的小窝棚又暗又潮,窗户上钉的是木条,刮起风来满屋沙土。农奴为庄园主卖命,得到的就是这样不是房子的房子。”说起过去,措赤的眉头拧了个结。
这位从15岁就跟着大人种地的农奴,自80年代初西藏实行土地承包制后,整天泡在40亩地上,每年收获青稞、小麦、油菜籽和豌豆1.5万公斤,大半卖给国家,收入7000余元。加上两个儿子平时走乡串户做木匠活,全家10口人年均纯收入达1200元。前几年,家中的土坯房变成了二层楼房。去年,他又新建了一间雕梁画栋的经堂,兼作客厅。高原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把措赤戴在左耳上的绿松石照得一闪一闪。
这只是改革开放以来,西藏农牧区崛起的千万间广厦中的一家。从外表看,大多数民居还基本保持着传统建筑式样。可一走进其中,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郊堆龙德庆县格桑朗杰的庭院和措赤家一样,一座煨桑炉冒着香烟,脱粒机旁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不过,这位乃琼镇加热村农民的二层藏式楼房,除了住7口人外,还是远近闻名的裁缝铺。
“我们村离拉萨只有20公里,在家里开裁缝铺,正好可以利用多余的房子,接活、送货都很方便。”49岁的男主人对记者说。
十几年前,格桑朗杰的两个男孩就进拉萨城跟姨妈学裁缝手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拉萨城乡的服装市场越来越大。于是,姨妈在拉萨开了间服装店,兄弟俩回家制作,店坊一体,收入颇丰。
“家里开了裁缝铺,每天客人来来往往,儿子的缝纫机响个不停,我和老伴、儿媳也跟着忙,家里和以前大不一样了。瞧,住进新楼,以前的屋子就作厨房用了。”格桑朗杰为记者指点着,满脸笑容。
遍观全家,十余条卡垫和各色盆花把屋里屋外装扮得五彩缤纷。铺着地板革的卧室里,摆着图案鲜艳的传统藏柜和藏桌,还有一溜黑色的皮沙发和一台彩色电视机。厨房仓库内大大小小的陶罐,盛满了青稞酒和面粉;大铁皮炉和太阳能灶,让藏族妇女摆脱了世代受牛皮鼓风土灶的烟熏火燎之苦。
江孜县的措赤家虽没有格桑朗杰家“洋气”,但老人已很满意。他对记者说:“住上新房后,生活变了许多。孩子们做了新藏袍,平时还喜欢买西装、皮鞋穿。吃饭除了青稞糌粑,经常做米饭、面条和炒菜。当然,住的舒服了,也养成了每天打扫卫生、听广播的习惯。”措赤当了一辈子农奴的父亲因长期居住环境差和饮食不良,像他这么大年纪时就去世了。而已年近花甲的措赤仍然身板硬朗,终日含饴弄孙,其乐融融。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土家小姑娘和“国旗之子”
冉瑞杰
国庆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5岁的土家族小姑娘马铮躺在病床上,专注地盯着电视屏幕。当屏幕上出现了“国旗之子”陶维革从列车内走出的画面时,马铮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看到陶维革身体正在逐步康复,并以几个正步展示着国旗卫士的风采,马铮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从而增添了自己战胜病魔的信心。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土家族小姑娘,怎么如此关心“国旗之子”?这里面包含着一段淡如水的交往、浓于血的友谊。
马铮,利川市第一民族中学初二学生。在她4岁时,疾病无情地夺走了她的右眼,也就在同一个月,她的生父为抢修广播线路以身殉职。10年来,她从不向厄运低头,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迄今,她已在全国各级有关报刊上公开发表作品20多篇。她的《大人的事说不清》曾获湖北省“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毅力启开心灵之窗》荣获全国青少年奥林匹克大赛一等奖,为此中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会致函向她祝贺;今年6月,在首届全国青少年文学夏令营营员选拔赛活动中,她的习作《微笑人生》获优秀奖。正当她准备赴哈尔滨参加夏令营活动时,无情的病魔迫使她第23次赴外地就医。
7月,马铮住进了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第二天,医院里住进了一位特殊的病人,他就是武警战士陶维革。面对这位众人佩服的“国旗卫士”,马铮高兴得不得了。
陶维革强忍病痛,微笑着询问马铮的病情,给马铮以兄长般的安慰。通过交谈,他了解到马铮苦难的身世和取得的优异成绩,为马铮的坚强毅力感动不已。在马铮住院期间,他每天都到马铮床前和她谈人生、谈理想,鼓励马铮勇敢地战胜病魔。
经专家会诊,马铮不幸患M.D.S败血症。无情的结论把马铮惊呆了。当她清醒过来时,迎接她的是陶维革亲切的笑脸和激励的目光。或许是从小经受的苦难造就了她非凡的毅力,她努力调整自己纷乱的心绪,“我会好起来的。”她咬紧牙关,一次、二次、三次走向手术台。她幼小的身躯承受了痛苦的超负荷!
