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南南合作具有生命力
管彦忠
代表着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地区的15个发展中国家的元首、总理或代表最近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聚会。首脑会议探讨加强南南合作与南北对话问题,提出了若干加强国际经济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建议。这再次表明,南南合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发展。在世界贸易和投资大量增加的情况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非常突出。许多发展中国家吸收投资,增加出口,他们在受益的同时,本国经济受到外部因素制约的程度也比过去加重了。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发展中国家加强南南合作的需要更加迫切。
这次首脑会议认为,在国际发展活动中,日益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扩大南方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南方经贸集团的出现,有助于大力推动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贸易、运输、电信、技术交流和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15国集团已在一些重要的部门实施专门的合作计划,这些计划可以成为将来发展中国家更广泛的地区间合作的核心。15国集团承诺为促进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发挥“催化剂”的作用。会议决定建立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委员会将扩大和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范围,扩大市场和加快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南方国家不仅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发展任务,而且都在根据形势发展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南方国家虽然国情和发展水平有差异,但在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不论是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国家,还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国家,都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位于美洲南端的南方共同市场成员国之间近年来贸易的迅速发展便是有力的证明。阿根廷的粮食和食品在巴西扩大了销路,巴西的工业制成品在阿根廷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在南方国家的互利合作中,私人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角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视。这次首脑会议期间,来自成员国的400多名企业家举办了论坛,洽谈贸易和合作项目。在几百次双边谈判中,大家增进了解,建立联系,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马来西亚和智利的企业家在阿根廷投资建立皮革制品厂的协议于近日签字。
打铁先靠本身硬。南北合作已经讲了多年,但成效甚微。发展中国家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南南合作并取得实际成效,将有助于加强它在与北方国家对话中的地位。而将南北两方建设性的对话变成有效的国际合作行动,必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热点对话

  话说世界粮食形势
黄泽全
甲:今年以来,国际社会流行“粮食危机”的说法,国际舆论关于世界粮食形势的报道骤然增多,粮食问题已引起各国普遍关注。
乙:“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从某种意义上讲,粮食问题是头等重要的问题。去冬今春,以私立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特·布朗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下个世纪将产生粮食危机”的观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和《华尔街日报》预测“国际市场可能面临谷物供应空前紧张局面”,美国农业部、英国经济情报部门也先后发出警告,认为“近期内世界粮食供应将出现紧张状况”等等,使得粮食问题在世界各地引起人们格外关注。
甲:布朗等人提出“粮食危机论”的根据是什么?
乙:布朗等人在报告中认为,自20世纪中叶以来,粮食生产迅速增长,其增长幅度与人口增长幅度大致相同。但是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限制粮食生产继续增长的6种新的因素:未使用的农业技术日益减少;人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渔业资源以及提供牛肉、羊肉和乳品的牧场则是十分有限的;在重要的粮食种植区,提供灌溉用水的水资源是很有限的;在许多国家,在现有农作物上使用追肥办法对提高产量几乎没有或完全没有作用;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密度加大,从而导致耕地面积锐减;冲突和战乱等社会问题正在妨碍许多国家政府扩大粮食生产的努力。基于上述分析,布朗等人认为“食物短缺已成为我们的主要威胁”。
甲:近期粮食产销形势究竟如何?
乙:100多年来,国际上一直存在着悲观主义和盲目乐观主义两种粮食观。本世纪初悲观主义思潮盛行,从40年代起盲目乐观主义替代悲观主义,70年代起发生世界性干旱,粮食欠收,又出现“粮食危机”论。这种交叉出现的悲观主义和盲目乐观主义的粮食观都已被世界粮食发展史证明是错误的。今天,国际政治形势趋向缓和,经济发展受到重视,为世界粮食生产提供了机遇。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年世界小麦产量可达5.5亿吨,比去年增长4%;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欧洲联盟等主要小麦出口国家和地区今年小麦总产量为1.998亿吨,比去年增加6.38%;这些国家和地区今年小麦出口量将达到8890万吨,比去年增加410万吨。据路透社引用国际小麦理事会的预测材料说,如果气候正常,1995年世界小麦产量将达5.58亿吨,比1994年多3200万吨,小麦储备达1.1亿吨,比去年多200万吨。应该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小麦理事会预测世界粮食产量是具有某种权威性的,从它的预测数字来看,近期世界粮食形势并不像某些新闻机构所宣扬的那样令人担忧。
甲: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日益恶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难题,势必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布朗等人也将此作为重要依据,那么下个世纪会不会出现粮食危机呢?
乙:历史经验告诉人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危机往往是因为那里出现战乱、自然灾害或政策失误造成的,一旦这些因素消除,粮食产销状况就会趋向平稳。综观今日之世界,求稳定,求和平,求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加之世界经济回升,科技事业进步,以及全球对影响粮食产销的不利因素的调控能力在90年代已明显加强,这些都是促使下个世纪粮食形势稳定发展的有利条件。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失时机地利用国际政治形势相对稳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加速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与教育,加强种子遗传学的研究与运用,不断提高防灾抗灾的能力,在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农业经济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便是突出的事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农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国际农业界权威人士称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最成功的典范”。
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尚有提高的余地,例如日本水稻每公顷产量为6吨左右,而拉美国家为2.1吨,非洲国家为1吨。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中国家大力挖掘粮食单产的潜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不可否认,人口不加节制地增长,势必会使粮食供应产生压力,但人口增长也是同综合国力、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相关联的。目前世界人口形势是,经济发达、生活富足、文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或者为负数,广大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控制人口增长,纷纷制定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和措施,并且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估价当今世界粮食生产形势,还应看到各国特别重视发展科技事业,加速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尤其是农业高科技的研究与运用已取得可喜成果。高科技农作物“遗传基因重新组合植物”已经问世,例如,运用基因工程培育的“超级水稻”每公顷产量可达15吨,比普通水稻增产50%。科学家们预言,采用生命科学培育农作物,可能引发一场新的“绿色革命”,从而有效地解决21世纪全球粮食问题。
早在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提出的报告中认为,从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人口增长率都低于粮食增长率,目前人口增长正在得到各国不同程度的控制。经合组织生物技术部主任马克·坎特利也指出,科学和技术能产生充足的食品以满足人口翻一番的需要。由此可见,“下个世纪粮食形势出现危机”的说法是缺乏令人信服的根据的。
甲:我认为尽管当今世界存在着发展粮食生产的许多机遇,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面临着严重挑战。
乙:是的,当今世界粮食形势虽然未达到面临“危机”的程度,但毕竟值得人们高度重视,这是因为国际上仍然存在着人口压力、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一些地区的战乱与冲突等制约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布朗等人的观点倒可以提醒人们对未来的粮食形势保持紧迫感,对影响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促使粮食产销形势稳定健康地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叶利钦恢复正常工作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3日电俄联邦总统新闻秘书梅德韦杰夫13日宣布,叶利钦即日起已基本恢复正常工作。
梅德韦杰夫说,叶利钦现在仍在中央门诊医院,但他的工作量从今天起已基本恢复到入院前的水平。今天他先后接见了总统第一助理伊柳申、总统政治助理萨塔罗夫以及总统办公厅主任菲拉托夫等人,并听取了外长科济列夫、国防部长格拉乔夫和对外情报局局长普里马科夫的工作汇报。
叶利钦总统是于10月26日因心脏病复发入院治疗的。