手术结束了。不一会儿,她的伤口痛得像万根钢针扎似的。陶维革为她买来止痛药,询问着伤情。马铮不哭,也不叫,只是紧咬牙关,恍恍惚惚过了第一天。第二天,她坚持下床活动,由于伤口疼得厉害,她扶着墙慢慢走,医院走廊上不知留下她多少坚强的脚印……“你是我见到的女孩子中最坚强的一个。”陶维革感慨地对马铮说。
8月14日,根据马铮身体状况,需要回家疗养。分手前,陶维革拉住马铮的手:“小妹妹,你会好起来的。”马铮也真诚地祝大哥哥早圆夙愿,回天安门参加升旗仪式。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侗族风雨桥
吴国春(侗族)
在美丽富饶的贵州省侗乡,有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物,这就是侗族风雨桥。风雨桥是侗族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建筑艺术的瑰宝。
侗族风雨桥,亦称“花桥”。它既是侗族人民过往寨脚或寨边河溪的交通设施,又是侗族居民休息纳凉、遮光避雨、摆古论事、唱歌娱乐等的最佳胜地。
侗族风雨桥,有建在水上(即建在河溪上)和旱地上的两种;建在旱地上的风雨桥,亦称为“寨门”,而建在水上的风雨桥较多。这些风雨桥一般长30至40米,通高10多米。不论是建在水上或旱地里,造型大同小异,仅不过造型结构复杂程度、雕塑绘画艺术性高低不同罢了。
侗族风雨桥,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就有了,距今已有320多年的历史。风雨桥多以杉木或大青石作桥墩,将大杉圆木分层架在墩上,用四根柱子穿枋成排,并将各排串为一体,呈长廊式建筑,在桥面上铺一层木板,桥面两侧安有长枋凳供人们就坐休息;凳外边有竹节式或其它花格栏杆。桥顶呢,有的是单檐或重檐人字形的悬山顶,有些则是在悬山顶的两端和中间配有翘角攒尖歇山顶,都盖着青瓦。桥上塑有各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古代武士人物、风土人情等美丽图案,活灵活现,璀璨醒目,给风雨桥增添了秀丽色彩。
流架风雨桥,也称为“回龙桥”,是侗族风雨桥中的佼佼者。它既是像房子,又像鼓楼,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因年代较久,被洪水冲毁后改建成的流架风雨桥,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下部是石拱桥,上部是一座两端有桥楼,中间有鼓楼的重檐长廊式木结构。
侗族风雨桥,以它独特的艺术结构和建筑技巧而久负盛名。(附图片)
侗族风雨桥。吴国春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瑰丽的苗族服饰
田宏亮
苗族服饰多姿多彩、千差万别,其服饰可分成100多种。这主要与苗族的分布特点有关。
我国苗族人口约740万,分布在贵州、湖北、湖南、广西、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地域分布的分散造成了形态各异的服饰。但是,无论在哪个地方的苗族服饰,都有着相同的一点,即在服饰上绣蝴蝶图案。
以女妆为例,苗族姑娘着装都会戴上一个大项圈,它是由纯银制成的,上面雕满精美的图案花纹。项圈下边系着长项链,链条数量不等,少则三两根,多则有几十条;链条末梢都拴着一颗玲珑可爱的小铃铛,走起路来清脆作响。
苗族服饰的布料也很讲究。布料的制作有一套传统的工艺方法。在过去,女孩子从七八岁时便得开始学习纺线,然后经过蜡染上色做成衣料的雏形,再用绣花针一针一针地刺绣。绣花是在专门的刺绣作坊里完成的。刺绣也是苗族颇具特色的民间工艺,仅针法就有平绣、凸绣、辨绣、堆绣、缠绣、破纱绣等数十种。技艺高超的刺绣能手在布料上穿针引线,恰似龙飞凤舞,如同变戏法似的,令人叹为观止。心灵手巧的姑娘绣出来的绣片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一般说来,常见的有红、黄、青、蓝、紫等色,组成的一幅幅画面生动逼真,或花鸟、或鱼虫、或草木。形式不同,尺寸不同,组合也不同,每一张绣片都透出土色土香。
绣好的布料也就成了姑娘日后出嫁的盛装。姑娘到婆家以后,这套盛装就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成为“传家宝”。
苗族姑娘喜穿百褶裙。裙子多是丝织的,上边一般不绣花;也有的穿彩带裙,上边挂着12条彩带,每条彩带上都绣着一种生肖。她们说,这样能给人带来吉祥如意,因而也多用在喜庆场合。(附图片)