第6版(国际)
专栏:韩车通讯

  中韩友好新篇章
本报记者李云飞徐宝康
11月的汉城秋高气爽,景色宜人。为迎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来访,韩国首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当江泽民主席一行乘坐的专机抵达汉城上空时,夜幕降临,华灯齐放。透过舷窗鸟瞰,灯火通明的汉城更是多姿多彩。当地时间18时40分,专机平稳地降落在汉城机场。当江泽民主席偕同夫人王冶坪微笑着走出专机时,等候在专机旁的韩国外务部长官孔鲁明和夫人迎上前去,热烈握手,互致问候。
江泽民主席这次对韩国的访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对韩国的首次访问。此间人士认为,江泽民主席是在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大会之后,前往大阪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夕来韩国访问的,意义重大。韩国政府官员告诉记者,韩中两国首脑再次会晤,“不仅可全面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韩两国隔海相望,毗邻而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友好交往的传统。1992年8月两国建交后,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两国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韩国政府对江主席首访韩国非常重视。总统府秘书室的一位官员说,自1994年3月金泳三总统访华后,我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接待了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现在又迎来了江主席。三年来,中韩两国关系不断发展,合作交流与日俱增。中韩两国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中国不仅已是韩国的第三大贸易国,而且还是韩国对外投资最大的国家。截止到今年9月,两国贸易额已达11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1%。预计到今年底,两国贸易额将突破150亿美元。韩国外务部一位官员说,积极开展对华关系是韩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日来,韩国新闻界把江泽民主席的来访作为重大新闻争相报道。韩国《东亚日报》、《韩国日报》、《朝鲜日报》等大报纷纷发表社论、特刊或文章,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和韩中经贸合作成果,认为江主席首次访韩“必定增进韩中友好合作关系,为朝鲜半岛的稳定做出贡献”。韩国KBS、MBC等电视台也编排了“欢迎江主席访韩特别节目”。一位韩国记者兴奋地说,他曾多次到中国采访,看到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十分欣赏中国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江主席的访问将为韩中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中韩两国文化传统相似,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人们相信,在新旧世纪和世界新旧格局交替之际,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已引起世人瞩目的时刻,中韩最高领导人此次会晤,必将为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探讨合作的新途径,谱写出新的篇章。
(本报汉城11月13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乔石委员长圆满结束访埃
本报开罗11月13日电记者刘水明报道: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圆满结束对埃及为期6天的正式友好访问,今天下午乘专机离开开罗,前往印度访问。途中乔石委员长将在希腊克里特岛作短暂停留。
在结束访埃时,乔石委员长致电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艾哈迈德·法塔希·苏鲁尔。乔石委员长在感谢电中说:“在圆满结束对贵国的友好访问即将离开贵国之际,我谨感谢阁下及友好的埃及人民给予我们以热情的款待和对这次访问周到的安排,并请阁下转达我对穆巴拉克总统和西德基总理的衷心感谢。”
乔石委员长说:“尽管此次对贵国的访问时间短暂,但富有成果。埃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热烈而友好的情谊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衷心祝愿贵国人民在穆巴拉克总统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祝愿中埃两国在各个领域内的友好合作关系与日俱增。”
乔石离开开罗时,埃及人民议会议长苏鲁尔前往机场送行。到机场送行的还有中国驻埃及大使杨福昌。乔石委员长的夫人郁文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曹志等也同机离开开罗。


第6版(国际)
专栏:

  美化侵略世人难容
日总务厅长官江藤隆美辞职
本报东京11月13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日本内阁总务厅长官江藤隆美因发表“日本在对朝鲜进行殖民统治期间,也干过好事”等美化日本曾进行的血腥殖民统治、歪曲历史的言论,在韩国、朝鲜等国家的强烈抗议下,今晚被迫宣布辞职。
江藤发言事件发生后,日本内阁提出的最后处理办法只是提请本人“严重注意”。日本的这种对策,引起了韩国更强烈的反应。不仅拟议中的河野外相访韩被迫取消,而且韩国已表示,此事将对大阪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举行的韩日首脑会谈产生消极影响。在江藤发言事件已发展到影响日本外交,影响日韩两国关系的严峻情况下,今天下午,江藤与村山首相进行了会谈,不得不提出辞去总务厅长官职务。
据报道,日本内阁已接受了江藤辞职,并任命前邮政大臣中山正晖为新任总务厅长官。江藤已是第5位因发表歪曲历史问题的言论而辞职的日本内阁成员,也是村山内阁成立以来的第2位。


第6版(国际)
专栏:

  就和平解决东斯拉沃尼亚问题
克塞签署基本协议
本报贝尔格莱德11月12日电记者胡锡进报道:克罗地亚政府和东斯拉沃尼亚塞族代表12日签署了一项和平解决东斯拉沃尼亚地区问题的基本协议。
这项14点协议规定,东斯拉沃尼亚将重新并入克罗地亚共和国,但在并入前有12个月的过渡期,在其中一方的要求下过渡期最多可以延长一年。
协议要求联合国授权在东斯拉沃尼亚地区建立过渡管理机构并部署一支国际部队,负责该地区的安全和协议的实施。在国际部队进驻后的30天内,该地区将实行非军事化。
协议规定,所有离开东斯拉沃尼亚的人都有权返回家园,过去在克罗地亚有永久居留权的人也可以在那里居住。
协议要求国际社会对该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长期的监督,并要求有关国家和组织成立一个监督协议实施的委员会。
根据这项协议,过渡管理机构将在过渡期结束前在国际社会监督下提前一个月组织地方政府选举。
协议将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对有关要求作出肯定答复后生效。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工党提名佩雷斯为主席
佩雷斯表示将继续中东和平进程
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13日电(记者怀成波)以色列工党政治局昨晚一致提名佩雷斯为工党主席和总理候选人。
工党政治局的这一提名将提交今天召开的该党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据认为,佩雷斯正式接任工党领袖,将为以色列总统魏茨曼本周要求佩雷斯组成以色列新政府铺平道路。此前,反对党利库德集团和全国宗教党等已公开宣布,它们不反对佩雷斯领导工党联合政府在明年大选之前继续执政。
佩雷斯在工党政治局会议上说,他将领导全党继续前进,并强调党内不允许派别争斗。
佩雷斯是在11月4日拉宾遇刺后在内阁紧急会议上被任命为代总理的。
新华社巴黎11月12日电(记者徐振强)以色列代总理西蒙·佩雷斯说,他将继承被刺拉宾总理的未竟事业,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
法国电视一台12日晚广播了佩雷斯对这家电视台发表的谈话。他说,大多数以色列人民支持政府的和平努力,拉宾总理的被刺使更多的以色列人认识到推进和平进程的必要性。佩雷斯表示,以色列将遵守和平进程的日程表,以便在中东地区“建立新型关系”。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向巴全部移交杰宁市
以撤军计划如期完成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1月13日电(记者谢栋风)最后一批以色列士兵今天凌晨撤出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巴勒斯坦警察已全面接管该市,以色列从杰宁的撤军计划在11月13日如期完成。
自巴以双方9月签署有关巴勒斯坦第二阶段自治协议以来,杰宁成为第一个自治的巴勒斯坦城市。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已于去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自治区。
昨晚午夜时分,悬挂在以军杰宁军事总部大楼的以色列国旗徐徐落下。几小时后,大约200名巴勒斯坦警察进入大楼,高悬起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旗帜。成百上千的杰宁市民争相涌上街头,涌进大楼,欢呼雀跃,庆祝以军占领的结束和巴勒斯坦自治的开始。
与此同时,一支由31辆车辆组成的巴勒斯坦警察的车队从杰里科驶往杰宁。当车队进入杰宁时,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烈欢迎。
以军在约旦河西岸的重新部署并未因以色列总理拉宾本月4日遇刺而推迟。根据计划,以军还将于11月26日前全部撤离图勒凯尔姆,并于12月3日前撤出盖勒吉利耶。此外,以色列从伯利恒、拉马拉以及纳布卢斯3个城市的撤军工作也将于12月底前完成。从而为巴勒斯坦大选于明年1月20日进行创造条件。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总统会见阿拉法特
据新华社开罗11月13日电(记者刘顺)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会见了正在开罗开会的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及巴解组织执委会其他成员。
阿拉法特在会见中向穆巴拉克通报了巴解组织执委会此次会议所讨论的问题及其结果,特别是有关巴勒斯坦选举和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后巴以和平进程的前景,以及对美国国会最近决定将美驻以色列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看法。