苗家姐妹。梦非摄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
大型塑像在于田落成
本报讯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当年接见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库尔班·吐鲁木,激发和教育新一代的于田人民,加快于田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在城西塑起大型“毛主席接见库尔班·吐鲁木”塑像。
库尔班·吐鲁木(1883—1975.5.26)原系于田红旗公社(现托格日尕乡)贫农,共产党员,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58年6月28日他作为劳动模范到北京,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留下了永久的纪念照。次年10月,他参加国庆观礼再次见到了毛主席。这些感人故事,至今在各族人民中广为流传。
于田县为塑像投资39万元,基座连同塑像高12.26米(象征毛主席生辰),像高7.1米(象征党的生日)。塑像上毛主席神采奕奕、和蔼可亲地握着库尔班·吐鲁木的手,生动逼真,基座正面镌刻着:“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十四个遒劲的大字。(王才智)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民族风情园
潘边
中华民族园位于北京北中轴线上,紧邻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和亚运村。步入这座民族园的第一印象,就是民族风情浓郁。
藏族、高山族、傣族、赫哲族、侗族等十八个按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的民族村寨错落有致,各具特色。铸铁图腾柱、溶洞、鼓楼、九寨沟瀑布、西北土林等百余处景观穿插其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和诱惑力。这些民族建筑的建造者皆是各民族的能工巧匠,再加上逼真的自然效果,所以与真境几乎无别。
进南门左行,穿过八十五米长的朝圣路,便若置身拉萨市中心了。大昭寺、八廓街、如来八塔、牦牛旗杆、大帐篷等赫然入目,异彩纷呈。
大昭寺高十三点七米,共有三层。第一层为面具陈列室,四周巨幅西藏岩画以金粉勾勒,是藏族画匠半年多的精心杰作。第二层藏经房为佛家圣地,立有三世佛佛像,其中三米高的时轮金刚佛像,溢彩流光,由西藏雕塑佛像的世家传人土登活佛塑造。土登的父亲曾给达赖、班禅等塑过像。像时轮金刚这样的佛像,据说在西藏地区也不多见。
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其构造也与真正的八廓街相仿。不同的是,八廓街本是旧拉萨的象征,昔日的王公贵族多居于此,现在却变成民商贸易之地了。
大昭寺南侧,则是一片藏式建筑康巴民居,其平顶屋多由石块或夯土筑就,帐篷则由牦牛毛织成。在这里,游人可以和藏民一起吃糌粑,饮青稞酒,喝酥油茶,围着篝火欣赏藏族的弦子舞、踢踏舞。如不尽兴,还可到八廓街选一些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去留念。
祖国宝岛台湾原住民族村寨,汇集了台湾目前最具特色的土著民族(统称高山族)建筑和民情民俗文化,如阿美人的住屋、鲁凯人的石椅、排湾人的石板屋等。台湾土著民族素以木雕著称,景区入口处的两具古朴苍拙的图腾木雕,便反映了该民族的这一特点。据介绍,这两具雕有一男一女的图腾神木,则象征着一位威严的族长,统摄着整个村寨。台湾村寨中最别致的住屋要算阿美人住房了,阿美人住屋用草、木、竹、石板搭建,离地有距,但无窗,既可透风又能防雨,上住人,下养禽,人畜共处一个屋檐下,十分有趣。据说,为建此住屋,民族园特意从台湾请来两位土著老酋长来指点,使得具有简朴风韵的阿美人住屋的原貌得以重现。村寨中央还有一个直径十三米的圆形水上舞台,可容纳六百人,并配以现代灯光音响。以台湾高山族为主的表演队,在此与游人欢聚一堂。
居住在中华大地上的五十六个多姿多彩的民族,有过不完的节,赶不完的会。在中华民族园内也是天天过节,月月有庆典。


第11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彝家风景画。珠峰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