第6版(国际)
专栏:

  英联邦首脑会议闭幕
会议公报对香港前途怀有信心
本报堪培拉11月13日电记者李学江报道:为期4天的英联邦首脑会议,今天下午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市落下帷幕。会议就联合国的改革、英联邦的作用、裁军、民主与人权等广泛问题表明了意见。
会议发表了一份包括50点内容的联合公报,其中表示对香港1997年主权移交后继续保持繁荣怀有信心。
会议期间,尼日利亚不顾与会者的反对,以谋杀罪处决了9名少数民族人士。为此,会议决定中止尼日利亚英联邦的成员资格,并要求它立即采取具体措施,改善其国内人权状况。如果两年之后形势没有进展,尼日利亚将被开除出英联邦。
会议公报重申,妇女权利也是人权问题。公报敦促成员国政府采用立法手段,根据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制定的行动纲领,提高妇女的地位。
公报说,与会者认为改革和重振联合国是至关重要的,英联邦应继续支持联合国的工作。
有33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了本届会议。会议欢迎曼德拉首次与会;欢迎喀麦隆成为英联邦第52个成员国;决定接纳莫桑比克为第53个成员国;并宣布英联邦下届会议将在英国举行。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政府军向“塔利班”发起反攻
新华社伊斯兰堡11月12日电(记者龚敏)阿富汗国防部称,阿政府军今天向驻扎在首都喀布尔西南郊前线地带的“塔利班”学生运动武装发起反攻,“塔利班”被迫向后撤退10公里。
来自喀布尔的报道援引阿国防部官员的话说,政府军夺回了距喀布尔约20公里的阿尔干达村及其附近的几个村庄。
阿国防部官员称,有14名“塔利班”士兵在战斗中丧生,另有18人受伤,但政府军方面没有任何伤亡。
目前还没有其他消息来源证实阿政府方面的声明,“塔利班”也尚未对此作出评论。
阿政府方面还称,“塔利班”10日至11日对喀布尔的轰炸造成36人死亡,52人受伤。这是自“塔利班”10月开始围攻喀布尔以来造成伤亡最大的一次轰炸。


第6版(国际)
专栏:

  法国呼吁旅阿侨民尽快回国
十日在阿尔及利亚首都发生的凶杀案中,法国两名修女一死一伤。法国外交部向仍滞留在阿的法国侨民发出紧急呼吁,要求除了非留下不可的人外,其他人应尽早回国。自去年以来,已有十一名天主教神职人员在阿被暗杀,其中七名法国人。现在仍滞留在阿的法国人约有一千人。
(据本报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阿尔及利亚加强治安措施
阿尔及利亚内政部十二日宣布,警方将从十三日起采取一系列新的治安措施,以保证定于本月十六日举行的总统大选顺利进行。阿内政部发表的一项公报说,警方将在选举期间实行更严格的交通管制、关闭各类周末市场以及推迟所有体育赛事等。


第6版(国际)
专栏:

  马达加斯加组成新政府
马达加斯加总理埃马纽埃尔·拉库图瓦希尼十日宣布他已组成新政府。新政府由二十名部长和三名国务秘书组成,上届政府中的外交部长雅克·希拉等三人继续留任,另有九名内阁成员是前总理拉武尼的第二届政府的成员。


第6版(国际)
专栏:

  沙特首都发生爆炸事件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中心十三日上午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六人死亡和六十人受伤。爆炸发生在一块用于停车的空地上,周围有楼房。死者中有四人是美国人。爆炸发生后,出事地点立即被封锁。沙特阿拉伯通讯社援引沙特内政部的一项声明暗示,这起爆炸事件是人为制造的。(据新华社电)


第6版(国际)
专栏:

11月12日,数十万名以色列人在改名为“拉宾广场”的原特拉维夫市政广场举行和平集会,以纪念八天前被刺杀的拉宾总理。
 新华社发(美联社照片)


返回顶部